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彼后三1~2我们的记性顶容易忘记神在我们身上的一切恩惠。当我们需要时,或许在患难中,我们对神恳箧由恩,甚至许愿,一朝事过境迁,平安的时刻来到,我们对于神的恩典,便淡然忘却。我们不可作一个忘恩的基督徒,乃要细算神在我们身上所成就的大恩,好激发我们爱神的心。── 张志新《彼得书信》

 

【彼后三3因为有私欲,所以讥诮。轻看主再来的人,其人在灵性上必定有毛病。―― 倪柝声

         所谓讥诮者指的是以轻视的态度看待应当认真对待之事物的人。──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彼三3~4为何这些叛教者要讥诮?因为他们想继续活在他们的罪中。如果你的生活方式违反了主的话,你要不是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主的话。叛教者选择了后者,因此他们便讥诮审判的教义与主的再来。──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彼后三4假教师之所以怀疑主再来的应许,乃由于他们的观念是属于「自然主义者」(naturalists),对神之「超自然」介入历史不能接受。──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后三4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根据自然主义的观点而推论,世界秩序是一个不改变的系统,运作就像时钟一样,而且要继续不断完成其动作。── 周冬冬《一般书信课程》

 

     今天许多信徒,正在抱着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要等候某些事件应验之后,主耶稣纔会来到。例如,最普通的观念以为福音还未传遍天下,所以主耶稣还不会来,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正确。笔者在一九四三年时在西康一所专科学校读医科,全校只有三个基督徒,我们利用暑假机会作乡村布道工作,专门到偏僻的小村落布道,常常走十几里路纔有几家村人,我们深信那些地方必然未听过福音,岂知有了好几处的人,都说他们曾听过福音,原来比我们早几十年曾经有一位传道人到西藏去传福音时,经过他们的地方,向他们传过福音。所以加果凭我们自己的想象以为幅音未传遍,主不会来,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我们恨本不能完全确知福音的踪迹曾曾走过甚么地方。――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后三5故意忘记】「忘记」原文意思是无知。「每一个人都是无知的,」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这么说,「只是无知的课题不同而已。」

         多么真实的一句话,但说的并不完全,因为无知不只一种。某些人无知是因为缺乏学习的机会,某些人无知是因为缺乏学习的能力;而有些人是「故意无知」。一位有名的哲学家如此说,「知识的灭绝不是由于无知,而是故意的无知。」他是对的。──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故意忘记」,不是不知。姑作是说,以自欺欺人啊!―― 倪柝声

         本节意指世界和宇宙里的自然律是由神所创造的,神既可创造自然律,当然祂也有权去改变自然律,使祂伟大的作为不受自然律所限制,主从天再次降临便是彰显了神伟大的「抄自然作为」的明证了。──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后三5~6当我们将一些古老的犹太传说,后代所增添的资料删除的话,我们便可以获得一项真理:假如我们以雪亮的眼睛读历史,在其中我们一定可以看见道德律运行不息,及上帝如何与人交往的过程。著名的历史学者佛路德(Froude)说历史有如从远古传来的声音,到头来恶人遭恶报,善人得善报。当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为其子理察(Richard)安排教育课程时曾表示:『我要他念一点历史。』事实上,历史的课题清楚地表示宇宙中有道德律,凡破坏这律的,必自取其咎。──《每日研经丛书》

 

446 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是哪个世界?(彼后三56)】

答:有一些好讥诮的人说:「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彼后三4),这种没有变动谬妄之论,彼得便加以警告说:「他们故意忘记,从太古凭神的命有了天,并从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故此,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彼后三56)。意思是指他们故意不去回想神的大能,轻忽神的奇妙作为。神起初造这世界,是「因为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卅9),照样祂也有全能的命令,许可这世界被水淹没,使这天地用火焚烧,改变世界万物(71012;来一12),是不足为奇的。这里「藉水而成」(彼后三5)一句愿意为「与水并立」,吕振中译作「藉水而结合」,所以全句意思不是大地从水造成,乃是大地与水一同存在的联结。就整个地球而言,水占四分之一,将水陆分开而成了地(创一910)。「故此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照彼得的口吻,显然就是指着这最初的世界说的(创一12),因为「起初神创造天地」之时(创一1),表示神已经把最初的天地世界都造成了,「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创一2),表示后来因被魔鬼和罪的败坏缘故,而地面变成混乱,被深渊大水完全淹没了(注)。所以此处正是彼得所讲的意思,因为从上下文观之,只有提到最初创造太古当时的世界,以致神命现今存留的天地(彼后三4-7),而并未提到挪亚洪水的事。且那次洪水并不是全世界的毁灭,只不过是对那时的罪人,旅行一次审判的刑罚而已。所以前者所论,指为最初的世界视为正确,而后者就不足置信了。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二题。——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407.彼得提及神创造的工作时,曾三次说到,并且说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了,到底这话是指洪水灭世呢,还是指创世纪一章2节圣灵运行在水面的情形呢?(三章56)】

