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概论

作者讨论

. 彼得书信在序言中就注明是彼得所写。指明是「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1:1)

. 彼得后书3:1也指明「亲爱的弟兄阿,我现在写给你们的是第二封信...」,深信彼得前书就是第一封信。

. 罗马的革利免(2 Clement)及玻利甲(EH 4.14.9)曾引用彼得前书。这说明彼得前书在第一个世纪已出现在教会之间,也被教会接纳。

.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HE 6.14)也为彼得后书写过注释书。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甚至提出说“彼得在前书提起马可,而彼得是在罗马写这封信。”革利免还提出说:“彼得使用巴比伦这象征字眼,真正是指罗马。”

. 爱任纽在第二世纪尾在其书中提出说使徒彼得是彼得前书的著作者(Adv. Haer. 4.9.2.)

. 特土良(第二世纪中)也时常引用彼得前书(Scorpiace 1214; Orat. 20)。可见彼得前书在教会之间的权威。

    米格尔(J. R. Michaels)(注一)考察完这些证据以后说:「这些外在的证据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彼得前书的作者及权威是无可争议的。...它在小亚细亚,也就是这封书信的目的地区,影响深远。」

 

日期地点

    彼得的生平和行踪在新约中并不难找到。

    彼得,又名西门,是约翰的儿子(1:42),在加利利一个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小城伯赛大(即捕鱼之家,约1:44)长大。新约的彼得是使徒中最突出的一个。他原本是施洗约翰的跟随者(1:40-42)。彼得蒙召时,耶稣对他说要称为「矶法」(1:42;林前11:12;1:18),此名乃是亚兰文,意思与彼得的含意一样,指「石头」。路加福音最后提起彼得,说复活的基督向彼得显现(24:34)。约翰福音在最后一章说彼得再次肯定他对主的爱心(21:15-17)

    接下来,新约多次记述彼得的事奉,使徒行传最后一次提出彼得是在耶路撒冷会议中(15),这时约是50年,彼得在会议中站起来见证外邦人得救的事情。这次会议以后,彼得几乎悄声匿迹。

    后来初早期教会中有许多彼得的记录及传闻。相信彼得在晚年时是在罗马。罗马的革利免说彼得是在尼禄(NeroAD 56-68)王的逼迫中殉道(1 Clem 5)。伪经<彼得行传>说他是被倒钉十字架而死。优西比说他是被葬在罗马(EH 2.25)。天主教认为是葬在圣彼得教堂圣坛下,也认为罗马的革利免是由彼得按立为教皇的,因此罗马天主教相信彼得是第一任的教皇。

    不管这些记录有多真实。彼得晚年在罗马毕竟是真确的证据。因此,今天学者按彼得前书的内容,认为彼得书信是彼得在罗马时所写,当时约是公元6264年之间。一般认为“巴比伦”是罗马的代名词(彼前5:13)

 

社会背景

    一位西方作者,吕雷特(J.H. Elliott)曾尝试多方面查考彼得前书的社会背景,他是以一个社会科学的角度去查考,希望可以认识彼得前书更多(注二)。他按着多个方面去查考,给我们看见一幅更清楚的画面。

 

 

 

 

 

--------------------

    注一. J. R. Michaels1 PeterWBC (Waco: Word1988),页xxxiv

  注二:资料取自J. H. Elliott(吕雷特)What is Social-Scientific Criticism? (Minneapolis:Fortress1993),页75-86

 

何谓社会科学背景(Social-Scientific background)

   社会科学的解释法可算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圣经解释学的新产品。社会科学解释就是借着当今社会科学的方法(社会科学的看见、理论、模式、研究)来分析当时经文的社会和文化要素。(注三)

  社会科学解释法面对经文时有以下三个目的/步骤:

  一.不只是探讨经文的社会背景,连那些影响经文形成的社会因素都要探讨。

  二.分析经文中的文字、文学、神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这经文为何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文件/本文。

 

  社会科学解释并不是一门可独立存在的解经法,而是要由其他的解经法来辅助完成解释的工作,尤其是文法-历史的解经资料。

  学者认为许多经文的形成是受着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要明白耶稣如何成为一位以色列的弥赛亚及世界的救主,必须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这些角度去分析。

    吕雷特(J. H. Elliott)曾列下九个社会科学诠释的步骤:

  一.谁是读者?

  二.谁是作者-寄书人?

  三.本文中的社会情况。

  四.作者如何分析这情况?

  五.本文的结构和修辞。

  六.作者要求读者有何种反应?

  七.作者如何说服和激励读者?

