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 |
『你能忍多少』
經文:希伯來書11:32-40
講員:林信仁牧師
【聖經經文】
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有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苟且得釋放〔原文是贖〕,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因為 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
我們常聽到有人說:「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一句話常常用來表達忍無可忍的情緒。這句話是出自於論語,孔子批評一個叫季孫的大夫,因為他用了超過身分地位的祭典儀式,孔子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是,如果這種過分的事情都要去容忍,還有什麼事不能容忍呢?孔子可以說是中國人倫理道德規範的祖師爺,對於不合禮儀規範的事,他是忍無可忍的。今天能讓現代人忍無可忍的事情,和孔子的時代是完全不一樣的,現代人忍無可忍的原因常常是出於自我,當自己的名譽被侵犯了,很多人會忍無可忍;當自己的利益被剝奪時,每個人也會忍無可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合理總是很難忍受的。
在聖經中,有不少地方談到忍耐的功課,忍耐是基督徒信心的證據,如果你說你是一個有信心的基督徒,你就必須有忍耐,作為信心的證據。每一個人的忍耐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對身體的痛苦很能忍耐,為了不要叫別人擔心,自己默默的承受病痛;有的人在精神方面的痛苦很能忍耐,在壓力之下繼續持守立場;也有人對生活物質的缺乏很能忍耐,在貧窮中不會失去喜樂的心。不管為什麼原因忍耐,我們的忍耐都應該有一個清楚的目的。沒有目標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忍耐。
希伯來書十一章四至卅一節,作者十七次用「藉信」這個片語,描述了十一個人的信心榜樣,包括聖經從亞伯至以色列人攻陷耶利哥城整段的時期。接下來作者改用綜合的方式,概括了士師時代、王國時期、一直到兩約中間時期的信心事蹟。在卅二節提出一些人的名字,卻沒有說明他們的信心行動是甚麼;後面的六節列舉許多表現信心的行動,卻沒有說明那些人物的身分。這些信心的例子有因信獲得勝利的,也有因信忍受苦難的。
基甸的故事記載在士師記六到七章裏面,那時米甸人攻打以色列人,基甸聚集了三萬二千個人準備抵抗,但他憑信心按照神的指示,把三萬二千個人減少到只有三百人,基甸用三百個人把欺侮了他們七年的米甸人打敗了。巴拉的故事記載在士師記四和五章裏,當時以色人被迦南地的人欺壓了二十年,巴拉在女先知底波拉的支持和鼓勵之下,召集一萬個人,跟迦南人的軍隊比起來,巴拉這一萬人的軍隊沒有什麼戰鬥能力,後來卻勝過擁有九百輛鐵車的迦南軍隊。參孫的故事寫在士師記十三至十六章,這位士師原本是非利士人最害怕的敵人,他從經常得勝墮落到變成非利士人的奴隸,最後再被戲弄時求告神,跟非利士人的首領和許多人同歸於盡,聖經說,參孫死的時候所殺的非利士人,比他活著時所殺的還要多。
耶弗他的故事寫在士師記十一和十二章中。他是一個妓女所生的私生子,曾經被同胞排擠而作了強盜,當亞捫人攻打以色列人時,這位曾被人排擠的人物被找回來捍國家,耶弗他在跟亞們人決戰之前向神禱告許願,如果打勝仗回家,就把第一個見到的家人獻給神,結果他唯一的獨生女兒,照著他向神所許的願,終身獻給神。在大的一生中,有許多憑著信心得勝的見證。撒母耳是一個不能生育的婦人,向神求來的兒子,他在一個以色列百姓生活不安,並且對上帝悖逆的時代作先知,在他的服事裡面,見證出他對神的信心。
從基甸到撒母耳這些信心的榜樣,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得勝,這些得勝的人都成為他們時代的關鍵人物,基甸打退了米甸人、巴拉打敗迦南人、參孫教訓了常常欺侮以色列的非利士人、耶弗他把亞們人趕出以色列、大衛為以色列建立穩定的國家基礎、撒母耳結束了以色列人沒有王的時代。這些在生命中成就大事業的人,對原本的狀況忍無可忍,自己投身去影響他們的環境。
孔老夫子推動倫理教化,看到人不按照規矩舉行祭典時,他說這是忍無可忍的事。昨天達賴喇嗎第二次來台灣,有一大堆尼姑要找機會向他表達,台灣佛教界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他們要表達出他們的忍無可忍。我們身為基督徒要在什麼事情上表達忍無可忍呢?
