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给撒狄教会的信     3:1-6

 

基督给他们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称赞在撒狄的几名忠心的基督徒有好的行为,并敦促大多数不警醒的人回想他们以前所领受的,且要顺服主。

 

本书信目的地与对基督的描述 3:1a-b

 

撒狄所处位置是在推雅推喇以南三十英里处,其中通有一条主要的公路,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古吕底亚王国的首都。她以她的军事历史、宝石、染料与纺织业而闻名。因这个城市座落在一个险峻的山坡上,被认为是不可攻破的,但却被波斯王古列通过一个峭壁上的秘密通道而攻占,后来也被其他的入侵者以同样方式攻占过。

 

主以全智的神向这个教会显现;“七灵”也许指的是神智慧(他的灵)的完全,或是指所他所掌管的灵界物质(1:14)。他也提醒读者他对各教会(“七星”1:20; 2:1)有主权。

 

“既然是通过属灵事工的完全,神达至教会并唤醒教会,那么在这里七星就与七灵联系起来。”

 

称赞与责备       3:1c, 2b

 

除老底嘉教会以外,这个教会得到的称赞比其它任何的教会都少,对这基督徒唯一所夸之处就是很明显他们在其它教会中有一个好的名声。然而,他们的确是一个死的教会,而且他们的好行为远远不够。只有几个人对主是忠心的(4)

 

劝勉      3:2a, 3

 

这些信徒需要从他们的属灵的沉睡中醒过来,要察验他们自己的光景,并要认清自己的需要。这个城市因过分依赖天然屏障而疏忽,导致城市曾不止一次陷落敌人手中。他们需要在这个几乎近于死去的教会中坚固他们的弱处。象以弗所教会一样,他们需要回想他们过去曾经有过的光景,并要回转到他们以前曾经有过的态度与行为中。若不注意这些警告,那么基督的管教就会意外的临到这些信徒。今天在撒狄所在的原址只有一个小村庄。

应许      3:4-6

基督说出了对教会中那几个忠心之人的祝福,以便激励其他的人悔改。白衣(象征一个人的行为)是洁净没有污秽的(19:8, 14;  22:11-12),只能那些对基督忠心的基督徒才能享受到与他同行(“与我同行”)的喜乐。

 

这里所描述的就如同罗马人打了胜仗的一天,所有的工作都停止,真正有罗马公民身份的人穿上洁白的外袍。特别是得到的殊荣的那些人-通常是掌权人物,有的时候是得胜将军的亲戚或朋友-参加凯旋行进的队伍。在基督凯旋的那一天,身穿白衣的撒狄教会的信徒们也会与他们的首领基督同行在胜利这中。因为他们对他忠心且要在他的荣耀中与分共享尊贵”(Tatford, p. 115)

 

所有的得胜者将最终在天上穿上圣洁的衣服,而且他们的名字将不会(在希腊语中双重否定是强调)从记录天上国民名字的“生命册”上涂抹(2:11; 13:8; 17:8; 20:12, 15; 21:27; see Charles R. Smithm “The Book of Life,” Grace Theological Journal 6:2 [Fall 1985]; 219-30)

 

“实际上当时的每一个城市都保留一卷其公民登记录,而且每一个在这个城市的出生的孩子其上登记入册。如果那一个公民被证明有叛国罪、不忠或是任何有损本城市荣誉的事,他的名字就会从这些登记册上除掉而受到羞辱。(在任何正常的情况下,名字都在死的时候才涂抹掉的)人们再也不认为他配称此城市的公民。在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有杰出的成就或行为,那么他将获得殊荣,或者是把他的事迹记录在城市记事录上,或者是在名册上把他的名字圈上金色”(Tatford, pp. 116-17)

 

不应该把第5节中所说解释成有些人可能会失去救恩(5:24; 6:35-37, 39; 10:28-29)。这里的语轻意重修辞法(2:11)表明得胜者的名字将永远有特殊的荣耀。

 

第三,所有的得胜者都将会被基督被接纳而成为属于他自己的。

 

“身穿白衣的忠心者将与那胜者(基督)同行在凯旋的队伍中;他们将穿着发光的喜庆的衣袍被带入宴会中;他们的名字将记录在天上的名册上而大亨荣誉;最终他们将在宇宙的主宰者面前得到接纳承认。就象在皇帝与他的宫廷面前,得胜的将军陈述勇士们在战斗中的英雄伟迹,并使他们展现于可畏的宫廷中,承认他们的价值一样,耶稣基督将陈述他的追随者们事迹并把他们展现在他天父的面前”(Tatford, p. 117; 参太10:32; 8:38; 12:8-9; 提后2:12)

 

根据这些必要来到的事实,相信撒狄教会的信徒会得到激励活出与他们蒙召的恩相称的生活来(参弗4:1)

