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第十一课

給士每拿教會的書信

 

  七封書信中的第二封書信,是基督寫給士每拿教會的。士每拿教會是代表西元 100 年到 313 年期間的教會。這一時代的教會,在教會歷史中被稱為續使徒時代教會,也被稱為羅馬帝國逼迫基督教時代中的教會。因在這一時期中,羅馬帝國的皇帝多數是逼迫基督教的。其中主要有:圖拉真( TRAJAN 西元 98 117 年)、哈德良( HADRAN 117 138 年)、安托奈那斯比烏( ANTONINUS 138 161 年)、馬可奧利流( MARCUS AURELIUS161 18O 年)、塞提米亞塞維拉斯( SEPTIMUS SEVERUS 193 211 年)、瑪西憫( MAXIMIN 235 238 年)、德修( DECIUS 249 251 年)、法拉良( VALERAIN 253 260 年)、奧裏連( AURELIAN 270 275 年)和丟克裏田( DIOCLETIAN 284 305 年),以上十個皇帝都是逼迫基督教的。直到康士坦丁( CONSTANTINE 306 337 年)登位後,改信了基督教,並在西元 313 年頒佈了歷史上第一個宗教自由的諭旨法令,容許基督徒和其他人民享有完全的宗教信仰自由時,逼迫才正式停止。(參聖經手冊和教會歷史)。根據啟示錄二章八到十一節記載,關於本書信可分六點來思考:

  教會名稱的象徵意義

  第一點,教會名稱的象徵意義:主用士每拿這一名字來代表這一時代的教會,是極有意義的。士每拿一詞原文的意思是沒藥,是一種上品的香料,味道雖苦,卻能發出馨香之氣。而且沒藥還有一個特性,越是壓榨,發出的香氣也越是濃鬱。士每拿時代教會的情況也是這樣。在羅馬帝國長期而猛烈的逼迫中,許多上帝的僕人為主殉道,許多教會的信徒家破人亡。他們實在嘗受了極大的苦味,他們今世的生活也真好象苦味的沒藥。然而他們卻為主發出了無比的馨香之氣,並且逼迫的勢力越猛烈,他們為主發出的香氣也越濃鬱。羅馬帝國雖然原想借著逼迫、殘殺,來消滅基督教,但結果適得其反。他們越是逼迫,教會越是興旺;他們越是殺害,信徒人數越是增加。

  當時著名的基督教護教士特土良,(生活在西元 160 220 年),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好象昨日才生出來,但是我們卻充滿了你們的帝國,你的城邑、市鎮、你的島嶼、你的部落、你的軍營、城堡、宮廷及國會議院。(聖經手冊 965 頁)。

  羅馬歷史家吉本在他所寫的《羅馬衰亡史》第 15 章上提到,在基督升天後還不到一百年,羅馬帝國境內基督徒的人數已約有五百萬人以上。但是,到了羅馬帝國對基督教逼迫的末葉( 313 年),基督徒的人數已經達到了羅馬帝國全國人口的一半。當時羅馬帝國的統治疆域,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歐洲各國。現在歐洲的人口約有七、八億之多,當時羅馬帝國的人口有多少,現不得而知。假如當時羅馬帝國有二億人口的話,那麼基督徒的人數就有一萬萬之多了。由此可見,士每拿教會真是越逼迫,越興旺,人數越是增多。從而為我們眾教會留下了何等光輝的榜樣。

  教會某些背景的象徵意義

  第二點,教會某些背景的象徵意義。每拿城位於以弗所城略偏西北的小亞細亞的一個海口,是一個絕頂美麗的城邑,也是惟一能和以弗所城媲美的城市。基督教在此地興旺甚早,信徒們雖然經受逼迫、患難,在物質上是貧窮的,但他們在靈性上和信心、愛心上是富足的。主用士每拿教會來象徵受逼迫而卻純潔、興旺的續使徒時代教會是很合適的。

  並且當時士每拿教會的著名監督波利卡普( POLYCARP 西元 69 156 年)的一生經歷,也具有美好的象徵意義。他是使徒約翰的門生,並由約翰親自立為士每拿教會的監督。他在年老時為主英勇殉道。當他被人逮捕而解到巡撫面前時,只要他肯咒詛基督,就可以獲得自由。他卻作了這樣的回答:我事奉基督 86 年之久,基督只以善事待我,我今日豈敢辱駡我的救主呢?當他被火焚燒之時,他又祈禱說:全能的上帝啊,你愛子耶穌基督之父,我們借著基督得以認識主,主為天使及萬物之上帝,又為人類及常住在你面前之聖徒的上帝。我讚美主,因為主以我配得今日此時加入為你作見證者之數目中,而與基督所飲之杯有分。結果羅馬帝國雖然焚毀了他的身體,但卻毀滅不了他一生的生活、工作和教訓,並最後以自己的生命為主和真道所作美好、有力的見證。結果因著他的英勇殉道,反而感動了更多聖徒熱心傳道,見證主名,並更多的人信而悔改,接受了主永生的救恩。

