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
曙光遥望
彼得前书并非一本容易明白的书卷,很多信徒误以为此书教人面对苦难,为主而死,只合遭受逼迫的国家使用。其实,此书较多篇幅集中于为主而活的课题上,期望此番研经,能把各位的焦点稍稍移开,不单只思想到为主而死更考虑到怎样为主而活。
历代以来,在很多宗教没自由的国家里,不少基督徒经不起为主而死的考验;出卖主,失却了信仰,中国教会也有这样的例子。当然,在中国教会的历史里,不乏有殉道者的血,鲜明地见证了十字架道理的真实。然而我个人忧虑的是;在宗教自由的国家里,会有更多信徒经不起为主而活的考验。在未有统计数字的推断下,我怀疑“为主而活”与“为主而死”两种考验,前者的伤亡率可能远比后者的伤亡率还高。
我们看见在宗教自由的国家里,许多人信了主,但往往又把持不定,很轻易的就在世俗的冲击下放弃了信仰,出卖了主。彼得前书虽是彼得在第一世纪写给小亚细亚教会的信,作者的时间距今差不多有二千年之久,但其中所教导和劝勉的,却是教会今日要正视的问题。譬如书中说到永恒的焦点,如何影响我们今世的生活和心态;书中又提及,如何在一个情欲泛滥的社会中过圣洁生活。这卷书言及信仰落实到政治和婚姻生活秘诀、苦难的意义何在,我们怎样才能过非表面化的肢体生活。这书又教人如何牧养神的教会,又如何在这满布陷阱的世代里避免失足。我们今日来看这书,发觉它的主题何其适切教会的需要;神不单给予小亚细亚教会这一些信息,也为今日我们的教会预备了这些信息。
主耶稣升天以后,圣灵在五旬节降临,教会遂于极端困难中建立起来,当时有成千上万的人陆续归主;可惜,耶稣基督的圣名对当代的世人而言,依然碍眼,不受重视,甚至成了眼中钉。我相信神是透过逼迫使门徒离开耶路撒冷,把福音带至撒玛利亚,甚至直到地极。神藉着祂的仆人,就如保罗、巴拿巴、路加、马可等等;他们在多处建立教会,主要对象是犹太人和外邦人。
彼得前书的读者,大部份来自保罗从未踏足的小亚细亚地区。其中以犹太人居多,也有少数的外邦人,他们都是归向了主的,只是因为政治和经济的理由而居于犹太地以外,他们以小亚细亚为暂居之地、落叶归根,总有一天,要回归耶路撒冷的。然而,彼得透过这本书信,把他们的视线,从地上转移到天上去。彼得前书还要处理一个无可避免的矛盾;就是说基督徒一方面既是属天上的,是神国的公民,一方面却仍得居住在地上。属天和属地象征着两个不同的取向,两个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属天的方面是圣洁的、荣耀的、永恒的;属地的方面是污秽的、黑暗的、短暂的。一个代表福乐,另一个却充满苦难。基督徒往往好像刚刚离开各各他,却仍未看见复活清晨的曙光。无可否认,我们今日都处于上述的这种张力之中;有些基督徒以为与世俗认同,就可免除这种张力;他们名义上称自己为基督徒,生活方面实际上与世人无异。对于此等基督徒而言,人生其实哪有张力?有些基督徒以为完全逃避社会的接触,就可保持一己的圣洁。其实,最具破坏性的,不是外在的问题,乃是发自内心的邪情私欲;这正如耶稣基督在马可福音第七章所论心里的污秽。希望透过这几堂的聚会,我们可以知道怎样去化解上述的矛盾,从而明白我们身份的独特性,再次肯定存活于世的使命。
彼得并非循一逻辑性的方式,去表达他的思想,故我们很难为彼得前书去写大纲,但此书之主题甚为鲜明。故此,我们会从一段讲解到另一段,作主题式的探讨;盼望圣灵随着这八堂的研读,校正我们的心态和我们的人生观;于此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为主打一场美好的大仗。
今天,我们先来看彼得前书第一主题:神在天上为我们预备永恒的基业。许多时候,人生就像迷魂阵一样,充满一大堆无答案的问题,不少人发出了问题却得不着答案。这甚至连基督徒也不例外,他们提出问题,让牧师和传道人来解答,终究也是寻不着答案。世间上充满着无法解决的难题,信徒彷佛在暴风雨当中摇摇欲坠;有被苦难的洪流淹没,或被世俗潮流冲走的可能;或在试炼的火焰中,信心销毁。若要在这长期挣扎和搏斗中坚持下去,实在要付很大的代价。究竟这样做是否值得呢?为主的名去坚持信念,牺牲性命、或使生意受亏损,是否值得呢?我们彷佛就在漫长的黑夜里尚未窥见曙光。落在这样的光景中,人多半有许多的怀疑与埋怨。然而,在这人类历史的水平线之上,曙光已经初露,人生是有盼望的,对基督徒来说,永恒的基业就在目前。只要我们认知人生有盼望,那能叫我们忍受人生几许的艰难困苦;许多的压力,我们也能承担。在漆黑隧道里踽踽前进的路人,只要知道再往前摸索一段路程,就能见到一个花香常漫的公园;他就愿意奔跑这黑暗的路程。人在病痛当中,倘若有医生应许一个月后必能痊愈,就算再痛苦,他也能承受。有次一位姊妹因为脊骨疼痛,以致坐不安,整天在病榻上痛苦呻吟;后经医生诊断认为需要接受手术,手术完毕再探访她的时候问她是否痛楚;她说从前的痛是腐化的痛,如今的痛是康复的痛,知道有一天这痛楚会完全的消除。
