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二章

火战车 by 莎莉·梅葛努珊

他坚持道:“我不在星期天出赛。”没有任何事能叫他改变主意。倒不是要引起无谓的纷扰,但绝对坚持这个立场。安息日是属上帝的日子,他不愿意出赛。即使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他而言仍然没有两样。

不列颠运动当局这下可慌了。那时已是一九二四年年初,距离在巴黎举行的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时间也只剩下几个月。而伊利克·里达尔是为不列颠获百米径赛金牌最有希望的人选,他是他们的金牌男孩。如今,他竟说:由于百米径赛的预赛在星期天举行,他不参加。这等于苏格兰,甚至不列颠平白丢了一面金牌。

伊利克在赛程表一排出来就做了这样的决定。“一切都显得非常平静,”当时和他同伙的学生运动员尼尔·坎帕贝尔教授说道:“伊利克最不喜欢喧嚷这种事了。他只说道:‘我不在星期日出赛。’──事情就是如此。当时若要他找出其他的理由来掩饰,他一定会感到不舒服的。我们觉得这完全是他的品格使然,许多运动员都对这事留下深刻印象。他们都感受到:这个人正坚持着他认为正确的事,他这么做并未干扰到其他的人,他也不向人说教或做些类似的事。他只是静静说了这么一句说:‘我不在星期日出赛。’”

他妹妹珍妮·苏美尔维利认为他在那时做这个决定不是件极困难的事。那时距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间还有好几个月──不像一般传言所说的,赛程日期已经迫在眉梢。也不是一些体育作者所暗示的那种最后一分钟改变心意的戏剧化情况。伊昨克·里达尔和运动当局早就清楚:如果百米预赛是在星期日举行,他是不会参加的。

守主日这件事,对伊利克·里达尔而言和呼吸一样自然,并比获得一面金牌重要得多。他很可能从不曾想过要让这事更合理化。也许他曾犹豫过?也或许他曾试着说服自己:在径赛上获得冠军荣耀神岂不也和守安息主日一样重要吗?或许他也曾想过:为了替苏格兰争得金牌,牺牲一次自己的原则又何妨?但是就算伊利克·里达尔的脑海里曾闪过这些念头,他终旧没有采纳这些想法,或让这些念头在心中停留。他对于苏格兰当局因为他拒跑,而平白丧失夺得珍贵的奥运金牌,感到相当难过,同时与论批评他,要他以“国家的荣誉”为重对他造成极大的压力,使他深受伤害。虽然如此,他仍不改变初衷。

他太太佛罗伦斯说:“当时国人指责他是个叛国者,我想他的感受必定相当沉重。”许多年后他曾将这事告诉过她。但他这么做却得到许多运动员的支持。其中一位对伊利克这种坚守立场的做法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而在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些径赛活动中,他实际效法伊利克的榜样,做同样的决定。这人就是汤姆·李代尔,他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五年间,八次获得苏格兰地区一哩径赛的冠军。他曾经和伊利克一起跑过混合接力赛,李代尔跑了半哩,里达尔则跑四分之一哩。他曾描述伊利克“那时对我们所有的运动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因为这缘故,有一次汤姆·李代尔被选为参加义大利径赛代表,当他得知赛程定在星期天早上时,他立刻退出。“因为伊利克所留下的榜样,”他说道,“他当时没有丝毫的犹疑。他所带来的影响,所立下的榜样,以及所表现的能力,实在堪称为苏格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

伊利克同时拒跑奥运会的4×100米及4×400米接力赛,原因也是赛程在星期日。但他所拒跑的这几项中,以百米径赛对运动当局打击最大。在前一年AAA大赛中,他以九·七秒及二一·六秒的成绩分别获得一○○码及二二○码冠军,已成为全世界最快的跑者之一了。尤其一○○码的成绩仅比世界记录低了十分之一秒。因此,他自然成了英国获得奥运百米金牌呼声最高的人选,对英国而言,自一八九六年奥运复运以来,首次有那么浓厚的希望能获得百米金牌。

由于伊利克·里达尔的退出。英国逐将希望转移到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身上,他是名犹太籍学生,在剑桥大学及国内的一些比赛中,成绩愈来愈进步。但却没有人──尤其是亚伯拉罕斯本人──对他在奥运的成绩抱乐观的看法。因为在巴黎有一队美国短跑运动员,极具威力,是些在径赛场上独占鳌头的人物。亚伯拉罕斯一○○码的记录是九·九秒──相当于一百米径赛中一○·七及一○·八秒的成绩。而当时夺得奥运金牌最有希望的人选是美国的查理士·培多克,据非官方的资料透露:他在稍长于一一○码的径赛中成绩是一○·二秒。因此,亚伯拉罕斯对这项比赛自然不具特别的信心。

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是立陶宛一犹太人的儿子,生于一八九九年。他的家族可说是一相当特殊的运动世家:他哥哥西标曾在一九一三年获AAA跳远冠军。而哈罗尔得本身首次参加径赛是十岁时,在伦敦的史达姆福德桥,这里是英国运动的发祥地。一九一八年,他在公立学校锦标赛中夺得一○○码径赛及跳远冠军,自此开始崭露头角。后来在服兵役期间,竟有个机会和孩童时代所崇拜的英雄人物威里·阿波加尔斯一道比赛,而威里可说是短跑界的传奇人物,他曾于一九一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奥运会中赢得二○○米的铜牌。这位二十九岁的短跑优胜者,在起跑时先让了亚伯拉罕斯二码,没想到结果亚伯拉罕斯却领先了六码,先抵达终点,时间是一○·○秒。一九一九年的后半年,亚伯拉罕斯在剑桥的凯阿斯学院念法律,开始他辉煌的学生运动员生涯。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三年间,他在当地与牛津合办的年度运动竞赛时,九项竞赛中获得八项冠军。这是史无前例的;“布鲁斯之战”──他最后一次露面时,更以一○·○秒的成绩勇夺百码之冠,以五○·八秒的成绩赢得了四四○码径赛,跳远则平了英国国内二三尺七又四分之一寸的记录。

诚如他后来所宣称的,他对跑步的热衷,导致剑桥一些所谓反犹太运动份子的攻击。凯阿斯学院对于“火战车”一片极细腻的描述这主题相当忿怒,逐拒绝合作,不让他们折摄剑桥的景色。该学院大力反驳在一九二○年代,有过反犹太运动的主张。亚伯拉罕斯(卒于一九七八年)和母校间的不愉快,伊利克·里达尔和爱丁堡大学之间的关系恰成对比,爱丁堡大学不但在一九二四年热烈的为他们所深爱的毕业生庆祝一番,并且在一九八一年春季以“火战车”为庆祝节目来追悼他。

在一九二三至二四年冬天,亚伯拉罕斯为了在奥运会中能有优异的表现,逐接受相当严格的训练。四年前当他还是个剑桥的新鲜人时,曾被选为参加安特卫普奥运的代表,后来在百米预赛的第二循环中被淘汰了。这一回,他决心要表现得更好些。而他自己下的决心要比山姆·穆少比尼教练严格的训练更有用。这位名教练会训练过一些工艺学校越野的短跑好手,诸如:威里·阿波加尔斯及哈利·爱德瓦德(曾于一九二○年安特卫普奥运中夺得二○○米径赛铜牌)。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在山姆·穆沙比尼教练严格的训练下,的确有长足的进步;每星期有三次苦练的时间──这在当时已超过一般选手的练习次数──集中注意力,仔细留意跑步的技巧,在当时这已是很进步的一种训练。

他后来曾回忆道:

山姆对手臂的动作要求相当严格,两臂一定要放低,手肘要弯曲。他相当坚持一个论点:手臂的动作可相当广泛的控制身体的姿势及腿部的动作。我熟练的课程主要在训练正确的起跑,以及反覆不停的练习手臂动作。当时还没用起跑板,因此,我们特别留意起跑点,挖洞,同时精确的控制开跑的头几步。我总是带着一条和第一个跨步等长的绳子,在跑道上画个点做好记号,然后就把那一点当成“出发”。

我们相处得挺不错,主要因为山姆不是个霸道的人。我们常为一些原理讨论好几小时,争论再争论,直到我接受了他的理论为止──这倒不是因为他的经验和知识,而是他所解释的理由令我满意我才接受。我们也曾花了无数的时间,注意我跨步的长度,并藉着加快速度来增加长度,我曾将好些张报纸铺在已量好距离的跑道上,然后要求自己跑的时候尽可能踏到我所钉上的铁钉。

我深信在巴黎的那次世运径赛中之所以能获得胜利,要归功于当时那么仔细的训练:当我跑百米时,每一跨步缩短一、二寸,藉此增加跨步。这应是我获胜的关键。山姆还鼓励我采用“扑落”终点的方法。(所谓“扑落”终点是最后冲刺时,先用胸部去抵终点线,如此可紧密的抵终点线)。

亚伯拉罕斯是很想和伊利克·里达尔一比高下。至于伊利克,每星期总会抽个两晚到玻特和那群吠嚷不停的赛跑狗当中去,如果他没到五十哩外的地方讲道,就会上山三次。他跑步时手臂的挥协就犯了穆沙比尼的大忌,加上他的手、双腿,向后仰凝视天空的头部及跑起来摇摇晃晃的身子──这位名教练若见这这情形,想必会大失所望而放弃他。因此,伊利克最后能成为奥运的代表选手,与这种凭着细腻的训练,以缩短跨步长度的方法没多大关系。