  波利卡普的門生愛仁紐(西元 130 200 年)生長於士每拿,後來作了高盧里昂的監督,最後也為主英勇殉道。他曾在他的著作中回憶波利卡普的生前事蹟說:我還能很清楚的記得那位聖人波利卡普所坐並講話的地方。我也能記得他對百姓所講的言論。他是如何詳盡的陳述他與使徒約翰及那些曾與主同行者的關係,他是如何地重溫基督的言行與神跡,他是如何領受了那親眼看見過生命之道的人的教訓、見證。他所講述的一切,在各方面是何等的符合聖經。(以上參考聖經手冊 971 972 頁,教會史第一卷 81 82 頁.林仰山編著)。

  由此可見,士每拿教會監督波利卡普的一生事蹟,也可說是羅馬帝國逼迫教會時代中上帝忠心僕人的一個典型的代表。並也為我們眾教會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主的自稱:首先的末後的

  第三點,主在書信中的自稱: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啟 2 8 )。

  主在這裏所選用的自稱,對受逼迫的土每拿時代教會,是特別含有安慰、勉勵、教訓意義的。主所用的第一個自稱是:那首先的,末後的。

  主是首先的,末後的,首先顯明主是宇宙萬有的創造主和統治主。正因為萬有都是從主而有,靠主而立,因此主對萬有,對一切被造的來說,都絕對是首先的,是末後的。正如經上說: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借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西 1 16 17 ,約 1 1 3 )。主在先知書中也說:雅各,我所選召的以色列啊,當聽我言,我是耶和華,我是首先的,也是未後的,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鋪張諸天,我一召呼便都立住。(賽 48 12 13 )。

  如果上帝子民在逼迫、火煉中,能時時想到我們的主是首先的,末後的,是宇宙萬有的創造主和統治主,那麼他們就不致於懼怕人的權勢、忿怒和威脅了。

  主是首先的,末後的,也顯明主是從開始知道末了,從古時知道將來的真神。耶和華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贖主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除我以外,沒有真神。自從我設立古時的民,誰能象我宣告,並且指明,又為自己陳述呢?讓他將未來的事和必成的事說明。你們不要懼怕,也不要害怕。我豈不是從上古就說明指示你們麼?並且你們是我的見證。(賽 44 6 8 )。

  是的,上帝子民的一切遭遇、經歷都早在主的預知、掌管之中,因此我們不要懼怕,

  主是首先的,末後的,也顯明主是永遠常存,永不改變的。主既然愛我們這些世界上屬於他的人,就必愛我們到底;主既然揀選了我們,就決不會將我們撇棄,除非我們自己將他撇棄;主既然在我們心裏動了善工,就必成全這工,直到主來的日子。(約 13 1 10 28 29 3 12 14 1 6 )。

  主是首先的,末後的,也顯明主在我們信從主後的一切遭遇、經歷中,都作我們的前引和後盾,並且在我們的一切苦難中,他都與我們同受苦難,並也必要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賽 63 9 )。

  主的自稱:死過又活的

  主對士每拿教會所用的第二個自稱是:死過又活的。主早已預見到這個時代的信徒將要遭受長期的逼迫、磨難,也將有不少人為主殉道、因此主特意選用這自稱。

  主是死過又活的,說明死亡並沒有什麼可怕。正如主以前所教導的: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太 10 28 )。

  主是死過又活的,也說明主已為我們戰勝了死亡和陰間的權勢。正如主在前面對約翰所說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啟 1 18 )。從此死亡和陰間的權勢再也不能拘禁一切在主裏睡了的人和為主殉道的人。正如主早就應許的: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 11 25 )。至於一切在今生為主殉道、與主同死的人,將來也必與主同活、同榮。如使徒保羅所說:有可信的話說,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工。(提後 2 11 12 )。

