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督超越天使( 1:4-2:18 )
(一)基督在名分上超越天使 1:4-14
1.開宗明义:基督的名分比天使尊贵,而且遠超過天使。1:4
●「天使」:原文有冠词,指「整班的天使」。
●「他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贵,就遠超過天使」:「正如
他所承受的名超越众天使,他也成为比天使崇高」。意即「他所承
受的名超越众天使到什么程度,他成为比天使崇高也到什么程度」
。
●「承受」:原文的時态是「完成式」,表示耶稣在過去的某一段時间
承受了这「名分」,而自此一直拥有这名号。
2.基督有儿子的名分,天使没有,并且天使将要拜基督。1:5-6
●第五节一開始有一個「因为」,表明作者现在要解释基督为何比天使
崇高。
●「神的....都要拜他」:引自旧约希腊文译本的 申 32:43
。
●「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此处引的圣经是 诗 2:7 。
原来是耶和华对加冕的君王说的,但新约的作者一致地把这一节用在
耶稣身上。
●「今日」生你:有许多种可能的看法
1.这一字是旧约这一节的一部份,作者引用这词并没有特别含意。
2.指耶稣在地上工作的日子。天父在亘古已生了,并如今继续生他
的儿子。
3.所指的時间无法确定,对此問题保持開放的态度。
4.指耶稣在复活、被高举時获得一個新的地位。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出自 撒下 7:14 。这整
个应许部份应验在所罗门身上,某些部份要到弥赛亚身上才能应验。
●神「使....到....来」:原文不是「差遣」,而是「引领....进入」
。
●「再者,神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時候」:另可以译为「神再使长子到世
上来的時候」,但是这样的解释牵涉到耶稣第二次再来,似乎比较不
可能,因为支持的理由并不充分。此节与 申 6:10 11:29
十分近似,可能是由这两段经文引過来的。
●「到世上来」的時候:有以下幾种解释
1.基督道成肉身的時候(没有天使拜他)。
2.基督第二次再来的時候(上面解释過这是比较不可能的说法)。
3.把「世界」当「非人间世界」来解释,指末日的新天新地。
4.这里只是强调基督无比的权威,而非要强调一個特定的历史事件。
●「神的使者都要拜他」:本句可能引自七十士译本的 申 32:43
,或是出自該节与七十士译本的诗九十六篇(马索拉经文九十
七篇、亦即一般版本圣经 诗 97 )7节的合并。
◎原文中「那一個」和「天使」两字在这一段中同時被强调,因为旧约
中整体的天使可以被称呼为「神的众子」( 伯 1:6 ),但是
没有任何天使個别的被称为「神的儿子」。
◎天使尊崇弥赛亚是犹太文献中的一個熟悉的观念(以赛亚升天记十一
章23-25节, 启 5:8-10 ),因此 1:6 的基本含意应該是重
申耶稣弥赛亚的地位比天使高超。
3.天使可能因为上帝的命令而有变化万化的型态,而基督有永恒的王权、
造天地万物之功及永恒不变的属性。 1:7-12
●「使者」:指「天使」。
●「神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此句引自七十士译本的 诗篇 103:4
。希伯来文的原句意义可能是
(1)你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
(2)神使用天使在地上进行他的活动時,他叫他们以火焰或风的形式
彰显出来。
而当時通用的七十士译本中此句的翻译是「使自己的天使为风,使自
己的仆役为火焰」,亦即是采取第二种解释。因此希伯来书的作者应
該也是采取这种意义。
●「风」:虽然原文也可以解释成「灵」,但是为了跟后文的火焰对应
,解释成「风」还是比较可能。
●「火焰」:应該是指「闪电」。
