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第七讲

題目:『長進的信心』

經文:彼得後書3:14-18

 

【聖經經文】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

無可指摘,安然見主;並且要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就如

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照所賜給他的智慧寫了信給你們。他一

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些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

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親愛的弟兄啊,

你們既然預先知道這事,就當防備,恐怕被惡人的錯謬誘惑,就從

自己堅固的地步上墜落。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

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

 

 

人的生命中有幾個會長大的現象,最基本的是人的身體會長大,我們從出生以後身體就不斷的長大,從小孩的身體長成大人的身體是一個階段,以後還會在變胖變瘦之間來來回回的變化著;第二個會成長的是心智方面的成長,這方面的成長比較沒有年齡的限制,如果肯學習,不管年紀多大,在心智上的知識和智慧仍然會有長進的空間;我們第三個會長大的現象是年紀,年紀的增加是最穩定的,沒有人能讓年紀的增長加快會變慢,年紀的增長是一種單向的變化;對基督徒來說,我們還要有靈命方面的成長,靈命的成長跟其它方面的成長很不一樣,它不像身體的成長,有階段性和局部性,靈命也不像心智可以隨個人的努力長進,靈命更不是因為信耶穌的時間比較長就比較好。靈命長進不會有底線,因為靈命不是程度,靈命是人與神的關係,靈命好的人也就是信心好的人。

 

彼得在他人生快到盡頭之前,把心裡對肢體沉重的負擔在書信中表達出來,第三章中四次對他的弟兄稱呼為親愛的,提醒他們在等候見主面的日子裡,要留意那些事。彼得非常擔心信徒的處境,除了信仰上的逼迫之外,還有人性本身的軟弱和錯誤的教導會影響他們與神的關係。在他結束這封書信之前,彼得就人本身的軟弱,和外來錯誤的教導,再一次提醒信徒要努力和防備的事。我們自己的軟弱和外來錯誤的教導,都會影響我們的靈命。

 

面對我們自己的軟弱,彼得鼓勵我們要『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責。』殷勤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常常透過一些行動表現出來。上個禮拜二所謂的中國情人節,有兩個大獻殷勤的男士成為新聞人物,他們都是做了平常人不會做的事,有一個結了婚的人,花了八萬多塊錢買花送給太太,做為情人節的禮物;另外一個人向追求一段時間的女朋友求婚,他不只向女朋友求婚,也向女朋友的家人表達他的意願,他知道女朋友的媽媽是股票族的,為了讓她看見他的求婚誠意,他就在某大報紙上的股市投資版上刊登求婚啟示,後來這個人的求婚得到女朋友和她家人的的接納。

 

殷勤的態度通常是為了討好,在人際關係中,要討好人的辦法就是讓人看見好的一面,做出叫人高興的事來。但在神的面前,我們卻不能這樣做,因為神是不會被討好的。我們常常會用人的角度去看待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很容易被言語討好,也很容易被物質討好,以為用對待人的方式去對待神,就能夠在神面前交待得過去,事實上是欺騙自己。當所羅門王完成建造聖殿的工程之後,他和以色列的百姓在神面前獻祭,所羅門王用二萬二千頭牛,十二萬隻羊當祭物獻給神,後來神向所羅門王顯現對他說:『你若效法你父大衛、存誠實正直的心行在我面前、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謹守我的律例典章、我就必堅固你的國位在以色列中、直到永遠、……倘若你們和你們的子孫轉去不跟從我、不守我指示你們的誡命律例、去事奉敬拜別神、我就必將以色列人從我賜給他們的地上剪除?並且我為己名所分別為聖的殿、也必捨棄不顧?使以色列人在萬民中作笑談、被譏誚。』後來的歷史證明了神所定下的這個原則。

 

神要我們向祂獻什麼殷勤呢?彼得告訴我們,神要我們在祂面前成為沒有玷污無可指責的人。這一個要求不是叫我們去向祂付出什麼,好維護跟祂的關係,神不會在乎人的奉獻,祂在乎的是我們是怎樣的人,我們是不是還活在污穢裡面。『沒有玷污』在雅各書中翻譯作『不沾染』,這個意思是告訴我們信主之後,雖然我們的罪污已經被耶穌的寶血洗淨了,但還是會有變成污穢的可能,這些污穢是沾上去的。在什麼情況下,已經乾淨的人會又再沾上污穢呢?

 

雅各書一章二十七節告訴我們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在原文中世俗就是指世界,包括屬世界的人、屬世界的觀念、屬世界的事。我們常常會忽略世俗對我們靈命的影響,以致於在信主之後跌倒失敗。一位去大陸工作的姊妹跟我們分享,在大陸工作讓她覺得最難過的事情是,看見從台灣和香港去大陸工作的男人,都在養包二奶,幾乎十個裡面有九個半是這樣,似乎在那個環境中很難潔身自愛。不過她也看見,在她住的大樓裡有許多其它國家去的人,卻不會這樣,因為他們是整個家庭搬去,除了在工作的環境之外,有一個幫助他們抗拒誘惑的地方。要讓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責』,不等於脫離世界,而是在會把我們污穢的複雜世界中,為自己保留一個單純的地方,在這裡有人提醒我們,幫助我們拒絕誘惑。在污穢的地方很難保持乾淨,真正靈命好的人,不會停留在神不喜悅的場所。

 

影響靈命的因素除了自己的軟弱以外,還有錯誤的教導。彼得提到保羅的書信中,有一些看起來不容易明白的內容,便有人按照不是解釋聖經的方法去解釋,結果把自己引上沉淪的下場。在原文聖經中『難以明白』這個字只出現一次,它原是用來指發佈神啟示的意思,希臘神話中所謂的的神的啟示是很難明白的。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國王在出征之前向神明求指示前途,他所得的啟示是:『如果你出征的話,你將會摧毀一大國。』這個王把所得到的啟示當成好預兆,以為這是在預言他會打敗敵人;但結果卻是大敗,他自己的國家被對方徹底毀滅。錯誤的指示比沒有指示更可怕。

 

在某些情況下,人會把聖經的內容做錯誤的解釋和應用。第一個是把特殊情況當成普遍性的原則。例如常有人問一個問題,聖經中到底有沒有禁止喝酒,有兩段聖經常被用來作為支持可以喝酒的根據。一處是在提摩太前書五章二十三節,保羅因提摩太的胃口不清,時常生病,就勸他稍微用點酒。另一處經文是約翰福音二章中,在迦拿的婚宴中,耶穌把水變酒的神蹟。第一個根據很明顯是特殊的個案,在提摩太身體的需要上,保羅勸他稍微用點酒,而不是喝酒,在聖經原文中沒有喝的動詞在裡面。而耶穌行神蹟把水變酒的目地也是鼓勵人喝酒,婚宴也是一個特殊的場合,不能用來作為平常生活的原則。在聖經中有十幾個地方用負面的立場看待喝酒,隨然沒有禁止,卻以警告的方式鼓勵人少喝酒。像保羅在以弗所書五章十八節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箴言二十三章和申命記三十二章都用毒蛇形容酒;以賽亞五章說,那些愛喝酒的人有禍了。

 

當人只看合自己心意的片斷時,就會把聖經原本的真理扭曲了。越是用自己的期待去讀聖經,越活不出神要我們活出的生活來。

 

基督徒靈命的長進是從生活上的改變看出來的,願我們在世俗的環境中,懂得用沒有玷污無可指責的方式生活,在聖經的知識上追求長進,免得在一知半解中,失去了神的祝福。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