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警醒

原讲者 :陈华牧师

今天我们会继续看主耶稣给撒狄教会的信。让我们一起来读启示录第三章1-6节:

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上一次我重点的看了第1节。主耶稣形容撒狄教会的问题为:按名分,他们是活的,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死的。还有一点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启示录三章1节形容主为拥有七灵和七星的,意思就是:主能够探测我们隐藏的问题,他能够清楚洞察我们内心的真正情况。透过上两次的信息,我已经解释了“死”的意思和撒狄教会问题的关键。我们看见,撒狄教会只注重外表却没有实质。从外表来看,他们可能是非常受人家称赞,但是神要看的是我们里面的素质。

如果我们细心读启示录三章1-6节,我们会留意到,撒狄教会是不存在任何信仰不纯正的问题。相反的,在以弗所教会和别迦摩教会里却存在了异端的教导。在以弗所教会有尼哥拉党,在别迦摩教会有巴兰的教导,也有尼哥拉党搀杂在里头。但是在撒狄教会,他们却没有假教导和异端的问题。他们当中也没有纷争结党的问题。在别迦摩教会,他们中间有结党的问题:有人服从巴兰的教训,有人跟从尼哥拉党人的教导。

在撒狄教会里,我们也看不见有奸淫或者淫乱的事情。但是在别迦摩教会和推雅推喇教会里却有奸淫和淫乱的问题。在撒狄教会里,他们没有拜偶像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只有一个,在启示录三章1节,主责备他们说:“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在人的面前,他们是挺不错的信徒。我相信很多人甚至会称赞撒狄教会,说他们是一间很好的教会。正因为撒狄教会有一个很不错的外表,所以它的问题是很隐藏的,是不容易看见的。为了挽回撒狄教会,主必须指出他们的真实情况。所以主对他们说:很多人都会被你的外在行为所迷惑,他们很欣赏你们,但是,你们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按着名分,你们是活的,但是,实际上你们是死的。所以你们必须要警醒,要快快的悔改。

上一次我已经跟大家解释:撒狄教会之所以是“死”的,是因为他们没有为主结果子,他们在属灵的层面上不能够发挥他们应有的功能。请注意:撒狄教会在外在的活动上虽然是非常的活跃,但是他们的属灵功能却已经停顿了下来,所以主耶稣形容他们为“死”的。

今天让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为什么撒狄教会会堕入这样的一个光景呢?是什么原因使到撒狄教会掉进这样的一个光景呢?我们必须要明白其中的原因,免得我们自欺欺人,以为自己是活的,却不知道自己在神的眼中是死的。我们必须要谨慎,免得我们也掉进同样的光景里。启示录第三章2-3节已经把问题的答案告诉了我们,撒狄教会之所以会掉进这样的光景中,是因为他们缺乏了警醒。让我们读启示录三章2-3节:

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

撒狄教会之所以掉进这一种属灵的沉睡中,是因为他们不警醒。为什么他们不警醒呢?可能他们太自满,太自信,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以致开始放松自己,这样不知不觉就掉进了这一种危险的光景中。

我们在小的时候经常听见“龟兔赛跑”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寓言,透过这个寓言,作者要传达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兔子向来是跑得非常快的,正因为如此,它就感到自己非常的能干,所以它轻看了乌龟。它认为自己已经是十拿九稳。所以在比赛的过程中,兔子就放松了自己。它以为那只乌龟肯定是不能够胜过它的,于是兔子便决定要先睡一觉。谁知道当兔子睡醒了之后,乌龟已经到达了终点。

为什么“警醒”是这么重要呢?因为属灵的道路是一条危险的道路。我们必须留意周围是否有任何的危险。很多时候我们缺乏了警醒,那是因为我们不觉得有危险。当我们不觉得有危险时,我们的警觉性便会降低。当我们失去了警觉性,问题就会随之而来。所以“警醒”跟“能否洞察到危险”两者是很有关系的。我们可以说:撒狄教会是轻看了面前的危险,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救恩,自己的名字已经记在生命册上了。我们必须要小心那些鼓吹我们放松自己的教导,那些强调只要信了耶稣一切就保险,我们再也不需要担心什么的教导。这样的教导会使信徒松懈下来,慢慢就会失去了属灵的警醒。主耶稣提醒我们:我们必须要常常警醒,如果我们不警醒,我们将会跌倒,甚至会失去我们的救恩。