人生需要有盼望,一位生长于中国大陆的女士,千方百计的要到香港来,亲友问她懂何手艺?她说到港以后就算照旧以制扫帚为业,也干得有盼望;原因是她现行活着无甚意义。人生若无盼望,生活也就毫无意义,任何困难都变得难以忍受。更危险者,人在无盼望中会放纵自己;沉迷于罪中之乐。究竟基督徒与世人有何分别?刚才所读的经文给我们一些指示:基督徒是一群对永恒有把握的人,从外表而言,他们的衣食住行,读书就业,婚姻家庭等与世人似乎没有差别;他们也经历到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但彼得提醒他的读者,基督徒在世是群寄居的过路客。他们在表面上可能与世人没有多大的分别,但却在取向与心态上必然有别。基督徒是重生得救,神在万人中拣选成为祂儿女的,他们藉圣灵得以归属于神并分别为圣。他们靠主耶稣的宝血洗净,能够坦然无惧与主相交,他们是重生的,一切旧的污秽都得以彻底洁净,新生命展开了,这是永恒的,不朽坏的。所以说,在重生的人之中,永恒的种子经已萌芽。故彼得说:我们似乎虽与世人没分别,这是就形式而言,但在生命上却有很大的分野。我们好些时与青年人讨论婚姻的问题,提到信与不信的差别,很多人以为是形式的分别;倘若不信的一方肯陪同已信的一方去崇拜、主日学、团契和查经班,那不就行了吗?其实,这只是形式的问题,信与不信者主要是生命的分别。重生的人不再惧怕死亡的毒钩、罪恶的捆缚、魔鬼的折磨和威吓,属神的人有活泼的盼望。他们不像局外人那样守候生命的结束和审判的来临;他们可以含笑以面对死亡。因为他们有着活生生,不被消灭的盼望;这盼望有根有基,不似梦想,有实际的经历。
多少时候,人的盼望极其脆弱,前阵子我们看到黎巴嫩的人质,他们的家属一旦寻得人质的蛛丝马迹,就已经充满盼望;稍有迹象显示亲属尚未离世,就已极其兴奋。人若能把握着某些东西,盼望就有根据。但我们确实发现世事少有把握,人以为抓着线索,得着财产以及名位,前途就有保障,其实,这些东西转眼间也就烟消云散了。彼得所指活泼的盼望,乃是不断在心灵涌现,就算在苦难中也不会消灭,即使在逼迫中也不能消灭旳。彼得进一步指出:基督徒有一不能朽坏的基业,此基业乃是不玷污,不衰残的。犹太人的宿愿乃是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这是根据神对阿伯拉罕旳应许,到今日他们依旧有这心态和印象;所以不少犹太人,现今仍要从苏联返回巴勒斯坦。然而,巴勒斯坦仍称不上是他们最终的家乡;这地屡遭战乱,血腥遍野,荜竟是个被假神玷污之地。耶路撒冷圣殿曾被异教玷污,这个犹太人的基业可说是毫无保障的。就算郅了今天,以色列国仍是在备战的状态;这国家并非神所应许不朽坏的基业。早些时候,香港人经历了一场银行风波,那与美国近年银行倒闭事件有相似之处;许多人把自己一生积蓄存放在银行里,希望年老时有钱可用。可是,当银行一旦出事,他们的把握,他们的基业,都只能变作残酷的回忆。
耶稣基督在受难之前,门徒都很彷徨失落,但耶稣却安慰他们说:“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那是一处不能朽坏、不会衰残和玷污的基业)。”基督徒知道神为我们预备一永恒的基业,这一信念是否出于阿Q精神,自我催眠哩?彼得却断言不是,他认基督徒有永恒的把握和重生的经历,是建基于耶稣基督复活的客观事实之上。这事实并非一主观愿望,因祂确实战胜了死亡,拥有绝对的权柄,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大的转折点。正因为基督复活的缘故,我们得着重生与盼望。