 

在新教改革时期,人们说新教教会健全良好,但实际上那时新教教会是相当死沉的。尽管他们恢复了人是因恩典得救恩与信徒皆为祭司的真理,但改革者与他们的门徒在很多的信条都不同有一致的意见。这就产生了宗派主义,而且从那时起,宗派主义一直都充斥于教会之中,摧毁了教会的合一,损害了教会的见证。这个时期极少的忠心的信徒是那些持守圣经真理的人,这些真理在改革其间重新被人们所发现,这些持守真理的人并没有跟随那些错误的领袖。

 

甚至在现在,有许多的地方教会都有好的名声,也许是因为它们那高大的教堂,颇多的活动,或是有辉煌的历史,但实际上它们在灵里几乎是死的。

 

F.    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    3:7-13   

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是要称赞他们在迫害中的仍有忠心,并鼓励他们要恒久忍耐。

 

本书信目的地与对基督的描述 3:7

 

非拉铁非(字面意义是兄弟之爱;参罗12:10; 帖前4:9; 13:1; )在撒狄东南大约三十英里处,所在之处是一个生产酒的区域,是通往小亚细亚的出入口。

 

“”

 

因为不时地经历地震,选择在城外居住的人口超过正常的数目。

 

基督向他们显明自己是圣洁(参彼前1:15)、真实和有权威的(1:5; 5:10)。“大卫的钥匙”似乎指的是以赛亚书22:20-23中所提到的内容,在那里希西家的仆人以利亚敬被给予了管理大卫家的权利,包括王的所有财宝。在这里基督宣称了他有完全的管理权按照神的旨意来分配或不分配神的资源。

 

称赞      3:8

 

神给了非拉铁非的基督徒一个“敞开的门”,是属灵祝福的机会,也许是传道的机会(参林前16:9; 林后2:12; 西4:3)。这个机会将继续下去,因为他们略有一点“力量”(属灵的力量)尽管他们人数不多。他们忠心地顺服了神的话,并在过去持守了为基督的见证,可能是通过言传与行为。

 

应许      3:9-12

 

象对士每拿教会一样,对这个教会没有一点责备。对这个教会有五个应许。

 

1.        他们的犹太人的反对者最终将承认这些基督徒是神的真正的追随者(2:9)。这些敌人声称他们是神的真正跟随者,但他们拒绝了基督,而并不是神的跟随者。但最终在对不信者的审判(白色大宝座前的审判,至少不迟于这个时候)的时候他们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错谬。(45:23; 14:11; 2:10-11)

2.        第二个应许是给那些忠心忍耐的信徒的。主应许这个教会的信徒不会经历大灾难阶段(6-19),他们得到应许说他们将被保守免去试炼。在希腊语中同时使用动词与介词表明他们将被保守不经试炼(灾难前之观点),而不是经过其中得到保守(灾难后之观点)或是在灾难中被提(灾难中之观点)

那么那些没有遵守基督要忍耐的话的的信徒会怎么样呢?或者说只有那些忠心或是警醒的信徒才能被提(部分被提论)呢?答案是否定的,所有的基督徒都将在被提的时候改变(林前15:51-52),而且所有的基督徒都被应许将不经神倾倒出来的(帖前1:10)忿怒。(See Charles C. Ryrie, Basic Theology pp. 478-507, for further wxplanation of these four major presmillennial views of the Rapture.)而且,他们不仅仅被应许从试炼中得拯救,也被应许从这试炼的时候里被拯救出来,也就是这些灾难将来的那一段时间。翻译成试炼的希腊词(peirasai)意思是试验一个东西以显明它的质量,而不是要洁净它。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这个被居住的地球)都将经历这个试炼的时期,而仅仅是某个地方。其试炼的目的就是显明那些“地球上居住者”(与天上的居住者相对,也就是未得救的与基督徒相对)的本质。就象在2章与3章中对其它教会的应许一样,这个应许是给所有的基督徒的,而仅仅是给这封信的收信人的。忠心是会得到奖赏的。

10节乍看起来好象又是对信徒忠心向主的激励(2:10c, 25; 3:4),其中的隐含的意思似乎是,如果一个基督徒不认基督(8),他就不会被提。但其它的圣经章节很清楚的表明了所有的基督徒,无论是忠心的还是不忠心的,都将同时被提(林前15:51-52; 帖前1:10; 4:16-17; 5:9)。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别的解释。

既然整个非拉铁非教会都是忠心的(8),那么第10节也许就不是对信徒要忠心的激励。而是对整个教会可以期待的祝福。这节经文似乎是为安慰整个教会的而不是为激励那些不忠心或是潜在里是不忠心的基督徒的。

   
“必须把这一节里所说的看成是一个对事实的描述,而非一个条件,这个有点象创22:18那里的‘因为你听从我的话’”(Chitwood, p. 98)

(See Gerald Stanton, Kept From the Hour; Jeffrey Townsend, “The Rapture in Revelation 3:10,” Bibliotheca Sacra 137:547 [July-September 1980]: 252-66.)