  主是死過又活的,也說明他為我們捨命贖罪的大工完成了。經上說: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 4 25 )從此,一切信而悔改,跟從主的人都將不再被上帝所定罪,而卻要蒙上帝所稱義和悅納了。為此,上帝子民即或有時要在人間法庭前,為主的道遭受非義的控告、審判和定罪,此外,還有撒但的控告,但這一切又算得什麼呢?正如經上所說: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有上帝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裏復活,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饑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 8 33 37 )。

  士每拿教會的情況

  第四點,士每拿時代教會的情況,有兩方面:

  主首先指出士每拿時代教會的第一方面情況,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啟 2 9 )。

  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

  患難和貧窮,雖然是各時代教會信徒都可能遭受的,但士每拿時代教會信徒的患難和貧窮,卻是由於羅馬帝國的嚴重逼迫所造成的,因此就顯得更為普遍和嚴重。在逼迫最兇猛時,不論教會領袖或平信徒,皇親國戚、政府官員或百姓,富人或平民,主人或奴隸,男人或婦女,老人或孩童,一律都不能倖免。有的被捕入獄,財物被充公;有的被追捕,逃到深山荒野,山洞地穴;有的忍受各樣酷刑,被刀殺、被火燒、被野獸吞噬、被釘十字架等等。

  主對他們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主這樣關心、體貼的話,對他磨難中的子民真是一種何等大的安慰啊!當時的信徒,有的逃到深山荒野、山洞地穴;有些在牢獄內受煎熬;有些在刑場上遭殺害。也許有些信心軟弱的信徒要疑問:主是否看到他的子民在遭難,主是否關心我們呢?正如古時苦難中的上帝選民也遭受了這樣的試探說: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我的冤屈上帝並不查問。(賽 40 27 )。但主在此慰勉他們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不但如此,而且我也是和你們同受苦難。(賽 63 9 )。逼迫你們的,也就是逼迫我。(徒 9 4 )。摸你們的,也就是摸我眼中的瞳人。(申 32 10 )。因你們原是我的身體和肢體。(林前 12 27 .約 15 1 )。

  你們卻是富足的

  主接著又稱讚他們說:你們卻是富足的。是的,士每拿教會時代信徒雖然在物質生活上是貧窮的,但他們在靈性生活上,在信心和愛心上卻是富足的。逼迫、患難和貧窮,已使他們變得更加合而為一、切實相愛、彼此相顧,並也促使他們更加愛慕主和主的真道,更加熱心於主的傳道救靈大工。他們也已經在烈火和鮮血的考驗中鍛煉和證明瞭:他們有一顆愛主勝過愛自己的生命並一切的心。(路 14 26 27 33 )。火煉不但純潔並堅強了他們愛主、愛人、愛真理的心,而也鍛煉了他們的信心,使他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彼前 1 7 .雅 1 2 4 )。而這種信心也就是那能使人生髮仁愛的信心,並能使我們勝了世界的信心。(加 5 6 ,約一 5 4 5 )。他們確已在火煉中買得了火煉的金子,他們在信心和愛心上確是富足的。(啟 3 18 )。

  主對他們說:你們卻是富足的,還包含了一層意思:他們今生在地上雖然是貧窮的,但他們在天上卻是富足的。主以下的應許也是特別賜給他們的: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要承受永生。又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駡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 19 29 5 10 12 )。

  看到以上士每拿時代教會的情況,聯想到我們末後老底嘉教會的情況,正好完全相反。主責備我們說: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使你能看見。(啟 3 17 18 )。但願我們老底嘉時代的教會都要接受主的責備,更加奮發熱心,深切悔改,並效法士每拿教會的美好榜樣。

  自稱猶太人所說的譭謗話

  主接著指出士每拿時代教會第二方面情況,說: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譭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啟 2 9 )。

  這裏自稱是猶太人的是指哪些人?聖經中明顯地將猶太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屬肉體的猶太人,另一種是屬靈的猶太人,也即聖經中所說的真猶太人,或真以色列人。屬靈的猶太人包括舊約時代的一切真正敬拜上帝,仰賴救主的以色列人和新約時代的一切真基督徒。正如保羅所說:因為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惟有裏面作的纔是真猶太人。(羅 2 28 29 )。因為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都作他的兒女。(羅 9 6 8 )。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加 3 7 )。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 3 29 )。

  施洗約翰也曾向屬世的猶太人(如法利賽人、撒都該人)發出過同樣的教訓和警告: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上帝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太 3 8 10 )。

  而主耶穌的教訓中更清楚地闡明瞭這一真理。主曾責備那些自稱為亞伯拉罕子孫的屬世的想要殺害主的猶太人說:你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就必行亞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將在上帝那裏所聽見的真理告訴了你們,現在你們卻想要殺我,這不是亞伯拉罕所行的事。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欲,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 8 39 44 )。

