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第四段 基督的精兵(2:1 -13

 

基督精兵的条件(2:1 -10
刚强(2:1

我儿阿,你要在耶稣基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 :依原文,这节经文的第一个字是你,而且还有“所以”一字没有翻译。吕振中把这节经文的开头译为:“所以你,我的孩子阿……”是较合原文的译法。其作用是要与第一章连接起来。前章的四次劝勉提摩太(18二次,1216)不要以为主作见证与受苦为耻,同时也看到了保罗与阿尼色弗一家人的好榜样。故此保罗对提摩太说:“所以,我儿啊,·············。

保罗在书信中采用提醒、鼓励、对比、举例的方法,以为父的心肠来对待年轻的同工。

 

刚强:是命令语气的动词。

恩典上:英文圣经作恩典中,在主的恩典中刚强,是不靠肉体刚强。彼得曾经凭肉体刚强,立志说,就是与主同死也不肯不认主,结果他失败了。


忠心(2:2

保罗嘱咐提摩太要把所领受的福音真理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交托(paratithemi)这动词在提前一18已经采用过。与这动词相联的名词(paratheke)则在本书一1214出现过。所以当注意的是,保罗嘱咐提摩太不可随随便便的把福音真理交托给任何人,而要郑重谨慎地交托给那忠心能教导人的。忠心指忠于福音真理;能教导人的指有此才干以及训练的人(参提前三2),而不是善于阿谀逢迎或者和自己特别要好的人。

能: 是能够胜任之意。

这句话隐藏着四代的工人。第一代是保罗,他教导了第二代的提摩太,而提摩太则应教导那忠心,又能教导别人的第三四代。这样看来,忠心的意思,不但要自己谨遵主道,还要为教会后代的需要设想,常以培育真理见证的接班人为念,不是只求自己伟大,乃求神的家有更多比自己伟大的传道人兴起。

————培训事工的重要性(执事培训  主日学老师培训 ······)

——传递与承接是信仰与事奉的传递与承接,而不是职位与权柄。
受苦(2:3

保罗写这封信时,正在被囚而且面临殉道,他要求提摩太与他同受苦难,为的就是分担他为福音所受的苦难。是以军人的隐喻基督徒如士兵。(旧约的耶和华的军队)

精兵:就是素质良好的士兵。

专一(2:4

  以士兵的比喻出现

世务:是复数词。原文是biou,路加福音8:43,那患十二年血漏的妇人在医生手里,花尽了她一切养身的,那养身的,原文和这里的世务是同一字根,约翰一2:16提到今生的骄傲,今生的也是这个字,约一3:17“凡有世上财物的,这财物也是同一字,所以这里的世务不外指着,今生的衣、食、住、及各种养生需要,这一类的事。

缠身:是缠绕、陷入、障碍之意。

不将世务緾身:带有主动性,就是你要有主动权可以不让它缠住,为的是能够专心,忠于职守。

精兵的素质:A 必须是一种全神贯注(专一)的服役。

B要服从

C要准备随时牺牲的精神

D 要有忠诚的习惯

守规矩(2:5

有运动员的比赛画面

这规矩是甚么呢?可能指每一种竞赛的法规,也可能指受训练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如每天需练习几小时,起居饮食当注意的事项等。一位竞技运动员不但在竞技场比赛时要按照比赛的规矩去做,才有获得奖赏的机会,即连在受训期间也必须有所节制,才会有资格参加竞赛。保罗勉励提摩太也当如此,在平日的生活上循规蹈矩,效法基督,在事奉的事上也按照保罗在教牧书信中多方的指示而行,才会有所成就

这个比赛是重在击败仇敌取得胜利,而不是重在压倒别人。


要勤劳(2:6

以农夫劳力的比喻

劳力:保罗书信里共用了十四次,其中三次是指身体方面劳苦的工作(林前412;弗428;提后26)其余的十一次是指事奉神方面的劳力说的,其中指保罗传道的工作劳力说的有(林前410;加411;腓216;西19;提前410),指别人在传道上的劳力说的有(帖前512;罗166 12;林前1616;提前517)。此外“劳苦“所表达的不是一般的劳苦,而劳苦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是原始农业不是现代农业)

 

