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西三1「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

         这里的「与基督一同复活」,与二20~23的「与基督一同」一样,指的是我们生命上的经历,指我们与基督在生命上的联合。

         「求」在原文是「试得、力求、想要拥有」的意思,亦可翻作「热中、非常想获得、醉心于」。若我们真与基督一同复活,有了属天的生命,我们也就有属天的需要。因为甚么样的生命,就有甚么样的需要。当生命有了改变时,人生的价值观也有了改变;当价值观有了改变时,人生的追求也有了改变:从前追求物质的、暂时的、看得见的、属地的事物,现在追求属灵的、永恒的、看不见的、属天的事物。

         「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这话激发我们更努力追求上面的事。我们既因与基督的生命联合,经历了与祂一同复活的事实,那么祂坐在神的右边,我们也与祂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祂在哪里,我们也在那里。我们的人虽在地上,但我们的国籍是在天上;我们是天国的国民(腓三20),我们在人生的追求上,也当像一个天上的国民。

 

【西三2「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思念」的原文有「思欲、念念不忘、志在」的意思;所以思念不单是理智的行动,也包括意志的行动。我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我们的思想、愿望、渴慕,也就是我们整个人的情绪与心智的力量,就应完全朝向上面的事。

 

【西三3「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

       本节说出了第二个理由,申明我们为何当求上面的事及思念上面的事。原文除有「因为」之外,在第二句的开头还有一个「兼且」的连接词。我们当求上面的事并思念上面的事,不单因为我们死了,更因为我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这显然说出了我们灵命的两面:因与基督生命的联合,并祂在十字架上的死,我们的旧生命(来自亚当的生命)已死了;同时,我们因信而得的新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

       「藏在神里面」的「藏」字原文有非常丰富深刻的意思。包括有宝贝的意思,宝贝的东西才要藏起来(太十三44);也有保护的意思(诗廿七5);又有暂时不显露的意思,我们基督徒生命的真实情形,像基督的荣耀一样,还未显露出来,所以世人不了解为什么我们活得如此严谨(约壹三1)

 

【西三4「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祂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祂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本节说出了第三个理由。「基督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现有的神的生命是由基督来的(约壹五12)。生命是存在的实质,没有生命就没有存在。我们现有的生命既是由祂而来,祂就是我们的生命。「一同显现在荣耀里」是指祂再来时,我们要复活(腓三21);也是指我们与祂一同作王(提后二12)说的。有神荣耀盼望的人,一定不会思念并追求地上的事。

 

【西三58保罗在此用「治死」与「弃绝」(put to death, put off)这两个不同的动词,来讲同一个过得胜生活的原则 要治死我们这些在地上的肢体,不再容许它们在我们生命中活动;要像丢弃废物那样丢弃(原文)这些旧人的行动,使我们过一个崭新的生活。

       治死与弃绝是因恨恶罪而有的强烈的意志行动;治死与弃绝是渴慕过一个圣洁生活的决心;治死与弃绝是何时发现罪的活动,就立时采取绝对的行动(参阅太十八8~9)

 

【西三5「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

       「地上的肢体」不单与第二节的「地上的事」互相呼应,最主要的是指,亚当传下来的、身体上的肢体,被犯罪的律辖制,有犯罪的自然倾向。

       「淫乱」:「淫」是合法以外的性行为;「乱」是不按规矩行。

       「污秽」:沾污心灵、身体与社会的行为。

       「邪情」:不正常的性行为,包括淫念。

       「恶欲」:邪恶的欲望。

       「贪婪」:贪婪与拜偶像一样,是出自心中的污秽,诸如男女的婚外情,是贪求不属于己有的对象。

 

【西三6「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因」字指明我们必须治死与弃绝罪恶的理由。因神是一位忌邪的神,祂恨恶罪;神是一位公义的神,祂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神的忿怒」表示了神的审判所带来的刑罚。我们若真的敬畏神,在得救之后,就不能不谨慎小心,绝不做叫神忿怒的事。

 

【西三7~8「当你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或译: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

