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A.  给以弗所教会的信        2:1-7

 

在分析下面的七封信之前,我们应该注意一些这些信的共同特点,它们都比较简短,每封信都有一个主耶稣对那个教会适当的描述,每封信都有赞扬的话(给老底嘉教会的信除外),每封信都有对会众的责备(给士每拿与非拉铁非教会的信除外),每封信都敦促其读的人要采取特定的行动,每封信都有给忠心顺服的人一个应许来鼓励他们。(See the chart in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p. 941.)

 

“第一个与第七个教会是在很严重的危险中;第二个与第六个教会是在极好的光景中,第三、四、五个教会是处在中间状态,不太了也不太坏”(Morris, p. 58)

 

这些是给第一世纪历史上的教会的信,就象保罗的许多书信一样。它们的信息也适用于今天的各个地方教会以及其中的基督徒,而且,这七个教会的景况与整个的宇宙教会的景况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世纪到二十世纪历史的进程已经显明了这一点。所以这些教会的情景是有预言性的,尽管在书中对此没有指明。然而这些教会的情形代表了教会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面临的问题,所以第一封信都适用于今天的教会,只要地方的教会发现它们自己是处于类似的光景当中。

 

“基督给这里的每一个教会直接了当的信息是新约书信的capstone,这些新约书信是指导献身于基督信仰的人的生活的”(John F. Walvoord, “Revelation, ”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p. 927)

 

基督告诉约翰写给在以弗所的教会,因他们为神的真理而有的劳苦与忍耐为称赞他们,并劝勉他们要点燃先前他们对基督的爱。

 

本书信目的地与对基督的描述        2:1

 

以弗所是一个重要港口且是小亚细亚省的首府。保罗在那里传过道,并在以后的事工中把那时作为他的工作基地(18:19-21; 19; 林前16:8),提摩太(提前1:3)、使徒约翰也在那里为主作过工(见本书1:9解释)

 

“使者”是这封信的主要收信对象,“使者”可能指的是传信息的人(作领袖的长老与牧师),也许是通过他把信的内容读给会众而使信息让会众知道。很难说这封信是送给一个灵界物的。翻译成“使者”的希腊原词在新约中通常指天上的存在者,但它也用来指传信息的人(参太11:10; 1:2; 7:24, 27; 9:52)

在这里基督被形象的描绘成是对所有的教会领袖有权威的一位,并深知道他们的光景。他在注视着他们。

 

称赞      2:2-3  (6)

 

这个教会对基督至忠达四二年之久。基督称赞这些信徒的好行为、他们在苦难中服事主的劳苦与恒久的忍耐并对恶人与假师傅的责备。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这个教会的忍耐(3)

 

责备      2:4

 

然而以弗所人服事基督持守真理是作为传统而非对他们救主热切的爱(参弗1:15-16),他们所做的是对的,但这样做的原因却是错的。服事神与持守真理固然重要,但基督也要我们爱他。

 

劝勉      2:5-6

 

基督提出治疗冷淡的心的方法就是要他们回想他们当初是如何爱他的,并要悔改(改变他们的态度),且恢复曾经激励过他们的爱。“起初所行的”可能指的是他们做过的曾煽起他们爱火的那些事(可能如主的晚餐等),而不是激起他们的服事的热心的那些事。

 

以弗所教会最后消失了,但那是直到五世纪才发生的事(参徒6:5)。所以本书信的收信人似乎是对这样的督促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这个城市原来所在的地方现在已基本上没有人居住了。

 

对尼哥拉一党所知甚少,他们也许是一个叫尼哥拉的人的跟随者们(参徒)。据生活在二世纪晚期的Iranaeus的书中记载,他们无度地放纵肉体的私欲,实行淫乱,并吃祭偶像之物。(See Irenaeus, “Against Heresies,” Vol. 1: Ante-Nicene Fathers, p. 352.)翻译成“尼哥拉一党人”的希腊语是“征服”与“人们”这两个词的音译(尼哥拉),因此,尼哥拉主义是作为一种控制人而非服事人的系统从历史上传流至今。

