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华人加入教会?

网上见证专辑 by

《多维时报》记者邹兴睿报导

确切地说,陈小敏是在2001年9月11日才开始相信,上帝对他真的是存在的。那天他因为平生第一次送已经8岁的儿子上学而误了工,躲过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恐怖袭击。s

“我心存内疚许久,911前晚才决定付诸行动,送儿子上一次学,”事隔两年多,陈小敏还是絮絮叨叨地跟很多人讲这段故事,那一天成了他走向新的信仰标记,似乎就是从那天起,在他的心中突然便有了上帝的召唤。因为除了上帝,还有任何什么别的事情,可以解释在那样一个隐藏着巨大劫难的清早,他冥冥之中愧对儿子的感觉,可以解释他为何改变多年的习惯,自己送子上学了呢?

而911之后发生的一切更让他对主深信不疑。他世贸中心办公室内所有的法律书籍和文件都被烧掉了,但不久之后,打官司的对手律师居然一个个将正在进行的诉讼的文件送到他手中,法律出版社也免费补充了一套套的书刊。经常给客户解释这条文那规范的陈小敏开始觉得,很多事情是人类无法解释和掌握的,从前自己强求的一切一下子可以变得如此微不足道,他比以往更在意身边的亲人和生活,事业竟然也随着内心的趋于宁静而更快地发达起来。

信神之前陈小敏,经常梦见自己错过截止日期或者晚了做什么事,以往事事都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他,信主之后不再和别人争的脸红脖子粗了。他对多维说自己的平安和喜乐是前所未有的,而生意更加红火更加兴旺,自己把一副重担交了出去,神给了他更通达的道路。以往事业第一的他现在家庭第一,没事的时候花更多的时间陪家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从前常常做长期计划的他现在大多只做短期计划,整个人发反而更轻松更充沛,他说自己信主信得很平和,生活的改变也自然而然的顺畅和欢悦起来。

像陈小敏一样,很多华人来到美国以后,都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当然不可能都是因为一个突然的事件改变了自己看世界的视线,也不一定都信奉同样一种宗教,但他们内心深处有个信仰在支撑着他们的感觉是相通的,这种感觉或者让他们经历百般艰苦也不退缩,在异乡更轻松地打拼生活,或者让他们在美国更溶入一个大的群体,或者只是让他们拥有一份更安宁自然的心境。

华人教堂无处不在newsnet.com)

/////images/upload/20061115144255810.jpg

在布道中段休息时与教友交谈。(邹兴睿摄)世界上各重要的宗教教派在美国都拥有信徒。目前美国全国约有250多个宗教派别,33万多个地方性教会团体,36万多名传教士,各种宗教教会成员达1.72亿人之多,占全国人口的69%。此外,美国还有大约7,000万没有加入支委会组织的宗教信徒,占全国人口的28%。事实上,全国97%的人都信教,只有3%的人不信教。在众多的宗教信待中,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人数最多,有7,200万,其次是罗马天主教,约有5,000万。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在美国的华人教会已从50年前的66所,增加到1,000多所。另据角声网站资料,华人教会仅纽约各区就有100个以上,芝加哥33家,新泽西16家,从东岸到西岸,从美国到加拿大,再到欧洲,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华人的教堂。纪录片《十字架耶稣在中国》近来在华人当中广泛流传。

但华人信众目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因为信徒和慕道友的队伍在不断的扩大,网上的资料仅仅是估计而来,一位牧师对多维说:“教会的华人总数是个开放式不断上升的增长趋势,仅在十几年前,想找到一个华人教会很不容易,而现在可以说是举手之劳。”仅新泽西华人聚居最多的中部地区,每个教堂就有几百到几千人不等。新泽西华人福音会的退休牧师陈炎新对多维说:“从前香港台湾来的弟兄姊妹较多,他们多数已经在教会的熏陶下耳濡目染,最近几年大陆的教友越来越多,而且一来就是一家,他们中第二代受洗的人数也非常多。”

