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2. 全人得医治

你可以自己进行内在医治 by 吴维杰

2.全人得医治

本课程乃是让我们一同学习透过向神祷告得到内在的医治,这即是本书「你可以自己进行内在医治」所提的重点。

在可十六:16-19节讲:「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就必好了。」所以当一个人刚信耶稣的时候,我们就要来帮助他读神的话语,从神的话语中得到内在及外在的医治。

今天我们身体大半的病都可以从血液里化验出来,血代表的是生命,在利十七:11:「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而分别善恶果的能力已进到我们的生命里,我们的血液中流着这些罪,故我们需要得医治。而得医治的属灵意义就是要「换血」,换什么血?换基督的宝血,此外别无他法。重点是我们个人必须在基督的面前,让圣灵布系统的将我们一生所受的伤害、不饶恕以及任何未认之罪显明出来。

关于医治与痊愈的经文不多,因医治是神的主动,我们是没有办法自救的。绝大多数连自己有病都不承认,太九:12:「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所以今天当一个人觉得他不需要耶稣时,当然他是属于不信的;但若是一个人说他已信了耶稣或觉得需要耶稣,可是他说自己是一个被得罪也不愿或不会得罪人的人,这种情况下耶稣跟他仍然没有关系,因为他来不是为这种自以为义的人。

因此首先我们要明白耶稣来是为罪人,在耶三:14及22节都有关于这类的经文,另外赛五十三:4-5:「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以及赛六十一:1:「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有一些人表示,基督徒并不需要内在医治,然而在这些经文中神讲得很清楚,祂又说要医治我们背道的病,又说要医好伤心的人。人有很多的伤心往事是外面看不出来的,因为大家都很习惯戴上面具,将自己的外在装饰得很好,仿佛很刚强,事实上有许多人在强悍的外表下,内在却是极脆弱的。

主耶稣来说是要医治这样的人,祂要医好伤心的人,所以神的仆人、使女都要来使伤心的灵得着医治,背道的心被挽回,从分别善恶的能力下来归向神,不要再用这样的能力来行事为人或作思想判断,因此有关医治的这部分要特别强调它是神的主动,有太多的人不承认自己是个病人,要知道我们非常需要得医治,一方面也是去帮助我们身边的人,让他们可以随时得医治,帮助他们更真实来面对自己,面对神,好让他们本身得着抗体,天天在生活中跟随主。

「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敬畏神名的人是谁呢?岂不是我们这些读圣经、聚会的人、参加家庭小组、参加聚会崇拜的人吗?神在这里说,只要是向着神、敬畏神名的人,必有一个公义的日头出现,此公义的日头指的是耶稣基督,那么当这个日头出现的时候,其光线有医治之能,神是真光,当祂的真光照在我们心灵黑暗的深处时,就显明我们里面的隐情,黑暗或败坏或是还有那些不肯饶恕,或者是我们以为已经饶恕,但事实上并没有饶恕的事。当神的光照我们的时候,它不是要定我们的罪,乃是要我们得医治。神说「人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我是从拜拜的家庭里长大的,拜过太多的假神,心灵被压抑、辖制得很痛苦,价值观很混乱,以致拚命把自己一些不好的东西给掩盖起来,活在虚谎中,非常不踏实。等信了耶稣之后,特别在知道上帝本身是个能医治、可以释放人的神的时候,我真是太爱祂了,太喜欢来到祂的面前,当读到「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这段经文时,我看到自己里面有很深的败坏、污秽、**、贪婪,但是神说我们何时认罪,就何时得到医治。主耶稣说:「我来本是召罪人。」祂就是为我这样的罪人而来,因此在祂的面前我不需隐藏自己的罪,反要快快认罪,认得愈多,愈澈底愈好!然而实在有太多的罪是我们看不到的,这些罪就是我们提到的:那些年幼的时候所受的伤害,以及因受伤害而带出来的不饶恕、内在誓言、苦毒论断,这些东西深深影响我们现在的价值判断,和我们的感知、态度行为、工作等,特别是饶恕的部分,求主让我们能有更多时间到祂面前,得着祂的医治。

有关认罪、饶恕和定罪的问题,前面已略谈过,我们要明白的是:「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神要的祭是什么?祂说千山的羊,万山的牛都是祂的,祂不要人献上这些,祂要的只是一颗忧伤痛悔的心,因此祂说忧伤痛悔的心祂必不轻看。当我们认罪的时候,赛四十四:22说:「我涂抹了你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我涂抹了你的罪恶,如薄云灭没,你当归向我,因我救赎了你。」当我们生命中一些隐藏的败坏蒙神光照,我们会承认这些过犯,也承认我们在伤害的事件里不肯饶恕人的事实,然后将这些带到神的面前,神就要「涂抹我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涂抹我的罪恶,如薄云灭没。」再来是我们要学会不靠自己的知识,因这不是一个知识,这整个过程我们靠的是基督宝血名字的果效,因天下人间没有赐下没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这也不是心理学、思想主义,而是自己来到神的面前,借着顺服遵行祂话语以及祂所设立的律法典章,以致我们可以得着医治。

