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
在基督裡的新生活(二)
經文:以弗所書五:1—20
在前一講讀到以弗所書第四章十七節到卅二節時,我說過使徒保羅論到有關基督徒的社會生活應該有的態度。他非常清楚地指出,作為一個基督徒,最基本的幾個生活要素,包括:1.不可撒謊,2.不要讓生氣成為犯罪的工具,3.不可偷竊,4.要說幫助人的話,5.不要讓聖靈憂傷等。他也在書信中特別再次強調基督徒應該有的生命觀是與尚未信耶穌基督之前不同的。他以「新我」和「舊我」作對比來形容一個人在信了耶穌基督之後,活出的生命態度。他說「新我」的人,就如同是一個重新受創造的人一般,具有「上帝的形像」,表現出來的是「正義和聖潔」;而「舊我」的人,是還生活在私慾的誘惑中,是腐化的、流俗的。我也說過,成為基督徒,就要有新的生命觀,這種生命觀必須先從價值觀念重新建構做起,否則,我們信耶穌基督和沒有信耶穌基督不會有差別。
現在我們讀第五章,也是繼續在討論有關基督徒的生活內涵。從使徒保羅所寫的書信中,我們也發現一點非常類似耶穌基督當年在教導門徒和群眾時的特色,就是談及生活的層面時,都是非常具體、實在。換句話說,並不是我們生活經驗之外,或是要去實踐時有甚麼大困難的事,而是相當淺顯、易懂,且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事。問題只在於我們願不願意照著去做而已。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四節:
1.既然你們是上帝所愛的兒女,你們必須效法他。
2.你們的生活要處處表現愛心,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命,作為馨香的供物和祭品獻給上帝。
3.至於那些淫亂、污穢,和貪婪的事,在你們當中連提都不可提,因為你們是上帝的子民。
4.你們也不可以說淫猥、愚妄,或下流的話;倒要說感謝上帝的話。
第一節可以說是使徒保羅談基督徒生活態度的整個思想中心架構—效法上帝。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耶穌基督在教導門徒的時候,就是提到這樣的信仰精神:「你們要完全,正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馬太福音五:48)或是:「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路加福音六:36)看,將上帝看成我們學習的目標,將生命的標準放在上帝的準則上,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標準。為甚麼要這樣?我們可以這樣瞭解:上帝是以祂的形像造人,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人能「像上帝一樣」,富有仁慈的心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好好管理上帝所創造的世界。這樣的態度才是「全心、全情、全力愛上主—我們的上帝」(申命記六:5)的基本態度。
請注意,我在這裡說要「像上帝一樣」,並不是創世記第三章五節所記載的,蛇對人所說誘惑的話「會像上帝」,因為蛇說的「會像上帝」,主要用意是要使人「能夠辨別善惡」,好與上帝相對抗。我說「像上帝一樣」,是要回復到上帝造人時所賦予人的絕佳恩典—上帝的形像。這種形像是對人的生命知道珍惜,對萬物的生命有管理、擔當責任的態度(請參考創世記九:6)。如果我們看先知彌迦的話說:「上主已經指示我們甚麼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彌迦書六:8)這樣就清楚地知道,所謂的效法上帝,其實就是以上帝的愛為主題,以謙卑的態度遵行上帝的旨意過社會生活。因此,在第二節,使徒保羅就更清楚地提到說:「你們的生活要處處表現愛心,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命。」這句話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像上帝一樣」,是和蛇所說的「會像上帝」完全不同;「像上帝一樣」,是要學習上帝的仁慈,而蛇說的「會像上帝」是為了要敵對上帝。二者之間的差異簡直就是南轅北轍。
