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A.序言
帖撒罗尼迦后书是保罗书信中一份重要的文献,因为书中透露关于末世论的事件,是圣经中仅有的启示。没有「帖后」这书,信徒对主再来前后发生的末世真理便无从了解。
B.与前书的关系
「帖后」书将「帖前」书所提及的末世论带进一个新启示的领域,两书在多方面异常相似,据学者考究,两书之间的共同点,超越了保罗其它的书信,可由三方面看出:
1.结构方面
虽然后书只有前书一半篇幅,在结构方面却显出甚多相同之处,兹列表于如下:
帖 前 帖 后
启言问安1 ︰ 1~10
问安1 ︰ 1
感恩1 ︰ 2~10
主体2 ︰ 1~5 ︰ 11
自辩2 ︰ 1~3 ︰ 13
劝勉3 ︰ 1~12
教导3 ︰ 13~5 ︰ 11
结语之言5 ︰ 12~28
劝勉5 ︰ 12~22
祝福5 : 23~28
1 ︰ 1~12
1 ︰ 1~2
1 ︰ 3~12
2 ︰ 1~12
2 ︰ 1~3 上
2 ︰ 13~17
2 ︰ 3~12
3 ︰ 1~18
3 : 1~15
3 : 16~18
2.在神学教导方面
两书均以「主再来」为主要教导的范围,这是其它书信少见的。在前书中,每章皆提及「主再来」(1:10;2:19;3:13;4:15~17;5:23),在后书这主题下的着眼点也不少(1:7;1:10;2:8)。其中在有关「主再来」的大前提下,两书亦有其独特的启示,如前书的「教会被提」(4:16~17)、后书的「大罪人」(2:3~10);前书的「主的日子」(5:1~11)、后书的「拦阻者」(2:6~7)等启示皆极其重要。
3.在劝勉方面
两书劝勉的主题亦多有相同:如前书的启言称赞在信、爱、望三组合(1:3),在后书也一致(1:3、4,信、爱、忍,而忍乃从对主再来的盼望而来);前书劝勉要成为圣洁远避淫行(4:3~5),后书也一样(2:13);前书劝信徒亲手做工(4:11),后书也强调不做工不可吃饭(3:10~12)。
这些独特的劝勉,在作者构思两书的主旨上占颇重要的地位。
C.书的历史背景
1.动机、目的、地点、日期
保罗将前书送出后,不久有消息传来(3:11),使保罗对教会属灵近况特别关注,为此他急写后书,主要是为应付三方面的需要:
a. 「帖」信徒仍受反对者的逼迫,不但没有减弱,甚至比前更猛烈(参帖前2:14~16;帖后1:5~ 10)。故此,保罗再写信,鼓励读者在逼迫中要坚守主道,并以主再来审判逼迫者的话坚固他们。
b. 纠正有关对「主的日子现在到了」(2:2)的误解。因有人传出,末日已开始了,主再来迫在眉睫。于是作者加以纠正,解释主再来前先有数个大事发生,然后主的日子才会来临。
c. 因对主再来有错谬的看法,令多人懒闲不做工,因此加以纠正及责备(3:6~12),务使人人按规矩而行。这是本书着成的三大主因,地点仍在哥林多,日期与前书相隔不久,约在主后51 年之春天。
2.简纲
一、为教会感谢神(1)
二、论主的日子(2)
三、不做工不吃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