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幕:新天新地的异象 21章至22章
 第七幕:新天新地的异象 21章至22章

新天新地(21:1-8)

    大審判已經完成,邪惡的人和蒙福的人的結果已分曉了。現在出現在約翰眼前的是一個「新天新地」。

新天新地的夢想早已深深印在猶太人的腦海中:「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紀念,也不再追想。」(65:17),而活在其中的人繼續不停的向祂崇拜(66:22)。猶太人的文件曾多次描寫這新天地:它是一個更新改變、永遠光明、永遠福樂(悲痛已被忘記)、永遠長存之地(以諾書45:4;72:1;91:16;巴錄二書32:6;7:75)

「海也不再有了」(21:1) 並非真的指海洋,而是指邪惡:魔鬼、敵基督和抵擋基督徒的帝國,全被描繪成海中的獸;它們不再存在於新天新地了。相信這句話的解釋是因為古代的人(特別是巴比倫人和埃及人)認為海是一個敵人。當時航海的人也常遇到海難死亡。猶太人也認為到了末後,海會消滅,指明敵對的力量消失了(The Sibylline Oracles 5:447;The Ascension of Moses 10:6)

    「新耶路撒冷」(21:2)並不是一個新的觀念。它是猶太人長久的夢想,希望耶路撒冷重建。對這個觀念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說是猶太人或約翰受了柏拉圖(Plato)概念論的影響。[1] 我們認為約翰並不是受柏拉圖的思想而有此觀念,而是由舊約先知的異象而寫出來的(54:11-12;60:10-20;2:9;48:31-35)

保羅和希伯來書作者都曾提及天上的耶路撒冷(4:26;12:22)。相信都有同一個背景。猶太教多次描寫說彌賽亞時代來臨的時候,那個以前看不見的天上耶路撒冷便會出現(以斯拉續編7:26;10:44-59)。巴錄二書甚至說上帝在未創造樂園之前,已經創造了這天上的耶路撒冷,而亞當末犯罪之前曾親眼見過它、亞伯拉罕在異象中曾看見、摩西在西乃山上也曾目睹(巴錄二書4:2-6)。這城是極其完美和真貴的(西婆的神語5:120-127)

約翰時期地上的耶路撒冷已經被毀,當時的猶太人都盼望耶路撒冷重建,但是這裏所形容的一個全新、完美、在天上的新耶路撒冷。這是神為衪的子民所預備的,是完美的──那些寶石;黃金的街道和房屋;永遠敞開的城門;上帝的光輝照耀;日頭,月亮的光也用不著了,一起說明它的完美。舊約先知和猶太教都對這新的耶路撒冷存有許多的盼望(多比傳13:16-18)[2],但是上帝再次向約翰肯定它必須等到大審判後才出現,並且是那些得救的子民才能擁有。

這裏「聖城」的象徵和21:922:5象徵有所差別,前者以新婦一城作為神國子民生活的地方,後者則著重蒙贖之民與神的同住相交。

 

上帝與人同在(21:3-4)

有天使發出音說上帝與人同住。「居所」這個字就是「帳幕」(Skene)「帳幕」可能含有暫時的意義,但是這裏的「居所」卻是永遠長存的。「帳幕」是回應舊約曠野中的會幕(Tabernacle),在那個會幕之上有代表神的同在和榮耀的火柱及雲柱。會幕是移動的,是暫時的;但在天上,我們將會永恆的覺察到上帝與衪的子民同在。

上帝應許以色列人作祂的子民,而祂要作他們的上帝,並一要住在他們當中。「我要在你們中間立我的帳幕……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我要作你們的上帝,你們要作我的子民。」(26:11-12;//37:27)與上帝同在,自然的結果是眼淚、憂愁、哭號、痛苦都成為過去。這些結果是先知們的預言和盼望(35:10;65:19)。對約翰當時正在受逼迫的信徒來說,這些啟示錄的異象是最得人安慰的。

 

一切都更新了(21:5-6)

這是上帝第一次在啟示錄中說話;祂是一位能使萬物更新的上帝。新天新地的出現也把一切更新了。這也是眾先知的夢想(43:18-19)。其實更新之工在基督復活的時候已經開始了,並且是信徒今天就可以經歷的(林後5:17)

