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基督教策略的探讨

揭露基督教会里的迷信 by 张弓剑

世界的企业家们,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很有计划,胸有城府。这就是他们的精明之处。“没有异像(默示),民就放肆。(箴29/18)”如果教会没有异像策略,是不能胜过世界的。个人应有个人的异象(策略),教会应有教会的异象(策略)。

魔鬼想方设法,用尽一切手段,去败坏这个世界,但我们却还停留在二千年前的传福音的手法上。犹如我们仍然用操步打鼓列队去对付坦克一样,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我们靠人的老套子是赢不过狡猾的老魔鬼的。魔鬼在不同的时代,都使用不同的诡计,我们就应该灵活地用相对应的策略,去对付它们。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圣灵赐下启示和智慧,给我们适合这个时代的争战谋略,用神的智谋胜过魔鬼的狡猾。

可怜见地,直到现在,我们的教会还不懂得“谋略的事奉”,仍然错误地祈求:“神呀,求祢动工(工作)……”这样是求不到谋略的,只有教会(会众)懂得求问神,才能得到异像谋略。

世界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他们懂得谋略的作用,他们常常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懂得用智囊团、策划部,常常开研讨会(我们也有所谓的研讨会,但却不是同一回事),将最好的意见汇总成为新的策略,引进最选进的东西,不断淘汰更新不适应发展的旧东西……他们并无“教条”的条条框框捆绑,在实践中总结教训,到最后总能找到规律,在某些方面,他们比教会更能遵行真理(律),多么羞愧。我们真的要谦卑下来,向他们学习不受条条框框捆绑的长处,多一些使用智慧谋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教会需要怎样的架构发展策略?

许多教会都深有同感,这几年传福音比起以往都困难了,仍然同以往一样传,现在环境比较宽松,传得甚至比以往传得更多,但却没有什么果效;而且现在祈祷比过去更多了(因现在信主的人数远比过去的多),传福音的人也比过去的人多了,而且他们已经受过训练,比过去质素提高了,综合这些有利条件,但为什么传福音的果效反不如从前?现在即便人信了,心也较为冷淡,没有过去信的人那样火热、爱主,更奇怪的是,现在神迹奇事少了……我们可能觉得,神似乎停止了工作,或者远离了我们,这种种问题困惑着当今教会,百思不得其解。

耶稣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5/17)”其实神从来没有停止过工作,认定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神从来没有停止过救赎计划,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教会。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出现目前状况?

我们误以为神迹奇事才是圣灵的工作,那是因为我们片面认识神的作为。其实圣灵的工作是活的,不断更新而变化的,正如火云火炷一时向东、一时向西一样,圣灵的工作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只不过我们的教会还没有摸准“今天”火云火柱的方向,还不知道这个时代圣灵的工作罢了。

在使徒行传开始,的确有许多神迹奇事发生,但在使徒行传的后面以及在保罗的书信里,却很少提到神迹奇事,而是注重真理——爱。正如哥林多前书十三章所讲的:“你们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了什么……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宫之能终必停止……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全备的信”、或“信”,就是指能行神迹异能的信心恩赐。从圣经里我们可以知道,神更注重的是爱。从许多海内外教会现象我们知道,在开拓福音之始,总有许多神迹奇事伴随着,福音传得很快,这是事实。但建立教会后一段时间,神迹奇事渐渐减少,没有从前那么多了,这也是事实。大部分都是这样,说明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那么,圣灵为什么要这样呢?

神迹奇事是很吸引人的,人人都趋之若鹜,这样就很容易偏重了这些,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真理了。所以保罗引导我们,让我们知道,神(圣灵)更重视的是爱,因为圣灵不是只会行神迹奇事,而是真理的圣灵。所以,教会建立之后,更重要的是认识真理,行出爱心之道,发光,好让世人知道耶稣基督的样式、基督教信仰的真谛。若果让世人只知道基督教有神迹,就误导了他们,使他们入教只是来要神迹了。一个教会偏重于神迹而真理跟不上,是幼稚的和危险的,我看过很多这样的教会走向偏差、走向极端。所以,圣灵不会投其所好,来一味满足我们,而是让我们慢熳更新,更懂得遵行爱的真理,教会才走向成熟。

因而在新时期的传福音策略就应该有所更新改变,这策略就是——要将基督教的爱全面地显示给世人看。

我们传福音的根本,就是爱。但我们传的时候,有多少爱在当中?老实说,我们现在传福音基本上还处在“推销”的水准上,这是非常拙劣的手法。如果我们拼命向人推销一样东西,一定会引起人逆反的戒备心理:这恐怕是推销假劣产品吧?真正好的产品,是不会急于向人兜售的,它会先让市场了解自已,让人们感受过它的好处,然后再推广到市场,这时就不怕人不接纳了。记得“飘柔”风行之初,他们就是一小袋一小袋派到信箱的,让人使用后心悦诚服它的好处。

保罗说:“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的为人。(帖前1/5)”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大多注意言语、权能等、但却忽略了爱的“为人”。保罗是个满有智慧、大有权能的人,但他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为人。“正如你们知道我们为你们的缘故怎样的为人。”这是传福音成功的一个要素,也是今日所作一切的出发点。不要为传福音而传福音,不要带着传福音的功利目的去传福音,而是为了爱去传福音,不管他信不信,都要爱他。保罗在米利大岛上,治好了部百流父亲及岛上其余病人,这里没有说他们有信福音,保罗仅是为了爱他们。耶稣行所有的神迹、医治,都是源于爱和怜悯,尽管他知道有许多人是为饼而来的,甚至知道有些人后来还会喊“钉他十字架”的,他仍然一视同仁去爱他们。

有一些海外的教会,在社会上开办了一些免费的、面对外来工和低收入人群的文化技术斑,表面上没有传福音,但这些基督徒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耐心的教学态度感动了许多人,有很多人因而信了耶稣。

我们的爱,通常只是停留在“爱那爱你们的人(太5/46)”的层面上,而且更远还没有到“如己”的地步。我们还只是作外邦人时的水平,不是天国的标准。在教会里,我们都难以爱邻舍仇敌,我们怎么样推而及之外邦呢?“神爱世人”,我们也应该这样爱他们,我指的是实际行动的爱,而不是关着门为他们祈祷的那种“爱”和“讲耶稣”。我们常常说爱人灵魂,但只是停留在嘴上的爱情。“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一3/18)”我们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工夫“在言语和舌头上(包括为外邦人祷告)”?我们曾为外邦人做了一些什么善事了吗?我们看了这许多《圣经》、聚了这些年的会,我们有切实计划这么做没有?

“有一个律法师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路10/25-37)”

有一些守旧的教会,被魔鬼欺骗得不会看《圣经》,他们不多与外邦人来往、甚至对未信主的亲戚也少串门。名曰:“分别为圣”。这就如法利赛人责怪耶稣与罪人税吏吃饭的看法一样。旧约定下“分别为圣”的律例,其真正的精意是在:与罪分别为圣,不是与人分别为圣。如果不是这样理解,耶稣就犯了律法,既是这样,耶稣岂不也有罪了?律法以下的人不懂得行这条律法,所以耶稣来行给我们看:他既分别为圣,又爱世人,两样的律法都一同成全了。神所说的“爱人如己”的“人”,并没有主内主外之分;没有种族贵贱之分,是指所有的人。谁是我们的邻舍?不是仅仅你住所的邻居,而是你周围的人,甚至于你路上遇到的一个不相识的人。过去,以色列人就是与撒玛利亚人“分别为圣”、不相往来的,耶稣在这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里,告诉以色列人,谁是他们的邻舍——就是“是怜悯他的”,撒玛利亚人就是以色列人的邻舍;“你就照样行吧”就是说,耶稣要以色列人以同样的行动去爱撒玛利亚人。“照样”,即是有具体的爱心行动,而我们只动动嘴皮向他们“讲耶稣”、为他们祈祷,这算不算是“照样”了?

我见过好些教会,他们一周安排了不少的聚会,但却不见他们为本地本村的人做过些什么。有一条村,教会出来的那条路,脏水横流、烂得就像水田一般,他们谁都从来没有打算去修一修。一些聚会点一聚就十多年,几乎每天就在那里唱歌、听道或者祈祷,他们给外邦人留下过一些什么呢?没有,如果说有,恐怕只留下一个印象:他们在浪费时间。

台湾有一个叫严证尼姑,在佛教界很有声望,在世界各地,跟随她的信众超过两百万。她生活极其俭朴,以补鞋所得作慈善救济,深受民众的爱戴,她全世界的弟子,都效法她省吃俭用的简朴生活。99年台湾“9.21”大地震,她的弟子三日之间就筹到了价值相当于3亿元人民币的钱,捐献到救灾济困里。

看看新闻,佛教在慈善济世上远比我们响亮。以我市为例,做善事做得最好的是佛教、道教,对灾区捐献比基督教多几倍;最近佛教还办了一个慈善超市、慈善药店、慈善医院为有政府证明的“低保”人员服务,佛教正以一种积极入世的姿态影响着社会,他们似乎倒成为了世界的光,赢尽了社会的赞誉,真令我感到汗颜。

现在新闻里常常报道:这个红斑狼疮,那个白血病等,都得到了社会上善长仁翁的帮助;街道办起了庇护所,市里办起了收容站;在节假日,街头小巷、贫民区、火车站到处都活跃着义工;政府对老人和“低保”人员有更多的福利补帖……从新闻动向我们可以知道,整个社会越来越关爱弱势群体了。但我们的教会在哪里?

