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一、
二、
公元50-51年,是保罗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写的。也是保罗书信中最早写成的书信。
三、
四、
(一)历史背景
帖撒罗尼迦是一个大城市,原名帖米(Thermai)意即“温泉”,是一个著名的港口,到了公元前315年,亚历山大将军手下一名将领加山大或该撒大(Cassander)重建该城,并以他的妻子帖撒罗尼迦的名字定名,称该城为“帖撒罗尼迦”。
在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帝国划为一个省,且以帖撒罗尼迦为省会。主前42年,该城得到自由城市的地位,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可以有自由的尊严,而且自己可以召开他们的市政大会和设立自己的地方官。该地人口约20万,现今称为撒罗尼迦(Salonnica),人口约有7万,归属希腊。
(二)地理背景
帖撒罗尼迦位于腓立比西南、爱琴海的西北,是马其顿的首要海港。它占了海陆两路的优越位置,是东方的交汇中心,是一个交通要塞和重要的商业中心,也是今天巴尔干半岛上的战略要地,属希腊共和国。
(三)社会文化背景
帖撒罗尼迦虽是一个自由城市,但却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城市居民希腊人最多,当然也有不少罗马人及犹太人。据徒17:5可知,当时的社会秩序很糟,市井匪类随意搅乱人的家。
(四)教会背景
据徒17:1-9记载,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有三周之久(徒17:2)在三周中传福音建立教会,但犹太人的嫉妒,招聚市井匪类攻击保罗、西拉,搅乱教会。保罗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教会,来到雅典。尽管如此,但当时的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仍遭到犹太人的逼迫(帖前3:14)。对主再来的真理引起不良反应,有些信徒停止工作,放弃日常事务,存着一种狂热的盼望等待基督降临。
五、
(一)提摩太将关于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信心和爱心的好消息带回来,这使保罗大得安慰和鼓舞。因此,他立即写信向帖撒罗尼迦信徒表达他心中的喜乐和对神的感谢。
(二)因有人对保罗及同工进行诽谤,他们指责保罗一去不返表示他不爱帖撒罗尼迦信徒,并说他们跟一些异教巡回宣教士并无分别。所以保罗觉得对这些指控予以答辩,以免帖撒罗尼迦信徒对他和同工的品格和动机产生怀疑,从而对他们所传的福音失去信心。(2:1/12,17,3:15)
(三)信徒们受当地异教徒的迫害(2:14),保罗怕他们失去信心。
(四)在异教环境中,那些刚刚悔改者所面对的强大压力,总是迫使他们退缩到异教放纵淫乱的标准(4:4-8)。因此,保罗必须写信予以纠正。
(五)某些信徒误解了保罗有关基督接他们与自己同在的教导。当他们中间一些人死了,他们认为这表示那些人会丧失共享基督再来的荣耀福分(4:13-18)。有两种错误思想:
①
②
(六)他们有一种鄙视所有合法权利的趋势,这些好辩驳的希腊人经常都会在思想上产生一种过分民主的危险情绪(帖前5:12-14)。不敬重神的仆人,只讲民主不讲真理。
(七)在会众和一些为首者之间出现了一些紧张关系(5:19/20)。
六、
主再来(参1:10,2:19,3:11-13,4:13-18,5:2-6、23等)。
七、
(一)坚固已经信的人,使他们在信仰上的基础更扎实,不被患难动摇,在逼迫中更充满信心和盼望,充满属天的喜乐。
(二)劝勉信徒追求圣洁,不要效法异教徒的生活,当用主的真道守住自己的身子。
(三)安慰那些已有亲友离世的信徒不可灰心,当存盼望等候主。当主再来是,那些已死的信徒必要先复活与活着的信徒一同被提在空中与主相遇。
八、
(一)主再来的真理是主直接对保罗的启示(4:15)。
关于耶稣再来的事,在新约圣经中提到约有318次,平均每20节经文中就有一节讲论此事。由此可见主再来在新约圣经中是多么重要的信息。
关于主再来的真理在主来向保罗启示之前是不清楚的。请注意“照主的话”这四个字的意义(4:15)。这就告诉我们关于主再来的真理要有更清楚的认识。
(二)本书还有一个特色,每章都提及主再来,时常盼望主再来的人,必须认真做到“离弃偶像”、“事奉神”、“等主再来”,这就是信、望,爱的结合。
九、
十、
十一、分段
十二、大纲
一、
二、
三、
第二段
一。为爱事奉勇敢心
二、为爱事奉赤胆心
三、为爱事奉父母心
四、为爱事奉忍耐心
五、为爱事奉喜乐心
六、为爱事奉关怀心
第三段
一.
二.相爱中等候
三.安静中等候
四.劝勉中等候
五.警醒中等候
六.谨慎中等候
七.神旨中等候
八.凡事上等候
九.保守中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