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耶稣基督最后的呼召
 八·耶稣基督最后的呼召

(22:6-21)

整段經文的主要思想都是勸勉世人,特別是勸勉屬神的人要忠心遵守祂的話,遠離罪惡。這段結語有三個顯著的主題,第一:指出所敘述的異象是真實可靠的;第二:基督很快就要回來;第三:面臨世界即將結束時,追求聖潔是急不容緩的。

在這段經文中,要肯定每節的講者是誰並不容易,因為天使講的話和主耶穌講的話,再加上約翰講的話交錯地編織在一起。

22:6 是天使的說話,這個天使可能是指

22:1 的天使,因為在原文中,22:6 並沒有“天使”這個詞,只有“他對我說”。22:7 是主耶穌的話,“我必快來”可能有兩個不同的含義,第一,是說主再來的日子離現在不遠了;

第二,是說主再來的那個時間。22:8-11 是天使的評論,使徒約翰因著親身證實了這些事的可靠和真實,這時候情緒激動,所以向指示他這些事的天使下拜。22:9 是天使的回應:“千萬不可!我與你和你的弟兄眾先知,並那些守這書上言語的人,同是作僕人的。你要敬拜神。”

當時的猶太人偶然也有天使崇拜的行為,而一些基督徒似乎也有這種行為,由此可見約翰的行為是很自然的。啟示錄19:10 記載,當約翰看見羔羊娶親的筵席時,他心情激動,曾要拜天使,最后被攔阻,現在他又犯了相同的錯誤,天使再次攔阻他。約翰敢于把自己的這些行動寫下來,並不是鼓勵他的讀者敬拜天使,否則他一定會受到更嚴厲的責備。約翰把他所看見、所經歷的一切寫下來,是要指出無論是天使、先知或其他基督徒,都不能與神相比。

22:10 的命令和但以理書8:26 12:4,以及一般啟示文學作品的教導完全相反。在但以理書,天使長米迦勒吩咐先知,要把他領受的話隱藏起來,密封直到末期,而天使卻叫約翰“不可封了這書上的預言,因為日期近了”。現在主的救恩已經完成,祂再來的日子近了,約翰領受的信息再不能隱藏了,而是隨時應驗的,也因為這個原因,約翰沒有用偽名,而是特別用自己的名字發表此書。

22:11 帶有諷利味道,但以理曾說過,在末時必有許多人經過熬煉而得潔淨,但惡人仍必行惡,這是說在末后的災難裏,人們會顯露其真面目,他們或選擇附從神或選擇抵擋神。這個意識在啟示錄是一直被強調的,在這裏更得到最后一次的詮釋。既然“日期近了”,就讓那些堅持作惡的人繼續他們的惡行;他們很快就會得到該有的審判了。讓義人和聖徒繼續保守自己,因為主快來施行拯救了。

22:12-16 這段經文是耶穌基督所說的話。

22:12-13 節是基督告自己的身份;22:14 談到祝福,“洗淨自己衣服的”是指信徒,這些人已經借借死而復活的救主,將他們的罪惡洗凈了。從此得到權柄到生命樹那裏,並且可以進入聖城,享受蒙福的生活。22:15 則談到對罪人的審判;到了22:16,主耶穌再次宣告自己的身份。

啟示錄的開頭記載基督差遣使者,將從神來的啟示賜給約翰,現在則差遣使者來向約翰證明這些事,好讓約翰向教會證明出來,在整個過程中,負責傳達責任的就是耶穌基督,也就是在1:13 中,使徒約翰所看見的七個金燈台中間的人子。此外,耶穌是“大衛的根,又是他的后裔”,這應驗了以賽亞書11:1 的話。“明亮的晨星”則應驗了巴蘭于民數記

24:17 所說的預言:“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興于以色列。”現在明亮的晨星已經出現,代表新的一天就要開始了。

啟示錄結束之前,作者加上一句嚴厲的警告,不准在書上加添或刪去什么,否則在生命冊上刪去其名。約翰的警告有別于一般的咒詛,它是集中于審判和喪失神國的福氣上。在最后加上這種話的做法在當時十分普遍,目的是以咒詛的話來保護自己的作品免受別人任意增減,以便保持完整性(參申4:2)

啟示錄22:20 回應了啟示錄最后的一個應許:“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啊,我願你來!”全本啟示錄是講主再來的啟示,現在講完了,耶穌基督為這些事作見證說:“是了,我必快來!”主的再來,是結束現在的世界,開始永世的顯現,是祂最后一次的再來。

“是了,我必快來”這句話用的是亞蘭語,意思和哥林多前書16:22 的“主啊,願你來”是相同的,表示信徒的願望、祝福等等,同時也可能表示對不信的人的警告、咒詛。無論如何,主必再來是教會最終的盼望。

啟示錄最后一節經文,22:21 是約翰的祝福,這是典型的書信形式,提醒讀者啟示錄是一封書信,其中的教導必須由每個人自己來領受和實踐。只有靠著“主耶穌的恩惠”,我們才能夠得到勝利,以及得到本書所應許的獎賞。我們理當時常敞開自己的生命來領受它,並且以自己的“阿們”來回應。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