    这也是一处难解的经文。

    彼得因为要回答那些讥诮的人,所以提及天地水的创造。那些人讥诮说: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毫无改变,耶稣既然升了天,那里还会再回来呢?

    彼得就回答他们说,万物并非仍是一样,乃是有了多次的改变,单就大地而言,就已有了三次改变,将来的改变则甚可怕,被火焚烧。

    一、大地从水而出。

    二、大地藉水而成。

    三、大地被水淹没。

    四、大地将被火焚烧。

    在创世记一章大地与水有密切关系如下:

         创世记一章并没有提到神何时及如何造,因为在第五节便题到水已经存在。水是由氢气2与氧气1所合成,H2O化合而成为多量的水。这些水盖满地面,而且淹没了地面,因此。

         神吩咐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即在洋海中),使大地露出。这就证明,大地未露出以前,大地是被水全面淹没了,是毫无疑问的。

         中文所说地藉水而成一子句原文为与水并立,该字原文为SUNIST EME,原意为共同站立共同存在”“一人站一边,所以彼得的意义不是大地藉水而成,乃是大地与水一同存在,地占地球四分之一,水占地球四分之三,这是今日科学家的推算。

    可是,彼得继续说下去: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这句话颇难捉摸。到底彼得是指创世记一章2节圣灵运行在水面以前大地被水淹没呢?还是指日后以洪水淹没世界呢?,解法如下:

    a.彼得的口气是指创世记一章2节的情形。因为神创造天地之时(创一1),己经把天地海都造齐了,以后因被魔鬼破坏(创一2),地面混乱,地被大水完全淹没,地上一切史前生物也都死去,然后神的灵在水面运行,以后重新恢复大地上秩序,所以彼得的意思不是指挪亚时代的洪水而言,这一节的当时二字是与上文连接的。如果是指挪亚时代的洪水,则应用以后,不应用当时

    b.但是许多解经家认为彼得在这里所说是指挪亚时代的洪水而言。因为彼得是要向那些讥诮的人答辩,表示世界并非仍是一样,乃是有改变的,在创造时有改变,将来也有改变,不用水而用火毁灭这个世界。

    作者本人认为第一说较合,这是彼得所获得的独有启示,保罗无之。── 苏佐扬《圣经难题》

 

【彼后三5~7彼得的主张是明显的:用祂的话创造了这世界的神,亦能介入祂的世界作祂想作的事!世界是祂的话所造,也因祂的话而存留,祂的话是大有能力的。

         神有在任何时间「介入」并完成祂旨意的能力。祂能从天上降下雨或降下火来。「然而我们的神在天上,都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诗一百十五3)──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彼后三7神已为宇宙作好准备,就如人为冬天的来临,把煤存放在煤房一样,到适当的时候,便降下火来。── 周冬冬《一般书信课程》

 

     在这个核子时代,我们知道物质其实是一堆给储存起来的能量。将一颗原子核心分裂,会有大量的能量猛烈地释放出来。因此,世上一切的物质都蕴含大量的爆炸潜能。现在,主将这一切聚合在一起(西一17:「万有也靠他而立」)。只要衪撤回衪的控制,一切的原素都会熔化。在现阶段,天地得保存,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彼后三8主看一日如千年,」我们常重视『年』的意义而忽视『日』的价值。许多人在新年立新志,抱着极大的希望;其实历史上重大的纪念日,很少是在一月一日的。每一日都可以是我们的新年,每一日都可以视为元旦。用不到把希望寄在远处,而把眼前的光阴,任其消逝。神的恩典每早晨是新的(哀三22~23),只要我们能每日把握神的恩典。神要我们重视与珍惜『每日』的价值,与『现在』的机会。惟有今日的机会才是真的;成功不是等待将来,乃是始于今日。『谁藐视这日的事为小呢』(亚四10)桑安柱《银网集》

