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严重的失误

圣经人物传 by 迈尔

民数记二十11「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民二十11)。

只是一次失足,一次大意,就使高洁的生命之花受到摧残,使信心的伟人在坚持忍耐,几乎要达终点时,功亏一篑。旷野飘流四十年的生涯眼看就要结束。分散在西乃半岛的以色列会众都聚集在加低斯,在那里扎营了数个月。在那期间,米利暗死了。摩西、亚伦、迦勒、约书亚(也许还有利未人),是出埃及那一代硕果仅存的几个。其馀的都死在旷野。这四个领袖也许都暗自以为在有生之年,他们必然能进入「约但河那边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利巴嫩。」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事情是怎么发生的?由于扎营的人数众多,加低斯的水源很快就耗竭了。在口渴难忍之下,百姓又开始争闹。新生一代也犯上一代的错误,就是爱发怨言。他们忘却了上一代遭惩罚的教训,也不记念四十年来神的眷顾,群起攻击摩西、亚伦。主要的箭头当然是指着摩西。他们抱怨说:宁可和那些遭瘟疫击杀的人同死,也不愿忍受干渴之苦。这一切都怪罪于摩西两兄弟的领导无方。虽然白日有云柱遮荫,吗哪也源源不绝地按时供应,百姓却埋怨吃不到无花果、葡萄和石榴,又没水喝。这一群不满的新生一代,竟是他长久以来寄以厚望的。他们却还是那么幼稚,为口腹之欲在那儿争闹不休!摩西心中的失望、恼怒是不言而喻的。

在遭受攻击的时候,他仍和往昔的反应一样,先俯伏在会幕门口,直到神的荣光显现。和多年前那次不同的,神虽吩咐摩西持杖,这回却不要他用杖击磐石,只要他用口吩咐磐石流出水来。有神的同在,他的声音就如木杖一样有力,能击石出水。木杖在他信心茁长的阶段,是助益的工具。如今他的信心已磨练成熟,就不必假手于有形的物质了。摩西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必然能完全融入神的心意中;现在被激恼,心中充满失望和气愤,就没有悉心记取神的吩咐。他把会众召聚到磐石前,疾言厉色地责备他们为「背叛的人」,并宣称要为他们使磐石出水。言下之意,是他有行此神迹的本事。说完就举杖击石,而且打了两下。此举全然出于他个人的血气,并非遵照神的吩咐。因为这不顺服、自作主张的行动,他所长年憧憬的愿望即如雪融化。他渴望进入得享安息的应许之地,如今只能遥望,最后带着一丝怅然,长眠在昆斯迦山上。这对我们是何等大的警惕:我们的长处往往也是绊倒我们的短处。毕生洁身自爱的人也会因一点瑕疵而悔恨莫及。「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民二十12)。百姓并不因领袖犯罪而遭殃及。磐石依然流出充足的水泉,「会众和他们的牧畜都喝了。」人的不信并不能消灭神的能力。虽然我们小信,神仍然是信实的,因他不能背乎自己,或离弃他所拣选的人。

二、神作决定的原则。(1)摩西的不顺服。神的指示非常清楚:只要吩咐磐石,不用击打。摩西却没有照作,反而击打两下。他以自己的意思和作法代替神的旨意,而他又身为全民的领袖,理当作人民的表率,凡事尊神为圣,却大意行事,自作主张,自然为神所不容。所谓尊神为圣,就是对神和他的话毫无置疑、完全顺从,视之为行事决策的至高准则,绝不轻忽违背。摩西却在盛怒之下,意气用事。所以神责备他:「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摩西并非完全违背神的吩咐,他只是没有完全照作。在神的吩咐之外,又添加掺杂自己的作为。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提醒我们在顺服神的事上要作得彻底。希伯来书说:「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但从上下文来看,也许用「不顺服」取代「不信」更合适。事实上,不信与不顺服是一体的两面。不顺服的人即是对神信心不够;不相信的人必然也不顺从。但愿至高的大祭司,能以两刃的利剑,切除我们内心所有不顺服的毒瘤,好让我们的信心能增长,透过信心的门进入安息之地。(2)摩西的不信。摩西似乎觉得光说话还不够,总得借助行动及工具来强调才有力。显然在这件事上,他过分倚靠自己,也许也错误的倚靠那根杖,以为它本身有行神迹的能力。他太顾虑这些,以致神责备摩西:「不信我。」以前,摩西对神的信心曾历经多次磨练:在埃及以灾变慑服法老王;伸杖叫红海分开;在旷野日日有吗哪供两百多万民众食用;三十八年的旷野飘流生涯未遭强敌攻击。可是这次他怎么犯了如此大意的失误呢?是不是长年的飘流,历尽沧桑,使他雄伟的气魄耗损了?是不是日夜与那群小信、牢骚满腹的群众周旋,使他的忍耐、信心也折伤了?这些都有可能。突来的风暴不会使古老的橡树倾倒,除非它的内部已腐蚀了。一次的失误足以反映一个人内心在某方面不对了。

