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第八课

从救赎到同归于一(三)

经文:弗一:6 - 12

主旨:作为首先有盼望的犹太人保罗,因主耶稣成全救恩所带来的福气(基业),把颂赞荣耀归给上帝。

1。 从上两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圣子耶稣基督成全救恩的工作:

一、救恩的方法:“。。借这爱子的血。。”(弗一:7)

二、救恩的结果:“。。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弗一:7)

三、救恩的终极目标:“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10)

我们要怎样回应他的救恩呢?《希伯来书》的作者谈到这救恩时说:“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那借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上帝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来二:1 - 4)作者是把两样东西拿来作比较:

一是律法或十诫,犹太人相信上帝先把它交给天使,再由天使传给摩西(徒七:53,加三:19)。以色列人干犯悖逆了律法,而遭受严厉的惩罚。

一是救恩,是由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亲自传讲,使徒们和所有听见的人为他作见证;上帝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上帝这样慎重其事地将救恩启示,如果我们不严加遵守,结局不是更可怕吗?圣经学者巴克莱 (William Barclay)特别强调来二:1里的“郑重”(原文 prosechein)和“随流失去”(原文 Pararrein),说前者是指船小心碇泊,后者是指导航员疏忽了风向、水流或潮水以致溜过应驶进的港口或避风港;所以他把句子重译为“因此,我们应该更热忱的把生命碇泊在我们学到的事物上,否则我们这个生命如同船只随波逐流,溜过了海港,而导致沉没。弟兄姐妹,我们大家都领受了这么大的救恩,在这些得救的日子里你是怎样回应他的救恩呢?_________________

现在看看保罗谈到回应这个救恩的时候,他有什么话说?

2。弗一:11 - 14  “11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注:"得"或作"成"),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12叫他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13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14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注:原文作"质"),直等到神之民(注:"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

很清楚的这里分成“我们”和“你们”的回应。“我们”指的是谁?“你们”指的又是谁?圣经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有一小部分的学者说,这里的“我们”其实就是上文 3 - 10 里的“我们”,指保罗和所有在以弗所教会的信徒。但大部分的学者不以为然,他们认为 11节的“我们”不错指的是保罗和以弗所教会的信徒,但 12 节的“我们”指的是保罗和犹太人,理由是这里的“我们”是“首先”的,13 节的“你们”是在后的,指的是以弗所教会的外邦人信徒。我觉得后者的说法比较合理。

我们先看 11 节: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注:"得"或作"成"),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

《新译本》这样翻译:“那凭着自己旨意所计划而行万事的,按着他预先所安排的,预定我们在基督里得基业(「得基业」可译作「成为上帝的产业」)。。”

这句子的结构是:

主句:预定我们在基督里得基业(「得基业」可译作「成为上帝的产业」)

主词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谁预定我们。。?是“那凭着自己旨意所计划而行万事的,按着他预先所安排的”

上文说(4,5节):救恩是天父上帝所计划的,他拣选我们,给我们圣徒的身份;预定我们,给我们儿子的名分。

上文又说(7 - 10节):圣子耶稣基督成全救恩,借这爱子的血,我们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并要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

现在,保罗要告诉我们,这救恩带给我们什么福气。还记得在解释第三节的时候,谈到上帝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我说,狭义的福气是第四节的拣选和第五节的预定;广义的福气是包括了 3 - 14节所有的个人的救赎,同归于一,恩典等等。现在保罗说的正是广义的福气中的一项:“在基督里得基业”或说“成为上帝的产业”。

什么是基业呢?如果我们读《约书亚记》,上帝赐给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基业有两种:一种是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在迦南南征北伐后,已经占领的地业;一种是未得之地,等约书亚年纪老迈的时候,他召聚所有的支派,将地拈阄分给他们,吩咐他们去夺取的地业。对基督徒来说,我们已经得到的基业是被拣选为圣徒,被预定得儿子的名分,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等等;我们还未得的基业如在末世的同归于一。但也有圣经学者解释不是我们在基督里得基业,而是我们成为上帝的产业,因为弥赛亚诗篇二:4 - 8 说:“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这就好像上帝对以色列人说:“耶和华将你们从埃及领出来脱离铁炉,要特作自己产业的子民,像今日一样。”(申四:20)我们很难判断哪一种解释是保罗的原意,总之,不管是我们在基督里得基业,还是我们成为上帝的产业,这都是上帝赐给我们天上属灵的福气。

这样的基业不是上帝突然心血来潮赐给我们的,而是上帝“预定我们”,这样的预定是在创世之前就计划好的。

保罗还不满足于说上帝预定我们,他把主词上帝扩大,说这位上帝是“凭着自己旨意所计划而行万事的,按着他预先所安排的。。”

英文是:being predestinated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him(按着他预先所安排的) who worketh all things after the counsel of his own will(凭着自己旨意所计划而行万事的).