  看,主的這一段話和主在書信所說的話:“…那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它們的口氣和說法,是多麼相似。但主耶穌呼召拿但業時,卻指著他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裏是沒有詭詐的。(約 1 47

  至於主向士每拿時代教會所指出的:那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不但是指那些迫害基督徒的屬肉體的猶太人說的,而且也是指那些冒充屬靈猶太人的假基督徒、假教師說的。

  查看教會歷史可知,西元二世紀後,猶太人確曾進一步掀起了譭謗、排斥基督徒的運動。鄔冷尼·羅伯特( ROBBERTRAINY )說:自從提多( TITUS )把耶路撒冷城毀滅以來,一般猶太基督徒甚至於極忠心守律法的人,便難於與猶太教徒及猶太官員再維持友好關係了。及至巴爾柯巴戰爭( THE WAR OFBAR COCHEBA 西元 132 — 135 年)之後,卻變成如一條規矩一樣,簡直是不可能了。無一基督徒能贊助這種以彌賽亞為名的好戰運動。從此,猶太人便申斥基督徒為叛逆,並設立一個教條,直接向他們作形式上的驅逐。各學校及會堂中的有權威猶太主義者,也終於把門關閉,拒絕一切的基督徒。(星期日之沿革 32 頁)

  也是指異端教派的譭謗

  預言中所說: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譭謗話,還不單是指上述猶太人排斥基督徒的運動,而更是指當時某些教會中有一些自稱為有知識的屬靈人的假教師、假基督徒,所散佈的許多異端邪道和許多譭謗褻瀆上帝、基督和真理信仰的話。

  這些人主要就是指從第二世紀起盛極一時的知識派異端,也有人按照原文字音而翻譯為諾斯底主義知識派異端可以說是士每拿教會時代中最危險的一種異端。前面以弗所教會書信中提到的尼哥拉一党人,實際上就是屬於知識派中的一個分支。而到了第二世紀後,知識派又有了進一步發展,更進而披上了基督教的外衣,對教會產生了更大危害影響。例如這些知識派領袖,在亞歷山大等地居然成了教會的領袖人物,以致成了書信中揭發的物件,自稱是屬靈人,實質是撒但一會的人。讓我們看幾段資料:

  第二世紀是一個大轉變的時期,尤其是在亞歷山大城與埃及為然,那裏有各宗教互相融合,變成世所共知的知識派。這些知識主義者並非孤居獨處,而與世人無接觸的,他們乃是活躍在人民與該處的基督教會。在第一世紀與第二世紀上半世中,我們從亞歷山大所能聽到的一切話,無非是關係於知識派式或半知識派,諸如西門馬古斯、克林妥、巴西裏德、瓦倫提努等人。他們升入教會使徒之列,並因為他們的奇異與可憎的道理而引起了各種糾紛難題。(星期日之沿革引頁)。

  此派中有一種學說,謂基督降世時,只有神性而無人性,其所有之人性乃一幻象。彼等(他們)以物質及肉體為汙穢不堪,故基督絕不可與之聯合也。此種學說在使徒時代已有人提倡,約翰反對之。(參看約一 4 2 3 .約二 7 節)。另有一種人其所持者適與此相反,彼等以耶穌只有人性而無神性,約翰也反對之。(參約一 2 22 .又 4 15 )。(林仰山編著《教會史》第一卷 48 頁)。他們的行為,則趨於兩種極端:一是趨於禁欲。克苦己身主義,另一是趨於肉體的放縱,把淫亂、苟合、吃祭偶像之物,當作無關緊要的事。(參《教會史》第一卷 103 頁)。

  諾斯底主義(即知識派異端)危害教會最大,它把基督教的歷史基礎推翻了。它的上帝不是舊約所講的上帝,它把舊約所記的看作一位次等的,或惡劣的神靈所作的事。它所講的基督,沒有實在的降生為人,沒有實在的死和復活。它所講的得救,只與少數能受靈感的人有分。其實,諾斯底主義不過是希利尼與東方哲學之臆測與原始基督教所信的道摻合融和而成的一種混合物。(基督教會史上卷 82 頁)。較晚出的諾斯底主義,特別是互倫提努派把人類分作三類:一類是能得知識屬靈人,一類是能信,也能幾分得救的屬魂人,一類是毫無指望的(屬物人(同上 81 頁)。