       这里的「曾」与「现在」说明了基督徒两种断然不同的生命光景,说明了我们的生命已经改变,也说明了我们已经从「不能不犯罪」(身为罪的奴仆)的情形下解脱出来,进入了「可以不犯罪」的境界。

       「恼恨」:概指固定状态下的怒气。

       「忿怒」:指临时冲动而发的怒气。

       「恶毒」:依原文之意,是指急切损害人,有些英文译本翻作毒心(malice)

       「毁谤」:用坏话破坏人的名誉,损害人的人格;原文意指亵渎。

       「污秽的言语」:指不堪入耳的下流话。

 

【西三9「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

       「彼此说谎」:以不诚实的话来欺骗人,或逃避道德的责任;由「彼此」二字,益可见谎言的普遍性。

       保罗用「脱去」和「穿上」(10)的比喻,来显示我们生命的改变:我们的旧人与旧人的行为,因我们与基督同死,已如旧衣那样脱去了;我们又藉着与祂同埋葬、同复活,一切举动有了新生的样式,我们的新人和新衣一样穿上了。

 

【西三10「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由本节可见我们在穿上新人这件事上,并非一穿上,一得着主的生命,就能立刻成为主的形像;我们穿上新人之后,是要经过渐进的过程(process),才能成为主的形像,并非一蹴而成!有的圣徒要用较长时间才能成为主的形像,有的则用较短时间,端看各人「更新」的进展。

       「新人」的「新」和「更新」的「新」,在原文不同;前者是指时间上的新,也就是说这个新人是指新出来的人,而后者的新是指质量的新。基督徒的品格需要渐渐的更新,直到成为造他主的形像。

       而我们的更新全由「知识」而来。「知道」是歌罗西书的一个主题:我们的信仰所以能坚定不移,完全靠我们对基督的「知道」;我们新人的更新,也在于对基督的「知道」,对基督认识得愈多,灵命就更新愈快,对基督认识得愈完全,灵命的更新也愈澈底,终能成为主的形像。由此可见,我们在对基督的认识上,在有关基督的真知识的造就上,需要下何等深切的功夫。

 

【西三11「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

       在原文,九至十一节是一句话。若没有「在此」这个词,我们就无法了解保罗这句话的意义;「在此」显然是指前面九、十节所讲的脱去旧人、穿上新人,与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的真理。

       「希利尼人、犹太人」是指人的国籍讲的;「受割礼、未受割礼」是指宗教背景讲的;「化外人、希古提人(新约时代被看为凶悍如兽的人)」是指文化背景讲的;「为奴的、自主的」是指社会地位讲的。不论我们的国籍、宗教、文化、社会地位如何各有不同,「但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内」(原文另译)。换句话说,不论我们的传统与规条是来自甚么种族,甚么宗教,甚么文化,甚么社会地位,最重要的是基督和基督所做成的一切。同时,不论你是甚么样的人,只要你已经穿上了新人,基督就住进你里面。

 

【西三12「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原文是穿;下同)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

       第五节的「所以」,表明当消极的脱去旧人;本节的「所以」,表明当积极的穿上新人。前者指出弃绝旧人行为的必要,后者指出穿上新人品德的必要。

       「穿上怜悯的心肠」(原文)。保罗用「穿上」的喻词,是要我们在接受了主之后,表现出成为新人所具备的品德和气质。而且按照属灵的生命来说,我们是已经「穿上」的新人,现在我们的外表要穿上这些品德,好与内在已穿上了新人的身分相称。一方面是神作成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藉着圣灵的更新来保持。

       「怜悯的心肠」:古时人认为肠是人情感的中枢,所以保罗的意思是我们的怜悯应出于至诚的爱。

       「恩慈」:原文是善待人、慷慨之意。

       「谦虚」:是看别人比自己强;谦虚的人的内心彷佛是空旷的山谷,愿意倾听、接受人的批评。

       「温柔」:是能承受一切打击而不反击;温柔不是软弱,不是没有怒气,而是没有不健全的情绪,并具有了不起的自制力。

       「忍耐」:是从受挫与受屈的痛苦经验中所产生的毅力与忍受,这也是我们行事为人要走成功之路时手中的杖。

 