不同阶段的伤害

这是基督的名和祂宝血的重要性,我们还可参考下面其它的经文,了解到在我们人生各阶段中所揽的不同伤害。

(1)在父亲身中:

来七:10:「因为麦基洗德迎接亚伯拉罕的时候,利未已经在他先祖的身中。」利未和亚伯拉罕是什么关系呢?先让我们来推算一下,就可知道是四代祖孙间的关系:

利未是雅各的儿子,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以撒是亚伯拉罕的儿子,所以是四代的关系。麦基洗德是撒冷王,当亚伯拉罕战胜,带着一些掳物回来的时候,麦基洗德就出来迎接亚伯拉罕,为他祝福,然后亚伯拉罕将十分之一奉献给撒冷王麦基洗德;经文写得很清楚:「因为麦基洗德迎接亚伯拉罕的时候,利未已经在凛先祖的身中。」所以当他的先祖在那儿做一些好事时,他是和他的先祖一起在做,那么坏事呢?也是同理的。有些人对祖先所做的事感到可耻,不肯原谅,却不知自己是在先祖的身中,与先祖共同经历,所以是需要藉认罪悔改而除去罪的连结。

亚伯拉罕是一个很容易害怕的人,他曾害怕他妻子的美貌会害死他,故他为此撒了两次白谎。以撒有没有撒谎?有。同样也是两次,他骗人说利百加是他的妹子。雅各有没有说谎?他更是诡诈到了极点,比先祖有过之无不及。利未有没有撒谎?有。他骗人说我的妹子要嫁给你,但你们要行割礼,结果呢?趁着全族的人都在痛不堪言的时候将全族杀光。我们看到好事是跟着祖先在做,不好的事情也是跟着祖先在做。所以当你的祖父、曾祖父在做一些善事的时候,你也跟着做;可是若他们在当时接受的是伤害,从这伤害中所带出来的苦毒、怨恨和对别人的咒诅,都已和我们有关系。

故因此这部份先祖所受的伤害,我们可以透过一些从父母、祖父母所说的以前事迹种种过程中来进行医治,不要再把这些事看得微不足道。比方当你的祖先曾为了没得吃而忧虑时,你要知道你和他们一样在忧虑,因为那忧虑的影响在你身上。如果你有这些过不去的忧虑,或是还记得一些受伤的细节,就可以把这些事情带到神的面前,求神医治那个在祖先身中的你,并饶恕先祖和你一同所犯的罪。

(2)在母腹中:

我们都知道胎教的重要性,当我怀孕时,我很能感受到我所讲的每一句话,无论是夸大的话或是急燥的话,都会马上察觉到影响到我肚中的孩子,我会觉得他在和我一起经历这件事,这时我会立刻祷告,求神宝血涂抹胎儿在腹中和母亲一同犯的罪,并求神来医治他,让他从在母腹中就被圣灵充满断开一切罪的牵连。

我母亲在怀我的时候,跟上面的两位老人家吵得很厉害,她很怨恨他们。当我出生后,爷爷奶奶非常宝贝我,按理说我应该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很好,但我却非常怕他们,尤其是爷爷,他每一次皱眉头我整个人就不知所措,一直到后来我上了医治的课程后才明白原因,也才知道这不是按着我的感知能了解的。我的记忆是从五、六岁开始才有的,那时我觉得和阿公、阿**感情非常好,关切也不错,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会在心里面对老人家有那样莫名其妙的情绪?常常会论断、批评他们,甚至会恨他们呢?这是我不明白的,因为在我的感知中,我跟他们应该是很好的。透过医治课程,我明白原来是我在妈**肚子中就种下了这些因。当时我的妈妈是和老人家一起住的,也跟我奶奶的养母一起住,她从我曾祖母身上得到许多的伤害,妈妈就跟她吵起来,我在母腹中跟着她一起和老人家吵。所以我必须要回到那个在母腹当中的胎儿时期,让神来医治,来饶恕那个胎儿和母亲在母腹中一起背道的罪,来饶恕那个长时间不肯饶恕别人、隐藏的罪,以及对老人家所怀的苦毒,这些认罪的工作都必须要彻底的做。

(3)学前时段:

一到五岁:这是学前教育,也就是家庭教育的时间。人很容易从家庭中得到伤害,在父母的教导中,孩子会受到许多辖制和不公义的对待,特别是在台湾的这一代,那个时候人普遍的贫穷、缺乏,没得吃、没得用、没得穿,爸爸妈妈在照顾孩子时为了方便的缘故,任意给小孩子很多的恐吓,故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被吓大的。诸如大人希望孩子把饭吃干净,但是却威吓的说:「吃饭若吃不干净,残留一些饭粒,以后会嫁给一个麻子丈夫。」要叫孩子不哭就说:「你再哭,鬼会来抓你。」或是:「警察会来抓你。」等类似这样的恐吓、欺骗,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因此我们无形中受到辖制,产生很多的不自信,或是莫名的恐惧和害怕,而这段时间也长长是没有记忆的时期,因此我们需要从圣灵那里得到光照和提醒,使我们明白许多错误的价值观是怎样被建立的。