——这三幅图画有一件共通的事。士兵因存着最后胜利之心而得到支持;运动员被那得胜的冠冕之信念而鼓舞;农夫则因收成的盼望而不懈。每一个人都 是为了那将来的荣耀而遵守纪律和辛劳。我们的事奉是有目标的,确知经过一生的努力,天上的喜乐必为他存留。

三个隐喻去说明作主的仆人应有的心态和操守。精兵的隐喻着重专心一志,不以世务缠身;竞技运动员的隐喻着重自我节制,中规中矩;农夫的隐喻着重刻苦耐劳,毫不放松。提摩太若能按这些隐喻所显示的原则以及以上的各项指示仔细思考,主必赐他聪明,叫他晓得如何把这些原则应用到实际的事例上。


要有聪明(2:7

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因为凡事主必给你聪明:这句话包含两种意思:一是提摩太方面,要思想保罗所说的话;一是 神方面,他必给你(提摩太)聪明。换句话说,一是人的探索追求,一是 神的启迪施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记念耶稣(2:8

大卫的后裔:是指按肉身说的,出自大卫。保罗是要让提摩太进一步记念主耶稣基督是旧约所应许的那位弥赛亚,是对提摩太的再一次坚固。

记念:有深刻的回忆追想之意。

他从死里复活: 保罗提及这一点可能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暗示耶稣不仅是“人”(大卫的后裔),也是“神”(参罗一4);第二、暗示耶稣基督在得荣耀以前必须经历十字架的痛苦,尝过死亡的滋味。言外之意是:即连耶稣基督也必须受苦受死,那么提摩太必须有受苦的心理准备,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正合乎我所传的福音:保罗所传的福音的中心,耶稣是神的儿子,是弥塞亚,他道成肉身为人人尝了死味,从死里复活,被高举升天坐在神的右边,永远为王。
舍己(2:9

如今保罗重述他为福音受苦被囚的经验;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把自己的经历作为榜样,是保罗惯常的作风。保罗本是罗马公民,而且有犹太拉比的身分,后来又蒙恩作基督耶稣的使徒,然而为了福音的缘故,他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

然而, 神的道却不被捆绑:这是一句胜利的欢呼。保罗把 神的道人格化。他这位传道人虽然被捆绑,失去了自由,可是 神的道却继续传开,继续活动,继续有人接受福音,归向 神。保罗这句话使我们想起他第一次被囚时所写的腓立比书中的第一段话(腓一1218)。在那儿他指出,他的被囚,不但没有影响福音的宣扬,相反的,他“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一些主的弟兄因他被囚“越发放胆传 神的道,无所惧怕”。


10 忍耐(2:10

选民:选民原文是ekektous,就是蒙拣选的的意思。就是神所拣选的人。

永远的荣耀:指圣徒将来和福一同分享他永远的荣耀。

为选民凡事忍耐:就是为他的犹太人同胞凡事忍耐。他传福音所到的地方,常常受犹太人的逼迫、反对、跟着,他鼓动当地的人逼迫他。所以,保罗传福音的主要难处,是从犹太人而来的。其中犹太人的割礼派,更常给保罗很多工作上的麻烦。保罗在这里说的话,表示他为他同胞的灵魂已经尽量忍耐,学习在凡事忍耐,目的是叫他的同胞,也可以得到耶稣基督的救恩。他主要的职分,是向外邦人传福音,可是他不愿意他的同胞,因他的缘故绊跌,所以当他们逼迫,他给他难处的时候,他就尽量忍耐,希望他们因此得着救恩。

 

保罗为谁忍耐——犹太人

保罗如何忍耐——凡事

保罗忍耐的目的——叫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


基督精兵的盼望和荣耀(2:11-13

有可信的话说:在教牧书信中多次采用(提前一15,三1,四9;提后二11;多三8

这大概是从一首认信的诗歌摘录出来的。开头两句是论到主的忠实门徒(1112),以后两句则论到失信的门徒(1213上)

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有人认为这是指洗礼说的,罗648洗礼被视为与基督同死同复活。可见这句话基本上是指在洗礼仪式中表明甘心向罪和自己死,而不是指为福音的缘故殉道。不过,鉴于整段经文都与“受苦”有关,因此相信这句话也含有鼓励基督徒勇敢面对迫害的意思,特别是下面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一句,则更明显是指忍受苦难而言。

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

这句话明显是指忍受苦难而言。保罗引用这首认信诗歌,其目的显然是想使提摩太以及其它基督徒都深刻体验到,基督徒的受苦与基督的受苦和得荣耀之间的关联(参林前十五2428;启一6,三21,五10,廿4)。

 

我们若不认他,他也必不认我们。

不认:这话是指背道,否认主,不承认主说的还是指跌倒”(箴廿四16),或者“偶然被过犯所胜在说的?

