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海伊丝(1845~1913年)--披荆斩棘进行曲/第一位女性眼科医师

科学大师的求学、恋爱与理念(1)(2)(3) by 张文亮

海伊丝(1845~1913年)——披荆斩棘进行曲/第一位女性眼科医师

海伊丝恶心地靠在门上,面前的景象让她害怕得想逃走。『女儿,我需要你帮忙,你能留下来吗?』手术床边的父亲静静地问道。她才十一岁,深深吸一口气:『我可以试……试试看。』『很好!取出我药箱里的绷带,一大块一大块地剪下。』『是的,爸爸。』她做了才知道并不那么困难。爸爸的手熟练地缝着病人的伤口。『好,你用绷带,在那里帮我止血。』她吞了一口口水,照着爸爸平常的教导去做,小手仍然不住的颤抖着……

手术成功了。

『女儿,今天实在难为你了。爸爸认为你将来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医生。』

『医生?』

『是的,这是帮助人健康的职业。』

『喔!』

『当你学的愈多,就愈能够教别人,你拥有的愈多,就愈能与人分享。』

『那不是如耶稣说的:「施比受更为有福」吗?』

『是的。』

十五年后,这个小女孩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眼科医生。她为后来的女性开了一条道路,证明女人也可以成为医生。

〖小花姑娘〗

在美国东北部的佛蒙特州(Vermont),沿着康乃狄克河(ConnecticutRiver)河谷,有个小小的乡村叫爱尔斯伯格(Irasburg),这里住的都是爱尔兰移民来的农夫。伊沙贝尔·海伊丝(1sabelHayes)一八四五年四月十五日生于这个小乡村。她长得很可爱,红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粉红的面庞、几颗雀斑,常常穿天蓝色的背心裙替邻居捡拾掉落满地的红苹果,大家管她叫『小花姑娘』。

海伊丝的爸爸本来是个裁缝,看村里没有医生,就到外面去习医,回来就成为村里唯一的医生。由于村里没有别的助手,爸爸就训练小女儿配药丸,与一些简单的护理技术。

海伊丝很小就喜欢看爸爸每天用细绳打结,训练手指的灵活与肌肉的协调性。真正使她想当医生的原因,除了爸爸的鼓励以外,还有经常在夜里看到爸爸跪在妈**床边祷告。爸爸曾对她说:『我已经尽己所能了,但是妈妈所得的肺结核不是目前的医学所能医治的,需要有人去突破。』因着与父亲长期经历疾病带来的忧伤与无助,于是在那极少有女性医生的时代里,她立志成为医生。

〖全校第一名的清洁工〗

虽然爸爸是医生,但因为村里的农夫常常只能以青菜、鸡蛋代替医药费,家境还是贫穷。海伊丝初级中学毕业以后,就没钱继续就学。她申请亚当专校(AdamAcademy)时,同时申请成为学校的工读生,每天一早到校打铃,而后扫地抹地板,冬天还要搬木头点火,把教室弄热。一开始,学校担心她不能负担这么吃力的工作,海伊丝亲自对校长说:『只要是男生可以做的,女孩也可以做……我来自一个快乐的家庭,能够面对困难的考验。』

功课方面,海伊丝在日记上写道:『我的心中满了平安,我的手上满有能力,我相信我能面对任何困难的科目。我知道我的个性是热情的,我向上帝祷告:在考试的时候,能像冰块一样的冷静。』

三年后,海伊丝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典礼上最感人的是校长同时颁给她一个特别奖——第一名的清洁工。事后,她爸爸对她妈妈说:『也许我们家的小花姑娘是真的长大了。』

亚当专校第一名的毕业生申请各大学医学院都不被接纳。当时的医学界认为医生的工作需要体力又要面对长期的压力,工作需要的专注以及病人的流血、脓疮、呻吟、惨叫、肢解、尸臭,只有男人才能承担。甚至有人讽刺道:『如果女人可以当医生,狗都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她连申请医院的实习生也一一遭拒。

〖密码情书〗

她转而到私立学校教植物学,等候了几年,终于有所医院要接受她。这是一位杰克森(Jackson)医生主持的『山边之家』(OurHomeontheHillside)。山边之家代表了一小群基督徒医生的理想,是专为临终病人成立的医院,不动手术,不开药,只是供一个风景优美山岳旁的安宁场所,以家人共处、福音诗歌、晤谈代祷、单纯的食物,使病人于死前得享人道尊严与伊甸园般的美好生活。这是有别于传统临终病房的一种革命性的做法。