在新约圣经里,“警醒”这个词总共出现了23次。如果我们查考这些经文,我们就会看见“警醒”跟“迷惑”是很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警醒”这个词出现在马太福音二十六章284041节,或者我们可以一起来读马太福音二十六章41节: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为什么主耶稣要吩咐门徒们警醒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们不警醒,他们将会掉进试探、掉进迷惑。当我们以为自己的救恩已经是非常稳妥时,我们的警觉性便会降低,这样我们很容易会掉进试探以致被骗。

当圣经谈到“警醒”的时候,圣经其实是在谈“属灵的警醒”。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许多属灵的危机,所以我们必须在灵里面常常提高警觉。如果我们不当心,我们就会掉进迷惑里,如果我们不及时回转,我们最后将要灭亡。如果我们采购的时候不警醒,我们就会损失了金钱,金钱只是身外物。但是,如果我们的心灵不警醒,我们便会失去我们永恒的生命。很多信徒不懂得谨慎自己的属灵生命,他们很随意的犯罪,他们对罪毫不敏感。但是罪却会使我们的属灵生命陷入危险。

让我们一起来读哥林多前书十六章13节:

你们务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

在这里我们看到“警醒”跟我们在真理上能否站立得稳是有关的。当我们警醒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掉进属灵的危险里头。今天有多少基督徒察觉到自己已经陷入属灵的危机呢?当我们因着走迷路而犯罪,我们不仅是跌倒这么简单,我们甚至会因此而不能够再回转。所以,圣经提醒我们要常常警醒,免得我们陷在试探和迷惑中。

让我们一起来看路加福音十二章39节:

家主若知道贼什么时候来,就必警醒,不容贼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

为什么家主一定要警醒呢?因为盗贼来,他的目的是要偷窃、毁坏和杀害。盗贼来当然不是为了帮你打扫卫生,盗贼来是要偷窃和毁坏。约翰福音十章10节告诉我们:盗贼来是为了偷窃和杀害羊群。你是否意识到在属灵的层面上,有一个敌人正在寻找机会要在神的家里做破坏的工作吗?让我们一起来看彼得前书五章8节:

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使徒彼得告诉我们,魔鬼正在教会中寻找机会要吞吃那些软弱的人。坦白说,作为一个牧师,我经常要为教会的弟兄姐妹们操心,我很担心魔鬼会趁着他们不警醒的时候去攻击他们。如果你不是教会的牧者,可能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能你会觉得教会是挺不错的。但是你是否知道很多牧者每天都要挂虑弟兄姊妹会不会被魔鬼所吞吃呢?你是否知道牧者每天所担当的担子是有多重呢?魔鬼是不断地在寻找机会,当信徒稍为不警醒,他便会马上进行破坏。难怪圣经常常呼吁我们要警醒。让我们一起来读使徒行传二十章31节:

所以你们应当警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戒你们各人。

使徒保罗在这里劝戒那些教会的牧者要时刻警醒,因为魔鬼如同狮子一样,正在寻找机会吞吃那些软弱的基督徒。这里所说的警醒不单是指不打瞌睡,更重要的是在灵里面有这份的警觉,能够留意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以致我们能够防备仇敌魔鬼的一举一动。