有此鉴戒,但愿我们更儆醒祷告,以免失了信心,不单纯倚靠永生神,而仰仗个人的长处及过去的经验。我们要在自己的长处上特别小心,过于自信的结果,往往就轻忽大意,给魔鬼留地步,因而失丧了垂手可得的福分。像摩西那样,进不得迦南地,反而被埋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基督徒在服事工作上,常常都要倚靠那根杖。过去神曾用某些方法,使许多人得救,使许多人得帮助。我们就奉这些方法为金科玉律。在新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就把过去那一套方法搬出来。这是大错误。神从来不重复用一个方法。新的环境,他要用新的方法。新酒他就用新皮袋装。杖只需要用一次。在神看,这一次只用话语就够了。所以,我们的责任是来求问神,然后就遵照他的旨意行。(3)摩西破坏了豫表的形像。「那磐石就是基督」;基督的心在十字架上遭击打,流出生命之泉,将荒漠变为伊甸园。但他只经历一次的死。「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着。」「我会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这几段经文证明基督的死是一劳永逸、一旦完成就永远生效的事实。磐石既是基督的豫表,那只要被击打一次就够了。然而在旧约里,却被击了两次。这是出于人为的错误,以至破坏了其原有的代表性,所以摩西必须受这么重的惩罚。这也是为什么乌撒伸手想扶约柜,就被击杀。此外,神所以作此决定,还有比这些更深一层的意义:摩西不能领百姓进入安息,其实是很切合永恒的真理。摩西代表律法。律法假手于他而设立。在犹太历史上,他即象徵至高无上的律法。然而律法只能叫人知罪,却不能领人进入安息。他只领人到应许的门槛,需要约书亚一一救主耶稣——才能带我们进入佳美之地。

