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四章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告诉孩子,你真棒! by 卢勤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

和谐的环境,能够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出孩子的潜力。

我的母校——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一直坚持开展"和谐教育"。校长卓力是个有心人,他一直致力于建设整体和谐的校园环境,他提出校园虽小,但"小场地要做大文章",“让校园处处会说话"。你看,校园里处处是亲切的"提醒":花草、果树对你说"你要对我好,我就冲你笑"。

水龙头对你说:“关紧我,别让我流泪”。

厕所对你说:“我干净你也高兴”,“来时匆匆,去时冲冲”。

游乐场对你说:“小心对待我,愁少欢乐多”。

楼道里对你说"从我身边过,请你爱护我","你爱清洁,说明你讲文明"。

校园里到处是充满和谐思想的提示语。像"礼貌使你变得高雅";"助人能使你得到快乐";"谦让能使你增添美德"。

想像得出,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快乐!

作为孩子来说,他们不仅希望自己有个和谐的校园环境,还希望自己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但是,今天,许多孩子家庭的环境不容乐观。

一次,我做为嘉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交流》节目,担任"专家点评"的角色。这次节目的话题是:从李玲玉的家庭教育看中外家庭教育的异同。

演播厅里,坐满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大学生。大家熟悉的青年歌唱家李玲玉坐在主宾席上。几年前,李玲玉嫁给一个加拿大人,生了一个儿子。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歌星,舞台下竟是那样平和、自然。

主持人问她:“这几年没见你在舞台上露面,你在做什么?”

“相夫教子。”李玲玉脱口而出。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和你的‘洋先生-杰瑞有过矛盾吗?”

“矛盾很大。在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上矛盾尤其大。”

“你打过孩子吗?”主持人问李玲玉。

“打过。”李玲玉坦白地说:“儿子3岁就有小脾气,很倔。有一次,在我父母家,全家人吃饭时,儿子用上海话骂我‘傻瓜-,我妈竟在一边笑着说:‘孩子会骂人了!-我很生气,就使劲用筷子抽孩子的脸,儿子脸上顿时出现了两道红印。我妈急了,冲我喊:‘有你这么教育孩子的吗?-我不服气,心想,小时候,你不是也打过我吗!杰瑞也说我不对。我更生气了,大喊着:‘我教育孩子时,你们谁也不许管!-我把孩子拖到浴室,狠狠地教训了他,用我妈小时打我的方法:拧大腿内侧,那里最疼。孩子惊呆了,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心里好疼。”

事后,杰瑞找到李玲玉谈心。对她说:“如果今天的事发生在加拿大,你的孩子完全可以拨打911求助,儿子就要被政府收养了,你就没有当母亲的权利了!”

“那你来管!”李玲玉没好气地说。

杰瑞真的"上场"了,他担负起带孩子的责任。

李玲玉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发现儿子变了。她说:“儿子能主动用英语和别人交流,有了错误,会主动说‘Sorry-,会用商量的口气和我说话,比如:‘你能带我出去玩吗?-杰瑞不在家时,儿子很想他,我问他为什么爸爸不在就想,妈妈不在却无所谓?儿子平静地说:‘爸爸和我一起玩。’”

“我很诧异,仔细观察杰瑞,发现他跟儿子像朋友一样,装猪、扮狗,滚爬到一块儿。我也开始学着他的样子和孩子一起玩。有时我错了,儿子会认真地对我说,你说声‘对不起-才能救命!”

和谐,建立在平等的基石上。“和孩子一起玩”,这就是和谐。

儿童一降生便有着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的开发,不是靠说教、打骂,而是靠"和成人一起玩"。对儿童来说,"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是父母对他最高的褒奖。

李玲玉的儿子就是在杰瑞创造的和谐环境中,懂得了游戏的规则,学会与人相处。而那种"以大欺小"的教育方法,往往使孩子对世界产生恐惧。

我曾去张家口市一所小学和同学交流,一个男孩告诉我:“我爸最爱看的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每次考试考坏了,他就把我狠狠揍一顿,然后严肃地说:‘记住,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恶劣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厌恶学习,计较得失,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甚至心怀仇恨。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实验发现:“成年人有时会表现出毫无原因的恐惧,这种情况大多来自于幼年时期的暴力事件。”他告诫父母:“我们一个行为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不仅会影响现在,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将来。”儿童需要的是一个和谐的世界。因为和谐是儿童心灵的营养,只有在和谐的土壤中,儿童的心灵才有可能得到健康成长。

和谐是美。

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

圣诞节,我收到一份极不平常的礼物。

下午,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她身穿红色外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脸上带着一丝忧伤,俨然一位"天使"。

“真美!”我暗自赞叹。

“我听过你的报告。我是为我的孩子来的。”"天使"平静地说。

“你有孩子?我看你自己还像个孩子,这么年轻,这么青春!”