●「 1:8-9 」:引自 诗篇 45:6-7 。本篇本是「王家婚礼诗歌
」。
●「神阿,你的宝座」:另有人认为此句应該翻译为「神是你的宝座」
,但由上下文和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还是采取
原译法,译成「神啊,你的宝座」比较正确。
(冯荫坤之希伯来书卷上83-84页)
●国「权」:原文作「杖」,古人以杖代表君王的权柄。
●「你的国权是正直的」:应译为「你治国的权杖,是公正的权杖」。
●「用喜乐油膏你」:在時间上有幾种解释,比较可能的是指耶稣升天
得荣耀時。(冯荫坤之希伯来书卷上88-89页)
●「同伴」:原文是「同有分者」,比较可能是指「基督徒」。
●「 1:10-12 」:引自七十士译本诗篇101篇26-28节,中文圣经
诗 102:25-27 )。
●「天」:原文是复数,可以翻成「众天」,直接反映出希伯来人「多
重天」的观念。基本上意义等於是单数的「天」。
●「灭没」:「消逝」、「渐渐朽坏」。
◎第七节对天使的形容,应該是要表明天使的本质是仆役,虽然能力浩
大,却与基督的身份有极大的差异。
◎作者在第八节直接指明了耶稣的神性。
4.基督坐在神的右边,而天使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基督徒效力。1:13-14
●「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引自 诗 110:1
,七十士译本诗篇109篇1节。
●「使仇敌作脚凳」:古代东方得胜的君王或将领,会把脚放在所击败
的对手颈项上,表示完全的胜過他。
●「服役的灵」:侍奉上帝的灵。
●「效力」:「帮助」、「服务」。
●「将要承受救恩的人」:基督徒。
(二)警告:不可忽略这更大的启示 ( 2:1-4 )
1.因为基督遠比天使高超,所以我们要对基督所传的道理更加郑重。2:1
●「所以」:比较好的翻译是「因此」。
●「郑重」:「留心」,包含「相信」与「与此信心相符的行动」。
●「恐怕」:可以译为「免得」。
●「随流失去」:此字在其他典籍中基本上有两個意思,一是「滑、溜
」,一是「走错路」。而这里所形容的是某些基督徒
有如一条船因为锚没有抓紧海底而被潮流冲走。
2.藉天使传的话(旧约)是确定的,而且干犯悖逆的都受了报应。2:2
●原文中这一节是以「既然」、「如果」一字開始。
●「确定的」:「有效的」。
●「凡干犯悖逆的」:原文是「每一次的過犯及悖逆」或「每一件干犯
及悖逆的事」。
●「报应」:「惩罚」。
◎「藉天使所传」:即是「律法」。旧约并无「上帝藉天使传律法」的
记载,但这一观念到了新约已经成为人所熟悉的观念,司提反(
徒 7:53 )和保罗( 加 3:19 )都有提及。
3.因此忽略上帝来的救恩,更无法逃罪。2:3-4
(1)这救恩一開始是比天使大的基督亲自传达的。
(2)我们所听见的救恩是由亲耳听见的第一手证人所传达的(因此十分
可信准确)。
(3)上帝用神迹、奇事和各样的异能以及圣灵的恩赐一起作见证。
●「忽略」:「置若罔闻」、「漫不经心」。
●「证实」:是法律用语,与「保证」意义接近。
●「神迹」:原文是「记号」的意思。
●「百般」:「各样的」。
●「恩赐」:原文是「分配」。
●「圣灵的恩赐」:可能是「圣灵所分配的恩赐」或「所分配的圣灵」
。而「所分配的圣灵」也可能是指著圣灵以及伴随
著圣灵而赏赐的「属灵恩赐」。
●「按自己的旨意」:原文可以有两种解释
新译本:「上帝又照著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
现代中文译本:「上帝自己用异能、奇事....。他又按照自己的旨意
,把圣灵的恩赐分给我们。」
◎此处是本书第一段的警告,希伯来书的作者既然珍重藉天使所传的旧
约律法,甚至意图要回到犹太教中,那怎么会无视於藉基督所传达的
「更完全的真理」?如果较卑微的天使所传的律法是有效的,上帝也
一一惩罚悖逆者,那神子所传、上帝多方见证的救恩,岂不更值得看
重并紧紧把握?