华人教堂近年来在美国遍地开花,而加入教会的华人中也不乏那些在共产党国家生活了一辈子,相信共产主义一辈子的人,他们转向耶稣,竟也像当初相信共产主义一样坚决。82岁的退休牧师陈炎新事主52年,他告诉多维记者说,他遇到共产党员自己转而主动信教的人。比如一个教友开始怎么也不信主,因为他自己是给别人办理加入共产党的人,他怎么也觉得自己不会相信一种宗教。但后来他平心静气地接受了洗礼,并非因为信仰共产主义错了,而是他开始觉得,基督教的信仰带给他的生命更多的意义。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大陆人都发现,他们似乎很难再相信什么“神”,好像没有什么宗教可以比得上当初他们闹革命时的那番热情和理想,对这批人来说,接触教会中的一些教义和信条就似乎是在重新经历那个时代的某些类似的狂热,不仅让他们心中不舒服,而且是充满怀疑。陈小敏就这样对多维说:“国内经历过文革,切身体会了那场造神运动的狂热和虚无,不再相信什么了。”后来的美国生活的经历当然让他改变了不少,特别是911逃过劫难以后,他觉得,那么多人的生命都脱离既定轨道,不可解释,也不可预测。做了多年律师的他“法律是社会安定的最低门槛,而多数人都相信,宗教可以在更广大的意义上行使比法律更有效的约束和指引。”不是每个人都有陈小敏那么离奇的经历和内心里对信神与否的挣扎,不同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需要,他们在教会中寻求的东西和得到的也不尽相同。年轻的夫妻到教会为了更好的婚姻,面临崩溃的家庭到教会寻求和解,老人们去教会交得了更多的朋友,常青俱乐部的老人们读圣经的专心让教会的工作人员很感动,很多老人大半辈子都过去了,认认真真地读圣经开始信主。张伯笠说自己的父亲很早参加革命,而且还是信佛的,后来退了几年前开始信基督。

藉神的力量走过生活的磨难

/////images/upload/20061115144259609.jpg

张伯笠和留学生讨论传导内容和自身经历。(邹兴睿摄)

被通缉的天安门21名学生领袖之一张伯笠,一点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信神。但在他逃亡的途中,东北农户中的普通百姓给了他最真挚的爱,他险些冻死在苏联的大雪中,又在深山中像野人一样生活了两年,来到美国后,他又患肺癌和肾衰竭,两度从死亡线走回,他说这些磨难都是藉着神的力量,心中没有耶稣的人,容易在生活重创的时候走上绝路,“我很普通,这都是圣灵的感动和指引。”曾经做过记者和作家的张伯笠现在成了一名小有知名度的牧师,2月14**还在新州美德教会布道讲授“寻觅真爱”,据他说,在一次传道中,他还让近千人跟着他信了神。(

/////images/upload/2006111514433111.jpg

新泽西华人福音会的Hillman和表弟Stephen带领教堂青少年乐队伴奏唱圣歌。(邹兴睿摄)

21岁的HillmanLam是新泽西华人福音会青少年的大哥哥。Hillman对多维说,他在教会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他和表弟Stephen现在带领教堂青少年乐队弹吉他,敲架子鼓,而这些技能都是4年中在教会中练就的。他说,自己父母双亡,是神给了自己很多很好的机会,他也愿意在教会和大家分享,他说他和姐姐在阿姨家生活期间,阿姨待他们象亲生孩子一样。他在教会里生活也让他感觉到人生比较有目标,烦恼来时有人听他诉说,连最开始不好的英文都得到了锻炼。ewsnet.com)

更多的华人是因为教友们先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而转变信仰的。一位华人女性告诉多维记者,她的第一个孩子夭折,茫然无措之中得到了教会的帮助,教友们帮她处理了孩子的后事,并告诉她每一点细节。教会的姐妹从此成了她的朋友,现在尽管她离婚了,不过在主的指引下她坚定地走了过来,心里自有一份平安和喜乐。社交生活因教会而色彩斑斓

华人在美国活动的圈子和范围事实上并不大,因此不少人还把教会作为一个在美国的社交场合,教会在一些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社交场面的角色。比如那个若歌教会的学生就告诉多维记者,她的社交生活因为教会完全改变。来美国之前,她是个优秀的学生,除了学习好像什么也不会,连交男朋友都不会,没有人主动来找她交往。

