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
壹、观察经文
一、何人:我们(作者与当时的信徒)、神、蒙光照的人、神的儿耕种的人、亲爱的弟兄、圣徒、亚伯拉罕耶稣、麦基洗德。
二、何地:田地、焚烧之地、得救之地,避难所、幔内。
三、何时:永远审判、死人复活、得救时,当初神应许亚伯拉罕的时候。
四、何事:当竭力追求信仰的长进。
五、如何:当以离弃道理的人为鉴戒,并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六、结果:凭着神的信实,以及作先锋的基督为我们开启,进入圣所的幕幔,深信必得应许。
贰、结构分析
引言:
1.主耶稣已经成为世人永远得救的根源。
2.有人仍停留在吃奶阶段,对得救没把握。
3.当在真道上长进,达到信望爱成熟的地步,才能承受应许的盼望。
一、在真道上力求长进(1~8)
1.目标: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1上)
·完全的地步:指的是成熟的信仰,由上文知有两件:
j认识基督是永远的大祭司,在祂里头得享真正的安息。
k灵命成熟,能分辨好歹,除去旧的错误,培养的德性。
·基督徒的生命不是静止不动,他必须不断成长。
2.方法:
(1)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1中)
·离开:不表示放弃基本起初的道理。
·基督道理的开端:基督基本福音的道理(林前十五1~3)
·就当今的犹太信徒当离开旧的献祭制度的预表,被基督的救恩带到完全的地步。
(2)不必再立根基(1下~2):根基已立定,应当前进,长大成熟。
·这里的「根基」由下列项目构成。
a懊悔死行:懊悔过去引到死亡的罪行(罗六),靠宝血洁净。
b信靠神:对已信神的犹太人而言,是指接受神在基督里启示(来-1、2)
c各样的洗礼:指关基督教洗礼的教训,如何有别于犹太教洁净礼仪。(来九9、10)
d按手之礼:在新约中,按手有祝福(太十九13~15)、治病(可六5)获赐圣灵(徒八14~17)、按立(提前五22)。
e死人复活:相信灵魂不灭,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审判(徒十七31;约五29)因此今世成为进入永恒之前训练学校。
f永远的审判:神的判决永远有效,所以基督徒当不忘将来都要朝见神的事实,如何才能向神交帐。
·以上六个项目构成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共通点,然后按基督教的立场详加解释,但这一切都是福音的基本道理,读者所需要的,是朝成熟的目标前进。
(3)我们必如此行(3):你们和我一齐朝向成熟的信仰目标前行。
·神若许我们:神若愿意,必可成功(林前十六7;雅四)
3.警告与鉴戒(4~8)切勿倒退背道。
(1)那些曾在恩典中的人(4~5)
·那些:指背教的人
·蒙了光照:指蒙了福音的光照,领受了真理知识,归信基督,只有一次的机会。
(2)尝过天恩的滋味(4下)
·尝过:体验的意思(诗卅四8;彼前二3)
·天恩的滋味:属天的赏赐,指普遍性恩典,在主里的人,都会体验神的大能。
(3)又于圣灵有分(4中):有圣灵的见证,是属基督(罗八9;弗一14)
(4)尝过神善道的滋味:体验神的话(应许),都是实在而且美好(彼前二3)
(5)觉悟来世的权能:在今世中预先尝到永恒来世的多种权能,例如在全然败坏的世代中,得享平安喜乐和能力。
(6)在中途弃绝真道(6)
·若是离弃道理:应译为:「竟然弃绝真道」
a原文无「若」字,是表明确有其事
b离弃道理:指变节,完全背弃永生的神。
·就不能叫他们重新懊悔了:表示绝对没有机会使他们重新悔改。「不能」表示困难到了不能的程度。在任何受逼迫的时代,背道总是最重的罪。
·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新钉十字架:背道不仅破坏神的律法,也再三刺痛神的心,的确是再一次把基督钉 了十字架(来十26)
·明明的羞辱祂:公然地羞辱了基督,连教会受到批评。
(7)善恶的结局(7~8)以农艺为喻说明
·守道则蒙福(7):以田地喻信徒吸收雨水,生长菜蔬,合乎主人使用,这是神所赐福(林前三6、7)
·离道则灭亡(8):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成为无用。近于咒诅:由田地长出荆棘和蒺棘和蒺藜的事实推理而得的结论(创三17、18)思高圣经译本干脆地译为「必要受咒诅」。
·它的结局就是焚烧:因为神是烈火,背道者必落入焚烧的命运(来六2)
二、在信望爱上力求长进(9~20)
1.当进求更大的爱心(9~11)
(1)深信你们有较好的表现(9)
·亲爱的弟兄:原文并无「弟兄」一词,故直译为「亲爱的诸位」,作者是在最严厉的指责之后,接着用这个爱心的称呼。
·我们虽然是这样说:作者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不爱你们的话,就根本用不着对你们讲那样严厉的话了。」
·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为要向他们表明,他们不属背道者之列,不是无用的田地(来六7、8)尽管他们在灵性上停滞不前(来五12),作者深信他们不会容许自己的景况恶化下去,他们将有较好的表现。