再者,第二節這裡說基督耶穌的愛如同「馨香的供物和祭品」。這是引用利未記第四章十一節,在獻贖罪祭時,所燒掉的牲祭味道相當的香濃,就像是「作馨香的祭物獻給上主。祭司要用這方法為那人獻上贖罪祭,他就蒙赦免。」這就很有意思了,因為這表明對人有愛心,就是在學習上帝的愛,也是用愛來表明贖罪、認罪。這樣我有個清楚的瞭解:愛人,就是在替自己認罪,也是在為別人贖罪。這也是基督教信息的中心之一:只有認罪,才會得到上帝的喜悅和接納。
第三至四節,這兩節都是同樣的內容。我們知道使徒保羅一再強調身為基督徒應該有不同的生活態度,他把這種不同的生活態度從生活的語言上談起。他說作為上帝的子民要排除的有三項最基本的事:1.淫亂。2.污穢。3.貪婪。他說這些是連提起都不要。為甚麼會這麼嚴重?基本上就是在第二節所說的,基督徒就像「馨香的供物」,是要獻給上帝的祭品,如果含有這些內容,那不但得不到上帝的喜悅,甚至獻上這樣的祭品,等於也是在污穢了上帝的聖潔一樣。
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淫亂」一詞,是包括了說這方面的言語,以挑起思想上的「意淫」(指意念上的)。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傳福音到外邦人地區時,發現在外邦人地區有許多廟宇的神明崇拜中,就夾有與娼妓淫亂苟和的行為。在他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前書第五章)就提起該教會內部有淫亂的事發生。
污穢,這是指不潔淨之意。因此,範圍也比較廣闊。通常是指和性有關係的事,也就是指不正常的性關係。
貪婪,是指不應該得到的事物。也含不知羞恥之意。請注意在第五節使徒保羅特別指出「貪婪」就是「等於拜偶像」。原因是因為有人為了要得到更多的財富,已經將錢財當成是神明在看待般的追求。或是為了要得到某種自己所喜愛的物品、嗜好,已經有不擇手段的行為。表面上看來是信耶穌基督,但是骨子裡是視錢財如命,或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已經敗壞了信仰應該有的聖潔行為。
使徒保羅進一步地說到,作為一個基督徒,必須將上述這些污穢心靈的行為、話語排除掉。他勸信徒要「說感謝上帝的話」。為甚麼?因為知道感謝的人,最基本的態度是知道謙卑。只有驕傲的人才不知道感謝上帝。
第五至七節:5.無可懷疑地,淫亂、污穢,或貪婪的人(貪婪等於拜偶像)絕對不能成為基督和上帝國的子民。6.不要讓任何人用空口白話欺騙你們;正是為了這些事,上帝的忿怒要臨到悖逆的人的身上。7.所以,不要跟這些人來往。
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再一次地提到禁止淫亂、污穢、貪婪的行為的原因,他說這些都等於拜偶像一樣。因為淫亂就是污穢的行為。貪婪,就是把上帝用其它的物品給取代了。人如果會犯淫亂的行為,根本上,心中是不會有上帝存在。因為心中有上帝的人,他怎麼敢這樣做呢?不敢!這也就是為甚麼長久以來,基督教會將犯了淫亂罪行的人看成很嚴重,咱長老教會也將這樣的人列入禁止參與聖餐,因為認為這樣的人已經污穢了上帝在他身上所印下的記號(四:30)。
要特別注意第六節這裡所謂的「空口白話」,指的就是不誠實的話,或是說些沒有根據的話來引誘人離開上帝。他也提醒一再散佈不實的話語導致有人離棄上帝的人,上帝必定會懲罰。這種會說「空口白話」的人,另一個特質就是故意曲解聖經的話語,導致人對聖經的瞭解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都是聖經的話,其實是亂用聖經的話語。這種人最會用的方式,就是用一句聖經的話,或是一節經文,就大肆說出「預言」。我曾經說過的例子,就是「一九九五年閏八月的事件」就是個好例子。今年是所謂的「二十世紀末」的最後一年—一九九九年,最近在日本、韓國又開始在流行所謂「末日來臨」的傳言。作為一個基督徒應該有這樣明確的認知:隨時隨地準備上帝審判世界的日子來臨。因為生命和時間都是在上帝手中,不是在人的手上。隨時隨地保持悔改、認罪的心,迎接上帝審判的日子來臨,這樣也就不用擔心世界末日甚麼時候來臨了。替上帝數算時間,或是替上帝決定時間,都是不正確的信仰態度和認知。如果平時連悔改、認罪這樣的心境都沒有準備起來,一聽到「世界末日」到了,就慌張得四處亂竄,對信仰不但沒有意義,反而是陷入更大的迷惑。我更相信一個會說「空口白話」的人,是沒有在研究聖經的人才敢做得出來的事。一個人如果時常在研讀聖經,他會知道上帝是鑑察人內心的上帝,知道亂講話,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