(三)基督在权柄上超越天使 2:5-9
1.上帝并没要把将来的世界交给天使掌管,却在圣经中说到要让「人」管
理世界。 2:5-7
●「将来的世界」:指的应該是「新天新地」,与「来世」( 6:5
)相等。
●「人算甚么....」:引自 诗 8:4-6 (七十士译本八篇5-7节)
。
●「世人」:原文直译是「人子」,亦即是表达「人」的意思。但是在
此应該是指著 2:9 的基督(耶稣「人子」的自称应該对
作者有相当的影响力),因为这里作者关心的应該是基督
与天使的比较,而非人未来的命运,详细讨论请参阅(冯
荫坤希伯来书注释卷上 p129-133)。
●「顾念」:「关心」。
●「眷顾」:「关心」。
●比「天使」微小一点:希伯来文圣经的原文直译是「仅仅低於神」,
意即「仅仅低於上帝自己」,但是这「神」(天使)字另外有一個罕
见的意思是「神明」或「天使」。而七十士译本就采取这种翻译法,
翻译为「比天使微小一点」。因此希伯来书作者也就是采取这样的意
义。
●「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此句原文中可能没有,许多重要的
抄本中并无此句。因为作者接下去所引用的「万物都服在他脚下」,
可能超越原先诗篇「你手所造」和「万物」所说的「动物世界」,而
指著前文的「宇宙万物」。因此这一句就被省略了。
◎当時犹太人的观念中,隐约认为天使是现今世界的管理者。(冯荫坤
希伯来书注释卷上 p123)
2.目前我们还看不到万物都服从基督,但是我们可以看见基督成为比天使
小的人,因为受死而得了荣耀尊贵为冠冕。 2:8-9
●「惟独」:可以译为「不過」。
●「比天使小一点」:原文也可以翻译成「暂時比天使小」,在 2:7
以及诗篇中翻译成「地位略低」可能比较合適,
但是这里翻译成「暂時」可能也非常適合。也许
作者正是要用这模拟两可的字来表达基督的道成
肉身。
●「受死的苦」:直译是「死亡之苦」。
●「因著神的恩」:有古卷做「除了神之外」,不過比较不可信。
◎「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到底耶稣成为人的時候怎样比天使小
?是地位呢?还是....?根据希伯来书作者引用圣经的方式来看,作
者应該不是要详细表明基督成为肉身時怎样比天使小,而是要表明耶
稣「道成肉身」的事实。前面说過希伯来书作者引用圣经的目标既然
不是「解经」,而比较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就应該避開太過於一一
对应的牛角尖問题,而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此处作者要表
达的,绝对不是耶稣怎样比天使小,而是耶稣实质的降卑自己成为人
。
◎作者认为上帝的计画是要使耶稣成为新天新地的统管者,而今天我们
还看不到新天新地的实现,只看到耶稣的替死,并他复活得了荣耀。
作者在这里特别指出耶稣的替死是为了所有的人,作为后面详论基督
受苦内涵的引言。
◎我们虽然还看不见基督掌王权,让万物都服他。但是我们可以看见预
言中已经实现了「基督成为比天使小」、「基督得到荣耀尊贵为冠冕
」,那我们就应該可以相信预言的最后一部份:「万物都服基督」终
究会实现,也因此如果我们以为天使是现在的掌权者而想要回到天使
所传的律法中,却忘记耶稣是遠超過天使的将来掌权者,那就大大的
因小失大了。
◎是的,基督高超,但如果基督只是一個无限高超的神子,又与我何干
?然而基督却不是单单高超而已,他还願意放下他遠超過天使的地位
,而道成肉身经历死亡,目标是为了与我们认同,替代我们的死,这
才是福音真正引人侧目的地方。基督不但是個高贵的君王,而且是一
个降卑替死的救主。
(四)基督受苦完成救赎的工作 2:10-18
1.上帝要领许多儿子们进荣耀里,而让基督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是合宜的。
