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530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所指何事?(启十八2)】

答:论到巴比伦大城的倾倒,在启示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于十四8节及十六19节略为提到,继之于十七至十八两章详述其败壤经过,最后于十九1-3节乃言神伸讨其流人血之罪,天上的群众,因巴比伦的倾倒欢然高唱哈利路亚。关于巴比伦的表意,在前一题已经有了解释,不过人的看法不一。有人以为这不是地理上的巴比伦,因巴比伦从来未曾杀过先知或圣徒,而这里说到此事(启十七6,十八24),所以是暗指异邦的罗马城或罗马教而言。有人认为这是古巴比伦将来的复兴,但在旧约圣经中,未曾预言过巴比伦复兴的事(耶五十3940;赛十三1920),所以这种看法也不合理。此外还有人认为巴比伦即指为腐败而倒塌的耶路撒冷城(参十六19,十一813;亚十四4),等等不足为论。但我们总认为这巴比伦,是出于奥秘哉大巴比伦(启十七5),此巴比伦乃是寓意的,表示其强大而淫秽不堪(启十七45,十八23),这奥秘的大巴比伦,非指腐败政府的象征,乃属腐败宗教的象征,因为当时凡言奥秘二字常与宗教有关,即表明一种宗教的奥秘,自更正教时代以来,普遍的见解,皆以巴比伦为罗马天主教的一切宗教弊端,自取的政权,并为圣徒的残忍迫害者。

总而言之,在这十七至十八两章中所论到的巴比伦,乃是预言复兴的罗马,及其将来的罪行与毁灭。——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启十八4~5在罗马教里头,有得救的人。神对祂所有的子民命令说︰你们要从他们中间出来,免得有分于他们所受的灾殃。神的子民,当从罗马教里出来。── 倪柝声《初信造就》

 

【启十八7因她心里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启十八章是用巴比伦比作堕落的教会。惟有堕落者才会以为自己不是寡妇。甚么时候你堕落了,甚么时候你就要失去寡妇的特点。我们在这世上,如果要忠心服事主,就我们对这世界乃是一个寡妇的地位,我们对这世界天天要持守这态度──一个寡妇的态度》── 倪柝声

 

【启十八7一双象牙筷子的启示】经文﹕他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他照样痛苦悲哀(启187)。
  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有次命令工匠为其宠姬妲己﹐做双象牙筷子﹐工匠们日夜精雕细镂﹐在牙柄上琢满游龙戏凤的图镂纹﹐很是精巧玲咙。那天﹐匠人进殿献纳这双筷子﹐纣王见后大喜﹐当即传给群臣观赏。群臣喷喷称奇﹐皆呼万岁﹐顿时齐鸣铜钟玉盘﹐竹篪排箫﹐好一派悠悠乐哉﹗然而﹐朝上有一位名叫箕子的大臣﹐却在一旁面色懮郁一语不发﹐下朝后﹐群臣们扯着箕子的袖子问其为何不乐﹐于是他涕然相陈﹕唉﹐一双象牙筷子不足为奇﹗但是有了象牙筷子﹐陶碗﹐瓷杯﹐就不再相配了﹐非得金撙玉盘才行﹔有了金撙玉盘﹐那就要盛龙凤珍肴呀﹗既然吃的山珍海味﹐当然就不能穿粗布葛衣﹐住土窑竹棚了﹔凭彩槛﹐临绣屏﹐夙歌观舞﹐才更舒心。由此看来由俭入奢是很容易的。而如今各国都在富国强兴﹐君主怎能终日昏昏﹖啊﹐象牙筷子是奢侈的开端﹐它使我们预感到了大商天下的末日将临﹗箕子一席话落地﹐群臣议论纷纷﹐有的称赞他分析中肯﹐有的责备他小题大作﹐但都是风吹牛耳﹐无人留神。纣王还是穷奢极侈﹐不事朝政﹐日子越过越荒淫﹐结果没有过几年﹐诸侯兵变﹐周武王伐纣﹐纣王最终落得鹿台上抱玉自焚。
  从这个历史事实教训﹐在今日的眼光看来﹐一国之君而有一双象牙筷子﹐那怕有十双八双﹐也无可非议﹐只是从象牙筷子成为打开一切犯罪的缺口﹐那就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究其根﹐只因一念之差酿成了国破家亡﹐抱玉自焚的境地。正如保罗所说的﹕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的道理一点也不惜。主耶稣当日在世时﹐就是常洞察人的一念。马太五章廿七至廿八节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又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太52122)。是的﹐法律只能定行奸淫的有罪﹐但对那些动淫念的人﹐它毫无办法。法官只能宣判杀人者罪刑﹐可是对那些动怒的人﹐就无权干涉或过问。但在明察秋毫的神眼里就不是这样﹐人的恶念和罪行﹐在祂看来都是算数﹐都是犯罪﹐都是罪人﹐都要受神审判的。记得有一次法利赛人和文士看见主的门徒没有洗手就吃饭﹐便责问耶稣﹕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而用俗手吃饭呢﹖但耶稣立刻指出﹕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诽﹑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715-23)。
  法利赛人和文士一向是重视外表﹐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主耶稣不光是看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鉴察人的内心。
  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
  常言道﹕为富不仁一个不信主的富翁不仁﹐并不希奇。因为他们认为一切财富都是凭自己的本领挣来的﹐理该这样对人不仁。可是一个在地上富有的基督徒若是也行不仁﹐那就与自己的身份太不相称了。岂不知我们没有一样不受于神。神施厚恩给我们﹐并非叫我们占为己有﹐独自享受﹐乃是要借着我们作为祂施恩众人的出口。可惜我们多少时候﹐不是从恩典中荣神益人﹐乃是从恩典中坠落到不仁。我们听听耶稣的声音﹕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要饥饿。(路624-25)。又如主的兄弟雅各说﹕嗨﹐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你们财物坏了﹐衣服也被虫咬了﹐你们的金银都长了锈﹐那锈要证明你们的不是﹐又要吃你们的肉﹐如同火烧。你们在这末世只知积攒钱财﹐工人给你们收刈庄稼﹐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这工钱有声音呼叫﹐并且那收刈人的冤声﹐已经入万军之主的耳了﹐你们在世上享美福﹐好宴乐﹐当宰杀的日子竟骄养你们的心(雅51-6)。
  富有的信徒应该懂得﹐一切既然取之于神﹐就应当毫无吝啬地用之于神﹐千万不要把玛门替代神的位置。善于利用地上的钱财﹐作荣神益人的事情。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10)。神能将各样的恩慈多多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如经上所记﹕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林后98)。这也是主耶稣亲自教导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
  还是一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500.十八章所说那将要倾倒的巴比伦是否指古比伦将来要复兴、后来毁灭?抑暗指复兴的罗马而言?(十八章)】