她对多维说:“我在国内还算备受瞩目的好学生,到了美国发现没有了自己的交友圈子,学习成绩连中等都不是,我感到绝望,也拒绝别人的帮助,因为觉得他们都在嘲笑我。”后来她接触到那些基督徒,觉得他们看起来快乐又平安,努力工作但从不强求自己。她进了教堂,也信了主,从此她好像整个心都放开了,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也结婚生子,一切都让她满足。

她说:“如果当时不去教会,我现在没有这么开朗,很可能得自闭症,也可能到现在还没嫁出去。”(

来自台湾国立大学后到密歇根读软体设计的MackleLee是责教会网站和联系。他的网站中包括很多历史和现代教会的内容介绍,他说以往教会就是有这样一项功能的,美国小村庄和一些小镇的大事都是在教堂里完成的,直到现在美国人的教堂也仍就是社交的重要场合。很多人也在这里结识了更多的兄弟姊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还有人找到了共同兴趣的朋友。华人在美国活动的圈子和范围事实上并不大,他们在教会中得到更多的咨询,相互帮忙解决生活里同样碰到的困难,交流经验,还能品尝到家乡的菜肴。

融入美国社会之路

如果说生活的苦难让张伯笠心中多了神的指引,新州若歌教会的Jackie信教却是有着更现实的想法,她告诉多维说:“到教会来是为了给孩子一把‘尺子’。”她认为很多家长都有着相同的想法,就是在美国的生活环境中,她们这样的第一代移民似乎难以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但他们都期望自己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接受更现实的全面教育,而在美国的文化中,圣经好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那里面的故事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美国孩子沟通。更重要的是,子女的生活中有了教会教育便就像多了一个生活的准则,他们长大成人以后,更容易心有所依,融入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

平淡生活中的爱护与和睦富兰克林教会的唐维下飞机的第二天就信了主。来美国的头一晚她住在一对教友夫妻家里,还在倒时差的她睡不着就翻起了他们给自己的小册子,而在他们给自己那个小册子时,她还有点反感。她坦白的说,第二天和他们到教会去的自己立刻信了主,但仍然有点犹豫,并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就信了;但是,后来不过看到了他们夫妻之间那种爱护与和睦,也经历了他们给自己的帮助,这些潜移默化的感受让她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能像他们那样喜乐的生活给人以帮助。现在信主半年的她告诉记者觉得越来越虔诚,学理工的她说一个教授讲科学能解释很多东西,甚至人类的来源,但是从0到1这个态的变化永远无法说清,只能交给神。她说几天前他们中一个中科院的博士后信主了,让她们特别感动,因为一直以来这个博士后都是特别理性很少盲从的人,这份信神的决定也一定是最郑重的。

陈炎新牧师:《圣经》是“神的话”

富兰克林教会的李孝嘉说教会的生活正对华人的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只给他一分钟的时间传福音,他会说:“主耶稣是人类救主,跟随他就得到永远的生命。”e

陈炎新牧师说,在教会长大的孩子不会走歪路,他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接受的也都是神的指导。他说,《圣经》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神的话”,是“生命的粮食”,在心灵和神的直接交通中去经历神是每个人最开心的事。来教会的小孩子基本上是受洗的,他们从小和神建立了关系,为他祈祷,也会得到神的佑护,帮他们解决今后生活道路上的问题。在新泽西华人福音会组织的小孩子们对家长的“感恩会”上,孩子们以自己做的食物,自己排练的节目都表达着对父母的爱和回报,这也就是家长们的期待。富兰克林教会的MackleLee说,小孩子在教会长大,教会的活动与生活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准则;儿童班和家庭聚会中孩子们聚在一起不仅非常开心,还能在一个健康有益的团体中共同长大,这些都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团体观念。

美德教会主要负责带留学生弟兄姊妹的Grace来自香港,她说从中学开始信教的自己来美国的20几年里,因为常常搬家所以去过大概10个教会。每个教会的行政结构和风格都不一样,包括他们的侧重点和活动形式都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家庭聚会,团契,查经班和教会中的主要活动等,人们通常会选择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