 

“尼哥拉人一党人的教训就是夸张过讲基督信仰的自由企图在信仰上与异教妥协”(Merrill C. Tenney, Interpreting Revelation, p. 61)

 

应许      2:7

 

在第5节中主隐含地应许了若是教会顺服,那么它将持续下去。除此而外,基督又给了教会中的个别的人一个应许,“得胜的”也许指的是所有忠心的基督徒,而非背教者(2-3节,10c, 13, 19, 25节;3:3, 8, 10; 约壹5:4-5)。这种解释是根据在所有七封信中对得胜者的应许而来的。这个应许是以一个要人注意的提醒为开始的。

 

“这些应许是只属于基督徒的,应许的实现是在未来弥赛亚的时代。基督徒进入这些应许的时间必须是在第一章提出的时间(基督作为审判者出现在七个教会之间)之后。教会必须首先要经过审判,然后得胜的基督徒才会认识到所应许的。(Chitwood, p. 45)。”

 

应许本身的内容似乎是,那些回想、悔改并行起初所行的才有份于生命树。

 

生命树是与人在地上的统治是有一种关联,亚当未堕落时是可能吃到生命树上的果子的,但他堕落后就被与生命树隔离了(1:26-28; 3:22)。在将来人会再一次可以得吃生命树上的果子(22:14)。在千禧年期间,一些人将与基督同掌王权,治理全地(2:26-27)

 

“神为那些将要与基督一同治理与掌权的人有一个丰富的预备,这生命树就是在这预备之中,是为基督徒所存留的;而且从创世记中的记载我们看到亚当的地位,他被创造是要治理与统治,拥有生命,可心随意食用生命树上的果子,若不是因他犯罪之故,前面提到的神为基督徒所预备的在亚当身上也就会成为事实了。这生命树上的果子在创世记中曾有过,在启示录中也将会有,是为那些在国度中掌权者预备的”(Chitwood, p. 48)

 

生命树在箴言书中出现过四次,这个词在那里的使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它在创世记与启示录中的意义。智慧(3:18)、义(11:30)、愿望的满足(13:12)与温良的舌(15:4)都被称作生命树。这些都生命树的果子,若是亚当没有犯罪就会得到这些了,将来这些果子也会给那些得胜者,使他们可以有效地治理。

在伊甸园中的生命树与在千禧年之后新耶路撒冷中的生命树(22:2)似乎就是实际的树。但在千禧年期间的生命树可能是一个比喻而指的是基督。(参启2:17)

许多解经者认为在2章与3章中对得胜者的应许是对所有基督徒的应许。根据他们所想的,这些应许的中心是,神告诉他们在将来他们必要得的福气,以便激励他们在现在忠心地跟随他。类似地,保罗也提到我们在基督里的福气,来激励我们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持这种观点的人指出了在约翰一书中约翰称所有的信徒为得胜者(约一2:13; 4:4; 5:4-5)

在教会历史上这里所描述的情况尤其符合使徒时代。

 

       B.   给士每拿教会的信        2:8-11

 

这封信的目的是要称赞士每拿的信徒在迫害中的忍耐以及他们为基督的缘故甘愿受贫穷,并劝勉他们不要惧怕,要致死忠心。以弗所的信徒需要回到先前爱的光景中,而士每拿的信徒则需要在目前景况下忍耐持守下去。

 

本书信目的地与对基督的描述        2:8

 

士每拿也是在爱琴海中的一个港口,在以弗所南方在大给四十英里处。在一世纪晚期是一个大而富裕的城市,人口大约10万。现在这个城市叫Izmir,人口大约20万。

基督在这里描述自己是永恒的那一位,是死过又活的“士每拿”意思是没药,没药是一种香料,用来膏抹尸体防止腐坏(参太2:11; 19:39)。当被碾碎的时候,它的香气就散发出来。这些信徒将会受到鼓励,即使他们受到死的威胁,但与基督的复活与永生是肯定与他们有份的。士每拿作为一个城市有好几次因外敌入侵和地震而灭亡,但民众又建造它使它又复生。在士每拿人们敬拜一个叫Cybele 的女神,她被看成是每年使大自然恢复活力的化身,人们说她每年春天都从死里复活。