当然,伊利克是很认真的练跑,但他能在巴黎获胜最主要的因素乃出自于他的内心。无论在他心里的是圣灵,是痛苦,是快乐,是渴望,是爱,或是其他东西,反正伊利克在运动上有这般令人赞叹的技艺,有这么杰出的成就,和计算跨步长度是毫无关系的。

伊利克和亚伯拉罕斯在一九二三年史达姆福德桥的AAA锦标赛中,虽很希望能一决胜负,但苦无机会,二人也始终不曾较量过。就在锦标赛那天,亚伯拉罕斯因染了喉疾,而无法夺魁。倒是伊利克得了冠军。就在那一天,他以九·七秒的成绩赢得了一○○码径赛冠军,逐成为不列颠参加奥运的选手中最有希望的一个。

无论如何,现在伊利克是退出百米径赛了。问题是往后他究竟该何去何从。最后,有关当局要他改练四百米短跑,以便参加巴黎奥运。从那时起,伊利克才发现原来自己天生就是跑四分之一哩的料子。

当时,这出人意料的发现,加上一九二三年在特伦特举行的三区竞赛中夺魁,一再显示出,只要他喜欢,他是可以跑四○○米的。只是在这方面他从未受过真正的训练;四百米径赛从不曾被列入他的“跑程”内。照一般体育常识判断,运动训练中一○○米及二○○米是一起训练的,而四○○米则和八○○米一道训练。因此,如果伊利克·里达尔若不先摒除“传统看法”这层难以克服的障碍,在观念上将四○○米径赛从原先的中距离跑程转换成短跑。那么即使他实在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四分之一哩跑者,也无法全然发挥他的潜力。

“伊利克常提到这对他而言实在是件重大的事,”他太太佛罗伦斯追忆说,“也就是当他坚持原则,拒跑百米径赛时,他才发现自己真正适合跑四○○米。他自己说:若非如此,他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拥有这方面的潜力。他也绝不可能梦想会参加奥运会的四○○米径赛。”

这种四分之一哩径赛,或四○○米径赛(事实上,两者仅差二米的距离),是径赛中最需要求的一种。近年来扬名奥运的英国运动员亚得利安·梅特卡尔非曾对这项径赛做了如下的描述:“这是项短跑,却同时具备了中程赛跑中最为人称道的那些物质:足够的精力,奋力坚持到底的毅力,在持续的痛苦中能真正体会到受苦的快乐──这种径赛致使个人的心里产生冲突;对身体而言,这是项简易的径赛。但若要一个人亲自从事这项活动……那就是一项挑战了,如果能克服,便可获得极大的满足。”

这常是令人着迷的事,它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早在一八六八年,大约五十多年以前,有名很杰出的跑者叫爱德华·科尔贝克,曾在最怪异的情况下于英国锦标赛中获四分之一哩的冠军。当时的跑场在西伦敦的毕乌佛尔豪斯广场,在他跑到一半时,有只绵羊出现在跑道上,科尔贝克撞上他,不但弄折了它可怜的腿,自己还因此落后了八码(大约二秒之跑程)。然而最后他的成绩是五○·四秒,是他跑得最好的一次。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一八八六年,AAA锦标赛中他自己才以四九·八秒的成绩刷新了前项纪录,这次优越的表现在当时博得的好评,与一九五罩年罗杰·班尼斯特在牛津打破一哩四分钟障碍赛成绩一样轰动。

在早期的奥运会,四○○米径赛并不是英国特别擅长的项目。在一八九六年于牙典举行的那一次,英国的第二人选吉尔贝尔特·特尔登赢得此项径赛的铜牌,他的成绩与获得金牌的美国先手汤姆斯·嘏姆克所差极微。第四次的奥运,于伦敦出生的苏格兰人威恩德哈姆·哈尔斯维利少尉──是名高地轻步兵──在新落成的白城运动场获得了此项径赛的金牌。当时的情况是再悲哀不过了。原来那回在决赛时,威恩德哈姆是和三名美国先手一起比赛,其中一名美国先手卡帕恩特犯规被取消资格,其他两名美国人为了抗议逐加以杯葛,最后剩下威恩德哈姆一人独自跑完赛程,在没有敌手的情况下夺得了冠军,他的成绩是五○·○秒,比他先前最好的成绩四八·四秒低了许多。

在伊利克·里达尔那年代,四○○米(或四四○码,在英国的径赛通常采取这个长度)成为英国较有把握的项目──或到少在奥运会中,是英国认为理当获得优异成绩的项目。一九二○年的奥运,两名来自牛津及剑桥的学生,巴特勒和赴英求学、享有南非罗得奖学金的贝维尔·鲁德,在每年一度的牛津与剑桥大赛中,以四九·六秒的成绩平分秋色。两从逐同赴奥运,角逐世界冠军,那次奥运在安特卫普举行,当天跑道上浸满了雨水,结果鲁德夺得金牌,成绩依然是四九·六秒,而巴特勒以极微的差距得到银牌。这是巴特勒所夺得四面奥运奖牌中的第一面。

一九二四年,英国再次寄望盖·巴特勒在这个项目中能有好的表现。伊利克根本就没被列入这项径赛的重要入先内。不巧地,巴特勒竟患了腿疾,发作次数频繁,这对他成为一名出色的跑者是项严重障碍;当奥运会开赛的日期到时,他的腿部还裹厚厚的崩带,逐在起跑时必须采取站姿,无法使用速度更快的蹲姿。

伊利克则在大赛前有限的几个月里,接受了很严格的训练。这时,他的斗志愈来愈高昂,只是成功的路还远得很。在奥运开赛前几个星期所举办的AAA锦标赛中,伊利克以四九·六秒的成绩击败了英国、加拿大及美国的好手,夺得冠军。只是,奥运会中好手如云,成绩全在四十八秒左右,对他而言,要想击败这些人,看来希望非常的渺茫。

在巴黎举行的奥运为奥运会带入一个新纪元。开赛日期在一九二四年七月五日星期六,参与盛会的人数高达六万人,共有四十四个国家参加。比上一届在安特卫普举行的奥运多了十五国,参加比赛者也超过三千余人,较上届多了五百余人。单单美国代表团就多达四百人,他们搭乘战舰前来,其中还包括了教练、训练人员、按摩师、经理及随队牧师,一行浩浩荡荡。在田赛及径赛方面,那年共缔下了六项世界记录,同时有十五项奥运纪录被刷新或持平。游泳先手缔下两项世界记录,并有十项平了或打破前奥运的成绩。其中极富盛名的强尼·威斯穆夺得三面金牌(一九二八年又获得另外两面金牌),这之后和银幕上的塔森一样,不断地享名获利。

一些爱好运动的法国校长为这次奥运制造了一些新的标语──更快、更高、更强。这次在运动场四周首度出现了一些茅屋──并非正式的奥运村,但至少可以做为住进团体宿舍前的缓冲处。同时,这回奥运开创妇女首次的剑击比赛。至于草地纲球式足球则是了后一次出现在奥运会中。

在一九二四年奥运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极炎热的天气。从来不会有过任何一次奥运会像那回七月天在哥伦运动场所举行的奥运那么炎热过。当时的运动场被称为“大汽锅”──有的宁愿叫它“火炉”,有一处休息区更被称为“油炸的好地方”。有一天,温度高到摄氏四十五度(华氏一一三度),一些跑一○○○○米越野赛的选手,在中途多像苍蝇落地般倒了下去。结果三十八名起跑者中只有二十三人跑守全程。

英国皇家第二自卫队科梅隆高地守卫者,当时正驻扎在科伦,被派遣到巴黎担任奥运会英国官方的乐师,他们首要的任务是引导不列颠运动员们到恰姆帕斯──伊里斯的无名战士墓前献花致敬。那回威尔斯王子爱德华代表呈上花环,四名号手在一旁开始吹奏起哀凄的悲歌“森林里的花朵”,向那些在一五一三年“佛罗登之役”中阵亡的苏格兰将士致哀。

那天是由腓利普·克里斯提森领队主会的。会中他发现他的苏格兰伙伴伊利克·里达尔就在英国运动员队伍的前排里──这一个多星期以来,由于两人同住都·露佛雷饭店,已经相当熟稔。克里斯提森领队,有项工作是要让伊利克及其他英国先近在轮到他们比赛的项目时,能及时入场。虽然运动场四周新设了一些茅屋,但许多球员仍散在都市里的饭店里。美国先手们在街上常显露出他们的竞争心理,把原有的秩序搞得挺复杂的。也使得计程车漫天开价,价钱高得没人坐得起。令这位英国领队烦恼的很,必须到街上去拦截私人桥车,央请司机能及时的将运动员送到球场去。那些日子奥运会的确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

有饭店的游乐厅中,伊利克和领队时常凑在一起闲聊。伊利克会向他吐露:拒绝百米这件事,至今仍成为他的心头重担。

“我怀疑这么做对吗?”他会这样说道,但不到一分钟他总会加上下面的话:“我确定这么做是对的。”这位领队,也就是现在的腓利普·克里斯提森将军提到:当时跑百米的一些队友们对他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并未嘲讽他,但伊利克却敏锐地察觉到:他们认为他葬送了国家的荣誉。他们认为一个苏格兰运动员会做出这种事也是极罕有的。是的,他的确感觉到他们的不满。

