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第十二讲

虽死犹生(一)

原讲者 :陈华牧师

今天我们会继续看主耶稣给七间教会的书信中的第五封信,就是给撒狄教会的信。这封信的内容是记载在启示录三章1-6节。让我们一起来读启示录三章1-6节:

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今天我会讲解启示录三章1-6节。当我们读完这段经文后,我们都感觉到主耶稣的语调是非常的沉重。你能够感觉主说这番话背后的心肠和动机吗?当我们读启示录三章1-6节,我们觉得主是非常的严厉。在启示录三章1节,主说:“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主的话使我们感觉到非常不舒服,这好比你朋友跟你说:“你的脸色这么差,你好像患病,而且命不久已。”你听了这番话肯定会感觉不舒服。请注意:启示录三章5节说:“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那些失败的,不肯悔改的,神将会从生命册上涂抹他们的名字。

当我们读主耶稣给撒狄教会的信时,我们不禁会感觉到非常战兢。这封信似乎是主给撒狄教会的最后通牒。信里头的警告和提醒是非常的具体和严厉,没有半点的含糊。主耶稣把撒狄教会的问题很具体清楚的指出来,好让撒狄教会的信徒能够醒悟过来,好让他们能够及时的悔改。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主耶稣喜欢刻意的为难和侮辱人,其实主耶稣的用意是为了要帮助教会成为完全,能够蒙神的喜悦。但是,我们是否愿意听这样的话呢?在启示录三章1节,主耶稣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 其实是死的。”如果这番话是主对我们说的,我们听得入耳吗?每当我们听见真理时,我们都会觉得难听,因为忠言总是逆耳的。但是,当我们去看病的时侯,医生告诉我们,我们患了重病必须马上入院接受医治。听了医生的话之后,我们不但深深的感激他,我们甚至还要付钱给他。但是,当主耶稣指出我们的属灵问题时,他并没有收任何的费用。但是,有多少人愿意聆听他的忠告呢?当医生吩咐我们吃药时,我们就会乖乖的按照医生的吩咐去吃药。但是有多少人会认真接受主耶稣的忠告呢?

当我细心读启示录里的七封书信时,我深深的体会到对主话语战兢的重要性。有多少人读了主的话之后会恐惧战兢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以赛亚书六十六章2节:

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

那些愿意谦卑在神的面前,因着神的话而战兢的人,必定会得到神的看顾。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因神的话语而战兢。当主指出撒狄教会的问题时,他是非常难过的。按照撒狄教会的名,他们是活的,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死的。换句话说:他们是虚有其表。他们表面看起来是非常的好,但是,里面却是腐败的。还记得主耶稣对法利赛人说了什么呢?主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这些法利赛人有祸了!你们外表装饰得非常美丽,但是,里面却是枯干的骨头。”当日,主耶稣就是用这样的话去责备那些法利赛人。很遗憾的是,到了第一世纪末,主也得用同样的话来责备他所买赎回来的教会。你可以感受到主耶稣是多么的难过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提摩太后书三章5节:

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

保罗提醒我们,在末世的时候,有很多的基督徒只有敬虔的外貌,却没有敬虔的内涵。这正是撒狄教会的问题。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末世已经来到了,主耶稣再来的日子已经很近了。我这样的提醒大家,目的不是想要指责其他的人,或者批评别人虚有其表。我希望我们能够让主的话语先来省察我们的心,看看我们是否跟撒狄教会一样:按着名义来说,我们是活的,但是按着生命的内涵来说,我们其实是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提多书一章16节:

他们说是认识神,行事却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恶的,是悖逆的,在各样善事上是可废弃的。

保罗告诉我们,有些人自称是相信神、认识神,但是很可惜的是,他们的行事为人却是跟神的旨意相违背的。我们是否是这样的人呢?如果我们是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就这个问题,接下来我要跟大家分享以下的几个重点:

第一:我们怎么样知道一个人在属灵的层面是死的,还是活的呢?就是透过他的行为,我们便知道这个人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启示录第三章1-2节是怎么说呢?