 

称赞      2:9

 

基督知道这些基督徒因为为基督作见证所经历的患难(字面意思是压力)。这些患难包括极端的贫困,很明显的,他们的生活来源被迫害他们的人切断的。但尽管在士每拿的基督徒生活窘困,但他们在灵里却是富足的。很明显的,对他们进行迫害的人当中有亵渎基督的犹太人。他们宣称自己是虔诚的犹太人,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他们是出于撒但的阵营(参徒14:19; 17:5-8, 13)

 

168Polycarp在士每拿殉道的时候,这些犹太人极热心地在安息日帮助预备木头与柴捆烧死了他”(Charles C. Ryrie, Revelation, p. 23)

 

基督并没有责备这些圣徒,很明显地,他们在试炼中他们保持了在信仰与行为上的纯洁。

 

劝勉      2:10a

 

即然这些基督徒将要永远与主同活,他们不必惧怕他们的敌人或死亡。在经神允许后,魔鬼很快就会激动他们的敌人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下在监里(参伯1)。对这些基督徒来说是一个试炼,但同时也是一个洁净他们的机会。尽管有人可能意要按字面意思来解释,但“十日”的患难也许指的是一段短暂的忍耐,特别是指在十个罗马皇帝下受迫害的那些“日子”(参创24:55; 11:19; 撒上1:8; 5:18; 19:3 42:7; 1:12; 25:6)(See Walter Scott, Exposition of the Rvelationof Jesus Christ p. 69.)

应许      2:10b-11

 

因为以前的忠心,士每拿的居民有对皇帝有效忠的名声。生命的冠冕也许是作为奖赏的丰盛的永生生命。(参林前9:25; 帖前2:19; 提后4:6-8; 彼前5:4; 4:4)。这似乎是给那些忍受试炼致死不否认基督的人的一个冠冕,忍受这些试炼的人在被approved之后会得到生命的冠冕,这个approval发生在他的工作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受试验之后(林前3:13),冠冕就是在这审判的时候授予的(林前3:1)

 

士每拿因其城市的美丽,被称为是“小亚细亚的皇冠”。每年一些行政官员、管理者和祭司都因他们的忠于职守而受奖,戴上一顶树叶编成的帽子。

 

只有得胜的人才不(在希腊语中是双重否定,在任何方式下都不)受第二次的死的害,就是与神永远隔离(是在第一次的死,就是身体与灵魂分离之后的)。不忠心的基督徒会被第二次的死的伤害,也就是在千禧年期间他们将经历某种程度上的与神的分离。那时,也许他们至少与神在空间上被分开,但仍将在神的国度里(参太22:1-14; 25:14-30; 19:11-27)

 

“这里的意重语轻表示法(一种通过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修辞方法),表明了对第二次死亡的最终战胜。但既然第二次死亡是与神的实际分离(20:14-15),那么这种表达方式也表明一种对神的生命与同在的经历”(Zane C. Hodges, The Gospel Under Siege, p. 119)(See also his discussionof rewards in Rev. 2-3 in Grace in Eclipse, pp. 107-11.)

 

在历史上使徒时代以后,教会经历了极大的迫害,直到君士坦丁皇帝把基督徒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一些解释者把十日的迫害与在公元54(尼禄)-284年间的十个罗马皇帝的所煽动的十个阶段的迫害联系起来。(Diocletian; e.g., W. A. Spurgeon, The Congueroring Christ p. 28)

 

C.   给别迦摩教会的信        2:12-17

这封信的目的是要鼓励别迦摩的信徒对基督的忠心,并劝勉他们要在他们中间弃绝假的教训。

 

本书信目的地与对基督的描述        2:12

 

别迦摩位于士每拿的北面,在内陆距爱琴海海岸几英里远的地方。有三个原因值得我们注意这个城市:(1)它是许多异教的中心,包括皇帝崇拜;(2)它自称有一所带一个极大的图书馆的大学;(3)它是生产羊皮纸的最主要的城市和中心。