         主看…千年如一日。」在人看来,千年是一个很长的日子,但时间对于神可以说不发生甚么关系的。这好比穷人用一毫子坐电车都舍不得,但万万富翁买一张飞机票去英国都不在乎。 桑安柱《银网集》

         「千年如一日。」祂不像我们会受到时间的限制,祂亦不以人的标准来估量它。神在时间之中彰显祂的作为,但祂并不受制于时间。──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一日如千年」表示时间宝贵(诗九十12),也表示神恳切等待世人回头;「千年如一日」表示光阴容易过去,也表示神的信实和忍耐,永不改变。── 张志新《彼得书信》

 

【彼后三8时间宝贵】「一日如千年」表示时间宝贵。爱迪生一辈子得到一千零九十三项发明专利,包括电灯和留声机。晚年有人问他那件东西他最珍爱,他毫不迟疑的回答:「时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流汗。」他身体力行自己的话,活了八十四岁,八十岁时还在实验室研究从草类提取橡胶。这样毕生和光阴赛跑的人,对时间当然念兹在兹。我们不紧要爱惜光阴,也要赎回工阴,把以前所有任意浪费掉的光阴补还过来。── 张志新《彼得书信》

 

【彼后三8~9英国牛津大学前神学教授温德(J.W.C. Wand)说得对:「有限的人是不能捉摸无限的,或说我们这些终被灭没的受造者是绝不明白那永恒不灭者所操管的历史过程和众事件的。」──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后三9神的「延迟」是表示祂对这个世界有计划,并且祂正在施行祂的计划。

         「你们」与「我们」不同。「我们」的意思是全人类;「你们」是指彼得的读者就是神所拣选的(彼前一2;彼后一10)

         「悔改」就是「心思意念的改变」,而非「后悔」,后悔的意思是「我为自己的过错感到难过」,也不是「自责」,自责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消极无望的态度,使人陷入绝望的情绪中。

         「都悔改」在英文是to come to repentance,其中come这个字有「让出地方给」的意思。失丧的罪人需要挪去心中的骄傲,并让出位子给「悔改」,且谦卑地接受神的话。──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彼后三10瑞士学者保力期教授(Bo Reicke)说:「所有宇宙里的体系及伟大的星球银河系,甚至时间空间的关系都要完全毁灭,消失净尽。」──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大有响声」的意思是「有嘶嘶和爆裂的声音」彼得所用的希腊字是人们用来形容鸟翅膀挥动或蛇发出嘶嘶之声的字眼。

         「销化」的意思是「崩溃、溶解」,含有某物遭破坏而还原至基本组成元素之意,而这便是在原子能释出时所发生的。──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447 天有大响声废去,有形质的被烈火销化情形如何?(彼后三10)】

答:那日天必有大响声废去——那日意指世界的末日来到,「有大响声」其原文()意指訇然With a Loud Noise,原意乃为矢箭射出时呼呼之声,或如飒飒吹过的风声,在新约圣经只有此处用过一次。乃指熊熊烈火焚烧的声音,犹如天像书卷起来的响声(赛卅四4)。这种大响声,显然类似现今核子爆炸,隆隆巨响,震动天地那样强大的威力,甚至直接出于神的超然毁灭力量,使天势震动,天地废去而灭没了(太廿四2935,五18;来1112;诗一O26),万分可怕。