有句话说:「五岁看老,五岁看大!」一个人五岁时是怎么样的样式,长大了大概也是那样。如果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已经被吓得什么也不敢去做,那么长大了以后,除非他上了内在医治,透过帮助,他做了饶恕与破除的祷告,否则他会是一个这个也不敢做,那个也不敢做、胆小懦弱的人。

在我们大约三岁的时候,我们会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忙于生计,一方面可能他们也不懂,因此经常一个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小孩子有耳无嘴,不要问,要用看的,用猜的。」结果我们被教养成压抑的个性,长大以后就变成很多事是在心里用想的、用猜的,较少会用讨论的,比较没有商量协调的习惯。

我在传福音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特别是在夫妻的关系当中,当丈夫的很容易就会要妻子听他的,而做妻子的就会说:「听某嘴大富贵。」「他就是不听我,所以做这个失败,做那个也失败!」我就告诉做妻子的要让他的先生把话讲完,因为可能他小时候从未把话讲完过,也许在当他学习讲话的时候,就常被妈妈打断,或被人取笑他有口吃,或是挨骂、被拦阻,以致于他从没有讲完的机会,在那样的一个伤害的情况底下,会发出内在誓言、苦毒论断,对他自己说:「长大以后讲话绝对不要再被禁止!一定要讲个痛快!」这是几乎每个人都有的难处。

女孩子也一样从小即被限制,等长大后,看到丈夫说话的那种眼光,反弹的情绪就上来了,其实她不是反弹丈夫,乃是反弹她的父母,但是往往在一个家庭里面,丈夫所扮演的是一个权威角色,代表的就是父母,所以若她和她父母的关系没有和好,夫妻的关系就不可能和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原谅爸爸过去所给的伤害,那么现在就别想和别人的关系良好,特别是与配偶之间的关系。对妈**情况也是一样,很多人对妈**感知充满怨恨,总觉得自己的妈妈不好,,同学的妈妈好多了,或是认为某个同学很有成就是因为他有好的父母,把自己不会读书、没有成就,怪罪在别人身上,诿过给别人,这是人性的一个普遍现象。大概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种过程,在一至五岁时。

(4)小学时期:

六至十一岁,这段时间大约是我们受基本教育的小学时期。这时我们会离开父母,进入学校,所以受的伤害比较多是来自老师或是同学。从老师及同学来的是属于比较上的伤害:分数的比较、乖巧的比较等,一般老师较喜欢乖巧、安静的同学,不喜欢制造问题的同学。但这类的问题学生也不是一定比较爱闹或比较不听话,可能只是整天问这问那,老是令人感到头痛。由于台湾是填鸭式教育,老师接受的也是填鸭式的教育,所以老师也把这填鸭式的制约式教育传给他的学生,他希望他的学生不要离开这种范围,一离开这个范围,由于老师本身没有受过他种训练,就不知该如何来响应这些学生。其实这些有问题的小孩子都非常聪明,他们若经过一些适当的引导,多半能改变其乖僻的行为,发挥其潜能,但是大半的人却被限制,只能照着普遍的模式或是一般的程度来进行。所以这段时期较多的是「比较」出来的伤害。

而这种比较出来的伤害带到家庭里面也是一样,我们继续将我们的配偶当作同学来竞争:如我觉得我的方法比你好,我的收入比你高,我的朋友比较有水准,我的父母比你的父母好,因为我的父母到现在还会拿钱给我,买礼物给小孩子,而你的父母却要我们拿钱回去!夫妻间就常在这种比较里面受伤害。神要我们从中得医治,不要去比较。神就是按着祂荣耀的形象造我们的,因为祂的无限大能,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是六至十一岁这个时期的比较:如分数的比较、能力的比较所带出来的,给我们的伤害十分深远,很多夫妻起争持,皆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若是我们能够回到小学时期把这段时间所受的伤害处理掉,免去那些无谓的比较,相信在婚姻关系里会幸福许多。

(5)国中阶段:

十二至十四岁,这期间的伤害主要来自于生理上的变化,因为这段年龄层的孩子身体增长快速,不论是男孩或女孩,对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均未受到适当的教导。例如女孩初经来潮,有的母亲会对她说:「你的脏东西来了!」而有的母亲则会教导女儿说:「这是女性的象征,表示你进入少女期,慢慢在成熟中。」这是正确的教导,但大多数的母亲就草草略过,当然有可能是因为这位母亲本身就接受此类错误关念所致。

有些母亲本身是养女,故被命名为「罔市」、「罔腰」等。有的会叫「淑满」,表示已经满额,不要再生女孩子了。这些陋习使有些母亲本身就显无奈,一旦进入婚姻,会自认女性仅为第二性,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特别是连生几胎女儿之后,她在家中的地位可能不保,也可能遭到公婆嫌弃、丈夫休妻再娶等,这些压力都容易使作母亲的对女儿的教导有所偏差。看起来像重男轻女,事实上她是瞧不起自己,她无法接纳自己。

所以当一个女孩在生理期须要适当正确的教导时,却接受到母亲传输偏差的观念,试想这位少女会尊重她自己吗?她会喜欢自己的性别或是身体成熟的表现吗?不,她不会喜欢的,甚而在以后会有许多错误的性观念!