2:10
●「原来」:原文是「因为」。
●「为万物所属」:意即「万物因他而有」。这指出上帝是万物被造与
存在的原因,也是万物的目标和归向。
●「为万物所本」:是指万物是「藉他而造」,意即上帝是「万物的根
源」。
●「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指「上帝」或「圣父」而非「耶稣」
。
●「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
」:可以翻为「为要带领许多的儿子进入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
藉著受苦而得到完全」,或者是「使耶稣经历苦难,成为完全,为要
使许多儿子一起享受他的荣耀」。
●「合宜的」:「合適的」、「適当的」的意思,不是「必须」或「应
該」。
●救他们的「元帅」:「领导者」、「创始者」。
●「救他们的元帅」:「他们救恩的领导者」或「他们救恩的创始者」
。当然也可以解释成「基督是基督徒救恩的来源
和创始者」。
●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有以下幾种解释
(1)被迁到天上。
(2)基督的意志与上帝的旨意契合。
(3)上帝使基督的人性藉著受苦达到道德的绝对完全。
(4)七十士译本对此字的用法是「分别为圣、授与圣职」。亦即基督
透過承受苦难而分别为圣,承受天上大祭司的职分。
(5)上帝使耶稣透過受苦完全合適於从事上帝指派他的工作。这個说
法似乎比较可信。
●受「苦难」:涵盖「受死的苦」和基督降世为人的整個经历。
◎本节的解释如下:「上帝为要使许多基督徒进入荣耀,就让基督徒救
恩的来源和创始者耶稣透過受苦的過程而成为完全適合从事救恩的来
源和创始者的工作,这样的安排是非常適当的。」
2.因为基督和基督徒都是来自上帝,所以基督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
。圣经说明基督在三方面认同基督徒: 2:11-13
(1)他称基督徒为弟兄。
(2)与基督徒一同称颂上帝,对上帝采取信靠的态度。
(3)基督和基督徒都是上帝的儿女。
●「使人成圣」:指「耶稣」。
●「得以成圣」:指「基督徒」。
●「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颂扬你」:引自 诗22:22
(七十士译本二十一章23节)。
●「倚赖」:「信靠」。原文的時态表示耶稣将会不断的「信靠」、「
依靠」天父。
●「我要倚赖他」:可能引自七十士译本 赛 8:17 12:2 撒下 22:3 。
这一句话意义应該是要表明耶稣也要信靠上帝。
●「儿女」:直译是「孩子们」。这里的「孩子们」应該不是指「基督
徒是基督的儿女」,因为 2:11,12 提到基督称基督徒为弟
兄。所以解释为「基督徒是上帝的孩子们,而上帝把他的
孩子们赐给基督」。
●「我与神所给我的儿女」:引自七十士译本 赛 8:18 。
3.基督徒有肉体,基督就取了肉体,要藉著死败坏掌握死权的魔鬼,并释
放基督徒。 2:14-15
●「同有血肉之体」:直译是「有同样的血肉」,意思是「都有血肉的
人」。
●「照样」:「十足一样,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此字形容的不是「血
肉之体」,而是「取了」。
●「亲自」:此词强调成为血肉之体的是「基督自己」。
●「成了」:「分享了」的意思。原文的時态是显示「過去所发生的一
次独特事件」。亦即基督成了肉身是历史上某時间点所发
生的一件事。
●「释放」:「解放」。
◎「掌死权的」:基本上圣经认为绝对掌握生死之权的是上帝(
雅 4:12 路 12:5 )。而这里的意思应
該是在某些次要的意义上,魔鬼支配死亡,并以死亡