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这有形质的,原文为(),有原质,地上五行之意。英文译作Elements,即原质、原素,此字原有巴比伦传说神道之事而引用者,如风、雨、日、月、星、辰五行等,均谓各有其神灵。当时希腊哲学家威信世界一切物质,是由水、火、风、土四种原素组合而成,即所表示有形质的;但大多数认为这有形质的,乃指日、月、星而言。总之,彼得的预言,将来的世界天地万物都要废去,豆芽烧尽,都要被烈火熔化,这种烈火是出于地上的爆炸焚烧,或是借着别的天体星球相撞而来,人是无法预测的。不过照天文学家告诉我们,有一种星名nova的,忽然出现,光芒四射,照耀辉煌,然后因受一种已经变冷的死星冲击,就渐渐衰弱而消灭,这地球就是一种死星,是曾一度由太阳中所抛出来的火球残余。当神所预定的计划来到时,这大地或借着内在的爆炸,或是借着与别的星球相撞,就会再一次变成闪烁发光的火球,一切归于毁灭。但信徒必得拯救,只有等候主的再来,盼望新天新地的出现,则可以永远安居在其中了(三10-13;参赛六十五17,六十六22;启廿一1)。——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彼后三10~11我们既知道世界的结局,将要被火焚烧,就不当再爱它了。我们有没有听见,一个人知道一个银行要倒闭了,他反特意去存款呢?若是知道那个银行要倒闭,谁也不肯把钱存进去。所以,我们如果知道罪、肉体、世界是要受审判的,就好了。

 

       「天必大有响声」,这句话似乎表示那使这世界上一切「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的,可能是由于一种猛烈的爆炸而引起的焚烧。「大有响声」暗示那种爆炸是属于类似现今核子弹爆炸而引起的威力,或更甚于现今人类所有最具威力的武器的某种天然的爆炸,也可能是直接出于神超然的能力所发出的毁灭力量,正如神毁灭了所多玛,蛾摩拉那样。――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408.天如何在大响声中废去?有形质的指什么而言?它们都要被烈火销化,包括天地在内,是如何销化 (三章10-12

    一、大有响声四字原文是HROIZ EDON,在新约圣经只用过一次,该字原意为射箭时箭羽呼呼的响声,或飞鸟疾飞时的响声,或大风吹过的响声,或大水澎湃的响声和大火焚烧木材的可怕响声等。

彼得预言将来天也要毁灭,天要在这种可怕的大响声中废去。记得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的一颗原子弹扔在广岛时,曾使广岛市焚为平地,死去十三万六千余人,伤十一万八千余人。当原子弹轰炸广岛时,隆隆巨响,震动天地,有一种带有热风的暴风吹过,所到各处,摧残无余。该暴风连吹四次,响声甚大,似乎要把天也震掉下来。这是有关原子弹轰炸广岛的报告。

彼得似乎预先看见这种可怕的原子弹轰炸的情形,所以用这罕见的字来形容将来的命运。

    可是,天怎样会被毁灭的呢?不要忘记主耶稣也曾宣布天与地都要废去(太五18,廿四35)。他又说:天势都要震动(太廿四29),震动一词原文SALEUTH ESONTA1),音似撒流射散他移,似乎表示天也因原子弹的轰炸(将来有更可怕的核子武器)而被摇动以致解散。

    以赛亚先知曾预言说:天上的万象都要消没,天被卷起,天像书卷,其上的万象要残败(卅四4)。希伯来书作者也曾引用诗篇一百零二篇26节的话说: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像衣服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卷起来,像一件外衣。彼得所说有关天的预言,可能是天像书卷被卷起时所发出的可怕大响声。至于天怎样会被神卷起,那是属?天上的秘密,世人不得而知。

    二、有形质的一词原文为STOIGHEION,原意指泥水匠作砖的初步手续,又指前进行列中的一队人。当时希腊哲学家都相信世界一切物质是由火、水、风、土四种元素组合而成,这四种元素,便是这个希腊文所表示的有形质的。中国人也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以为这五样便是一切物质的元素。现在科学家发现物质的元素已有九十六种了。

    彼得预言这些原素有一天都要被烈火销化而烧尽。

    可是怎样会被烈火销化呢?

    三、销化一词原文为LUO,原意为释放、放松、解开、分裂。彼得预言将来一切物质的元素都要因为分裂而发生可怕的烈火,与原子能被释放的理论相同,除了是神启示彼得这样预言之外,千多年前的人是无法能说出千多年后原子能被释放的理论的。

    原子科学家为我们解释说:原子的核心是不变的,但那伟大的原子能乃是蕴藏在原子核里面,假如能把原子核心击破的话,便能产生惊人的力量。轰炸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原料为URANIUM),它的威力比平常的炸弹大一百五十万倍,广岛哪能不被毁灭?