原文是:(being predestinated)(according to)(the purpose)(of the (one))(all things)(operating)(according to)(the)(counsel)(of the)(will)(of him)(括号里是一个希腊字)

哇!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上帝啊?

“按着他预先所安排的”-- 不管是救恩,还是救恩带来的福气,如基业,都是上帝在创世之前就预先安排好,绝对不是如不信的人说的,当亚当犯罪后,上帝才“临渴掘井”搬出一个救赎的计划。

“凭着自己旨意所计划而行万事的。。”-- 这是一位有绝对主权的上帝,“他在天上,都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诗一百十五:3)“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为虚无。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能拦住他手,或问他说:‘你做什么呢?’”(但四:35)但不要误解,上帝有绝对主权不表示他是独裁者,因为他的全能虽是无限,但在他的运行上,却是受制于他无限完善的属性。所以,当我们知道上帝有绝对主权,凭着自己旨意所计划而行万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放心,他不会把我们玩弄在股掌上,一切他允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一定有着他的美意。

在原文,“旨意”(will,thelema),“计划”(counsel, boule),“安排”(purpose, prothesis) 的分别大概是:“旨意”是上帝的最高意旨(sovereign volition),按这旨意,他计划,他安排。

我们再看 12 节:“叫他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

《新译本》的翻译是:“借着我们这在基督里首先有盼望的人,使他的荣耀得着颂赞。”

句子的结构是:

主句:使他的荣耀得着颂赞。

副句:借着我们这在基督里首先有盼望的人(他的荣耀怎样得着颂赞?)

11 节已经告诉我们主耶稣成全的救恩所带来的福气之一就是我们在基督里得了基业。保罗一谈到在基督里成全的救恩,他立刻情不自禁地高声颂赞上帝的荣耀,像在第 3 - 5节谈到天父上帝预备救恩的时候,他在第六节称赞上帝荣耀的恩典一样。

不同的是,在颂赞的时候,他没有忘记这个救恩是按着上帝的计划,按部就班地首先来到像保罗这样的犹太人,然后才来到以弗所教会的外邦人。

上帝的救赎计划是怎样施行在犹太人的身上呢?

当亚当和夏娃误用上帝给他们的自由意志,吃了禁果,于是罪进入世界后,上帝就开始展开他在创世之前早已预备好的救赎计划:首先,他拣选亚当的儿子塞特一族,他们是求告耶和华的名(创四:26),圣经叫他们作“上帝的儿子”(创六:1)。但上帝的儿子与人的女子交合生子(创六:4),耶和华见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就兴起洪水毁灭全地和其中的一切,只拯救挪亚一家八口。洪水之后,上帝拣选了挪亚的儿子闪;在他的后代里,又拣选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就是以色列)。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四百年,上帝兴起摩西领他们出埃及,后在约书亚的率领下进入迦南。约书亚在迦南南征北伐,分地给十二支派,并吩咐他们要把敌人灭绝净尽,但以色列的支派没有遵行上帝的命令,留下敌人的残余,种下祸根,以致后来在士师时代, 受尽邻国的压制,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上帝又兴起先知撒母耳作士师治理以色列,但以色列人厌弃耶和华,要求另立一个王治理他们(撒上八:5)。撒母耳被令膏立扫罗为以色列第一个王,但他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上帝拣选了合他心意的大卫 作王,然后是所罗门王登基,以色列进入了黄金时代。可是好景不长,所罗门王死后,以色列分成南北两国,他们的王有的行耶和华看为恶的事,有的行耶和华看为正的事 ;总的来说,以色列全国逐渐离弃耶和华,敬拜外邦人的偶像。上帝兴起很多先知劝以色列人悔改归向他,并兴起亚述,巴比伦惩罚他们,但他们都悖逆顽梗不听命,北国以色列 和南国犹大相继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在波斯帝国时代,犹太人虽然得以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城墙和圣殿,但以色列已经落到一蹶不振的地步,沦为外邦帝国的一省。接下来是四百年 先知的寂静,以色列在希腊和罗马帝国的铁蹄镇压下受 尽欺凌,但犹太人还是冥顽不灵,他们盼望有个政治性的弥赛亚出现拯救他们。等到真正的弥赛亚,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出现的时候,他们却把他钉在十字架,还自召咒诅,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太二十七:25)从此救恩临到外邦人。但怜悯的上帝没有完全弃绝犹太人,他照着拣选的恩典,给以色列留下余种(罗十一:5)。基督从死里复活后,圣灵在五旬节浇灌在一些犹太人身上,许多人信了耶稣(徒二:41)。这些人就是保罗说的“我们这在基督里首先有盼望的人”。

保罗之后的犹太人还有盼望吗?请大家参考我的一篇讲章《预言中的以色列 - 最后一列车?》和这一课(为什么犹太人不能接受耶稣是基督,视使徒的传讲为大逆不道,甚至要置他们于死地?)