三、神一旦决定即不能反悔。摩西听到神的判决,心里一定又失望又伤痛。他必然多次向神祷告,盼神能改变心意,再给他机会。「那时我恳求耶和华说……求你容我过去,看约但河那边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利巴嫩」(申三25)。摩西心目中的迦南美地,有山,有水,有大麦,有小麦,有葡萄树,有无花果树。那是流奶与蜜之地。这一幅画像,不是那一个画家所能画出来的。也没有一个人像摩西这样,迫切的希望进入这一块应许之地。以前他也曾多次为民向神陈情。为自己求恩泽必然更情词恳切。但是神的心意已定:「耶和华因你们的缘故向我发怒,不应允我,对我说,罢了!你不要向我再题这事。」神赦免了他不顺服的罪,但他必须承受罪所带来的后果。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虽然悔改认罪能蒙神恩赦,但罪的后果仍得承担。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祷告得不到回答。靠圣灵的声音,靠灵里的直觉,我们知道,再祷告也没用了。即使我们祷告三百遍,这根刺也不会被除去。可是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的祷告也已蒙垂听了。我们受的苦乃是后世的鉴戒。神会允许我们登昆斯迦山,看一看那块佳美之地,然后带我们到一个更美的地方。和摩西一样,我们的祷告,等到很久以后,神才实现。摩西等到在变像山上与基督相聚时,才真正踏上迦南地。在还没有实现以前的这段时间,神的话要对我们说,我的恩典够你用;我的能力要在人的软弱上得彰显。但愿神能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免得我们一轻忽大意,就受试探,得罪了神,也使个人的美梦破碎,丧失了佳美的福分。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民数记二十11「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民二十11)。 只是一次失足,一次大意,就使高洁的生命之花受到摧残,使信心的伟人在坚持忍耐,几乎要达终点时,功亏一篑。旷野飘流四十年的生涯眼看就要结束。分散在西乃半岛的以色列会众都聚集在加低斯,在那里扎营了数个月。在那期间,米利暗死了。摩西、亚伦、迦勒、约书亚(也许还有利未人),是出埃及那一代硕果仅存的几个。其馀的都死在旷野。这四个领袖也许都暗自以为在有生之年,他们必然能进入「约但河那边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利巴嫩。」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事情是怎么发生的?由于扎营的人数众多,加低斯的水源很快就耗竭了。在口渴难忍之下,百姓又开始争闹。新生一代也犯上一代的错误,就是爱发怨言。他们忘却了上一代遭惩罚的教训,也不记念四十年来神的眷顾,群起攻击摩西、亚伦。主要的箭头当然是指着摩西。他们抱怨说:宁可和那些遭瘟疫击杀的人同死,也不愿忍受干渴之苦。这一切都怪罪于摩西两兄弟的领导无方。虽然白日有云柱遮荫,吗哪也源源不绝地按时供应,百姓却埋怨吃不到无花果、葡萄和石榴,又没水喝。这一群不满的新生一代,竟是他长久以来寄以厚望的。他们却还是那么幼稚,为
口腹之欲在那儿争闹不休!摩西心中的失望、恼怒是不言而喻的。 在遭受攻击的时候,他仍和往昔的反应一样,先俯伏在会幕门口,直到神的荣光显现。和多年前那次不同的,神虽吩咐摩西持杖,这回却不要他用杖击磐石,只要他用口吩咐磐石流出水来。有神的同在,他的声音就如木杖一样有力,能击石出水。木杖在他信心茁长的阶段,是助益的工具。如今他的信心已磨练成熟,就不必假手于有形的物质了。摩西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必然能完全融入神的心意中;现在被激恼,心中充满失望和气愤,就没有悉心记取神的吩咐。他把会众召聚到磐石前,疾言厉色地责备他们为「背叛的人」,并宣称要为他们使磐石出水。言下之意,是他有行此神迹的本事。说完就举杖击石,而且打了两下。此举全然出于他个人的血气,并非遵照神的吩咐。因为这不顺服、自作主张的行动,他所长年憧憬的愿望即如雪融化。他渴望进入得享安息的应许之地,如今只能遥望,最后带着一丝怅然,长眠在昆斯迦山上。这对我们是何等大的警惕:我们的长处往往也是绊倒我们的短处。毕生洁身自爱的人也会因一点瑕疵而悔恨莫及。「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