    至于裂火一词,原文是动词,为KAUSOUMENA音似烤熟免拿,与中文的烤熟近似。希腊医生常用此字指病人发高烧而言。这字是指某物被裂火烧焦之意。中文此句应译为有形质的都要因火烧而销化

    原子弹炸广岛后,据报告,地上的沙土也烤焦了,成了一大片未经制炼的玻璃。历代的战争结果,不过使地上的人与物被毁灭,至于大地本身从未被焚烧而改变。原子弹则连地的本身也被烧烤而有改变。

    科学家现在发明更可怕更厉害的武器,天与地被毁灭,自不在话下。请注意,世界将来被毁灭,是人为不是天灾,我们只有等候主耶稣再来,正如彼得所宣布的,盼望新天新地来临,我们可以在其中安居(13节)。── 苏佐扬《圣经难题》

 

【彼后三11「为人」这个字的字面意思是「外来的,来自这个世界,外国的」。因为我们已「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4),所以我们必须活得与这世上的人不同。对他们来说,我们的行为应该像是一个「外国人」,因为这世界非我家!

         我们的行为应该有圣洁和敬虔的特色。「圣洁」这个字的意思是「分别、隔离」。基督徒从周遭不敬虔的世界中被呼召出来,并且单单为了神被分别出来。「敬虔」可以被译作「虔诚」,它在描写一个生活致力于讨神喜悦的人。──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彼后三11巴克莱举出三个极佳的例子。他取材自异教徒墓碑上的墓志铭,讲述当人拒绝历史的目的论时,将有什么后果发生。这历史的目的论主张造物大工有一个目标,有一项高峰的结局,这也是主降临教义中的主题之一。首先,人们趋向享乐主义。他们说︰「我过去不算什么,现在也不算什么;所以你们这些仍然存活的人哪!吃喝玩乐吧!」其次,人们变成冷淡。他们说︰「我一度不曾存在;现在我也一无所有。我并不感到自己存在,我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存在。」最后,人们变为失望。他们又说︰「『查理达斯,地底下是什么?』回答︰『幽深的黑暗。』『那么向上的道路又通往何处呢?』回答︰『(有关天堂的说法)全是谎言……』『这样我们就没有指望了。』」巴克莱正确的下了结论,说,若没有隐藏在主再临教义后面的真理,若生命没有目标,则人就没有值得活下去的理由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彼后三11~12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仰望并促进神的日子来到(原文)

         圣洁是合于神的性情,敬虔是像神的样子。我们的为人生活,一切都必须合于神的性情,像神的样子,有神的成分,彰显神的形像。如果我们这样圣洁敬虔的追求天国,我们不只在将来能得进天国,并且在今天还能促进天国。

 

【彼后三12可译作『催促神的日子来到』。 牛述光

         仰望并促进神的日子来到(原文)。彼得在这里所说『促进神的日子来到』,就是促进神的国,也就是天国来到。天国的来到,是需要人在地上与神合作,为天国争战的。

         「仰望」的意思是「殷切期待、等候」。「切切仰望」可译为「寻找并急切催促神日子的来到」(looking for and hastening the coming of the day of God)

         在服事中有两个极端是我们必须躲避的。一个是将我们「闭锁」在神全能的计划内,并认为我们无论作甚么都不会造成任何改变或影响。另一个极端是认为如果我们不作,神就无法成就任何事!神所预定的一切旨意绝不可成为我们懒惰的借口,我们的计划和行动也绝不可企图取代它们的地位。──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448 新天新地与义居在其中是指什么?(彼后三13)】

答:关于新天新地,按上文记述的情形(彼后三10-12),可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如下:

①是认为旧天地的革新,因为罪的影响,地球已经败坏,而空中被魔鬼占领也败坏了(弗二2,六12),在主降临以前,这天地必为彼得所预言的,要经那惊人的烈火所焚烧,使之炼净而更新(参玛三2,四1),成为焕然一新的天地,有义居在其中。这义可指为神的义,或一切因信称义而承受之义的人(罗五119;腓三9)。义者是以基督为这新天新地作中心,与祂安居其中,直到永远(参约壹三7;启廿一122-27,廿二5)。