他对别人视他这个决定是“缺乏运动精神”的看法,始终耿耿于怀。贵族卡多根曾在开赛前当着许多英国高级官员面,给予代表队员们短短的训勉,他说道:“每个人应将参加这次比赛看成一生中一件最重要的事。”当他说这些话时,不知是否注意到伊利克·里达尔的双眼正注视着他?无论这话是否暗含着叱责伊利克的意味,反正“苏格兰人”第二天报导时,就在这些话中加油添醋,“毫无疑问的,”报纸这么写道:“不列颠的代表队们将奋斗不懈地参与比赛,以维持大不列颠的光荣与声誉。”

当选手们要上场比赛的那一天,也就是罗行·卡多根认为是他们一生中唯一所应着重的一天,伊利克·里达尔来到位于巴黎另一区的苏格兰教堂中祷告。“火战车”影片描述他当时的祷告词是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当运动员们正在巴黎另一区的径赛场上拼命奋战时,以赛亚先知的那一番话:“让世人自行去做他们无用的吩咐”一直在小教会中不停的回响着。

“你岂不曾知道吗,你岂不曾听见吗,”只是银光幕上的伊利克·里达尔这么喊道:“永在的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他高扬起声音:“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事实上,并无任何证据显示,实际生活中伊利克·里达尔曾做过这一类的祷告。此外,伊利克也不可能像“火战车”版中饰演他的艾恩·查理森那么口舌犀利,因为他实在没有很好的口才。不过,他对这段经文一定很熟悉。无疑的当罗得·卡多根说出那一番话后,他心中必回忆起这一段经节,暗自反驳对方的话。

次日,也就是七月七日,星期一,伊利克到哥伦布斯运动场为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在百米准决赛及决赛加油,赛前,当亚伯拉罕斯将脚踏在起跑洞时(起跑板一直到一九二七年才在公开场合中使用),心中不断回响起山姆·穆沙比尼在即将出赛前写给他一张纸条上的话:“心中只要注意两件事──枪声及终点线。当你听到枪声后,就拼全力向前跑,直到你碰上终点线为止。”亚伯拉罕斯就照着这话去做,直到他最后以他那著名的“扑落终点法”冲向终点线为止。时间是一○·六秒。美国选手杰克森·斯寇尔滋落后了一米,名列第二,纽西兰选手阿尔瑟·波利克则获铜牌。

亚伯拉罕斯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胜利的欧洲人,短跑始终是欧洲国家最渴望获得的殊荣。也是早期英国选手在此项竞赛上仅有的一次胜利,一直要到一九八○年奥运,苏格兰的爱兰·威尔斯才以一○·二秒的成绩再次夺得这项胜利。赛后,亚伯拉罕斯曾表示,这全要归功于穆沙比尼。“由于他的指导,我才能获得那决定胜百分之一的进步,获得这项最高的胜利后,与原先藉无名的确是有天壤之别。”

一九二五年五月,亚伯拉罕斯在一次跳远中腿部受了重伤,从此无法再参加比赛。但由于他曾获得奥运金牌,使他的身价不同凡响,备受大众瞩目。这也使得他成为新闻、广播界的报导对象。同时,当他开始攀上体育行政的阶梯时,备受全世界推崇。当伊利克在中国教中国农夫们念书,并谦逊不愿提起他奥运胜利之事时,亚伯拉罕斯已被指派为更高阶层的体育委员,同时,因为他所获得的金牌,使他真正的受到欢迎。一九七八年他过世时,在世界体坛中有了领导地位并树立极受人尊崇的形象。

七月八日,星期二那天,伊利克参加了二○○米预赛,英国选手亚伯拉罕斯和威廉·尼可尔也参与这次比赛。在同一天,道格拉斯·罗威为英国夺得了八○○米径赛的冠军,成绩比大会原来的记录快了半秒种。

七月九日星期三,伊利克和亚伯拉罕斯并四名美国选手一起站在起跑点上,准备在二○○米决赛中一决胜负。这次径赛结果杰克森·斯寇尔滋以二一·六秒成绩夺魁,查理斯·帕多克名列第二。次日“苏格兰人”报导了这项新闻:提到亚伯拉罕斯在这项决赛里获第六名,也就是最后一名。整篇描述,就只谈到亚伯拉罕斯为何跑了最后(诚如亚伯拉罕斯后来所说的“跑得像匹即将出售的马”)然后才随笔附上下面的消息:“苏格兰的短跑员为英国获得第三名。”它特别指出:伊利克在最后冲刺时不够有力,认为他这次的失败即在于此。该报并加上以下的评语:“他当时的情况相当有利,只要他能即时力拼做最后冲刺,毫无疑问是可稳获冠军的。”对于伊利克这次在奥运会首度露面就为英国获得一面铜牌,同时也是第一位在奥运会两百米径赛中获得奖牌的苏格兰人,报上并未多提。

当时新闻界对于奥运会的报导与今日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只是将奥运会的成绩当成新闻报导的事件。像“伊利克为英国获得第三名……”这种“软词”语气,就远比不上现今报纸:“为英国夺得铜牌”的标题来得醒目,当伊利克获得奥会四○○米冠军时,“苏格兰人”报纸也未过度重视它,仅向苏格兰民众报导了这项事实:他现在已获得奥运会四分之一哩径赛的冠军。这消息出现在新闻摘要栏的四分之三位置:“伊利克·里达尔,他是爱丁堡大学的短跑选手,在奥运会中破了四○○米径赛的世界记录,”摘要栏出现了这段文字,然后提到第九页处有全部的报导。第九页里,我们可见到“奥运会,伊利克伟大的胜利”这则新闻夹在“自然札记:小猬和同类相食的动物”与“自由政策‘敌对者’、‘不利者’”两则新闻之间,不过,这则新闻是够长了,同时全用彩色版面。

七月八日的新闻报导也是提到雷姆塞·麦克当诺尔德首相前往巴黎和法国总理晤谈。两天后他返回伦敦。没有人将首相的名字和哥伦布斯运动场或运动会联想在一起,也没有人对于他已前往巴黎,而不抽几分种时间赴运动场(即使是非官方式的)加油,评论为不适当。可见当时和现今的人对奥运的看法简直有天壤之别。

七月十日星期四这一天,里达尔以五○·二秒普通的成绩通过了四○○米的预赛,落后第一名跑者好一段距离。同一天稍迟些时,他以四十九秒成绩通过复赛,创下他个人最佳的成绩。第二天以四八·二秒成绩通过准决赛:伊利克此刻很显然已达颠峰状态。然而他的成绩仍然不尽理想,当时美国选手赫雷提奥·菲奇在另一次准决赛中,以四七·八秒的成绩破了世界及奥运会的记录,另外,瑞士的跑者约瑟夫·因贝克及以四十八秒获取欧洲和英国决赛资格的○·巴特勒,他们的成绩都比伊利克要好。因此,任谁也料想不到:伊利克会在那个星期五下午得此项比赛的冠军。

在七月十一日星期五这个重大日子的早晨,伊利克收到一张纸条(奥运会常以这种小纸条来鼓励选手们,此种作风使奥运会自成一格,这足以记载于历史。)只是伊利克这一天所收到的小纸条和亚伯拉罕斯那天所收到山姆·穆沙经尼所写给他的纸条全然不同。穆沙比尼的纸条要亚伯拉罕斯什么事也别想,心中只要牢记着起跑枪响以及终点线,同时尽全力的跑就够了。而伊利克收到的纸条相当富传奇性。上面这么写着:“旧约中有这么一段经文‘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希望你永远获得最大的胜利。”纸条下头是随英国选手队伍前来的按摩师的署名。后来据按摩师自己透露:当时撒母耳记上二章三十节:“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突然涌上心头,于是他便将这经文写了下来。至于他为何要写这张小纸条给伊利克?他觉得单单是因为他“非常喜欢伊利克”。

伊利克在饭店里接到这张小纸条,他说:到了运动场,他会看纸条上写些什么。那天比赛后,伊利克躺在更衣室的恢复台上,他为那张纸条向按摩师道谢。按摩师后来回忆:“当时我正为他按摩左侧的身子,”然后他继续说:“我还记得他有相当伟大的胸襟。”伊利克就是那种能影响别人的人,没有几个运动员的人品感动按摩师引用圣经话语来鼓励他们。

这天下午,哥伦布斯运动场热得像烤箱。六名选手已站在起跑点上,预备角逐四○○米径赛的决赛。这六名选手,有两名英国选手(里达尔和巴特勒),两名美国选手(荷瑞提欧·菲奇及康雷德·泰勒),一名瑞士选手(约瑟夫·因贝克)以及一名加拿大先手(大卫·强生)。

伊利克和往常一样,在开赛前和每位跑者都一一握手。他的按摩师这么认为:他一定和每位选手说再见,因为开跑后他们再没见到他──他跑得太前面了。情形是这样的:由于伊利克被安排在最外侧的跑道──这对一个较没经验的生手而言是最差的位置──因此,他必须迈步向前跑,不去与日俱增对手们究竟离他多远。

赛前,不远处突然响起一阵管乐声,并出现穿着短裙的乐队。原来这就是英国派来的科梅隆高地守卫乐队:他们是特地来为这位即将出赛四○○米决赛的苏格兰选手助阵的。这群管乐队离跑道仅五十码远,逐引起每位与赛选手的注意。“哦,那时我们只是想助伊利克一臂之力,”腓利普·克里斯提森将军说道:“当时天气热得叫人头昏眼花,于是我说道:‘走吧!我们为他加油去!”──而法国人也没理由拦阻我们。于是他们绕了径赛场一周,还一边吹奏着:“军营的号声已经近了”。(次日,伊利克对一位来自伦敦标准晚报的记者开玩笑道:他还以为是那位军队将领或英国那个队伍的领袖,受到阴谋活动者的威协而危及地位了呢!)