命令把這些事情寫上的並不是上帝,而是那個在上帝面前的天使。這些話必須記錄和謹記,因為這些話都是真實的,和絕對可以信賴的。

上帝再次對約翰肯定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參賽44:6)1:8,是復活的基督說這句話。這都沒有分別,三位一體的神就是永恆的。希臘文阿拉法(Alpha)是第一個字母:俄梅戛(Omega),是最末的字母,但是約翰把這句話的後邊再多加一句解釋的話──上帝是初(開始),並且是終(末後)。「開始」的希臘文是arche它的意思不單指時間上的開始,也包括萬物的起源的含義。「末後」的希臘文是telos它的意思不單指時間上的結束,而且也包括一個目標在內。約翰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出一切生命是在上帝裏面開始,而且到了結束的時候,仍然存在上帝裏面。保羅也曾用同樣的方法表達出來:「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11:36),又說:「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4:6)

接著,在後面寫出來的是甚麼呢?「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回應了賽55:1,上帝的豐盛與榮耀可以用來滿足人類時刻充滿渴望的乾涸心靈。

 

榮耀與恥辱(21:7-8)

「得勝的」當然是指那些曾面對各種誘惑,卻仍然保持忠誠的信徒。上帝對這樣的人給予一個最大的應許──「我要作他的上帝,他要作我的兒子。」這個應許,或者類似的字句,曾在舊約中分別向三個不同的人說出來。第一,這是賜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上帝對亞伯拉罕說:「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上帝」(17:7)。第二,應允賜給那個將來承受上帝國度的兒子。上帝說:「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撒下7:14)。第三,這是一句記載在詩篇的話,而猶太學者經常把這首詩篇解作彌賽亞的應許。「我也要立他為長子,為世上最高的君王」(89:27)。這真是一件值得鼓舞的重要信息。上帝應許那些得勝的人,與從前對亞伯拉罕──民族的始創人;對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和對彌賽亞的應許,竟然有共通的地方。在整個宇宙當中,實在再難找到任何一件東西,比上帝給與那些曾對祂忠誠的人的尊貴更為偉大。

但是,同時也有許多人被判罪的。這裏形容七種被審判的人:

1.       膽怯的」就是指那些愛逸樂,勝過愛基督的人;他們在受試煉的日子當中,不敢直認自己是誰;也不敢認他們信的是誰,事奉誰,而且覺得自己的信仰是一件可恥的事情。這裏被定罪的人,是因為他們膽怯,只顧自己的安全,而不敢承認基督。

2.       不信的」是指那虛偽拒絕接受福音的人;他們或者口裏相信,但在生活中卻沒有實踐信仰。

3.       可憎的」就是那些願意任由世界上可憎惡的事物佔有自己的人。

4.       殺人的」很可能是那些執行迫害和屠殺基督徒的人。

5.       淫亂的」就是指那些過著不道德生活的人。使徒行傳使用同一個字來形容以弗所的地方擠滿了「行邪術的人」(19:19),當基督的名在以弗所傳開了以後,那些行邪術的人把他們的書籍拿出來,當眾焚燒。

6.       拜偶像的」人就是指祟拜當日世界所充滿各式各樣假神的人。

7.       說謊話的」就是指那些不願講出真心話的人,連保持緘默,不敢說真話的人也算是說謊的。

 

這是啟示錄常形容的七宗罪”(22:15)

 

「第二次的死」相信這審判是最後一次的審判,連所有死了的人(第一次死)現在要面對這火湖的審判,故稱為第二次的死。

 

帶來異象的天使(21:9)

「拿著七個金碗、盛滿末後七災的七位天使」。那位把天上耶路撒冷的異象帶來的,就是那曾手持七碗盛著最後七災的天使。這時他帶來毀滅巴比倫──大淫婦的異象。在17:1,這位天使邀請:「你到這裏來,我將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而在這裏(21:9)發出邀請:「你到這裏來,我要將新婦,就是羔羊的妻,指給你看。」

「羔羊的妻」或「新婦」已經於19:7-9預先宣告了。這裏由新婦的圖畫轉為一座大城的圖畫;類似喻象的轉移在19:7-9和以賽亞書54:4-8也曾出現。

 

