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 主题:提摩太後书第四章1-5节
◆ 内容:
  今天在节目中所要跟你分享的主题是:提摩太後书第四章1-5节。

  提摩太後书第四章是保罗最後的遗言,他知道自己时间所剩不多了,地上的工作即将结束(离世),而天上荣耀的日子就要展开(那日、天国)。每一个传道人当忠於主的托付,置生死於度外,这样才能向主交帐,我们当记得:「在地上为主所受的伤痕,将转为天上荣耀的勋章!」,这时候我们一起来读「1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2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3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 ,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4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5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这1-5节是保罗最後吩咐提摩太要尽传道的职分。我们从叁个角度来思想:有尽传道职分的原因、尽传道职分的方式、尽传道职分的挑战

尽传道职分的原因
  「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提後4:1)这是一个严肃的托付和指示,保罗在永生的神面前和掌管阴间权柄的基督耶稣面前宣告提摩太的职分:务要传道。其实看中文圣经我们会认为好像保罗要刻意把神与基督耶稣区分开来,其实按原来的意思保罗在此无意区分神与基督耶稣的位格,他只是要强调耶稣基督就是那位掌管人生死的神,而这位神将於末日显现,他的国度也将大有能力的临到,就如罗马书第十四章第9节也说:「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各位弟兄姊妹这真是天大的消息,基督是死人和活人的主!换句话说,自有人类以来,那些死去的人(不知有多少?)主耶稣到今天还在管理他们,就像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耶稣也在管理我们一样,「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徒17:28),并且最後耶稣还要审判活人和死人。

  而到了那一天,提摩太的工作将会被考验;考验的人就是耶稣自己,而不是别人。基督徒的工作必须尽力而为,照他所能献给基督的去做,毋需理睬别人的批评和看法,他渴望得到的一件事就是耶稣基督将来的一句话:『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倘若我们都以这种态度去事奉主,其最终的结果将难以估计。因为它可以使我们不至因别人批评而容易生气;不至自视过高而骄傲,或只顾个人的权益和名望地位;使我们不至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念,甚至可以使我们不会因别人忘恩负义而伤心,事奉主就是要不计较个人毁誉,因为我们最终要向主耶稣交帐,这就是我们要尽传道职分的原因。

  【例证】有一位牧师在非洲传道,因为作工多年不见功效,十分灰心,想要辞职回国。正在灰心之时,有一个人来请他去探望,因为有一个人将死了,他想要见牧师,牧师就去了,牧师看见那人睡在床上;他说:「在我未死之先请牧师来看我,我要谢谢你。因为我听过你的讲道,你也替我祷告过,我就在那天得救了。我到天堂第一件事就是俯伏在主面前谢谢主的恩典。然後我就站在天堂门前等候你,甚麽时候主召你,我就出来迎接你,带你到主面前一同赞美主。我介绍你给主,我要对主说:「主阿,就是这位是领我得救的人。」然後就和你一同永永远远在那里赞美我们的主。」牧师听了以後,大得安慰。弟兄姐妹们,你们到天堂有人谢谢你们吗?有人到天堂是因着你们吗?以下有几位宣教士也是在工作多年後才看见灵魂的得救,他们忠心的榜样值得我们效法:凯勒在印度七年之後,才为一人施浸,耶德生已在缅甸亦经过七年,才得一人信主,马礼逊在中国亦勤苦作工七年,才得第一个华人归主。慕法在非洲亦等到七年之後才见到神的明显作为,所以传福音,务要坚固,不可摇动。

  总结:保罗以两个原因告诉提摩太必须要尽传道的职分(1)他以神与基督的主权(审判,judge)吩咐提摩太,就是传道工作至终要向审判的主交帐,父神和基督为见证者。(2)他以基督的显现和国度(统治,his appearing and his kingdom)提醒提摩太,传道工作是与神国度彰显有关,传道是预备神国度最终的降临,基督徒必须准备好自己的生活,能随时迎见基督的再来。

尽传道职分的方式
  「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後4:2)务要传道这是命令语气,指要持续忠於传道工作的托付,而且态度要热切的力行(总要专心,也是命令语气)。保罗规劝的对象不单单是提摩太,也是给所有的基督徒牧者。保罗认为提摩太处於危机之中,他必须以积极正面的行动来解决问题,他得要比过去更努力的传他所领受的道,无论得时不得时的意思是要求牧者必须把握每个机会来服事,『有机会就把握机会,没有机会就制造机会』,这样随时准备好了的态度不仅在传道上,也当应用在其它许多责任的承担上。无论是方便时(时机适当)或不方便时(时机不适当),总要抓住机会尽我们的职分,对人责备(correct,纠正他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对人警戒(rebuke,就是指责和制止人继续伤害自己和别人)、劝勉(encourage,鼓励和安慰),而且要用忍耐,且是「百般」的忍耐用「各样」教训(百般与各样的意思就是用全部的恒忍和各种教训来帮助人而不会被人激怒也不会对人绝望)。