10:32-33,耶稣曾说: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 。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那不认是指不信之意;但值得留意的是,这里的认与不认,是关系信徒的得救问题,还是关乎得荣耀的问题?若以为这不认是关乎信徒得救的问题,那么我们若不认他,意思就是不接受 作我们的救主,不信 也必定不认我们。如果这样解释,那么不信耶稣,不接受 作救主的人, 当然是不认他们;但这里保罗说,我们若不认 ,而把他自己也包括在里面。我们没有理由说保罗没信主,还未接受耶稣;所以这里应该是信徒在受试炼、在人面前为信仰争战时,不认耶稣。彼得在那些使女面前,曾经不认耶稣,这是在试炼当中失败了,这样的不认是关乎信徒得荣耀而不是得救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认 也不认我们, 的不认我们,不是不认我们作 的儿女,而是不认我们是 忠心的仆人。 不认那一切不敢在人面前承认 的,配和 一同作王。这样的解释比较切合上下文,因为上文论到信徒如何为基督受苦,如同与 一同作王。

 

我们纵然失信, 仍是可信的:是补充说明上文的不认不是关乎得救与灭亡的不认,而是关系到信徒失败和荣耀的不认。我们失败了, 失信了,不敢在人的面前承认 ,但 还是可信的。彼得虽然曾不认耶稣,但耶稣仍是可信的; 转过脸来看,他且在复活的时候特别向他显现,使他重新得到复兴、得到能力,后来成为神所重用的仆人。彼得的不认主和犹大的不认主是大不一样的。犹大的不认识主是真正的不认识;虽然他表面上承认耶稣,跟耶稣亲嘴,可是他心里不相信,根本就不认识耶稣。彼得虽然在人面前不认耶稣,但他到底是真正认识耶稣的;他的不认是失败的不认,不是不信耶稣作救主的不认,乃是关系到将来得荣耀那一方面的不认。所以在彼得这样失败以后,耶稣基督还是显出 是可信的,叫他重新得到复兴。

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表明神与人不同,神的本性之一就是信实,这是神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这话强调了神那不改变的本性。

同死与同活(2:11
忍耐与作王(2:12上)
不认他与不认我(2:12下)
失信与可信(2:13

 

 

第五段 无愧的工人(2:14-26

 

保罗在提后二章采用了六个隐喻去描述福音使者所扮演的角色:前三者是精兵、运动员、和农夫;后三者为工人、器皿、和奴仆。中间隔了一段是保罗根据基督耶稣降世为人,受苦受死的经历,他自己为福音受捆绑的处境,以及信徒若与基督一同受苦、也必与他同享荣耀的信念,去勉励提摩太和其它信徒勇敢面对各样的迫害。其中虽然也杂有其它思想和训勉,但大致上这是本章思想的骨干。

 

按正意分解真理(2:14-15
在主面前嘱咐他们2:14

这些事:应该指上文所说的那些事。保罗怎样劝勉提摩太,要刚强、作主基督的精兵,不要将世务缠身,要守规矩,要劳力殷勤作工,要常常思念耶稣基督,并 的复活,要为福音受苦难,要认识我们与主一同作王的荣耀盼望。

   你要使众人回想:是提醒众人不断地回想,是保罗命令提摩太不仅他自己知道,也要断续地提醒勉励众人。

众人:可以指工人,因为上面所讲的主要是对工人讲的,也是指全教会。


不可为言语争辩2:14

 

在主面前:显出这嘱咐的严肃性。

 

在主面前嘱咐他们,不可为言语争辩 :在“主面前”原文是在 神面前。在提前五21也曾采用类似的说法,表示极其严肃,郑重其事的叮嘱。叮嘱一词有谆谆至嘱的意思。吕振中译为“切切誓嘱”。不可为言语争辩,在提前六4的“争辩言词”也是同一个字(不过,此处是用命令式),是指故意在神学问题上作无益的辩论去炫耀自己的辩才,其实对信仰的实质毫无帮补。保罗虽然没有明显指出是哪一些人,但提摩太和以弗所教会信徒必然了解他所指的是谁。保罗说,这种争辩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听见的人。