为其工具。或说魔鬼有引誘人犯罪以至於死的力量。
◎「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指人害怕肉身死亡,因而受魔鬼引誘
、控告、恐吓而犯罪,被魔鬼玩弄於股掌之间,成为魔鬼的奴隶。结
果还是无法避免肉身的死亡,或者说人成为撒但的奴隶而犯罪,更是
加强肉身死亡的合理性。
4.基督不救拔天使,而是救人,所以基督要成为人,好成为祭司献上挽回
祭。而他自己经历過被试探受苦的滋味而得胜,就能帮助那些被试探的
人。 2:16-18
●「亚伯拉罕的后裔」:指「所有的基督徒」。把基督徒当成是亚伯拉
罕的真后裔,一同承受上帝应许的。
●「在神的事上」:「与上帝有关的事」,指人与上帝的关系中所涉及
的一切事情。
●「慈悲」:「仁慈」、「有恩典」。
●「忠信」:指「对神忠心」。
●「献上挽回祭」:虽然原文的時态表达的意义有些争议,但根据圣经
以及希伯来书其他经节,这样献上挽回祭,是一次
完成的。
●「献上挽回祭」:应該译为「赎罪」而非「挽回祭」。
●「试探」:也可以翻译成「试炼」或「考验」。不過这里翻译成「试
探」比较好。因为逃避上帝命定的受苦和下文为了逃避受
苦而放弃信仰,都应該不是来自上帝的「试炼」。
●「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可以译为「因为他自己既然在所受了
苦的事上经過试探」。亦即基督所面对的试探是由於他的受苦所引起
的。
●「搭救」:「帮助」、「扶助」的意思。
◎耶稣为什么要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人呢?不是因为耶稣本来的身
份不够高超,而是因为他要与人类认同,以及救赎职务上的必须。而
且因为基督也经历過真实的人性与人世间的试探,所以更能帮助那些
在试探之中的人。
二、基督超越摩西( 3:1-6 )
(一)耶稣如同摩西一般向上帝尽忠。3:1-2
●「同蒙」:「分享者」。
●「圣洁」:基本意义是「分别」,引伸为「分别出来归与神」的意思。
●「思想」:「细心的想想」、「留心观察、为要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
。
●所「认」:「宣认」,「我们所持守及公開承认的信仰」。
●「为使者、为大祭司」:原文在两名词前以一個冠词连接,表示同一人
物的双重身份。
●「使者」:原文就是「使徒」,原泛指被差派出外传信息的人,这里应
該就是表达耶稣是传达上帝信息的使者。
●他「为」那设立他的:应該译为「对」。
●「那设立他的」:是指「上帝」。
●「设立」:此字也可以解释成「创造」( 1:2 ),因此曾引起许多
争论。但同一個动词在 可 3:14 中用来指耶稣「
设立」十二使徒,以及上帝「立」耶稣为主,为基督(
徒 2:36 ),因此由上下文思路看来,这里的意义
显然是「设立」或「委派」。(详细的资料可以参考冯荫
坤先生的希伯来书卷上p204)
●「他为那设立他的尽忠」:可以翻译为「对那委派他的神,基督是忠
信的」(思高译本)。
(二)然而耶稣比摩西更配多得荣耀,因为耶稣的身份是神。 3:3-4
●「好像」:「到....的程度」。亦即盖房子的人的荣耀超過房子到怎
样的程度,耶稣基督的荣耀超過摩西也到那样的程度。
●「房屋」:「房屋」、「家庭」、「家」。在此译为「家」似乎比较
合適。
(三)基督和摩西都是服事神的家,但是一個身份是仆人,一個身份是儿子。
3:5-6
●「仆人」:「侍者」、「伺候的人」,这种侍者有尊贵的身份,不同
於一般的奴隶。而是甘心放下其他工作来专心、甘心乐意
伺候主人的人。虽然如此,到底还只是「仆人」的身份。
◎ 3:5 所提到的意思,是表示摩西以及旧约的整個献祭制度,都是指
向未来弥赛亚国度。
◎在此作者把基督和摩西比较,显出基督比摩西优越,而摩西所传达的
旧约都应該被忠实的持守了,那基督所带来的新约,岂不更值得坚持
?