·而且近乎得救:作者鼓励他们继续成长,则救恩紧随于这些较好的表现之后。
(2)神必纪念你们的爱心(10)
·因为神并非不公义:表明神是公道的,会赏善罚恶(林前九9;太廿五31~46)
·不会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祂名所显的爱心:表示神会赏赐。作者提出他们在逼迫中,仍然忠于基督。工作及爱心的动机:是为祂的名。
·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虽然受信人在信仰与知识上没有继续成长,但是未放弃教会中好服事,作者藉此提出他们爱心具体表现,以激励他们。
·在信仰的枯燥期,能勉其为难的走在主路上,慢慢会发现那失去的亮光和喜乐,又重新拾回,这是很奇妙的经历。
(3)显出应有的爱心(11)
·显出殷勤:希望他们爱心的事奉,所表现出的热心应持续到底。
·满有指望:因你们爱心的工作,使属灵生命得以长进。
2.当培养恒忍的信心(12~17)
(1)效法先贤(12)及古今圣徒
·不要懈怠:不要让信仰停顿不前,当努力进求长进
·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雅五7、8)
·以亚伯拉罕的信心为例(13~15);他信神的应许绝对可靠。神曾对亚伯拉罕作过许多应许,神的话本身原本就有效力(创十二2、3、7;创十三14~18;十五5~7;十七4~8)神最后又起誓,肯定祂的应许;神使应许有了双重的确认(创廿二16~18)
a神起誓的事实本身,已暗示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不会立即兑现,否则祂毋须以誓言来保证其应许。
b神对亚伯拉罕起誓而立的应许,跟神起誓立基督永远像麦基洗德一样的大祭司(来五6)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起誓并重申应许的内容有三部份(创廿二16~18)作者只列述第一部份:
a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
b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赐给亚伯拉罕无数的子孙。
·他得了所应许(15):指得子孙说(罗四16;来十一11、12)
·亚伯拉罕恒久忍耐,得了所应许:等到一百岁才得了一个儿子,又在献儿子时,重新得回了这个儿子,其后由这儿子又得了许多子孙。
(2)以神的起誓为证(16~17)
·神的誓言不能破坏(16):以人间起誓的原则来说明。人都是指着比自己大的起誓:足以令起誓者屡行誓言的权威。
·以起誓为实据,了解各样的争论:表示当代人间的誓言具有约束力(太廿六74;加一8、9,林后20~22)
·神藉起誓为证时,格外显明祂旨意不更改(17);表明当神起誓时,祂彷佛取了第三者的身分,将自己介于赐应许的神与蒙应许的埃布尔拉罕之间,自己屈尊俯就,成为起誓的神。神如此的介入其目的就是保证应许确实可信。
·向那些领受应许的人显明神的旨意不更改,也就是向当代信徒及的新约的信徒表明神对基督的誓言永远有效。
3.持定活泼的盼望(18~20)
(1)基督是我们的避难所(18):在祂里面有真正的平安(约十六33)
·神不会说谎:这是神的本性(多一2)也是信心的依据。
·这两件不更改的事:指神的应许和誓言。
·我们可以大得勉励:得到强有力的鼓励。
·持定摆在我们前头的盼望:抓住前面的希望(来三6)即基督的救赎,是借着起誓应许,使我们得以进入天堂。故信徒当在基督里以信心积极响应福音真理的要求。
(2)基督是我们灵魂的锚(19):基督是我们荣耀的指望。
·又坚固又牢靠:使人的灵命得到最稳当的依靠。
·通入幔内:灵魂的锚向上抛入天上的至圣所,足以保证我们这灵魂的船,在任何风浪中,不致下沉。
(3)基督是我们天路的先锋(20):表示主是我们天路的前导者,从前人们认为天路的门是关闭,如今主为我们敞开(来十19~20),好让我们跟随在祂后面进入天国。
·耶稣成了大祭司:是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不同于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的大祭司。靠着基督,我们又可以坦然的到施恩座前。
叁、解释性问题
1.何谓「基督道理」?
2.「完全的地步」,其标准如何?为何不再立根基?
3.请解释「懊悔死行」?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永远的审判,所指那些事?
4.「蒙了光照,尝过主恩滋味」,是指什么?
5.为何离弃道理,就不能重新懊悔?
6.何谓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
7.良田为何会长荆棘和蒺藜?给我们何其教训?
8.何谓「近于咒诅」,「近年得救」?其问差别何在?
9.亚伯拉罕在何事上忍耐?
10.人的起誓与神的应许有何不同?
11.两件不可更改的事指什么?
12.何谓「灵魂的锚」?
肆、应用性问题
1.在信仰过程,我们是否停留在道理的开端?如何进到完全的地步?
2.请见证尝过天恩的滋味与尝过神善道的滋味的体验。
3.如何在信望爱中表现出基督徒的美德?
4.当如何持定那摆在我们前头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