所以,每当我们信心摇动的时候,应再次注目于基督复活的事实之上。初期教会宣讲基督的时候,总离不开祂复活的事实。倘若我们把基督复活这事实挪开就比众人更加可怜;因为不信主的人,可以享受今生,自由自在,我们却似乎受着诸多的束缚。然而,基督确已复活,这是我们永恒盼望的基础!请勿容让魔鬼来欺骗你,把一些不纯的思想放在你里头。基督复活了,那朝向永恒的生命已经展开,以前的生命受罪的影响而有期限,复活的生命却是永远的生命。只要在基督里,我们即已开始经历这样的生命。过去,神已经立下良好的基础,今日,神照样有特殊的作为,好叫我们知道有一天可以享受祂为我们预备的基业。
今天所读的经文让我们看到:神有祂的能力足以保守我们,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并不是凭个人坚毅的决心和神学的资格可以走上这路,乃是靠神能力的保守。倘若靠一己的能力,相信我们永远没有机会承受神完整的救恩。有一次,一位青年跟牧师去搭火车,由于全速前进的关系,车厢之内震荡不定。青年人开始跟牧师谈话,他坦白对牧师说已信主有一段时间,但他没法经得起生活上的考验与压力;在世俗与信仰的张力之间,他坦言再没法支持下去,要考虑放弃他的信仰。牧师很有智慧的答道:你信否我可以叫这柄小刀直立于圣经上?(当时车厢仍然摇晃不定),青年人回答说:当然不,没可能!牧师于是用手持着小刀立于圣经之上。青年人说:这个不算,因你用手持刀,这方才成。牧师说:“我从没说过要用甚么方法去使小刀立在圣经上,只是我用手把持着;就是在这震动不定的车厢内,小刀也能立在圣经上。”青年人于是恍然大悟:他自己徒然挣扎,无可能叫他站立得住,唯有靠着神的承托与扶持,乃能坚立。所以,很多时候基督徒的经历就像保罗所写:“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致丧命,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喜乐,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一般,生活中好像有许多矛盾一样,有时灵性低沉至一光景甚至乎要去卖主;然而,神的手却保守着我们。彼得让我们一方面看见美丽的图像,另一方面也看到今生的困惑,彼得说:“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彼前一6)现今我们在百般试炼之中,信仰遭受冲击;外在有逼迫,内在有情欲的试探。基督徒许多时候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未信主之前,生命中少有这些挣扎。如今反而多了掣肘,凡事都要思前想后,谋定而动。未信主以前与同事间的相处愉快无比,信主以后同事却把我视作怪人看待。未信主以前,父母对我甚为疼惜,信主以后,竟称我为不孝子。各位弟兄姊妹,不知大家有没有上述的感受。我们要知道:耶稣基督所带来福音的信息必然与这时代的文化有抵触,某一些信息的本身甚至可以成为这潮流中的绊脚石,它教我们以另一种价值观去看万事。主耶稣所传讲的福音与我们的罪性明显地有冲突,我们信主以后,良知比从前敏感多了,加上圣灵的提醒、自然会感觉得有压力;信仰在冲击的状况中,撒但不单止与我们敌对,更是节节进攻,毫不放松。故此我们要学会如何防止魔鬼的攻势。
彼得教导我们接纳苦难的事实,基督徒多时落在炽热的炼炉之中,切记小心勿在罗藤树下自怜,或是把琴挂在柳树上。彼得再进一步提示我们一个真理,就是当我们信仰受冲击之时,真正属神的人,因有信心的关系就仍然大有喜乐。事实上,信徒也会遭遇忧愁,但只是暂时性的,所以切勿在暂时的经历中决定永恒的取向;许多人好容易在暂时的压迫和痛苦之中放弃了最宝贵的东西一那永恒的家乡。相反地,彼得却教导我们要从永恒的焦点看暂时的苦楚,正因如此,我们方才明白,保罗和西拉为何在监牢里仍能歌唱,因为他们的焦点放在永恒之上。我们并不否认信徒在世有苦难,信仰也不免受到冲击,无论在公司里、家庭里,甚至在街市上,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受考验。我们比较相信一些能听、能见的东西,然而,信心却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和确信;所以不能够凭我们的感官、触觉去体验神的工作。而且,这信心有时可能搀杂了我们个人的成见,别人的理论和意见,这信心混杂了一些不洁净的思想,故此这信心需要受考验,使炼净至纯真的地步,好在主基督耶稣显现的时候得到荣耀和称赞。神要求我们对祂的信心不是幼稚的,充满杂质的,祂藉着各种的经历去炼净我们,使我们对神的信成为一种毫无保留,完全体验神救赎大恩的信心。