最后,这阵营乐声终于停了下来。六名选手也恢复比赛的情绪,气氛再度紧张起来。起跑枪声终于响了,最外侧跑道的伊利克·里达尔像双灰狗似地疾速向前奔跑。观众们仍然记得:他前半跑程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这两百米跑下来,他的速度是二二·二秒──比赛两天前夺得二百米决赛冠军的斯寇尔滋慢了零点六秒。他现在比后面紧迫而来的对手○·巴特勒足足快了三米之远,此刻巴特勒身上仍里着绷带,正在内圈努力地向前跑着。

观众们在看台上都认为里达尔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速度跑抵终点。因为从没有一个人以短跑的速度跑了四百米的前二百米后,还能以同样的速度跑抵终点。他迟早会“支持不了”的。此外,他那不甚好看的跑姿──手臂挥打空气同时膝盖上下跃动──是挺费精力的。(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后来这么说道:仅管人们对他的跑姿不敢领教,这又何妨!他依旧是每一个抵达终点的人。)

当选手们跑过弯道,进入直跑道时(在哥伦布斯运动场只有一个弯道。由于该运动场跑道长度是五○○米,因此,四○○米径赛不可能绕场一圈)菲奇开始迎头赶上。他先超过盖·巴特勒(后来获得铜牌),然后继续追赶伊利克,这时仅落后伊利克二米的距离。

就在这时,发生令人能以置信的事。其他选手们都呈逐渐力竭的状态(这是必然的现象),伊利克·里达尔竟然发挥前所未有的潜力,他头向后仰,下颚抬高,嘴巴张开,膝盖上下跃动,手臂不停地挥打,一鼓作气的向前猛冲,和菲奇间的距离也愈拉愈远。当他抵达终点线时,领先了菲奇五米之远。终于以四七·六秒的成绩夺得奥运会四○○米冠军。

任何一个对跑步有概念的人都知道,一场比赛引发人感情激动几乎是件无法置信的事。当然,只要在跑步的技巧上不断地训练求进步,时间还可以更快的(在一九八○年莫斯科奥运会中,四○○米径赛最佳成绩是四四·六○秒,最近世界记录甚至达到四三·八六秒)。但是这场比赛真正令人激动的不在于时间的刷新,而是在于他的跑步以及获胜的方式。

凭心而论,“苏格兰人”次日在报纸内页的报导的确写得淋漓尽致:

今天英国选手在奥运四○○米的决赛中,有相当杰出的表现,为大英帝国带来极大的光荣。这项令人骄傲的佳绩是由爱丁堡大学的短跑选手伊利克·里达尔所创下的。

决赛进行到一半跑程时,在哥伦布斯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伊利克·里达尔很明显的领先跟进者三码之无,这时观众不禁发出惊呼声,。即将抵达终点线时,菲奇和巴特勒快马加鞭的向前冲刺,想要超越他,这名苏格兰选手却一点儿也不在意。到终点线仅二十码之处,菲奇似乎略有进展,这时,伊利克注意到这个美国人了,于是他和往常一样向后仰起头,高抬下颚,最后终于首先飞抵终点,获得了大会中最伟大的胜利!的确,再没比这更令人雀跃的事。当时看台观众情绪相当狂热,当播音员大声报出:这项比赛刷新纪录时,观众们再次爆出欢呼声。

爱丁堡的晚报更做了热烈的报导:

观众们站满了跑道两旁,近乎疯狂的欢呼着,同时,当伊利克跑抵终点,冲进一群正等待着他的英国人怀抱中时,有群英国小伙子出现在疯狂的群众前头,过了一会儿,欢呼声终于逐渐小下来,之后,只听到播音员报告着:“哈罗!哈罗!四○○公尺冠军:英国选手伊利克。时间四十七又五分之三秒,创下世界新纪录。”才报告到这里,又引起了极大的狂呼声,一直延续了好几分种之后,播音员才有办法继续播报以下的成绩:美国选手菲奇跑第二名,上回在安特卫威普的比赛中轮给献暮选手鲁德的巴特勒跑了第三我,加拿大的强生得到第四名。之后,准备升起获奖国家的国旗,只见身材高大的英国小伙子站立在中央,另一个小个子的站立左侧,同时那位个子民不高的美国选手则站在右侧,这时,观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当所有观众站了起来,乐队开始吹奏国歌时,场中一片鸦雀无场。升旗完毕,伊利克很快地穿越草坪,朝更衣室走去,这时,观众又一而再地响起如雷的掌声。

里达尔这次四○○公尺四七·六秒的成绩正式被承认为世界记录。但无论如何,这并不是世界最快的记录。美国伟大的赛跑选手泰德·米雷迪斯在较早的一次四四○码径赛中,成绩曾到达四七·四秒,这赛程较四○○米的赛程多了二米长。但当米雷迪斯在看台上看了这次径赛后,对伊利克赞不绝口。他甚至告诉记者:这是所有四分之一哩径赛中最令人惊叹的一次。他觉得伊利克在听到枪声后一直到终点线为止,都保持同样快的速度,这着实是件神迹。“伊利克,”米雷迪斯道:“实在是所曾见过的跑四分之一米的选手中最伟大的一位。”

各处的人们开始忙着赶印报纸,争相报导:伊利克是一位天生的四分之一哩径赛好手,并提到大家早就这么认为了。以前报上曾指责创个“出卖国家者”,如今又纷纷将他捧上了天,报社甚至一反只做温和性的报导的作风,更有如下的报导:

当他们跑到弯道时,伊利克吸引了大从的注意。这位苏格兰人以着实惊人的步伐向前奔跑,他狂速得若有神助似的。当他在观众们的吼叫声中向前飞奔时,专家们不禁怀疑到:伊利克开始就以这样飞速的步伐直跑下去,迟早岂不是会支持不住。“伊利克!”许多观众尖声叫道。“因贝克!”瑞士观众如雷地吼叫。“泰勒!”一经过良好训练的美国团体高声叫道。“巴特勒”,“菲奇”的名字也轮流喊叫着。伊利克,先是领先后面选手好几码,而当过弯道跑向直跑道时,菲奇已逐渐逼近,这使得他的处境愈来愈不利了。不仅如此,还有巴特勒,甚至速因贝克也都逐渐迫近。最后五十米的赛程,是决定伊利克或胜或败的关键了。这时大众都为伊利克捏了了一把冷汗,害怕他以这种速度奔跑下去会体力不支,好在伊利克并未上英国的观众们失望,他依旧斗志高昂,全力向前跑着。因贝克在距离终点线大约五米之处跌倒了。这时不是伊利克就是菲奇会夺得冠军。这名苏格兰勇将咬紧牙关,拼上全力做最后的冲刺,另一位美国选手始终无法赶上。最后,伊利克终于以惊人的成绩夺魁。菲奇以相差不多的成绩居第二,巴特勒第三,强生第四,再来才是泰勒,他的运气不佳,在离终点线一、二码的地方摔了一跤,以致于落后。

当时在苏格兰地区一份发行量甚大的彩色报纸“公报”,曾称伊利克的这次径赛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复赛以来最伟大的成果”,同时还继续写道:

这是伊利克伟大赛跑生涯中的最高荣誉,世界上再不可能的到比他更谦卑,更不做作的冠军选手了。伊利克这次之所以会获得成功,在于他不屈不挠的拼劲,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同时,虽然他的跑姿不够好,也不够正确,他还是克服了跑姿上的瑕疵,获得胜利。

这种“有瑕疵的跑姿”却使得他的获胜更显突出。美国队伍中最年长也最俱的选手杰克·摩克雷在该声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曾如此评论道:“那个叫伊利克的小伙子,是个极俱威力的赛跑好手,他似乎已领悟到某些东西,我觉得他已得到要领了。”没有人能十分明确的说出这“某些东西”究竟指什么,至于伊利克本身对这更是不加注意。赛后,他满意的对记者说道:他只是“尽全力”而为罢了。

比赛结束后,伊利克并没有在运动声上多做逗留,因为星期天,他必须到巴黎的“苏格兰人克克尔克教会”向所有参与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们讲道。这时,他悄悄地为了准备星期天的讲章而离开。他走后,许多枝笔急着将这事记载下来,许多电讯传递这则消息,也有数以千计的人不停地谈着。不知他们是否仍在惴测:如果他参加了奥运百米径赛会获胜吗?从那时起,这问题就被问过许多次,而这事始终是件令人测不透的事。