  還有,他們解釋聖經慣用寓言解釋法。他們也採用希臘哲學。他們還允許,甚至採納拜偶像的風俗和儀例。他們也敬拜太陽,並遵守太陽日(即星期日),而反對安息日。他們還反對猶太教義,反對舊約聖經中的上帝。以致在當時知識派異端的發源地亞歷山大城中,當地的許多神學教師、基督教傳道人和信徒,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知識派異端的影響。

  《如星期日之沿革》一書中提到:知識派主義對於亞力山大城的教友顯然地大有影響,因為我們所聽見過的在頭兩世紀中的亞力山大城教友,每一位都明顯地呈現有知識派的色彩。巴拿巴、游斯丁烈士、革利免、俄利根,這四個人對於知識派主義的昌明是負有盛名的。同時他們也是在以寓言解經,使安息日成為靈界之物,及使我們知道遵守星期日之事上,也是極其揚名的。 54 55 頁)。因此亞力山大城教會早在第二世紀就已公開宣導遵守太陽日,並還反對遵守安息日。拜偶像的風俗也是首先在此城帶進教會的。(可詳細參看《星期日的沿革》第五、六章.《基督教世綱》第五章)。

  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譭謗話,除了指當時的知識派異端外,而還可指當時也盛極一時的孟他努主義的異端。教會史上對此介紹說:孟他努運動即因一人孟他努者得名。孟氏原借阿爾大堡,與小亞細亞有名之地弗呂家相近。相傳當孟他努尚未悔改通道之先,他也作過區伯利的祭司。約當(西元) 165 年,孟他努宣佈他自己受了聖靈大大的感動,完全為聖靈所用,把上帝的啟示宣講出來。不久又有兩位女先知,一名百基拉,一名馬克西米拉與他合作。他們都以為聖靈作舌人(傳活人)的地位自居,斷言世界末日將到,新耶路撒冷行將建立在弗呂家地方,信徒最好事先移居該地,為準備等候那將要完成的事。信徒當竭誠苦修禁欲主義,如守獨身、禁食、茹素等類。這種運動推進頗速,響應的人不少。小亞細亞的主教們約(西元) 160 年之後,召開過一次或多次會議,咒詛孟他努主義。雖說諾斯底主義(即知識派異端)與孟他努主義危險性極大,但信從這兩種主義的基督徒不算多。教會的大部分仍效忠於歷史的基督教。(《基督教會史》 86 87 頁)。

  但在第三世紀後,知識派異端的影響已從亞歷山大城,擴展到羅馬城,拜偶像的風氣和守星期日的謬道也開始漸漸潛入教會。知識派異端的毒害影響,顯然大過於孟他努異端。

  因此主說: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譭謗話(或褻瀆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這實際上也是特別對當時披著基督教屬靈外衣的知識派異端,以及孟他努異端的揭露,也是對主一切忠心僕人和子民,堅決抗拒各種異端的行動,表示的同情和贊許。

  如《星期日之沿革》一書中提到,在第二世紀到第三世紀初,知識派異端對教會的影響,主要還只限於亞力山大城。至於其他各處極少受到影響,後來才漸漸影響到羅馬城。這是因為在耶路撒冷城淪陷之後好多年,安提阿城乃是作為正統基督教的活動中心點。殷治說:安提阿的學校發動一種惡感,反對亞力山太派的聖經訓話,並根據一種更嚴格的方法來解釋聖經。’”“第二世紀的教會搖動警鐘,結果,便使那一時期中的一切基督教作家,除了亞力山太城的游斯丁烈士及革利免之外,都惺恐走避而不敢提及哲學這個名字了。(星期日的沿革 66 頁)。

  使徒約翰的門生坡利卡普教父在小亞細亞一帶教會,是堅決反對和抵制知識派的異端影響的。他的門生愛仁紐教父也是堅決反對和抵制知識派異端的,他還特別著作了《反對異端》這一本書。這兩位著名的教父也都是堅決遵守上帝誡命和其中的安息日的。他們最後也都為主英勇殉道。

  主的指示和勸勉

  第五點,主對示每拿時代教會的指示和勸勉: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裏,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 2 10 )。