  八.探讨当时的社会科学情况。

  九.写这本文的目的和动机。

 

  社会科学解释多是按着今日的社会科学方法来分析经文。历史批判是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

 

彼得前书的社会科学解释

 

读者(The Audience Addressed)

    读者的地理环境: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这些地区或城镇是在亚西亚属罗马的省份内(今日的土耳其),占地达一万三千平方哩。虽然地区广阔,但是亚西亚的内地人口稀少。可见当时基督教的确广传至亚西亚的内地去。如果当时是六十年代中,可见福音传播的遍及范围很广,也可认识到当时的宣教工作积极的进行着。

    读者的社会状况:明显的,读者是一班正在受逼迫的基督徒(2:17;5:9)。他们当中参杂着自由者(2:16)和奴仆(2:18-20)。这些人皆称基督为主(2:13),也寻求神的旨意(2:15)。男女老少皆有,夫妻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3:7),也指明年长者要作「群羊的榜样」(5:4),年幼的要顺服年长的(5:5)。犹太人(1:1)和外邦人(4:1-4)在一起,不分彼此,可见当时这地区的基督徒并不分别犹太人或是希利尼人。这使彼得更容易写信给他们。

    经济及社会心态:作者要求他们以一个「客旅/寄居」(1:1,17;2:11)的态度来生活。相信这些基督徒是受当时社会人仕的怀疑和逼迫而产生此心态。基督徒作为世界的客旅或寄居的观念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远至亚伯拉罕为巴勒斯坦地的客旅,希伯来书作者也称这些寻求神的义人为世上的客旅(11:13)。历代以来基督徒都存有此心态,盼望一天回去那更美的家乡。

 

作者-寄信者(The Author-Senders)

  「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是这封书信的主要寄信者,也说明在这名誉和权威下写成。他也自称自己为「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5:1)。共同署名者有:西拉(5:12)相信是送信者,应该是徒15的西拉;我儿子马可(5:13),相信这「儿子」是指信主关系上的带领者。初早期教会文件有记录说马可一直跟随彼得一起事奉,并作为彼得的翻译者。

  「在巴比伦」(5:13),使用这早以不再被用的历史名词,相信是指罗马,也就是著书的地点。第一世纪末,基督徒常以此名来代替罗马(16:19;17:5;18:2,10,14,21)。从这名字,可见当时教会已受罗马政府的逼迫了。查考教会历史,六四年罗马城的基督徒曾受当时的尼禄皇帝逼迫,不过不能肯定亚西亚的信徒所受的逼迫有多严重。

 

 

----------------

  注三:定义取自J. H. Elliott,同上书,7页。这本小书可算是当今天社会科学诠释学最好导引。同一位作者所著A Home for the Homeless: A Social-Scientific Criticism of I Peter: Its Situation and Strategy (Minneapolis: Fortress1990)清楚的把社会科学诠释法应用于彼得前书。  

 

社会处境(The Social Situation)

  从记录中,可见当时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的紧张关系,基督徒必须活在一种敌视的关系之下。这造成基督徒受许多无谓的逼迫。造成彼得多次要求基督徒以善良来面对这敌意(2:15;3:9,13;)。基督徒被称为「作恶的」或被人诬赖及毁谤(3:9,16)。这些毁谤甚至导至害怕(3:6,14)及不公平/无谓的苦楚(1:6;2:19,20;3:14,17;4:15,19;5:10)。这幅基督徒受社会人仕敌视及逼迫的情景在新约多处有类似的记录。

  彼得也教导信徒如何面对这些逼迫:暂时忧愁(1:6),要有好行为来得外邦人(2:12),顺服一切制度(2:13),跟随基督受苦的榜样(2:21),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3:14),存温柔的心来回答外邦人(3:16),倒要欢喜(4:13),警醒遍地游行的狮子(5:9)

 

情况和对策(The Situation and Strategy)

  彼得前书可说是一卷教导信徒如何面对逼迫具有极高神学价值的书信。

  彼得首先肯定他们为受拣选的族类,有君王的身份,是祭司(2:9),是神的群羊(2:25;5:2),他们之间是弟兄(姐妹)(5:9)

  虽然这些信徒是散居在各地,但是彼得指出这些信徒是在神的家里(2:5;4:17),另一方面,说他们是世上寄居的是作客旅的(1:1,17;2:11)。相信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而移居到各地,但是却借着主而属于一家人。面对这物质和敌视的世界,彼得一方面指出「万物的结局近了」,另一方面要谨慎自守,警醒,并且彼此切实相爱(4:7)

  我们也见到当时社会中的阶级和分别:政府-人民、君王-臣宰、主-仆、丈夫-妻子、老-少。

  这种「基督徒」(Christianoi 4:16 使用这特别的拉丁文)的身份虽然使信徒失去了许多社会上的利益,但是却在神的家里得了一席位。这拉丁文再次证明这封书信与罗马的密切关系。

 

抗衡策略(The Sectarian Strategy)

  作者的策略是要支持和激励收信人如何面对社会的敌视和不公平的逼迫。可从三个方面看出来:

一.确定信徒那集体的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他们与神的联结、为重生的人、神所拣选圣洁的子民、同为忠心的信徒(1:2-2:10)。也与外邦人分别,在道德上是圣洁和超越的(2:11-4:19)

