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7 本性改变

宗教情操真伪辨 by 爱德华滋

属灵的情感经常伴随着本性的改变而存在

所有属灵的情感都发自对属灵的认知,在其中,人看到属神事物的荣耀和优越。这种属灵的看见有一个转化的效果:「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象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三:18)。这转化的能力只有来自神--来自主的灵。

圣经描述「归正」的字眼,蕴涵着一个本性的改变:重生、成为一个新的受造的人、从死里复生、心灵更新、向罪死向义活、脱下旧人穿上新人、与神的性情有份等等。

因此,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已归正,却没有真正、持续的改变,那么不管他们的经历是什么,这种宗教是没有价值的。归正是整个人由罪转向上帝,神当然能禁止未悔改者犯罪,但在归正之人中,他将其内心和性情由罪转向圣洁,归正者成为罪的敌人。因此,如果一个人说他已归正,但他的宗教情感很快消退,而留下的他和以前又是相同的一个人,我们又作何感想?他似乎仍是同样的自私、世俗、愚昧、刚愎,和以前一样不象基督徒。这些事所带出反对的声音比任何为他说话宗教经历的声音更大。在基督耶稣里,不管受不受割礼,不管是戏剧性或安静的经历,不管是奇妙或沉闷的见证,都算不得什么,唯一算数的是一个新造的人。

当然,我们必须考虑到每个个体的天生性格(emperament)。归正并非损毁天然的性格。如果在未归正前我们的性格使我们倾向于犯某些罪,我们也非常可能在归正后又会倾向于犯同样的罪,然而归正仍会在这点上造成一个不同。尽管神的恩典并未毁掉堕落的性格,它却能改正它们。如果一个人在归正前按其天然的性格,是倾向于纵欲、醉酒或报复,他的归正会在这些邪恶的倾向上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效果,他可能仍会犯这方面的罪比犯其他罪的危险性更大,但这些将不会再象以前那样完全控制他的灵魂和生命。它们不再是他真正个性的一部分。事实上,真诚的悔改,会使一个人特别恨恶或害怕他过去最惯于犯的罪。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属灵的情感经常伴随着本性的改变而存在 所有属灵的情感都发自对属灵的认知,在其中,人看到属神事物的荣耀和优越。这种属灵的看见有一个转化的效果:「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象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三:18)。这转化的能力只有来自神--来自主的灵。 圣经描述「归正」的字眼,蕴涵着一个本性的改变:重生、成为一个新的受造的人、从死里复生、心灵更新、向罪死向义活、脱下旧人穿上新人、与神的性情有份等等。 因此,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已归正,却没有真正、持续的改变,那么不管他们的经历是什么,这种宗教是没有价值的。归正是整个人由罪转向上帝,神当然能禁止未悔改者犯罪,但在归正之人中,他将其内心和性情由罪转向圣洁,归正者成为罪的敌人。因此,如果一个人说他已归正,但他的宗教情感很快消退,而留下的他和以前又是相同的一个人,我们又作何感想?他似乎仍是同样的自私、世俗、愚昧、刚愎,和以前一样不象基督徒。这些事所带出反对的声音比任何为他说话宗教经历的声音更大。在基督耶稣里,不管受不受割礼,不管是戏剧性或安静的经历,不管是奇妙或沉闷的见证,都算不得什
么,唯一算数的是一个新造的人。 当然,我们必须考虑到每个个体的天生性格(emperament)。归正并非损毁天然的性格。如果在未归正前我们的性格使我们倾向于犯某些罪,我们也非常可能在归正后又会倾向于犯同样的罪,然而归正仍会在这点上造成一个不同。尽管神的恩典并未毁掉堕落的性格,它却能改正它们。如果一个人在归正前按其天然的性格,是倾向于纵欲、醉酒或报复,他的归正会在这些邪恶的倾向上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效果,他可能仍会犯这方面的罪比犯其他罪的危险性更大,但这些将不会再象以前那样完全控制他的灵魂和生命。它们不再是他真正个性的一部分。事实上,真诚的悔改,会使一个人特别恨恶或害怕他过去最惯于犯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