使徒保羅以很嚴厲的語句說「不要跟這些人來往」,意思是指不要進入這樣的人的生活圈裡,或是不要陷入了這種人的圈套。使徒保羅很少用這樣強烈的句子,但是在這裡他卻用了。原因是希望基督徒不要有為了多得一個信徒,就隨便接納這樣的人成為信仰的伴侶,甚至要和這樣的人劃清界限。主要目的是希望基督徒有一個很清楚的目標—上帝國。如果因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很容易使自己陷入迷途而不知。
第八至十四節:
8.你們原是在黑暗中,可是自從成為主的信徒,你們就在光明中。你們的生活必須像光明的人。
9.光明結出一切豐盛的果實,就是良善、正義,和真理。
10.要明辨甚麼是主所喜悅的事。
11.不可作別人在黑暗中所做那些無益的事,反而要把這種事揭發出來。
12.他們暗地裡所幹的勾當,連提一提都是很可恥的!
13.當一切的事被公開出來的時候,真相就顯露了,
14.因為凡顯明出來的就是光。所以詩中這樣說:
醒過來吧,睡著的人,
從死人中起來!
基督要光照你們。
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用「光明」與「黑暗」作對比,來形容一個信了耶穌基督的人,和尚未信耶穌基督之前的分別。他這樣區分的主要目地,是要信徒們明白一件基本的信仰問題:信耶穌基督的人,應該有不一樣的生活態度。這也是我一再說過的,使徒保羅的思想中,這一點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以為使徒保羅一再強調「只要信」就好了,就得救了。一再提出這個說法的人,最喜歡引用的經文就是羅馬書第十章九至十節:「如果你口裡宣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使他從死裡復活,你就會得救。因為我們心裡這樣信就得以成為義人,口裡這樣宣認,就會得救。」但是,很少去注意使徒保羅雖然是這樣說,另一方面,他卻相當重視一個基督徒必須活出信仰的真諦。一個真正信耶穌基督的人,絕對不是停止在口頭上的動作,而是有實質的行動在支撐著。看,在這段經文中,他就指出一個基督徒的生活「必須像光明的人」,且是會結出「豐盛的果實,就是良善、正義,和真理。」我常常提醒大家,聖經不是看一節的,也不是看一句的,是要看整本的、全面的意義,否則很容易使我們落入斷章取義的陷阱裡。
請注意在第九節的「真理」,和合本用「誠實」,意思是一樣的。因為沒有誠實就沒有為的真理可言。真理所傳達的意思,就是沒有欺騙之意。不是讓人陷入於無知之中,而是讓人明白、清楚。
第十一節很重要,使徒保羅說要把那些無益的事揭發出來。看,基督徒應該有積極的社會生活,雖然說信仰生活上有「溫柔」的一面,但是這並不表示懦弱、妥協,而是積極的投入良善的事。相對的,對於那些污穢的事,要努力揭發出來,為的是要讓大家看清楚已經發生的錯誤,不要再犯。所以在第十三節就說到使真相顯露出來。
今天基督教會最鄉愿的地方,就是把那些嚴重錯誤的事,或是所犯不應該有的事都盡力要隱瞞起來。其實,這樣的作法是不正確的。正確的作法是將那些不知悔改、認錯的事公開,讓大家知道事實的真相在何處,這才是正確的信仰態度。隱瞞罪惡,是等於在替罪惡找到滋生的溫床,不但對事情沒有幫助,反而是常常造成更大的傷害。另外一點,隱瞞錯誤,也等於是遮蓋真理一樣,同樣是參與犯罪的行為。有光的地方,不會有黑暗,即使是一點點的燈光,也會使黑暗除去。耶穌基督就曾這樣告訴他的門徒:
「你們是世界的光,建造在山上的城是無法遮蓋起來的。沒有人點亮了燈去放在斗底下,一定是放在燈台上,好照亮全家的人。同樣,你們的光也該照在人面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來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親。」(馬太福音五:14—16)