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

请大家留意:主耶稣是凭着撒狄教会的行为,去断定他们按着名是活的,但实际上他们是死的,因为他们的行为在神的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今天我们经常听见很多的传道人强调说:“我们得救不是靠行为,我们是靠信心。神看的是我们的信心,不是我们的行为。”到底我们应该怎么样理解这件事情呢?启示录三章1-2节告诉我们:一个信徒属灵生命的活还是死,是跟他的行为有直接关系的。透过一个基督徒的行为,我们就可以知道他的属灵生命是死的,还是活的。雅各书是怎么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雅各书二章20节:

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使徒雅各清楚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信心不能够产生相应的行为,那么,我们的信心就是死的。当然,很多人会非常抗拒使徒雅各的话,他们会说:“雅各只是在说一个比喻而已。”他们认为,保罗是强调我们是因信称义,不是靠行为得救。请大家留意,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是靠行为得救”。我是说:“我们的行为能够反映出到底我们有没有真正的信心。我们的行为能够反映出到底我们里面有没有真正的生命。”这一点是非常的重要,这也正是雅各所要强调的。

启示录第三章1-2节清楚地告诉我们:神在察看我们的行为。不错,我们的心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不可以因此就结论说行为是不重要的。启示录第三章1-2节清楚的告诉我们:神是透过我们的行为去衡量到底我们的属灵生命是死的,还是活的。我们千万不要被误导,以为行为是毫不重要的。这绝对不是圣经的强调。

到底神要察看的是一些什么样的行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启示录二章19节,神对推雅推喇教会说:

我知道你的行为、爱心、信心、勤劳,忍耐;又知道你末后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

启示录二章19节很清楚的告诉我们,神要察看的就是我们跟别人的关系。我们对人的关心、爱心和忍耐,这些神都要察看。神并没有要求我们自己躲在家里读经祷告,独善其身。不是的。把自己关在家里读经祷告是不足够的,神不是要我们成为这种人。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五章谈到“绵羊和山羊的比喻。”绵羊和山羊的分别在哪里呢?分别就在于他们怎么样对待他们的弟兄,特别是他们中间最小的一个。让我们一起来看马太福音二十五章41-45节: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

我们要紧记住主耶稣的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神是不会看我们的行为的。圣经已经多次在多处提醒我们,神是会察看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没有这些行为,这便反映了我们的信心其实是死的。如果我们里头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的生命也不可能结出果子来。我们的行为是直接反映了我们的内心是怎么样的,所以主耶稣在启示录三章2节说:“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他们的行为在神的眼中是不完全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心出了问题。正因为他们的心对神是不完全的,所以导致他们只是虚有其表,按着名来说是活的,但是实际的生命却是死的。所以从他们的表现,神便知道他们是活的,还是死的。

启示录三章2节说:“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请大家留意:神不仅察看我们的行为,神还要看我们的行为是否是完全的。主耶稣用他的宝血买赎了他的教会,很可惜的是,撒狄教会的行为没有一样是完全的。如果今天神在我们的中间察看我们,我们会令他满意吗?我们会使他得到安慰吗?撒狄教会没有一样行为是令神觉得满意的。我们又如何呢?我们必须要知道:神不仅是要看我们的行为,神还要看我们的行为是否是完全的。我们所行的一切是否能够反映出神的性情和荣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马太福音五章48节:

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主耶稣要我们追求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当别人看我们的行事为人时,他们能否看见神的性情呢?当我读启示录第三章1-6节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的沉重,因为撒狄教会的表现令主非常的失望。所以,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点就是:我们的行为能够反映出到底我们的属灵生命是活的,还是死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行为是无关痛痒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点就是关于行为和得救的关系。可能你会问:“刚才你不是说我们不是靠行为得救的吗?为什么现在又要谈行为和得救的关系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行为和得救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我们不是靠行为得救,这的确是圣经的教导,也是我向来所强调的。我们不是靠行为得救,我们也不可能靠行为得救,我们得救是靠神的恩典。以弗所书二章8-9节说得非常清楚: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虽然我们是靠恩典得救,但是大家必须要明白,如果我们没有按照主的心意去行事为人,我们将会使自己的救恩中断。我们的好行为不能够使我们有救恩,但是,得救的人必须在生命里彰显出神的恩典,这就是主耶稣在马太福音所说的好行为。让我们读启示录三章3-5节: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这就是主耶稣给予撒狄教会的提醒和忠告。主耶稣鼓励他们悔改,追求做一个得胜的人。但是主也提醒那些行为不完全的基督徒:如果他们还是不肯悔改,如果他们的行为在神的面前还是继续的不完全,神就会从生命册上涂抹他们的名字。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名字本来是在生命册上,但是,如果他们不能靠神的恩典得胜,他们的救恩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主会将他们的名字从生命册上涂抹。