  只有一部分人被下在監裏

  這裏提到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裏。這裏的幾個人,按英文聖經譯為:某些人或一部分人。確實,土每拿時代教會雖然處在羅馬帝國逼迫時期中,但直接受到迫害的信徒還只是廣大信徒中的一部分。查看歷史可知,在羅馬帝國逼迫教會時期中,也並不是所有羅馬皇帝都是逼迫基督徒的。例如軻模督登位之後(西元 180 192 年),對基督教大致抱容讓態度。(基督教會史卷上 72 頁),又如卡拉卡拉( CARACALLA ),主後 211 217 年,他容讓基督教。艾拉加巴路( ELAGABALUS ),主後 218 222 年,他容讓基督教。亞歷山大塞維拉斯( ALEXANDER SEVERUS ),主後 222 235 年,對基督教表示親善。腓力( PHILLIPS ),主後 244 — 249 年,對基督教異常的親善。加連拿斯( GALISNUS ),主後 260-268 年,對基督徒親善。(聖經手冊 963 964 )。

  至於在前面所提到的逼迫基督教的十個皇帝中,也並不都是對信徒進行普遍嚴厲逼迫的。一般說來,羅馬皇帝對基督教所施行的逼迫,多數還是局部性的,時斷時續的。普遍的逼迫,要到(西元) 250 年之後才有發生。(《基督教會史》卷上 72 126 128 頁)。因此,在羅馬帝國逼迫基督教的漫長時期中,真正受到監禁迫害的使徒,還只是廣大信徒中的一部分人。當然,雖然只有一小部分人下在監裏,受迫害而死,但卻使全教會受到試煉。正如主在書信中所指出的:魔鬼要把你們中間一部分人(或一些人)下在監裏,叫你們被試煉。這和但以理書 11 35 節論到中古時期上帝子民受逼害的情況,說法相似:智慧人中有些僕倒的,為要熬煉其餘的人,使他們清淨潔白,直到末了。

  將有十年空前大逼迫

  主接著又指示說:你們必受患難十日。按預言中日期一貫的演算法,是一日頂一年。(民 14 34 .結 4 6 .但 9 24 27 )。因此必受患難十日,也就是指必受患難十年。上面引用的歷史資料中也指出:普遍的逼迫要到(西元) 250 年之後才有發生。確實,從這一年起,羅馬帝國對基督教果然真掀起了兩次空前普遍而嚴重的大逼迫,而這兩次大逼迫,都各自延續了十年之久。尤其是最後一次的大逼迫,更為空前普遍而嚴重,預言中的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也即十年),就是指著這最後一次大逼迫說的。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關於這兩次大逼迫的情況:

  第一次空前嚴厲的大逼迫:皇帝德修(西元) 250 年所頒佈的上諭,發動了歷史上第一次普遍而有組織的大逼迫。這次逼迫之普遍性及嚴重性可謂空前未有。因為這次逼迫本一定的主張,循一定的計畫。雖說在這次逼迫之下也有無數的基督徒為道殉難舍生,但這次逼迫的主旨卻不在乎殺害信徒,乃在乎用酷刑、監獄、威嚇之苦,強逼基督徒獻祭於羅馬古代諸神。到了繼德修為羅馬皇帝的迦魯在位時,(西元 251 253 年),逼迫之風即已大轉緩和。在(西元) 253 年的時候,與德修同謀逼害教會的瓦勒良取得了皇位( 253 260 年)。雖說當位之初,他沒有與教會為難,但到了 257 年與 258 年這兩年中,他所加於教會的逼迫比以前更為猛烈。教會中任何聚會不准舉行,許多教會及教會墳山均遭沒收,許多主教神甫助祭拿去處死,許多有地位的平信徒受侮辱,被放逐,他們的財產被沒收。大致說來,其中雖有些短時的休息,自 250 年至 259 數年中,我們可說是教會可怕的試煉時期。(《基督教會史》 128 129 頁)。

  第二次更為空前嚴厲的大逼迫:是羅馬皇帝丟克裏田(DIOCLETIAN 284 305 年)所發動的。丟克裏田一連急下三道逼迫教會的上諭之後,到了 303 年二月初旬,設下密謀,把一切軍營中和皇宮中任職的基督徒人員盡行革職,又吩咐把教堂拆毀,把聖書沒收,把聖職人員囚禁起來,又用嚴刑強迫他們獻祭。這就進人了一個可怕的逼迫時期。(基督教會史卷上 162 頁)

  此系消滅基督教舉動之末次掙紮。代氏(即丟克理田)所用之方法先焚燒教堂,若基督徒秘謀禮拜聚會,則殺之。又令基督徒在神像前燒香,否則加以肉刑,如再頑抗,則亦殺之。主教及教牧均被下獄,基督徒之公權亦被剝奪。此外,更搜索所有之聖經,而付之一炬。至於焚燒聖經一節乃代氏(丟克理田)逼迫基督教所用之新法。乃欲剷除聖經之根基也。在(西元)西曆 311 年,西帝亦已告諭人民停止迫教。此後在小亞細亞各處雖仍有逼迫發生,然至西曆 313 年,君士坦丁頒佈信教自由之詔書以後,逼迫即完全停止矣。(教會史卷一 134 135 頁)。