男孩子的首次梦遗在此时期中出现,这时父母都很紧张,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父亲通常是个严厉不拘言笑的角色,母亲更是不可能去教导。所以父母只能说:「你不要和壤同学交往,不要去看**、花花公子等图片,或是收集有透门图片之火柴盒。」妈妈则很紧张的将这类东西偷偷丢掉,好象和孩子捉迷藏,使孩子觉得孤单。这段时间生理的变化需要有人体会,需要被教导,更需要有人陪着走过。但不幸的的现代一般父母都将这种教导的责任拱手让予他人,如那些同龄的朋友或是一些表现示范者,而他们表演的都不是正常的反应。我们应当如此教导孩子:「当你的梦遗还不能解决身体的需要时,你该怎么办?」「当你性冲动时,你当怎么办?」而相反的是,一般父母不但没有教导,还加上恐吓或拦阻:「你**过度会长不大,会变傻、会变白痴!」……甚至会说:「你以后会生不出儿子来。」这些不对的教导都带给孩子极大的伤害。

这是一段孤单的成长过程,而后就进入开始思想人生的阶段,这时常会问:「活着的意义何在?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6)高中阶段:

十五至十七岁,此时较易受到感情上的伤害。大多数的人初恋都在此阶段绽开,不幸的是这初恋经常是单恋,偷偷爱上了英文老师、数学老师……这些老师大多是刚自大学毕业,容易造成这些十六、七岁的单恋对象,因这一群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女情怀总是诗」的阶段。因此这年龄的人常经历到感情的破碎、不成熟的失恋。也有的人感情转向其它方面,如结交新朋友,所以这时期结交的朋友都非常珍贵,友情均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7)青年阶段:

十八至廿五岁,这时期有些人已成家立业,因此可能有经济上的压力,而有些仍面对异**往的压力。基于过去几个时期所受的伤害,若在当时未加适当处理,以致在这个成熟的年龄中所显现出来的,大都是过去伤害的累积,且是加倍的反应:诸如话讲得很满、事做得很绝,类似现在的一句流行语:「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只因过去什么都不可以,什么都被禁止,且自己也害怕,所以这时期即已脱离了学校或家庭的控制,就像脱缰的野马,变得我行我素、偏行己路。

这种伤害一方面来自经济上的,或是成家立业引发的,但更多的是过去累积而成的。因着压抑过久,一旦爆发所展现于人格上的突出:美其名可说是成熟、孤立,可以负担家计;但反观另一方面的表现,无论是情绪上或是人格上的,如果没有加以适当的处理,耐心的对待,将会造成这些人在生活中容易表现出冷淡,甚或放弃等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

为何当今的社会有如此多婚姻破碎?即是许多人放弃的心态使然!过多的伤害使人不再努力,只想另起炉灶,甚或堕落重蹈覆辙。不但如此,也不再对自己有期许,更不再学习自己成长了。

(8)成年阶段:

之后则每二、三年当作一个阶段,有系统地在每一个阶段中,求问神:「在这段期间是否有任何心碎的经验,或任何造成伤害的事件?」当神显明后,首先感谢祂,然后覆述当时的景况和你的感受,接着饶恕伤害你的人,求主的宝血带来医治和痊愈,若曾得罪他人,也求神饶恕。

在以上的八个阶段中,造成伤害的事件包括:

A.家人得重病的压力:是每个年龄层都会发生的。

B.破碎的罗曼史。

C.被排斥的感觉。

D.流离、飘荡的经验:基因于战乱的逃避,或者在父亲身中就流离失所、长久处在这种过程中会造成终日心慌,无法安定。

E.任何带来羞耻或窘迫的事件。

F.不真实、不公义的教导和对待:

人说父母是孩子小时候的神,无论他们说什么,他们就是天、地、全部的真理。但因为父母本身也接受错误的教导,更将错误的教导传至下一代,作儿女的我们以后在不同的年龄层中会明白那些是错误的教导,那些甚至是谎言。这种情形需要圣灵的光照与提醒。比如圣经教导:「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这是正面肯定女性的价值,但事实上,她们常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被冠上了「赔钱货」之名,是附属于男人的,是第二性,这绝对是个错误的观念,但姊妹们却接受了一段长时间的不公义对待,这种伤害必须要处理,要将别人给予女性的不公义对待,用神的眼光来代替:神是怎样的看女性,我们就用神的眼光来看。