然而事经五十六年,也就是经过了十二次的奥运会后,有个人以一种极古怪,又疯狂的方式做百米径赛。后来,这个苏格兰人终于获得了“短跑之珠”的美誉。这次赛后,有人问这位阿伦·威尔斯,这次径赛是否以一九二四年英国获百米冠军的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为竞争对手时,他很平静的答道:“不是的,这次径赛是以伊利克·里达尔为对手。”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他坚持道:“我不在星期天出赛。”没有任何事能叫他改变主意。倒不是要引起无谓的纷扰,但绝对坚持这个立场。安息日是属上帝的日子,他不愿意出赛。即使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他而言仍然没有两样。 不列颠运动当局这下可慌了。那时已是一九二四年年初,距离在巴黎举行的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时间也只剩下几个月。而伊利克·里达尔是为不列颠获百米径赛金牌最有希望的人选,他是他们的金牌男孩。如今,他竟说:由于百米径赛的预赛在星期天举行,他不参加。这等于苏格兰,甚至不列颠平白丢了一面金牌。 伊利克在赛程表一排出来就做了这样的决定。“一切都显得非常平静,”当时和他同伙的学生运动员尼尔·坎帕贝尔教授说道:“伊利克最不喜欢喧嚷这种事了。他只说道:‘我不在星期日出赛。’──事情就是如此。当时若要他找出其他的理由来掩饰,他一定会感到不舒服的。我们觉得这完全是他的品格使然,许多运动员都对这事留下深刻印象。他们都感受到:这个人正坚持着他认为正确的事,他这么做并未干扰到其他的人,他也不向人说教或做些类似的事。他只是静静说了这么一句说:‘我不在星期日出赛。’” 他妹妹珍妮·苏美尔维利认为他在那时做这个决定不是件
极困难的事。那时距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间还有好几个月──不像一般传言所说的,赛程日期已经迫在眉梢。也不是一些体育作者所暗示的那种最后一分钟改变心意的戏剧化情况。伊昨克·里达尔和运动当局早就清楚:如果百米预赛是在星期日举行,他是不会参加的。 守主日这件事,对伊利克·里达尔而言和呼吸一样自然,并比获得一面金牌重要得多。他很可能从不曾想过要让这事更合理化。也许他曾犹豫过?也或许他曾试着说服自己:在径赛上获得冠军荣耀神岂不也和守安息主日一样重要吗?或许他也曾想过:为了替苏格兰争得金牌,牺牲一次自己的原则又何妨?但是就算伊利克·里达尔的脑海里曾闪过这些念头,他终旧没有采纳这些想法,或让这些念头在心中停留。他对于苏格兰当局因为他拒跑,而平白丧失夺得珍贵的奥运金牌,感到相当难过,同时与论批评他,要他以“国家的荣誉”为重对他造成极大的压力,使他深受伤害。虽然如此,他仍不改变初衷。 他太太佛罗伦斯说:“当时国人指责他是个叛国者,我想他的感受必定相当沉重。”许多年后他曾将这事告诉过她。但他这么做却得到许多运动员的支持。其中一位对伊利克这种坚守立场的做法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而在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
一些径赛活动中,他实际效法伊利克的榜样,做同样的决定。这人就是汤姆·李代尔,他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五年间,八次获得苏格兰地区一哩径赛的冠军。他曾经和伊利克一起跑过混合接力赛,李代尔跑了半哩,里达尔则跑四分之一哩。他曾描述伊利克“那时对我们所有的运动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因为这缘故,有一次汤姆·李代尔被选为参加义大利径赛代表,当他得知赛程定在星期天早上时,他立刻退出。“因为伊利克所留下的榜样,”他说道,“他当时没有丝毫的犹疑。他所带来的影响,所立下的榜样,以及所表现的能力,实在堪称为苏格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 伊利克同时拒跑奥运会的4×100米及4×400米接力赛,原因也是赛程在星期日。但他所拒跑的这几项中,以百米径赛对运动当局打击最大。在前一年AAA大赛中,他以九·七秒及二一·六秒的成绩分别获得一○○码及二二○码冠军,已成为全世界最快的跑者之一了。尤其一○○码的成绩仅比世界记录低了十分之一秒。因此,他自然成了英国获得奥运百米金牌呼声最高的人选,对英国而言,自一八九六年奥运复运以来,首次有那么浓厚的希望能获得百米金牌。 由于伊利克·里达尔的退出。英国逐将希望转移到
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身上,他是名犹太籍学生,在剑桥大学及国内的一些比赛中,成绩愈来愈进步。但却没有人──尤其是亚伯拉罕斯本人──对他在奥运的成绩抱乐观的看法。因为在巴黎有一队美国短跑运动员,极具威力,是些在径赛场上独占鳌头的人物。亚伯拉罕斯一○○码的记录是九·九秒──相当于一百米径赛中一○·七及一○·八秒的成绩。而当时夺得奥运金牌最有希望的人选是美国的查理士·培多克,据非官方的资料透露:他在稍长于一一○码的径赛中成绩是一○·二秒。因此,亚伯拉罕斯对这项比赛自然不具特别的信心。 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是立陶宛一犹太人的儿子,生于一八九九年。他的家族可说是一相当特殊的运动世家:他哥哥西标曾在一九一三年获AAA跳远冠军。而哈罗尔得本身首次参加径赛是十岁时,在伦敦的史达姆福德桥,这里是英国运动的发祥地。一九一八年,他在公立学校锦标赛中夺得一○○码径赛及跳远冠军,自此开始崭露头角。后来在服兵役期间,竟有个机会和孩童时代所崇拜的英雄人物威里·阿波加尔斯一道比赛,而威里可说是短跑界的传奇人物,他曾于一九一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奥运会中赢得二○○米的铜牌。这位二十九岁的短跑优胜者,在起跑时先让了亚
伯拉罕斯二码,没想到结果亚伯拉罕斯却领先了六码,先抵达终点,时间是一○·○秒。一九一九年的后半年,亚伯拉罕斯在剑桥的凯阿斯学院念法律,开始他辉煌的学生运动员生涯。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三年间,他在当地与牛津合办的年度运动竞赛时,九项竞赛中获得八项冠军。这是史无前例的;“布鲁斯之战”──他最后一次露面时,更以一○·○秒的成绩勇夺百码之冠,以五○·八秒的成绩赢得了四四○码径赛,跳远则平了英国国内二三尺七又四分之一寸的记录。 诚如他后来所宣称的,他对跑步的热衷,导致剑桥一些所谓反犹太运动份子的攻击。凯阿斯学院对于“火战车”一片极细腻的描述这主题相当忿怒,逐拒绝合作,不让他们折摄剑桥的景色。该学院大力反驳在一九二○年代,有过反犹太运动的主张。亚伯拉罕斯(卒于一九七八年)和母校间的不愉快,伊利克·里达尔和爱丁堡大学之间的关系恰成对比,爱丁堡大学不但在一九二四年热烈的为他们所深爱的毕业生庆祝一番,并且在一九八一年春季以“火战车”为庆祝节目来追悼他。 在一九二三至二四年冬天,亚伯拉罕斯为了在奥运会中能有优异的表现,逐接受相当严格的训练。四年前当他还是个剑桥的新鲜人时,曾被选为参加安特卫普奥运
的代表,后来在百米预赛的第二循环中被淘汰了。这一回,他决心要表现得更好些。而他自己下的决心要比山姆·穆少比尼教练严格的训练更有用。这位名教练会训练过一些工艺学校越野的短跑好手,诸如:威里·阿波加尔斯及哈利·爱德瓦德(曾于一九二○年安特卫普奥运中夺得二○○米径赛铜牌)。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在山姆·穆沙比尼教练严格的训练下,的确有长足的进步;每星期有三次苦练的时间──这在当时已超过一般选手的练习次数──集中注意力,仔细留意跑步的技巧,在当时这已是很进步的一种训练。 他后来曾回忆道: 山姆对手臂的动作要求相当严格,两臂一定要放低,手肘要弯曲。他相当坚持一个论点:手臂的动作可相当广泛的控制身体的姿势及腿部的动作。我熟练的课程主要在训练正确的起跑,以及反覆不停的练习手臂动作。当时还没用起跑板,因此,我们特别留意起跑点,挖洞,同时精确的控制开跑的头几步。我总是带着一条和第一个跨步等长的绳子,在跑道上画个点做好记号,然后就把那一点当成“出发”。 我们相处得挺不错,主要因为山姆不是个霸道的人。我们常为一些原理讨论好几小时,争论再争论,直到我接受了他的理论为止──这倒不是因为他的经验和