“谢谢!”她轻声说,“我听你在报告中说,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课外书,他们渴望读到课外书。今天,我带来了一万六千块钱,想以女儿的名义捐赠‘手拉手书屋。”

“我代表农村孩子谢谢你的女儿,她上几年级了?”我又惊又喜,充满感激。

“我女儿今年8岁,上小学三年级,她非常爱看书,只是她再也看不到了,她死了”

我惊呆了:“她怎么了?出了什么意外?”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天使"妈妈极力控制自己的悲伤,含着泪讲述着:

“今年中秋节的前一天,金星离月球最近的那天晚上,她女儿到窗口看星星,不小心从六楼的窗户掉下去我进屋的时候只看见桌上摊着写了一半的作业”

怎么会这样?“出事前,她有没有不愉快的事发生?”我担心有别的原因。

“没有,完全没有。她学习很好,跟同学们处得也很好,她很快乐,也很漂亮。这一切完全是意外,我真希望”"天使"妈妈终于抑制不住,哭出了声。

我的心一下沉了下来,泪水夺眶而出。好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突然陨落,美丽的女孩,就这样离开了世界,谁能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这一万六千元钱,是她的保险金,钱不多,她还在的时候,就想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做些事。现在她不在了,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今天是圣诞节,我选择今天来,是想将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我的女儿,也送给那些和我女儿一样爱看书的农村孩子。”"天使"妈妈声音颤抖。

“你希望把书送给哪里的孩子呢?”

“我是重庆人,带女儿去过重庆的巫山,她很喜欢那里。那里很美,但很穷,我想,就把书送给那里的五所小学的孩子和老师吧,女儿一定会开心的。”

说完,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我,我双手接过来,沉甸甸的,仿佛捧的不是钱,而是一个生命。

我紧紧地拥抱了这位"天使":“谢谢你!谢谢你的女儿!你失去了一个月亮,你将得到无数的星星!”我对她说。

临走时,我问她还有什么要求。她摇摇头,表示没有,只是希望天下有更多爱看书的孩子有好书看,这是作妈妈的能为天上的女儿做的最后一件事。

"天使"妈妈走了,我坐在办公室里默默地流泪,许久、许久。我心里又难过又感动。我多么希望这是安徒生童话里一个故事,而不是真实的。虽然我相信重庆巫山的孩子一定会珍爱这些用生命换来的图书,虽然我相信,女孩和她妈妈的爱心,一定会化为满天星斗,给无数大山里的孩子带来梦想,可我却永远不愿相信,这轮美丽的月亮就这样陨落,这位善良的妈妈就这样失去了心爱的女儿!

我想,您的心中一定在说:“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吧。”

“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声音。

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承办,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在全国展开。全国有500万中小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喊出了"我自护,我平安"的口号。

一大批"平安使者"进入学校,向孩子们传播安全知识,孩子们争当"平安娃娃”,学习自护自救的本领,用火眼金睛查找安全隐患。孩子们自护自救的本领大大增强,还锻炼了救别人的本领。

2004年是"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第二年,教育部将活动主题定为"防止校园暴力"。活动中将倡导创建"平安校园”,查找不安全隐患,提高自护能力。

来自校园的侵害包括:学校环境隐患,校园暴力,抢劫勒索,不当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以及同学之间的语言暴力。防止校园暴力,一是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要共同创造一个平安的世界。

愿每个校园都成为"平安校园”,每个家庭都成为"平安家庭"。

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2000年,4000名少年精英报考了清华大学国际MBA,最终,62人入选,其中就有北京四中才华横溢的高材生王海翔。

海翔的妈妈张培祯是我的老朋友、北京翠微小学的退休干部。说起海翔的成长,张老师感触最深的是“没有什么能比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了。”

的确,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对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三种优秀的品质:一是性格上具有坚韧性;二是善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成果的积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海翔就是一个"很自信,不自卑",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清华大学MBA分普通班和国际班,考入国际班的学生英语水准很高,英文听说读写成绩都在80分以上。与他们不同的是,海翔没有在外语环境中工作过,口语也不如别人好。所以一开始他就面临很大压力。

细心的妈妈看在眼里,劝他说:“要不行咱们就回到普通班?”