所以我们看见:虽然我们不是靠行为得救,但是我们信主后的行为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救恩。如果撒狄教会的信徒不肯悔改,神就会从生命册上涂抹他们的名字。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圣经这些严厉的话只不过是用来恐吓我们,这就好像父母跟孩子说:如果你再顽皮,就要把你关起来。不错,很多的父母是用这种方法来恐吓小孩,但是实际上他们是舍不得这样做的。但是,我们的天父是否也是这样呢?这一点我们可不要胡乱的假设。

比如说,有些基督徒会假设,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五章说那些不结果子的枝子,将会被砍下来扔进火里焚烧,很多基督徒都认为这番话只不过是主在恐吓我们,他希望我们能够快点结果子罢了,神当然是不会把我们砍下来烧的。试想一想:如果主说他会从生命册上涂抹我们的名字,这只是一些恐吓的话,是不会发生的。那么,你有没有想过,神给予我们的应许也可能只是一些鼓励的话,永远也不会兑现的呢?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假设:神严厉的警告只是恐吓我们而已。如果神应许我们:信他的人就有永生,而到头来,这只是神给我们开的空头支票,神岂不是在说谎欺骗我们吗?那么,相信神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成了一个悲剧吗?

我们必须认识神的性情,我们不能够以人做事情的方法来去假设神也是这样做。如果你是为人父母的,你必须实现你向儿女所许下的诺言。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人曾经提醒那些做父母的,说,千万不要对你们的小孩说:如果你顽皮,我会将你从楼上摔下去。如果孩子知道你只不过是在吓唬他,那么以后你所说的话在小孩的眼中将会失去威信。当你教导小孩时,你必须言出必行。如果你说了一些不能兑现的话,那么你便失信了,以后小孩子便不会再听你的话了。如果你说过你会奖励他,那么,你必须兑现你的承诺;如果你说过你会惩罚他,那么你也需要执行处分。否则的话,小孩便不会再听你的话了。

所以我说,我们必须要明白神的性情:他是一位信实的、言出必行的神。既然他承诺了,他就必定会实现他的承诺。主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行为在神的眼中是不完全的话,神将会把我们的名字从生命册上涂抹。意思就是:我们将会失去救恩。神是信实的神,他的话每一句都是真实的。他不是在恐吓我们,他是在警告我们:如果我们不肯悔改的话,他必定会把我们的名字从生命册上涂抹。

启示录三章1节谈到那些有名无实的信徒,主称他们是死的。主耶稣在第3节命令他们要悔改。第5节说:只有那些得胜的信徒,他们的名字才会在生命册上面。难怪保罗在腓立比书二章12节说: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这是保罗对教会的提醒。

让我们来到第三点:启示录三章1节形容撒狄教会是“死”的,到底这里说到的“死”是什么意思呢?在启示录三章2节又说:“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衰微”原文作“死”);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

如果你仔细看中文圣经,你就会留意到旁边有着括号的小字写道:“衰微”原文作“死”。从这里我们看见,在撒狄教会中,有些信徒已经死了,另一些也将快要死。到底这里所指的“死”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的,这里所说的“死”是指属灵上的死亡。如果这里的“死”是指肉身的死亡,那么已经死去的人又怎么可能听见这番话呢?

到底属灵上的死亡是什么意思呢?在圣经里,属灵上的死亡是指失去了属灵生命的功能。如果一个信徒在属灵上已经死亡,他就不能够发挥属灵的功能。正如我们肉身的死亡一样,当医生断定一个人已经完完全全失去肉身生命的功能,他就宣布这个人已经死亡了。当一个人完全失去生命的特征,比如说:他的心跳,呼吸已经完全停止,那么,医生就会宣布这个人已经死亡。同样的,当一个信徒失去了属灵生命的功能,圣经就会看他为死的。