我们在这里!你听不到我们在教堂(或聚会处)里唱“彼此相爱”、“要做世界的光”吗?听不到我们正为世界祈祷吗?听不到我们在举行国际敬拜大会吗?基督教不就是以这种方式更显得基督教与众不同的吗?由得他们慈善济世去吧,我们是靠赞美祈祷成事的。

教会常常只是“坐而论道”——当然已经与原来的意思不同了,这里所讲的是形容只是坐着讲空话。

你知道,教会不发光,会有什么后果吗?共产主义运动能够兴起,可以说是教会的严重错误所造成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正是社会处在黑暗的时期,到处充满着严重的剥削、**现象。本来教会应该站在公义的立场,出来为广大被剥削、被**的劳苦大众伸张正义,成为社会正直的声音,谴责社会的不公和罪恶,成为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正如过去以色列先知那样。但是,教会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站在既得利益集团的一边……于是,魔鬼便兴起了一种貌似公义的声音,就是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广大穷苦群众,并没有分辩能力,不能预见将来的后果,但却被这种声音所吸引,以为这是他们的帮助,而且他们别无选择。于是,他们便蜂拥而往。教会没有尽到责任,因而这一运动也唆使人们唾弃了教会,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我们自己。这是多么悲愤的一句话,道出了教会没有帮助他们,使他们转而投靠别的势力的绝望心情。

教会不发光的话,撒旦就会用假的光明来吸引人。天主教最黑暗时期,魔鬼就兴起了回教来吸引人。新教暗然无光时期,魔鬼就兴起共产主义来吸引人;中国教会不发光,魔鬼就兴起FL功、佛教复兴、东方闪电来吸引人。我们教会在不住地吃着不重视遵行主的道的恶果。回顾教会历史,才使我们痛心地发现,教会一直犯着可怕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对的,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叹迷信危害之惨烈,迷信蒙蔽之成功。

我们现在的事,总要写入历史的,将来别人看到我们现在的表现,也一定会发现我们所犯的错误,也会为我们的无知慨叹的,正如我们现在为过去的教会历史慨叹一般。

假如教会能够按照神的话去行道,教会史就不会有那么多阴暗面,不会那么惨烈了;假如教会能够按照神的话去行道,还有谁可以做得超过圣经的标准?还有谁敢与之争锋?还有谁想取而代之?

可是,什么时候我们教会才能“坐言起行”呢?

人生是那么短暂,假如我们懂得数算自己的日子,就更能具体感受到这种短暂了。一个人一生以75岁计算,有15年是不懂事的小孩期,有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大约只有60年(即有能力“行道”的年限)。睡眠用了20年,读书和维持生计用了15年;占去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即35年。剩下来的25年用在什么地方呢?据德国一份科普杂志计算:上下班花在汽车上的时间是2.5年(每天1小时以上),不算堵车,单只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也消耗6个月时间(约26000次,每次10分钟),5年有半的时间围坐在餐桌前(每天约2小时),有5年又6个月年的时间站在厨房和洗衣机前(每天约2小时),还有6个月时间看医生、卧病在床(共182天),另外6个月时间又花在恋爱上,看报纸、电视新闻又用了2年,教育孩子用了3年,各种家务、购物3年,洗澡理发剪指甲刮胡子穿衣打扮化妆又用了2年(每天45分钟),还有接打电话又花去1年有半(每天约35分钟),健身1年(每天约25分钟)……其实生活还有很多方面,这里已经排除了修理房子、修理水电摩托车、探亲访友、交际应酬、阅读、看电脑、文娱和旅游等的项目了,这样,粗略计算就需要27年半的时间,大大超出了所剩的25年时间,所以在现代繁忙的生活中,就要不断压缩生活的内容,才能抽出一点点时间。而这些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时间,如果要抽出更多时间,就必须压缩再压缩。该杂志认为,人一生能够做有意义的事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这包括上教堂的时间仅有14天(336小时,仅够一周聚会一次)。假如我们再人为添加额外的宗教事项(圣经定规以外的活动),例如每周四、五次聚会,每天祈祷若干小时(包括名目繁多的祈祷会),每天读经若干小时,那末,不管你怎么压缩生活内容,你就再也没有时间行道了,就连在家行道的时间也不够,更不用说在社会行道了。魔鬼就是想用宗教来欺骗我们,让我们关在狭隘的宗教小圈子里自得其乐,使我们影响不了世界,发不出光来。

有一些教会,一周聚会好几个晚上;而另一些教会,每个主日要聚会一个整天;再加上一些培训,再参加一些什么青年活动、妇女活动、夫妻团契、敬拜大会,还有一些一年中少不了的葬礼、婚礼、典礼等,完全把人捆绑在没完没了的活动中。讲道听道远远多过行道,把人捆绑在宗教形式里而不能或很少行道,这样的教会将来怎样向神交帐?

我们有不少教会,热衷于连环二十四小时祈祷,轮番二十四小时聚会,但却为什么没有用同样的热衷去掀起某种运动,来推动行道,做世上的光?我先不是说二十四小时聚会本身有什么错,而是说,为什么我们仅偏重这些?这不是宗教的热忱弄瞎了我们的眼睛吗?

还有不少同工还要讲道、开会等。

请问:现在这样安排,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行道,在世界发光?

其实,我们应该把多余的聚会时间,变为教会组织的行道时间的。

神的命令有两类:“不要”和“要”,但人大多只消极地注重“不要”,以为不犯一些小罪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了,却忽略了积极的“要”。如果我们没有做“要”的事,仍然也是犯罪。就算我们在教会里一团和气,又有什么用?这不是把灯盏放在斗底下吗?这些爱,可怜的世人能感受到吗?这些光,发挥到了光的用处了吗?我们的斗底下常常放着几十盏灯,你照我、我照你,但外面的黑暗如故。

扪心自问,教会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圣经的价值观有转变成为社会的文化和道德吗?或者说,教会有影响到社会的文化和道德的转变吗?

保罗说:“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我们有无尝献过血没有?有长期照顾同村的五保户没有?见到有坏人坏事,我们有勇气挺身而出没有?……不要把服事神局限于传福音、讲道、探访等的形式上;也不要仅仅局限于教会之内的善行,其实我们要行的道、爱的涵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要让宗教给狭隘了。

凡有益于人的事,我们都要当仁不让;世人自私自利不肖于做的公益事,我们要留意去做;教会要策划去做。教会若能这样默默做一些有益于社群的事,这就是福音的盐,我们的善,就能有效影响败坏的社会。只要我们教会都来这么做,慢慢有一日,它就会成为一股属灵的力量,摇撼这个败坏的社会。雷锋精神为什么能震撼当时的中国?就是他的品格、善行所产生的道德力量,震动人们渴慕爱的心,如今还有几代人对他不能忘怀。假如雷锋是一个基督徒,那么这对于基督教信仰、对福音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雷锋是我们的好撒玛利亚人,是我们要带着羞愧的心去效法的,希望我们基督教会也有我们“雷锋”成为光,去影响整个社会。

共产党军队为什么早期能得着人心?你看他们每到一处,就为百姓做好事:砍柴挑水、送医送药、上房修屋、下地收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能够影响全中国,夺得了天下。我们就要知道,这种好行为有多大影响力。其实共产主义思想就来源于圣经的(特别是使徒行传——凡物公用,只是它没有终极力量——神,所以它失败),这些为人民做好事,都是耶稣所提倡的要发光做盐的真理,而我们教会却失掉了这种咸味,灯放在斗底下(有些人当然也有发光,现在我是指“教会”没有发光)。

这些工作虽是没有一时轰动的效应,然而是潜而默化的,像盐一样无声无色地渗入社会,势必会把魔鬼腐朽败坏的东西遏止下去,重建被败坏了的社会道德。届时,福音的馥郁香气,就能使人近悦远来。善能胜恶,盐能抑腐,这是颠扑不倒的真理,魔鬼也没奈何的。

有一些人可能并没有讲道的恩赐,缺乏口才。但没有一个人可以推却说:他不能行出爱来,他可以少站讲台,但更应多多关心有需要帮助的人,更应多多行善。带领门徒,不是言传为主的,而是以身教(遵守)为主的。

教会一切的事工,我们个人的“属灵生活”,一切都是为了转化成爱人如己、彼此相爱(请参考后面的文摘)。否则,即使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也只是装装门面、粉饰的宗教。

爱,在这个宇宙里,是最巨大的能力。不要看邪恶外表多么**有力,但《圣经》说: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又说:以善胜恶。说明爱能够战胜似乎很强大的力量。我们的爱,能攻破刚硬的营垒;我们的善行,能战胜邪恶的世界;我们的好行为,能除灭魔鬼的作为。我们用持之以恒的爱,象光一样照到黑暗,黑暗就要败退;用我们的善行、好行为,向世人见证:一切加在基督教身上的偏见、谣言、毁谤、不实之词都是假的。被欺骗、被蒙蔽的人就苏醒过来,因着我们的好行为,他们就要来就光。黑暗的势力、逼迫的势力就要失去它们的嚣张气焰。