主耶稣也提醒门徒们要时刻警醒,如同仆人等候主人回来一样。如果仆人不警醒,没有好好做出预备,他们将要受很大的亏损。在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主耶稣说了十个童女的比喻。在这十个童女之中,有五个是聪明,有五个是愚拙的,她们都在等候新郎的到来。主耶稣想藉着这个比喻说什么呢?主耶稣又是如何总结这个比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马太福音二十五章13节: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这里的“警醒” 是指灵里面的预备。那五个聪明的童女是有远见的,她们懂得如何为将来做好预备。她们的警醒是显明在她们懂得为将来做好预备。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好好的预备自己,我们将来必定要受亏损。那五个愚拙的童女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她们失去了她们的生命,她们不能够跟新郎在一起。主耶稣吩咐我们要时刻警醒,因为他的再来就如同贼一样,那时辰我们并不知道。当我们不警醒时,我们就会活在一个假设里面:我们假设自己已经做好准备,我们假设我们的属灵生命非常的稳妥。结果当主再来时,我们才发觉到我们一点都没有做好准备。所以“警醒”这个词在圣经里是非常的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好让我们不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变成一个有名无实的基督徒。当我继续默想启示录三章1-6节时,我发觉到主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从表面看来,撒狄教会是非常的好,他们按着名分是活的,但是他们的里面却是死的。启示录三章1-6节使你想起什么呢?主耶稣的这番话使我们想起了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从表面上看来,法利赛人对神的律法是非常的认真。主耶稣甚至对门徒说:凡他们所教导的,你们都要听。但是主耶稣也提醒门徒们:不要效法法利赛人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按名是活的,但是里头却是没有生命的。让我们一起来读马太福音二十三章27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象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法利赛人的外表是非常的属灵,但是里面却充满了死人的骨头。现在我们开始明白:原来撒狄教会是陷入了一个假冒为善的光景里头。他们因为缺乏了警醒,所以掉进了假冒为善的光景中。我们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非常的稳妥,我们当时刻保持警醒,好让我们不会掉进同样的迷惑中。

到底法利赛人在什么地方不警醒,以致他们会掉进假冒为善的光景呢?可能我们会说:这些法利赛人假冒为善,他们只有外表,没有内涵。我们千万不要太快的批评他们,我们不要假设自己是不会犯同样的毛病。我希望法利赛人的问题能够成为我们的借鉴,帮助我们省察到底我们有没有保持警醒。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谈到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时,他七次提到他们有祸了。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七点,希望透过这七点我们可以反省自己,好让我们能够远离假冒为善,成为一个讨神喜悦的人。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马太福音二十三章13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

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拦阻其他的人进天国。这是极其严重的罪。为什么主耶稣会这么说呢?我们经常假设:那些法利赛人真是坏透了,他们自己不进天国,而且还拦阻其他的人进天国。但是,如果我们细心的想一想,那些法利赛人是故意这样做吗?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在拦阻其他人进天国吗?很明显的,法利赛人是不知道他们正在拦阻别人进天国。

为什么法利赛人会掉进这样的光景呢?法利赛人拥有天国的钥匙,他们知道进天国的道路。既然他们拥有天国的钥匙,为什么他们自己不进去,还要拦阻其他的人进去呢?答案就是:他们只会说,但却不会行。他们拥有丰富的属灵知识,他们接受了很多的圣经培训,但是他们却没有实行出来。他们听了很多圣经的道理,他们昼夜研究圣经,但是却没有将所听见的道理实行出来。结果呢,他们不但自己不能进天国,而且还成为了那些想要进天国的人的拦阻。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知道其实我们也可能会掉进同样的光景。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要充实自己的属灵生命,我们参加了很多圣经培训课程。但是,如果我们只能说不能行,我们就会为自己招来更严厉的审判。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法利赛人是故意拦阻人进天国。当人们看见法利赛人能说不能行的时候,他们对圣经的教导就打了折扣。同样的,今天我们信了耶稣,接受了很多圣经的培训,但是我们却不愿意把圣经的道理实行出来,你能否想象这会给那些还没有信主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吗?我们的坏榜样成为了别人进天国的拦阻。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关于法利赛人的第一点就是:他们能说不能行。当他们这样子生活时,他们不但使自己不能进天国,他们还拦阻其他的人进天国。

第二点:让我们一起来读马太福音二十三章15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

到底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主耶稣是否吩咐法利赛人和文士不要去传道呢?主耶稣并没有禁止他们去传道。问题的关键就是:他们自己根本没有神的生命。如果他们本身没有神的生命,即使他们走遍洋海陆地去传道,他们还是不可能把神的生命传递给其他人。传福音不是靠什么技巧,不是靠我们的口才跟人家争辩,传福音不是一份工作,传福音是一种生命的传递。如果你有神的生命,那么你就自然会流露出神的生命。如果你没有神的生命,即使我们走遍世界各地,我们也无法带领人进入神的国,我们只能够使人成为地狱之子,比自己还要加倍。所以文士和法利赛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们没有神的生命。很多基督徒以为参与教会服侍的工作,这就证明我们是一个好的基督徒。其实神不是看重我们做多少服侍,神是看重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我们每天忙碌服侍教会时,我们有没有省察自己:到底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第三点:让我们读马太福音二十三章16-22节:

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殿中的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在属灵的层面上,法利赛人是近视、是瞎眼的。他们只看重那些物质的东西,他们只关心那些宗教的礼仪,却忽略了他们所侍奉的对象。最后,宗教反而成为了他们的上帝。所以主耶稣形容他们为:无知瞎眼的人。这就是法利赛人的第三个毛病:他们是属灵瞎眼的。

第四点: 让我们读马太福音二十三章23-24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

法利赛人非常看重外在的规条,但是却忽略了公义、怜悯、信实,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法利赛人的第四个毛病就是:非常注重规条。我们千万不要将注意力放在那些外在的规条,而忽略了公义、怜悯和信实,这才是神所要看的。我们必须要懂得分辨什么是重的,什么是轻的。

有时候我会听见有弟兄姐妹说:“某某人看我为他最好的知己,所以他把一些隐私告诉了我。他要我为他保密,不可告诉别人。”如果对方告诉你的是一些毁谤其他肢体的话,既然你答应了对方替他保守秘密,于是你只好帮他保守秘密,因为你必须遵守你的承诺。你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非常守信用,但是在神的眼中你其实是在包庇对方犯罪。你这样做就等于是在包容他在教会里做分裂的工作。所以,如果有人对你说:“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但是你不可以跟其他的人说啊。”那么你就该对他说:“如果是这样,你就别跟我说。如果你不信任我,那么请你不要对我说。”当然,我不是说: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把它公开。我是指一些严重的事情,或者犯罪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够帮对方隐瞒。千万不要因为你爱他,你想保护他,所以你把真相给隐瞒了。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

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23节,主耶稣提醒我们:到底我们只是死守宗教的规条呢?还是我们确实地把圣经里的公义、怜悯、信实这些精神实行出来呢?我恳切的求你们:不要再容许魔鬼在我们中间做离间的工作,不要让他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以公义、怜悯、信实作为我们彼此相处的原则。让我们读马太福音十二章30节:

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

到底我们是在与主敌对,还是跟主一起做收聚的工作呢?我坦诚的跟大家分享:如果有弟兄或者姐妹要跟你分享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你们就不应该听。既然那些事情是不造就人的,我们就要拒绝听。我希望在教会里面,我们可以杜绝这种属世界、属人的做法,以致教会能够保持合一的关系。

第五点:让我们读马太福音二十三章25-26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们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

第五点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所作所为都是非常的表面。比如说:我们在表面上跟弟兄姐妹的关系好象是非常好,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隐藏了很多对别人的埋怨和不满。但是表面上,我们却表现得很和睦,能够彼此接纳。但是试想一想:如果教会的整体都是以这种表面的方式来相交,怪不得教会会掉进“按名是活,其实是死”这种光景里。这种做法会导致教会死亡。如果我们只追求表面的关系,但是内心里却充满了怨恨、嫉妒和埋怨,这样的关系是合乎主的心意吗?如果教会的关系只停留在表面,那么教会就会成为了一个没有生命的宗教团体。

第六点:让我们读马太福音二十三章27-28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象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主耶稣在这里告诉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在神的眼中他们是死的。但是他们却不断地在装饰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掩饰自己内在的问题。法利赛人就象粉饰的坟墓一样,他们不肯处理自己真正的问题,还继续粉饰和遮掩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动。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行动都是出于自我的动机,但是我们却用属灵的借口去遮掩我们真正的动机。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外表就会显得非常属灵,但是实际上,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让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看,我们可以一起读约翰福音十二章4-6节:

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犹大在这里批评马利亚说:“为什么不把这么昂贵的香膏卖了,然后将钱用来周济穷人呢?”这样的话听起来的确是非常的属灵。但是实际上,犹大的这番话是用来掩饰他里头贪钱的动机。从表面看来,我们都以为犹大非常顾念穷人,但是谁知道犹大最后竟然出卖了主耶稣。原来一直以来,犹大都在用很多外在的东西来遮掩他自己真正的动机。