如果一个基督徒的属灵生命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慢慢的,他的属灵生命便会退化,直到进入一个完全死亡的状态。让我重复一遍:死亡就是失去功能。当你用针刺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是完全没有反应的。如果你用针刺他,他能够及时跳起来的话,这就证明他还没有死去。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是完完全全没有反应的。如果一个基督徒的属灵生命是死的,他对属灵的事物是没有任何反应的。

当我们还没有信主之前,我们的属灵生命也处于死的状态;我们对属灵的事物完全没有任何反应。比如说:神爱我们,但是我们却无动于衷。但是,如果有女孩子喜欢我们,我们却高兴得不得了。我们对神的爱的反应有多大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感应到神的爱呢?到底我们是死的,还是活的呢?我们对神的事有多关心,有多热心呢?我们对周围失丧的灵魂又有多迫切的关心呢?你自己思想一下吧!我们对主的话语,对祷告有没有什么反应呢?如果没有反应,我们也不会有动力,我们就好像死了的人没有一点的动力。

我认识一对年纪老迈的夫妇,丈夫患上肺癌,已经到了末期。就在丈夫临终前,妻子得到医生的批准,允许丈夫在家里度过最后的时刻。做妻子的邀请我陪她跟丈夫度过最后的时刻。我亲身目睹一个经历死亡的过程。我看着那位老先生的呼吸慢慢的减弱,最后心跳也停止了。因为老太太很爱她丈夫的缘故,所以她对我说:“丈夫还没有死,你握着他的手吧!”其实,她的丈夫已经全身冰冻僵硬了。我亲眼目睹她的丈夫如何从能够活动,到不能够活动;温暖的身体变成冰冻的身体。生和死的区别是何等的大。同样的,一个已经死了的信徒已经失去了属灵的能力,他们已经失去了属灵的功能,当他们失去了属灵的功能,他们对属灵的事物也就完全毫无反应。在属灵的层面,你有没有任何的动力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以弗所书二章1-2节: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当我们还不认识神的时候,我们是活在罪恶之中,活在死的状态之中,这就是保罗所要告诉我们的。那时,我们的行事为人是随从今世的风俗。在以弗所书二章1-2节里,我们看见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死”这个情况是指一个人失去属灵的功能,失去属灵的反应和动力。相反的,他们对世俗的事情却显得精神奕奕,非常的活跃、非常的兴奋。如果我们对世俗的东西是非常的活跃,对属灵的东西却毫无兴趣,那么我们的属灵生命就是处于死的光景里。

第二个方面就是:圣经用“死亡”来形容一个还未曾得救的人的光景。而问题是,撒狄教会却回到了以前还未曾得救时的光景里。撒狄教会的信徒是已经得救的人,但是他们的生命竟然倒退到从前还未曾得救的光景,就是从前随从世俗的光景中。所以,撒狄教会不仅是稍微退步,而是退步到一个极其严重的地步,主形容他们是死的。这就是神要提醒撒狄教会的话,也是要提醒我们的话。提摩太后书四章10节告诉我们:保罗的一个同工底马因贪爱世界而回到从前追随世界的光景中。所以,主耶稣也提醒我们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是不配进天国。”我们的属灵生命是绝对不可以倒退的,我们必须要靠着主的恩典,不断地往前进。

接下来,让我跟大家分享第四点。让我们一起来看启示录第三章4节: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

这里告诉我们:撒狄教会还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信徒,他们并没有污秽自己。他们就是圣经所说的“余种”。上一次我们也已经看到,在推雅推喇教会里也同样有少数忠心耿耿的信徒。这些“余种”所担当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在每一个时代或者在每一个教会里,都会有一些余种——就是那些少数对神忠心耿耿的人,这一小群的信徒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他们的使命就是成为教会的光和盐。神透过他们来挽救教会的属灵生命。

让我举一些例子给大家看:在七间教会当中,示每拿教会和非拉铁非教会是唯一两间没有被主责备的教会。这两间教会就成为了众教会忠心耿耿的好榜样。而以弗所教会和老底嘉教会的情况跟其余教会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两间教会你可以说是整个教会都出现了问题。主所发出的责备是针对整间教会发出的。主责备以弗所教会失去了起初的爱心,而老底嘉教会的问题则是不冷不热。