天上聖城的形容(21:10-17)

是天使帶約翰到「一座高大的山」。上帝啟示人常在高山上。以西結也是用同一幅景象描寫他的經驗:「在上帝的異象中,帶我到以色列地,安置在至高的山上。」(40:2)。在高山才能夠看見上帝的異象,和聽聞上帝要對他說的話。

接下來是關於聖城(天堂)的形容。當然,這完美的聖城是無法用人間的文字完全地形容,因為人的文字是有限的,約翰只能盡他所能使用他所知道的文字來形容這完美的聖城。這新耶路撒冷是「由神那裏,從天而降」,這似乎是重複了二十一章一節所發生的,相信這形容是一種隱喻之用法(metaphorical use),表明這聖城是神所造的,是屬天的,但如今卻臨到人間或給與人居住了。

 

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光輝」(pedster)這字通常是形容發光的光體,例如,太陽、月亮或星宿的光(1:14)。但是,大審判以後,一切光體已被毀滅,因此中文和合本翻譯為光輝是正確的:這些光輝就是上帝發出來的光或像這裏所說「上帝的榮耀」。

「有高大的牆」。有一高牆圍繞全城。約翰再次思念先知想像中的耶路撒冷重建時的一幅景象。猶大地所唱的歌將會是:「我們有堅固的城,耶和華要將救恩定為城牆,為外郭」(26:1)。撒迦利亞也聽聞上帝說:「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2:5)。牆,象徵了上帝的子民可以獲得安穩的保障。

「有十二門」。這個用來代表門的希臘字是很有趣的,它不是用那個普通的pule,而是用pulon可以指兩種不同的事物。一間大屋可以圍繞一個廣場而建築的,這大屋的外牆有一個大門直通街外,大門之內是一個廣闊的門廊。經文中的門可能就是指這個景象。但polon也可以解作大城市中的門樓,猶如一個城堡的城門。

    我們必須把十二個門和門上的十二個使徒的名字一起解釋。十二個門反映了以西結書四十八章三十至三十四節指新聖城有十二個用以色列十二支派命名的城門。神學家一般解釋認為這表示所有屬神的人,或代表了教會(見啟7:3-8的解釋)。這裏「十二使徒的名字」和十二支派一起出現說明舊約和新約屬神的群體合一的意思。張永信指這裏提「十二支派」的用意是因為當時新約正典還未形成,因此先要提十二支派的名字。[3]

 

上帝的聖城四邊各有三門。約翰的這個景象,最少有一部分是原出於以西結(48:30-35)。這個象徵除了代表一個大公的教會以外,到底約翰心中是否還有別的用意,我們實在不能確知。

 

約翰描寫那天使拿測量的葦子,這個景象是從以西結書40:3中得來的。

. 城的外形是四方的。四方的城是很普通的;巴比倫城與尼尼微城皆是四方的。但是聖城不止四方,並且是一個立體的方形──它的外形就是一個完整的立方體──長闊高深都是相等的。相信立方體的意義是代表完全。希臘人以四面正方來形一個人為正人君子(Plato, Protagoras 339B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1, 10, 11Rhetoric 3, 11)。猶太人也有相同的觀念,所以那個獻燔祭的祭壇,香壇和大祭司的胸牌,都是以立方體做成的(27:1;30:2;28:16)。在以西結的新聖城和新聖殿的異象中,這個方形曾多次出現(41:21;43:16;45:2;48:20)。所羅門聖殿中的至聖所,也是一個完整的正方體的結構(王上6:20)。當然,聖城就是一個至聖所,也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 城的每邊長度是「四千里」(一萬二千士德達, 12000 Stades);一士德達的長度約相等一法浪(furlong),因此城的長闊各是一千五百哩(註:中文聖經翻譯成「四千里」)(比較起來,它的長度等於今天從倫敦至紐約);城的面積就是二百二十五萬平方哩(共三十三億立方哩)。猶太人的拉比曾夢想將來再造的新耶路撒冷城是極其宏偉廣闊。不管有多大,至少這個異象要我們知道每一個進入天堂的人都可以佔有一個地方。今天可能有一些把自己的教會變成一個有限的地方,但是神所預備的聖城是一定足夠給衪每一個子民。