三、第二次警告:不信者不能进入安息( 3:7-4:13 )
(一)圣经对於硬心试探上帝者的警告 ( 3:7-11 )
1.圣灵警告听上帝话语的人应該不要继续硬著心。3:7-8
●「圣灵」:原文前有冠词,反应作者认为圣灵是有位格的。
●「听」他的话:是「听见」的意思,而不是「听从」的意思。
●「他」的话:指「上帝」。
●「话」:原文是「声音」。
●「硬著」心:「使....成为坚硬」,含有「顽固」的意思。
●硬著「心」:指人的「整個内在生命」。
●「不可硬著心」:原文的结构显示「硬著心的行动还没開始」。
◎在此很明显,作者认为圣灵是圣经的作者。而作者在 1:2,5,7
三节认为圣经是上帝的发言,而在 2:12 以耶稣为圣经的
发言者。因此在作者眼中,「三一神」是圣经背后发言者。
2.应当以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经历为鉴戒,他们惹上帝发怒、试探上帝有四
十年之久,以致上帝厌烦那世代的人,不让他们进入上帝的安息。
3:8-11
●「像在旷野惹他发怒、试探他的時候一样」:直译是「像在於旷野试
探之日所发生的叛亂中一样」。亦即指「 出 17:1-7 」所
记载的事件。
●「试我探我」:直译是「以考验试探了我」。指以色列人试探上帝。
●「并且」:可以解释成「虽然」以符合上下文的思路。
●「厌烦」:希伯来文圣经的原文是「厌烦」、「厌恶」,而希腊文译
本的意思是「被激怒」。亦即上帝向那世代的人发怒。
●「迷糊」:原文是「走在歧途上」、「没有跟从神的引导和命令」的
意思。因此原文的意思不仅表达出「思想糊涂」的意思,
还有「不忠心」的意义。
●「作为」:原文是「道路」的意思,指上帝命令人走在其中的道路、
亦即与上帝旨意相符合的生活方式。
●「晓得我的作为」:也可以翻译成「认识我的道路」。
●十一节前有一個「所以」,中文翻译省略掉了。
●「安息」:应該是指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事。
◎此段引自 诗 95:7-11 (七十士译本诗篇九十四篇7-11节)。
◎ 诗 95:7,8 是犹太人每個安息日黄昏(周五黄昏)在会堂崇
拜開始時所用的经文。作者也引用这一段读者熟悉的经文来警告他们
不可向以色列人在旷野一样硬心不信上帝,以致无法进入安息。
(二)有人不能进入安息( 3:12-19 )
1.要谨慎、彼此相劝,以免有人不信被罪迷惑,就内心刚硬把永生上帝
離弃了。3:12-13
●「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恶心」:直译是「免得在你们任
何人的里面,有一颗不信的恶心」。
●「不信的恶心」:「因为不信、所以是邪恶的心」。
●「永生神」:直译是「活的神」。
●「趁著还有今天」:意思是「趁著『今天』那個字仍在你们耳中响
起来的時候」。也就是说「 诗 95 那個『今天』仍然適用的
时候」。
●「迷惑」:「欺骗」。
2.若将起初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 3:14
●「在基督里有分」:原文应該是「基督的同伴」,指与基督一同分享
神国的福份。
●「若」:「如果实在....」、「只要」。
●「确实的信心」:「信心」、「坚决的信念」。
●「坚持」:「保存著....使之坚定不移」。
3.圣经提到要人不可硬心、惹上帝发怒。惹上帝厌烦发怒的,就是被上帝
处罚死在旷野,不能进入安息的人。不能进入安息的理由是因为「不信
」。 3:15-19
●「惹他发怒」:应該翻译为「起了叛亂」、「背叛了他」。
●「众人」:是「所有人」而不是「部份人」或「有些人」。
●「这样看来」:原文是「於是我们看出」。
◎其实跟随著摩西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開始是有信心的,所以願意跟
著摩西出埃及。但他们后来就失去了起初的信心,以至於背叛上帝,
结果死在旷野。这是基督徒应該要警惕的。
◎当日上帝透過摩西和天使传达他自己的命令,而今日传达命令的是上
帝的儿子、和第一手见证人,所传达的更是准确的「上帝的话」,而
读者听见上帝的话,难道还要硬著心不信基督的替赎?难道还要惹上
帝发怒以至於无法进入安息?