第十四節使徒保羅引用了一首詩,但是我們不清楚這首詩出自何處。很像以賽亞書第廿六章19節:
「但是我們已死的同胞將復活;
他們的身體再有生命。
睡在墳墓人將甦醒,高聲歡唱;
正像地上的朝露帶來生氣,
上主要使已死的人再活過來。」
不過也很像是以賽亞書第六十章一節:
「耶路撒冷啊,起來吧,像太陽發光;
上主的容光照耀著你。」
使徒保羅在這裡用這首詩歌有個用意,要表明一個基督徒,就像一個復活起來的人一樣,他不再是生活在「黑暗」—死亡之中,而是活在復活的生命裡。
每次讀使徒保羅這段將基督徒和尚未信耶穌基督之前的人以「光明」與「黑暗」作對比的經文,很快使我想起英國文學家察爾斯?狄更斯(Dickens Charles, 1812.2.7~1870.6.9.)他在一八五九年(距離今年剛好一四○年)所寫一本出名的作品:雙城記。這是一本以法國十八世紀(一七七五年)革命背景,描寫人民暴動的景象,說明了人民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幹甚麼。在那本書中最震撼讀者的地方,就是開場白所說的一段話: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
那是光明的時季,也是黑暗的季節;
那是有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
我們的前途有著一切,我們的前途甚麼也沒有;
我們大家在一直走向天堂,我們大家在一直走向地獄。」
如果將察爾斯?狄更斯在一百四十年前用來形容當代社會的開場白,比較今天的台灣社會,我想大家也會同意情形並沒有甚麼改善。因為社會的情況都還是一樣,呈現著兩極化。
第十五至十七節:15.所以,你們的行為要謹慎。不要像無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16.要善用每一個機會,因為目前的日子很險惡。17.因此,不要做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是甚麼。
基督徒需要謹慎的生活,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因為基督徒是帶有上帝形像的人,是上帝蓋了印記的人。他所代表的,已經不再是個人,而是屬於基督的身體,也是如同點亮的燈光一般。如果沒有注意,導致燈光黯淡下來,或是失去了亮光,不但照不亮別人,甚至會成為別人的絆腳石。他勸勉以弗所教會的信徒,「要向智慧的人」。所謂的「智慧」,指的是認識上帝之意。箴言第一章七節說:「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愚蠢的人輕視智慧,也不願意學習。」在第九章十節也這樣說:「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就是明智。」使徒保羅在這裡說,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知道愛惜光陰的人。因為人的生命相當有限,而且生活在世上的日子,屬於苦難的日子較多。因此,實在沒有時間消耗在那些「東家長、西家短」的事上。他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這樣說:「你們跟非信徒來往要有智慧,要把握機會。」(歌羅西四:5)他在這裡也談到「目前的日子很險惡」,主要原因是整體的社會是持續在墮落的,基督徒稍微不慎,就會陷入離棄上帝的誘惑裡。因此,他強調智慧是為了幫助信徒「明白上帝的旨意是甚麼」。
第十八至二十節:18.不要酗酒,那是會敗壞人的;要被聖靈充滿。19.要用詩篇、聖詩、靈歌對唱;要從心底發出音樂,頌讚主,向他歌唱。20.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為各樣的事感謝父上帝。
這段經文也幫助我們看到早期教會已經有的聚會型態,就是常常唱詩歌、歌頌的音樂。這些都是為了讚美上帝而唱的詩歌。