20年来,Grace带过很多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20几岁到30几岁都有。她说,教会会帮助这些刚来美国的学生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接飞机,找住所,招待他们在教会吃饭,直到帮他们买菜,学车,放假的时候组织他们一起去旅游,而这些教会带出来的老生再接下去带新生。Grace说,这是教会的其中一项工作,教会希望为这些孤身在外的大学生给与帮助,但是并不要求他们一定要信教,有兴趣的跟着其他教会的教友走得更近留下来,走了的只要对教会有个初步的认识和良好的印象就足够了。这些留学生中也有不少人走上了信主的道路,因为教会像个大家庭给了这些游子温暖。Grace说,教会这个比学校开阔的社交圈也让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们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获得了更多的帮助,让他们觉得在美国不再是孤身一人或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家庭。

Grace说这些大陆新移民中很多是无神论,知本论的持有者,不过他们其实更容易接受耶稣的存在,他们的思想比较开阔,看的面也比较广,这些人当中信主之前就读过圣经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当中多数功课和家庭负担都很重,家人的期望也非常高,所以压力很大,所以来到教会缓解这种压力寻求寄托。在教会中得到的放松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释放,能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在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接触过程中也感觉到这些孩子中有些人想完全地抛开过去,重新来过。(chinesen

几经转折回归教会

“天底下的饼干那么多,我不去尝怎么会知道是什么滋味呢?”生长在基督教家庭的吴文逊14岁离开信奉的主,29岁又回到主的面前,其间几经转折,照他的话说“浪荡了15年又转回来了。”(

把什么都尝遍了一圈的他却被自己视为“狂放不羁”同样离开主又回来的弟弟震撼了。因为弟弟喜欢上了教会的女友,他也跟着参加了教会的活动,于是以往一晚赶三场舞会的他烟不抽了,酒不喝了,牌不打了,舞也不跳了。他内心想着自己“坚持不了几天”,弟弟却告诉他自己要重新受洗,结果他又给弟弟戴了顶“爱情基督徒”的帽子,没想到因为女友出国为表明心意的弟弟受洗了,去送衣服的他从门缝中看见从来不落泪的弟弟跪在墙角痛哭,他内心里受到了莫大的震动。事后弟弟告诉他,就是一夜连赶三场舞会,曲终人散之后的空虚仍将不可避免,而把自己交给神,那个狂野的旧我就会死去了,一个新我将会因主而降生。他说,看到获得新生的弟弟得着了永恒的快乐和不变的平安,感到主才是自己终身的依托。(

/////images/upload/2006111514435322.jpg

富兰克林教会。(多维社)吴文逊的弟弟现在已经是一位牧师,而他也在弟弟当年受洗后随即回归主耶稣的面前。他说那种感觉好似“蓦然回首,我神就在灯火阑珊处。”在他看来,人认识神倒不如说神认识人,是一个双方是相互找寻相的过程,自己看过了一大圈,也不耽误时间。因为流浪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更有回家的温暖感觉。吴文逊现在是教会里面传福音的老师。吴文逊和妻子是在教会中相识,他说夫妻之间就像两个反向转的齿轮,要互相磨一辈子,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吵架就像润滑油一样让两个人越磨越顺。他的齿轮理论也应用在和神的交流上,每天和神诉说,和神争战。他说自己是个生意人,曾经赚过,也曾经赔的一塌糊涂,不过他都熬过来了,他说“一切都有神的带领。”(

他人生的第二次巨大震动是在做开颅手术,妻子为自己祈祷,说“神啊,我不能没有这个人!”教会的一些弟兄为他夜里起来祷告,甚至上班时也到卫生间为他祷告。他说这些教友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刻为他祷告,让他更迫切觉得对主的依靠。他说自己在教会是个爱挖苦人爱卖小聪明的人,可是弟兄姊妹还是那么的爱他,为他祷告,为他祈祷平安。