 

在这里基督在被描绘成是用他的话来审判的(1:16)。神的话把信徒与世人分别开来;把罪人与神分别开来,这也许就是其两刃利剑的功用。携带这种剑(希腊语是hromphaian , 1:16; 2:16)的罗马军官在必要的时候有生杀之权。

 

称赞      2:13

 

尽管别迦摩的基督徒居住在有撒但营垒之处,但他们坚定地委身于基督,忠心为他作见证。

 

“据说安提帕是一个牙医兼外科医生,但是Aesculapiades 怀疑他暗地里宣传基督信仰,因此他们指责他对该撒不忠,他被判处死刑,被装入一个铜牛里面,然后火把这个铜牛烧红”(Frederick A. Tatfor, The Patmos Letter p. 75)

 

撒但的座位也许指的是这个城市中的一个或多个外邦人的神庙,极有可能是aesculapium, 献给所谓医治之神的建筑。

 

责备      2:14-15

 

巴兰告诉巴勒,如果他让以色列人吃祭偶像之物(其中包括行奸淫),那么他就胜过他们(25)。因为这样做会造成他们对神的不忠,从而使他们处于神的管教之下。在别迦摩的外邦人明显鼓动基督徒参与他们的吃祭偶像之物与不道德的性淫乱之中。通过在教会中做一些这样的事,他们就等于默许巴兰的教导。这些同样的罪也是在基督信仰自由的伪装下明显地为尼哥拉人一党人的接受(6)

 

“在今天的教会中广泛流传的巴兰的一个教训就是,未来的祝福与奖赏已经为每一个基督徒所存留,这都是建立在基督在加略山所完成的工作与信徒在基督里的地位基础之上的,因此所有的基督徒,不管他们现在的行为如何,都会在将来千禧年的国度里得到他们的冠冕并与基督同掌王权。然而自始至终贯穿在神的话语中的教导恰恰与此相反。然而以色列人过去犯罪并不是毫无结果的,基督徒也是一样。以色列人营中所犯的罪使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抛尸于旷野之中,而未能进入应许之地。这一点对现今的基督徒也不会有任何区别。”(Chitwood, p. 70)

 

劝勉      2:16

 

如果犯罪的基督徒不认罪悔改,那么他们就会面临神的审判(参林前11:31)。这种审判将会依据神所启示的话语中的毫不妥协的标准,因为神的话语是明确指责这种行为的。与恶者站在了一边,那么他们会看到神在他与邪恶的争战中抵挡他们。

 

应许      2:17

隐藏的吗哪似乎指的是在旷野中维持以色列人生命的吗哪,这吗哪是隐藏在约柜中的。别迦摩的信徒既然有更好的食物,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外邦人宴席上的食物。基督徒在灵里是以基督-生命的粮-为食的(6:48-51),基督是隐藏的眼睛看不见的真正的吗哪。

“白石”似乎暗指tesseron,这tesseron是给那些在(在别迦摩)庙内被请参加圣宴的人的,在此圣宴上只有供给偶像的肉。这块石头上有偶像所代表的假神的名字,只有得到这块石头的人才知道。(Tatford, p. 82)。在当时,参加比赛的来访者或参加的战斗的人都得到一快白石(Chitwood, p. 73)。象约瑟一样,得胜者也会升高到管理全地的掌权者的位置并将被给一个新的名字(参创41:39-45)。在那快石头上的名字也许是“得胜者”或是与此相类似的词。这是别人所不知道的,因为那些没有得胜的人并不拥有这样的石头。

 

与别迦摩相类似的历史时代是在康斯坦丁在公元313年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以后的时期,这持续了大约300年的时间。当基督教 被定为帝国的官方宗教之后,外教的东西就在其中泛滥成灾了。结果就很难区分哪些人是真正的基督徒,因为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到处都有,而且这其中许多人实行异教风俗,放纵不道德之事并各种与基督信仰的教导相悖的行为。许多作家都注意到“别迦摩”这个词是希腊词gamos而来的,这个词的意思是婚姻。这封信描绘出了一个与世界而非与基督联姻的教会。