我們該注意的是第十八節提到「不要酗酒,那是會敗壞人的」。基督教的信仰沒有禁止過喝酒,但是,在基督徒的信仰行為中卻相當強調不准酗酒。使徒保羅說「酗酒」會敗壞人。其實,每個時代、每個地方都一樣,酒常常是和色、淫亂混和在一起。為甚麼早期宣教師進入山地原住民地區時,要禁止他們喝酒?除了發現他們因為酒的緣故,敗壞了身體之外,有一件更重要的是:在豐年祭時因為喝酒過甚,導致亂性的事時常發生。一般人也常常因為酒,無法控制自己。開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不但車禍頻率高,且是傷害到別人的生命安全。
一九七四年八月,我開始在台東關山牧會,附近就是山地原住民居住的部落。我就時常在鎮裡街道上看到那些喝醉酒的原住民誤了回家的班車,躺在水溝邊吐得滿地,且就在路邊睡著了。有些平地的生意人抓住他們喜愛喝酒,就利用酒讓他們喝醉,然後騙了他們的財物。因此,當初代宣教師進入山地原住民部落時,就要求他們一定要禁酒。且非常嚴厲地告訴他們,喝酒和犯罪是一樣的嚴重。可惜,後來因為山地原住民部落逐漸開放,平地生意人或觀光客多,喝酒的事已經無法在像過去一般加以約束了。酗酒的事件也一再出現在原住民社區裡,真可惜啊。
使徒保羅在這裡說預防酗酒的最好方法,就是被聖靈充滿。且是用詩歌讚美上帝的方式來抵抗人在這方面的軟弱。換句話說,他希望身為基督徒的人,要時常倚靠聖靈的力量來抵擋這個世界的誘惑。人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排除這個世界的誘惑是相當困難的。聖靈才是我們最好的幫手。一個被酒灌滿的人,和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絕對是不相同的。
我在關山教會就遇到一位名叫「林葉慎」年老的姊妹,她沒有上過學校,但在教會學習認識羅馬拼音字。喜歡讀聖經,更喜歡唱歌。可是,每次她一唱詩,大家就頭痛,原因是她唱詩都很大聲,因為她的聽力有點問題,聽不到自己唱詩時的聲量。唱大聲還好,問題是往往唱走了調。如果這是在禮拜堂或是家庭禮拜都還好。有時我們一起搭火車或是公車去參加聚會,她就在車上唱起聖詩來。她會越唱越起勁,越唱越大聲,整個車廂的人都在聽她唱。然後,她會開始傳福音,邀請人來信耶穌基督。起先,我看到很多乘客會皺著眉頭(其實是包括我在內,說來實在是很慚愧),但是,當她越唱越起勁的時後,雖然是走了調,卻沒有人顯出難看的臉色,或是要求她不要再唱。因為要找到像她這種將近八十歲的老婦人,還會那樣快樂地唱詩歌,且是在車上就隨性地高聲歌唱,想想看,我們的社會有多少人能這樣?實在太少。這位老姊妹告訴我說:「牧師,生命最快樂的事,就是唱聖詩。」我聽了之後都會覺得很感動,如果她不唱歌,就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只要身體好,她就是用詩歌過每一天的生活。看,這樣的生命是多麼地豐富啊!因為這是聖靈充滿在她生命中所體會出來的最佳果實。
第二十節告訴我們作為基督徒要有凡事感謝的心。為甚麼要這樣?因為基督徒相信在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有上帝的旨意在裡面。我們只不過有時不明白罷了。因此,用感恩的心來看每一件事,就會更容易使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且會感受到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力量源源不斷地出現。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看這段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黑暗的社會就是需要基督徒的亮光。如果基督徒都不想點亮這樣的光,就無法見證上帝拯救的慈愛。