张培祯是个心地平和的人,她很欣赏自己的儿子,也从不给儿子增加压力。她对海翔说:“你已经是大学本科生了,又考上清华大学MBA。只要那个位置适合你就好,上普通班、国际班都是研究生,不必太勉强自己。”

海翔却不同意调班,他说:“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下功夫不会有问题。”

这之后,海翔用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去学习。第一学期坚持下来,毕业考试就获得优秀,在清华大学MBA国际班里拿到中华奖学金。

海翔的自信正是来自妈妈对儿子的自信。当儿子"爬坡"时,妈妈从不给儿子任何压力,而是在一旁赞赏儿子已经走过的路程,帮他"数脚印"。妈妈的这种"欲擒故纵"(儿子语)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儿子继续向上攀登的愿望:“人家行,我为什么不行?让我试试吧!”

那些整天"逼"孩子学习的父母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那些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自信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不是盲目地自以为是,而是面对压力"知己知彼"。刚刚进入清华,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拓展训练:站在一个9米高的木板上,从一块木板跨到另一块木板。海翔起初很害怕,他去问教练:“两个板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教练说大概是一米四到一米五吧!海翔偷着跑到旁边,在平地试了一下,发现自己使劲跨出去,能跨出一米六七,他心里有数了:到上面有什么好怕的?这样他完成了"知彼"。他又想:上去就当在平地,最差掉下来也有防护设施,只不过寒碜点而已,于是,他又完成了"知己"。结果,他一次成功。

海翔因此大受启发:自信来自心中有数,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有成功的把握。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他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劣势:英语用的少,那么现在就开始用,加大阅读量,在课堂上完全用英语对话;接下来分析优势:自己原本学经济,对其他同学来说,经济是新的学科,而对自己来说是学第二遍。

自信使海翔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毕业后他分到一家国际基金会,工作出类拔萃,还获得全系统演讲比赛第一名。他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电视栏目当了一次嘉宾,就被导演看中,不久,成了这个节目的业余主持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张老师是怎样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的呢?

母子俩总结出三条经验:

第一是:“今天比昨天强!”

她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第二条经验:孩子需要张扬。

“你看,人一旦被人发现,就发现了自己。”海翔这样说。

孩子在成长中特别需要"发现"。尤其是对自我还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赏。孩子需要张扬,不要怕孩子骄傲,他张扬的时候就会把个性表现出来,这时候家长与老师要对他说:“孩子,你真棒!”

第三条经验:志不高者智不达。

自信的人往往拥有远大的抱负,志向不高的人智力也达不到。

自信的人能够走遍天涯海角,自信的根基就是他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

自信是根。

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

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在"全国世纪父母读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资深教育专家、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严肃地讲了上面这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其中包含了对教育的反思。

看看现实,在中学生参加的数理化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凡是死记硬背的题目,中国学生都能得高分,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想像的题目,中国学生往往失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外国记者会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中国记者却很少提问。

审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老师更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不听大人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不大教孩子"提问",更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孩子从小严重缺失思考的机会和能力。

《知心姐姐》杂志曾做了一次题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标准"的"知心调查"。全国18个省市的1904名中小学生的父母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选择"听父母或老师的话"的占11.8%,而选择"有思想、有主见、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仅占1.21%。

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就愈强。

有一位成功的父亲曾向我介绍教育女儿的经验:他总是给孩子以问号,从不给句号。这样,大大激发了女儿的好奇心,从小好发问、好思考,后来女儿获得了博士学位,事业上也取得杰出的成就。

思考源于好奇。孩子都有好奇心。爱提问是儿童的天性。面对孩子提出来的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父母应该高兴和鼓励。

我儿子5岁时最爱问问题。一次他从幼儿园回来,神秘地问我:“妈妈,你知道唾沫是什么味儿吗?”

“不知道。”我坦白地说。

“唾沫是臭的!”儿子肯定地告诉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把唾沫舔在手心上,一闻,真臭!”说着,他还做了个示范。

我一闻,果然很臭,忙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唾沫在我嘴里呆了这么多年,我怎么就不知道呢?可能是‘久闻不知其臭-吧!”

儿子很得意,每次从幼儿园回来,都要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长大了,他很有创意,做事也有自己的主张。

提问,是孩子的权利。面对成年人司空见惯的世界,孩子常常会提出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想到而且回答不了的问题,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如果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甚至会给孩子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有个男孩,经常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一天,妈妈给他讲聪明的小白兔战胜可恶的大灰狼的故事,他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小白兔就是好的,大灰狼就是坏的呢?”

