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
作書者:使徒彼得(彼前1:1)
『關於他晚年的生活,除了他二封書信外,沒有其他聖經的記述。我們從耶穌在約翰21:18 節所說的話中,可斷定彼得必定為主殉道了。他既是十二使徒的領袖,很可能他一定曾巡視了羅馬版圖內所有主要教會的中心點。
關於羅馬天主教所傳說彼得曾在羅馬創立了教會,並作了教會的主教25年之久,是完全沒有歷史的根據的。這乃是在羅馬的主教野心勃勃的企圖掌握整個基督教的權柄時,即數世紀以後人意所發明杜撰的事。彼得並非一個教皇(請參考本書後部的教會歷史的教皇一覽表)。有些教會歷史家甚至以為彼得曾住羅馬一事並無充分的證據。多數的歷史家不約而同的認為彼得在他晚年時曾一度來到羅馬。或許他是因尼羅王的命令而被解去。或者是他自己的意思到了羅馬,為要堅固那些正在尼羅皇慘暴的逼害之下的基督徒,以致他不幸在那裏為主殉道了。
那一個所謂Que Vadis的遺傳裏,曾說到彼得殉道的原委,情形大概是這樣的:彼得當時因著朋友們勸他要逃命的催促,曾逃出了羅馬城,在那一夜正在那名為亞平路上(The Appian Way)的時候,他在異象中遇見了耶穌並對主說:『主阿,你往何處去?』耶穌回答說:『我正要去羅馬再一次被釘十字架。』於是彼得感覺到十分羞愧挫抑,就再回到羅馬城內,被人倒釘十字架。因為他覺得不配與他的主以同樣的方式被釘十字架。這不過是一種傳說,我們並不知道其中究竟含有多少事實的成份在內。
傳說還說到彼得的妻子是那名為康可第亞或帕白土亞(Concordis, Perpetus)的,她因著彼得鼓勵她要壯膽,並對她說「親愛的,要紀念主」的緣故也為主殉道了。』(聖經手冊848-849頁)
以上關於彼得殉道的傳說,有些情節顯然是不合事實的。但關於彼得倒釘十字架一事,倒是很有意義的史實。懷愛倫提到:
『由於上帝的引領,彼得終於在羅馬結束了他一生的工作。在那裏,約在保羅被捕的同時,尼羅皇帝下令把彼得也監禁起來了。..自從彼得否認基督而又能恢復使徒的職份以來,他一直是赴湯蹈火,冒險犯難的;在他宣講釘十字架、復活而升天的救主時他常表現忠誠的勇敢。當他最後臥在監獄裏時,他回憶基督向他所說的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約21:18)。耶穌如此向這位門徒說明了他死的方式,甚至預言到他在十字架上伸手的情形。
彼得既是羅馬人所視為「外藉」的猶太人,故被判受鞭打,並被釘十字架,彼得一想到這種可怕的死,他就回憶自己在耶穌受審時所犯否認基督的大罪,那時他還不能接受十字架,但如今他卻歡喜為福音殉命,只是覺得他既然否認過自己的主,現在讓他像他夫子一樣釘死,他認為是太光榮了。彼得固然已經悔改,並蒙基督給了他餵養群羊的崇高使命,表明祂已經饒恕自己。就是當前的可怕境遇所使他想起慘痛的死刑,也不足以減輕他為罪憂傷悔恨的苦楚。他向執行死刑的人作最後的要求,讓他倒釘十字架。他們准了他的要求,於是這個偉大的使徒就這樣死了。』(使徒言行錄450,451頁)。
受書者:
『這封書信是達與小亞西亞五省的教會,即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加、亞西亞、庇推尼。(參本書1:1)。這些都是保羅所創立的教會。我們雖無文明記載為根據,但我們以為彼得定然曾在某時候訪問了這些教會。』(聖經手冊849頁)
至於信首所謂『寫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加、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彼前1:1)似乎是指著一班分散在那些地方的信主的猶太人說的,但彼前2:10顯示出其中大部分都是外邦信徒。(另參彼前2:18)。因在彼得看來這『分散..寄居的』稱呼不僅適用於那些被擄分散於外邦各地的猶太人身上,而也同樣適用於散居在各處各方的信徒的身上。因信徒實是屬天的,而非屬地的(約17:14-16.弗2:6)。他們在地上乃是像『寄居的』,像『客旅』一樣。當基督復臨時,他們將被基督從地球的各處各方招聚在一起,而帶回天家。(太24:30-31. 約14:1-3)。因此彼得將『分散..寄居的』稱呼用在信徒的身上,顯然是有著極美好的的教訓意義的,正如他接下去所表明的。他說:『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前2:11)。可見本書信是寫給全教會的,也即寫給信徒的,而非單寫給信主的猶太人的。
作書時地:
本書是在彼得臨近殉道前一個時期內,約為主後64年或65年所寫的。彼得寫了本書後便囑咐保羅的幫手之一西拉帶去(彼前5:12),送達保羅所創立的上述這些地方的教會,以慰勉堅固他們。至於寫信的地點『巴比倫』(彼前5:13)很可能就是暗指羅馬城的代號。因當時尼羅皇正在羅馬城及其四週大施搜捕與殘害基督徒,彼得為了機警靈巧與安全起見,自然不便在書信中明顯代羅馬城教會的信徒,向接受書信的眾教會問安,而只得採用代號和隱語,說:『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我兒子馬可也問你們安。』(彼前5:13)。注意:本節中的『教會』,原文為『她』,彼得在此既用『她』字代表教會,可見這裏的『巴比倫』也是一個代號,而暗指羅馬城的。況且以巴比倫代表羅馬城也是很合適的,巴比倫城原是巴比倫帝國的首都,是上帝子民受壓制的中心,照樣羅馬城也是羅馬帝國的首都,也是當時聖徒大受逼迫的中心。
本書背景與大意:
『那時候正是羅馬皇帝逼迫教會的時期。主後64年在羅馬發生了大火災,這本是尼羅皇自己放火燒的。..他為要重建一個新而更宏壯堂皇的羅馬以致他放火燒城,並且在觀火時非常狂歡的彈奏著四弦的提琴。羅馬人民都猜疑他,歷史家也普遍的認為他乃是這一個罪行的兇手,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他為要避免嫌疑,他就誣告基督徒以焚燒羅馬的罪行。』(聖經手冊814頁)
『尼羅皇對於基督徒的逼害,在羅馬與羅馬的四周是極其厲害的,但並未普遍於整個羅馬帝國。因尼羅皇這樣的舉動,就激動了各處基督徒的仇敵效尤而趁機藉口來逼害基督徒。這實在是一個大熬煉的時代..。教會到此時已經經過了三十五載之久。教會在各地區都曾遭受了逼迫。..教會在那時正是在普世的試煉中(5:9)。..那實在是一種『火煉的試驗』(4:12)。..那時魔鬼真好像一隻『吼叫的獅子』(5:8),似乎就要將教會吞食了。』(同上850頁)。
當時使徒彼得自己雖也處於危機四伏的羅馬城中,卻毫無畏懼毫不氣餒,相反卻以他那在主裏面充滿信心、愛心和盼望的火熱的心靈,寫出了這一封彼得前書,藉以向那些使徒保羅所曾建立,自己所曾幫助,而如今也處於試煉環境中的小亞西亞五省的教會發出安慰、鼓舞、勸勉和教導的信息。
本書大題:對試煉中信徒的慰勉與勸導!
本書鑰節:彼前1:7,13. 4:12-13. 5:8-9.
本書分段:
(一)稱呼與祝福 彼前1:1-2
(二)對試煉中聖徒的安慰與鼓舞 彼前1:3-12
一.為眾人所蒙重生之恩和將承受的天上基業而頌讚上帝! 1:3-4
二.以『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安慰鼓舞 1:5-7
三.以已得的『靈魂的救恩』安慰鼓舞 1:8-9
1. 因信愛主而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1:8
2.並且得著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 1:9
四.以救恩的無限寶貴安慰鼓舞 1:10-12
1.眾先知的詳細尋求考察與基督之靈的啟示 1:10-12上
2.使徒們的傳報與聖靈的大能 1:12中
3.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 1:12下
(三)對試煉中信徒的勸勉與教導 彼前1:13-5:11
一.追求聖潔,切實相愛,專心盼候主臨 1:13-25
二.愛慕靈奶,漸漸長大,作成得救工夫 2:1-3
三.建造靈宮,作聖潔的祭司,盡到傳道救靈責任 2:4-10
四.對信徒的教導:怎樣在外邦人和君王官長面前為主作見 証? 2:11-17
五.對僕人的教導:怎樣效法基督受苦的榜樣在主人面前為主作見証? 2:18-25
六.對妻子的教導 3:1-6
七.對丈夫的教導 3:7
八.對眾人的教導:怎樣在逼迫環境中見証主名? 3:8-16
1.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 3:9-10
2.也要離惡行善,一心追趕 3:11-13
3.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 3:14
4.只要心裏尊主為聖,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3:15
5.常存無虧的良心,以好品行為主作見證 3:16
九.效法基督為我們受苦的榜樣 彼前3:17-4:6
十.為主來之日作準備 4:7-11
(萬物的結局近了,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彼此切實相愛,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十一.在火煉的試驗中也要靠主歡喜 4:12-19
(四)末了的交代、問安與祝福 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