几经辗转又回到主面前的他说,人和神的关系是父子、母子、夫妻和朋友这四中关系的综合,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圣洁的人,去和神接近,他说越和神亲近,越容易让步,谅解和饶恕他人。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多维时报》记者邹兴睿报导 确切地说,陈小敏是在2001年9月11日才开始相信,上帝对他真的是存在的。那天他因为平生第一次送已经8岁的儿子上学而误了工,躲过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恐怖袭击。s “我心存内疚许久,911前晚才决定付诸行动,送儿子上一次学,”事隔两年多,陈小敏还是絮絮叨叨地跟很多人讲这段故事,那一天成了他走向新的信仰标记,似乎就是从那天起,在他的心中突然便有了上帝的召唤。因为除了上帝,还有任何什么别的事情,可以解释在那样一个隐藏着巨大劫难的清早,他冥冥之中愧对儿子的感觉,可以解释他为何改变多年的习惯,自己送子上学了呢? 而911之后发生的一切更让他对主深信不疑。他世贸中心办公室内所有的法律书籍和文件都被烧掉了,但不久之后,打官司的对手律师居然一个个将正在进行的诉讼的文件送到他手中,法律出版社也免费补充了一套套的书刊。经常给客户解释这条文那规范的陈小敏开始觉得,很多事情是人类无法解释和掌握的,从前自己强求的一切一下子可以变得如此微不足道,他比以往更在意身边的亲人和生活,事业竟然也随着内心的趋于宁静而更快地发达起来。 信神之前陈小敏,经常梦见自己错过截
止日期或者晚了做什么事,以往事事都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他,信主之后不再和别人争的脸红脖子粗了。他对多维说自己的平安和喜乐是前所未有的,而生意更加红火更加兴旺,自己把一副重担交了出去,神给了他更通达的道路。以往事业第一的他现在家庭第一,没事的时候花更多的时间陪家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从前常常做长期计划的他现在大多只做短期计划,整个人发反而更轻松更充沛,他说自己信主信得很平和,生活的改变也自然而然的顺畅和欢悦起来。 像陈小敏一样,很多华人来到美国以后,都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当然不可能都是因为一个突然的事件改变了自己看世界的视线,也不一定都信奉同样一种宗教,但他们内心深处有个信仰在支撑着他们的感觉是相通的,这种感觉或者让他们经历百般艰苦也不退缩,在异乡更轻松地打拼生活,或者让他们在美国更溶入一个大的群体,或者只是让他们拥有一份更安宁自然的心境。 华人教堂无处不在newsnet.com) imagesupload20061115144255810.jpg 在布道中段休息时与教友交谈。(邹兴睿摄)世界上各重要的宗教教派在美国都拥有信徒。目前美国全国约有250多个宗教派别
,33万多个地方性教会团体,36万多名传教士,各种宗教教会成员达1.72亿人之多,占全国人口的69%。此外,美国还有大约7,000万没有加入支委会组织的宗教信徒,占全国人口的28%。事实上,全国97%的人都信教,只有3%的人不信教。在众多的宗教信待中,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人数最多,有7,200万,其次是罗马天主教,约有5,000万。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在美国的华人教会已从50年前的66所,增加到1,000多所。另据角声网站资料,华人教会仅纽约各区就有100个以上,芝加哥33家,新泽西16家,从东岸到西岸,从美国到加拿大,再到欧洲,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华人的教堂。纪录片《十字架耶稣在中国》近来在华人当中广泛流传。 但华人信众目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因为信徒和慕道友的队伍在不断的扩大,网上的资料仅仅是估计而来,一位牧师对多维说:“教会的华人总数是个开放式不断上升的增长趋势,仅在十几年前,想找到一个华人教会很不容易,而现在可以说是举手之劳。”仅新泽西华人聚居最多的中部地区,每个教堂就有几百到几千人不等。新泽西华人福音会的退休牧师陈炎新对多维说:“从前香港台湾来的弟兄姊妹较多,他