②是认为另有一个新天新地,由于旧的天地因被罪所破坏,已受咒诅被火销灭,但神已预备另一新天新地,使地上一切得救的居民,包括千禧年的一切所有的人,和已改变成灵体的历代信徒,都迁徙至新天新地去居住。这新天地之观念,非现在新约使徒彼得和约翰所独见(启廿一1-5),早在旧约的先知以赛亚也曾提过了(赛六五17,六六22)。不过论到在地上的居民,他们先怎样经过逃避烈火,而迁至新天新地里,圣经未有启示,这是令人百思而不解的事。——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409新天新地是旧天地经过烈火改变而变成新天地呢?抑在另外一宇宙中的新天地呢?(三章13)】

    新天新地这种观念与预言,在以赛亚书与启示录均曾记载。以赛亚书六十五章17节及六十六章22节所说的是,神要造新天新地,而且也提到有人死亡(六五20)。因为有人猜想以赛亚先知所预言的是改造新天新地,可能是指千禧年而言。

    启示录廿一章1节所提及的新天新地是没有海的,而且宣布不再有死亡4节)。似乎约翰比以赛亚先知看得清楚得多。

    至于彼得所说的新天新地,是怎样的一个新天新地呢?解经家有两派不同意见:

    一、是旧天地的革新。因为罪的影响,地球已经败坏,而空中因为被魔鬼所占领(弗二2),所以空中、亦即一般人所说的天,也被败坏了。神有一天要用火焚烧地和天,使之洁净,正如玛拉基书所预言的,主降临以前,要像炼金之人的火2节);又说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四1)。毫无疑惑地,主耶稣降临以前,天与地必如彼得所预言的,经那惊人的烈火所炼净。然后,天地焕然一新,使以后在其中居住的一切义人安居乐业。

    可是,在天与地被烈火焚烧之时,在地上居住的人们,要事先徙置到那里去逃避火灾呢?这一说法无法解答。

    二、是另一新天新地。旧的天地因被罪所破坏,已成为可咒诅的,所以要被火所毁灭,但神早已预备另一天地、即新天新地,使地上一切居民包括千禧年中的一切长寿之人和己改变成为灵体的历代基督徒,都迁徙到那新天新地去居住。

    这新天新地的情形,相信亦即约翰在拔摩海岛异象中所看见的一样(启廿一1-5)。

    我们根据天文学家所发现的有关宇宙的事实,便可推测彼得所预言的新天新地是在另一个宇宙,而不是我们这个旧宇宙中。

    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不只一个,乃是一群的。所以有宇宙群之称。宇宙群是分三类的:一是死去的老宇宙,一是现在我们所住的今宇宙,另一是未来的新宇宙。天文学家在这个宇宙中用望远镜向天四边观察,发现许多星群,不是一颗一颗的星,乃是离开地球非常遥远的星云,星粒之多,多如一朵云彩,因此称之为星云NEBULA and GALAXY)。在天空的星云非常多,但其实都是另一个宇宙,每一个星云就是另一个宇宙。这些宇宙有已死去的,如马头星云是很惹人注目的。因为该星云是黑漆一团的,在猎户星座(ORION),形状像马头。其实该马头星云的宇宙已经死去,其中所有的星均已无光。

    再观察天空,有许多星云是很规则的,我们太阳系所在的今宇宙好像仙女星座ANDROMEDA)的一个煎蛋形星云一样,中间像蛋黄,四边像蛋白,已经煎好待人享用。太阳系好像在稀薄的星云之一端。

    不过,这些宇宙可能在未来惊人烈火中都要死去,像马头星云的命运一样。

    但是,天上还有许多未来新宇宙,这些宇宙的形像是千奇百怪的,根据天文学家的推论,它们都在发展中,或说膨胀中,似乎还没有成形。其中以室女星座VIRGO)的螺旋形星云最值得研究,很显然地,这星云是在运动中,好像一切的星都要远离星云的中心向外抛出去,而且分为两个方向向外面抛出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新宇宙未经罪恶玷污,适宜义人居住,可能新天新地就是指这些新宇宙而言。

    不要忘记,天文学有一观星原则。比方说:上述的仙女星座中的煎蛋形星云的光是二百二十万年前的光,现在才达到地球人的眼前,事实上,二百二十万年后的今日,该煎蛋形的星云老早已改变了形状。滚了蛋了。