(三)基督徒可以进入安息( 4:1-10 )
1.我们现在还享有进入上帝安息的应许,就应当畏惧,免得有人因为没有
信心就失落了。4:1-2
●原文在 4:1 前有一個「所以」。
●「畏惧」:「戒心」、「战战兢兢的态度」。
●「赶不上」:「被淘汰」、「没有达到目的地」、「被排拒在....的
门外」。此字的原文時态显示这「被排拒在外」的情况
是已经成定局的状况。
●「留下」:「存在」、「存留」。原文時态是现在式,表示进入安息
的应许是仍然有效的。
●「蒙留下,有进入他安息的应许」:「那进入安息的应许,既然还给
我们留著」。(新译本)
●「因为」:原文是「因为确实....」的意思。
●「他们」:直译是「那些人」,应該是指和摩西一同出埃及的以色列
人。
●「与他们无益」:「没有使他们得益」,亦即他们没有得到所听的福
音喜讯之好处。
●「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另外也可能可以解释成「没有用信
心与听从这道的人打成一片」。
2.相信的人可以进入安息,正如不信的人笃定不能进入安息一样。4:3
●「已经相信」:原文時态是「過去不定時時态」,而不是「现在式」
,表示作者在此想到的是「過去一次相信的事实」而
非「目前持续不断相信的现况」。
●得以「进入」那安息:原文時态是现在式,表示已经相信的人目前正
在进入安息中。在此十足显示出「already
but not yet 」的观念。
3.其实上帝早已经进入安息了。4:3-4
●「其实」:原文是「虽然」的意思。
●原文在 4:4 一開始有一個「因为」被和合本省略了。
●「论到第七日....」:引自七十士译本 创 2:2 。
●「歇了」:此字在七十士译本和「安息」是同字根的字(在希伯来文
中并非如此)。
◎这里引的圣经说明了有「上帝的安息」存在,并且上帝的安息已经早
在创造之后就已经预备好了,所以上帝不让人进入安息并不是因为「
安息」没有预备好,而是因为人自己的問题。
4.虽然上帝的安息应许是已经预备好了,而且是有效的。但出埃及的以色
列人因为不信无法进入上帝的安息。 4:5-6
●第五节引自七十士译本的诗篇九十四篇11节( 诗 95:11 )。
●「先前」:原文的意思本来是「两次中的第一次」,后来引伸为「
较早時、起初、先前」的意思。
●「既有必进安息的人,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
:应該翻译为「既然这安息还留著要让一些人进去,但那些以前听過
福音的人,因为不顺从不得进去」(新译本)。
◎ 4:5 中作者显然把上帝呼召以色列人进入的安息和上帝在第七日所
享受的安息当成是同一种安息。亦即作者心目中认为摩西那一代以色
列人所失去的的,不只是应许的迦南地之安息,也是这应许地之安息
所预表的、上帝自己所享受的「永恒安息」。
◎ 4:6 中,作者的基本态度是上帝既然应许要让人进入安息,就一定
会有人进入安息,因为上帝的应许是有效的,不因以色列人的不信就
失效。
5.诗篇又鼓励大家要进入安息,显然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并没有
让神的子民进入真正的安息。而有另一個上帝自己享有的「安息日的
安息」为信上帝的子民存留。 4:7-9
●「限定」:「规定」、「指定」。
●原文第八节前有「因为」一字。
●「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原文无「另」字,只是「安息日的安息」
,亦即表达出这一個安息不是「进迦南的安息」,而是上帝自己在第
一個安息日就享有的「安息日的安息」。此字是作者自创的字汇,为
了清楚表达这個「安息」的意义。
◎ 诗 95 这里既然提到另一個进入安息的呼吁,显然表达约书亚
虽然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却还是没有让以色列人真正的得到上