又比如弟兄从小就被教导:男人不能轻易掉泪,否则是孬种,没出息,「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有血无泪」,这对男人来说也是一种错误、不公义的对待、有许多的弟兄在委曲里再加上委曲,因为他们被禁止哭泣,要咬着牙齿和血吞,故造成以后许多家庭的暴力事件。小时候委曲求全,难过加难过,没有适当解决,没有榜样,长大后就凡事可用打、骂、说狠话、放弃等方法,反正就是不能流泪。所以有多男孩子在长大后不懂什么叫「沟通」、往往遇事就撒手「算了」、「不跟你一般见识」,这是被扭曲的,需要悔改在神的面前,得着医治。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2.全人得医治 本课程乃是让我们一同学习透过向神祷告得到内在的医治,这即是本书「你可以自己进行内在医治」所提的重点。 在可十六:16-19节讲:「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就必好了。」所以当一个人刚信耶稣的时候,我们就要来帮助他读神的话语,从神的话语中得到内在及外在的医治。 今天我们身体大半的病都可以从血液里化验出来,血代表的是生命,在利十七:11:「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而分别善恶果的能力已进到我们的生命里,我们的血液中流着这些罪,故我们需要得医治。而得医治的属灵意义就是要「换血」,换什么血?换基督的宝血,此外别无他法。重点是我们个人必须在基督的面前,让圣灵布系统的将我们一生所受的伤害、不饶恕以及任何未认之罪显明出来。 关于医治与痊愈的经文不多,因医治是神的主动,我们是没有办法自救的。绝大多数连自己有病都不承认,太九:12:「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
召罪人。」所以今天当一个人觉得他不需要耶稣时,当然他是属于不信的;但若是一个人说他已信了耶稣或觉得需要耶稣,可是他说自己是一个被得罪也不愿或不会得罪人的人,这种情况下耶稣跟他仍然没有关系,因为他来不是为这种自以为义的人。 因此首先我们要明白耶稣来是为罪人,在耶三:14及22节都有关于这类的经文,另外赛五十三:4-5:「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以及赛六十一:1:「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有一些人表示,基督徒并不需要内在医治,然而在这些经文中神讲得很清楚,祂又说要医治我们背道的病,又说要医好伤心的人。人有很多的伤心往事是外面看不出来的,因为大家都很习惯戴上面具,将自己的外在装饰得很好,仿佛很刚强,事实上有许多人在强悍的外表下,内在却是极脆弱的。 主耶稣来说是要医治这样的人,祂要医好伤心的人,所以神的仆人、使女都要来使伤心的灵得着医治,背道的心被挽回,从分别善恶的能力下来归向神,不要再用这样的能力来行事为人或作思想判断,因此有关医治的这部分要特别强调它是神的主动,有太多的人不承认自己是个病人,要知道
我们非常需要得医治,一方面也是去帮助我们身边的人,让他们可以随时得医治,帮助他们更真实来面对自己,面对神,好让他们本身得着抗体,天天在生活中跟随主。 「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敬畏神名的人是谁呢?岂不是我们这些读圣经、聚会的人、参加家庭小组、参加聚会崇拜的人吗?神在这里说,只要是向着神、敬畏神名的人,必有一个公义的日头出现,此公义的日头指的是耶稣基督,那么当这个日头出现的时候,其光线有医治之能,神是真光,当祂的真光照在我们心灵黑暗的深处时,就显明我们里面的隐情,黑暗或败坏或是还有那些不肯饶恕,或者是我们以为已经饶恕,但事实上并没有饶恕的事。当神的光照我们的时候,它不是要定我们的罪,乃是要我们得医治。神说「人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我是从拜拜的家庭里长大的,拜过太多的假神,心灵被压抑、辖制得很痛苦,价值观很混乱,以致拚命把自己一些不好的东西给掩盖起来,活在虚谎中,非常不踏实。等信了耶稣之后,特别在知道上帝本身是个能医治、可以释放人的神的时候,我真是太爱祂了,太喜欢来
到祂的面前,当读到「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这段经文时,我看到自己里面有很深的败坏、污秽、**、贪婪,但是神说我们何时认罪,就何时得到医治。主耶稣说:「我来本是召罪人。」祂就是为我这样的罪人而来,因此在祂的面前我不需隐藏自己的罪,反要快快认罪,认得愈多,愈澈底愈好!然而实在有太多的罪是我们看不到的,这些罪就是我们提到的:那些年幼的时候所受的伤害,以及因受伤害而带出来的不饶恕、内在誓言、苦毒论断,这些东西深深影响我们现在的价值判断,和我们的感知、态度行为、工作等,特别是饶恕的部分,求主让我们能有更多时间到祂面前,得着祂的医治。 有关认罪、饶恕和定罪的问题,前面已略谈过,我们要明白的是:「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神要的祭是什么?祂说千山的羊,万山的牛都是祂的,祂不要人献上这些,祂要的只是一颗忧伤痛悔的心,因此祂说忧伤痛悔的心祂必不轻看。当我们认罪的时候,赛四十四:22说:「我涂抹了你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我涂抹了你的罪恶,如薄云灭没,你当归向我,因我救赎了你。」当我们生命中一些隐藏的败坏蒙神光照,我们会承认这些过犯,也承认我们在伤害的事件里不肯饶恕