再看它的城牆,它的高度只有一百四十四肘(相等266呎,約今天25-27層的樓宇),實在不算得高。巴比倫的牆高有三百呎;所羅門聖殿的門廓圍牆高一百八十呎。若以城的面積和牆的高度相比,這牆真是矮小得可憐。這告訴我們一個信息,這道圍牆並不是用來作防禦的,因為所有的仇恨已被消滅了。相信這道牆的功能就是把這個城的面積加以限制。

 

城中的寶石(21:18-21)

這聖城是用精金造的,看起來像透明的玻璃。相信約翰是按他所認識地上的耶路撒冷的特色如此形容。猶太人對耶路撒冷存有許多輝煌的形容。約瑟夫(Josephus)曾描述當時的聖殿說:「聖殿的外表是以極厚的金片蓋上的;當日出的時候,反射出來的美麗光彩,猶如太陽的猛烈光線在沒有被金片蓋上的地方,是非常潔白的。」(約瑟夫:《猶太人的戰爭》5.5.6)。當然,約翰寫這卷書時,耶路撒冷已被毀,聖殿已受到破壞,但是約翰所形容的卻是上帝所啟示在天上的聖城。因此是更加華美。

約翰繼續描寫城中十二個根基。在十二門之間是有十二個空位相隔的,這個意思是指在空位之間,放置一個大基石。約翰可能再次思想到昔日地上耶路撒冷聖殿那些巨大的基石。根據約瑟夫的描述,聖殿圍牆的基石幾乎長七十呎,高八呎,闊九呎。在21:14,約翰描述那些石頭刻上了十二使徒的名字。使徒是耶穌選召的門徒,並且是接受差遣的使徒,因此他們是教會的根基。

這些基石全是用寶石造的。「碧玉」(jasper),並不是我們現代所認識的半透明玉石,而是青色,透明的晶狀岩石。「藍寶石」(sapphire)如舊約所描寫上帝的腳下彷彿有平舖的藍寶石,如同天色明淨(24:10)。它也不是現代的一種藍寶石。「綠瑪瑙」(chalcedony)是一種青銅色的矽石。「綠寶石」(emerald)就是現代人所認識的綠寶石。「紅瑪瑙」(sardonyx)是一種有條紋的瑪瑙,石上的白色被各層紅色與棕色切斷,一種特別用來作浮雕的玉石。「紅寶石」(sard或稱carnelian)是從它的產地撒狄而得名的,它的色澤是血紅色的,也是常用來作雕刻用。我們對「黃璧璽」(chrysolite)的認識不深,因此不能正確的把它鑑別出來。它的希伯來名稱可以解作「塔斯士石」(stone of Tarshish)。皮里紐(Pliny)描寫它的反射光彩是金黃色的,它可能是一種黃金色的碧玉。「水蒼玉」(bery1)有點像綠寶石,最上乘的水蒼玉是海藍色或海綠色的一種。「紅璧璽」(topaz)是一種透明青黃色的寶石,也是希伯來人最器重的一種寶石,約伯(Job)曾提及出自古實的紅璧璽(28:19)。「翡翠」(chrysoprase)是一種綠玉髓。「紫瑪瑙」(jacinth)就是古代人描寫的藍紫色的寶石,與現代我們認識的藍寶石相似。「紫晶」(amethyst)與紫瑪瑙相若,不過它的色澤比較明朗一點。[4]

這些寶石當中有八種與鑲在大祭司胸牌的寶石是相同的(28:17)。當然,這並不奇怪,因為大祭司尊貴的身份也配有名貴的胸牌,因此是用當時極名貴的寶石鑲上去。

另一個使人鷘愕的描述是每個城門各有一顆大珍珠。在古代世界,珍珠是一切寶石中,價值最貴的一種。一個商人可以窮一生的時間去找尋一顆價值極昂貴的珍珠,而當他找到以後,他願變買一切所有的財產去買這顆珍珠(13:46)

不管怎樣描述,約翰在此是要強調聖城的莊嚴華麗,連它的根基和城門也是用無價的寶石和珍珠砌成的。

 