海伊丝到这里先学习如何给病人洗澡——很低下、枯燥的工作,她却欣然前往。

当时山边之家已有150位以上的病人,而且不断有更多人想进来。整所医院的院务繁杂,却由一位年轻人把这一切快速处理得有条不紊。海伊丝不久就认识了这位总管——贝勒斯(S.J.Barrows)。

他是由哈佛大学来实习的神学生,从小父亲就过世了,母亲硬是顶下丈夫的补鞋铺,在地窖里把孩子们扶养长大。贝勒斯一直半工半读,为了增加学习效率,自创一套『速记法』,能够将别人讲的话,以同样速度记录下来。他解释说:『速记法是一种飞翔的笔法,利用点、线、钩,把别人的话语记下来。速记好像是给人第六根指头,既快又准!』

贝勒斯希望能用这种速记法,教导当时知识程度较低的解放黑奴,使他们很快的学会书写,并且使黑人小孩的学校功课能够快速超前。(在这里附带告诉读者一个秘诀:做好上课笔记不仅代表能记录好上课的内容,也训练一个人长期专心;笔记段落分明,表现思路清楚。因此,做好笔记的学生,比起囫圃吞枣的学生,在考试压力下较不易失常。)海伊丝在贝勒斯的亲自指导下认真学习速记法。

不久,海伊丝前往纽约刚成立的第一所专供女性就读的妇女医科大学(Woman-sMedicalCollege)。这所大学是由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生布雷克威尔(ElizabethBlackwell)所建立,当时只有七位学生。在分开的日子,海伊丝与贝勒斯不断以日后笑称『只有双方看得懂的密码』——速记符号——通信,后来两人结为夫妇。

〖一副硬骨头〗

海伊丝毕业后仍然没有医院肯收她当实习医生。医学界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一时很难打破,很多男病人也认为向女医生诉苦是一种羞耻。

海伊丝申诉无门,只好向上帝祷告,在这个时候她不让自怜的想法使自己退缩。她写道:『生命太短暂,不该把时间留给自怜。如果这时候懦弱退缩,将一事无成.……困难仍是那么大,但是我愿像大卫一样携带五粒小石子,去迎战巨人歌利亚。』

不久,有所贝利必(Bellevue)医院勉强收她当实习生。她在那里经常被别的实习生作弄欺负,甚至从背后用沾了口水的纸团丢她。她向院方反应,院方不主持公道反而说:『你本来就不适合这里,怎么了,是不是想打退堂鼓了?』她只得忍下来。渐渐有些医生也佩服她的毅力说:『这个温柔女孩的背后有一副硬骨头。』终于在一八六七年,她接到欧洲维也纳医科大学的入学许可。

〖眼科与福音〗

中世纪以来,眼科一直是医学里很尖端的一门学问。一八OO年,眼科医学突飞猛进,能够使用手术矫正斜视(Strabismus,两眼视线不平行),用引流手术减轻眼房内部压力过度产生的青光眼(Glaucoma),以维生素A医治夜盲症(Nightblindness),发现因遗传基因产生的色盲(Colourblindness),直接切除白内障(Cataract),用玻璃镜片帮助近视的散光(Astigmatism)。到了一八**年,戴眼镜矫正近视被大量的使用至今。若没有这些眼科医学的突破,一八**年以前的近视者几乎等于半盲的瞎子。

海伊丝在医学院里想起圣经上说,基督徒是世上的光(太:二五14),决定做个眼科医生,帮助别人看得见亮光。后来她在一次演讲中说:『成为基督徒有一个责任,是使这个世界成为让人活得更美好的地方。』她盼望更多人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读书受教育,也能看清心灵的视野,接受主耶稣成为『生命的光』(约:八12)。

她在维也纳医科大学接受四年的眼科专业与临床的经验,以干净利落的白内障移除手术,赢得学校教授的认可。在那次手术里,她知道不仅关系着自己能否毕业,关系着这个病人的眼睛,更关系着日后许多年轻的女性医师的机会。她事后写道:『我走到病人面前,右手扶着病人的头,我的助手已把病人的眼睛打开,突出的眼球看来有点吓人。我深深地吸一口气,心中快速地做了个安静的祷告,左手拿着针,稳定地照着平常所学,往白内障的部分切下去……五分钟后完成,手术成功,听到如雷的掌声。』