知识,而是他所解释的理由令我满意我才接受。我们也曾花了无数的时间,注意我跨步的长度,并藉着加快速度来增加长度,我曾将好些张报纸铺在已量好距离的跑道上,然后要求自己跑的时候尽可能踏到我所钉上的铁钉。 我深信在巴黎的那次世运径赛中之所以能获得胜利,要归功于当时那么仔细的训练:当我跑百米时,每一跨步缩短一、二寸,藉此增加跨步。这应是我获胜的关键。山姆还鼓励我采用“扑落”终点的方法。(所谓“扑落”终点是最后冲刺时,先用胸部去抵终点线,如此可紧密的抵终点线)。 亚伯拉罕斯是很想和伊利克·里达尔一比高下。至于伊利克,每星期总会抽个两晚到玻特和那群吠嚷不停的赛跑狗当中去,如果他没到五十哩外的地方讲道,就会上山三次。他跑步时手臂的挥协就犯了穆沙比尼的大忌,加上他的手、双腿,向后仰凝视天空的头部及跑起来摇摇晃晃的身子──这位名教练若见这这情形,想必会大失所望而放弃他。因此,伊利克最后能成为奥运的代表选手,与这种凭着细腻的训练,以缩短跨步长度的方法没多大关系。 当然,伊利克是很认真的练跑,但他能在巴黎获胜最主要的因素乃出自于他的内心。无论在他心里的是圣灵,是痛苦,是快乐,是渴望,是爱,或
是其他东西,反正伊利克在运动上有这般令人赞叹的技艺,有这么杰出的成就,和计算跨步长度是毫无关系的。 伊利克和亚伯拉罕斯在一九二三年史达姆福德桥的AAA锦标赛中,虽很希望能一决胜负,但苦无机会,二人也始终不曾较量过。就在锦标赛那天,亚伯拉罕斯因染了喉疾,而无法夺魁。倒是伊利克得了冠军。就在那一天,他以九·七秒的成绩赢得了一○○码径赛冠军,逐成为不列颠参加奥运的选手中最有希望的一个。 无论如何,现在伊利克是退出百米径赛了。问题是往后他究竟该何去何从。最后,有关当局要他改练四百米短跑,以便参加巴黎奥运。从那时起,伊利克才发现原来自己天生就是跑四分之一哩的料子。 当时,这出人意料的发现,加上一九二三年在特伦特举行的三区竞赛中夺魁,一再显示出,只要他喜欢,他是可以跑四○○米的。只是在这方面他从未受过真正的训练;四百米径赛从不曾被列入他的“跑程”内。照一般体育常识判断,运动训练中一○○米及二○○米是一起训练的,而四○○米则和八○○米一道训练。因此,如果伊利克·里达尔若不先摒除“传统看法”这层难以克服的障碍,在观念上将四○○米径赛从原先的中距离跑程转换成短跑。那么即使他实在是全世界
最优秀的四分之一哩跑者,也无法全然发挥他的潜力。 “伊利克常提到这对他而言实在是件重大的事,”他太太佛罗伦斯追忆说,“也就是当他坚持原则,拒跑百米径赛时,他才发现自己真正适合跑四○○米。他自己说:若非如此,他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拥有这方面的潜力。他也绝不可能梦想会参加奥运会的四○○米径赛。” 这种四分之一哩径赛,或四○○米径赛(事实上,两者仅差二米的距离),是径赛中最需要求的一种。近年来扬名奥运的英国运动员亚得利安·梅特卡尔非曾对这项径赛做了如下的描述:“这是项短跑,却同时具备了中程赛跑中最为人称道的那些物质:足够的精力,奋力坚持到底的毅力,在持续的痛苦中能真正体会到受苦的快乐──这种径赛致使个人的心里产生冲突;对身体而言,这是项简易的径赛。但若要一个人亲自从事这项活动……那就是一项挑战了,如果能克服,便可获得极大的满足。” 这常是令人着迷的事,它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早在一八六八年,大约五十多年以前,有名很杰出的跑者叫爱德华·科尔贝克,曾在最怪异的情况下于英国锦标赛中获四分之一哩的冠军。当时的跑场在西伦敦的毕乌佛尔豪斯广场,在他跑到一半时,有只绵羊出现在跑道上,科尔贝
克撞上他,不但弄折了它可怜的腿,自己还因此落后了八码(大约二秒之跑程)。然而最后他的成绩是五○·四秒,是他跑得最好的一次。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一八八六年,AAA锦标赛中他自己才以四九·八秒的成绩刷新了前项纪录,这次优越的表现在当时博得的好评,与一九五罩年罗杰·班尼斯特在牛津打破一哩四分钟障碍赛成绩一样轰动。 在早期的奥运会,四○○米径赛并不是英国特别擅长的项目。在一八九六年于牙典举行的那一次,英国的第二人选吉尔贝尔特·特尔登赢得此项径赛的铜牌,他的成绩与获得金牌的美国先手汤姆斯·嘏姆克所差极微。第四次的奥运,于伦敦出生的苏格兰人威恩德哈姆·哈尔斯维利少尉──是名高地轻步兵──在新落成的白城运动场获得了此项径赛的金牌。当时的情况是再悲哀不过了。原来那回在决赛时,威恩德哈姆是和三名美国先手一起比赛,其中一名美国先手卡帕恩特犯规被取消资格,其他两名美国人为了抗议逐加以杯葛,最后剩下威恩德哈姆一人独自跑完赛程,在没有敌手的情况下夺得了冠军,他的成绩是五○·○秒,比他先前最好的成绩四八·四秒低了许多。 在伊利克·里达尔那年代,四○○米(或四四○码,在英国的径赛通常采取这个长度)成为英国
较有把握的项目──或到少在奥运会中,是英国认为理当获得优异成绩的项目。一九二○年的奥运,两名来自牛津及剑桥的学生,巴特勒和赴英求学、享有南非罗得奖学金的贝维尔·鲁德,在每年一度的牛津与剑桥大赛中,以四九·六秒的成绩平分秋色。两从逐同赴奥运,角逐世界冠军,那次奥运在安特卫普举行,当天跑道上浸满了雨水,结果鲁德夺得金牌,成绩依然是四九·六秒,而巴特勒以极微的差距得到银牌。这是巴特勒所夺得四面奥运奖牌中的第一面。 一九二四年,英国再次寄望盖·巴特勒在这个项目中能有好的表现。伊利克根本就没被列入这项径赛的重要入先内。不巧地,巴特勒竟患了腿疾,发作次数频繁,这对他成为一名出色的跑者是项严重障碍;当奥运会开赛的日期到时,他的腿部还裹厚厚的崩带,逐在起跑时必须采取站姿,无法使用速度更快的蹲姿。 伊利克则在大赛前有限的几个月里,接受了很严格的训练。这时,他的斗志愈来愈高昂,只是成功的路还远得很。在奥运开赛前几个星期所举办的AAA锦标赛中,伊利克以四九·六秒的成绩击败了英国、加拿大及美国的好手,夺得冠军。只是,奥运会中好手如云,成绩全在四十八秒左右,对他而言,要想击败这些人,看来希望非常的渺
茫。 在巴黎举行的奥运为奥运会带入一个新纪元。开赛日期在一九二四年七月五日星期六,参与盛会的人数高达六万人,共有四十四个国家参加。比上一届在安特卫普举行的奥运多了十五国,参加比赛者也超过三千余人,较上届多了五百余人。单单美国代表团就多达四百人,他们搭乘战舰前来,其中还包括了教练、训练人员、按摩师、经理及随队牧师,一行浩浩荡荡。在田赛及径赛方面,那年共缔下了六项世界记录,同时有十五项奥运纪录被刷新或持平。游泳先手缔下两项世界记录,并有十项平了或打破前奥运的成绩。其中极富盛名的强尼·威斯穆夺得三面金牌(一九二八年又获得另外两面金牌),这之后和银幕上的塔森一样,不断地享名获利。 一些爱好运动的法国校长为这次奥运制造了一些新的标语──更快、更高、更强。这次在运动场四周首度出现了一些茅屋──并非正式的奥运村,但至少可以做为住进团体宿舍前的缓冲处。同时,这回奥运开创妇女首次的剑击比赛。至于草地纲球式足球则是了后一次出现在奥运会中。 在一九二四年奥运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极炎热的天气。从来不会有过任何一次奥运会像那回七月天在哥伦运动场所举行的奥运那么炎热过。当时的运动场被称为“大汽锅”
──有的宁愿叫它“火炉”,有一处休息区更被称为“油炸的好地方”。有一天,温度高到摄氏四十五度(华氏一一三度),一些跑一○○○○米越野赛的选手,在中途多像苍蝇落地般倒了下去。结果三十八名起跑者中只有二十三人跑守全程。 英国皇家第二自卫队科梅隆高地守卫者,当时正驻扎在科伦,被派遣到巴黎担任奥运会英国官方的乐师,他们首要的任务是引导不列颠运动员们到恰姆帕斯──伊里斯的无名战士墓前献花致敬。那回威尔斯王子爱德华代表呈上花环,四名号手在一旁开始吹奏起哀凄的悲歌“森林里的花朵”,向那些在一五一三年“佛罗登之役”中阵亡的苏格兰将士致哀。 那天是由腓利普·克里斯提森领队主会的。会中他发现他的苏格兰伙伴伊利克·里达尔就在英国运动员队伍的前排里──这一个多星期以来,由于两人同住都·露佛雷饭店,已经相当熟稔。克里斯提森领队,有项工作是要让伊利克及其他英国先近在轮到他们比赛的项目时,能及时入场。虽然运动场四周新设了一些茅屋,但许多球员仍散在都市里的饭店里。美国先手们在街上常显露出他们的竞争心理,把原有的秩序搞得挺复杂的。也使得计程车漫天开价,价钱高得没人坐得起。令这位英国领队烦恼的很,必须到街上去