而别迦摩教会、推雅推喇教会和撒狄教会的情况也跟其他四间教会不同。他们当中有些信徒是不忠心的,但是当中也有些信徒却是忠心耿耿的。主对别迦摩教会说:“你们中间有人跟从了巴兰的教导;有人服从尼哥拉党的教训。”在别迦摩教会里,有一部分的信徒是忠心的,有一部分却是不忠心的。主对推雅推喇教会说:“至于你们在推雅推喇其余的人,就是一切不从那教训,不晓得他们素常所说撒旦深奥之理的人,我告诉你们,我不将别的担子放在你们身上。”所以,在推雅推喇教会里,有一部分的信徒还是对神忠心的,他们就是那些余种。至于撒狄教会,主对他们说:“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很明显的,在这三间教会里,有大部分的信徒是不忠心的,只有一小群的信徒是忠心的,他们就是圣经所说的余种。

在主的眼中,到底我们是属于哪一种的基督徒呢?对我们教会整体来说,我们是否对主忠心耿耿呢?或者在我们中间,某一部分的信徒是忠心的,但是,另一部分的信徒却是不忠心的呢?又或者在整间教会里,只有几个信徒是忠心的,而大部分的信徒都是不忠心的呢?我们必须用这个尺度去量度自己:到底我们是处在哪一种的光景中?我们整体都像士每拿教会一样得到主的称赞,或者我们整体都犯了同一个毛病而要被主责备呢?又或者我们中间大部分的人都是对神不忠心的,只有少数人是真正忠心的呢?

圣经重复的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时代,神兴起忠心的余种去挽回神的子民,去呼吁他们悔改。比如说,挪亚就是一个好例子。挪亚不断的呼吁人们悔改,进入方舟,好让他们能够得救。很可惜的是,人们不肯回应挪亚的呼吁。不论如何,在挪亚的时代,挪亚就成为被神使用的余种。又比如说:神借着先知以利亚将整个以色列民的属灵生命扭转过来。施洗约翰是另外一个例子,神藉着他呼吁以色列人悔改,带领他们回到主的身旁,预备他们的心去迎接弥赛亚的来临。

神是否能够透过我们的生命挽回整间教会的属灵光景呢?你和我能不能成为余种呢?你和我能不能承受这个使命,去带领人们回转,免得他们灭亡呢?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四点:我们都要成为余种。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分享第五点,也是最后的一点。启示录三章1节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既然主已经断定那些信徒为死的,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既然他们的属灵生命已经死亡,还有什么补救的余地吗?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虽然主的判断是非常准确清楚,但是,主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审判。主是要指出他们属灵生命的光景,好让他们能够扭转整个局势。主耶稣指出他们的问题,目的不是要定他们的罪,目的是要他们悔改。这正是启示录三章2-3节所说的:

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

请大家留意:在第2-3节里,主提醒他们两遍——要警醒。主吩咐他们要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主不想他们死,主的用意是要挽救他们。虽然他们的属灵生命是死的,但是如果他们肯悔改,主是不会从生命册上涂抹他们的名字。主的目的是要他们悔改。可能你会说:“已经死了的人又怎么能够听见神的话呢?”让我们一起来读约翰福音五章24-25节: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

主耶稣告诉我们:整个救恩的关键就是神要跟死人说话,好让他们因着神的话可以得到生命。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即使我们的属灵生命是死的,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听见主的声音。可能你会问:“试问死人又怎样能够听见神的话呢?他们不是已经死了吗?”不错,他们的属灵生命是死的,但是,神的话是充满了能力,甚至连死人也能够听见神的话。这就是神话语的大能。神的话语能够叫人出死入生,神的话语能够苏醒我们的灵,叫我们醒悟过来。这也是使我特别兴奋的一点。如果我们愿意回应主的话,我们必定能够成为一群充满活力、充满能力的信徒,我们必定能够为主发光,为主做见证。

所以,当主判断撒狄教会的属灵情况时,主的心肠,主的目的,不是要定他们的罪,而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光景,好让他们能够醒悟过来,能够及时悔改,以致得救。不管我们的属灵生命是死的,或者是快要死亡,我们总能够听见神的话,因为神的话是充满大能的。当我们还有机会听见神的话语时,我们还有悔改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开放我们的心,千万不可硬着我们的心。我们必须要马上回应主的话。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