從希伯來書十一章三十二到三十四節的榜樣,我們應當對神國度的軟弱忍無可忍,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在舊約時代他們就是代表上帝的國度,當以色列人軟弱外邦人來欺侮的時候,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還有在舊約歷史中許許多多的先知,都沒辦法忍受這樣的情況,這些人忍無可忍,在他們的歷史中挺身出來讓神使用,改變了他們的處境。
今天教會中有沒有忍無可忍的人,這種忍無可忍的人不是為了自己的問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看到神的教會不復興無法忍受,願意自己為神擺上被神使用,這種忍無可忍的人在哪裡?聖經中有許多要我們忍耐的教導,但在教會的復興上,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冷淡忍無可忍,對教會中不討神喜悅的事情忍無可忍。忍無可忍不是在嘴巴上的批評,而是用行動去調整不對的事。
三十五到三十九節的榜樣,是因信忍耐到底的榜樣。前面講的那些人為了神的國度軟弱忍無可忍,後面講的這些人為了保守自己和神的關係,卻是忍耐到底。這些忍耐到底的見證做了信心最美的證據。這些忍耐到底的人,受了什麼樣的苦呢?
在三十五節的「忍受嚴行」是一個動詞,這個字在聖經中只出現過一次,許多聖經學者認為這個字跟羅馬帝國時的一種刑具有關,這種刑具的功能有點像中國古代的五馬分屍,這種刑具是把人的手腳綁在上面,然後用上面的一個絞盤,把人的四肢拉緊,拉到最後會把手腳從人的身體上扯下來。猶太人在新舊約中間的歷史中,大約在主前一百六十多年,有一位羅馬的將軍原本要去攻打埃及,但被羅馬皇帝召回,他在回國經過耶路撒冷時,把耶路撒冷攻陷,除了屠殺好幾萬人以外,他最叫猶太人痛恨的是,在聖殿中作了許多污穢的事,他也逼迫猶太人放棄他們的信仰,逼他們拜偶像和吃不潔淨的肉,遇到不順從的人,他就用這種特殊的刑具對付,當時聖殿裡的祭司以利亞撒,和一個家庭裡的七個親兄弟,為了不吃不潔淨的肉,一個接著一個死在刑具上。三十六節的「戲弄」在聖經中也是只出現過一次,有一部猶太人叫馬加比三書的經典中,描述這種「戲弄」是把人的頭皮連頭髮一起割下來。這些殘酷的逼迫,除了把人的殺掉以外,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製造心裡上的恐懼,用血淋淋的畫面去逼迫其他人屈服。叫他們不要繼續信上帝。
在猶太人的歷史中,其他為了信仰被殺死的人,還有被石頭打死的,被鋸子鋸死的、被刀殺的。沒有被抓到殺死的也到處逃跑,在三十七節說他們披著綿羊山羊的皮,是指他們逃到曠野中,到最後在物質缺乏的情況下,連穿的衣服也只能用動物的皮毛來作。他們為了堅持信仰到處躲藏,除了身心的痛苦以外,在物質方面更是缺乏。以主前一百六十多年那時期的逼迫來說,當時那些人只要點頭說,某個偶像是神,然後吃他們認為不潔淨的肉類,他們就不需要受那麼多的苦了。
忍無可忍和忍耐到底都是基督徒應當有的,我們有沒有把這兩種忍耐用相反了,對於應該要忍耐到底的事情,我們忍無可忍,逃避了為主作見證的機會;應該忍耐到底的時候,我們卻表現得忍無可忍,對這個世界讓步了?為主的緣故,你能忍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