人的事实,然后将这些带到神的面前,神就要「涂抹我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涂抹我的罪恶,如薄云灭没。」再来是我们要学会不靠自己的知识,因这不是一个知识,这整个过程我们靠的是基督宝血名字的果效,因天下人间没有赐下没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这也不是心理学、思想主义,而是自己来到神的面前,借着顺服遵行祂话语以及祂所设立的律法典章,以致我们可以得着医治。 不同阶段的伤害 这是基督的名和祂宝血的重要性,我们还可参考下面其它的经文,了解到在我们人生各阶段中所揽的不同伤害。 (1)在父亲身中: 来七:10:「因为麦基洗德迎接亚伯拉罕的时候,利未已经在他先祖的身中。」利未和亚伯拉罕是什么关系呢?先让我们来推算一下,就可知道是四代祖孙间的关系: 利未是雅各的儿子,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以撒是亚伯拉罕的儿子,所以是四代的关系。麦基洗德是撒冷王,当亚伯拉罕战胜,带着一些掳物回来的时候,麦基洗德就出来迎接亚伯拉罕,为他祝福,然后亚伯拉罕将十分之一奉献给撒冷王麦基洗德;经文写得很清楚:「因为麦基洗德迎接亚伯拉罕的时候,利未已经在凛先祖的身中。」所以当他的先祖在那儿做一些好事时,他是和他的先祖一起在做,那么坏事呢?
也是同理的。有些人对祖先所做的事感到可耻,不肯原谅,却不知自己是在先祖的身中,与先祖共同经历,所以是需要藉认罪悔改而除去罪的连结。 亚伯拉罕是一个很容易害怕的人,他曾害怕他妻子的美貌会害死他,故他为此撒了两次白谎。以撒有没有撒谎?有。同样也是两次,他骗人说利百加是他的妹子。雅各有没有说谎?他更是诡诈到了极点,比先祖有过之无不及。利未有没有撒谎?有。他骗人说我的妹子要嫁给你,但你们要行割礼,结果呢?趁着全族的人都在痛不堪言的时候将全族杀光。我们看到好事是跟着祖先在做,不好的事情也是跟着祖先在做。所以当你的祖父、曾祖父在做一些善事的时候,你也跟着做;可是若他们在当时接受的是伤害,从这伤害中所带出来的苦毒、怨恨和对别人的咒诅,都已和我们有关系。 故因此这部份先祖所受的伤害,我们可以透过一些从父母、祖父母所说的以前事迹种种过程中来进行医治,不要再把这些事看得微不足道。比方当你的祖先曾为了没得吃而忧虑时,你要知道你和他们一样在忧虑,因为那忧虑的影响在你身上。如果你有这些过不去的忧虑,或是还记得一些受伤的细节,就可以把这些事情带到神的面前,求神医治那个在祖先身中的你,并饶恕先祖和你一同所犯的罪
。 (2)在母腹中: 我们都知道胎教的重要性,当我怀孕时,我很能感受到我所讲的每一句话,无论是夸大的话或是急燥的话,都会马上察觉到影响到我肚中的孩子,我会觉得他在和我一起经历这件事,这时我会立刻祷告,求神宝血涂抹胎儿在腹中和母亲一同犯的罪,并求神来医治他,让他从在母腹中就被圣灵充满断开一切罪的牵连。 我母亲在怀我的时候,跟上面的两位老人家吵得很厉害,她很怨恨他们。当我出生后,爷爷奶奶非常宝贝我,按理说我应该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很好,但我却非常怕他们,尤其是爷爷,他每一次皱眉头我整个人就不知所措,一直到后来我上了医治的课程后才明白原因,也才知道这不是按着我的感知能了解的。我的记忆是从五、六岁开始才有的,那时我觉得和阿公、阿**感情非常好,关切也不错,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会在心里面对老人家有那样莫名其妙的情绪?常常会论断、批评他们,甚至会恨他们呢?这是我不明白的,因为在我的感知中,我跟他们应该是很好的。透过医治课程,我明白原来是我在妈**肚子中就种下了这些因。当时我的妈妈是和老人家一起住的,也跟我奶奶的养母一起住,她从我曾祖母身上得到许多的伤害,妈妈就跟她吵起来,我在母腹中跟着她一起和老人
家吵。所以我必须要回到那个在母腹当中的胎儿时期,让神来医治,来饶恕那个胎儿和母亲在母腹中一起背道的罪,来饶恕那个长时间不肯饶恕别人、隐藏的罪,以及对老人家所怀的苦毒,这些认罪的工作都必须要彻底的做。 (3)学前时段: 一到五岁:这是学前教育,也就是家庭教育的时间。人很容易从家庭中得到伤害,在父母的教导中,孩子会受到许多辖制和不公义的对待,特别是在台湾的这一代,那个时候人普遍的贫穷、缺乏,没得吃、没得用、没得穿,爸爸妈妈在照顾孩子时为了方便的缘故,任意给小孩子很多的恐吓,故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被吓大的。诸如大人希望孩子把饭吃干净,但是却威吓的说:「吃饭若吃不干净,残留一些饭粒,以后会嫁给一个麻子丈夫。」要叫孩子不哭就说:「你再哭,鬼会来抓你。」或是:「警察会来抓你。」等类似这样的恐吓、欺骗,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因此我们无形中受到辖制,产生很多的不自信,或是莫名的恐惧和害怕,而这段时间也长长是没有记忆的时期,因此我们需要从圣灵那里得到光照和提醒,使我们明白许多错误的价值观是怎样被建立的。 有句话说:「五岁看老,五岁看大!」一个人五岁时是怎么样的样式,长大了大概也是那样。如果一个五岁的