我们有一个山村的聚会点,教会组织弟兄姊妹修理坑坑洼洼的村路,把乡里难以维持的养老院办好了……乡里很支持教会,无偿给了一个大仓库让教会聚会,凡事都得到协助,整个局面都改变了,逼迫消失了,福音能够自由传播,教会发展也很不错。

故此,我们教会传福音的策略要有所改变。除去某些带功利性的传福音方法,用一些不是传福音胜似传福音的策略:那就是爱的善行。我们反对只讲慈善而不传福音的“社会福音(?)”,也反对只停留在“讲”字上而没有爱的行动的“口头福音”。

今天我们基督教会有什么东西可以爱世人呢?现在我们大陆教会可以说穷得叮当响,我们牧者的工价还没有、宣教事工的经费还不够,怎能用神的殿的钱去救济穷人呢?这不符合行善的次序、不符合真理。但我有一个向全教会的呼吁、一个郑重呼吁:全教会每一个爱主的基督徒,都能够在归天家后捐献出自已的器官,这是不论穷富,人人都有能力的行善。神给了我们许多行善的资本,其中之一便是我们的身体。其实人死后,把这些有用的器官拿去烧掉是巨大的浪费;因为这些资源本身就是生命,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这个世界因为自私的、迷信的风俗,使医院里很多人,因为缺乏移植器官而死去,为什么我们讲爱、讲“舍己”的基督徒却不能真正履行这个教义呢?教会应该走在世界的前头,教会要掀头来做,成为一种运动,并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震动整个黑暗势力。这是其他的宗教是没法做到的,只有讲舍己的基督教能够这么做的,让世人感受到基督教是什么,这就成为不可阻挡的光而照亮了世界。

我们行道,很少是从教会的名义行出来,多数只是个人自发性的、个别的、零散的行为,这样对社会影响不大。现在,我们的教会应该悔改,要承担起行道的责任。我们的教会要掀头,以教会的名义,鼓动、带领、监督基督徒行道,成为一个接一个有主题的行道运动,这样,便好像集薪成燎,才更有效发出光来,更有力去影响世界。

类似这样的事工,教会一定要好像搞“通宵祈祷”、“围城祈祷”一样的热忱去掀头、去组织,甚至要超过这些热忱。为什么那些没有教义支持的活动,能激发我们极大的热情去做,但有许许多多、明明白白的教义——“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这些事反倒不闻不问?这不是很反常吗?这不是让宗教的热忱所欺骗吗?

每个人所谓爱主、事奉,都必要从家里作为起始点:“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5)”耶稣要我们传福音的次序是:从耶路撒冷,犹大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可见神要我们作事的次序是从近做起。

每个神的儿女,在家中都要做好各自的职责,是妻子(丈夫)的,要做好妻子(丈夫);是母亲(父亲)的,要做好母亲(父亲);是子女的就要做好子女。这是我们的本份,我们应努力学习在本份上行出真理来,我们站在各自的本份上,以一个好妻子(丈夫)、好母亲(父亲)、好儿女,来荣耀神、事奉神。使家中比未信主前,更有爱的温馨、和谐,这才合符主的标准。如果我们这一家家,象灯发出光的话,就会有许多邻舍羡暮你,这就是福音的光了。

欧洲基督教衰退的教训之一,就是他们信主的父母没有带好下一代人信主,没有把家作为事奉的主要场所,他们的教会只把他们的父母带成信徒,于是他们根本不能带领自己的儿女。所以我们作父母的,要重视家庭的事奉。伊斯兰教直到现在还没有衰退的迹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儿女一出生就是回**,所以保证了伊斯兰教一直“人丁兴旺”。我们要吸取惨痛的教训,做好家庭的事奉。

让弟兄姊妹从捆绑中释放出来的时间,多与未信主的邻舍、亲戚建立好关系,多一些来往、多一些关怀,多一些爱心。不是因为要传福音,而是我们做“人”理所当然要做的事。神既要我们做,当然他也会做。久而久之,你的好品行、你的爱心总会有一日象盐渗透到他们的心里。若你如此忠心、恒久地做,你将会带许多邻舍信主的。

魔鬼善于利用了神赐给人各种知识、智慧的结晶:科技,来为它效力。今日电影、电视、音响、卡拉Ok、电脑网页、电子游戏、录影带、音带、影碟等,搞得世界又疯狂又败坏,连一些神的儿女差不多有站立不稳的危险。但我们却仍然是“刀耕火种”地传福音。对于魔鬼所垄断了的科技,我们不是视若无睹,就是觉得魔鬼这样用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敢胆想过要从魔鬼的手里夺回过来。其实魔鬼用得如法宝一样的东西,我们夺过来,就是传福音的利器。为什么我们没有想过呢?除了音带,我们要多多发展影碟、媒体等等的事工。

现在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世人都在争分夺秒,他们出门都是麽托、小车、飞机。摩托时代快要过去,汽车时代快要到来之际,我们可怜的传道人,还天天“脚踏实地”(行走)地“抢救”灵魂。医院有步行抬担架、骑单车去抢救人的吗?

是呀,金钱呢?在改革开放前,世人也不是与我们一样穷?为什么他们现在是公司、集团。而我们现在却与从前分别不大呢?除了在金钱奉献上教导失当外,就是我们没有策略眼光。世人的成功,就是舍得在提高效率的事上投资。

许多商品都是家喻户晓的好东西,就是它们懂得运用“品牌”策略。

“品牌”首先有有过硬的、好品质的、超越别人的好产品,建立在信实上。信,就是信誉——你的好服务、诚信、令人信赖;实,就是实力——货真价实、真实的品质、技术、没有虚假。信用是要靠诚实的行动,长时间证明给人看而建立的。

另外懂得又舍得做广告。广告学是专门研究人对宣传的反应的。广告学告诉我们,不断反复会加深人的印象。某人只见过某产品广告几次,他是没有印象的;如果一连几个月

今日商界的繁荣,是受惠于广告而来的。广告又是从传福音的“传”上学来的,“传”就是广而告之。但有二干年历史的“广告”鼻祖,却可怜巴巴地守着羊皮卷时代的方法。而今日的广告商挖空心思,什么资讯、什么媒体、什么空间,应用尽用。举目观看,真是铺天盖地。现在我们这些福音的“广告商”,曾有过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胆量、这样的策略吗?你以为这样不符合我们的实际吗?不,是实际可行的,我们先可以把我们的“广告”,印在单张、挂历、利是封、运动汗衫等上,从这些开始冲击世界。

不宁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更好更妙的策略,在圣灵那里等着我们去支取……

不过,以上这些异像策略,对于持守各自为战观念的教会是不适用的。

世界己经从个体户走向公司、又走向大集团、再走向强强结合了,世界现在知道合一的强大力量了。

哼,我们早就知道了,不过……只是知道罢了。又是让世界之子棋高一著,他们庞大的计划,雄厚的资金,就是从这样的合一中产生的。

唯其如此,我们有同一异像的教会要合一连结起来,集中我们的谋略、才干、资金,我们就能成就又大难的异像。合一的急切性己迫在眉睫,我建议能领会基督心肠的教会连结起来,以合一的资金做一些超越以往本位教会的事工,更着眼于对社会有更大影响力的事工。比如:动漫、电影、电视剧、出版、互联网、流行乐队、医院、慈善机构……

…………

我们从宗教的捆绑下释放出来后怎么办?是不是就失去了约束、可以任意而为呢?不是,我们既不靠捆绑来束缚自己,又不能没有约束;那么由什么代替宗教呢?由什么约束我们不借恩放纵呢?就是靠圣灵!“现在我们既然向那捆绑我们的律法上死了,就脱离了律法的约束;好让我们用圣灵的新样子,而不用仪文(宗教)的旧方式来服事主。(新译本,罗7/6)”脱离了宗教,不但不会落到不敬虔的地步,相反,依靠圣灵过的是真正的敬虔生活,更合乎基督教信仰的实意。

有一些惯于宗教生活的人,要他除去宗教的形形式式,就会感到空荡荡,无可适从了,其实是他还不懂得信仰的真谛,不懂得依靠圣灵的缘故。

正如施洗约翰修直主的路,是为了耶稣的到来;现在我要在众教会中修直主的路,为的是能让圣灵在教会代替一切人的工作,扫除一切拦阻圣灵作工的障碍,为圣灵开辟一条宽阔平坦的直路。纵观整篇信息,其背后真正的诠释实意就是圣灵:将圣灵和圣灵的工作介绍了出来。

如果我们想过既自由又谨守的基督徒生活,第一步,我们必须先了解、熟识《圣经》,这样,我们才能有确切把握认识、辩别圣灵,否则是很危险的;第二步,我们必须熟识圣灵(这是另一个课题),第三步学习依靠圣灵(又是另一个课题),顺服圣灵;第四步,要在属灵的长者、教会的鉴察下使用,否则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你还不懂得与神建立关系,那么你还是暂时按部就班地学习《圣经》、祈祷吧,直到你能感受到圣灵为止。……