上帝的同在(21:22-23)

上帝的城的一個特別之處:沒有聖殿。對猶太人來說,這是多麼令他們詫異。這也不需要見怪,聖城本身是正立方形的(詳細註釋請看21:16),一方面表示整個城就是一個至聖所(聖殿中的至聖所,也是一個完整的正方體的結構;王上6:20)),另一方面上帝已永遠的與他們同在,再不須聖殿了。沒有聖殿也有其象徵意義:只要有神的同在,那裏都可以變成一個聖殿(一個敬拜和聚會的場所);只要有基督的同在,那裏都可以變成一個教會。

上帝的城不需要任何受造的燈光,因為城裏面有上帝本身發出非受造的光(60:19,20;36:9)

 

全地歸向上帝(21:24-27)

列國來到上帝的面前。說明了上帝的向列國眾民的拯救工作已完成。當然,我們不必說所有的人都得救了,這裏並不是要指出一個「普世救贖的圖畫」(有神學家相信上帝最後會拯救所有的民族)。舊約曾預言這情況:列國要朝錫安山前進(2:2-4);上帝把他們(眾民)招回(11:12;55:5;56:6-8);萬國必要前來耶路撒冷(3:17;16:19-21);各民各族必前來事奉那位像人子的(7:14);所有的人,甚至在列國海島的異教徒也必敬拜上帝(2:11;3:9;2:13);多城的居民要和猶太人同去聖城(8:2023)。次經也曾多次這樣形容:許多的國民必回轉從遠方而來(多比傳13:1;14:6以諾書10:21;48:4-5;所羅門詩篇17:34等等)

    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看見三樣東西:

. 在上帝的城中是沒有黑夜的,因為上帝把祂的永恆光輝帶進來。

. 一如昔日的眾先知的描述,君王攜帶許多禮物向上帝獻呈。這動作說明上帝是配得尊崇的。

. 提出最後的警告。凡未能把邪惡棄掉的人,必遭摒棄,總不得進入上帝的城。也只有那些藉著基督救恩的人(「在生命冊上有名的人」)才可以進入那城。

 

聖城的美貌(22:1-5)

之前,我們所見的描述都是聖城外面的;現在開始我們可以看見在內的景象了。神學家喜歡稱這段經文為「樂園重尋」,因為過去因人類犯罪失去的伊甸園,現在在這聖城中再次尋回了。

有一條「生命水的河」。舊約曾從不同的角度去形容這河。在伊甸園後面有一條河,可以使樹木結果子(2:8-16)、以西結描寫從聖殿中流出來的河(47:1-7)(但此聖城是沒有聖殿的)、詩人歌頌這河使上帝的城歡喜(46:4)、約珥說:「必有泉源從耶和華的殿中流出來」(3:18)、撒迦利亞說:「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14:8)、次經以諾二書描寫一條天堂的河,流經第三層天,從生命樹底下再流出來,然後再分四條,流出蜜、奶、酒與油(以諾二書8:5)。最主要的形容還是在啟示錄,指出一條「生命的泉源」(7:17;21:6:「生命的泉源」另見耶2:13;以諾書96:6;10:11;13:14;14:27;16:22;36:9)。這景象是真實的,當然城中的人不必去喝,因為進入聖城的人已從上帝那裏獲得了永遠的生命,它的象徵意義是要讓人知道上帝給衪的子民豐盛的生命,是永遠的。

「有生命樹」。舊約也曾形容伊甸園中的生命樹(3:6)、以西結形容聖城中各類的樹木和果子,果子可作食物,葉子乃為治病。(47:12)。這河象徵聖城的居民都有生命,並且是永遠的,更表明神及羔羊,是賜信徒生命的本源。

    生命樹每月結出「十二樣果子」,猶太人相信吃生命樹的果子使人得著永生(以諾二書8:3;以斯拉四書7:53;8:52),以西結書也提到生命樹果子的果效(47:12)。我們相信十二樣果子說明了神對人生命豐盛的供應。「樹上的果子,乃為醫治萬民」並不是指天堂有疾病,只是說明聖城中的人不會再像世間因疾病帶來痛苦。