  【例证】有一个从事监狱福音工作的牧师,有一天他去探望一个即将执行死刑的少年囚犯。他问那少年人:「孩子,有什麽事需要我帮你去做?」那个少年人很沉痛的说:「为什麽要等到子弹要夺去我的性命时,才想要来帮助我。」是的,每天有多少人从我们旁边经过,他们或许需要你一句鼓励、赞美、温暖的关怀。你相信吗?当你向一个人说:「耶稣爱你,我也爱你。」这句话有可能将会改变他的一生。保罗是在罗马皇帝尼禄手下被斩首,那时大约是主後67年的时候,当他被关在监狱时,仍传福音给宫廷里的人听,因此相传,罗马宫廷有许多官员、妃嫔相信了主,慢慢地,罗马城就有了一间大教会。而当尼禄王发现,宫廷中有一些官员和他心爱的美女都信了耶稣,而且不再跟从他作那些邪恶放荡的事,他就非常的气愤,下令立刻将保罗斩首。於是,保罗被兵丁带出城,走向断头台,在这路程中,保罗仍传福音给看守他的士兵,结果有叁人决志信主。保罗平静的走向断头台,安然为主殉道,过不久,那叁个决志信主的士兵受他感召,也相继殉道。保罗从他信主的第一天到殉道的那天,都紧紧地抓住传福音的每个机会,但愿我们都能效法保罗,尽力地把福音传给我们周围的人。

  我们谈到尽传道职分的方式有用「各样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各样教训又可以翻译为「细心的教导」(with great patience and careful instruction.)。要细心的教导就必须有『百般的忍耐』这一直是保罗喜欢的用词。这种忍耐是指神的宽容,特别在艰难的环境下,显出基督徒的忍耐。基督徒在责备中若缺少恒久忍耐的恩慈,就会导致吹毛求疵的态度,这样的话就容易绊倒人而不是建立人。『责备』的用意不是贬低人的自尊,而是要费尽心血的挽回人的错误,让他觉察到自己的罪。当一个罪人觉得自己的罪是可厌恶时才有改变的可能。在我们人际关系中,适当的警告和爱心的责备会帮助软弱的弟兄不致於在犯罪中沉沦,所以我们就要更细心的引导人,以接触到人生命问题的核心所在。除了责备与警告人,传道人也必须要善用劝勉和鼓励的方式来达到教导的目的。责备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绝不应该使人陷於沮丧之中,使他灰心失望,人不单只需要受责备,也需要受鼓励。

尽传道职分的挑战
  「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 ,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後4:3-5)在提摩太时代的人们常会被售卖假学问的假教师所困扰,保罗已经预先看见末後的日子公然反对福音的时候(kairos)临到,是比现在还要更不利的情形,那时候人必厌烦这道理。在教会历史上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的情形,保罗在这里以耳朵发 来讽刺那些迷失的听众,他们不但缺乏分辨的能力来区别真理与传说,反而掩耳不听真道。所谓厌烦纯正的道理,就是人们对纯正的真理没有耐心听,「人不容忍健全的教义」(吕振中译本),反而喜欢听一些神奇和神秘的道理(荒渺的言语就是神话传说,touV" muvqou",myths)。「耳朵发养」象徵一种好奇心,在末後的日子人喜欢听一些新奇道理、异端邪说。「掩耳不听」原意是使耳朵从真理转向异端。最後就是人们会增添好些师傅,因着人的私欲(随自己的喜好)将带来(增添原文作堆积)许多假教师的出现,这是必然的结果。

  最後是传道人要儆醒和忍耐完成主的托付,接下来这四句话都是命令语气:「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

  .凡事「谨慎」是保持冷静的头脑与道德上的警觉,密切注意周围所发生的事。面对基督的再来要随时保持清醒的态度。身为牧者,在他所事奉的每件事上都要培养一种冷静的心,在任何的环境中,好像一个运动员,必须善於控制自己的欲望、饮食和心情。

  . 凡事「忍受苦难」就是要忍受艰难的处境无怨无悔地为福音付出代价。

  .「作传道的工夫」就是去完成主要我们所作的工作,基督徒虽然要做责备人和警戒人的工夫,但主要的工作仍然是传好信息

  .最後是「尽传福音的本分」,从我们蒙召的那一刻直到我们离开世界都不改变事奉主(diakoniva,职分)的心志。

  【例证】有一次由印度返回英国的海途中,一个猎人与一个传道人在船上相遇。猎人说:「我在印度二十五年,未曾看见一人信耶稣。」传道人说:「那真奇怪,你曾在印度看见老虎没有?」猎人说:「我见过几百只老虎,并且打死了十馀只!」传道人说:「我在印度也已经很多年,却从未曾看见过一只老虎,却是见过几百个印度人因着福音的大能,悔改得救。」何以一人只见老虎,一人只见灵魂呢?因为前者只求老虎,所以只见老虎;後者只求灵魂,所以只见灵魂。经上说到主耶稣:「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马太福音九章36节)。请问,你看见了甚麽?主耶稣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马太福音九章37-3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