一八七O年毕业,海伊丝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眼科医生。

回到美国华盛顿执业后,海伊丝花几年时间更深入研究贫穷家庭小孩的弱视症。由于她的努力,许多弱视小孩得以高兴地说:『我们可以看见玩具了。』

除了络绎不绝的病人以外,许多记者采访她,报导女性也可以担负医学工作,这才慢慢扭转一般人的观念。

〖开出一条新路〗

海伊丝成名后,把时间分为三个部分:上午是自己医院的门诊;下午是与已当牧师的丈夫到专治黑人的自由医院(FreedomHospital)免费义诊,贝勒斯则教黑人用速记法读书;晚上到豪尔大学(HowardUniversity)的医学院任教。她教女学生要接受好的教育,后来在《披荆斩棘》(ChoppedStraw)一书中提到:『一个女孩子该知道,不要利用她的性别或娇滴滴的言行来占任何便宜,而该踏实地努力读书,因为只有这样,你的个性与知识才能一起成长。』

一八七五年,另外一道门又为她而开。美国国务院临时找不到开会记录者,海伊丝被推荐进入会场,以她快速的速记法记下会议场上的辩论内容,她的卓越表现使她得以被任命为『国务院第一个女秘书』。

她后来写道:『速记女秘书是高度集中精神的工作,要细心,必要时自己反覆念诵,并需耐心与议员重复查核。』现在女性担任秘书已是平常的事,但在海伊丝以前,秘书被视为只有男人能做的工作。

由于成为第一个女秘书与进入国家决策中心,她不久渐渐成为着名的演说家。她建议美国监狱管理的改革,成立黑人关怀中心、印第安原住民的关怀中心等,影响远及欧洲、俄国等地。

海伊丝病逝于一九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她为日后年轻女性走出一条不易走的路,但是这条路是正确的,不断有女孩跟上来。她不是女性主义的鼓吹者,只是默默实践所受的教导:『当你学的愈多,就愈能够教别人;你拥有的愈多,就愈能与人分享。』

参考书目:

M.B.Stem,1964,SoMuchinaLifetime-theStoryofDr.IsabelBarrows,JulianMessner,Inc.,NewYork,U.S.A.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海伊丝(1845~1913年)——披荆斩棘进行曲第一位女性眼科医师 海伊丝恶心地靠在门上,面前的景象让她害怕得想逃走。『女儿,我需要你帮忙,你能留下来吗?』手术床边的父亲静静地问道。她才十一岁,深深吸一口气:『我可以试……试试看。』『很好!取出我药箱里的绷带,一大块一大块地剪下。』『是的,爸爸。』她做了才知道并不那么困难。爸爸的手熟练地缝着病人的伤口。『好,你用绷带,在那里帮我止血。』她吞了一口口水,照着爸爸平常的教导去做,小手仍然不住的颤抖着…… 手术成功了。 『女儿,今天实在难为你了。爸爸认为你将来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医生。』 『医生?』 『是的,这是帮助人健康的职业。』 『喔!』 『当你学的愈多,就愈能够教别人,你拥有的愈多,就愈能与人分享。』 『那不是如耶稣说的:「施比受更为有福」吗?』 『是的。』 十五年后,这个小女孩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眼科医生。她为后来的女性开了一条道路,证明女人也可以成为医生。 〖小花姑娘〗 在美国东北部的佛蒙特州(Vermont),沿着康乃狄克河(Connect
icutRiver)河谷,有个小小的乡村叫爱尔斯伯格(Irasburg),这里住的都是爱尔兰移民来的农夫。伊沙贝尔·海伊丝(1sabelHayes)一八四五年四月十五日生于这个小乡村。她长得很可爱,红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粉红的面庞、几颗雀斑,常常穿天蓝色的背心裙替邻居捡拾掉落满地的红苹果,大家管她叫『小花姑娘』。 海伊丝的爸爸本来是个裁缝,看村里没有医生,就到外面去习医,回来就成为村里唯一的医生。由于村里没有别的助手,爸爸就训练小女儿配药丸,与一些简单的护理技术。 海伊丝很小就喜欢看爸爸每天用细绳打结,训练手指的灵活与肌肉的协调性。真正使她想当医生的原因,除了爸爸的鼓励以外,还有经常在夜里看到爸爸跪在妈**床边祷告。爸爸曾对她说:『我已经尽己所能了,但是妈妈所得的肺结核不是目前的医学所能医治的,需要有人去突破。』因着与父亲长期经历疾病带来的忧伤与无助,于是在那极少有女性医生的时代里,她立志成为医生。 〖全校第一名的清洁工〗 虽然爸爸是医生,但因为村里的农夫常常只能以青菜、鸡蛋代替医药费,家境还是贫穷。海伊丝初级中学毕业以后,就没钱继续就学。她申请亚当专校(Ad
amAcademy)时,同时申请成为学校的工读生,每天一早到校打铃,而后扫地抹地板,冬天还要搬木头点火,把教室弄热。一开始,学校担心她不能负担这么吃力的工作,海伊丝亲自对校长说:『只要是男生可以做的,女孩也可以做……我来自一个快乐的家庭,能够面对困难的考验。』 功课方面,海伊丝在日记上写道:『我的心中满了平安,我的手上满有能力,我相信我能面对任何困难的科目。我知道我的个性是热情的,我向上帝祷告:在考试的时候,能像冰块一样的冷静。』 三年后,海伊丝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典礼上最感人的是校长同时颁给她一个特别奖——第一名的清洁工。事后,她爸爸对她妈妈说:『也许我们家的小花姑娘是真的长大了。』 亚当专校第一名的毕业生申请各大学医学院都不被接纳。当时的医学界认为医生的工作需要体力又要面对长期的压力,工作需要的专注以及病人的流血、脓疮、呻吟、惨叫、肢解、尸臭,只有男人才能承担。甚至有人讽刺道:『如果女人可以当医生,狗都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她连申请医院的实习生也一一遭拒。 〖密码情书〗 她转而到私立学校教植物学,等候了几年,终于有所医院要接受她。这是一位杰克森(
Jackson)医生主持的『山边之家』(OurHomeontheHillside)。山边之家代表了一小群基督徒医生的理想,是专为临终病人成立的医院,不动手术,不开药,只是供一个风景优美山岳旁的安宁场所,以家人共处、福音诗歌、晤谈代祷、单纯的食物,使病人于死前得享人道尊严与伊甸园般的美好生活。这是有别于传统临终病房的一种革命性的做法。 海伊丝到这里先学习如何给病人洗澡——很低下、枯燥的工作,她却欣然前往。 当时山边之家已有150位以上的病人,而且不断有更多人想进来。整所医院的院务繁杂,却由一位年轻人把这一切快速处理得有条不紊。海伊丝不久就认识了这位总管——贝勒斯(S.J.Barrows)。 他是由哈佛大学来实习的神学生,从小父亲就过世了,母亲硬是顶下丈夫的补鞋铺,在地窖里把孩子们扶养长大。贝勒斯一直半工半读,为了增加学习效率,自创一套『速记法』,能够将别人讲的话,以同样速度记录下来。他解释说:『速记法是一种飞翔的笔法,利用点、线、钩,把别人的话语记下来。速记好像是给人第六根指头,既快又准!』 贝勒斯希望能用这种速记法,教导当时知识程度较低的解放黑奴,使他们很快的学