小孩子已经被吓得什么也不敢去做,那么长大了以后,除非他上了内在医治,透过帮助,他做了饶恕与破除的祷告,否则他会是一个这个也不敢做,那个也不敢做、胆小懦弱的人。 在我们大约三岁的时候,我们会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忙于生计,一方面可能他们也不懂,因此经常一个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小孩子有耳无嘴,不要问,要用看的,用猜的。」结果我们被教养成压抑的个性,长大以后就变成很多事是在心里用想的、用猜的,较少会用讨论的,比较没有商量协调的习惯。 我在传福音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特别是在夫妻的关系当中,当丈夫的很容易就会要妻子听他的,而做妻子的就会说:「听某嘴大富贵。」「他就是不听我,所以做这个失败,做那个也失败!」我就告诉做妻子的要让他的先生把话讲完,因为可能他小时候从未把话讲完过,也许在当他学习讲话的时候,就常被妈妈打断,或被人取笑他有口吃,或是挨骂、被拦阻,以致于他从没有讲完的机会,在那样的一个伤害的情况底下,会发出内在誓言、苦毒论断,对他自己说:「长大以后讲话绝对不要再被禁止!一定要讲个痛快!」这是几乎每个人都有的难处。 女孩子也一样从
小即被限制,等长大后,看到丈夫说话的那种眼光,反弹的情绪就上来了,其实她不是反弹丈夫,乃是反弹她的父母,但是往往在一个家庭里面,丈夫所扮演的是一个权威角色,代表的就是父母,所以若她和她父母的关系没有和好,夫妻的关系就不可能和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原谅爸爸过去所给的伤害,那么现在就别想和别人的关系良好,特别是与配偶之间的关系。对妈**情况也是一样,很多人对妈**感知充满怨恨,总觉得自己的妈妈不好,,同学的妈妈好多了,或是认为某个同学很有成就是因为他有好的父母,把自己不会读书、没有成就,怪罪在别人身上,诿过给别人,这是人性的一个普遍现象。大概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种过程,在一至五岁时。 (4)小学时期: 六至十一岁,这段时间大约是我们受基本教育的小学时期。这时我们会离开父母,进入学校,所以受的伤害比较多是来自老师或是同学。从老师及同学来的是属于比较上的伤害:分数的比较、乖巧的比较等,一般老师较喜欢乖巧、安静的同学,不喜欢制造问题的同学。但这类的问题学生也不是一定比较爱闹或比较不听话,可能只是整天问这问那,老是令人感到头痛。由于台湾是填鸭式教育,老师接受的也是填鸭式的教育,所以老师也把这填
鸭式的制约式教育传给他的学生,他希望他的学生不要离开这种范围,一离开这个范围,由于老师本身没有受过他种训练,就不知该如何来响应这些学生。其实这些有问题的小孩子都非常聪明,他们若经过一些适当的引导,多半能改变其乖僻的行为,发挥其潜能,但是大半的人却被限制,只能照着普遍的模式或是一般的程度来进行。所以这段时期较多的是「比较」出来的伤害。 而这种比较出来的伤害带到家庭里面也是一样,我们继续将我们的配偶当作同学来竞争:如我觉得我的方法比你好,我的收入比你高,我的朋友比较有水准,我的父母比你的父母好,因为我的父母到现在还会拿钱给我,买礼物给小孩子,而你的父母却要我们拿钱回去!夫妻间就常在这种比较里面受伤害。神要我们从中得医治,不要去比较。神就是按着祂荣耀的形象造我们的,因为祂的无限大能,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是六至十一岁这个时期的比较:如分数的比较、能力的比较所带出来的,给我们的伤害十分深远,很多夫妻起争持,皆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若是我们能够回到小学时期把这段时间所受的伤害处理掉,免去那些无谓的比较,相信在婚姻关系里会幸福许多。 (5)国中阶段: 十二至十四岁,这期间的伤害主要来自于生
理上的变化,因为这段年龄层的孩子身体增长快速,不论是男孩或女孩,对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均未受到适当的教导。例如女孩初经来潮,有的母亲会对她说:「你的脏东西来了!」而有的母亲则会教导女儿说:「这是女性的象征,表示你进入少女期,慢慢在成熟中。」这是正确的教导,但大多数的母亲就草草略过,当然有可能是因为这位母亲本身就接受此类错误关念所致。 有些母亲本身是养女,故被命名为「罔市」、「罔腰」等。有的会叫「淑满」,表示已经满额,不要再生女孩子了。这些陋习使有些母亲本身就显无奈,一旦进入婚姻,会自认女性仅为第二性,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特别是连生几胎女儿之后,她在家中的地位可能不保,也可能遭到公婆嫌弃、丈夫休妻再娶等,这些压力都容易使作母亲的对女儿的教导有所偏差。看起来像重男轻女,事实上她是瞧不起自己,她无法接纳自己。 所以当一个女孩在生理期须要适当正确的教导时,却接受到母亲传输偏差的观念,试想这位少女会尊重她自己吗?她会喜欢自己的性别或是身体成熟的表现吗?不,她不会喜欢的,甚而在以后会有许多错误的性观念! 男孩子的首次梦遗在此时期中出现,这时父母都很紧张,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父亲通常是个严厉不