拦截私人桥车,央请司机能及时的将运动员送到球场去。那些日子奥运会的确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 有饭店的游乐厅中,伊利克和领队时常凑在一起闲聊。伊利克会向他吐露:拒绝百米这件事,至今仍成为他的心头重担。 “我怀疑这么做对吗?”他会这样说道,但不到一分钟他总会加上下面的话:“我确定这么做是对的。”这位领队,也就是现在的腓利普·克里斯提森将军提到:当时跑百米的一些队友们对他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并未嘲讽他,但伊利克却敏锐地察觉到:他们认为他葬送了国家的荣誉。他们认为一个苏格兰运动员会做出这种事也是极罕有的。是的,他的确感觉到他们的不满。 他对别人视他这个决定是“缺乏运动精神”的看法,始终耿耿于怀。贵族卡多根曾在开赛前当着许多英国高级官员面,给予代表队员们短短的训勉,他说道:“每个人应将参加这次比赛看成一生中一件最重要的事。”当他说这些话时,不知是否注意到伊利克·里达尔的双眼正注视着他?无论这话是否暗含着叱责伊利克的意味,反正“苏格兰人”第二天报导时,就在这些话中加油添醋,“毫无疑问的,”报纸这么写道:“不列颠的代表队们将奋斗不懈地参与比赛,以维持大不列颠的光荣与声誉。”
当选手们要上场比赛的那一天,也就是罗行·卡多根认为是他们一生中唯一所应着重的一天,伊利克·里达尔来到位于巴黎另一区的苏格兰教堂中祷告。“火战车”影片描述他当时的祷告词是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当运动员们正在巴黎另一区的径赛场上拼命奋战时,以赛亚先知的那一番话:“让世人自行去做他们无用的吩咐”一直在小教会中不停的回响着。 “你岂不曾知道吗,你岂不曾听见吗,”只是银光幕上的伊利克·里达尔这么喊道:“永在的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他高扬起声音:“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事实上,并无任何证据显示,实际生活中伊利克·里达尔曾做过这一类的祷告。此外,伊利克也不可能像“火战车”版中饰演他的艾恩·查理森那么口舌犀利,因为他实在没有很好的口才。不过,他对这段经文一定很熟悉。无疑的当罗得·卡多根说出那一番话后,他心中必回忆起这一段经节,暗自反驳对方的话。 次日,也就是七月七日,星期一,伊利克到哥伦布斯运动场为哈罗尔得·亚伯拉罕
斯在百米准决赛及决赛加油,赛前,当亚伯拉罕斯将脚踏在起跑洞时(起跑板一直到一九二七年才在公开场合中使用),心中不断回响起山姆·穆沙比尼在即将出赛前写给他一张纸条上的话:“心中只要注意两件事──枪声及终点线。当你听到枪声后,就拼全力向前跑,直到你碰上终点线为止。”亚伯拉罕斯就照着这话去做,直到他最后以他那著名的“扑落终点法”冲向终点线为止。时间是一○·六秒。美国选手杰克森·斯寇尔滋落后了一米,名列第二,纽西兰选手阿尔瑟·波利克则获铜牌。 亚伯拉罕斯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胜利的欧洲人,短跑始终是欧洲国家最渴望获得的殊荣。也是早期英国选手在此项竞赛上仅有的一次胜利,一直要到一九八○年奥运,苏格兰的爱兰·威尔斯才以一○·二秒的成绩再次夺得这项胜利。赛后,亚伯拉罕斯曾表示,这全要归功于穆沙比尼。“由于他的指导,我才能获得那决定胜百分之一的进步,获得这项最高的胜利后,与原先藉无名的确是有天壤之别。” 一九二五年五月,亚伯拉罕斯在一次跳远中腿部受了重伤,从此无法再参加比赛。但由于他曾获得奥运金牌,使他的身价不同凡响,备受大众瞩目。这也使得他成为新闻、广播界的报导对象。同时,当他开始攀上体育行政
的阶梯时,备受全世界推崇。当伊利克在中国教中国农夫们念书,并谦逊不愿提起他奥运胜利之事时,亚伯拉罕斯已被指派为更高阶层的体育委员,同时,因为他所获得的金牌,使他真正的受到欢迎。一九七八年他过世时,在世界体坛中有了领导地位并树立极受人尊崇的形象。 七月八日,星期二那天,伊利克参加了二○○米预赛,英国选手亚伯拉罕斯和威廉·尼可尔也参与这次比赛。在同一天,道格拉斯·罗威为英国夺得了八○○米径赛的冠军,成绩比大会原来的记录快了半秒种。 七月九日星期三,伊利克和亚伯拉罕斯并四名美国选手一起站在起跑点上,准备在二○○米决赛中一决胜负。这次径赛结果杰克森·斯寇尔滋以二一·六秒成绩夺魁,查理斯·帕多克名列第二。次日“苏格兰人”报导了这项新闻:提到亚伯拉罕斯在这项决赛里获第六名,也就是最后一名。整篇描述,就只谈到亚伯拉罕斯为何跑了最后(诚如亚伯拉罕斯后来所说的“跑得像匹即将出售的马”)然后才随笔附上下面的消息:“苏格兰的短跑员为英国获得第三名。”它特别指出:伊利克在最后冲刺时不够有力,认为他这次的失败即在于此。该报并加上以下的评语:“他当时的情况相当有利,只要他能即时力拼做最后冲刺,毫无疑问
是可稳获冠军的。”对于伊利克这次在奥运会首度露面就为英国获得一面铜牌,同时也是第一位在奥运会两百米径赛中获得奖牌的苏格兰人,报上并未多提。 当时新闻界对于奥运会的报导与今日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只是将奥运会的成绩当成新闻报导的事件。像“伊利克为英国获得第三名……”这种“软词”语气,就远比不上现今报纸:“为英国夺得铜牌”的标题来得醒目,当伊利克获得奥会四○○米冠军时,“苏格兰人”报纸也未过度重视它,仅向苏格兰民众报导了这项事实:他现在已获得奥运会四分之一哩径赛的冠军。这消息出现在新闻摘要栏的四分之三位置:“伊利克·里达尔,他是爱丁堡大学的短跑选手,在奥运会中破了四○○米径赛的世界记录,”摘要栏出现了这段文字,然后提到第九页处有全部的报导。第九页里,我们可见到“奥运会,伊利克伟大的胜利”这则新闻夹在“自然札记:小猬和同类相食的动物”与“自由政策‘敌对者’、‘不利者’”两则新闻之间,不过,这则新闻是够长了,同时全用彩色版面。 七月八日的新闻报导也是提到雷姆塞·麦克当诺尔德首相前往巴黎和法国总理晤谈。两天后他返回伦敦。没有人将首相的名字和哥伦布斯运动场或运动会联想在一起,也没有人对于
他已前往巴黎,而不抽几分种时间赴运动场(即使是非官方式的)加油,评论为不适当。可见当时和现今的人对奥运的看法简直有天壤之别。 七月十日星期四这一天,里达尔以五○·二秒普通的成绩通过了四○○米的预赛,落后第一名跑者好一段距离。同一天稍迟些时,他以四十九秒成绩通过复赛,创下他个人最佳的成绩。第二天以四八·二秒成绩通过准决赛:伊利克此刻很显然已达颠峰状态。然而他的成绩仍然不尽理想,当时美国选手赫雷提奥·菲奇在另一次准决赛中,以四七·八秒的成绩破了世界及奥运会的记录,另外,瑞士的跑者约瑟夫·因贝克及以四十八秒获取欧洲和英国决赛资格的○·巴特勒,他们的成绩都比伊利克要好。因此,任谁也料想不到:伊利克会在那个星期五下午得此项比赛的冠军。 在七月十一日星期五这个重大日子的早晨,伊利克收到一张纸条(奥运会常以这种小纸条来鼓励选手们,此种作风使奥运会自成一格,这足以记载于历史。)只是伊利克这一天所收到的小纸条和亚伯拉罕斯那天所收到山姆·穆沙经尼所写给他的纸条全然不同。穆沙比尼的纸条要亚伯拉罕斯什么事也别想,心中只要牢记着起跑枪响以及终点线,同时尽全力的跑就够了。而伊利克收到的纸条相当富传奇性
。上面这么写着:“旧约中有这么一段经文‘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希望你永远获得最大的胜利。”纸条下头是随英国选手队伍前来的按摩师的署名。后来据按摩师自己透露:当时撒母耳记上二章三十节:“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突然涌上心头,于是他便将这经文写了下来。至于他为何要写这张小纸条给伊利克?他觉得单单是因为他“非常喜欢伊利克”。 伊利克在饭店里接到这张小纸条,他说:到了运动场,他会看纸条上写些什么。那天比赛后,伊利克躺在更衣室的恢复台上,他为那张纸条向按摩师道谢。按摩师后来回忆:“当时我正为他按摩左侧的身子,”然后他继续说:“我还记得他有相当伟大的胸襟。”伊利克就是那种能影响别人的人,没有几个运动员的人品感动按摩师引用圣经话语来鼓励他们。 这天下午,哥伦布斯运动场热得像烤箱。六名选手已站在起跑点上,预备角逐四○○米径赛的决赛。这六名选手,有两名英国选手(里达尔和巴特勒),两名美国选手(荷瑞提欧·菲奇及康雷德·泰勒),一名瑞士选手(约瑟夫·因贝克)以及一名加拿大先手(大卫·强生)。 伊利克和往常一样,在开赛前和每位跑者都一一握手。他的按摩师这么认为:他一定和每位选手说再见,
