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背景

A.导言

保罗十三卷书信中,有三卷可组成一单元,因它们在内容重点上、词汇运用上、神学主题上、教牧吩咐上、劝言规谏上皆异常相似,这就是提摩太前书、后书及提多书,这三卷书合称为「教牧书信」。

「教牧书信」这名称是主后1703 年为学者D. N. Berdot首创,针对这几封信的目的和内容来命名的,但知此名的人不多,也不受人重视。

在主后1726 年,德国学者Paul Anton 将此名传开,旋即受各界学者采用【注1】。虽古代的教会将保罗四卷给个人的书信(提前~门)并列在一起,然而自Paul Anton 后,腓利门书已挪在一边,不属「教牧书信」范围。

B.教牧书信的历史背景

1.作者的问题【注2

保罗为教牧书信的作者一直受早期教会所公认。支持的外证极为强劲;内证亦支持「文笔有保罗的味道」。直至主后1804 年,德国士密氏(Schmidt)首先攻击,参加他们集团的人也不少。他们在四方面反对保罗为教牧书信的作者:

a. 年代的问题

他们认为教牧书信内的事迹不能放入保罗生平内(但这问题乃建于「保罗在徒28 章后即遭处决」之不可靠的理论上)。

b. 教会组织上的问题

他们认为教牧书信内所透露的教会组织已超越保罗时代(这问题忽略徒1423;腓11;弗411;多157 等)。

c. 教义上的问题

他们认为教牧书信内所描写之异端乃属第二世纪的(非保罗第一世纪的时代)(与提前1152641;提后191114211;提多347 有冲突了)。

d. 文学上的问题

他们认为教牧书信内缺乏保罗通常使用的神学术语(但此法同样可推翻世界各国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雪莱、弥尔顿等;且不能解决为何教牧书信内有与其它保罗书信相同的地方)。

神学家Thiessen 博士谓,在Westcott Hort 合编之希腊文新约圣经内,保罗书信共有128 页,而教牧书信只占27 页;故此128 页中的27 页必有些与其它页内不尽相同的词汇了【注3】。现将赞成的与反对的意见列表于下页,请参考比较【注4】:

赞 成 反 对

历史 方 面

在初期教会中,三封教牧书信的真确性是普遍被接纳的:

⑴罗马的革利免(Clement of Rome)所写的哥林多书信,曾提及保罗第一次被囚释放后,又往极西之地了。

⑵在第二世纪前十年中,伊革拿修(Ingnatius)和波利甲(Polycarp)的书信中也提及过。

⑶第二世纪末爱任纽(Irenaeus)的作品中肯定过(他是波利甲的学生,而波利甲又是使徒约翰的门生)。

⑷穆拉多利残典(MuratorianFragment)(主后170180 年)确定过。

⑸早期教父如奥利根(Origen)、特土良(Tertullian)、柔斯比(Eusebius)、耶柔米(Verome)等,都明确指出教牧书信为保罗所写。

⑴惟有传异端的马吉安

反对三提书信为保罗所写(主后144 被逐出教会。)

⑵马吉安之所以否认为保罗所写,是因为他的异端学说的缘故【注5】。

⑶保罗的第一次被囚,未得释放。

文体 方 面

⑹伟大的使徒有广博的文学质量,不会局限于某些术语【注6】。

⑺著名统计家认为这种数字不能用在三提书信中,因为:

a. 主题不同。

b. 环境不同。

c. 对象不同。

⑷许多保罗专用术语的不存在。

⑸有168 个字是保罗其它书信所未曾用的。

赞 成 反 对

教会方面

⑻细读多159 原文发现「长老」与「监督」二词在当时社会是可互相调用的。保罗时代,已经有健全的教会组织了,可用以下经节论证:徒1423;腓11 等。

⑹教牧书信所言之监督、长老与执事是很健全的教会组织是第二世纪的,超过保罗时代。

教义方面

⑼从诺斯底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来看,在保罗时代就已经在小亚西亚很流行。

⑽教义上用以下经节论证:

提前1152641

提后191114211

提多347

⑺教牧书信中所提到的异端是第二世纪的。

⑻一些重要教义如信徒与基督的联合,圣灵的能力与见证没有出现。

正如许多学者所说的那样,从「历史、文体、教会、教义」这四个方面,否认保罗作者身分的理由并不足以推翻「保罗是作者」的论证。结论:

a. 持否定态度的论据不充分,不能证明教牧书信非保罗所写。

b. 三封书信内证,保罗为作者。

c. 教会的传统中,认定保罗为三提书信之作者。

d. 有强力的证据显示,早在第一世纪,三书信已经存在。

2.教牧书信的重点

教牧书信的内容重点显明易见,可分数项:

a. 着重有形教会的组织

教会在主恩下日渐扩展,人数增多,事务随之繁杂,问题也跟着多起来;再加上异端四起,因而促使教会需有更完整的组织,使教会一面宣扬真理,一面守住真道,防备异端,并使一切事工均有秩序地逐步发展。

b. 着重人才栽培

着重组织就必着重选立长老和执事。长老是监督,照管教会属灵方面的需要。教会建立起来,人多事繁,就需选立执事帮助。这两等职位并不着重谁大谁小,乃在职务之别,故属灵资格无差别。

c. 着重品格

重才必注重资格,而在资格中需特别注意品格(如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摘),因他们的榜样对信徒的影响大于教训,而教会的败坏多从生活开始。

d. 着重秩序

教会有了组织,在各方面便需有秩序,如老少之间、男女之间、家庭之间(婆媳、主仆、夫妇)以及社交之间的相处之道,都有个别的说明。

e. 着重工人

工人为教会之负责人,他们在真理上必须竭力,坚守真道,分解真理,坚守自己的生活,又要忠心的把真理教导别人。

f. 着重要道

教牧书信内最后的特征乃是用最少的字写出教义的精要,如神在信仰上所立的章程(提前246)、律法的功用(提前1810)、敬虔的奥秘(提前316)、纯正的道理(多21)、称义之道(多318)等。这些要道的训练,使工人明白信仰的中心,抵斥异端,努力做工。

3.教牧书信与保罗获释

保罗的书信可分三大类:宣道书信、监狱书信、教牧书信。监狱书信提及他在被囚的处境,且对将被释放的盼望极其殷切。虽然在提摩太后书亦提及保罗在桎梏中(提后11629),但书中缺乏被释放的心情,反涌出被浇奠的情怀(46)。这种气氛是监狱书信中没有的,在宣道书信中亦没出现。故此教牧书信与监狱书信该是在两种不同景况中写的。

据初期教会的传说,保罗曾访西班牙(如耶路撒冷的区利罗、屈梭多模、提阿多诺、耶柔米等),这事迹需在徒28 章后才能发生,此点在穆拉多利正典(主后170 年)里也有提及。罗马的革利免(主后96 年)更说保罗曾造访「西方的极处」。故此保罗必在罗马首次被囚两年后被释放,才能到访那些如外证所提及的地方。

4.教牧书信着成的先后次序

教牧书信完成的先后次序,圣经虽没说明,但从这三书的内容可略窥保罗被释放后的行程,进而推测各书的着成次序。

早在保罗的宣道书信中,保罗已提及他计划访问西班牙(罗1528)。但他一获释放后,是否立即启程或将之延后,学者意见不一,有说立即启程(如T. Zahn),有说延后实行(如D. Hiebert)。后者意见较为合理,原因有四:

a. 歌罗西教会备受异端侵蚀的情况,似迫使保罗获释后便立即去该地。

b. 提前134 所言不像是很久以后的事(若先去西班牙便成为发生很久的事)。

c. 224 及门22 皆表示保罗的心急欲速往以弗所、歌罗西那一带的地方。

d. 因在西班牙的工作像是「非定期的」,故保罗先再访亚西亚教会,是件合理的推测。

保罗似先造访亚西亚众教会后,才去西班牙做开荒工作。按提前13 所记,保罗曾到访以弗所才转往马其顿,故提前似是最早着成的书卷。提后所记的气氛是保罗生命结束不久之前,该是最后一卷写成的,夹在其间是提多书。这次序也符合三书的历史背景,因在提前及提多两书里没有透露基督教是非法之宗教(religion illicita),而提后似是处在尼罗该撒开始逼迫教会之时,故此提前、提多两书该在造访西班牙前写成,而提后则在造访西班牙之后写成【注7】。

