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第二讲

浩劫当前:六印之灾

 

(启六七章)

  今天我讲述的乃是世界末后七年所要发生的事。记得今年七月十六日传媒报导彗星撞击木星之事令到举世瞩目。原来宇宙当中一共有二千多颗彗星绕着地球运行,其中大的直径有近千公里,小的直径也有数百公里,此外,环绕地球运转的还有二十万以上的陨石,而彗星和陨石往往都是以十六至廿六公里的秒速前进。犹幸这次彗星撞击木星,不知将来地球会否被彗星和陨石撞着?所以世人都十分注视这次木星遭到撞击之后的情形怎样。科学家们大都相信地球有被彗星和陨石撞击的可能,他们认为即使地球不被撞击,亦终有趋向毁灭的一天。

  较早前我在美国史丹福大学演讲之后,一位经济学家上前与我握手,表示绝对认同我所分享圣经预言有关末世的种种预兆,他自己完全相信地球终有完全毁灭的一天。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1830年全球只有十亿人口,直到1930年,全球人口增至二十亿,而最教人惊讶的是:第一个十亿人口的增长要花上一百年的时间;然而,第二个十亿人口的增长只消三十年的时间(即由1930年─1960年)。迨至1975年全球人口经己接近四十亿,这位经济学家曾经做过一项预测:就是1981年全球人口会增至五十亿,到公元2000年的时候,世界人口会达到六十五亿之多。由此可以看见,世界人口在以倍数的不断膨胀,而教人最担心的是:粮食的增长却远不及人口增长的迅速,加上一些环保专家所提出的数据:海洋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平衡已失控,人类首当其冲面临的危机包括有肺功能衰退、癌症增多和食物中毒等等。臭氧层所出现的黑洞,导致人类间产生越来越多的皮肤癌就是其中的例证。至于政治学家却另有一番伟论:他们相信就算没有上述的天灾人祸,人类至终也会走向灭亡。原因在于当今之世,不少的小国均已拥有核子弹,这些弱小的国家走至穷途末路之时,他们甚有可能,孤注一掷,发动一次核子大战。然而,最教人担心的是,很多美国的先进科技经已落入歹徒手中,其为害之甚焉能不教人震惊呢?

  若我们真相信圣经的预言,肯定对世界和平不存奢望。但另一方面,基督徒肯定对前途充满乐观和盼望,原因是一切掌握在主的手中,祂是拿着七印又是唯一有资格揭开七印者。其实从启示录第六章起首,便预告世界劫运的开始,这种劫和马太福音所说:“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没有。”(太廿四21)。这灾难分成三个时期:即七印(启六章),七号(八至九章)及七碗(十六章),三者之间关系乃一期紧接一期,越来越严厉;第七印的内容是七号,第七号的内容即是七碗。现在让我们来先看第一期的浩劫吧!

{\Section:TopicID=107}(一)人祸造成的浩劫(启六18

  世界面临末后七年的灾劫,圣经告诉我们:这些灾劫是由第一位骑白马者揭开序幕,有人以为这是指主基督,那就与整部圣经的神学观有很大出入了。因为:

  1.主若再来了,则千禧年国度、祂权能的统治即告展开;祂来是要重整秩序的,万物都伏在祂的脚下,不可能再有灾难与战争。

  2.这位骑白马者的手里拿着弓,主基督从不会拿弓攻击人,祂只管用口中的剑──神的道,就能得胜。

  3.这人戴的冠冕,在希腊原文是Stephanos,乃战胜者的冠冕,是努力竞赛得胜以后赢取得来的。然而,我们的主所戴的乃是Diadema,这一种冠冕乃是祂身份、地位与权柄的象征。

  若这人不是基督,他会是谁?他就是那敌基督的,因为骑着白马乃象征着胜利,而敌基督也确曾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弓”是攻远方所用的武器,极可能是指征服了列强的一股军事力量;是一个军事联盟组织,由十国所组成,版图与前罗马帝国相若,其间所签订的和约,会带来三年半粉饰的太平,但不要过份兴奋,这只是浩劫的序曲而已。第二位人物是骑着红马的,手里拿刀,刀是用来攻击近距离敌人的,所以许多解经家都相信这是指内战的开始,国内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斗争仇杀,将会层出不穷。第三位人物骑在黑马上,手里拿着天平,意谓届时将有通货膨胀,这是宣告饥荒的刑罚临到。一钱银子是一人一日的工钱,一升麦子则是一人一日的口粮;换句话说,将来一个人努力工作亦只能维持本身的生活,若一家几口靠一人维生,则只能吃大麦──喂猪的,较便宜和粗糙的食物。简言之,就是必需的粮食已面临短缺的现象。第四位人物骑着灰马,更严厉的刑罚来之,就是必需的粮食已面临短缺的现象。第四位人物骑着灰马,更严厉的刑罚来了,这似乎是头四印的总结,地上因刀剑、国与国,民与民之战争、饥荒、瘟疫、野战等,造成地球上四分之一人会丧生。这是浩劫,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大灾难不独由人祸造成,还有天灾。

