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
圣子——比约书亚更大
“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神就不再题别的日子了。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衪的工一样”(来4:8-10)。
我们研读希伯来书信时,会意识到它是以整个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它承认神借着天使说话的那一段时期,同时也承认圣子是大过天使的。那段时期包括了创世记的年代,当时尚未有先知,也没有祭司或君王。再下去就看到神借着摩西向这一个新国家说话的时代,而这国家的成立,是因神要借着它赐福给世人。本书信也显示了耶稣如何大过摩西。这部分涵盖了出埃及记到申命记之间的历史。
再继续往前,现在我们来到约书亚,以及在他的领导之下,神的百姓进入迦南地的那一段时期。这是一段失败的时期,不是约书亚的失败,乃是百姓的失败。由此可见,本书信的作者一直使用历史来说明一些重大的原则,先用神借着天使向人说话的时期,再用神借着一个国家说话的时期;所以祂透过摩西向这个国家说话。现在我们来到神透过约书亚继续向这国家说话的时期。从这国家的整个历史来看,我们可以摘要地说,摩西领他们出了为奴之地,但却不能领他们进入为业之地。圣子来到世上,不但使人不再作奴仆,也使人承受各样属灵的产业。而约书亚曾领他们进入为业之地。
约书亚记开头的几句话很有意义:“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摩西已经忠心地服事了他的世代而过世了。但神的旨意必须继续下去;于是神找到了合适的人选,约书亚领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但他却不能带给他们安息。作者用这段历史背景,来显明圣子的荣耀,祂不但领人出为奴之家,带领他们进入为业之地,同时也给他们完全的安息。
“安息”一词的希腊原文,直译就是安顿下来,它通常出现在古典希腊文里,用于叙述殖民的过程。这正是这句话的含义,约书亚虽然领了他们进入那地,却不能成功地使他们安顿下来。他不能带领他们进入真正的产业中。作者特意用这个对比,使读者能顿然领悟,因我们的主耶稣曾面对全人类,说:“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那就是说,祂不但领人出了为奴之地,进入为业之地,并且领人进入完全的安息里面。
让我们从两方面来查考这件事:首先是约书亚本身的有限,以及未能得着的安息;其次是主耶稣的得胜,以及安息的实现。
约书亚的故事本身是很吸引人的。他出生于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最后那几年艰苦的时期。他在那里生活了四十年。然后就是出埃及。这孩子出生在残酷的压迫中,他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他何西阿,意思就是拯救。这是一种表号,我们不要把它当作啜泣,它乃是一首信心和盼望之歌。很显然的,他大约是出生在当摩西想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解救同胞的时候。结果摩西被迫离开埃及,因为他有勇无谋。摩西失踪了四十年之久,几乎没有人记得他了;然后他又出现,并且为同胞带来解救。当时的约书亚四十岁,也走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得自由的队伍中。他显然是一个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因为摩西很快就发现了他;后来成为摩西的左右手。他和摩西在旷野四十年。从埃及出来的以色列成年人当中,最后只有他和迦勒两人能够进入迦南地。
摩西得着启示,知道在他必须卸下工作时,这人是神所拣选的继承人。于是给他改名,用他出生的名字何西阿,再加上神的名字“耶畏”或“耶和华”的一部分,两者合起来,就成了“约书亚”。
这一位就是神所呼召,去继续领导以色列人,完成神旨意的人。在西敏斯特,韦斯利约翰的墓碑上写着:“神埋葬了祂的工人,却继续了祂的工作”,实在是不朽的事实。摩西死了,但约书亚被兴起。他是个战士,从战略和战术的立场来说,就算是今天的军事专家也得承认,他是一个天赋奇才。从神旨意的立场来说,我们看到神兴起他,去洁净那块被堕落败坏的百姓所污染的土地,并且在其上建立一批由公义所统治的子民。有时为了净化地上的腐败,从天上来的手术是必需的。
他不但是一个英勇的战士,也是一个能干精练的行政工作者。他不但组织了以色列人,并且把应许之地妥善的分给了以色列各家。
当约书亚开始他的事工时,曾发生一件奇妙的事,有一个人手里拿着拔出来的刀,和他对面站立(书5:13-15),这一位显然是以人的形状出现在他面前,以致约书亚开口向祂说话,问祂说:“你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那人回答说:“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毫无疑问的,这是基督在旧约中的显现之一。从那时起,约书亚的一切行动都成了真正属灵的冒险。