5.教牧书信与保罗释放后的历史重组

从教牧书信所提供的数据中,保罗曾到访各地的事迹甚难与使徒行传所记的配合,故这些事迹必发生在保罗在罗马首次被囚而获释放后。但保罗获释后的行程又如何?学者们只能做合理的臆测【注8】:

a. 保罗一接获可释放的消息后,立即打发提摩太将喜讯转向腓立比教会(腓21923)。提摩太多半走陆路,顺便经过帖撒罗尼迦,将消息转给那地的信徒。提摩太也许受嘱在以弗所等候保罗前来。

b. 保罗获释趁水路往以弗所,在那里顺便也造访歌罗西,了却一桩心事(门22)。在以弗所,保罗也处理一些在教会里破坏真道的人,如许米乃和亚历山大(提前120)。有鉴于此,保罗将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牧养该教区,以免异端死灰复燃(提前134)。

c. 保罗从以弗所转往马其顿(提前13),他本想不久再回以弗所(提前31415),但因事使他不能及早成行,于是在马其顿写成提摩太前书。

d. 从马其顿,保罗又回到以弗所,在那里他曾造访革哩底(多15)。提多似已在那里工作,保罗视察那地工作后,便离开革哩底,提多继续留下负责当地教会。

e. 从革哩底,保罗来到哥林多,在那里遇着西纳与亚波罗(亚波罗无疑是林前112345 及徒1827191 的那位,今已是保罗好友之一,他与律法师西纳为友,可能保罗再访哥林多时遇着他们),这两人正准备前往革哩底,保罗便写下提多书,托这两人带给提多(多313)(假设送达提多书,保罗劝提多要给他们郑重饯行),在信中告诉提多他将在尼哥波立过冬,并嘱提多前来相见(多312 下)。

保罗说他会打发亚提马或推基古代替提多在革哩底的工作(多312 上)。保罗选定在尼哥波立过冬,他计划在冬后春至时便由此前往西班牙。

f. 主后64 年春,保罗从尼哥波立启程前往西班牙,在那里约有两年时间,那时,罗马城的教会受到大逼迫(647 1924 日)。

g. 主后66 年春,保罗回到亚西亚。在亚西亚,保罗曾到访特罗亚,把外衣留于加布(提后413);亦到过米利都,把特罗非摩留下(提后420),保罗也去过哥林多,把以拉都留下(提后420)。

h. 不久保罗再成罗马的阶下囚,圣经没提示他在何处遭逮捕。T. Lewin 推测可能在特罗亚或尼哥波立(如D.Hiebert,参多312),因他在那里留下外衣与皮卷(提后413),这两件物品是他旅行布道的「随身行李」,却没带行,可能他在此处被捕【注9】。

「提后」透露保罗最后因为福音之故而被捕(11217289)。他这次被囚禁不像上次般,而是「像犯人一样」(29)。由于罗马该撒对基督教改变了态度,基督教被宣布为非法宗教,这次他自知没有被释放之可能(4681617)。据传说,他是在主后67 年底或68年春为主殉道的。