帝至终要人获得的安息(或者暗示迦南地的安息不是上帝的终极心意
),虽然上帝在诗篇中的警告基本上是把「进迦南」也当作一种「安
息」。显然上帝心目中有個更终极的安息等待他的子民进入。
◎其实 诗 95 只是警告读者不要硬著心,并没有直接呼吁百姓进
入另一個安息,但字里行间多少透露出上帝鼓励人听他的话,以至於
可以进入上帝安息的意思。希伯来书作者就取这意思来发展他的安息
论。
6.进入了安息的人可以如同上帝歇了自己的工一样。 4:10
●「进入」:原文的時态表达出「进入了」的意思。
●「安息」:原文是「他的安息」,亦即是「上帝的安息」。
●「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到底希伯来书作者心目中的「
真安息」是什么?什么是「像上帝歇了他的工一样」?一般有以下幾
种解释:(摘录自冯荫坤先生的「希伯来书」)
(1)指基督徒现今的、属灵的安息:停止自己的努力、藉著信获得安
息,心灵与神的旨意契合。或者指信靠神而来的平安。「歇了自
己的工」则解释为「停止尝试用自己的方法使自己得救」。
(2)同時指基督徒现在和未来的安息:指基督徒不再靠自己的努力得
救,而是安静的信靠上帝已经成就的救赎工作。「歇了自己的工
」则解释为基督徒进入未来世界時,放下了今生的一切工作。
(3)此处的重点在於「安息」而不在由什么地方歇下自己的工。
(4)指基督徒在天家所要享受的安息,享受与上帝相同的「工作完成
、并由此而来的满足喜乐」。冯荫坤先生认为这一种解释比较合
適。由第11节的劝勉,也可以看得出这安息本质上是基督徒还没
有进入的,因此这個解释的确是比较可能的解释。
◎本段主要提到两种安息,一种是「进迦南」的安息,另一种是上帝已
经享有,并呼召我们也一同来享受的「安息日的安息」。由某一個层
面来说「进迦南的安息」是「安息日安息」的影子或预表。
◎这里所提「安息日的安息」跟犹太人守周六安息日的「不做工」并不
相同,希伯来书的作者也不把这两個安息当成同一件事,以致他要发
明一個新字来表达这种上帝呼召我们进入的终极安息。
◎耶稣说過「我父做事到如今,我也做事」( 约 5:17 ),不
免让我们思想起到底上帝歇了什么工作?有人认为上帝是歇了创造之
工,却还是努力从事於救赎之工,进而思考我们自己接受救恩以后,
是不是也停止了创造之工,是不是也停止了在上帝已经完成的事工之
外找新因素和新救赎?而单单享受上帝所完成的一切工作。
(三)进入安息的劝勉( 4:11-13 )
1.要竭力进入上帝要分享给我们的安息,免得因为不信跌倒。4:11
●「务必竭力」:原文带有「迫切性」的含意,此字在 罗 12:11
译为「殷勤」。
●「那安息」:指著前文所述上帝要分享给我们的「安息日的安息」。
◎显然这里警告我们必须把起初的信心坚持到底,终必获得上帝所要我
们共享的安息。从另一方面说起来,这种信心的坚持也是上帝的恩典
与保守( 罗 8 )。
2.因为对上帝的话是活的,而且有审判分辨的作用,并且我们在上帝面
前是无可隐瞒的,这位上帝就是我们至终要向他负責的,所以我们更
要持守信心,直到进入安息。 4:12-13
●原文在 4:12 前有個「因为」。
●神的「道」:原文是「话」的意思,暗指著整個基督信仰。
●「活泼」:原文是「活」。
●「有功效」:「有效」。
●「快」:「锐利」、「锋利」。
●「灵与魂」:指著人精神层面的总和。
●「能辨明」:「能判断」,表达一种「区分」、「過滤」的過程。
●「思念」:「思想」。
●「主意」:也是「思想」。
●「思念和主意」:指「人的一切思想和动机」。
●「不显然」:即是「隐藏」。
●「那与我们有关系」:可能可以译为「我们必须向他交帐」。
●「赤露敞開」:直译有「赤裸裸」的意思。
◎第十二节并不是要表达到底灵与魂、骨节与骨髓是不是可以区分的,
而是要说明上帝的话可以把这些难以区分的东西分離開来。是一种形
容与比拟的语言,而不一定是事实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