 
“在关于教会被提的时间上最有争议的一节经文就是启示录3:10(Gundry, p. 54)

Gundry
相信,这节经文的应许是在大灾难结束教会被提时得到实现。那时,主会为圣徒为来,在空中与他们相遇,然后再同他们降到地上(P. 159)。刚才所引用的Townsend的文章反驳了Gundry对这节经文的灾难后解释法。

3.        第三,主应许要快来(突然;参1:1; 2:16; 彼后3:8)

4.        得胜者不仅仅会得到在天上以他们的名字建立的柱子,就象是在非拉铁非的习俗一样,他们也会成为神的灵宫-新耶路撒冷的柱石。

“当所罗门登基建殿的时候,他从推罗召了一个铜匠,让他为殿廊制造了两根铜柱,为其中的一根起名叫‘雅斤,’意思是建立;给另一根起名叫‘波阿斯,’意思是力量(王上7:13-21)。主应许非拉铁非的得胜者将来会有与这两根柱名的意义所描述的位置对得胜者所应许的他们‘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指的是他们作为殿中柱子的固定位置;就象是所罗门殿中的柱了一样,说得胜的基督徒将被放在殿中柱石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些基督徒将带有力量与能力的安全、坚定和稳固的位置上,当他们在千禧年的国度里与基督同掌王权的时候,他们将会得到这位置。”(Chitwood, p. 101)

5.        基督将要认同他忠心的子民,既然他们已在地上拥有了他,他也将在天上认他们(2:17; 14:1; 19:12)。在某物写上一个人的名字也表明所有权。在古代,柱子上经常刻有征服者的名字。在外邦人中,把自己献给某些假神的人通常把他们假神的名字写在他们的额头上(参创28:36)。基督的新名在别的地方没有启示,这也许是与将来的荣耀相称的带给人荣誉的名字。

劝勉      3:11b, 13

 

看到基督将很快突然降临,信徒应该持守对他的忠心,以免叫别人夺去因他们的坚恒的忍耐而本应属他们的奖赏(参约二8),这个结尾的警劝再一次提醒我们,所有的教会都应许对这七封信中每一封信里的信息引起注意。

 

学教会历史的学生已看到了现代对外宣教运动复兴的时期,就是18世纪晚期与19世纪(非拉铁非教会就是有与此相似的光景)。在这个时期里,在清教教徒、魏斯里派、普利矛斯弟兄会还有其他的领导下,有过好几次返回神的话语的复兴运动。象在非拉铁非的教会一样,这些人并不是浮华的而对神忠心的。

 

G.   给老底嘉教会的信        3:14-22

基督写这封信目的是要撼醒老底嘉的信徒,使他们从物质自满中走出来,并劝勉他们对更高的属灵目标作出自我牺牲(参西2:1-2, 4:16)

 

本书信目的地与对基督的描述 3:14

 

七个城市中的最后一个座落在非拉铁非东南40英里、以弗所以东90英里处。这是个富裕的城市,以银行业,羊毛制品及医疗卫生为其特色。这个城市曾毁于一次强烈地震,但富裕的市民又重建了这个城市。

 

基督称自己为“阿们”(字面意思是愿此成就),也许这是见证他有能力使他所预言的一切实现(参赛65:16)。作为一个“见证人”,他对老底嘉情形的见证是可信的,老底嘉人有一个名声,就是他们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好处(Tatford, pp. 143-44),但基督说出了事实。“在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表明基督有审判的权柄,虽然老底嘉人有创造性,但只有耶稣自己是创造者。

 

责备      3:15-17

 

使这封信与其它的信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任何的称赞。

 

这些基督徒的行为表明了他们的行为:他们对神的爱不冷也不热,如温水一样。饮料最好或冷或热,象这一样,神也宁愿他子民对他的爱或冷或热,而非淡漠象温水一样。老底嘉的信徒是知道主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因为这个城市的饮用水是从城南6英里处的一个泉源通过一个水道桥输送过来的,水到的时候已变成了令人生厌的不冷不热的温度(G. R. Beasley Murray, Revelation, p. 105)

 

主把他的子民从口中吐出来(16)不应该解释成是他们将失去救恩,因为在圣经其它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教导(19)。这种说法只是表明他极度的厌恶。他的意思不是说,他宁愿我们过一种放纵罪的生活(灵里的冷)而不愿我们过一种追随他但不完全降服于他(灵里的不冷不热)的生活,笔者相信,他的意思不是说他宁愿我们在灵里过一种或冷或热(象一种或冷或热的饮料一样)的生活,而不愿我们在灵里温和的(象不冷不热的水的一样)