所谓“顺从圣灵”,许多人以为很神秘,其实不然。虽然并不神秘,但要说起来却不容易,如果要作个譬如,那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顺其自然”相似。行为较为正直的人,常常凭着良心做人,顺其良心的声音衡量该做不该做。现在,我们把良心换作圣灵,首先你得必须知道你同神(圣灵)的关系如何,如果你能感受到圣灵对你明显的罪常有责备,常督促你去悔改,那么可以肯定,你已同神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常要把你熟识的《圣经》,当作“雷达”一样,用来检验灵里来的意思,看它符合《圣经》与否,如果你多次察验,这个意思给你带来造就、劝免、督促的,生命也带来很大的改变,在属灵长者、教会察验下,也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你可能己经懂得辩别圣灵了。那么你就可以在其他生活的事上,学习让他引导你,直到达一种境界:“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约一3/21)。”内心若责备我们,就是不能做的警号,若无责备,就坦然无惧去做吧。(当然,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醒和严谨的察验)比如睡觉,我该睡多少个小时,什么时候起来,让圣灵作主,并不要让“清晨什么时候起床、只能睡多少时间才属灵”的“教条”作主。因为神最了解我的身体状况,他知道我需要睡多少时间,这是“规条”所不知道的,如果我需要睡九个小时,心里没有责备,那我就睡九个小时。假如晨更对你很有造就,那你就晨更;但如果不合适你,你就看看圣灵有什么带领,以什么方式灵修更好。我想祈求时,就祈求,不管它是清晨或是晚上,不想祈求时,就与神交通,不管这个时候是在车上、躺在床上、抑或在厕所里,不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我只顺服内心的引导,不再受《圣经》以外人为的教条(或书籍)所限制(在一个团体里生活,如:在神学院等,就必须遵守该团体的规则;为了养成某些好习惯而尝试属灵操练等,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我再没有几点钟起床、每天怎么样敬拜、什么时候祷告、什么时候读《圣经》、要多少时间等等的规条。我每天保证八至九个小时睡眠——早睡早起,迟睡迟起。起床未必象别人一样跪下祷告,而是问一下圣灵有什么安排,然后按圣灵的意思而行。我过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假如给宗教式的人看到了,一定以为我是一个很“不属灵”的人。

《圣经》只给了我们宪章性的纲领,许多细节上的东西就没有详细去交待,因此这些细节性的东西最容易被宗教所代替,成为伪真理欺骗人;其实在许多生活的细节上,应该是由圣灵去引导的。我们“不住”地祷告,就是在生活上方方面面都要让圣灵来引导,否则,所谓“不住”地祷告,也就没有那么多内容可祷告了,根本难以实践。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约8/32)”只有真理的圣灵,带领我们进入真理,我们才能脱离人的遗传、人的教条的束缚,得以自由;不要按着别人成功的经验,或教会领袖为人人设下的程式去行,圣灵才是你真正的引导者。

“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规条、律法主义)以下。〔加5/18〕)”“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5/16)”在圣灵带领下,我们就能胜过罪、脱离罪的捆绑,而不再依靠“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规条。圣灵用神的话、以“瑞玛”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此,就脱离种种人为的条条框框的辖制。

“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注:或作"都有知识")。……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约一2/20,27)”你试试,向神作一个脱离宗教生活,愿意全然依靠圣灵而活的祷告,然后站在信心和恩典中,你要相信,圣灵会引导你过合符真理又自由的生活,就能行在不偏左、不偏右的正确道上。不要让宗教情结所控告,不要让死的规定形式来衡量我们的敬虔,爱不爱主;而是只要问我这样做,是不是出于圣灵的意思。“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约一3/21)”如果我所做的,清楚知道是出于圣灵的,心又平静没有责备,那么我就可以坦然去行了。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特质、神在他身上的计划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属灵生活就会有所不同。依靠圣灵,就无须过定规的、死板的属灵生活,我们每一天就都是新的,就能从宗教生活的捆绑中释放出来。

你可以养成某些好习惯,但不要把它当作真理去遵守、去教导别人。

有一次我到一个教会去分享这个信息,才上了半天课,有不少人就欢呼起来:“呜——,从此不用早起晨更了,不用长时间祷告了,不用……万岁!”假如他不懂得圣灵,他就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从宗教里释放出来,什么是在真理里得自由。他要么很宗教,要么很放纵。要知道,这些信息并不是给初信的会众的,也不是给在主里没有追求的人的,而是给那些想在主里对自己有更高追求、想要更完全的人的。一个小学生,每一天可能都要父母叫他起床上学,父母每晚都要坐在他旁边监督他作功课;但一个成熟了的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的监管,他是不是就变得放肆起来呢?不,他尽管没有父母约束,但却比读小学的时候更用功了。这就好比从宗教里释放出来的情形一样。并不是靠圣灵就比靠律法、规条(宗教)降低了要求,不,而是更高了。虽然不用关门几个小时祈祷了,但却要不住地、随时随地地祷告,实质上比以前祷告更长;虽然念念有词的祈祷少了,但要求我们的祷告能够领受从神而来的瑞玛,祷告在质量上是比祈祷要高的;请想想,这到底是要求高了还是低呢?假如你知道圣灵的要求是比宗教的要求还高,那么你想好了再欢呼吧。

这不是一本给冷淡的基督徒看的书,而是给在主里有追求,愿意过敬虔生活的弟兄姊妹看的。不是想让不爱主的人有不过属灵生活的借口,而是想纠正热心爱主的人错误的虔诚方式。

欧洲信主的人数直线下滑,已经到了消亡的危险,这是一个严峻的警告;宗教是带来死亡的。要么让宗教寿终正寝,要么让宗教把基督教送入坟墓,二者必居其一。欧洲死亡的不是基督教,而是宗教,然而基督教却成为了陪葬品。但愿这能成为我们的长鸣警钟!

宗教是使人死、使人发臭的坟墓,只有圣灵能救我们脱离宗教捆绑的裹尸布。弟兄姊妹们,是时候了,神的灵要让我们活过来,我们来一齐推倒这坟墓的石头,冲出去,拿起圣灵的宝剑,要成为极强大的军队。

教会要从宗教捆绑中释放出来,不是一件易事,而是要经历长期努力的争战。不要以为看完本书就已经领受完信息了,不,宗教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东西,要消化这些信息可能需要若干年,要纠偏矫正更需漫长的岁月,这本书还需要时时看一下,直到信息真的落到实处,能遵守为止。

这只是修直主的路中的几块石头,仅是个开始,只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凡有智慧的,都来修直主的路。

小结

第一,不要太注重形式的东西,而是将种种形式的东西,转化为行道。

宗教总是诱使人偏向形式化,或者使人只知其形式,而不知其精意,甚而向形式主义方而发展,如律法主义、神秘主义、苦待己身等。宗教是想把人敬虔的注意力从行道上转移到形式上,从而使人们枉费精力,用在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式上,象傻瓜一样被耍弄;另外,宗教欺骗人,利用人的宗教热情夺去人们的时间,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行道;我要揭露的,就是这种宗教的阴谋。这篇文章要义其实无他,核心思想只是让人更注重行道,从宗教的欺骗、宗教的形式主义中脱离出来。

我没有反对形式,只是反对形式化、形式主义:只是反对用形式来衡量谁更纯正、谁更正统、谁更属灵、谁更敬虔。反对成为唯一不变的形式,反对形式高于实意,反对有绝对标准的形式,反对有所谓的基督教的形式。

第二,对付宗教最好就是依靠圣灵,这信息的重点是想把圣灵介绍出来,让人更注重圣灵。

看完本书后,要更加注重有关圣灵方面的书籍,并且要更加注重实践,才能补足此书的缺陷。

让圣灵在我们心中作主,用恩膏来教导我们神的话真正的精意是什么,好继续分辨出似是而非的假信仰——宗教,让宗教(仪式化)回归为信仰(生活)——爱人如己、爱邻舍、爱仇敌。并以此作为基督教信仰与宗教的分水岭。

为什么短短二十年,就有“十亿人民九亿赌”?黄赌毒比有祈祷的传福音快百倍?就是因为我们有上百种、或几百种拦阻福音的错误,使圣灵不能彰显他的能力。而且这里所指出的只是很少的部分,有待中集,下集的揭露,即使这样,这仍然只是错误的一少部分。

假如我们看完此书,只知道书中所提及的错误,那么并不真正懂得此书的要旨。而是要大家懂得宗教的特点规律,去查找自己、教会里、神学里的宗教,并且在日后能不断识别所学的错误,否则,看书那么多,只懂那么多,那是没有用的。基督教里的错误可谓五花八门,论述不尽,我不可能把你的问题、你教会的问题、所有神学的问题都一一提及,除非你已经掌握了分辨的能力,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

你们中间凡心里有智慧的,都要来作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出35/10

也要把你们所走的道路修正,使瘸子不至于扭脚,反而得到复原。来12/13

*瑞玛(rhema)和络高斯(logos)━━是《圣经》中常用来形容神的话的希腊语翻译。络高斯,多指字面的、记载的、神曾说过的话。瑞玛,多指活泼的、神正在说出的话。

课题讨论:

①结合实际的生活,找出自己有什么地方,仍然过着宗教式的生活?

②找出教会中,有那些是不符合《圣经》教导,而又要人遵守的传统?

③大胆检查一下,基督教内,还有那些是宗教的东西?