二.确定内在的合一(internal solidarity):大家同为遵守神的旨意(1:14,17,21;2:13,15,18-20,21;3:17;4:19;5:6),对基督忠心(1:8;2:7,13;3:15;4:14,16),互相相爱、尊敬、谦卑、接待、服事(1:22;3:8;4:8-11;5:1-5)

三.确定坚定的委身(steadfast commitment):说明与基督一同受苦的理由(2:21-25;3:13-4:6;4:12-16),与基督一同得(救赎的)荣耀(1:3-12,18-21;2:2-10,24-25;3:18-4:6,12-19;5:10-11)。,同为兄弟(2:17;5:9)、神家里的人(2:5;4:17)、顺服的子民(1:14)、圣洁的人(1:22-23;3:8;4:8)

 

  这封信并没有轻视那从外来的逼迫和社会上的不公平,反而说明这事实并鼓励信徒去面对这社会的敌意。这逼迫是暂时性的,都要过去,信徒都是世上的客旅和寄居者,就如旧约在中东一带流浪的祖宗。这种客旅(paroikoi)并不是一种社会中的损失,反而应看为是一种祝福。

  这事实成为了一股力量,支持和推动信徒在世上的团结和道德责任。

 

兴趣和意识型态(Interests and Ideology)

  吕雷特指出,本文作者的写作兴趣比较难以决定。圣经书卷作者的兴趣多数是隐藏起来。很多时候,必须从本文的内容和策略观察出来。

  在彼得前书,我们必须借着它的内容和策略猜测出那位在罗马的作者和部份亚西亚信徒之间的兴趣和意识型态。唯一的线索是「我略略的写了这信...劝勉你们,又证明这恩是神的真恩,你务要在这恩上立得住」(5:12)。明显地,这是一封私人的信。作者似乎有兴趣与亚西亚的信徒确定和保持个人关系。不只是要分享他们共同的信仰,也谈论他们那受逼迫的经验。这受逼迫的经验是大家共有的(4:12-13;5:9)

    这封信保持了罗马教会与亚西亚教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就如后来由罗马寄给哥林多的革利免前书(I Clement)一样。罗马教会的在经济、政治、文化、行政上的优良地位,说明这封信的寄信方向。罗马教会正在向地中海一带地区执行它们那种影响力。这自然也是罗马教会的责任。

  关于意识型态,作者正是向在亚西亚受逼迫的信徒作一些神学的教导。大家都是神家里面的人,说明作者欲安慰和鼓励亚西亚受苦难的信徒。借着这种内在的关系,因而大胆地谈论如何应付许多外在集团/外邦人的压制和逼迫。

  这种一家人的意识型态自然形成了书中的内容,它不只是宗教的,也是社会的。

 最后,我们稍为看出,罗马教会在初早期教会已逐渐露出角头,将自己独尊的社会、政治、地域性等等地位伸展到其他的地区。

 

内容大纲:

 

大纲的准则(criteria)

. 按整卷书信来看,作者在书中有两次直接称呼读者「亲爱的」(2:11;4:12)。因此一个大约的轮廓可分为三个部份:1:1-2:10;  2:11-4:11; 4:12-5:14

. 书信有明显的开头(1:1-2)及结语(5:12-14)

 

           1 : 1 - 2                               

           1 : 3 - 2 : 10         

              1:3-12                                 伟大的救恩

                    1:3-5                             这救恩就是盼望

                    1:6-9                             这救恩就是喜乐

                    1:10-12                          救恩的见证

              1:13-25                                重生的生命

                    1:13-16                          圣洁的生命

                    1:17-21                          敬虔的生命

                    1:22-25                          充满爱的生命

              2:1-10                                 被拣选的祭司

                    2:1-3                             领受主道

                    2:6-8                             以敬拜来到主前

                    2:9-10                           身份的确定

           2 : 11 - 3 : 12       

              2:11-12                                基督徒在社会中的使命

              2:13-3:12                              面对社会的生活秘诀

                   2:13-17                           各人彼此尊敬

                   2:18-25                           仆人与主人的关系

                   3:1-6                              丈夫与妻子的关系

                   3:7                               丈夫对妻子的敬爱

                   3:8-12                            各人应彼此尊敬

              3:13-4:6                                得胜的应许

                    3:13-17                          因行善而受苦

                    3:18-22                          基督的得胜

                    4:1-6                             为应许而活

              4:7-11                                 彼此相爱的生活

           4 : 12 - 5 : 11       

              4:12-19                                火炼的试验

                    4:12-14                          受苦及荣耀

                    4:15-19                          受苦的基督徒

              5:1-11                                 教会在审判中的责任

                    5:1-4                             长老

                    5:5                              一般信徒

                    5:6-7                             信靠神

                    5:8-11                           与魔鬼的抗争 

           5 : 12 - 14                             结言及祝福

   

 

    相信这个大纲已足够让我们看出彼得前书的内容。接着我们只按两个主题去诠释彼得前书的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