【西三13「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

       「嫌隙」的原文是怨恨之意。团体生活中难免有不满、争吵与怨恶之事,我们需要「彼此包容」,因为没有人是完全的,你对人不满,人也对你不满,我们实在需要相对地包容。包容不是包庇,不是护短。「包容」的原文有克制的意思,就是当别人有错误时,我不立刻发怒,而是存宽容的心,使对方有改过的机会。

       神既饶恕了我们这么多罪,难道我们不能饶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吗?我们若能像神那样饶恕人 饶恕且忘记(forgive and forget),我们就不单能保持人我之间和睦的关系,自己也将是一个最轻松快乐的人。

 

【西三14「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在这一切之外」,原文作「在这一切之上」。我们在生活上,若有十三节所讲的七样品德的表达,就似乎已经完备了,但保罗却继续对我们说:「在这一切之上」,清楚地指出我们有这七样品德还不够!保罗还要我们「穿上爱心」(原文)。「穿上爱心」乃是使爱心在我们的行动上表达出来;保罗不单止要我们有爱心,更要我们有随爱心而发的实际行动。只在言词上表达的爱心,是廉价的爱心;必须在行为和诚实上显出的爱心,才是真正神所要的爱心(约壹三18~19)

       「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联络」这个词似乎与古代人的服装有关:古人穿衣,以带子束腰,使衣服不致松散。所以这里的意思就是说,爱心把上面七样美德捆束在一起,以致不会有了这样,失了那样。爱心把一切美德都捆束在一起,一样也不缺。所有的美德都与爱相关联,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美德。「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按原文还有一个意思:爱的联络就产生了完全,意即爱心的联络领我们到完全的地步。

 

【西三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

       「作主」在原文指运动场上裁判的运作、主礼与颁奖,一般而言,它有判断、裁决、管理和统治之意。「平安」又译「和平」。所以「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这句话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无论我们在何种境遇中,都要让基督赐给我们的平安来处理所面对的人与事;另一种是让「基督的和平」在我们心里运作、判断,以决定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嫌隙与不和,平息人与人之间所有的风波,藉此过合一的生活。

       「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为此」的「此」显然是指上述的和平,我们蒙召成为一体也就是为了进入这和平。保罗提醒我们,神把我们从世界中呼召出来,成为教会,是要我们进入基督的和平。神就是为了使万有在日期满足时,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弗一10)这个目的,在现在将各种不同的种族、不同个性的人集合在一起,合而为一,成为一个身体,就是教会,以作为将来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在基督里同归于一的模型!可见现在教会的合一与进入基督的和平是何等重要,保罗之强调蒙召归为一体,也是源于此。

       「且要存感谢的心」,表面上看来,这句话与上面的话似乎并无关联,但在原文这确实是属于第十五节的一句话。「感谢」是我们生命成熟的表征,更是我们蒙恩的秘诀。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愈感恩愈多得。但这里的意思主要是,我们若要除去彼此间的嫌隙,过一个得胜的生活,就必须有感谢基督为我们成就和平的心。我们若真的感谢基督为我们所做成的和平,我们一定愿意让基督的和平在我们心里主管一切!且要存感谢的心!

 

【西三16「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或译: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以各样的智慧),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

       「基督的道理」是指我们对基督的完整认识,包括了旧约中有关基督的应许与启示,新约中有关祂是谁的启示,基督的生、死、复活、升天和再来的意义,与神藉这一切所成就的计划,神国度的来临,以及我们在救恩里实际上所领受的恩典。这一切,我们都当「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这句话表示:()对基督的道理有深度的了解;()这不只是头脑的了解,更是心灵深处的领受;()而且这种基督的道理在我们心中的分量,远胜于我们自己一切思维的分量,遂自然地成为左右我们的力量。

       我们个人的、教会的生活不健全,皆因我们对基督的道理认识浅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若让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中,并存在我们中间,我们个人的与教会的生活就必截然不同。

       「当用各样的智慧」,在认明基督的道理上,我们需要智慧,因为人若没有智慧就无法彻底了解基督的道理;基督本身原是神的奥秘,若没有参透万事的圣灵赐给我们智慧,我们怎能了解祂呢?