使徒保羅將他的時代用「光明」和「黑暗」作比喻,來形容基督徒就像「光明的人」,是可以照亮當時「黑暗的社會」的。他提到光明的果實是:善良、正義、真理(誠實)。這很清楚地給我們一個信仰生活的指標。作為一個基督徒,對黑暗的時代、社會有責任。如果基督徒對自己的社會採取逃避的行為,那是很難見證信仰的。這也就是我為甚麼一再譴責一群基督徒,當台灣社會被「一九九五年閏八月」的事件充滿一股不安定感的時候,竟然被鼓勵移民到「貝里斯」去,這實在不是好的行為。一個社會就是因為「黑暗」,才需要基督徒的亮光。如果我們的社會很光明,基督徒就不必那樣費神到處傳揚上帝的光照耀在我們的社會裡。也因為我們的社會很「暗」,才會發生謠言四起,誘惑民眾的心。如果基督徒都那樣只知道自己「逃命」,那又怎麼能見證與苦難者一起同苦難的信仰呢?不能!當我們聽到耶穌基督勉勵我們的話說,我們就是世界的光,要照亮別人的時候,豈不該是告訴咱台灣同胞說:不用怕,我們就在這裡啊。我們有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中,無論遇到甚麼困難,都不用害怕。這樣才對啊。
如果基督徒是亮光,那就不用怕人數多或少。因為不論是多麼地黑暗,只要有一點點的燈光,即使這盞光相當微弱,也會照亮黑暗所遮蓋的地方。不要期待整個我們的社會都發出亮光,也就是說,不要期盼咱台灣社會變成一個基督徒佔據絕對多數的社會,期盼這樣的日子是遙遠的,也不切實際。但是,如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夠發出亮光,無論我們的社會是多麼地暗,那些生活在暗中的人,都將會看得見我們發出的亮光。
二、以感恩的心來面對所遇到的困境。
如果我們要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基督教信仰的特色,我想用這句話是妥當的,那就是:凡事感恩。因為基督徒會明白,上帝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會有祂奇妙的旨意在裡面。雖然有些事情我們目前無法瞭解上帝的旨意,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有信心,有一天,這些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或是發生在我們生活四周的事,都會有上帝奇妙的攝理在裡面。
八月初一的「耕心週刊」有一篇筆名「臨平」所寫的「○與一」的文章。這位作者是我認識的一位朋友,是嘉義市博愛教會的長老。兩年前,他的孩子剛考上台大博士班,很高興,與朋有一起到花蓮太魯閣去玩,在神秘谷游泳的時候,出了意外,喪失了生命。這個孩子從小到長大,都是很乖順。這位長老在該文中提到我去慰問他時說的話:「應當感謝上帝,讓你永遠保有他最美好的影像。」他在該文中說,他一直在思考這句話的意思。耕心週刊編輯部要我也在同期寫一篇回應。我在該文中提到兩點基本的思考點:一是生命不是掌握在人的手中,而是在上帝。人能做的,就是把握每天生活的日子的每一個時刻。因為我們實在不知道甚麼時候,上帝要把我們從這個世界帶回去。或是將我們看為最美好的、最有價值的取走。要珍惜活著的機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再者,我也在該文中就這位長老所說的,這兩年來,他一再地在客廳、餐廳、書房、甚至車站的月台,都會看到孩子的影子。我回應他,就是因為他的孩子和他的關係相當密切,因此,雖然人不在他身邊,卻是活在他的心裡。我說,孩子並沒有死去,而是「復活」在他的生命裡,是和他的生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我真的沒有想到因為這篇文章刊登出來後,很多人打電話來,說他們很感動。特別在禮拜三的查經班中,有幾個人最近他們家中的親人突然發現有癌症,正在開刀治療中,有的則發現已經來不及挽救了。但是,他們告訴我說:還好,聽了我告訴過他們這方面的故事,也看了我寫的文章,得到很大的幫助。前幾天也有一位同工來找我,告訴我說:「盧牧師,誠如你在回應那為長老的文章中所說的,生命甚為短促,夫妻實在沒有時間吵架。父母和孩子之間實在沒有必要鬧到要切斷關係。」
我一直保有一個想法:用感恩的心來看生活周遭所發生、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就會比較能感受到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講話。只會埋怨的人,聽不到上帝的聲音。只會嫌東嫌西的人,不會知道上帝的恩典。只有感恩的人才會知道,上帝就在他生命中,與他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