  這次是基督教所受的最殘暴的逼迫,經過十年的時間,(按即 303 313 年),許多基督徒為道殉命,或被處死刑,或被趕出國境,或用石頭系在他的頸項上,被投人江河淹死。(《基督教史要》 21 頁)。

  《聖經手冊》上也對此簡要提到:丟克力田,他在位的年代是 284 3O5 年。這乃是羅馬帝國所實施最後的一次,也是最凶劇的逼迫。那時逼迫的範圍是與帝國的版圖相等。差不多十年之久,信徒是一直被人追逐到洞穴與森林中,他們之中也有被燒死的,也有被拋入野獸群中的,也有以各種酷刑而被處死的。這一次逼迫乃是非常堅強而有系統計畫的要徹底消滅基督徒名號的一種行動。 970 頁)。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

  現在讓我們接下來一同思考,主對士每拿時代教會的勸勉。針對上述士每拿教會將要遭受的試煉和患難,主一開始,就對他們發出勸勉說: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

  你不用怕!這是一個多麼重要而寶貴的勸勉!事實上,什麼時候我們害怕了,什麼時候我們也就已開始陷入了軟弱中。正是我們陷入軟弱的信號、表現和證明。並且我們所以會害怕,也正是因為我們缺少了或失去了愛心和信心。經上說:愛裏沒有懼怕。這固然是指我們和上帝的關係說的,但我們也可借用來說明我們在考驗中的表現。如果我們真是充滿了愛主愛人的心,那麼我們在任何考驗中都決不致膽怯、退縮而違背真理了,更不致賣主賣友了。那愛主、愛弟兄、愛眾人的烈火將要燃燒我們的心靈,使我們不能不為主聖名的榮耀,為弟兄姐妹靈性的安全,並為眾人的得救問題,而滿心火熱,剛強站立,並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同樣,當我們在主裏充滿信心時,我們也不會有懼怕了。信心能使我們在主的旨意中變得無所不能(可 9 23 ),信心能使我們看見上帝的榮耀(約 11 40 ),並且那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一 5 4 )。

  因此,如果什麼時候我們在考驗面前害怕了,那麼我們真要立刻逃到主的面前求得主的救助,因我們的懼怕正說明我們的信心、愛心消失了,並說明我們的靈性已經陷入軟弱中,即將進一步嚴重的跌倒,而違背真道,羞辱主名,並絆跌他人了,甚而更嚴重的背叛真道,賣主賣友了。正如彼得因懼怕而三次否認主一樣。因此如果我們感到害怕的話,我們真要立刻呼求主的拯救,好使我們的膽怯變為勇敢,軟弱變為剛強,並使我們的心靈能重新在主裏面充滿了信心和愛心。這樣我們纔能有力量去戰勝一切的考驗和火煉。正如經上教導我們說: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 1 7 )。

  再說,害怕、膽怯本身也是一種罪。如果我們至終不能靠著主恩勝過它,那麼它必要勝過我們,而使我們滅亡。主耶穌在啟示錄中曾說過這樣一句令人觸目驚心的話: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惜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這就是第二次的死。(啟 21 8 )。

  因為至終被懼怕、膽怯所勝的人,也必是一個至終失去信心、愛心的人,一個至終否認主名,背棄真道的人,那麼自必不能承受永生。因此主耶穌也特別告誡我們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麼?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太 10 28 33 )。

  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生命的冠冕

  主接著又進一步勸勉士每拿時代教會的聖徒說: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生命的冠冕。(啟 2 10 )。

  此處生命的冠冕就是指永生說的。(參啟 2 11 .太 10 39 )。此處所以要用冠冕來形容永生,正是說明永生的生命是具有無限價值,無限榮耀的。正可以稱之為榮耀的生命,或說生命的冠冕。(太 13 43 16 26 )。

  生命的冠冕不是輕易可得的。固然從一方面來說,永生的獲得似乎是很容易的。如經上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 3 16 )。甚至連十字架上的強盜,當他臨終前悔改信主,求告主名,也立刻得蒙主的應許,將來要和主同在樂園裏。(路 23 43 .原文)。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永生的獲得實際上也並不是很容易的。請聽主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 7 13 14 )。又說:蒙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 20 16 )。永生的獲得甚至難到有時必須為此獻上自己的生命。正如主所指出的: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太 10 39 .路 9 23 )。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