④列出悔改事项,逐一改正。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世界的企业家们,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很有计划,胸有城府。这就是他们的精明之处。“没有异像(默示),民就放肆。(箴2918)”如果教会没有异像策略,是不能胜过世界的。个人应有个人的异象(策略),教会应有教会的异象(策略)。 魔鬼想方设法,用尽一切手段,去败坏这个世界,但我们却还停留在二千年前的传福音的手法上。犹如我们仍然用操步打鼓列队去对付坦克一样,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我们靠人的老套子是赢不过狡猾的老魔鬼的。魔鬼在不同的时代,都使用不同的诡计,我们就应该灵活地用相对应的策略,去对付它们。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圣灵赐下启示和智慧,给我们适合这个时代的争战谋略,用神的智谋胜过魔鬼的狡猾。 可怜见地,直到现在,我们的教会还不懂得“谋略的事奉”,仍然错误地祈求:“神呀,求祢动工(工作)……”这样是求不到谋略的,只有教会(会众)懂得求问神,才能得到异像谋略。 世界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他们懂得谋略的作用,他们常常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懂得用智囊团、策划部,常常开研讨会(我们也有所谓的研讨会,但却不是同一回事),将最好的意见汇总成为新的策略,引进最选进的东西,不断淘汰更
新不适应发展的旧东西……他们并无“教条”的条条框框捆绑,在实践中总结教训,到最后总能找到规律,在某些方面,他们比教会更能遵行真理(律),多么羞愧。我们真的要谦卑下来,向他们学习不受条条框框捆绑的长处,多一些使用智慧谋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教会需要怎样的架构发展策略? 许多教会都深有同感,这几年传福音比起以往都困难了,仍然同以往一样传,现在环境比较宽松,传得甚至比以往传得更多,但却没有什么果效;而且现在祈祷比过去更多了(因现在信主的人数远比过去的多),传福音的人也比过去的人多了,而且他们已经受过训练,比过去质素提高了,综合这些有利条件,但为什么传福音的果效反不如从前?现在即便人信了,心也较为冷淡,没有过去信的人那样火热、爱主,更奇怪的是,现在神迹奇事少了……我们可能觉得,神似乎停止了工作,或者远离了我们,这种种问题困惑着当今教会,百思不得其解。 耶稣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517)”其实神从来没有停止过工作,认定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神从来没有停止过救赎计划,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教会。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出现目前状况? 我们误以为神迹奇事才是圣灵的工
作,那是因为我们片面认识神的作为。其实圣灵的工作是活的,不断更新而变化的,正如火云火炷一时向东、一时向西一样,圣灵的工作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只不过我们的教会还没有摸准“今天”火云火柱的方向,还不知道这个时代圣灵的工作罢了。 在使徒行传开始,的确有许多神迹奇事发生,但在使徒行传的后面以及在保罗的书信里,却很少提到神迹奇事,而是注重真理——爱。正如哥林多前书十三章所讲的:“你们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了什么……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宫之能终必停止……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全备的信”、或“信”,就是指能行神迹异能的信心恩赐。从圣经里我们可以知道,神更注重的是爱。从许多海内外教会现象我们知道,在开拓福音之始,总有许多神迹奇事伴随着,福音传得很快,这是事实。但建立教会后一段时间,神迹奇事渐渐减少,没有从前那么多了,这也是事实。大部分都是这样,说明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那么,圣灵为什么要这样呢? 神迹奇事是很吸引人
的,人人都趋之若鹜,这样就很容易偏重了这些,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真理了。所以保罗引导我们,让我们知道,神(圣灵)更重视的是爱,因为圣灵不是只会行神迹奇事,而是真理的圣灵。所以,教会建立之后,更重要的是认识真理,行出爱心之道,发光,好让世人知道耶稣基督的样式、基督教信仰的真谛。若果让世人只知道基督教有神迹,就误导了他们,使他们入教只是来要神迹了。一个教会偏重于神迹而真理跟不上,是幼稚的和危险的,我看过很多这样的教会走向偏差、走向极端。所以,圣灵不会投其所好,来一味满足我们,而是让我们慢熳更新,更懂得遵行爱的真理,教会才走向成熟。 因而在新时期的传福音策略就应该有所更新改变,这策略就是——要将基督教的爱全面地显示给世人看。 我们传福音的根本,就是爱。但我们传的时候,有多少爱在当中?老实说,我们现在传福音基本上还处在“推销”的水准上,这是非常拙劣的手法。如果我们拼命向人推销一样东西,一定会引起人逆反的戒备心理:这恐怕是推销假劣产品吧?真正好的产品,是不会急于向人兜售的,它会先让市场了解自已,让人们感受过它的好处,然后再推广到市场,这时就不怕人不接纳了。记得“飘柔”风行之初,他们就是一
小袋一小袋派到信箱的,让人使用后心悦诚服它的好处。 保罗说:“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的为人。(帖前15)”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大多注意言语、权能等、但却忽略了爱的“为人”。保罗是个满有智慧、大有权能的人,但他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为人。“正如你们知道我们为你们的缘故怎样的为人。”这是传福音成功的一个要素,也是今日所作一切的出发点。不要为传福音而传福音,不要带着传福音的功利目的去传福音,而是为了爱去传福音,不管他信不信,都要爱他。保罗在米利大岛上,治好了部百流父亲及岛上其余病人,这里没有说他们有信福音,保罗仅是为了爱他们。耶稣行所有的神迹、医治,都是源于爱和怜悯,尽管他知道有许多人是为饼而来的,甚至知道有些人后来还会喊“钉他十字架”的,他仍然一视同仁去爱他们。 有一些海外的教会,在社会上开办了一些免费的、面对外来工和低收入人群的文化技术斑,表面上没有传福音,但这些基督徒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耐心的教学态度感动了许多人,有很多人因而信了耶稣。 我们的爱,通常只是停留在“爱那爱你们的
人(太546)”的层面上,而且更远还没有到“如己”的地步。我们还只是作外邦人时的水平,不是天国的标准。在教会里,我们都难以爱邻舍仇敌,我们怎么样推而及之外邦呢?“神爱世人”,我们也应该这样爱他们,我指的是实际行动的爱,而不是关着门为他们祈祷的那种“爱”和“讲耶稣”。我们常常说爱人灵魂,但只是停留在嘴上的爱情。“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一318)”我们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工夫“在言语和舌头上(包括为外邦人祷告)”?我们曾为外邦人做了一些什么善事了吗?我们看了这许多《圣经》、聚了这些年的会,我们有切实计划这么做没有? “有一个律法师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
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路1025-37)” 有一些守旧的教会,被魔鬼欺骗得不会看《圣经》,他们不多与外邦人来往、甚至对未信主的亲戚也少串门。名曰:“分别为圣”。这就如法利赛人责怪耶稣与罪人税吏吃饭的看法一样。旧约定下“分别为圣”的律例,其真正的精意是在:与罪分别为圣,不是与人分别为圣。如果不是这样理解,耶稣就犯了律法,既是这样,耶稣岂不也有罪了?律法以下的人不懂得行这条律法,所以耶稣来行给我们看:他既分别为圣,又爱世人,两样的律法都一同成全了。神所说的“爱人如己”的“人”,并没有主内主外之分;没有种族贵贱之分,是指所有的人。谁是我们的邻舍?不是仅仅你住所的邻居,而是你周围的人,甚至于你路上遇到的一个不相识的人。过去,以色列人就是与撒玛利亚人“分别为圣”、不相往来
的,耶稣在这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里,告诉以色列人,谁是他们的邻舍——就是“是怜悯他的”,撒玛利亚人就是以色列人的邻舍;“你就照样行吧”就是说,耶稣要以色列人以同样的行动去爱撒玛利亚人。“照样”,即是有具体的爱心行动,而我们只动动嘴皮向他们“讲耶稣”、为他们祈祷,这算不算是“照样”了? 我见过好些教会,他们一周安排了不少的聚会,但却不见他们为本地本村的人做过些什么。有一条村,教会出来的那条路,脏水横流、烂得就像水田一般,他们谁都从来没有打算去修一修。一些聚会点一聚就十多年,几乎每天就在那里唱歌、听道或者祈祷,他们给外邦人留下过一些什么呢?没有,如果说有,恐怕只留下一个印象:他们在浪费时间。 台湾有一个叫严证尼姑,在佛教界很有声望,在世界各地,跟随她的信众超过两百万。她生活极其俭朴,以补鞋所得作慈善救济,深受民众的爱戴,她全世界的弟子,都效法她省吃俭用的简朴生活。99年台湾“9.21”大地震,她的弟子三日之间就筹到了价值相当于3亿元人民币的钱,捐献到救灾济困里。 看看新闻,佛教在慈善济世上远比我们响亮。以我市为例,做善事做得最好的是佛教、道教,对灾区捐献比基督教多几倍