{\Section:TopicID=108}(二)天灾造成的浩劫(启六914

  第六印揭开的时候,带出了六样天然的灾害,是极大的,有可能是八级以上的地震;日头变黑,月亮变血红和星辰坠地等。所以说,从六印展开之时,即有彗星,陨石撞击地球之事发生,造成天位挪移,山岭、海岛移位──地壳全变形了!任何人看到这些景象,都会相信那是世界末日的先兆。到底以上所述是作者的描写手法,还是事实?但从整章所载,若其它各印发出的皆是事实,则这印所发生的不可能不是事实。

  弟兄姊妹,我们发觉当代的人对这世界依然抱有妄想,他们好用“五十年不变”或“明天会更好”这类的词句去安慰人。然而,世上真正有权柄能力叫世事不变的乃是神。我们目睹现今的世代已经因着人的罪而变得乌烟瘴气,甚至走向穷途末路,把神原本创造的美善破坏了。故此,神的心意乃是要这世界改变,祂要重建一个伊甸园,并要把新天新地赐给人类。可是,重建之先,必须拆毁和拔出。这就是神的大审判,谁能站立得住呢?我们可以到哪里去躲避神的面?弟兄姊妹,若我们不是在神的里面,不是与主有了生命的关系,被祂的宝血所买赎过来,则我们不论是甚么人,也无法逃避神的忿怒。请大家同看六15里提及的七种人之中,除了为奴的,其余六类俱是有权、有财及有势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及自主的(雇主)等,这些人的地位不能带来保险;他们的金钱、势力、权位也不能保护人,因为只有主基督是我们生命的保障。

{\Section:TopicID=109}(三)人对浩劫的回应(启六9111517,七117

  对浩劫有四种响应,你自己属哪一种人?启六911所载的是第一种人,这批人可指殉道者而言;但亦有认为这些人极可能在大灾难期间信主并为主作见证殉道的,正因为这些人未有复活的身体,故不可能与基督同在一起的敬拜。同时,若我们相信教会已于启示录第四章所载事迹之前被提的话,则这些人亦不可能是教会的一份子。因为七912所载穿白衣的教会信徒,已经站在宝座及羔羊面前,绝不会在祭坛底下的。到底这些呼主之名为他们伸冤的人要到几时呢?在人看来,这一类的人是最冤枉凄惨的,但感谢主,他们却是能得冠冕的。神首先将白衣服给他们,是要向世人宣告:他们是得胜的,蒙洁净的,并且要实在的永远与主同在。然而,主告诉他们,还要安息片时,待殉道者的数目添满,就是那历代历代以来为主的缘故,将生命置诸度外的人;他们为义受逼迫,但所得的赏赐也是最大的。今天,我们可能未够资格作这一类的基督徒,但也总得有个心理准备,主若真的要用这形式接我们回去,我们亦当欢然见祂的面。

  第二种人的响应记载于启示录六1517,圣经把那些有权位、有财势,有健康的人归入这一个类别,他们就是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和壮士;这些人所称羡,众皆以为幸福、安全、稳妥以及最懂得享受人生的人,再加上那些雇人的与及为人仆役的;这大群不属神之人,在面对大灾难的时候,唯一的反应就是逃避,躲藏在山洞和岩穴里。今日美国的富豪设立了一些地底俱乐部,单是入会已经需费二十万美元。其实,俱乐部里头的设备十分简陋,他们入会的目的乃是防避核子大战,万一真的出事,富豪们就有地洞可以栖身了。弟兄姊妹,其实这些设施也救不了他们,因圣经预言这一类的人会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吗!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换言之,末日灾难到临到之时,会许多人忍受不了,宁愿自杀,结束一己的生命。他们到这境况还不归向主,乃宁愿求死,以为死去便一了百了,殊不知还有永恒的审判,甚至可能是地狱之火,多可惜!

  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三种人的回应,请看启示录七18,这一类别的人是劫后余生者。从第七章开始,约翰就看见四位天使执掌着地上四方的风,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这里所说的风,可能是指一种热风,风到之处,干燥异常,容易起火,故相信乃是一种惩罚的工具。天使叫风暂停,是要容忍地上的人,保护那十四万四千位神的见证人;容让福音藉他们传出,叫更多的世人悔改归主,在大灾难中寻获出路。而据启示录七58,就很明显的说明,这十四万四千都是以色列人,他们要成为神的出口,使地上受灾的世人仍有机会听到福音,由此可见神如何怜悯世人,祂关注的是人,并且不会轻放弃他们。这批以色列人虽然经历苦难,但额上有神的印记,蒙神的保护和拯救。

  第四种人的响应记载于(启七917),这批人从大灾难出来,意即免去和不需经历大灾难,可说是一类有福的人,乃是指那无数穿白衣,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也是曾被羔羊用血洗净的人。他们在大灾难期间已经被提至空中,在那儿敬拜,昼夜的事奉神,神用帐幕遮蔽他们,日头炙热不再伤害他们。神亲自的牧养他们,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他们不再饥不再渴,因有生命的泉源。他们是那些灾前被提的基督徒(包括了从死里复活的),他们的身体是不朽坏的,可以永远的与主在一起。

  各位弟兄姊妹,今日你和我究竟属于哪一种人呢?若你仍未肯定自己已在穿白衣者的行列,请把握现今的机会。另外,假若你已站在穿白衣者的行列,那又当以何物回报主,以何行动响应这时代的需要,会否学像那十四万四千人一样,继续不断以见证传扬神的道,为福音齐心努力,好预备迎见主,我们的神!──  苏颖智《从黑暗到光明──启示录四至廿二章》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