现在的犹太人又怎样?我介绍大家读这本书《一个犹太人的反省》(Israel and Palestine: Out of the Ashes)作者是马克·艾里斯 Marc H Ellis,译者是梁永安;出版商: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

时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上帝拣选以色列人作为首先有盼望的人,不拣选中国人?请问你要怎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于 13 - 14节,外邦人领受了救恩之道后的反应和圣灵怎样施行救恩在人的身上,我就留到下一课再跟大家讲解。

默想:

基督徒透过圣经情牵以色列四千年。虽然两千年来犹太人“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林后三:14)我们还是喜欢一厢情愿地说,总有一天,“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十一:26),是“与众不同”的得救。但如果他们仍然心地刚硬,结局一定像圣经说的:“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启一:7)

今年(2007年)一月,曾受犹太拉比训练的犹太牧师Ariel Berkowitz,在台北真理堂向会众讲述犹太人的历史、并分享他们的民族心灵。题目是“为何犹太人不相信耶稣?”犹太牧师分享犹太人眼中的基督教:

早在第一世纪,福音传至当时世界的中心 - 罗马帝国,而最早相信耶稣的人,Ariel牧师表示,是由犹太人当中的一小群开始的,《新约圣经》是犹太人写的,所有使徒也是犹太人,而福音也是透过他们而传开的。然而,早期的「基督徒」都曾接触过犹太经典、律法。。当中虽然有外邦人,但他们也具有犹太人的特质;可是,到了第二世纪,整个基督徒团体发生了剧变,「反犹太主义的种子」深深埋下了当时基督徒的心中。

经过三次对抗罗马的大叛变,罗马人早已对犹太人恨之入骨,不断去仇视、迫害他们,同时,初代教会的型态也有所改变,信主的外邦人逐渐超过了犹太余民(小群的犹太基督徒)。过去,因为信仰基督而受迫害,基督徒可以忍受、并感到荣耀,但是,面对罗马帝国压迫犹太民族,而被视为「犹太人中一小群」的基督徒,也开始反思他们与犹太人的关系 - 「我们不是犹太人!」

自此,基督宗教面临了第一次分裂,有些教会领袖刻意回避犹太人,不论是行动、讲道,或部分节期都要与他们不同,并把每周的第一天定为「主日」;同时, Ariel牧师也引述著名的护教者犹斯丁(Justin,殉道者)的教导,同样印证了当时基督徒要与犹太人完全区别。公元300 - 50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313年颁布米兰诏书,宣布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基督徒地位也由此得到提升,而「毁谤」犹太人是鬼附的思想,也开始进入社会各个层级。

如第四世纪的「金口」教父约翰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也曾提出控诉犹太人的言论,直指他们卑劣、贪婪,以及充满邪恶的谋杀者,而基督徒怎可能与他们有任何关系,他们的会堂犹如魔鬼居住的地方。可是,Ariel牧师不禁质疑,「主的教导不是要爱你的仇敌,为何要如此恨恶他们?」「那些殉道者、教父影响深远,但为何在神学院却没有讲授过往对犹太人的看法?」

Ariel牧师认为,第六到十九世纪是充满暴力、不宽容的黑暗年代,「犹太人被宣告为基督杀手,这个成为基督宗教教义不容质疑的一部分。」在这段宗教狂热时期,犹太人被视为魔鬼的同伴、而成为屠杀的对象。「圣战」与「宗教法庭」,是犹太人看基督教的两件大事,也是教会坐视他们死亡的象征;此外,胸章和特殊服饰、驱逐出境、血腥谎言、集体屠杀,以及犹太人居住区等,都是要把犹太人分别开来。

近代二十世纪,犹太问题仍未尘埃落定,据《第三帝国的兴衰》的作者威廉·夏伊勒著述,「一个人除非知道两件事,否则他很难理解纳粹执政初期多数德国新教徒的表现:他们的历史及马丁路德的影响。」新教急先锋 - 马丁路德,被喻为新教教会中的英雄,但是,Ariel牧师认为,路德在晚年成了激动的反犹太人士,其思想影响更是深远,间接促成了「纳粹思想」的形成。 1800年前后经历早期天主教、东正教,及晚近基督新教的迫害,犹太人眼中的基督教早已沾满了重重的血。

最后,Ariel牧师回顾过去犹太人的历史情感,而对于基督徒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也导致他们拒绝接受基督信仰。(《基督新报》 2007-01-11报道)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