们多数已经在教会的熏陶下耳濡目染,最近几年大陆的教友越来越多,而且一来就是一家,他们中第二代受洗的人数也非常多。” 华人教堂近年来在美国遍地开花,而加入教会的华人中也不乏那些在共产党国家生活了一辈子,相信共产主义一辈子的人,他们转向耶稣,竟也像当初相信共产主义一样坚决。82岁的退休牧师陈炎新事主52年,他告诉多维记者说,他遇到共产党员自己转而主动信教的人。比如一个教友开始怎么也不信主,因为他自己是给别人办理加入共产党的人,他怎么也觉得自己不会相信一种宗教。但后来他平心静气地接受了洗礼,并非因为信仰共产主义错了,而是他开始觉得,基督教的信仰带给他的生命更多的意义。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大陆人都发现,他们似乎很难再相信什么“神”,好像没有什么宗教可以比得上当初他们闹革命时的那番热情和理想,对这批人来说,接触教会中的一些教义和信条就似乎是在重新经历那个时代的某些类似的狂热,不仅让他们心中不舒服,而且是充满怀疑。陈小敏就这样对多维说:“国内经历过文革,切身体会了那场造神运动的狂热和虚无,不再相信什么了。”后来的美国生活的经历当然让他改变了不少,特别是911逃过劫难以后,他觉得
,那么多人的生命都脱离既定轨道,不可解释,也不可预测。做了多年律师的他“法律是社会安定的最低门槛,而多数人都相信,宗教可以在更广大的意义上行使比法律更有效的约束和指引。”不是每个人都有陈小敏那么离奇的经历和内心里对信神与否的挣扎,不同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需要,他们在教会中寻求的东西和得到的也不尽相同。年轻的夫妻到教会为了更好的婚姻,面临崩溃的家庭到教会寻求和解,老人们去教会交得了更多的朋友,常青俱乐部的老人们读圣经的专心让教会的工作人员很感动,很多老人大半辈子都过去了,认认真真地读圣经开始信主。张伯笠说自己的父亲很早参加革命,而且还是信佛的,后来退了几年前开始信基督。 藉神的力量走过生活的磨难 imagesupload20061115144259609.jpg 张伯笠和留学生讨论传导内容和自身经历。(邹兴睿摄) 被通缉的天安门21名学生领袖之一张伯笠,一点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信神。但在他逃亡的途中,东北农户中的普通百姓给了他最真挚的爱,他险些冻死在苏联的大雪中,又在深山中像野人一样生活了两年,来到美国后,他又患肺癌和肾衰竭,两度从死亡线走回,他说这些磨难都是藉着神
的力量,心中没有耶稣的人,容易在生活重创的时候走上绝路,“我很普通,这都是圣灵的感动和指引。”曾经做过记者和作家的张伯笠现在成了一名小有知名度的牧师,2月14**还在新州美德教会布道讲授“寻觅真爱”,据他说,在一次传道中,他还让近千人跟着他信了神。( imagesupload2006111514433111.jpg 新泽西华人福音会的Hillman和表弟Stephen带领教堂青少年乐队伴奏唱圣歌。(邹兴睿摄) 21岁的HillmanLam是新泽西华人福音会青少年的大哥哥。Hillman对多维说,他在教会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他和表弟Stephen现在带领教堂青少年乐队弹吉他,敲架子鼓,而这些技能都是4年中在教会中练就的。他说,自己父母双亡,是神给了自己很多很好的机会,他也愿意在教会和大家分享,他说他和姐姐在阿姨家生活期间,阿姨待他们象亲生孩子一样。他在教会里生活也让他感觉到人生比较有目标,烦恼来时有人听他诉说,连最开始不好的英文都得到了锻炼。ewsnet.com) 更多的华人是因为教友们先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而转变信仰的。一位华人女性告诉多维
记者,她的第一个孩子夭折,茫然无措之中得到了教会的帮助,教友们帮她处理了孩子的后事,并告诉她每一点细节。教会的姐妹从此成了她的朋友,现在尽管她离婚了,不过在主的指引下她坚定地走了过来,心里自有一份平安和喜乐。社交生活因教会而色彩斑斓 华人在美国活动的圈子和范围事实上并不大,因此不少人还把教会作为一个在美国的社交场合,教会在一些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社交场面的角色。比如那个若歌教会的学生就告诉多维记者,她的社交生活因为教会完全改变。来美国之前,她是个优秀的学生,除了学习好像什么也不会,连交男朋友都不会,没有人主动来找她交往。 她对多维说:“我在国内还算备受瞩目的好学生,到了美国发现没有了自己的交友圈子,学习成绩连中等都不是,我感到绝望,也拒绝别人的帮助,因为觉得他们都在嘲笑我。”后来她接触到那些基督徒,觉得他们看起来快乐又平安,努力工作但从不强求自己。她进了教堂,也信了主,从此她好像整个心都放开了,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也结婚生子,一切都让她满足。 她说:“如果当时不去教会,我现在没有这么开朗,很可能得自闭症,也可能到现在还没嫁出去。”( 来自台湾国立大学后到密歇根读