「再沒有咒詛」說明再沒有任何污穢的事情可以傷害基督徒的生命了。

人能夠「見祂的面」並且「作衪的僕人」去「事奉衪」說明人可以直接的敬拜和服事上帝了,這正是信徒作祭司的工作(5節還說信徒要作王)。耶穌應許清心的人能夠見上帝的面(5:8),摩西尚且不能見上帝的面(33:2023)

城中的居民有上帝的「名字印在他們的額上」,這象徵他們是絕對屬於祂的。

城中也永遠再沒有黑暗(「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21:23)、「在那裏原沒有黑夜」(21:25)),也不須用其他的光,因為在那裏有上帝的光永遠臨在。上帝的子民也必永永遠遠作王,因為人在天堂中能夠向神完全順服和自由,這就可以活得像君王。

 

最後的話(22:6-9)

這裡有許多話是重複以前所說的話。我們可以看見三位說話的人。

第一位是把異象向約翰傳遞的天使。約翰再一次肯定他親眼見過,和親耳聽聞的異象。上帝能夠用靈激勵眾先知,把異象傳給人,所以讀者必須嚴肅的接受這些信息。「靈」這裏是用眾數,就如聖靈又叫七靈一樣(5:6),以諾一書也稱神之靈為眾數。

第二位說話的人是耶穌基督。祂一再強調祂的再來不會延遲太久。然後祂祝福那些讀啟示錄和遵守書中的話的人。這裏再次提醒今日的信徒,啟示錄的話是聽了並要遵守的,這樣的人才會領受祝福,不是只是為好奇而想知道吧了的。

最後一位發言人是約翰自己;他把自己的身分說出來──他就是本書的作者。另外,約翰在此也複述19:10的警告:敬拜天使是錯誤的,唯獨上帝才有資格受人敬拜。

 

日期近了與日期已過(22:10-11)

這段經文堅持一個論點──基督快再來。

在新舊約期間寫成,比較古一些的啟示文學,經常附有這一項指示,叫人把書卷封妥,留待稍後的日子,然後開啟閱讀:「你要將這異象封住,因為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8:26)那時彌賽亞還未出現,但是現在所寫的啟示錄卻不須封了,現在就是開啟和閱讀書卷的時候,因為基督(彌賽亞)隨時會再來。

這段經文有一個奇怪的指示──似乎叫人要保持現狀。的確,人到了一個時間,便會覺得作出改變太遲了。在但以理書中,我們看見一節經文:「惡人仍必行惡。」(12:10),或如以西結所說:「聽的可以聽,不聽的任他不聽。」(3:27)一個人若長期以來都是拒絕接受基督,到了盡頭他仍會不肯接受的。

 

基督的宣稱(22:12-13)

復活的基督再一次宣告祂迅速便會來到;同時祂作出兩項偉大的宣告。

. 祂按每一個人的工作而給與賞賜。當然,在基督面前的審判和賞賜並不是以人間的價值來計算的,而是以在神面前的行為去評估的。神將按在聖經中的教導和吩咐來衡量每個人的賞賜。

. 祂是阿拉法,是俄梅戛;是首先的,是末後的。這個名稱是重複宣告1:17;2:8;21:6的話。這個名稱的含義有多方面。它代表「完整」的意思。希臘文用「從阿拉法到俄梅戛」(from alpha to omega),而希伯來文則用「從阿勒夫到道」(from aleph to tau)的詞句代表完整的意思。猶太人有句話說,亞伯拉罕從「阿勒夫」到「道」,把全部律法都守足了。它也代表「永恆」的意思,因祂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它還代表「權柄」的意思。希臘人有一句話說,宙斯神(Zeus)是首,中和終。猶太人的拉比也引用了這句話來稱呼上帝。

 

被接納的與被拒絕的(22:14-15)

    這裏形容兩種類的人:一種是可以進入天堂的人,另外是一些不能進入天堂的人。

. 「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有權進入上帝的城」。這句話指示人在救贖的過程中,必須負上自己的責任。耶穌基督在十架上受難提供了唯獨祂才能施與的救恩給人;但是人應盡其本分,親自去領取從祂而來的救恩。「能到生命樹那裏」是指得救的人可以進入永恆,並且是由正「門」進城的。「從門進城」是指藉著耶穌基督這途徑,這裏並不含指有另外的「門」(另外的途徑)旁門左道”(異端等等)可以進入天堂,聖經也從來沒有指明有別的門進入天堂。