;最近佛教还办了一个慈善超市、慈善药店、慈善医院为有政府证明的“低保”人员服务,佛教正以一种积极入世的姿态影响着社会,他们似乎倒成为了世界的光,赢尽了社会的赞誉,真令我感到汗颜。 现在新闻里常常报道:这个红斑狼疮,那个白血病等,都得到了社会上善长仁翁的帮助;街道办起了庇护所,市里办起了收容站;在节假日,街头小巷、贫民区、火车站到处都活跃着义工;政府对老人和“低保”人员有更多的福利补帖……从新闻动向我们可以知道,整个社会越来越关爱弱势群体了。但我们的教会在哪里? 我们在这里!你听不到我们在教堂(或聚会处)里唱“彼此相爱”、“要做世界的光”吗?听不到我们正为世界祈祷吗?听不到我们在举行国际敬拜大会吗?基督教不就是以这种方式更显得基督教与众不同的吗?由得他们慈善济世去吧,我们是靠赞美祈祷成事的。 教会常常只是“坐而论道”——当然已经与原来的意思不同了,这里所讲的是形容只是坐着讲空话。 你知道,教会不发光,会有什么后果吗?共产主义运动能够兴起,可以说是教会的严重错误所造成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正是社会处在黑暗的时期,到处充满着严重的剥削、**现象。本来教会应该站在公
义的立场,出来为广大被剥削、被**的劳苦大众伸张正义,成为社会正直的声音,谴责社会的不公和罪恶,成为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正如过去以色列先知那样。但是,教会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站在既得利益集团的一边……于是,魔鬼便兴起了一种貌似公义的声音,就是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广大穷苦群众,并没有分辩能力,不能预见将来的后果,但却被这种声音所吸引,以为这是他们的帮助,而且他们别无选择。于是,他们便蜂拥而往。教会没有尽到责任,因而这一运动也唆使人们唾弃了教会,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我们自己。这是多么悲愤的一句话,道出了教会没有帮助他们,使他们转而投靠别的势力的绝望心情。 教会不发光的话,撒旦就会用假的光明来吸引人。天主教最黑暗时期,魔鬼就兴起了回教来吸引人。新教暗然无光时期,魔鬼就兴起共产主义来吸引人;中国教会不发光,魔鬼就兴起FL功、佛教复兴、东方闪电来吸引人。我们教会在不住地吃着不重视遵行主的道的恶果。回顾教会历史,才使我们痛心地发现,教会一直犯着可怕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对的,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叹迷信危害之惨烈,迷信蒙蔽之成功。 我们现在的事,总要写入历史
的,将来别人看到我们现在的表现,也一定会发现我们所犯的错误,也会为我们的无知慨叹的,正如我们现在为过去的教会历史慨叹一般。 假如教会能够按照神的话去行道,教会史就不会有那么多阴暗面,不会那么惨烈了;假如教会能够按照神的话去行道,还有谁可以做得超过圣经的标准?还有谁敢与之争锋?还有谁想取而代之? 可是,什么时候我们教会才能“坐言起行”呢? 人生是那么短暂,假如我们懂得数算自己的日子,就更能具体感受到这种短暂了。一个人一生以75岁计算,有15年是不懂事的小孩期,有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大约只有60年(即有能力“行道”的年限)。睡眠用了20年,读书和维持生计用了15年;占去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即35年。剩下来的25年用在什么地方呢?据德国一份科普杂志计算:上下班花在汽车上的时间是2.5年(每天1小时以上),不算堵车,单只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也消耗6个月时间(约26000次,每次10分钟),5年有半的时间围坐在餐桌前(每天约2小时),有5年又6个月年的时间站在厨房和洗衣机前(每天约2小时),还有6个月时间看医生、卧病在床(共182天),另外6个月时间又花在恋爱上,看报纸、电视新
闻又用了2年,教育孩子用了3年,各种家务、购物3年,洗澡理发剪指甲刮胡子穿衣打扮化妆又用了2年(每天45分钟),还有接打电话又花去1年有半(每天约35分钟),健身1年(每天约25分钟)……其实生活还有很多方面,这里已经排除了修理房子、修理水电摩托车、探亲访友、交际应酬、阅读、看电脑、文娱和旅游等的项目了,这样,粗略计算就需要27年半的时间,大大超出了所剩的25年时间,所以在现代繁忙的生活中,就要不断压缩生活的内容,才能抽出一点点时间。而这些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时间,如果要抽出更多时间,就必须压缩再压缩。该杂志认为,人一生能够做有意义的事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这包括上教堂的时间仅有14天(336小时,仅够一周聚会一次)。假如我们再人为添加额外的宗教事项(圣经定规以外的活动),例如每周四、五次聚会,每天祈祷若干小时(包括名目繁多的祈祷会),每天读经若干小时,那末,不管你怎么压缩生活内容,你就再也没有时间行道了,就连在家行道的时间也不够,更不用说在社会行道了。魔鬼就是想用宗教来欺骗我们,让我们关在狭隘的宗教小圈子里自得其乐,使我们影响不了世界,发不出光来。 有一些教会,一周聚会好几个晚上
;而另一些教会,每个主日要聚会一个整天;再加上一些培训,再参加一些什么青年活动、妇女活动、夫妻团契、敬拜大会,还有一些一年中少不了的葬礼、婚礼、典礼等,完全把人捆绑在没完没了的活动中。讲道听道远远多过行道,把人捆绑在宗教形式里而不能或很少行道,这样的教会将来怎样向神交帐? 我们有不少教会,热衷于连环二十四小时祈祷,轮番二十四小时聚会,但却为什么没有用同样的热衷去掀起某种运动,来推动行道,做世上的光?我先不是说二十四小时聚会本身有什么错,而是说,为什么我们仅偏重这些?这不是宗教的热忱弄瞎了我们的眼睛吗? 还有不少同工还要讲道、开会等。 请问:现在这样安排,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行道,在世界发光? 其实,我们应该把多余的聚会时间,变为教会组织的行道时间的。 神的命令有两类:“不要”和“要”,但人大多只消极地注重“不要”,以为不犯一些小罪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了,却忽略了积极的“要”。如果我们没有做“要”的事,仍然也是犯罪。就算我们在教会里一团和气,又有什么用?这不是把灯盏放在斗底下吗?这些爱,可怜的世人能感受到吗?这些光,发挥到了光的用处了吗?我们的斗底下常常放着几十
盏灯,你照我、我照你,但外面的黑暗如故。 扪心自问,教会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圣经的价值观有转变成为社会的文化和道德吗?或者说,教会有影响到社会的文化和道德的转变吗? 保罗说:“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我们有无尝献过血没有?有长期照顾同村的五保户没有?见到有坏人坏事,我们有勇气挺身而出没有?……不要把服事神局限于传福音、讲道、探访等的形式上;也不要仅仅局限于教会之内的善行,其实我们要行的道、爱的涵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要让宗教给狭隘了。 凡有益于人的事,我们都要当仁不让;世人自私自利不肖于做的公益事,我们要留意去做;教会要策划去做。教会若能这样默默做一些有益于社群的事,这就是福音的盐,我们的善,就能有效影响败坏的社会。只要我们教会都来这么做,慢慢有一日,它就会成为一股属灵的力量,摇撼这个败坏的社会。雷锋精神为什么能震撼当时的中国?就是他的品格、善行所产生的道德力量,震动人们渴慕爱的心,如今还有几代人对他不能忘怀。假如雷锋是一个基督徒,那么这对于基督教信仰、对福音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雷锋是我们的好撒玛利亚人,是我们要带着羞愧的心去效法的,希望我们基督教会也有我们“雷锋”成为光,去影响整个社会。 共产党军队为什么早期能得着人心?你看他们每到一处,就为百姓做好事:砍柴挑水、送医送药、上房修屋、下地收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能够影响全中国,夺得了天下。我们就要知道,这种好行为有多大影响力。其实共产主义思想就来源于圣经的(特别是使徒行传——凡物公用,只是它没有终极力量——神,所以它失败),这些为人民做好事,都是耶稣所提倡的要发光做盐的真理,而我们教会却失掉了这种咸味,灯放在斗底下(有些人当然也有发光,现在我是指“教会”没有发光)。 这些工作虽是没有一时轰动的效应,然而是潜而默化的,像盐一样无声无色地渗入社会,势必会把魔鬼腐朽败坏的东西遏止下去,重建被败坏了的社会道德。届时,福音的馥郁香气,就能使人近悦远来。善能胜恶,盐能抑腐,这是颠扑不倒的真理,魔鬼也没奈何的。 有一些人可能并没有讲道的恩赐,缺乏口才。但没有一个人可以推却说:他不能行出爱来,他可以少站讲台,但更应多多关心有需要帮助的人,更应多多行善。带领门徒,不是言传为主的,而是以身教(遵守)为主的