败坏:一词的希腊文是 katastrophe ,直译是:“颠倒上下”,意思是使听者心烦意乱,以至黑白不分,结果使他们在信仰上蒙受极大的亏损。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2:15

你当竭力:强调提摩太除了他要嘱咐别人以外,自己更要竭力。

竭力:就是愿意付上一切代价,尽自己所能的要在神面前蒙喜悦。

得蒙喜悦:希腊文 dokimos,包含“受试验”和“得批准”或“蒙赞许”这两方面的意思。

在神面前得蒙喜悦:含义是经过神的考验以后合格,得到神的称赞。意思是你当持久热情,极大努力的在神面前显出自己是一个经神考验合格,被神认可喜悦的人。

 

无愧的工人2:15

作无愧的工人:是强调工人的属灵素质。
无愧:的希腊文是 anepaischuntos,可指“不以他的职业为耻”(参罗一16“我不以福音为耻”),但在此是指把工作做得好,以致可以毫无愧怍地把工作的果效呈献在雇主面前的意思(参太廿五2022)。

按着正义分解真理的道:

按正意分解:字义是不偏不倚的切开,它的意思是很正直地把它割开。(加尔文:形容一个父亲在吃饭的时候,把食物分开,让家庭中每人都得到应有的分量。)我们要完全真实公正、毫无自己意思地来分解真理的道,要达到这地步,必须竭力追求得神的喜悦。如果我们稍有求人喜悦的心,就可能不按真理分解;如果我们稍有求自己团体的利益,求自己团体的主张能被人尊重,叫所看见的亮光能被人注意的心,这样就会影响我们分解真理的道,不会按照完全正确的意义来分解了。

真理的道:指圣经。不过按照上下文以及保罗在其它地方使用这词组时的意思(参弗一13;西一5),是指他所传的福音,也就是基督教的整个信仰。

 


认识异端的危险(2:16-19

 一个无愧的工人,除了在积极方面要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以外,在消极方面还要远离不义和异端
他们道路的危险(2:16

虚谈:表示没有真理的实质;世俗的:则表示这教训是偏重于物质利益的。

世俗的虚谈:就是不敬虔、不造就人、不符合真理的异端邪说等言论。

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进到的原文是prokopto{,是增加或长进到……的意思,腓1:25译作长进。那些追求在灵性上长进的人,是在真道上一天比一天进步;照样,那些在世俗的虚谈上,只追求今世荣耀的人,也必定在不敬虔的事上更加长进。
他们教训的危险(2:17-18

他们的话:指散布异端之人错谬的教训。

毒疮:是医学上的词汇,指一些会蔓廷身体上的腐烂的组织。异端像毒疮一样,这是比喻性的说法。说明它的漫延性和危害性很大。

——洪水猛兽只伤人肉身与财产,但异端伤害人的灵性,会把一些人引向灭亡。

越烂越大:意思是将会蔓延。传异端错误教训的人在生活上不但自己越来越不敬虔,而且危害别人,败坏教会。

其中有许米乃和腓理徒:许米乃在提前1:20曾提及,教会对他的犯罪已经作了处理,把他逐出教会,不过有可能因着某种缘故,延期执行;或者虽然已经宣布,但许米乃置之不理,继续在教会中活动。这里特别提他的名字,是要叫信徒清清楚楚知道他们是属于传异端的人。使徒用一种非常确定的不避讳讲法,使信徒知道什么人是他们应该躲避的,什么教训是不应该听从的。