因为开跑后他们再没见到他──他跑得太前面了。情形是这样的:由于伊利克被安排在最外侧的跑道──这对一个较没经验的生手而言是最差的位置──因此,他必须迈步向前跑,不去与日俱增对手们究竟离他多远。 赛前,不远处突然响起一阵管乐声,并出现穿着短裙的乐队。原来这就是英国派来的科梅隆高地守卫乐队:他们是特地来为这位即将出赛四○○米决赛的苏格兰选手助阵的。这群管乐队离跑道仅五十码远,逐引起每位与赛选手的注意。“哦,那时我们只是想助伊利克一臂之力,”腓利普·克里斯提森将军说道:“当时天气热得叫人头昏眼花,于是我说道:‘走吧!我们为他加油去!”──而法国人也没理由拦阻我们。于是他们绕了径赛场一周,还一边吹奏着:“军营的号声已经近了”。(次日,伊利克对一位来自伦敦标准晚报的记者开玩笑道:他还以为是那位军队将领或英国那个队伍的领袖,受到阴谋活动者的威协而危及地位了呢!) 最后,这阵营乐声终于停了下来。六名选手也恢复比赛的情绪,气氛再度紧张起来。起跑枪声终于响了,最外侧跑道的伊利克·里达尔像双灰狗似地疾速向前奔跑。观众们仍然记得:他前半跑程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这两百米跑下来,他的速度是二二·二
秒──比赛两天前夺得二百米决赛冠军的斯寇尔滋慢了零点六秒。他现在比后面紧迫而来的对手○·巴特勒足足快了三米之远,此刻巴特勒身上仍里着绷带,正在内圈努力地向前跑着。 观众们在看台上都认为里达尔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速度跑抵终点。因为从没有一个人以短跑的速度跑了四百米的前二百米后,还能以同样的速度跑抵终点。他迟早会“支持不了”的。此外,他那不甚好看的跑姿──手臂挥打空气同时膝盖上下跃动──是挺费精力的。(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后来这么说道:仅管人们对他的跑姿不敢领教,这又何妨!他依旧是每一个抵达终点的人。) 当选手们跑过弯道,进入直跑道时(在哥伦布斯运动场只有一个弯道。由于该运动场跑道长度是五○○米,因此,四○○米径赛不可能绕场一圈)菲奇开始迎头赶上。他先超过盖·巴特勒(后来获得铜牌),然后继续追赶伊利克,这时仅落后伊利克二米的距离。 就在这时,发生令人能以置信的事。其他选手们都呈逐渐力竭的状态(这是必然的现象),伊利克·里达尔竟然发挥前所未有的潜力,他头向后仰,下颚抬高,嘴巴张开,膝盖上下跃动,手臂不停地挥打,一鼓作气的向前猛冲,和菲奇间的距离也愈拉愈远。当他抵达终点线时,领
先了菲奇五米之远。终于以四七·六秒的成绩夺得奥运会四○○米冠军。 任何一个对跑步有概念的人都知道,一场比赛引发人感情激动几乎是件无法置信的事。当然,只要在跑步的技巧上不断地训练求进步,时间还可以更快的(在一九八○年莫斯科奥运会中,四○○米径赛最佳成绩是四四·六○秒,最近世界记录甚至达到四三·八六秒)。但是这场比赛真正令人激动的不在于时间的刷新,而是在于他的跑步以及获胜的方式。 凭心而论,“苏格兰人”次日在报纸内页的报导的确写得淋漓尽致: 今天英国选手在奥运四○○米的决赛中,有相当杰出的表现,为大英帝国带来极大的光荣。这项令人骄傲的佳绩是由爱丁堡大学的短跑选手伊利克·里达尔所创下的。 决赛进行到一半跑程时,在哥伦布斯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伊利克·里达尔很明显的领先跟进者三码之无,这时观众不禁发出惊呼声,。即将抵达终点线时,菲奇和巴特勒快马加鞭的向前冲刺,想要超越他,这名苏格兰选手却一点儿也不在意。到终点线仅二十码之处,菲奇似乎略有进展,这时,伊利克注意到这个美国人了,于是他和往常一样向后仰起头,高抬下颚,最后终于首先飞抵终点,获得了大会中最伟大的胜利!的确,再没比这
更令人雀跃的事。当时看台观众情绪相当狂热,当播音员大声报出:这项比赛刷新纪录时,观众们再次爆出欢呼声。 爱丁堡的晚报更做了热烈的报导: 观众们站满了跑道两旁,近乎疯狂的欢呼着,同时,当伊利克跑抵终点,冲进一群正等待着他的英国人怀抱中时,有群英国小伙子出现在疯狂的群众前头,过了一会儿,欢呼声终于逐渐小下来,之后,只听到播音员报告着:“哈罗!哈罗!四○○公尺冠军:英国选手伊利克。时间四十七又五分之三秒,创下世界新纪录。”才报告到这里,又引起了极大的狂呼声,一直延续了好几分种之后,播音员才有办法继续播报以下的成绩:美国选手菲奇跑第二名,上回在安特卫威普的比赛中轮给献暮选手鲁德的巴特勒跑了第三我,加拿大的强生得到第四名。之后,准备升起获奖国家的国旗,只见身材高大的英国小伙子站立在中央,另一个小个子的站立左侧,同时那位个子民不高的美国选手则站在右侧,这时,观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当所有观众站了起来,乐队开始吹奏国歌时,场中一片鸦雀无场。升旗完毕,伊利克很快地穿越草坪,朝更衣室走去,这时,观众又一而再地响起如雷的掌声。 里达尔这次四○○公尺四七·六秒的成绩正式被承认为世界记录。但无论
如何,这并不是世界最快的记录。美国伟大的赛跑选手泰德·米雷迪斯在较早的一次四四○码径赛中,成绩曾到达四七·四秒,这赛程较四○○米的赛程多了二米长。但当米雷迪斯在看台上看了这次径赛后,对伊利克赞不绝口。他甚至告诉记者:这是所有四分之一哩径赛中最令人惊叹的一次。他觉得伊利克在听到枪声后一直到终点线为止,都保持同样快的速度,这着实是件神迹。“伊利克,”米雷迪斯道:“实在是所曾见过的跑四分之一米的选手中最伟大的一位。” 各处的人们开始忙着赶印报纸,争相报导:伊利克是一位天生的四分之一哩径赛好手,并提到大家早就这么认为了。以前报上曾指责创个“出卖国家者”,如今又纷纷将他捧上了天,报社甚至一反只做温和性的报导的作风,更有如下的报导: 当他们跑到弯道时,伊利克吸引了大从的注意。这位苏格兰人以着实惊人的步伐向前奔跑,他狂速得若有神助似的。当他在观众们的吼叫声中向前飞奔时,专家们不禁怀疑到:伊利克开始就以这样飞速的步伐直跑下去,迟早岂不是会支持不住。“伊利克!”许多观众尖声叫道。“因贝克!”瑞士观众如雷地吼叫。“泰勒!”一经过良好训练的美国团体高声叫道。“巴特勒”,“菲奇”的名字也轮流喊叫着
。伊利克,先是领先后面选手好几码,而当过弯道跑向直跑道时,菲奇已逐渐逼近,这使得他的处境愈来愈不利了。不仅如此,还有巴特勒,甚至速因贝克也都逐渐迫近。最后五十米的赛程,是决定伊利克或胜或败的关键了。这时大众都为伊利克捏了了一把冷汗,害怕他以这种速度奔跑下去会体力不支,好在伊利克并未上英国的观众们失望,他依旧斗志高昂,全力向前跑着。因贝克在距离终点线大约五米之处跌倒了。这时不是伊利克就是菲奇会夺得冠军。这名苏格兰勇将咬紧牙关,拼上全力做最后的冲刺,另一位美国选手始终无法赶上。最后,伊利克终于以惊人的成绩夺魁。菲奇以相差不多的成绩居第二,巴特勒第三,强生第四,再来才是泰勒,他的运气不佳,在离终点线一、二码的地方摔了一跤,以致于落后。 当时在苏格兰地区一份发行量甚大的彩色报纸“公报”,曾称伊利克的这次径赛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复赛以来最伟大的成果”,同时还继续写道: 这是伊利克伟大赛跑生涯中的最高荣誉,世界上再不可能的到比他更谦卑,更不做作的冠军选手了。伊利克这次之所以会获得成功,在于他不屈不挠的拼劲,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同时,虽然他的跑姿不够好,也不够正确,他还是克服了跑姿上的瑕疵,
获得胜利。 这种“有瑕疵的跑姿”却使得他的获胜更显突出。美国队伍中最年长也最俱的选手杰克·摩克雷在该声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曾如此评论道:“那个叫伊利克的小伙子,是个极俱威力的赛跑好手,他似乎已领悟到某些东西,我觉得他已得到要领了。”没有人能十分明确的说出这“某些东西”究竟指什么,至于伊利克本身对这更是不加注意。赛后,他满意的对记者说道:他只是“尽全力”而为罢了。 比赛结束后,伊利克并没有在运动声上多做逗留,因为星期天,他必须到巴黎的“苏格兰人克克尔克教会”向所有参与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们讲道。这时,他悄悄地为了准备星期天的讲章而离开。他走后,许多枝笔急着将这事记载下来,许多电讯传递这则消息,也有数以千计的人不停地谈着。不知他们是否仍在惴测:如果他参加了奥运百米径赛会获胜吗?从那时起,这问题就被问过许多次,而这事始终是件令人测不透的事。 然而事经五十六年,也就是经过了十二次的奥运会后,有个人以一种极古怪,又疯狂的方式做百米径赛。后来,这个苏格兰人终于获得了“短跑之珠”的美誉。这次赛后,有人问这位阿伦·威尔斯,这次径赛是否以一九二四年英国获百米冠军的哈罗尔得·亚伯拉罕斯为竞争
对手时,他很平静的答道:“不是的,这次径赛是以伊利克·里达尔为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