。 教会一切的事工,我们个人的“属灵生活”,一切都是为了转化成爱人如己、彼此相爱(请参考后面的文摘)。否则,即使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也只是装装门面、粉饰的宗教。 爱,在这个宇宙里,是最巨大的能力。不要看邪恶外表多么**有力,但《圣经》说: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又说:以善胜恶。说明爱能够战胜似乎很强大的力量。我们的爱,能攻破刚硬的营垒;我们的善行,能战胜邪恶的世界;我们的好行为,能除灭魔鬼的作为。我们用持之以恒的爱,象光一样照到黑暗,黑暗就要败退;用我们的善行、好行为,向世人见证:一切加在基督教身上的偏见、谣言、毁谤、不实之词都是假的。被欺骗、被蒙蔽的人就苏醒过来,因着我们的好行为,他们就要来就光。黑暗的势力、逼迫的势力就要失去它们的嚣张气焰。 我们有一个山村的聚会点,教会组织弟兄姊妹修理坑坑洼洼的村路,把乡里难以维持的养老院办好了……乡里很支持教会,无偿给了一个大仓库让教会聚会,凡事都得到协助,整个局面都改变了,逼迫消失了,福音能够自由传播,教会发展也很不错。 故此,我们教会传福音的策略要有所改变。除去某些带功利性的传福音方法,用一些不是传福音胜似传福音的策略:那就是
爱的善行。我们反对只讲慈善而不传福音的“社会福音(?)”,也反对只停留在“讲”字上而没有爱的行动的“口头福音”。 今天我们基督教会有什么东西可以爱世人呢?现在我们大陆教会可以说穷得叮当响,我们牧者的工价还没有、宣教事工的经费还不够,怎能用神的殿的钱去救济穷人呢?这不符合行善的次序、不符合真理。但我有一个向全教会的呼吁、一个郑重呼吁:全教会每一个爱主的基督徒,都能够在归天家后捐献出自已的器官,这是不论穷富,人人都有能力的行善。神给了我们许多行善的资本,其中之一便是我们的身体。其实人死后,把这些有用的器官拿去烧掉是巨大的浪费;因为这些资源本身就是生命,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这个世界因为自私的、迷信的风俗,使医院里很多人,因为缺乏移植器官而死去,为什么我们讲爱、讲“舍己”的基督徒却不能真正履行这个教义呢?教会应该走在世界的前头,教会要掀头来做,成为一种运动,并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震动整个黑暗势力。这是其他的宗教是没法做到的,只有讲舍己的基督教能够这么做的,让世人感受到基督教是什么,这就成为不可阻挡的光而照亮了世界。 我们行道,很少是从教会的名义行出来,多
数只是个人自发性的、个别的、零散的行为,这样对社会影响不大。现在,我们的教会应该悔改,要承担起行道的责任。我们的教会要掀头,以教会的名义,鼓动、带领、监督基督徒行道,成为一个接一个有主题的行道运动,这样,便好像集薪成燎,才更有效发出光来,更有力去影响世界。 类似这样的事工,教会一定要好像搞“通宵祈祷”、“围城祈祷”一样的热忱去掀头、去组织,甚至要超过这些热忱。为什么那些没有教义支持的活动,能激发我们极大的热情去做,但有许许多多、明明白白的教义——“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这些事反倒不闻不问?这不是很反常吗?这不是让宗教的热忱所欺骗吗? 每个人所谓爱主、事奉,都必要从家里作为起始点:“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5)”耶稣要我们传福音的次序是:从耶路撒冷,犹大全地,撒玛
利亚,直到地极。可见神要我们作事的次序是从近做起。 每个神的儿女,在家中都要做好各自的职责,是妻子(丈夫)的,要做好妻子(丈夫);是母亲(父亲)的,要做好母亲(父亲);是子女的就要做好子女。这是我们的本份,我们应努力学习在本份上行出真理来,我们站在各自的本份上,以一个好妻子(丈夫)、好母亲(父亲)、好儿女,来荣耀神、事奉神。使家中比未信主前,更有爱的温馨、和谐,这才合符主的标准。如果我们这一家家,象灯发出光的话,就会有许多邻舍羡暮你,这就是福音的光了。 欧洲基督教衰退的教训之一,就是他们信主的父母没有带好下一代人信主,没有把家作为事奉的主要场所,他们的教会只把他们的父母带成信徒,于是他们根本不能带领自己的儿女。所以我们作父母的,要重视家庭的事奉。伊斯兰教直到现在还没有衰退的迹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儿女一出生就是回**,所以保证了伊斯兰教一直“人丁兴旺”。我们要吸取惨痛的教训,做好家庭的事奉。 让弟兄姊妹从捆绑中释放出来的时间,多与未信主的邻舍、亲戚建立好关系,多一些来往、多一些关怀,多一些爱心。不是因为要传福音,而是我们做“人”理所当然要做的事。神既要我们做,当然他
也会做。久而久之,你的好品行、你的爱心总会有一日象盐渗透到他们的心里。若你如此忠心、恒久地做,你将会带许多邻舍信主的。 魔鬼善于利用了神赐给人各种知识、智慧的结晶:科技,来为它效力。今日电影、电视、音响、卡拉Ok、电脑网页、电子游戏、录影带、音带、影碟等,搞得世界又疯狂又败坏,连一些神的儿女差不多有站立不稳的危险。但我们却仍然是“刀耕火种”地传福音。对于魔鬼所垄断了的科技,我们不是视若无睹,就是觉得魔鬼这样用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敢胆想过要从魔鬼的手里夺回过来。其实魔鬼用得如法宝一样的东西,我们夺过来,就是传福音的利器。为什么我们没有想过呢?除了音带,我们要多多发展影碟、媒体等等的事工。 现在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世人都在争分夺秒,他们出门都是麽托、小车、飞机。摩托时代快要过去,汽车时代快要到来之际,我们可怜的传道人,还天天“脚踏实地”(行走)地“抢救”灵魂。医院有步行抬担架、骑单车去抢救人的吗? 是呀,金钱呢?在改革开放前,世人也不是与我们一样穷?为什么他们现在是公司、集团。而我们现在却与从前分别不大呢?除了在金钱奉献上教导失当外,就是我们没有策
略眼光。世人的成功,就是舍得在提高效率的事上投资。 许多商品都是家喻户晓的好东西,就是它们懂得运用“品牌”策略。 “品牌”首先有有过硬的、好品质的、超越别人的好产品,建立在信实上。信,就是信誉——你的好服务、诚信、令人信赖;实,就是实力——货真价实、真实的品质、技术、没有虚假。信用是要靠诚实的行动,长时间证明给人看而建立的。 另外懂得又舍得做广告。广告学是专门研究人对宣传的反应的。广告学告诉我们,不断反复会加深人的印象。某人只见过某产品广告几次,他是没有印象的;如果一连几个月 今日商界的繁荣,是受惠于广告而来的。广告又是从传福音的“传”上学来的,“传”就是广而告之。但有二干年历史的“广告”鼻祖,却可怜巴巴地守着羊皮卷时代的方法。而今日的广告商挖空心思,什么资讯、什么媒体、什么空间,应用尽用。举目观看,真是铺天盖地。现在我们这些福音的“广告商”,曾有过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胆量、这样的策略吗?你以为这样不符合我们的实际吗?不,是实际可行的,我们先可以把我们的“广告”,印在单张、挂历、利是封、运动汗衫等上,从这些开始冲击世界。 不宁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更好更妙的策
略,在圣灵那里等着我们去支取…… 不过,以上这些异像策略,对于持守各自为战观念的教会是不适用的。 世界己经从个体户走向公司、又走向大集团、再走向强强结合了,世界现在知道合一的强大力量了。 哼,我们早就知道了,不过……只是知道罢了。又是让世界之子棋高一著,他们庞大的计划,雄厚的资金,就是从这样的合一中产生的。 唯其如此,我们有同一异像的教会要合一连结起来,集中我们的谋略、才干、资金,我们就能成就又大难的异像。合一的急切性己迫在眉睫,我建议能领会基督心肠的教会连结起来,以合一的资金做一些超越以往本位教会的事工,更着眼于对社会有更大影响力的事工。比如:动漫、电影、电视剧、出版、互联网、流行乐队、医院、慈善机构…… ………… 我们从宗教的捆绑下释放出来后怎么办?是不是就失去了约束、可以任意而为呢?不是,我们既不靠捆绑来束缚自己,又不能没有约束;那么由什么代替宗教呢?由什么约束我们不借恩放纵呢?就是靠圣灵!“现在我们既然向那捆绑我们的律法上死了,就脱离了律法的约束;好让我们用圣灵的新样子,而不用仪文(宗教)的旧方式来服事主。(新译本,罗76)”脱离了宗教,不但
不会落到不敬虔的地步,相反,依靠圣灵过的是真正的敬虔生活,更合乎基督教信仰的实意。 有一些惯于宗教生活的人,要他除去宗教的形形式式,就会感到空荡荡,无可适从了,其实是他还不懂得信仰的真谛,不懂得依靠圣灵的缘故。 正如施洗约翰修直主的路,是为了耶稣的到来;现在我要在众教会中修直主的路,为的是能让圣灵在教会代替一切人的工作,扫除一切拦阻圣灵作工的障碍,为圣灵开辟一条宽阔平坦的直路。纵观整篇信息,其背后真正的诠释实意就是圣灵:将圣灵和圣灵的工作介绍了出来。 如果我们想过既自由又谨守的基督徒生活,第一步,我们必须先了解、熟识《圣经》,这样,我们才能有确切把握认识、辩别圣灵,否则是很危险的;第二步,我们必须熟识圣灵(这是另一个课题),第三步学习依靠圣灵(又是另一个课题),顺服圣灵;第四步,要在属灵的长者、教会的鉴察下使用,否则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你还不懂得与神建立关系,那么你还是暂时按部就班地学习《圣经》、祈祷吧,直到你能感受到圣灵为止。…… 所谓“顺从圣灵”,许多人以为很神秘,其实不然。虽然并不神秘,但要说起来却不容易,如果要作个譬如,那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顺其自然
