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背景

 

1. 著者

使徒约翰(1:4,9; 22:8)。除了使徒约翰,也有借着约翰之名的匿名之作或施洗约翰之作的说法,但对此证据不足。

2. 记录年代

认为记录于罗马豆米仙皇帝统治末期(AD 81-96)比较合适。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写于公元64年左右,但证据不足。如果我们认定64年为记录年代,那么启示录的年代早于保罗的书信发表的年代。

3. 目的

首先是为了责备亚细亚七个教会的失败,并为了警告他们而写。

其次,着眼于基督耶稣的受难和复活以及意味着对邪恶的最后胜利的主的再临,指明了基督徒在这世上的生活方向(参考 Johnson,407)。

约翰不仅显示了基督耶稣升天后的各种荣耀的形象,也说明了最后基督耶稣对人间势力和魔鬼的审判。

这样的教训对今天的教会和基督徒都是必要的。

4. 解释方法

目前,解释启示录4-22章的方法至少有四种(Johnson,参考408)。

1)未来说:这种解释认为除1-3章外,启示录所记录的所有事情都是将来发生的。因此,这种解释存在弱点,即它没能使启示录大部分的内容对当时的读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2)历史说:这种解释认为启示录记录了使徒时代之后历史上要发生的事情(Joachin of Floris,始于1202年)。有一段时期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也支持过这种解释。但是它有把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与启示录内容随意结合的倾向。目前这种解释没有吸引力。

3)过去说:这种解释认为,启示录的内容为作者生活的时代所发生的事件。4-22章的内容也被看作是使徒约翰时代发生的事情。

4)理想说:这种解释的目的是把启示录内容只解释为象征性的,属灵的原理。这种说法倾向性地把所有内容理想化,所以有忽略本文的历史事件的危险。

总之,与其着眼于一种解释,不如根据本文内容适当应用。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本文。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