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第五课

经文  二11~22

 

主题  成为新人(二)

      ——外邦蒙恩经验

 

思路  保罗讲究「个人」蒙恩的今昔后,转来以群体的角度看「外邦人」蒙恩的今昔。「个人蒙恩」强调「与基督一同」复活,升天……,说明个人生命本质地位的改变。这一段则以「外邦人」为主角,强调透过基督十架,如何「与以色列人合一」,两下变成一个新群体(新人),正式进入本卷「合一」的主题。

研经目标

      1.认识基督在人与神,人与人之间成就的和睦之工。

      2.透过基督完成的和睦之工,深体「我」与其他肢体息息相关的关系。

 

 

 

观察与解释

 

一、昔日光景(二11~13a)

  1.在以色列人曾领受律法,并承受应许之约的背景之下,保罗如何描述外邦人?这些描述有何意义?

 

 

                                                            

  2.二章13节a从前远离的人(原文无神字),表明外邦人真实的光景为何?

二、两下成为一个新人(二13b~18)

  1.与神远离,也与以色列人远离的外邦人,到了二章13节b有何转变?

  

 

                                                            

  2.从上下文看,二章14~18节的长句(参NIV,以For开始),进一步解释了二章13节的意思。二章14~15节a说明他作了什么(解释「靠他的血」二章13节b),二章15节b~18节则说明了他作的目的(解释了「已经得亲近了」二章13节b)。

  

 

                                                            

  3.本段共出现四次「两下」,请注意上下文,这「两下」所指为何?

 

 

                                                            

  4.二章14节「中间隔断的墙」是指什么?他如何拆毁?二章15节「冤仇」是指什么?他如何废掉?

 

 

                                                            

  5.从二章15节b~17节看,「拆毁」和「废掉」的工作完成之后,成就了(或达成了)什么目的?

 

 

                                                            

  6.二章17节是什么意思?与「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有什么关系?(请参中希英对照)

 

 

                                                            

  7.二章18节,再一次综合二章15节b~17节所成就的工作,且由「与神和好」而「进到父面前」,这两者在表达与神的关系上有怎样的不同?

 

 

                                                            

三、今日光景(二19~22)

  1.蒙恩后的外邦人,有了怎样的新身分?

 

 

                                                            

  2.二章20~22节,保罗将两下合一的「新群体」喻为圣殿,他在比喻中,表达了什么重要的真理?

 

 

                                                            

  3.请解释「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是何意义?

 

 

                                                            

 

归纳与应用

 

  1.(1)请归纳比较外邦人蒙恩前后的差别。

 

 

    (2)你对自己是合一新群体的一份子,有多少认知与体会?请分享。

 

 

                                                            

  2.从观察与解释,我们看出「基督十架」分别解决了「外邦人」与「以色列人」各自与神之间的「冤仇」,也同时解决了两个族群之间的「隔断」,带来合一。这样的真理,对你与背景难以相容的人相处,具有怎样的意义?对现今造成世局动荡的种族问题,又有怎样的意义?请分享。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