”相似。行为较为正直的人,常常凭着良心做人,顺其良心的声音衡量该做不该做。现在,我们把良心换作圣灵,首先你得必须知道你同神(圣灵)的关系如何,如果你能感受到圣灵对你明显的罪常有责备,常督促你去悔改,那么可以肯定,你已同神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常要把你熟识的《圣经》,当作“雷达”一样,用来检验灵里来的意思,看它符合《圣经》与否,如果你多次察验,这个意思给你带来造就、劝免、督促的,生命也带来很大的改变,在属灵长者、教会察验下,也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你可能己经懂得辩别圣灵了。那么你就可以在其他生活的事上,学习让他引导你,直到达一种境界:“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约一321)。”内心若责备我们,就是不能做的警号,若无责备,就坦然无惧去做吧。(当然,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醒和严谨的察验)比如睡觉,我该睡多少个小时,什么时候起来,让圣灵作主,并不要让“清晨什么时候起床、只能睡多少时间才属灵”的“教条”作主。因为神最了解我的身体状况,他知道我需要睡多少时间,这是“规条”所不知道的,如果我需要睡九个小时,心里没有责备,那我就睡九个小时。假如晨更对你很有造就,那你就晨更;但
如果不合适你,你就看看圣灵有什么带领,以什么方式灵修更好。我想祈求时,就祈求,不管它是清晨或是晚上,不想祈求时,就与神交通,不管这个时候是在车上、躺在床上、抑或在厕所里,不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我只顺服内心的引导,不再受《圣经》以外人为的教条(或书籍)所限制(在一个团体里生活,如:在神学院等,就必须遵守该团体的规则;为了养成某些好习惯而尝试属灵操练等,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我再没有几点钟起床、每天怎么样敬拜、什么时候祷告、什么时候读《圣经》、要多少时间等等的规条。我每天保证八至九个小时睡眠——早睡早起,迟睡迟起。起床未必象别人一样跪下祷告,而是问一下圣灵有什么安排,然后按圣灵的意思而行。我过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假如给宗教式的人看到了,一定以为我是一个很“不属灵”的人。 《圣经》只给了我们宪章性的纲领,许多细节上的东西就没有详细去交待,因此这些细节性的东西最容易被宗教所代替,成为伪真理欺骗人;其实在许多生活的细节上,应该是由圣灵去引导的。我们“不住”地祷告,就是在生活上方方面面都要让圣灵来引导,否则,所谓“不住”地祷告,也就没有那么多内容可祷告了,根本难以实践。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约832)”只有真理的圣灵,带领我们进入真理,我们才能脱离人的遗传、人的教条的束缚,得以自由;不要按着别人成功的经验,或教会领袖为人人设下的程式去行,圣灵才是你真正的引导者。 “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规条、律法主义)以下。〔加518〕)”“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516)”在圣灵带领下,我们就能胜过罪、脱离罪的捆绑,而不再依靠“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规条。圣灵用神的话、以“瑞玛”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此,就脱离种种人为的条条框框的辖制。 “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注:或作"都有知识")。……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约一220,27)”你试试,向神作一个脱离宗教生活,愿意全然依靠圣灵而活的祷告,然后站在信心和恩典中,你要相信,圣灵会引导你过合符真理又自由的生活,就能行在不偏左、不偏右的正确道上。不要让宗教情结所控告,
不要让死的规定形式来衡量我们的敬虔,爱不爱主;而是只要问我这样做,是不是出于圣灵的意思。“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约一321)”如果我所做的,清楚知道是出于圣灵的,心又平静没有责备,那么我就可以坦然去行了。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特质、神在他身上的计划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属灵生活就会有所不同。依靠圣灵,就无须过定规的、死板的属灵生活,我们每一天就都是新的,就能从宗教生活的捆绑中释放出来。 你可以养成某些好习惯,但不要把它当作真理去遵守、去教导别人。 有一次我到一个教会去分享这个信息,才上了半天课,有不少人就欢呼起来:“呜——,从此不用早起晨更了,不用长时间祷告了,不用……万岁!”假如他不懂得圣灵,他就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从宗教里释放出来,什么是在真理里得自由。他要么很宗教,要么很放纵。要知道,这些信息并不是给初信的会众的,也不是给在主里没有追求的人的,而是给那些想在主里对自己有更高追求、想要更完全的人的。一个小学生,每一天可能都要父母叫他起床上学,父母每晚都要坐在他旁边监督他作功课;但一个成熟了的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的监管,他是不是就变得放肆起来呢?不
,他尽管没有父母约束,但却比读小学的时候更用功了。这就好比从宗教里释放出来的情形一样。并不是靠圣灵就比靠律法、规条(宗教)降低了要求,不,而是更高了。虽然不用关门几个小时祈祷了,但却要不住地、随时随地地祷告,实质上比以前祷告更长;虽然念念有词的祈祷少了,但要求我们的祷告能够领受从神而来的瑞玛,祷告在质量上是比祈祷要高的;请想想,这到底是要求高了还是低呢?假如你知道圣灵的要求是比宗教的要求还高,那么你想好了再欢呼吧。 这不是一本给冷淡的基督徒看的书,而是给在主里有追求,愿意过敬虔生活的弟兄姊妹看的。不是想让不爱主的人有不过属灵生活的借口,而是想纠正热心爱主的人错误的虔诚方式。 欧洲信主的人数直线下滑,已经到了消亡的危险,这是一个严峻的警告;宗教是带来死亡的。要么让宗教寿终正寝,要么让宗教把基督教送入坟墓,二者必居其一。欧洲死亡的不是基督教,而是宗教,然而基督教却成为了陪葬品。但愿这能成为我们的长鸣警钟! 宗教是使人死、使人发臭的坟墓,只有圣灵能救我们脱离宗教捆绑的裹尸布。弟兄姊妹们,是时候了,神的灵要让我们活过来,我们来一齐推倒这坟墓的石头,冲出去,拿起圣灵的宝剑,要成
为极强大的军队。 教会要从宗教捆绑中释放出来,不是一件易事,而是要经历长期努力的争战。不要以为看完本书就已经领受完信息了,不,宗教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东西,要消化这些信息可能需要若干年,要纠偏矫正更需漫长的岁月,这本书还需要时时看一下,直到信息真的落到实处,能遵守为止。 这只是修直主的路中的几块石头,仅是个开始,只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凡有智慧的,都来修直主的路。 小结 第一,不要太注重形式的东西,而是将种种形式的东西,转化为行道。 宗教总是诱使人偏向形式化,或者使人只知其形式,而不知其精意,甚而向形式主义方而发展,如律法主义、神秘主义、苦待己身等。宗教是想把人敬虔的注意力从行道上转移到形式上,从而使人们枉费精力,用在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式上,象傻瓜一样被耍弄;另外,宗教欺骗人,利用人的宗教热情夺去人们的时间,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行道;我要揭露的,就是这种宗教的阴谋。这篇文章要义其实无他,核心思想只是让人更注重行道,从宗教的欺骗、宗教的形式主义中脱离出来。 我没有反对形式,只是反对形式化、形式主义:只是反对用形式来衡量谁
更纯正、谁更正统、谁更属灵、谁更敬虔。反对成为唯一不变的形式,反对形式高于实意,反对有绝对标准的形式,反对有所谓的基督教的形式。 第二,对付宗教最好就是依靠圣灵,这信息的重点是想把圣灵介绍出来,让人更注重圣灵。 看完本书后,要更加注重有关圣灵方面的书籍,并且要更加注重实践,才能补足此书的缺陷。 让圣灵在我们心中作主,用恩膏来教导我们神的话真正的精意是什么,好继续分辨出似是而非的假信仰——宗教,让宗教(仪式化)回归为信仰(生活)——爱人如己、爱邻舍、爱仇敌。并以此作为基督教信仰与宗教的分水岭。 为什么短短二十年,就有“十亿人民九亿赌”?黄赌毒比有祈祷的传福音快百倍?就是因为我们有上百种、或几百种拦阻福音的错误,使圣灵不能彰显他的能力。而且这里所指出的只是很少的部分,有待中集,下集的揭露,即使这样,这仍然只是错误的一少部分。 假如我们看完此书,只知道书中所提及的错误,那么并不真正懂得此书的要旨。而是要大家懂得宗教的特点规律,去查找自己、教会里、神学里的宗教,并且在日后能不断识别所学的错误,否则,看书那么多,只懂那么多,那是没有用的。基督教里的错误可谓五花八门,
论述不尽,我不可能把你的问题、你教会的问题、所有神学的问题都一一提及,除非你已经掌握了分辨的能力,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 你们中间凡心里有智慧的,都要来作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出3510 也要把你们所走的道路修正,使瘸子不至于扭脚,反而得到复原。来1213 *瑞玛(rhema)和络高斯(logos)━━是《圣经》中常用来形容神的话的希腊语翻译。络高斯,多指字面的、记载的、神曾说过的话。瑞玛,多指活泼的、神正在说出的话。 课题讨论: ①结合实际的生活,找出自己有什么地方,仍然过着宗教式的生活? ②找出教会中,有那些是不符合《圣经》教导,而又要人遵守的传统? ③大胆检查一下,基督教内,还有那些是宗教的东西? ④列出悔改事项,逐一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