. 這裏有一個列明被摒棄在上帝城門外邊的人的名單:「犬類、行邪術的、淫亂的、殺人的、拜偶像的,並一切喜好說謊言、編造虛謊的」。在21:8,我們已經討論過相似的教訓,他們都是被扔進火湖裏的人。

 

「那些犬類」並不容易解釋。可參考兩個背景找出其解釋。

. 犬類就是一切野蠻與不潔的象徵。猶太人用狗去比喻外邦人。

. 另外還有一個可能的解釋。在申命記23:18有一句經文說:「娼妓(妓女)所得的錢;(男妓)所得的價,你不可帶入耶和華你上帝的殿還願。」許多解經家認為狗是指男妓。古代的人是以狗去稱呼男妓。故此狗代表了一個完全不道德的人。

 

「凡喜好說謊言,編造虛謊的」全被摒棄,不許進城。這回應詩人的描寫:「行詭詐的,必不得住在我家裏;說謊話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101:7)

 

真理的保證(22:16)

耶穌親自保證約翰所見和所聞的一切都是真確的。這個保證的要點就是這本書是從耶穌基督應許把這個啟示給約翰看見作開始的(1:1)。耶穌要證明的就是無論異象是怎樣顯現出來,啟示錄的信息全是來自祂自己的。祂以祂的信用作證,說:「我是大衛的根,又是他的後裔。」這是引述以賽亞書的話:「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11:1)耶穌指出這句先知所講的話已經在祂裏面應驗了。另外,祂還說:「我是明亮的晨星。」古代的人稱呼一個人是晨星,它的意思是把這個人列在英雄榜的首位。有拉比曾稱末底改為晨星,表示他是一個民族的大英雄。另外,舊約也曾預言:「有星要出於雅各。」(24:17)指出彌賽亞的顯現像星一樣。

 

偉大的邀請(22:17)

這是一個偉大的邀請,呼籲全人類來就基督。從經文中可以見到這個邀請是三重的。

. 「聖靈和新婦說:來!」這是聖靈與新婦的邀請。新婦就是代表教會。這裡所指的聖靈應該解釋就是那在寫給七教會的信中,結束語都是由聖靈發出的--「要聽聖靈所說的話」(2:7111729;3:61322)。然而,向那七教會說話的卻是復活的基督。這裡可能象徵啟示是由基督發出,卻藉著聖靈和教會聯同發出邀請。的確,今天許多人來就基督,是因為聖靈感動的工作,加上教會的邀請而認識和接受了基督。

. 「聽見的人也說:來!」這說明基督徒也常傳福音,邀請人來就基督。

. 第三部分是上帝的邀請,邀請所有心靈乾渴的人來就基督,因為祂可以滿足人的需求。這裡說明上帝到最後還是不停的邀請人:舊約時代這樣發出邀請:「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喫,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55:1),新約時代耶穌也不停的邀請:「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6:35)



[1] 柏拉圖的思想一直深深影響古代希-羅的世界。他的學說認為在一個肉眼看不見的世界中,必會有現存世界每一件事物的完全概念與形式;而現存世界所有的東西,只不過是天上真體中的不完全抄本。果真如此,天上便存著一個真的耶路撒冷,而地上的聖城只不過是個不完全的抄本而已。巴克萊,《啟示錄》每日研經叢書(台北:校園,光碟版,2000)認為約翰是受了柏拉圖的影響。

[2] 多比傳13:16-18這樣形容:「將來耶路撒冷的城門要用藍寶石,翡翠,並用各種玉石來建造你的城垣用金築守望台,用精金砌雉堞,耶路撒冷的街道要用紅寶石和俄斐石來修築。耶路撒冷的各城門都要唱快樂的詩歌;各家都要說,哈利路亞!」

[3] 張永信,《啟示錄注釋》(香港:宣道,1990),頁296

[4] 巴克萊,《啟示錄》每日研經叢書(台北:校園,光碟版,2000), ad. loc.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