  以上兩方面的意思,其實也是完全一致,毫無矛盾的。關鍵的問題在於:主耶穌基督要求他的每一個信徒必須完全的信而悔改,信而順從,並且為了順從主和主的真道而在必要時不惜為此獻上自己的生命和一切。

  有人以為得永生是很簡單的,只要一信耶穌就可得永生。但這裏的信必須是真正的信。真正的信是必須要有行為表現的,因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是不能使人得救的。(雅 2 14 26 )。也有人喜歡引用使徒保羅的話說: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羅 10 9 )。但是要做到口裏認耶穌為主,有時並不容易,甚至會因此而喪失自己的生命。就如示每拿教會時代,當羅馬帝國對教會進行瘋狂逼迫時,成千上萬的信徒就因為不肯在羅馬政府面前否認主的名,而英勇殉道。主耶穌早就預見到這一切情景,而在福音書中特意留下這一重要的勸勉,讓我們仔細重溫: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麼,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太 10 28 33 )。

  主耶穌還親口教導我們說: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肯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 14 26 27 )。另一處又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太 10 37 39 )。又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凡在這淫亂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最後的勸告和對得勝者的應許

  第六點,對士每拿時代眾教會的勸告和對得勝者的應許: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都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啟 2 11 )。

  這應許是特別適合於遭受羅馬帝國逼迫的士每拿時代眾教會的,因他們曾普遍受到死亡的威脅和為主殉道的心靈考驗。這應許也同樣是賜給末後時代教會的。

  主勉勵一切在烈火考驗中的上帝子民說:你務要至死忠心,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第一次的死,是肉身的死亡,是暫時的死,好象睡覺一樣。以後還要復活受審的。正如經上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 9 27 )。主耶穌也說: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裏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 5 28 29 .另參啟 20 4 5 )。

  而第二次的死,也就是指基督複臨時開始的千禧年結束後,對撒但、邪靈和惡人的最終刑罰,將他們扔在硫磺火湖中永遠毀滅。正如經上所指出: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啟 20 14 5 — 15 )。

  主應許說:凡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所謂得勝,首先是指靠主的寶血得勝,惟有主的寶血有赦罪的功效,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汙,能使我們完全稱義。第二是指靠主的聖靈,幫助我們守全上帝的律法,守全主的真道,全然成聖,愛主愛人,熱心救靈,至死忠心而靠主得勝到底。正如經上所說: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 12 11 )。

  如果一個信徒因軟弱而干犯誡命,違背主道,有了罪愆過犯,只要他肯不斷信靠主寶血的功勞和聖靈的恩助,而謙卑悔改,因信稱義,靠主成聖,他仍然能不斷靠主得勝。但如果一個信徒有了罪,不再徹底悔改認罪,靠主努力追求成聖,也不再嚴格遵守上帝的誡命和主的真道,那麼他的靈性必日益衰退,至終必要完全被罪惡所勝。如果他直到離世前仍未悔改歸向主,那麼他就將永遠滅亡了,他將來必要在硫磺火湖中經受第二次的死。

  現在基督教界有少數人在宣揚一種很錯誤的謬道,他們把信徒分成兩種,一種是僅僅得救而沒有得勝的信徒,一種是得救而又得勝的信徒;他們又說什麼,一個信徒即使沒有得勝,也仍然是能夠得救、得永生的,最多是受些責罰,並失去天國的獎賞。這種說法是完全違背上帝的教訓的。主說: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如果一個信徒沒有得勝,也就是說有了罪,不再認罪悔改,求主赦免,並求主幫助他得勝罪,甚至直到臨死前都沒有再悔改歸向主,那麼他肯定要遭受第二次的死的害而永遠滅亡了。所謂沒有得勝而仍然能夠得救的說法,也說明他們並沒有真正明白聖經中有關得救的道理。其實真正的得救的經驗,(即因信稱義,蒙恩重生)也就是得勝生活的開始,而得勝的生活則是得救經驗的繼續保持和加深。

  因此我們弟兄姐妹,務必要不斷地住在主裏,依靠主寶血的功勞和聖靈的大能,過得勝的生活,直到主來的日子。主對我們的應許乃是: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以上我們已經研究、默想了基督寫給士每拿教會的書信。惟願我們都能效法土每拿教會聖徒的榜樣,雖在羅馬帝國猛烈逼迫和異端邪道衝擊下,仍能靠主至死忠心,得勝到底,直到主來!── 無名氏《啟示錄靈修與默想》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