C.提摩太前书之历史背景

1.提摩太生平简介

a. 身世与归主

提摩太(名「神所尊重」或「尊敬神」之意)乃加拉太省吕高尼地区的路司得人(参徒1613),父为希腊人(显然早逝),母为犹太人(提后15),提摩太从小受外祖母与母亲教诲要敬畏神(提后31415)。从其母与希腊人通婚,及提摩太在孩童时未受割礼等事上,显出他们非出自严格律法主义的家庭。

b. 呼召与奉献

提摩太似是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时,在路司得带领归主的(徒14820;另参林前417;提前12;提后12)。其母也同时归主(参徒161 称她为信主之犹太妇人),由犹太教转向基督教,是保罗的属灵果子。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再临路司得,此时提摩太已是一活跃的「门徒」(徒162)。保罗决定带他出外作旅途上的助手,为要除去提摩太对犹太人工作时的障碍,保罗就给他行了割礼,算是对犹太主义的一种让步(徒164)。提摩太参与保罗的工作,得着众长老按立支持(提前414;提后16)。

c. 工作与行踪

提摩太与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在腓立比时,奉命留下工作(徒1611171),然后在庇哩亚归队,并在保罗先离开后,与西拉留在庇哩亚工作一段时间(徒1714),然后再到雅典(徒185)。在雅典,保罗又打发他回帖撒罗尼迦去,安慰与坚固那里的信徒(帖前3

12),后在哥林多归队(徒185)。此后约有五年未记载他的踪影【注10】。

保罗第三次旅行布道时,他与保罗到达以弗所,在那里蒙打发往马其顿去(徒1922)。保罗在回耶路撒冷路程中,经过马其顿(徒201),又差遣他往哥林多去(林前417161012)。至保罗到哥林多(徒202),提摩太便跟他带着捐款,回到耶路撒冷(徒204)。

此后提摩太似乎失去踪影,到保罗首次被囚在罗马监狱时,他显然与保罗在一起(腓11;西11;门1)。保罗得释后,便打发提摩太往腓立比去(腓21923),而他自己也回到众教会探望他们(门22;腓224)。此后提摩太与保罗又在以弗所见面,然后保罗往马其顿去,将提摩太留下来牧养该地的教会(提前13)。

保罗第二次在罗马被囚时,曾叫他到罗马去(提后4921),以后关于提摩太的事迹,除了来1323 有提及外,再无人晓得了。

提摩太成为保罗忠心的门徒、亲密的同工,与保罗出生入死,百折不挠,他的名字在保罗书信的三组书信内(宣道、监狱、教牧)皆有出现,他实在是保罗由始至终的属灵伴侣。凡事奉神的领袖皆需要像提摩太这样的同伴,事奉的路才不至寂寞。

2.动机、地点、日期、主旨

据徒2830 记载,在罗马监狱里,保罗坐牢已近两年,当他知道有被释放的可能性时,即派遣提摩太前往腓立比,将此消息转告他们(腓21923),并约定在以弗所会面。

不久保罗获释,即前往以弗所与众长老及提摩太重逢。但保罗发现,以弗所教会正如他多年前的预言般,备受异端邪说的搅扰,那里的假先知、假师傅异常猖獗,说「悖谬的话」(diestrammera,意「扭曲」,徒2030)。

为此他把提摩太留下照顾教会(提前13),因自己还要造访马其顿的其它教会。在马其顿时(可能是腓立比),他本以为立即可返回以弗所,但事与愿违,他只得将归期延后(提前31415 上),却立即在该地写成提摩太前书,旨在鼓励提摩太,劝他在真道上站立得稳,作个好执事、好牧人,并授权他处理一些教会的问题。若保罗是在主后63 年春被释放,那么当时大约是同年的仲夏至初秋了。

3.特征

a. 是一本专论「教会与工人」的书卷。

b. 全书是保罗给一人的嘱咐。

c. 强调信徒明白真道的重要性。

d. 透露使徒时代一些教会的行政架构。

e. 全书钥旨:「作基督耶稣的好执事」(46)。

4.简纲

一、个人的劝勉(1

A.嘱咐(1 上)

(坚守主道)

B.交托(1 下)

(打美好仗)

二、工作的劝勉(26

A.关于聚会(2

B.关于职分(3

C.关于工人(4

D.关于牧顾(56 上)

E.关于自身(6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