他们的地去」(民二十12)。百姓并不因领袖犯罪而遭殃及。磐石依然流出充足的水泉,「会众和他们的牧畜都喝了。」人的不信并不能消灭神的能力。虽然我们小信,神仍然是信实的,因他不能背乎自己,或离弃他所拣选的人。 二、神作决定的原则。(1)摩西的不顺服。神的指示非常清楚:只要吩咐磐石,不用击打。摩西却没有照作,反而击打两下。他以自己的意思和作法代替神的旨意,而他又身为全民的领袖,理当作人民的表率,凡事尊神为圣,却大意行事,自作主张,自然为神所不容。所谓尊神为圣,就是对神和他的话毫无置疑、完全顺从,视之为行事决策的至高准则,绝不轻忽违背。摩西却在盛怒之下,意气用事。所以神责备他:「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摩西并非完全违背神的吩咐,他只是没有完全照作。在神的吩咐之外,又添加掺杂自己的作为。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提醒我们在顺服神的事上要作得彻底。希伯来书说:「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但从上下文来看,也许用「不顺服」取代「不信」更合适。事实上,不信与不顺服是一体的两面。不顺服的人即是对神信心不够;不相信的人必然也不顺从。但愿至高的大祭司,能以两刃的利剑,切除我们内心所有不顺服的
毒瘤,好让我们的信心能增长,透过信心的门进入安息之地。(2)摩西的不信。摩西似乎觉得光说话还不够,总得借助行动及工具来强调才有力。显然在这件事上,他过分倚靠自己,也许也错误的倚靠那根杖,以为它本身有行神迹的能力。他太顾虑这些,以致神责备摩西:「不信我。」以前,摩西对神的信心曾历经多次磨练:在埃及以灾变慑服法老王;伸杖叫红海分开;在旷野日日有吗哪供两百多万民众食用;三十八年的旷野飘流生涯未遭强敌攻击。可是这次他怎么犯了如此大意的失误呢?是不是长年的飘流,历尽沧桑,使他雄伟的气魄耗损了?是不是日夜与那群小信、牢骚满腹的群众周旋,使他的忍耐、信心也折伤了?这些都有可能。突来的风暴不会使古老的橡树倾倒,除非它的内部已腐蚀了。一次的失误足以反映一个人内心在某方面不对了。 有此鉴戒,但愿我们更儆醒祷告,以免失了信心,不单纯倚靠永生神,而仰仗个人的长处及过去的经验。我们要在自己的长处上特别小心,过于自信的结果,往往就轻忽大意,给魔鬼留地步,因而失丧了垂手可得的福分。像摩西那样,进不得迦南地,反而被埋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基督徒在服事工作上,常常都要倚靠那根杖。过去神曾用某些方法,使许多人得救,使
许多人得帮助。我们就奉这些方法为金科玉律。在新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就把过去那一套方法搬出来。这是大错误。神从来不重复用一个方法。新的环境,他要用新的方法。新酒他就用新皮袋装。杖只需要用一次。在神看,这一次只用话语就够了。所以,我们的责任是来求问神,然后就遵照他的旨意行。(3)摩西破坏了豫表的形像。「那磐石就是基督」;基督的心在十字架上遭击打,流出生命之泉,将荒漠变为伊甸园。但他只经历一次的死。「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着。」「我会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这几段经文证明基督的死是一劳永逸、一旦完成就永远生效的事实。磐石既是基督的豫表,那只要被击打一次就够了。然而在旧约里,却被击了两次。这是出于人为的错误,以至破坏了其原有的代表性,所以摩西必须受这么重的惩罚。这也是为什么乌撒伸手想扶约柜,就被击杀。此外,神所以作此决定,还有比这些更深一层的意义:摩西不能领百姓进入安息,其实是很切合永恒的真理。摩西代表律法。律法假手于他而设立。在犹太历史上,他即象徵至高无上的律法。然而律法只能叫人知罪,却不能领人进入安息。他只领人到应许的门槛,需
要约书亚一一救主耶稣——才能带我们进入佳美之地。 三、神一旦决定即不能反悔。摩西听到神的判决,心里一定又失望又伤痛。他必然多次向神祷告,盼神能改变心意,再给他机会。「那时我恳求耶和华说……求你容我过去,看约但河那边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利巴嫩」(申三25)。摩西心目中的迦南美地,有山,有水,有大麦,有小麦,有葡萄树,有无花果树。那是流奶与蜜之地。这一幅画像,不是那一个画家所能画出来的。也没有一个人像摩西这样,迫切的希望进入这一块应许之地。以前他也曾多次为民向神陈情。为自己求恩泽必然更情词恳切。但是神的心意已定:「耶和华因你们的缘故向我发怒,不应允我,对我说,罢了!你不要向我再题这事。」神赦免了他不顺服的罪,但他必须承受罪所带来的后果。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虽然悔改认罪能蒙神恩赦,但罪的后果仍得承担。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祷告得不到回答。靠圣灵的声音,靠灵里的直觉,我们知道,再祷告也没用了。即使我们祷告三百遍,这根刺也不会被除去。可是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的祷告也已蒙垂听了。我们受的苦乃是后世的鉴戒。神会允许我们登昆斯迦山,看一看那块佳美之地,然后带我们到一个更美的地方。和摩西一
样,我们的祷告,等到很久以后,神才实现。摩西等到在变像山上与基督相聚时,才真正踏上迦南地。在还没有实现以前的这段时间,神的话要对我们说,我的恩典够你用;我的能力要在人的软弱上得彰显。但愿神能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免得我们一轻忽大意,就受试探,得罪了神,也使个人的美梦破碎,丧失了佳美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