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第三课

教會七書簡

I. 書簡的對象:

A.「使者」- 指教會的代表,對他們講的話等於對全教會的會眾講話

B.「亞西亞」- 乃當時羅馬的一個省分(現今土耳其西岸),七教會處於七個城市順序形成一不規則的圓形

七教會的背景:

「以弗所」- 保羅在這裏工作了三年,建立了教會(徒20:31

「示每拿」- 重要海港,亦為敬拜羅馬皇之中心

「別迦摩」- 羅馬以它為附近一帶之宗教中心,每一宗教也有廟在其中

「推雅推喇」- 布業及染料業發達,己有工會,亦有公 會的神,影響不少信徒妥協參加工會

「撒狄」- 這城非常富裕

「非拉鐵非」- 有通往「東方的大門」之稱

「老底嘉」- 為商業金融中心,盛產衣料和眼藥

C.「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 所以這七間教會亦代表每一時代教會的各種屬 靈情況,所要面對的挑戰

II. 基督的管理:

每封書信開始時也有對基督的描繪(與1:12-16的描述相近),強調教會的軟弱和失敗非因主的「不理會」。其實祂「知道」一(2:2,9,13,19),祂一直在其中行走、巡視、管治和施行審判(2:1,12,18; 3:1)。

 

III. 教會的挑戰:

神的心意是要教會作「燈臺」,在黑暗的世代中為主發光,持守不變的「信仰內涵」來抵抗萬變的「世俗洪潮」,以至最終的「得勝」(2:7,11,17,26)。

A. 靈命的挑戰:

神由始至終都深願與人同住,與我們建立親密的生命關係(創2:9,15-17;啟21:3; 22:2 )。隨時間的消逝,這份「親密的關係」很易被「外在的活動」所取代了,至失去了整個信仰的內涵,我想,沒有比這更可怕的了。

1)三種病徵:

a. 愛心的失落(以弗所)- 只顧「勞碌」(事奉至筋疲力盡)、 「忍耐」(忍 2:4 受毀謗迫害)和「衛道」,卻不知不覺間失去當初對主的愛慕。

b. 生命的枯死(撒狄)- 在富裕安逸中,信徒的靈命漸漸枯乾了,只有外表宗 3:1,2 教的活動,卻非發自內心與主的關係。

c. 自滿的陷阱(老底嘉)- 被所擁有的名、利、享受所蒙蔽而變得自滿自足, 3:17,18 喪失了屬靈的眼光和對主的熱誠。

2) 出路:- 回想(2:5;3:3):內省如何失落愛心 / 買眼藥(2:18):求主賜屬 靈的眼光)

- 悔改(2:2; 3:3,19):心意改變,體會對主的虧欠,求主幫助改正

- 遵行(2:2; 3:3,19):行起初所行的

3) 應許: 與主再回復活潑甜密的關係(2:7的生命樹果子,3:19的與主坐席)

 

B. 忠貞的挑戰:

教會乃基督的新婦,神的意是要它圣潔無瑕地與基督成為一體(弗5: 26-32),所以教會必須持守對主的忠貞,等候主在羔半婚筵中迎娶它(啟19:5-8),這真是一極大的奧秘。

1) 三個妥協:

a. 患難的妥協(示每拿)- 「苦難」乃在末世對主忠貞的教會的標記,因這乃 2:10 不向撒但勢力妥協的必然結果(2:10)。而「苦 難」也會使原本忠貞的信徒軟弱後退。

b. 信仰的妥協(別迦摩)- 「尼哥拉黨」的教訓正如昔日巴蘭先知(民25), 2:14 在信仰上妥協,容許敬拜凱撒,道德也漸差。

c. 真理的妥協(推雅推喇)- 被引誘而體貼肉體,作違背圣經的事(2:20e.g.

2:20 不少信徒妥協參加拜偶像的工會,道德也漸差。

2) 應許:絕不妥協的信徒乃最終的勝利者,仇敵必被除滅(2:11,16,21,26-27

 

C. 持久的挑戰:信徒起初可以很好,但往往經不起時間考驗,除非動力源於與 2:4,10;3:11 主的關係和內心信念而非環境和人的身上。

 

生活應用:你與主的關係需要有「回想」、「悔改」和「遵行」嗎?在生活上, 你常有什么容易「妥協」的地方呢?如何可以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