第九课

第九课

上一篇   下一篇

施比受更為有福

【閱讀經文】哥林多後書9:1-15

哥林多是個富裕的商港,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較其它地區來得富足。哥林多教會也是如此,神使他們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林前1:5)。哥林多教會富足的情況,就如北美地區的教會,物質條件豐富,資訊發達,聖經知識全備,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而其它地區的教會,有許多正面對逼迫、患難,還要忍受肉體和屬靈上的缺乏。富足的教會有責任和義務要幫助貧困的教會。如耶穌所說的:「施比受更為有福(20:35)。」因為神的本性就是樂意給予,當我們樂意給予,就更多活出神的性情。所以保羅要求他所建立的教會都要樂於施捨,成為蒙神賜福的對象,也成為神賜福的管道。

 

1.      神的恩惠多多加給人9:1-8

a.       如何表明所應許的捐貲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多種的多收,少種的少收」,如何應用在我們屬靈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關於基督徒奉獻捐項,有哪些原則可依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神為什麼要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神有說不盡的恩賜9:9-15

a.       為什麼施捨錢財,賙濟貧窮,這人的仁義存到永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種子和果子是怎麼來的?有何屬靈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基督徒辦理供給的事有何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基督徒的行善與世人的行善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福的原文就是「快樂」的意思,當神創造各樣的活物,最後也創造了人,神就賜福給這一切(1:22; 28),意思是神與受造之物分享祂的快樂,就好比給人禮物,給的人和接受的人都一同快樂。人是按神的形像被造的,就像神一樣,有樂意「給」的性情;神也賜人得貨財的力量(8:18),使人有能力可以行善,傳道者說:「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3:12-13)。」俗語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快樂的秘訣在於「給」。反之,自私不是神的屬性,是人犯罪後的產物,以自我為中心,就與神隔絕,自私的人得不著真正的快樂。神是萬有之本,也是萬福之源,基督徒要蒙恩得福,不只是向神求祝福,更要效法基督,活出祂的樣式。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3:27),有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6:10),成為神賜福的管道;成為神又良善又忠心的管家,可以進到祂的國,享受主人的快樂【福】(25:21)

 

【應用與分享】

1.      慈惠捐助是神給基督徒的命令,還是自由選項?請討論。

2.      除了金錢上的捐助之外,基督徒還有哪些可表現善行?

參考資料

. 神的恩惠多多加給人9:1-9

1.      表明是樂意:保羅對馬其頓教會誇獎亞該亞〔哥林多〕教會預備好捐項已有一年了,所應許的捐貲不要反悔,而是預備好了,隨時可以獻上。就如獻祭是燒在壇上,完全獻給神,毫不保留。

2.      多種就多收,少種就少收:聖徒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林前3:9),神期望我們生命中得著收成(10:12)。種什麼,就得什麼(6:7-10);神已經把種子賜給我們,若按神的旨意撒種的,就按神的意思得收成。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11:24)。神的意思是「有的,還要加給他(13:12)。」主的命令也是「你們要給人,就有給你們的(6:38)。」

3.      捐獻的原則:如舊約的甘心祭,神不強迫我們奉獻,但若捐得甘心樂意,就是神所悅納的。

a.       隨本心所酌定的捐獻: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內心的感動,量力而為,不要貪圖虛名或礙於情面,以致捐得不樂意,給撒但留地步,反而招損(5:1-5)。【我們常有窮人,但不常有主(12:3-8)

b.      捐得樂意為神所喜愛:所有的事奉都要出於甘心(彼前5:2),因為神鑒察人心(17:10),祂悅納這人,就悅納這人的奉獻;若不悅納這人,就不悅納這人的奉獻(4:4-7)

4.      神賜福的目的:神的本性有無限的豐富,樂意賜給人,祂並不是要人服事祂,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17:25),並賜人得貨財的力量(8:18),與行善的恩賜(3:12)

a.       使我們凡事常常充足,成為神賜福的對象:祂有無限的豐盛,我們在祂裡面就可以隨時富足,領受祂豐滿的恩典,而且恩上加恩(1:16)。雖賙濟貧窮,卻不致缺乏(28:27)

b.      使我們多行各樣的善事,成為神賜福的管道:作神的兒女,就當效法神,憑愛心行事,像基督為我們捨己(5:1-2)。我們藉著行善和捐輸的事,獻上自己,成為神所悅納的馨香之祭(13:16)

 

. 神有說不盡的恩賜9:10-15

1.      仁義存到永遠:神的性情是樂意賜給人,當我們樂意施捨錢財,賙濟貧窮,就活出神的性情,成為蒙福的人(41:1)。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19:17)。耶穌也說要用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可以被接到永存的帳幕(16:9)。如哥尼流的賙濟達到神面前,蒙神記念(10:4)。因為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25:34-40)

2.      種子和果子:神是萬福之源,種子和果子都是神賜的,在地上祂賜下種子,並降雨滋潤,使其發芽結實(55:10)。屬靈上,祂把種子〔神良善的屬性〕種在我們心田,使我們能在善事上結果子(西1:10)

a.      賜下種子:神的道就是種子(8:11),是不能壞的種子(彼前1:23),叫我們得以重生,進入神國。

b.      結出果子:種子在地裡要忍耐結實,結實百倍(13:23),象徵神的生命成熟在我們裡面(5:22)

3.      辦理供給的事:福音顯明神豐盛的慈愛,人看不到神,但從神兒女的好行為,看到神的慈愛。

a.      補聖徒的缺乏:作為基督的肢體,要彼此相顧,互相幫補軟弱、缺乏、受苦的肢體(林前12:22-27)

b.      聖徒彼此相愛:相愛不是只在言語和舌頭上,更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一3:18),讓人實際感受。

c.       使人越感謝神:聖徒行善的源頭都出於神,不是將榮耀歸自己,而是叫人把榮耀感謝都歸與神。

4.      行善:自古到今,不論是哪一種信仰,甚至是無神論者,都強調行善的重要。基督徒的行善不同於世人的行善,是以神為行善的源頭,若離了神〔神就是愛〕,再大的善行都與我無益(林前13:3)

a.      動力:基督徒行善不是出於自己,而是神愛的激勵;不是靠自己力量,而是靠神恩典。按神的標準,在人裡面沒有良善,不能行善(2:12; 7:18),都是偽善。必須在基督裡,才能行善(2:10)

b.      態度:基督徒行善不是到處張揚、自誇(6:1-4),而是懷著謙卑的心,因為一切所有都是神的,自己只是管家,在神面前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是應分做的(17:10),叫人把榮耀感謝歸給神。

c.       結果:基督徒行善不求屬世的報償與人的肯定,只求神的讚許,作神良善忠心的僕人(25:21)。所有的恩典都是從神來的,我們若善用神的恩賜,必要得著神的獎賞。即便得了獎賞,這一切仍是神的恩典(1:17),我們不配得,只有基督才配得,要把榮耀尊貴和感謝歸給祂(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