    所以,现在天文学家观察所得的未来宇宙的形状,乃是多少万年前的形状,相信现在已经成形,准备迎接所有义人,你我也有份,安居其中了。── 苏佐扬《圣经难题》

 

【彼后三13「有义居在其中」,这「义」一方面可以指神的义,一方面亦指耶稣基督本身,因基督就是「那义者」(约壹三7)── 张志新《彼得书信》

 

【彼后三14等候基督再来会培养另一项特质,就是一种深厚的平安感。主再来的日子就是伸冤的日子。基督徒的心思意念若专注于基督的再来,就能重新得到平衡与稳妥的感觉,不论他目前环境有多么艰难。那不能理解的平安也会深植于人心中。我记得一位南非洲班图(Bantu,非洲中南部的黑人部落)妇女曾告诉我说,她能够毫无怨恨或苦毒的面对因她肤色所带来的羞辱,因为她知道主耶稣有朝一日必然再来,然后一切错误都将被纠正。这样的一种态度当然很容易落入极不合基督教教义的沉默主义;宗教可能变成麻醉人民,叫人向不公平制度低头的鸦片。但是对主再来的盼望,不但在此时此刻能刺激人起而有基督徒的行动,并且也使人对那些在今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丁道尔圣经注释》

 

449 保罗一切的信上,都是讲论这事所指何信何事?(彼后三15-16)】

答:彼得在此提到「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彼后三15下)——这里很能肯定,究竟是指保罗一封书信,但很可能是指罗马书,并说「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彼后三16上)——按这一切的信,意系指保罗所有的书信而言,但当彼得写完后书时,保罗尚未写完他的全部书信,如较本书为迟的提摩太前后及提多书,这些教牧书信等是。故这一切的书信,乃指保罗自己已写成的一些书信,「也都讲论这些事」——大概是指前文所述关于基督再来的事(参罗八2324;林前四5,十五51-54;林后四16-18,五10,弗四30;腓三2021;西三424;帖前四1617;帖后一7-10)。保罗所写的信中讲论,乃是出于神所赐的智慧,得到灵感的力量而成的。此为彼得在本节所启示的重点,以及指出保罗书信价值之所在。——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彼后三16圣经不可『强解』,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不可装明白。 牛述光

         『强解』就是解得不自然,解得勉强。

         「强解」希腊字的意思为「在架子上强加扭曲、歪曲、曲解。」大多数的异端都曲解了圣经某些基本的教义。假教师断章取义,歪曲圣经,制造与神的话相反的教训。「沉沦」可被解为「可恨的、有害的、灭亡的、毁灭的」,它的意思是拒绝永生,结果就是永死。──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彼后三17「防备」的意思是「不断地戒备」。徒有知识并不足以保护。他们必须留心;必须警戒。那些有圣经知识的人很容易变得过度自信,因而忘记了这警告。

         真信徒会「被恶人的错误诱惑」(意译)。彼得警告我们不要损坏了那道必须立于真信徒和假教师之间的分隔墙。真理与错谬之间不可能有共享,假教师是活在「错谬中」(彼后二18),而真信徒是活在真理的范畴中(约贰1~2)

         「恶人」这个字的意思是「不法之人」。真基督徒不可能从恩典中堕落而迷失,但是他们却会在自以为是的「坚固」中堕落。基督徒的坚固来自于对神话语的信心、对神话语的知识,以及将神话语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的能力。──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彼后三18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有长进。」

         这是全圣经惟一说长进的地方。这里不是说长进到恩典里去,乃是在恩典里长进。你不能长进到恩典里去,你必须在恩典里长进。恩典就是说,神替我作。我们在恩典里长进,就是说,我需要神替我作更多的工。真理(知识)是指明我们的缺乏,恩典是供给我们缺乏。真理是指明我们在那里缺了,恩典是补上我们的缺处。 倪柝声《得胜的生命》

         我们必须「在恩典中」长进。这与基督徒的特性有官。在恩典中成长通常是指经历试炼或苦难。我们从未真正经历到神的恩典,直到我们自己山穷水尽之时。在「恩典学校」中所学到的都是代价昂贵的功课,但却是值得的。在恩典中成长的意思是变得更像主耶稣,我们从祂领受了我们所需的一切恩典(约一16)