腓理徒: 可能是许米乃的追者。

——从保罗身上他对同工的爱和忍耐,对异端的毫不留情的打击。

复活的事已过:说复活的事已过,表示并非完全否认复活,但又表示否认将来身体的复活。情形大概是这样:他们把“复活”解释为在受洗时与基督同死同活(参罗六311),而否认基督徒将来身体的复活。他们所以如此主张可能是受了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只有灵魂才是永远不死的,身体死亡以后,灵魂便得自由;身体是属物质的,所以也是低下的,因此他们不喜欢“身体复活”的教训,反而喜欢基督教中认为在受洗时与基督神秘地同死同活的教义(罗六311;弗五14;西三14)。然而,这两种有关复活的教训都是基督教所强调的(参林前十五章;徒十七32)。我们不能只接受其中的一项,特别是不能否认将来身体的复活。保罗说,由于他们这样教导人,结果败坏了好些人的信心。因为这么一来,基督徒的信便是徒然,他们也仍在罪中(林前十五17)。意思是,由于轻看身体,结果便在行事为人方面极容易陷入两种极端的作风中;或者想藉苦行去获得救恩(参提前四3);或者对道德行为漠不关心,尽情吃喝玩乐过日子(参林前十五3234)。

不相信复活的真理,否认圣经中的复活要道。否定身体复活就是拒绝福音真理。
他们结局的危险(2:19

印记:通常常的意思是印,这个印可以证明一件物品的纯真,或者证明它的物主是谁,(产品的商标)有识别的作用。

印记:权威。归属谁。真实的。

这节经文的前者显出神恩,后者是蒙恩者的责任。前者是信仰,后者是标志——信仰生活。
圣洁自重逃避私欲(2:20-23


神的家好比大户人家(2:20

保罗不是描写器皿本身的价值,不是要分门别类,而是要指出每个人都当圣洁,成为贵重的器皿。


应作贵重器皿(2:21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 这句话表明,最要紧的不是那器皿究竟是甚么做成的,而是其本身是否清洁。

保罗从三方面去描述这贵重的器皿:第一、成为圣洁,意思是“分别为圣”,归主使用;第二、合乎主用,意思是,正如马可和阿尼西母适合保罗所用(提后四11;门11),照样,提摩太也要成为贵重的器皿,合乎主自己的意思去使用;第三、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意思是随时准备妥当给主使用,去完成各样的善事。


怎样作贵重的器皿(2:22-23

少年的私欲:青年人的生理特性(指着男女方面的情欲;也是包括吃喝玩耍、放纵肉体的事)和心理特性(好胜、急燥、骄傲、贪婪、喜欢出风头、不受劝戒、凭血气行事)。

清心:圣洁、谦柔的心。

追求:原来是用在猎人追逐猎物上的用词。含有坚持不懈,非达到目的不可的追求之意。

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是属灵的美德。

公义:是神看为正,是神所喜悦的事情。

信德:在此不是指信徒得救的信心,乃是指信徒在日常生活上的信心追求。

仁爱:仁爱原文agapen,就是,指神那种爱。

和平:也就是平安的意思。跟弟兄和睦同居,这是一种属灵的理想生活。

 

——讲到当今教会存在的不合一,不圣洁现像

 

愚拙:是指因罪而有的愚昧。

无学问:指在圣经真理上没有受过教育,自己又没有在圣经上下过功夫学习。

辩论:指不好的争辩。这种辩论没有属灵真理方面的价值,往往是抬高自己、败坏别人。

因为知道这等事是起争竞的:指出不可辩论的原因。

因为知道:是为人其知的事实。

 

善待会众(2:24-26


如何对待众人(2:24

 

然而:这两个字把真仆人和假仆人区分开来,指出了真仆人当如何做。

温温和和:并不是软弱的表现,也不是好好先生,而是有一颗慈爱宽厚的心对待各种不同性格的人都要用用温和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柔和的舌头来劝勉安慰、鼓励他们。就是指出别人错误时也必须温和而切不要伤害到人。

善于教导:用合宜的态度、方法、语言来教导。

存心忍耐:在教导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教导工作可能被人误会,甚至遭人反对, 这时我们就要忍耐,其中包括宽容,原谅,忍受。

 


如何对待抵挡的人(2:25-26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箴十五1);又说:“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箴廿五15)。

温柔劝戒:是用温和、谦卑、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劝戒。但并非是容让罪恶。

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这下半节乃说出,温柔劝戒那抵挡人的目的。

被魔鬼任意掳去:就是落在魔鬼的圈套里,深深的受到魔鬼诡计的欺骗;这样的人要存温柔的心,用真道劝戒他,使他明白真道,可以醒悟过来

或者:说明了那些被掳去的人不一定都能悔改,有的人神给他悔改的心,有的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