软体设计的MackleLee是责教会网站和联系。他的网站中包括很多历史和现代教会的内容介绍,他说以往教会就是有这样一项功能的,美国小村庄和一些小镇的大事都是在教堂里完成的,直到现在美国人的教堂也仍就是社交的重要场合。很多人也在这里结识了更多的兄弟姊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还有人找到了共同兴趣的朋友。华人在美国活动的圈子和范围事实上并不大,他们在教会中得到更多的咨询,相互帮忙解决生活里同样碰到的困难,交流经验,还能品尝到家乡的菜肴。 融入美国社会之路 如果说生活的苦难让张伯笠心中多了神的指引,新州若歌教会的Jackie信教却是有着更现实的想法,她告诉多维说:“到教会来是为了给孩子一把‘尺子’。”她认为很多家长都有着相同的想法,就是在美国的生活环境中,她们这样的第一代移民似乎难以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但他们都期望自己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接受更现实的全面教育,而在美国的文化中,圣经好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那里面的故事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美国孩子沟通。更重要的是,子女的生活中有了教会教育便就像多了一个生活的准则,他们长大成人以后,更容易心有所依,融入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 平
淡生活中的爱护与和睦富兰克林教会的唐维下飞机的第二天就信了主。来美国的头一晚她住在一对教友夫妻家里,还在倒时差的她睡不着就翻起了他们给自己的小册子,而在他们给自己那个小册子时,她还有点反感。她坦白的说,第二天和他们到教会去的自己立刻信了主,但仍然有点犹豫,并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就信了;但是,后来不过看到了他们夫妻之间那种爱护与和睦,也经历了他们给自己的帮助,这些潜移默化的感受让她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能像他们那样喜乐的生活给人以帮助。现在信主半年的她告诉记者觉得越来越虔诚,学理工的她说一个教授讲科学能解释很多东西,甚至人类的来源,但是从0到1这个态的变化永远无法说清,只能交给神。她说几天前他们中一个中科院的博士后信主了,让她们特别感动,因为一直以来这个博士后都是特别理性很少盲从的人,这份信神的决定也一定是最郑重的。 陈炎新牧师:《圣经》是“神的话” 富兰克林教会的李孝嘉说教会的生活正对华人的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只给他一分钟的时间传福音,他会说:“主耶稣是人类救主,跟随他就得到永远的生命。”e 陈炎新牧师说,在教会长大的孩子不会走歪路,他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
,接受的也都是神的指导。他说,《圣经》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神的话”,是“生命的粮食”,在心灵和神的直接交通中去经历神是每个人最开心的事。来教会的小孩子基本上是受洗的,他们从小和神建立了关系,为他祈祷,也会得到神的佑护,帮他们解决今后生活道路上的问题。在新泽西华人福音会组织的小孩子们对家长的“感恩会”上,孩子们以自己做的食物,自己排练的节目都表达着对父母的爱和回报,这也就是家长们的期待。富兰克林教会的MackleLee说,小孩子在教会长大,教会的活动与生活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准则;儿童班和家庭聚会中孩子们聚在一起不仅非常开心,还能在一个健康有益的团体中共同长大,这些都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团体观念。 美德教会主要负责带留学生弟兄姊妹的Grace来自香港,她说从中学开始信教的自己来美国的20几年里,因为常常搬家所以去过大概10个教会。每个教会的行政结构和风格都不一样,包括他们的侧重点和活动形式都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家庭聚会,团契,查经班和教会中的主要活动等,人们通常会选择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 20年来,Grace带过很多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20几岁到30几岁都有。她
