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叁课 对\"苦\"的研究

苦难与罪恶 by 友圣经学院

一.圣经中对"苦难"的描述

——不单希伯来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耶稣基督更被称为"受苦的仆人",以苦难来成就救恩。

二."苦"字义研究——旧约

——旧约中出现好几个跟苦难有关的字

1."痛苦"/"疼痛"~本身有"狭窄窘迫"的意义是指身体病痛(伯二:13)和心灵苦楚(出十五:14)

2.剧痛~是指妇人生产时面对的产难痛苦,不过生产一过,这种痛苦会随婴孩出生就不见了(耶四:31)。

3.悲痛/哀痛~这个字主要的意思是指昏暗,幽冥,黑漆漆,用意指内心的忧苦(赛十叁:8)

4.忧虑~是指惶惶不安,内心有惊惧(撒上廿二:8)。

5.虚弱/发昏~是指身心方面的痛苦(诗142:1~3)。

6.压榨/捆绑~耶十:18译作加害。

7.贫穷/谦卑~"贫穷人"便成了受**或受灾害阶级之人的称呼。

8.其它还有:苦难~指患难、天灾、灾害;负担/重担;惩罚/管教。

三."苦"字义研究——新约

1.新约大致上反映旧约中所宣的各种不同意见。不过在基督受苦的描述中,"代替"和"赎罪"的意义是十分显着的。受苦是弥赛亚使命中的基本要素。

2.主要用字有两个。

3.苦楚~情绪上的忧苦,内心翻腾不得安宁,这个用字以保罗书信出现最多(林一:5~7)

4.灾难/患难~这个字特别指环境中的艰困苦难(可十叁:19,约十六:33)。

5.其它用字:痛苦(包括指妇人生产之苦)疼痛,悲哀等。

四.结论:

A)罪

1.圣经中没有一个“罪”字可以完整地表达出罪的全部意思。

2.我们谈罪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个已成的事实上来谈,这个事实就是我们都是罪人。

3.罪并非神的创造,罪是在人之前已存(创叁:1"蛇")圣经没有提及魔鬼及堕落天使的情况,但人类始祖把罪带来。

4.罪不单是指行为,也是指存在的一种状态(弗二:1-3);罪的表达方式(加五:19-21)。

5.罪使人不了解属灵的事(林前二:14);没有行善的能力(罗八:7);不能讨神的喜悦(罗八:8)

6.罪带来的结果包括人与神的分离;人与自己的分离;人与人的分离;人与其它受造之物的分离;人的死亡。

7.耶稣来是要召罪人,不是召义人(太九:13)。

8.结语:

——旧约:罪基本上是不顺服神;不单指不中"的",且表示中了错的"的";罪以不同型态表达出来。

——新约:罪是正面反抗神,破坏的标准;罪以不同型态表达出来;人要为所行的负责任。

B)苦

1.创造天地之时一切是美好没有痛苦。

2.苦是从罪进入世界之后才出现。

3.神咒诅蛇和土地,惩罚亚当和夏娃;之后,苦便以不同方式出现:天灾人祸、痛楚、腐败、辛苦、死亡。

4.新约中,耶稣没有为苦下任何定义,或解释来源,他只表达了受苦时的一条出路,一条得胜之路,而他本人已走上了,这路就是遵行神的旨意。

5.苦,可能是罪的结果(加六:8);可能是管教/教育意味(箴叁:12);可能是人被试验、使人成长之途径(雅一:12);可能有好效果(罗八:28)可能没有效果(太十叁:21);可能是撒旦加害(伯一:2,二:6)但却是在神的允许围之下。

6.真信心是纵然在困难中,仍不一定需要一个马上从神而来的答案;他甚至可以在黑暗中等候(哈叁:17-18)。

7.耶稣基督来,是要帮助人脱离苦、败坏、死亡(罗八:21);也要帮助人脱离罪恶(太一:21)。

C).二者关系

1.没有罪,苦就不存在(但并非所有苦都是出于罪)

