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后记

心的呼唤 by 范学德

成为一个作家,那是我少年时的一个梦。长大后就知道了,我没有文学写作的天分,不是当作家的料,从此不再作白日梦。至今我仍然有这份自知之明,对于文学,我还没有登门,更不必说入室了。

这些散文能写出来并汇集成书,完全是出于上帝的恩典和伶悯。

1998年10月初的一天,我坐在计算机前面,为自己的家人祷告。突然我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和好友,想到他们还没有信主,想到他们与我的骨肉之情,想着想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了。我的心在呼唤,我的亲人啊,我的良师好友啊,你们快信耶稣吧,那才是人的生路啊。

于是,带着满面的泪水,我写下了“徘徊”一文。而当我写“生死一线间”的时候,我几次泣不成声,无法再写下去。就这样,在十天左右,我写了十多篇散文。我渴望我的亲朋好友读了我的这些心里话时,他们的心能向耶稣敞开。

一颗诚挚的心,带着泪水在呼唤。

我忘不了《耶利米》书中上帝那泣血的呼唤:耶和华说:“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背道的以色列啊,回来吧!我必不怒目看你们;因为我是慈爱的,我必不永远存怒。这是耶和华说的。”

至于我,我愿意像耶利米一样,“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

我知道,我的散文有明显的缺点,题材太狭小,感情太外露,甚至有点□情。我也梦想能写出一些淡泊的东西来。但我就是作不到,我轻松不下来,下笔时,我的心太沉重。我献给朋友的,只有一颗心。

我是用心来写作的,我不敢欺人,骗自己,更不敢欺天。每一篇文章,我都改了许多遍,虽然写的不好,但我的确是尽了我的心。

没有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这些文章是写不出来的。

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成黑字的时候,我都忘不了我主内的弟兄姐妹─《海外校园》的苏文峰和郑期英夫妇。是他们在北美这块土地上,带领我走上了文字事奉的这条道路。尽管在这条路上走,有时会很苦、很累,但想到有这样诚挚的朋友为自己祷告,鼓励我,我心安了。

也非常感谢夏维东弟兄,许多文章的初稿他都仔细看过了,并且提了很好的意见。

感谢《海外校园》、《生命季刊》、《使者》、《中信》、《宇宙光》、《传》、《飞扬》的诸位编辑的帮助,他们是蔡越、吕允智、王峙军、曲儆聆、高俐理、李潘燕、游建国、巫凌赛君。

这本书是献给我的爱妻秀纯和两个孩子羊羊、鹿鹿的,无论在我写作还是外出布道的时候,我都知道,他们一直在和我同工。

惟愿朋友们读了我的文章后,就把它放在一边去吧,你打开另一本书来读,那书里有人的生命,她的名字叫《圣经》。

于芝加哥北郊绿柞树镇2000.7.16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成为一个作家,那是我少年时的一个梦。长大后就知道了,我没有文学写作的天分,不是当作家的料,从此不再作白日梦。至今我仍然有这份自知之明,对于文学,我还没有登门,更不必说入室了。 这些散文能写出来并汇集成书,完全是出于上帝的恩典和伶悯。 1998年10月初的一天,我坐在计算机前面,为自己的家人祷告。突然我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和好友,想到他们还没有信主,想到他们与我的骨肉之情,想着想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了。我的心在呼唤,我的亲人啊,我的良师好友啊,你们快信耶稣吧,那才是人的生路啊。 于是,带着满面的泪水,我写下了“徘徊”一文。而当我写“生死一线间”的时候,我几次泣不成声,无法再写下去。就这样,在十天左右,我写了十多篇散文。我渴望我的亲朋好友读了我的这些心里话时,他们的心能向耶稣敞开。 一颗诚挚的心,带着泪水在呼唤。 我忘不了《耶利米》书中上帝那泣血的呼唤:耶和华说:“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背道的以色列啊,回来吧!我必不怒目看你们;因为我是慈爱的,我必不永远存怒。这是耶和华说的。” 至于我,我愿意像耶利米一样,“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
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 我知道,我的散文有明显的缺点,题材太狭小,感情太外露,甚至有点□情。我也梦想能写出一些淡泊的东西来。但我就是作不到,我轻松不下来,下笔时,我的心太沉重。我献给朋友的,只有一颗心。 我是用心来写作的,我不敢欺人,骗自己,更不敢欺天。每一篇文章,我都改了许多遍,虽然写的不好,但我的确是尽了我的心。 没有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这些文章是写不出来的。 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成黑字的时候,我都忘不了我主内的弟兄姐妹─《海外校园》的苏文峰和郑期英夫妇。是他们在北美这块土地上,带领我走上了文字事奉的这条道路。尽管在这条路上走,有时会很苦、很累,但想到有这样诚挚的朋友为自己祷告,鼓励我,我心安了。 也非常感谢夏维东弟兄,许多文章的初稿他都仔细看过了,并且提了很好的意见。 感谢《海外校园》、《生命季刊》、《使者》、《中信》、《宇宙光》、《传》、《飞扬》的诸位编辑的帮助,他们是蔡越、吕允智、王峙军、曲儆聆、高俐理、李潘燕、游建国、巫凌赛君。 这本书是献给我的爱妻秀纯和两个孩子羊羊、鹿鹿的,无论在我写作还是外出布道的时候,我都知道,他
们一直在和我同工。 惟愿朋友们读了我的文章后,就把它放在一边去吧,你打开另一本书来读,那书里有人的生命,她的名字叫《圣经》。 于芝加哥北郊绿柞树镇20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