会书写,并且使黑人小孩的学校功课能够快速超前。(在这里附带告诉读者一个秘诀:做好上课笔记不仅代表能记录好上课的内容,也训练一个人长期专心;笔记段落分明,表现思路清楚。因此,做好笔记的学生,比起囫圃吞枣的学生,在考试压力下较不易失常。)海伊丝在贝勒斯的亲自指导下认真学习速记法。 不久,海伊丝前往纽约刚成立的第一所专供女性就读的妇女医科大学(Woman-sMedicalCollege)。这所大学是由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生布雷克威尔(ElizabethBlackwell)所建立,当时只有七位学生。在分开的日子,海伊丝与贝勒斯不断以日后笑称『只有双方看得懂的密码』——速记符号——通信,后来两人结为夫妇。 〖一副硬骨头〗 海伊丝毕业后仍然没有医院肯收她当实习医生。医学界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一时很难打破,很多男病人也认为向女医生诉苦是一种羞耻。 海伊丝申诉无门,只好向上帝祷告,在这个时候她不让自怜的想法使自己退缩。她写道:『生命太短暂,不该把时间留给自怜。如果这时候懦弱退缩,将一事无成.……困难仍是那么大,但是我愿像大卫一样携带五粒小石子,去迎战巨人歌利亚。』 不久,
有所贝利必(Bellevue)医院勉强收她当实习生。她在那里经常被别的实习生作弄欺负,甚至从背后用沾了口水的纸团丢她。她向院方反应,院方不主持公道反而说:『你本来就不适合这里,怎么了,是不是想打退堂鼓了?』她只得忍下来。渐渐有些医生也佩服她的毅力说:『这个温柔女孩的背后有一副硬骨头。』终于在一八六七年,她接到欧洲维也纳医科大学的入学许可。 〖眼科与福音〗 中世纪以来,眼科一直是医学里很尖端的一门学问。一八OO年,眼科医学突飞猛进,能够使用手术矫正斜视(Strabismus,两眼视线不平行),用引流手术减轻眼房内部压力过度产生的青光眼(Glaucoma),以维生素A医治夜盲症(Nightblindness),发现因遗传基因产生的色盲(Colourblindness),直接切除白内障(Cataract),用玻璃镜片帮助近视的散光(Astigmatism)。到了一八**年,戴眼镜矫正近视被大量的使用至今。若没有这些眼科医学的突破,一八**年以前的近视者几乎等于半盲的瞎子。 海伊丝在医学院里想起圣经上说,基督徒是世上的光(太:二五14),决定做个眼科医生,帮助别人看得见亮光。
后来她在一次演讲中说:『成为基督徒有一个责任,是使这个世界成为让人活得更美好的地方。』她盼望更多人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读书受教育,也能看清心灵的视野,接受主耶稣成为『生命的光』(约:八12)。 她在维也纳医科大学接受四年的眼科专业与临床的经验,以干净利落的白内障移除手术,赢得学校教授的认可。在那次手术里,她知道不仅关系着自己能否毕业,关系着这个病人的眼睛,更关系着日后许多年轻的女性医师的机会。她事后写道:『我走到病人面前,右手扶着病人的头,我的助手已把病人的眼睛打开,突出的眼球看来有点吓人。我深深地吸一口气,心中快速地做了个安静的祷告,左手拿着针,稳定地照着平常所学,往白内障的部分切下去……五分钟后完成,手术成功,听到如雷的掌声。』 一八七O年毕业,海伊丝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眼科医生。 回到美国华盛顿执业后,海伊丝花几年时间更深入研究贫穷家庭小孩的弱视症。由于她的努力,许多弱视小孩得以高兴地说:『我们可以看见玩具了。』 除了络绎不绝的病人以外,许多记者采访她,报导女性也可以担负医学工作,这才慢慢扭转一般人的观念。 〖开出一条新路〗 海伊丝成名后,把时
间分为三个部分:上午是自己医院的门诊;下午是与已当牧师的丈夫到专治黑人的自由医院(FreedomHospital)免费义诊,贝勒斯则教黑人用速记法读书;晚上到豪尔大学(HowardUniversity)的医学院任教。她教女学生要接受好的教育,后来在《披荆斩棘》(ChoppedStraw)一书中提到:『一个女孩子该知道,不要利用她的性别或娇滴滴的言行来占任何便宜,而该踏实地努力读书,因为只有这样,你的个性与知识才能一起成长。』 一八七五年,另外一道门又为她而开。美国国务院临时找不到开会记录者,海伊丝被推荐进入会场,以她快速的速记法记下会议场上的辩论内容,她的卓越表现使她得以被任命为『国务院第一个女秘书』。 她后来写道:『速记女秘书是高度集中精神的工作,要细心,必要时自己反覆念诵,并需耐心与议员重复查核。』现在女性担任秘书已是平常的事,但在海伊丝以前,秘书被视为只有男人能做的工作。 由于成为第一个女秘书与进入国家决策中心,她不久渐渐成为着名的演说家。她建议美国监狱管理的改革,成立黑人关怀中心、印第安原住民的关怀中心等,影响远及欧洲、俄国等地。 海伊丝病逝于一九一三年
十月二十五日。她为日后年轻女性走出一条不易走的路,但是这条路是正确的,不断有女孩跟上来。她不是女性主义的鼓吹者,只是默默实践所受的教导:『当你学的愈多,就愈能够教别人;你拥有的愈多,就愈能与人分享。』 参考书目: M.B.Stem,1964,SoMuchinaLifetime-theStoryofDr.IsabelBarrows,JulianMessner,Inc.,NewYork,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