拘言笑的角色,母亲更是不可能去教导。所以父母只能说:「你不要和壤同学交往,不要去看**、花花公子等图片,或是收集有透门图片之火柴盒。」妈妈则很紧张的将这类东西偷偷丢掉,好象和孩子捉迷藏,使孩子觉得孤单。这段时间生理的变化需要有人体会,需要被教导,更需要有人陪着走过。但不幸的的现代一般父母都将这种教导的责任拱手让予他人,如那些同龄的朋友或是一些表现示范者,而他们表演的都不是正常的反应。我们应当如此教导孩子:「当你的梦遗还不能解决身体的需要时,你该怎么办?」「当你性冲动时,你当怎么办?」而相反的是,一般父母不但没有教导,还加上恐吓或拦阻:「你**过度会长不大,会变傻、会变白痴!」……甚至会说:「你以后会生不出儿子来。」这些不对的教导都带给孩子极大的伤害。 这是一段孤单的成长过程,而后就进入开始思想人生的阶段,这时常会问:「活着的意义何在?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6)高中阶段: 十五至十七岁,此时较易受到感情上的伤害。大多数的人初恋都在此阶段绽开,不幸的是这初恋经常是单恋,偷偷爱上了英文老师、数学老师……这些老师大多是刚自大学毕业,容易造成这些十六、七岁的单恋对象,因这一群正是「为赋新
词强说愁」、「少女情怀总是诗」的阶段。因此这年龄的人常经历到感情的破碎、不成熟的失恋。也有的人感情转向其它方面,如结交新朋友,所以这时期结交的朋友都非常珍贵,友情均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7)青年阶段: 十八至廿五岁,这时期有些人已成家立业,因此可能有经济上的压力,而有些仍面对异**往的压力。基于过去几个时期所受的伤害,若在当时未加适当处理,以致在这个成熟的年龄中所显现出来的,大都是过去伤害的累积,且是加倍的反应:诸如话讲得很满、事做得很绝,类似现在的一句流行语:「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只因过去什么都不可以,什么都被禁止,且自己也害怕,所以这时期即已脱离了学校或家庭的控制,就像脱缰的野马,变得我行我素、偏行己路。 这种伤害一方面来自经济上的,或是成家立业引发的,但更多的是过去累积而成的。因着压抑过久,一旦爆发所展现于人格上的突出:美其名可说是成熟、孤立,可以负担家计;但反观另一方面的表现,无论是情绪上或是人格上的,如果没有加以适当的处理,耐心的对待,将会造成这些人在生活中容易表现出冷淡,甚或放弃等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 为何当今的社会有如此多婚姻破碎?即是许多人放弃的心
态使然!过多的伤害使人不再努力,只想另起炉灶,甚或堕落重蹈覆辙。不但如此,也不再对自己有期许,更不再学习自己成长了。 (8)成年阶段: 之后则每二、三年当作一个阶段,有系统地在每一个阶段中,求问神:「在这段期间是否有任何心碎的经验,或任何造成伤害的事件?」当神显明后,首先感谢祂,然后覆述当时的景况和你的感受,接着饶恕伤害你的人,求主的宝血带来医治和痊愈,若曾得罪他人,也求神饶恕。 在以上的八个阶段中,造成伤害的事件包括: A.家人得重病的压力:是每个年龄层都会发生的。 B.破碎的罗曼史。 C.被排斥的感觉。 D.流离、飘荡的经验:基因于战乱的逃避,或者在父亲身中就流离失所、长久处在这种过程中会造成终日心慌,无法安定。 E.任何带来羞耻或窘迫的事件。 F.不真实、不公义的教导和对待: 人说父母是孩子小时候的神,无论他们说什么,他们就是天、地、全部的真理。但因为父母本身也接受错误的教导,更将错误的教导传至下一代,作儿女的我们以后在不同的年龄层中会明白那些是错误的教导,那些甚至是谎言。这种情形需要圣灵的光照与提醒。比如圣经教导:「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这是正面肯定女性的价值,但事实上,她们常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被冠上了「赔钱货」之名,是附属于男人的,是第二性,这绝对是个错误的观念,但姊妹们却接受了一段长时间的不公义对待,这种伤害必须要处理,要将别人给予女性的不公义对待,用神的眼光来代替:神是怎样的看女性,我们就用神的眼光来看。 又比如弟兄从小就被教导:男人不能轻易掉泪,否则是孬种,没出息,「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有血无泪」,这对男人来说也是一种错误、不公义的对待、有许多的弟兄在委曲里再加上委曲,因为他们被禁止哭泣,要咬着牙齿和血吞,故造成以后许多家庭的暴力事件。小时候委曲求全,难过加难过,没有适当解决,没有榜样,长大后就凡事可用打、骂、说狠话、放弃等方法,反正就是不能流泪。所以有多男孩子在长大后不懂什么叫「沟通」、往往遇事就撒手「算了」、「不跟你一般见识」,这是被扭曲的,需要悔改在神的面前,得着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