 

老底嘉人享有丰裕的物质财富(17),这使他们有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与独立感,但在灵里他们是大大缺乏的。当基督徒过着一种安逸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这种自足的态度会对基督徒一直都是个危险。

 

劝勉      3:18-19

 

既然他们灵里贫穷,基督就敦促他们来“买”(有自我牺牲的含义)他们真正所需要的东西。黑衣在老底嘉盛行,但基督劝他们要买“白衣”穿上,这白衣象征义而纯洁的行为(19:8; Robert H. Mounce, The Book of Revelation, p. 127);他们应该买属灵的“眼药”而不是在老底嘉所生产与出售的眼药。“眼药”也许指的是神的话语,能使我们看见真实的属灵生命。

 

基督提醒他的读者,他所说过的是他所做过的,因为他爱他们。

 

应许      3:20-21

 

在上下文中,这节(20)圣经被看成是对所有的基督徒的说的。

 

“在学习给老底嘉的信息时,第一件必需明白的事就是,神的灵在对基督徒讲话…

 

有太多的人以不严谨的的态度来对待在基督徒生活中所产生的问题,比如,当一个声称是基督徒的人生活中出现罪的时候,处理这个问题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怀疑这个人是否得救。这种想法通常是这样的假想为前提的,即如果一个得救了,他就会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如果他没有,他的行为就表明他起初没有得救。然而,这样一种观念与任何圣经上关于藉着恩典因信称义的真理都是相违背的。这完全是败坏了神恩典的福音的,因为行为被引进了一个行为不能占有位置的领域”(Chitwood, p. 105)

 

是那些冷漠的基督徒被敦促打开他的心门并邀请基督进来与他有亲近的相交。当基督徒进来的时候,他会接受任何这个基督徒给他的东西,他也从他的丰盛中把祝福给这个人。这节经文表明了在圣经其它地方教导过的真理,就是基督愿与所有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参提前4:10)。因此笔者相信,在传道时使用这节经文是合适的。它十分生动地表明了神的愿望。

 

与基督同掌王权的特权是属于得胜者的(参林前6:3; 提后2:12),这个应许是在2章与3章中所有应许的高峰,我们现在可以选择不象一那样生活,因为将来有一天有一样的生活。在这里主又一次有所有的人听并作了反应(22)

 

这个教会与现今世上所存的教会作了一个对比,所有声称是基督徒的人似乎富有且有能力,但却缺乏生命与对基督的爱。令人难过的是,基督的身体也是这种情形,只是程度稍差一点而已。

 

在希伯来书中的五个警告与启示录中的七个应许之间有一种有趣而常不被人注意的平行关系。这些警告和对得胜者的应许都有同样的目的,最后一个警告与长子权有关(12:14-17);最后一个对得胜者的应许与宝座有关(3:21)。贯穿希伯来书中那些警告里的思想就是,基督徒最终要认识他们的长子权,就是儿子行使长子的权利。希伯来书中要讲的就是‘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2:10)。贯穿在启示录那些应许中的思想就是,基督徒最终将升到宝座之上,与基督同为后嗣,同掌王权,因此启示录2章与3章中所讲的就是,将装备好的基督徒放在宝座上,与基督同掌王权。

 

象新约中所有其它的书信一样,启示录23章中的七封信中每一封信都适用于当地的教会,也就是最初的收信对象,也适用于自那时以来所有的教会与个体的基督徒,不仅如此,这些书信对以后的基督教历史也是有预言性的。这一点也许不能被第一世纪的基督徒看清,但随着教会历史的展开,这一点越来越明显了。因此第2章与第3章就象启示录其它部分一样具有预言性。(See M. J. Brunk, “The Seven Chruches of Rvelation Two and Three,” Bibliotheca Sacra 126-503 [July-September 1969]: 240-46.)笔者这样讲只不过是用“历史性预言”法来解释第2章与第3章,很多其他人以及J. B. Smith 也持这种观点,pp. 61-62, J. P. Lange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 Vol. 12: James-Revelation, “The Revelation of St. John,” p. 139)。至于其它不同之见,有的认为些23章只是预言性的(即只是描写主的日子的情形的);有的认为它们所记述的只是过去的历史(即一世纪时的情形)。关于对这三种观点的解释与评价,见Robert Thomas所写的“The Chro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Revelation 2-3Bibliotheca Sacra 134:496 (October-December 1967), pp. 321-31. 他是持“历史”观点的。(See hadout “Three View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velation 2-3,”)

 

如果你有机会传讲基督写给七个教会的书信,笔者向你推荐Tatford写的书,我发现它是最有用而简洁的,本书一开始就介绍了这些教会与城市的背景,这对正确理解2-3章中每一节中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