彼得前书第一章八至十二节指出:当我们信仰受冲击信心遭考验之际,反要更加起来坚守我们的信仰。“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8)这经节里的信字是现在式,即谓不单止过去相信救主基督生活的事实,更要有现在进行式的相信;恐怕很多基督徒以过去的信心去迎接目前的冲击,实在很不足够。因为过去的信只足够让人面对当时的考验,我们须有现在的信来承担今日的冲击,正因如此,我们在苦难中仍然大有喜乐。我们所信不是些空泛的理念,乃是信神仆人和先知考察过的数据,这些旧约的记载,差不多透过一千五百年的时间,将神救恩的计划逐步向人讲解,先知一直在考察这些事实,在他们的察验中发现基督的受苦和复活并非偶然。主耶稣钉身十架并非一无奈的行动,亦非凑巧,乃有神的计划在其中。神在创世之前就预备好,再经神仆小心的察验;结果都一一应验,这就成为我们信心的根据。这救赎计划非人所构思,乃是神将一些本来隐藏的奥秘向我们启示出来。所以我们信神并非迷信,乃是信神的话语和祂的启示,在此过程中,圣灵施展工作,打开我们的眼目,让我们看见神真理的奥妙。
彼得提醒我们在困惑与试炼之中,不要胡思乱想,求神问卜,迷信命理,风水等;乃要重新察验信心的基础。今日基督徒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动摇。每天只要打开报纸,就有人根据你的星相和生肖,教导你如何趋吉避凶,当基督徒对于应否阅读这些专栏存有疑问的时候,就是信仰受考验之时,应当立刻重拾信仰的确据。彼得与我们探讨这些问题,意在教我们重整人生观,“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彼前一13)正因我们有天上永恒的基业,又有活泼的盼望和把握,所以要约束我们的思想,认真对待自己的信仰和守着永恒的确据;心思意念都要来一次严谨的重整,从一个永恒的焦点来判断万事;包括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的人生方向、价值判断、善恶标准等方面的真理,容后几堂详细讲论。然而彼得嘱咐我们谨慎自守,是特别指着道德方面的儆醒自律而言。世人只有今生的盼望,香港市民更要面对九七的冲击,故多半只管吃喝玩乐。所以基督徒要谨慎自守、约束自己。在苦难中,世人只管痛哭流泪,失去盼望。一般人更只顾现实,追逐金钱名利,他们可说是为所欲为,想做就去做;却不知道这一切连所隐藏的,神必审问。基督徒对这等事情应有何想法?彼得教我们要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专心”意谓全神贯注,不容有任何骚扰临到,就如奥林匹克运动员等候发号施令前那种专注一样。彼得用这样的字眼来比喻我们盼望耶稣基督显现所带来的恩。主的再来也就成了我们的集中点;不是说各人都要放弃自己的职业,乃是心态上不要以为愈忙就愈成功(今天许多的传道人也没法逃避这试探,连基督徒也没有时间去关心其它的弟兄姊妹)。究竟信徒众多事务之中,有多少项与永恒扯得上关系?也许,在座弟兄姊妹当中不少人落在试炼之中,期望你们不要放弃,因为遥望曙光,黎明将至。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许多基督徒都是存着信心而死的,暂时还未得到所应许的,却是从远处看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在世不过是客旅,是寄居的,却羡慕一个天上更美的家乡。所以,弟兄姊妹,请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继续走这天路,有一日,必然经历耶稣基督全然的救赎。── 许道良《朝圣客旅指南──彼得前书今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