    上文已说过,十七、十八章是一件事的两面,十七章是指政权与教权的巴比伦,十八章则指地理与民间的巴比伦(罗马)。前者要毁灭,后者亦不能存在。

    十七章5节很清楚地指出这大淫妇名为(奥秘的大巴比伦,是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十八章2节则说到巴比伦大城曾使列国因她的邪淫大怒的酒倾倒,地上君王与她行淫,客商因她的奢华而发财。两者为一,毫无问题。

    十八章7节说她自称为皇后,并非寡妇,与十七章称她为大淫妇相同,皇后是人的看法,淫妇是神的看法。

    十八章24节说先知和圣徒的血,都在这城里看见,与十七章6节所说她喝醉了圣徒的血相同。但地理上的巴比伦从来未杀害过先知或圣徒,足证是暗指罗马而言。

    十七章18节说那大淫妇就是管辖地上万工的大城,与十八章2节所谓巴比伦大城相同。是指复兴的罗马京都而言,绝对不是古巴比伦的复兴。

    十七章提及这淫妇一切罪行,十七章说到她的毁灭(21021节),是很顺理成章的,如果说十八章是指地理上的巴比伦而言,实不合理。

    虽然有一部份解经家主张十八章是指地理上的巴比伦,即今日的伊拉克国(IRAQ),但无法解释上述各点而自圆其说,旧约圣经从来也没有预言过巴比伦复兴的事(赛十三20,耶五39,说巴比伦永无人居住),巴比伦与玛代波斯、希拉一样,已为过去成五王的一位(十七10)。

    我们主张十七、十八章都是指复兴的罗马将来的罪行与毁灭,巴比伦乃是寓意,表示其强大,并非指地理上的巴比伦而言。── 苏佐扬《圣经难题》

 

The Fall of Babylon

In an Hour; Brought to Ruin

I. The Fall of Babylon

   1. The Angel Shouts

   2. Charge of Adulteries

   3. Come out of the City

II. The Grief of Babylon

   1. A Double Punishment

   2. Six Woes

   3. Rejoice in Heaven

III. The Ends of Babylon

   1. Fallen and Ruined

   2. Everything Is Changed

   3. Never Again

── Chih-Hsin Chang 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