       「彼此教导」,教导是改善教会生活的最首要的一件事。我们的信仰是由教导与学习开始的(提前二7)。我们信仰的深浅,与我们对基督道理的领受成正比:我们在基督的道理上领受得多,我们的信仰就深;反之,我们在基督的道理上领受得少,我们的信仰就浅。

       「互相劝戒」,教导是正面的,劝戒是反面的;教导是积极的,劝戒是消极的;当做的事该教导,不当做的事当劝戒,如此才能获致平衡的教会生活。

       「心被恩感歌颂神」,歌颂神是我们个人或团体敬拜生活的主要部分,是我们对神的赞扬,也是我们心灵向神敞开,流露真情的时刻!今天教会的敬拜往往不知如何引领会众歌颂神,因此人的心灵闭塞,难以进入心灵敬拜神的境界,以致敬拜的气氛死沉,只有敬拜的表面动作,而无实意,心灵既得不到一点神的灵同在的滋润,也得不到一点敬拜的甘甜。真心实意地歌颂神不但蒙神喜悦,我们的灵也被提升,因而在敬拜中得到内在至深的享受。而真正的歌颂都出于「心被恩感」。一个人被神恩浸透时,他的心立刻会涌出颂词来赞美神。我们愈明白基督的道理,愈领受神的恩典,我们就不能不被神的恩典感动而歌颂赞美祂!

       按照原文,这里也可翻作:「用诗章、颂词、灵歌,心被恩感歌颂神。」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略知当时教会敬拜歌颂神的情形。「诗章」可能是指旧约的诗篇,这些原是旧约时代圣徒赞美神的诗歌;「颂词」可能是指当时信徒所写的称颂神的歌词;「灵歌」可能是信徒在圣灵感动下实时唱出的歌词。

 

【西三17「无论做甚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祂感谢父神。」

       保罗在此为基督徒生活定下了最高的原则 ─「都要奉主耶稣的名」─ 在原文也可译作「都要在主耶稣的名里」,意思是说,无论我们作甚么,都是要为主作的,为祂的缘故而作,也替祂而作。有些事我们不会作、不能作,但为基督的缘故,我们作了;就是一些我们能作的事,也是为祂作的。

       「都要奉主的名」这句话也是指,无论我们作甚么,或说话,或行事,都当与基督的名相称。我们的所作所为绝不可羞辱祂的名。我们绝不可让人说,这不像一个基督徒所作的,绝不像一个敬畏神的人所作的。「都要奉主的名」也是指我们所作的一切都在祂的权下,一切靠祂而作,也遵祂而行;祂是我们生命的总和。

       「无论」表示基督徒的生活原则是完全的摆上,不是部分的摆上。

       「都要...藉着祂感谢父神。」这表示我们承认自己的才干、能力甚或生命,都是从神来的,都是祂所赐予的。另一方面,这也表示我们承认自己的贫乏、无能,若不是祂在我们里面,我们无法作甚么。既然我们因着祂才能成事,我们怎能不心存感谢?

 

【西三18「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

       论到夫妻关系时,保罗先提及妻子,可见妻子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性。「顺服」在原文,是军中下级对上级所持之态度。保罗要求妻子顺服,乃是要求作妻子的以丈夫为首,承认他是一家之主,把丈夫放在原来神创造人的功用上。夫妻是因爱结合成为一个身子的,夫与妻在地位上是同等的,只是在功用上不同。

       我们不能不承认,妻子不敬重丈夫往往是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人都需要被尊重,特别是作丈夫的,一旦被妻子尊重,他会更了解他的责任所在,他不单是家庭的供应者,也是家庭的保护者。

       「相宜」在原文是「像」的意思。「在主里面是相宜的」,意即妻子顺服丈夫,才像个在主里面的基督徒。

 