         「在知识中」长进必「在恩典中」长进容易的多!我们对圣经的认识都远超过在实际生活中所经历的。不带恩典的知识是可怕的陷阱,而没有知识徒有恩典却可能非常肤浅。一旦,我们将恩典和知识相结合,我们便有了坚固个人和建立教会的奇妙工具。

         我们藉神的话愈认识基督,就愈在恩典中长进;我们愈在恩典中长进,就愈明白神的话。这需要殷勤、需要操练和列出优先次序。没有一个人会自动变得在属灵上长进又坚固,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奉献和长进。

         属灵成长的结果是甚么?荣耀神!「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当我们使自己远离罪和错谬时便荣耀了耶稣基督;当我们在恩典和知识上长进时便荣耀了耶稣基督,因为那时我们便变得更像祂了(罗八29)──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彼后三18要在恩典和知识上长进】神的孩子不是天生下来便具有成长和服事一切所需的东西(彼后一3)。他需要能使他成长的属灵粮食和训练,他需要保持洁净。我们成长是靠食物,而不是副食品。

     我们在一个有爱的家庭中会长得最好。这是地方教会成立的原因。婴孩需要一个能保护、供养、和有感情的家庭的照顾。实验证明没有受到特别关爱和照顾而单独被养育的婴孩很早便会出现身体和情绪上的疾病。教会是照顾并喂养基督徒的「育婴室」,是神所指定帮助他们长大的环境。──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身体的成长是由各个不同肢体的平衡发育而成,同样「属灵的人」亦必须以平衡的方式来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在恩典和知识上长进。我们必须在敬拜和服事之间,信心和工作之间保持平衡。神的话所赐给我们平衡的粮食有助于我们维持平衡的生活。──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讥诮者的结局(彼后三1~10)

   一、讥诮者不认神的话是真理(1~4)

   二、讥诮者不认神的工作是前后一致的(5~7)

   三、讥诮者不认神的旨意是怜悯的(8~10)

───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亲爱的弟兄阿(彼后三1~17)在本章有五次用『亲爱』二字。一次是指着保罗(15),虽然保罗曾严严地责备彼得(加二11~16),彼得害是爱他。

   一、记念主命(1~2)──主的命令记载在圣经里,是借着先知和使徒传与我们的(耶十五16;三63)

   二、谨防玷污(14)──若无可指摘,就能安然见主(腓二4~16)

   三、不可忘记(8)──主大有忍耐(3~5)

   四、防备诱惑(17)──务须坚固,要在恩典和知识上长进

――丁良才《经题模范》

 

【等候基督再来的生活(彼后三1~18)

   一、回想先知和使徒的教训(1~2)

   二、警告要防避讥诮基督再来的人(3~4)

   三、主再来的应许确实而可靠(5~10)

   四、为基督再来作适当的准备(11~18)

── 周冬冬《一般书信课程》

 

【主的再来】

   一、圣经正不断应验主再来的预言(1~2)

   二、好讥诮的人愚蠢地以主再来为笑柄(3~7)

   三、主必再来(8~9)

   四、信徒对祂再来的回应(10~18)

── 弗莱明《彼得后书及犹大书》

 

【要殷勤(彼后三11~18)

   一、应当殷勤地过敬虔的生活(11~14)

   二、殷勤地赢救失丧者(15~16)

   三、殷勤使灵性长进(17~18)

─── 华伦魏斯比《作个分辨者》

 

【盼望主再来当存的四种态度(彼后三14~18)

   一、当殷勤过圣洁的生活(14)

   二、要学习主的长久忍耐(15)

   三、当防备受人诱惑(17)

   四、要在主的恩典与知识上长进(18)

── 张志新《彼得书信》

 

Things to Recall

A Day is Like a Thousand Years; A Thousand Years Is Like a Day

I. Original Heavens and Earth

   1. Original Creation

   2. Go through Destruction

   3. Deluged by Water

II. Re-created Heavens and Earth

   1. Present Heavens and Earth

   2. Patient Waiting to Repentance

   3. Melt by Fire

III. Future Heavens and Earth

   1. Future World

   2. The Home of Righteousness

   3. Make Preparation to Meet the Lord

── Chih-Hsin Chang 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