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除罪水是什么?——民八6,7〗
答:
当摩西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的时候,要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来洁净他们。有人以为这水是指十九章所说的除罪水,是用母牛的灰和水,调作除污秽的水,乃为除罪洁净之用(十九9,10,参78题)。又有人以为这除罪水,是指着洗濯盆里的水说的,这洗濯盆是放在会幕和坛的中间,在盆内盛水,亚伦和他的儿子就近坛前供职献火祭时,必用这水洗手洗脚,免得死亡(出卅17-21)。这样看来,无论是名为除罪水(现代中文译本称洁净水,或是除污秽的水,除罪灰(十九17),或是洗濯盆的水,其用处都是在表示为人除去罪污,洁净身体,好使能亲近神,献祭,事奉神。总之,这些都是在摩西时代,颁给以色列人和祭司们所要遵行的洁净之礼。
〖76巴兰、加低斯是什么地方?这些地方的状况如何?——民十三26〗答:
1.巴兰--意即洞窟之地,系位于西乃旷野北部内的一区,其地高出海面约二百至二百五十丈,以实玛利住在这地(创廿一21)。以色列人飘流旷野的时候,常在这地安营(民十12,十二16,十三3,26,申一1,卅三2,哈三3)。撒母耳死后,大卫起身下到这地方的旷野(撒上廿五1)。以东王哈达避约押元帅之难时,曾路过此地(王上十一18)。巴兰也是人名,意思是吞吃百姓者,是米所波大米的昆夺地方,一个行邪术的先知。
2.加低斯--竟即分开,又称加低斯巴尼亚(卅二8,申九23,书十四6,7),乃为犹大及巴勒斯坦南界之泉源、城邑、及旷野之名,古时名为安密巴(创十四7),位于巴兰旷野中,是以东边界的一座城(民廿16),这城或称米利巴加低斯(结四七19,四八28,参民卅四4,书十五3,申卅二51),后来成了犹大支派最南端的城邑(书十五21,23,民卅四4)。此城的周围是旷野,称为加低斯旷野(诗廿九8),在圣经中有时说加低斯在巴兰的旷野(十二16,十三3,26),有时也说是在寻的旷野(21,廿1,卅三36,申卅二51),这是因为巴兰旷野是那地的总称。寻的旷野乃是巴兰旷野东北的一部分,巴兰旷野约占西乃半岛的三分之一,摩西曾在加低斯击打磐石,流出水来供给民饮,这水名叫米利巴水(廿11-13,廿七14,申卅二51)。以色列人飘流旷野,是由这地方起(民十匹25,申一46,二1)!后来又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是死在那里的(民廿1,卅三36,士十一16)。
〖77以色列人的杖有几种?表意如何?——民十七2〗答:
在旧约里记载以色列人所用的杖,大致说来可分为三种。这些杖的原文不同。第一种杖长约二尺,在一端上有木球,类似中国古时的铜锤,一端系着皮索,这种杖多是为牧人所用,可以抵御仇敌或野兽;故此也作掌权者的标志(士五14,创四九10,民廿四17,诗廿三4;竿字原文也是这字。)。
第二种杖长约五、六尺,也是牧人所携带的,为要责打那些不肯顺服的羊,或是为羊打落树叶,并仗着它作登山行路等之用(王下四29,民廿一18,士六21,亚八4)。第三种杖长约三尺,类似中国人行路的拐杖,如雅各曾经拿着这杖过约但河(创卅二10,出十二11,民廿二27)。在原文上还有一个字,也是指着这种杖(出四2,七10,12,撒上十四27-43)。至于本章中所提的杖字,就是这个字,例如以色列他每支派首领有一根杖,他们共有十二根杖,把各人的名字写在各人的杖上,亚伦的杖也在其中。这些杖是贮在安放法柜的帐幕内,在第二天,谁知亚伦的杖已经发芽,生苞,开花结了熟杏(民十七2-8)。这杖因神的大能结了果子,所以摩西吩咐安放在约柜之前,留作记号(民十七10)。后来又把这杖放入约柜之内(来人10)。
〖78用焚烧红母牛的灰洁净人有何预表?——民十九1-9〗答:
这是摩西律法中的一条律例,在本章论以色列人所要遵行洁净的礼,乃为预表基督如何洁净那些经过旷野的客旅,就是经过世界的信徒,使他们脱离了在路上所沾染的污秽,大致上有四层的意思:
1.无残疾被杀的纯红母牛--预表无罪的基督,无罪的受死(2,3,路廿三3,33)。
2.牛的血七次被弹在会幕的前面--表明完全献与神的意思,是预表基督一次在神面前,完完全全除掉信徒一切的罪(4,来九12-14,十10-12)。
3.牛被烧成灰--作为这祭的记念,预表基督的肉身,虽然只是一次受死,他的功劳,却是永远为世人所存留(5,9,来十12,14)。
4.用灰和活水洒在不洁净的人身上--这水乃预表圣灵和神的话,神的道。信徒若沾染罪恶污秽,惟独靠圣灵和神的道才得脱离,成为圣洁(9,12,13,17,19,约七37-39,弗五26)。
〖79何珥山是在何处?有何事发生?——民卅三37-39〗答:
何珥山--祖先之意,这山靠近以东的边界,离以东的京城西拉不远,位于加低斯之东北,比海面高约五百丈,以色列人曾在此山脚安营。他们出埃及后四十年五月初一日,亚伦就死在这山顶上(37-41,廿22-29,廿一4,申卅二50)。另外有一山在巴勒斯坦之北界,是利巴嫩山的一群,位于地中海与哈马口之间(民卅四7,8),以色列人终久未曾得到此山之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