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信心的行为
一、因信待人的原则﹙既已相信荣耀的主耶稣﹚ (1-13)
﹙一﹚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1. 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2. 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
-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
3. 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
-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
4. 这岂不是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
﹙二﹚神拣选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
1.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
-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么
2. 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
3. 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
-他们不是亵渎你们所敬奉的尊名么﹙那在你们身上被称呼的尊名﹚
﹙三﹚成全以爱待人君尊的律法
1. 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royal law)纔是好的
太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38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罗 13:9 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2. 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
-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
3. 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
-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4. 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
5. 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路 6:36 你们要慈悲(有怜悯的心)、像你们的父慈悲(merciful)一样。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释放〕.
二、信心的行为证明并成全信心(14-26)
﹙一﹚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1.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甚么益处呢
-这信心能救他么﹙假信徒单摆在口里说的信心﹚
弗 2:8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弗 2:9 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这里不是说有没有信心的问题,也不是说信的人行为的问题。雅各布是说,那说自己有信心的人行为的问题。这里是对付挂名的教友,挂名的基督徒,说自己有信心的人行为的问题。雅各布不是说信心能救他么?雅各布是说这信心能救他么?这是那种摆在口里一直说的信心。 - 倪柝声)
2.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
-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罢.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
-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甚么益处呢﹙爱不是在口中,乃是在行为﹚
3. 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二﹚要借着行为将信心指给人看﹙着重信心在人前如何﹚
1. 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
2. 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
-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3. 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4. 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么
﹙三﹚信心行为的例证
1.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艾萨克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么
2.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同工﹚、而且信心因着行为纔得成全
3. 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
-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罗 4:2 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就有可夸的.只是在神面前并无可夸。3 经上说甚么呢.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4 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5 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
﹙保罗在罗马书第四章所引的亚伯拉罕历史以证明因信称义的道,是记在创世记第十五章里,亚伯拉罕信神赐艾萨克﹙使无变有﹚。雅各布在雅各布书第二章所引的亚伯拉罕历史以证明因行称义的理,是记在创世记第廿二章里,亚伯拉罕因信献艾萨克﹙叫死人复活﹚。信神赐子是亚伯拉罕的第一次称义:献上艾萨克是亚伯拉罕的第二次称义;我们先得着因信的称义;然后再得因行的称义。﹚
4.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
-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么﹙这行为表明她有信心﹚
5.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没有信心的行为是死的,没有行为的信心也是死的。我们的行为是证明我们的信心的,有了信心,就必定有和信心相符的行为;我们的行为也是成全我们的信心的,以所相信的,当作已经成功了的,而行为出来所以,既然相信得着了,就应当行出来好像是已经得着了一般。)
问题讨论:
一、基督徒因信待人的原则为何?神如何拣选人?
二、何为至尊的律法?为何称是使人自由的律法?
三、「没有信心的行为」与「没有行为的信心」关系如何?
四、请试述因信称义和本章行为称义的关系?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