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一個正在受逼迫的教會
彼得其人其事:
在約翰施洗時第一次提到他(約一:40-42),他第一次和耶穌會面,耶穌就給他另起一個名字,似乎耶穌早已決定立他為門徒,他原名是「西門」。新名叫「彼得」(希臘語),「磯法」(亞蘭語),意思都是「磐石」,這句話於三年後他承認基督的時候再度得到確證(太十六:18)。
彼得有一個妻子(太八14;可一30;路四:38)在他作使徒工作的時候和他一同往來各處(林前九5);他是伯賽大人(約一44),在迦百農有一個家(可一29),若非他有兩個家,就是從伯賽大搬到迦百農去。他營打魚為職業和雅各約翰為夥伴(路五10)是小康的魚商。他精力充沛,熱心,性情急躁,易衝動,是天然的領袖人才,具有許多普通人類的本性,通常他是十二門徒的發言人。耶穌給他起的名字「磐石」,正好表明他真正的品格,耶穌對此十分瞭解。
彼得信仰堅定,果敢,大膽,雖然他三次不認主,和在安提阿「裝假」,他在逼迫之下毫無懼怕,他立下了猶太教會的基礎,而且領導教會往前走極有魄力,使那些官員大大驚駭。他並不是教皇,基督從來沒有授他最高的尊位,他自己也沒有宣稱此事,別人也沒承認他有,他自稱為「同作長老的」,從未說是「牧長」。
關於他晚年的生活,除了他兩封書信外沒有其他聖經的記述。我們從耶穌在約翰福音廿一章18節所說的話中,可斷定彼得必定為主殉道了。他既然是十二使徒的領袖,很可能他一定曾巡視了羅馬版圖內所有主要教會的中心點。多數的歷史家都認為彼得晚年時曾一度來到羅馬,或許他是因尼羅皇的命令而被解去,或許是他自己的意愿,到了羅馬,為要堅固那些正在尼羅皇慘暴逼害之下的基督徒,他也在那裏為主殉道了。
在一個所謂QuoVadis的傳記裏,曾說到彼得殉道的原委,情形大概是這樣的:彼得當時因著朋友們勸他要逃命的催促,曾逃出了羅馬城,在那一夜正在那名為亞比烏路上(TheAppianWay)的時候,他在異象中遇見了耶穌,並對主說:「主阿,你往何處去?」耶穌回答說:「我正要去羅馬再一次被釘十字架。」於是彼得覺得十分羞愧挫折,就再返回羅馬城,被人倒釘十字架。這不過是一種傳說,我們並不知道其中究竟含有多少歷史事實的成分在內。傳說還說到,彼得的妻子,是那名為康乃第亞,或帕白土亞(Concordia,Perpetua)的,她因著彼得鼓勵她要壯膽並對她說:「親愛的,要記念主」的緣故,也為主殉道了。
本書信寫給誰?
這封書信是達與小西亞細亞五省的教會,即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與庇推尼,這些都是保羅所創立的教會(請參看行傳十三章的地圖)。我們雖無文明記載為根據,但我們以為彼得定然曾在某時候訪問了這些教會。保羅曾寫了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與歌羅西書給這些教會。我們知道彼前在許多地方是和以弗所書相同吻合的。再後約翰也寫了啟示錄寄與這些教會。
本書信由何處寄發:
彼得當時是在「巴比倫」(五13)。所謂「巴比倫」可能是彼得給羅馬城的代號(參啟十四8,十八2)。在那些逼迫的時代基督徒因為機警,在論及那些當時掌權者的時候,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通常用一些別名來代表,惟有他們局內人才能領會。那時馬可是與彼得同在的(五13),根據提後四11可斷定當寫本書信時,馬可一定來到羅馬了。
寫本書信的主題特色:
尼羅皇對於基督徒的逼害在羅馬和羅馬的四週是極其厲害的,但未普遍於整個羅馬帝國。由於尼羅皇這樣的舉動,就激動了各處基督徒的仇敵效尤而趁機藉口來逼害基督徒。這實在是一個大熬煉的時代(請參提後書的註釋)。
教會到了此時已經過了卅五年之久。教會在各地區都遭受了逼迫。羅馬京都本來對待信徒尚為好感的,現在也提出控訴教會可怕的罪狀,並且正在設法判決處罰中。
教會在那時正是在首次普世的試煉中(五9)。那時候似乎是末期來臨了。那實在是一種「火煉的試驗」(四12)。那時基督徒每晚在尼羅皇的花園是當作洋燭燃燒著。那時魔鬼真好像一隻「吼叫的獅子」(五8),似乎就要將教會吞食了。
有些人以為很可能在保羅殉道後彼得就寫了這封書信,並囑咐保羅的幫手西拉帶去(五12),送達保羅所創立的這些教會,並且鼓勵他們要在苦難中堅忍到底。西拉曾將保羅為主殉道的消息傳遞於保羅的教會。因此我們看到本書信是彼得殉道前在一種苦難的氣氛中而誕生的,為要勸勉信徒在患難中持守信心,站立不移(五11-12)。書信中提及「受苦」不下十六次,其中七次記述基督的受苦(一11,二21,23-24,三18,四1,13,五1),藉此提醒讀者;苦難是在所不免的事,信徒當效法主的榜樣,忍受冤屈,專心仰望神。書中另一主題是「盼望」;耶穌經過苦難後得著榮耀,同樣,信徒雖處身苦難中,仍可有盼望,知道當主再來時可與基督同享永遠榮耀(一3,7,21,四13,五1,4,10)。本書又強調神的「真恩」(五12),形容基督徒信仰的特質(一10,13,三7,五5,12)。
全書充滿作者的囑咐,勉勵讀者存敬畏神的心,品行端正,一心為善。書中有幾段難解的經文,如三18-21,四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