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43. 任性与驭性

行在爱中 by 邱清萍

43.任性与驭性

有人会问:个性天生,任之放之,反璞归真,不是更好吗?何必改造?有没有可能改造?

个性不可能抹杀,却可以被改造,犹如璞玉经过雕琢,不会失去其本质,却能使其光泽呈现,潜藏的美质更显露,最要紧是自知优劣所在,然后去芜存菁。所以一个人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如何认识自己的禀性?据心理学家估计共有十余种类别个性的理论,有分为四型、三型、两型、九型不等,有些大同小异,有些差别较大。这些虽然都是人为的划分,并不完全准确,但可以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最重要的认识是从与人交往得,知已可以帮助知彼,知彼可以帮助知己。哲学家齐克果曾说:我们要「主观」待人,要「客观」待己──所谓主观待人即代入别人的处境,客观待己即从别人的角度来看自己,能如此知己知彼才有丰富的收获。

中国文化很注重人际关系,个人的人格靠二人的关系来决定(例如五伦中之君臣、父子、夫妻、朋友、兄弟都其特定规范),可是个人若没有独立的个性,何来真我?不过是角色的重叠。善于扮演角色,跟经过磨练而成熟了的个性有天渊之别,两者同样很有弹性,随对象的转变而有不同的表现,但扮演角色者出自期望,礼教的压力;成熟的个性则出自甘心选择,爱心的动力。

有人说十五岁至卅五岁这阶段最易了解一个人的基本个性,人长大了不是更成熟,就是更懂得扮演,更掩饰真我。成熟不是收藏,乃是承认自己还有棱角,还可以改变,还可以为了爱的缘故放弃一些权利。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九章十九至廿二节有很好的诠释:「我虽是自由的(有独立自主),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这种「弹性」也是耶稣基督差门徒出去时勉励他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灵巧若出于私心可以变狡骨,若出于爱心就是智能。驯良可以是无知,但出自成熟的个性则是真善美的配合。

咀嚼生命粮:林前九24-27

穿上走路鞋:

选一位知心的朋友,请他坦诚地把你个性中应改良的地方告诉你。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43.任性与驭性 有人会问:个性天生,任之放之,反璞归真,不是更好吗?何必改造?有没有可能改造? 个性不可能抹杀,却可以被改造,犹如璞玉经过雕琢,不会失去其本质,却能使其光泽呈现,潜藏的美质更显露,最要紧是自知优劣所在,然后去芜存菁。所以一个人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如何认识自己的禀性?据心理学家估计共有十余种类别个性的理论,有分为四型、三型、两型、九型不等,有些大同小异,有些差别较大。这些虽然都是人为的划分,并不完全准确,但可以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最重要的认识是从与人交往得,知已可以帮助知彼,知彼可以帮助知己。哲学家齐克果曾说:我们要「主观」待人,要「客观」待己──所谓主观待人即代入别人的处境,客观待己即从别人的角度来看自己,能如此知己知彼才有丰富的收获。 中国文化很注重人际关系,个人的人格靠二人的关系来决定(例如五伦中之君臣、父子、夫妻、朋友、兄弟都其特定规范),可是个人若没有独立的个性,何来真我?不过是角色的重叠。善于扮演角色,跟经过磨练而成熟了的个性有天渊之别,两者同样很有弹性,随对象的转变而有不同的表现,但扮演角色者出自期望,礼教的压力;成熟的个性则出自甘心选择,
爱心的动力。 有人说十五岁至卅五岁这阶段最易了解一个人的基本个性,人长大了不是更成熟,就是更懂得扮演,更掩饰真我。成熟不是收藏,乃是承认自己还有棱角,还可以改变,还可以为了爱的缘故放弃一些权利。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九章十九至廿二节有很好的诠释:「我虽是自由的(有独立自主),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这种「弹性」也是耶稣基督差门徒出去时勉励他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灵巧若出于私心可以变狡骨,若出于爱心就是智能。驯良可以是无知,但出自成熟的个性则是真善美的配合。 咀嚼生命粮:林前九24-27 穿上走路鞋: 选一位知心的朋友,请他坦诚地把你个性中应改良的地方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