 

       D.   给推雅推喇教会的信    2:18-29

基督写这封信的目的是称赞教会中的一些人的服事、纯正的信仰及他们的忠心,并警告其他的人要弃绝假教导与罪恶的事情而回转。

 

本书信目的地与对基督的描述        2:18

 

推雅推喇在别迦摩的东南方,比别迦摩稍小,以纺织业,尤其是紫色染料(16:14)以及商业行会而闻名。

 

如火焰一样眼睛是表明洞察力与严厉的审判(1:14),象光明的铜(有很强的反射力)的脚所表现的是一个勇士的形象,他的脚受到保护(1:15)。“神之子”强调基督的神性与审判的权利。在推雅推喇的主要的假神是Tyrimnas,据说是众神的儿子,被刻在这个城市的硬币上,是一个骑在马上、手里挥舞着在审判中使用的一把两刃的战釜的武士的形象。

 

称赞      2:19

 

这个教会有许多具体令人称道之处,好的行为、对其他的人的爱、对神的信心,对基督的服事以及在试炼中的耐心的忍耐。而且他们在写信之前的时间里变得更加热心。

 

责备      2:20-23

 

很明显地,一个自称是女先知的妇人一直在教会中影响着一些人来加入当地的行会(在推雅推喇,不加入行会,生意人就不能做生意),并参加行会的宴会,这样的宴会包括行不道德的事与拜偶像。这个妇人的名字也许是也许不是叫耶洗别,笔者倾向认为她不是叫耶洗别。但她所做的却是与邪恶的王后耶洗别所做的(王上16-王下9)无异,耶洗别因推行巴力崇拜使以色列人陷入不道德与拜偶像的罪中(14节徒15:28-29)

 

神先前没有审判她,目的是要她悔改(彼后3:9),但既然她拒绝悔改,神就要审判她与她的追随者,除非他们最终悔改。她受到的惩罚would be recognized by the other churches as from God.

 

劝勉      2:24-25

 

明显地,这个妇人声称她的教导比使徒们的教导深奥,但她的教导当然是撒但深奥的道理。当时的诺斯底主义十分盛行,并很有可能是她的教导的一部分。诺斯底主义者认为,只有他们的成员才能明白深奥的属灵真理。基督敦促教会中忠心的信徒只要持守他们已有的好行为就行了(19),他很快就会把那些恶人从他们中间清除出去。

 

应许      2:26-29

 

对忠心的的人奖赏就是给予他们在他的地上的国度里与基督同掌王权的权利(2:8-9; 提后2:12; 20:4-6)。与其它书信中的应许一样,这个应许是给所有那些忠心的胜过耶洗别的试探的信徒的。这祝福的目的是要激起那些不忠的人重新回到神的旨意当中,并鼓励忠心的人恒久忍耐。那些忠心的人将从基督那里得到天上的权柄在千禧年期间统管其他的人(19:11-27; 林前6:2-3; 提后2:12; 3:21)。一些信徒因他们的忠心将明显地得到比其他的信徒更大的权利(参林后5:10)

 

在别的地方把“晨星”(28)解释为基督自己(22:16)。晨星恰好出现在新的一天黎明之前的夜空中,当将来基督所统治的新的一天开始前,耶稣基督将引导忠心的信徒。这个祝福似乎所强调是信徒与基督之间一种紧密的关系。

 

许多评论家指出,中世纪期间(公元606-1520)的属灵光景与这个教会的属灵光景类似,在这个时期,是有忠心的信徒的,但也有从自称有更高的权柄的人(特定的来讲,就是罗马天主教当中的人)而来的鼓动,要人们做与圣经的教导相悖的事。有些人把天主教所推崇的童贞女马利亚的领袖化比作是耶洗别在推雅推喇的领导作用一样(e. g., Walvoord, The Rrevelation…, p. 75)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