我们必须要常常留心我们的行事为人背后的真正动机。当人家纠正你的错误时,你会不会拼命的为自己辩护呢?比如说:如果有人提醒你不应该发脾气。你会不会为自己辩护说:“不错,我发脾气是我不对,但是,我之所以发脾气是因为你的所作所为惹我生气。如果不是你惹我生气,我就不会发脾气了。我发脾气是我不对,但是,你也有错。”你看,我们真的懂得如何为自己辩护。当人家指出我们毛病的时候,我们不仅为自己辩护,我们甚至还会把是非颠倒,将责任推卸给对方。当对方觉得他有错的时候,他就不敢再责备你了。我们真的很懂得掩饰自己。

当人家指出我们的错处时,我们会不会说:“谢谢你指出我的错”。即使我们只有百分之一的错,但是为了那一点的错处,我们也愿意改过,我们不会指责对方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错处。这种为自己辩护的态度破坏了不少人际的关系。我们总是喜欢为自己辩护,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推卸责任。我们很容易指责那些法利赛人,说他们假冒为善,但是,我们自己也很容易陷入同样的光景。如果我们不改过,我们就会成为“按名是活,其实是死”的教会。

第七点:让我们读马太福音二十三章29-36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建造先知的坟,修饰义人的墓,说:“若是我们在我们祖宗的时候,必不和他们同流先知的血。”这就是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

当一个人是瞎眼,是虚有其表,又喜欢掩饰自己的错处,他最后也会错误的理解神的慈爱。他会看神的慈爱为放纵肉体情欲的机会。他甚至会仇视那些真正神的仆人,他会觉得他们是在阻挡他。当我们遮掩和纵容自己的私欲时,我们最后一个辩护的方法就是逼迫神的仆人,指责他们是假先知,用假见证去诬告他们,借此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如果我们不悔改,我们就会成了十字架的仇敌。让我们一起来看腓立比书三章18-19节: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地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保罗在这里非常感叹的告诉教会:有很多的基督徒最后竟然成为了基督十字架的仇敌。一方面,这种人是不肯遵行主的话,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接受主的话。他们最后还要把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自我太强了,为了要遮掩自己许多的问题,他们只好拒绝主。所以,法利赛人第七个毛病就是:虽然他们是相信神,但是他们实际的生活却是与神为敌的。

如果我们认真的省察自己,我们就会发觉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跟法利赛人是没有两样的。但愿这七点能够提醒我们。求主藉着他的话语光照我们。如果不是神的话苏醒我们,我们是没有办法醒悟过来,我们更加没有办法去警醒。求主透过他的话语常常提醒我们,不要再为自己的问题辩护,不要再掩饰自己隐藏的动机,不要再注重外表的规条,反而要看重里面的素质。我们不可以单单听道,我们要把所听的道理实行出来。

当我们听见主的责备,我们的心情会变得非常沉重。但是,主却把我们的眼目转向我们起初信主的时候。启示录三章3节说: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从前我们是怎样跟从神的呢?当我们起初决定要跟从耶稣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出发点是非常单纯,我们是非常的真诚。

从前有一个人在北美洲信了主,当他毕业后回到香港,他便不再信主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再信耶稣呢?”他回答说:“从前我读书的时候环境太简单了,我非常单纯,所以我就信了耶稣。但是当我毕业后,我才发觉到原来人生是非常现实的。所以现在我决定不再相信了。可能现在我已经变得成熟了吧。以前我实在是太单纯了。”表面看来,他的话好象很有道理,他好象变得更成熟、更现实。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些的借口。为什么他不承认是现在的环境影响他不信耶稣呢?为什么他不承认自己因为贪爱世界,所以不再对主忠心呢?为什么他要解释说:从前自己比较单纯,现在自己已经成熟了呢?其实,他是被世界所吸引,被世界的风气所同化,所以他选择了否认主。

启示录第三章提醒我们:要回想起初我们是怎么样领受的。如果我们记得我们起初的信心,我们便知道那时候我们的心是最真诚的。可能现在我们变得太复杂了。我们需要回到主的怀抱,让主重新塑造和改变我们。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领受这个信息,我希望我们教会整体能够被主改变。让我们不要再陷在迷惑中,我们要时刻的警醒,彼此帮助,脱离假冒为善的光景。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