身为战士和行政首领,约书亚的成就卓越非常,但是显然他无法带领百姓进入安息。紧接着约书亚记的就是士师记,而士师记从头至尾都记载百姓的困扰、骚乱、不得安息。他们的道德观念上的降低、堕落,使他们无法得着安息。士师记的故事,可以用该书中重复出现七次以上的三个词来归纳:悖逆、管教、拯救。我们看见神在掌权,但百姓悖逆不肯顺从,结果就受管教,最后得蒙拯救。那是一个持续不得安息的历史。约书亚不能带给他们安息。
回顾这些事实,希伯来书的作者揭露了他们持续不得安息的原因。这些百姓听到了神的信息,就是可得安息的好信息,也知道得享安息的秘诀在于顺服神的管理。但他们一直悖逆神。为此,作者作了一个重要的宣告:“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来4:2)。英文修订本圣经的译者,在经文旁边加注另一种译法:“那些听见的人,没有用信心配合。”这句话无疑更能表达这段经文的意思。他们听见了好信息,但是却没有用信心来与所听见的调和。那好信息启示了在神所赐之地,在神的制度和国度里得享安息的秘诀。他们听见了,并且在理性上也能完全接受,但是却没有用信心的行动来配合。在此,我们也看到了对真信心的诠释。信心不仅仅是理智上的了解,也包括意志的原则,把所听见的转变成行动。这是百姓失败的地方,他们接下去的历史一直充满动荡不安,就是这个失败引起的。
由观察背景,引出我们对前景的探讨。那前景就是耶稣为神的儿子的状况,这里启示出两方面:首先,是祂个人的得胜;其次,是祂获得胜利的途径。
作者在此宣称:“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衪的工一样”(来4:10),这里的代名词都是用“他”,实际上应该是用“衪”才对,因为这些代名词统统都是指基督或神。基督已经进入安息,正如神已经进入安息一样。创世记记载,神完成了创造之工,就进入了安息(创2:2)。耶稣也是完成了救赎之工就进入了安息。这就是祂个人的得胜。
祂个人的得胜产生了相关的得胜,祂先分担了世人犯罪所带来的不安,然后进入安息。祂肉身在世的时候,曾在毕士大的廊子下医好了一个病人,那些犹太人的首领藉此攻击祂,祂就辩护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5:17)。这工作被继续下去,并且完成了,其中包括引领别人一同进入安息。
既然如此,作者呼吁说:“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他紧接着宣告说:“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4:11-12)。
我们一向都拿这段庄严的话来指圣经,也就是神的话。那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但在此作者首先所指的不是圣经,而是圣子,也就是神的道。论到祂,作者说:“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从以下的经文可以证明,前面所说的是指有位格的那一位:“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衪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4:13)。由此可见,这整句话中有一个对比,就是神借着圣子表明的道,与在祂之前世上的一切事成了对比。神的道不仅是文件,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能对付人性,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因此神的道能辨明人的思想,观念,意图和心中的主意:“被造的,没有一样在衪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圣子就是用这个方法来对付人性不得安息的原因,也藉此使那些肯完全顺服祂权柄的人,得着完全的安息。祂进入人的性格里面,刺入魂与灵,辨明人的心思和意念。假如不得安息的根源真是在于人的心思意念,那么祂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剖开,使其有正常的关系。当耶稣,这位神的儿子,活泼永存的道,在人身上作工的时候,祂是深入到整个人性里面,加以剖开,辨明,处理清楚,带进正确的相互关系中,并因此带来安息。
若是约书亚已带给百姓安息,“后来神就不再题别的日子了”(来4:8)。那日子已经露出曙光。那一位比约书亚更大的已经来到。作者再一次用“今日”这个字,我们今天就是活在那个日子里,而圣子,就是生命之道,也仍然在那里说:“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
因此这句话意味,持续下去的历史启示出圣子永久不变的超越性。祂领出;祂领入;祂赐人完全的安息。──《摩根解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