说,教会会帮助这些刚来美国的学生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接飞机,找住所,招待他们在教会吃饭,直到帮他们买菜,学车,放假的时候组织他们一起去旅游,而这些教会带出来的老生再接下去带新生。Grace说,这是教会的其中一项工作,教会希望为这些孤身在外的大学生给与帮助,但是并不要求他们一定要信教,有兴趣的跟着其他教会的教友走得更近留下来,走了的只要对教会有个初步的认识和良好的印象就足够了。这些留学生中也有不少人走上了信主的道路,因为教会像个大家庭给了这些游子温暖。Grace说,教会这个比学校开阔的社交圈也让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们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获得了更多的帮助,让他们觉得在美国不再是孤身一人或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家庭。 Grace说这些大陆新移民中很多是无神论,知本论的持有者,不过他们其实更容易接受耶稣的存在,他们的思想比较开阔,看的面也比较广,这些人当中信主之前就读过圣经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当中多数功课和家庭负担都很重,家人的期望也非常高,所以压力很大,所以来到教会缓解这种压力寻求寄托。在教会中得到的放松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释放,能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在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接触过程中也感觉到这些
孩子中有些人想完全地抛开过去,重新来过。(chinesen 几经转折回归教会 “天底下的饼干那么多,我不去尝怎么会知道是什么滋味呢?”生长在基督教家庭的吴文逊14岁离开信奉的主,29岁又回到主的面前,其间几经转折,照他的话说“浪荡了15年又转回来了。”( 把什么都尝遍了一圈的他却被自己视为“狂放不羁”同样离开主又回来的弟弟震撼了。因为弟弟喜欢上了教会的女友,他也跟着参加了教会的活动,于是以往一晚赶三场舞会的他烟不抽了,酒不喝了,牌不打了,舞也不跳了。他内心想着自己“坚持不了几天”,弟弟却告诉他自己要重新受洗,结果他又给弟弟戴了顶“爱情基督徒”的帽子,没想到因为女友出国为表明心意的弟弟受洗了,去送衣服的他从门缝中看见从来不落泪的弟弟跪在墙角痛哭,他内心里受到了莫大的震动。事后弟弟告诉他,就是一夜连赶三场舞会,曲终人散之后的空虚仍将不可避免,而把自己交给神,那个狂野的旧我就会死去了,一个新我将会因主而降生。他说,看到获得新生的弟弟得着了永恒的快乐和不变的平安,感到主才是自己终身的依托。( imagesupload2006111514435322.jpg 富兰克
林教会。(多维社)吴文逊的弟弟现在已经是一位牧师,而他也在弟弟当年受洗后随即回归主耶稣的面前。他说那种感觉好似“蓦然回首,我神就在灯火阑珊处。”在他看来,人认识神倒不如说神认识人,是一个双方是相互找寻相的过程,自己看过了一大圈,也不耽误时间。因为流浪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更有回家的温暖感觉。吴文逊现在是教会里面传福音的老师。吴文逊和妻子是在教会中相识,他说夫妻之间就像两个反向转的齿轮,要互相磨一辈子,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吵架就像润滑油一样让两个人越磨越顺。他的齿轮理论也应用在和神的交流上,每天和神诉说,和神争战。他说自己是个生意人,曾经赚过,也曾经赔的一塌糊涂,不过他都熬过来了,他说“一切都有神的带领。”( 他人生的第二次巨大震动是在做开颅手术,妻子为自己祈祷,说“神啊,我不能没有这个人!”教会的一些弟兄为他夜里起来祷告,甚至上班时也到卫生间为他祷告。他说这些教友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刻为他祷告,让他更迫切觉得对主的依靠。他说自己在教会是个爱挖苦人爱卖小聪明的人,可是弟兄姊妹还是那么的爱他,为他祷告,为他祈祷平安。 几经辗转又回到主面前的他说,人和神的关系是父子、母子、夫妻和朋友这
四中关系的综合,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圣洁的人,去和神接近,他说越和神亲近,越容易让步,谅解和饶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