2.罪与苦有很多重关

a)道德性的:犯罪带来肉身痛苦。

b)心理性的:情绪的困扰,致内心的忧苦。

d)心灵的:不信的恶行,不愿接受信仰,对神不顺服。

3.这是充满罪恶与苦难的世界

a)圣经没有应许信徒比非信徒过一个较为轻省无痛的生活。

b)邪恶犯罪的行为不常带来即时的痛苦,良善的行为也不会使我们免受可怕的痛苦和困难。

圣经虽然有提及喜乐/欢欣等字,却没有教导我们驼鸟政策,「好汉不怕苦」、「若无其事」、「大无畏精神」面对苦罪,那是自欺欺人,圣经也没有任何暗示要我们喜爱痛苦,那是自虐狂的表现;在痛苦中要喜乐,不是要你在想哭泣时装笑脸,圣经注目在最后结果:神能从我们的痛苦中产生果子,可是我们先要解决罪的问题,然后信任;这会导致喜乐、欢欣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一.圣经中对苦难的描述 ——不单希伯来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耶稣基督更被称为受苦的仆人,以苦难来成就救恩。 二.苦字义研究——旧约 ——旧约中出现好几个跟苦难有关的字 1.痛苦/疼痛~本身有狭窄窘迫的意义是指身体病痛(伯二:13)和心灵苦楚(出十五:14) 2.剧痛~是指妇人生产时面对的产难痛苦,不过生产一过,这种痛苦会随婴孩出生就不见了(耶四:31)。 3.悲痛/哀痛~这个字主要的意思是指昏暗,幽冥,黑漆漆,用意指内心的忧苦(赛十叁:8) 4.忧虑~是指惶惶不安,内心有惊惧(撒上廿二:8)。 5.虚弱/发昏~是指身心方面的痛苦(诗142:1~3)。 6.压榨/捆绑~耶十:18译作加害。 7.贫穷/谦卑~贫穷人便成了受**或受灾害阶级之人的称呼。 8.其它还有:苦难~指患难、天灾、灾害;负担/重担;惩罚/管教。 三.苦字义研究——新约 1.新约大致上反映旧约中所宣的各种不同意见。不过在基督受苦的描述中,代替和赎罪的意义是十分显着的。受苦是弥赛亚使命中的基本要素。 2.主要用字有两个。 3.苦楚~情绪上的忧苦,内心翻腾不得安宁,这个用字以保罗书信出现最多
(林一:5~7) 4.灾难/患难~这个字特别指环境中的艰困苦难(可十叁:19,约十六:33)。 5.其它用字:痛苦(包括指妇人生产之苦)疼痛,悲哀等。 四.结论: A)罪 1.圣经中没有一个“罪”字可以完整地表达出罪的全部意思。 2.我们谈罪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个已成的事实上来谈,这个事实就是我们都是罪人。 3.罪并非神的创造,罪是在人之前已存(创叁:1蛇)圣经没有提及魔鬼及堕落天使的情况,但人类始祖把罪带来。 4.罪不单是指行为,也是指存在的一种状态(弗二:1-3);罪的表达方式(加五:19-21)。 5.罪使人不了解属灵的事(林前二:14);没有行善的能力(罗八:7);不能讨神的喜悦(罗八:8) 6.罪带来的结果包括人与神的分离;人与自己的分离;人与人的分离;人与其它受造之物的分离;人的死亡。 7.耶稣来是要召罪人,不是召义人(太九:13)。 8.结语: ——旧约:罪基本上是不顺服神;不单指不中的,且表示中了错的的;罪以不同型态表达出来。 ——新约:罪是正面反抗神,破坏的标准;罪以不同型态表达出来;人要为所行的负责任。 B)苦 1.创造天地之时一
切是美好没有痛苦。 2.苦是从罪进入世界之后才出现。 3.神咒诅蛇和土地,惩罚亚当和夏娃;之后,苦便以不同方式出现:天灾人祸、痛楚、腐败、辛苦、死亡。 4.新约中,耶稣没有为苦下任何定义,或解释来源,他只表达了受苦时的一条出路,一条得胜之路,而他本人已走上了,这路就是遵行神的旨意。 5.苦,可能是罪的结果(加六:8);可能是管教/教育意味(箴叁:12);可能是人被试验、使人成长之途径(雅一:12);可能有好效果(罗八:28)可能没有效果(太十叁:21);可能是撒旦加害(伯一:2,二:6)但却是在神的允许围之下。 6.真信心是纵然在困难中,仍不一定需要一个马上从神而来的答案;他甚至可以在黑暗中等候(哈叁:17-18)。 7.耶稣基督来,是要帮助人脱离苦、败坏、死亡(罗八:21);也要帮助人脱离罪恶(太一:21)。 C).二者关系 1.没有罪,苦就不存在(但并非所有苦都是出于罪) 2.罪与苦有很多重关 a)道德性的:犯罪带来肉身痛苦。 b)心理性的:情绪的困扰,致内心的忧苦。 d)心灵的:不信的恶行,不愿接受信仰,对神不顺服。 3.这是充满罪恶与苦难的世界
a)圣经没有应许信徒比非信徒过一个较为轻省无痛的生活。 b)邪恶犯罪的行为不常带来即时的痛苦,良善的行为也不会使我们免受可怕的痛苦和困难。 圣经虽然有提及喜乐/欢欣等字,却没有教导我们驼鸟政策,「好汉不怕苦」、「若无其事」、「大无畏精神」面对苦罪,那是自欺欺人,圣经也没有任何暗示要我们喜爱痛苦,那是自虐狂的表现;在痛苦中要喜乐,不是要你在想哭泣时装笑脸,圣经注目在最后结果:神能从我们的痛苦中产生果子,可是我们先要解决罪的问题,然后信任;这会导致喜乐、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