【西三19「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

       「爱」字在原文有「继续不断地爱」的意思。在我们的婚姻生活里,妻子当将丈夫放一家之主的地位上,丈夫总要把妻子放在继续不断地被爱的地位上,这样的婚姻才会历久弥坚。

       「不可苦待她们」这句话不一定指妻子肉身受苦,而可能是指精神层面上的受苦 被冷落、丈夫漠不关心等等。

 

【西三20「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凡事听从父母」:()不单是儿女尊敬父母的实际表现,也是一种极好的美德,为日后与人交往奠下了良好的基础。()又是谦虚受教的最好操练,子女在还未长成、不能分辨是非之前,肯虚心受教于父母,可免犯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又是舍己美德的训练;舍己最难,儿女自幼听从父母帮助自己学习放弃己见,对日后的人际关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总之,听从父母是伦常关系中最首要的,是建立伦常基础的基础;一旦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建立起来,社会混乱的现象也将消弭于无形中。

       「这是主所喜悦的」在原文也可翻作:「这在主里是可喜悦的」。「在主里」这几个字说出了儿女凡事听从父母的范围,并且只有在主里的儿女才会凡事听从父母。

 

【西三21「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失了志气」在原文是失去勇气、希望、信心,灰心丧气的意思。许多儿女失去了志气,确实是父母管教不当所致。至于「不可惹儿女的气」,在原文是指激怒、苛责、怨恨;换句话说,作父母的,不可过分责备儿女,看他们甚么都是错的,如果这样,儿女就不免失了志气。父母管教儿女是应当的,但管教过分或管教得不够,同样使儿女受害。

 

【西三22「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

       「仆人」在原文是「奴仆」的意思,而这种奴仆与主人的关系,在现今的社会已经消失了,但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形式依然存在,所以保罗的教导仍然适用。

       保罗用「肉身主人」这种称呼,显然要提醒我们:现有的主人只是地上的主人,我们还有一位在天上的主人。「凡事听从」是指在主人(决策者)要仆人(执行者)所办的事上,仆人不作自己的主张,并在主仆关系的层次上弄得清清楚楚;如此,在一切运作上,方不致有混乱的现象,主仆间也不致产生冲突。

       仆人在主人看见的时候做得好,在主人看不见的时候做得马虎,是古今作仆人的通病。保罗所说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正一语道出信主的仆人服事主人的最高原则。「存心诚实」也可译作「心存单纯」;作仆人的,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地、真真诚诚地替主人做事,显出「敬畏主」的心。我们敬畏主不应只在敬拜的时候,在平时也当存敬畏主的心做事,并且为敬畏主的缘故,不做表面的事,不做一个只讨人喜悦的人。不论人看得见或看不见(主人看不见时,主看得见),同样用心做事。这也是信仰与生活调和的好见证。

 

【西三23「无论做甚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

       「从心里做」不单表示甘心乐意地作,更指把心摆进去作,因为这句话的原文直译是「从灵魂里作」,就是把整个人都投入工作中,用尽决心、热情与智慧工作!

       保罗接着说出了信主的仆人如此作的道理:「像是给主作的」。为人做事是为主做事,服事人是服事主,做在人身上是做在主身上 这是基督徒的人生观。

 

【西三24「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

       「知道」在原文有「心里记得」和「经常认清」的意思。我们信主的仆人所以有前节做事的观念,是因我们认清:工作的真正报酬是从主来的!

       「赏赐」不是当得的工价,赏赐是把财物给有功绩的人。作仆人的做得好,不一定得到主人的赏赐,但主耶稣将基业作为赏赐给忠于祂的人,这赏赐是何等的丰盛。

 

【西三25「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

       「行不义的」在原文是指触犯神的律法或人的律法而做得不对的人。保罗警告作仆人的,不要以为自己信了主,神就不会察看所犯的错失与懒惰;我们作得不好,必受到不好的回报,因为我们所事奉的是公义的主,祂赏罚清明,向不偏待人。

── 沈保罗《真知灼见──歌罗西书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