妈妈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狠狠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她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

男孩"哇"地一声哭了。妈妈不耐烦,又狠狠地抽了儿子两下说:“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男孩莫名其妙地挨了打,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心里忿忿地想,你是大人就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不讲理吗?你力气大就可以随便打我吗?

从此他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也失去了听故事的好奇心,但心中却留下了仇恨。13岁他因为打架伤人进了工读学校,现在还在工读学校上高二。他那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妈妈,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一记重重的耳光,不仅剥夺了儿子的提问权,也打飞了儿子的好奇心,打跑了儿子的自尊心。

学会思考,对一个人成长极为重要,"思考的启示把人从奴隶解放成自由人"。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对思考也有过精辟的论述:“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分不开。”

没有提问与思考,或许蔡伦不会发明造纸术,或许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或许爱迪生也不会发明电灯、电话、留声机。

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习知识要思考,发明创造要思考,完善人生也需要思考。

请尊重孩子的提问和思考。

思考是金。

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在孩子成长的世界里,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

父爱与母爱是不同的。

父爱给孩子以坚强,母爱给孩子以爱心。父亲支撑着孩子的世界,母亲抚育着孩子的成长。

孩子跌倒了,母亲说:“孩子,摔疼了吧,以后要小心!”父亲:“孩子,没什么,自己爬起来,这就是生活!”

孩子在跑步,母亲说:“孩子,跑累了,就歇歇,饿了吃点东西。”父亲说:“孩子,飞起来,爸爸在天上等你!”

孩子要长大不能没有大地慈爱的抚育,也不能没有天空坚强的支撑。

说父爱是天,是因为父亲用人格的力量支撑了孩子的天空。

王根,是哈尔滨市的一位优秀中学生,曾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他的父亲生前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王根从没沾过父亲优越条件的光。由于当时家里房子小没有会客厅,每当有人到家里来,特别是下岗工人来找父亲谈话,父亲都要让儿子关掉电视。王根开始不理解,父亲告诉他:“儿子,来找爸爸办事的每一个人,都比电视节目重要。”时间长了,王根也习惯了,父亲爱事业、爱同事的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子。

王根1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对他说:“儿子,我该给你讲讲我和你妈妈年轻时的故事了,不然的话,恐怕没有机会了。”

王根对父亲说:“爸爸,人生其实只有‘三部曲-,情爱、恩爱、怜爱。你与我妈妈年轻时的情爱我没有看到,但你们中年的恩爱我看到了,这些年你们在事业上互相支持,虽然你没有到老年,但你已经提前享受了老年时期的怜爱。在你患病期间,你与妈妈相互搀扶着,爸爸你不必伤心,你已经走完了人生的全过程。”

儿子的话让一贯坚强的父亲第一次流泪了,他对妻子李晓凡说:“晓凡,我可以闭上眼睛放心地走了,孩子长大了,成熟了,懂事了,可以支撑这个家了。”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十几年中,王根的父母给孩子的那些让儿子在毫无察觉中的严格而又理性的爱,独立而又平等的爱,终于结出了果实。

王根在父亲去世一周年时,为悼念父亲写下了"六月思父":

代父敬母,是我的责任,也必将是我心灵的归宿,我要做爸爸以前做的一切,尽我所能地延续爸爸的生命,从那一刻开始,我便走出了童年的憧憬,少年的光辉,离开了昨日的梦。此时,我更应该勇敢地去迎接明天的希望,正是这走出、离开、失去,让我懂得了坚强的含义。我想,从困境中站立起来的人是立体的、高昂的。我和妈有个约定,我们不再伤怀,我们要以对方为支撑,构筑-人-字型的人生支架,互依、互助、互动地走完这宝贵的人生。我将昂头挺胸,充满自信的走向人生一个又一个驿站,面前是无限延伸的路,身后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当有一天走到天涯海角时,我可以牵着妈妈的手,向天空喊:“爸!看到了吗!我们有多坚强!”

我是在"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汇报告团"巡回报告时认识王根的母亲李晓凡的。报告中,只要李晓凡讲到这里,我总要流泪,在场的所有人也都在流泪!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对爱父的痛失,面对生活的无奈,他挺过来了。他靠的是什么?是父爱的力量,是人格的力量!他学会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他人。

“我欣慰的是,父亲英年早逝,儿子的心理不但没受到伤害,反而更加坚强。”李晓凡对我说,“最让我感动的是,火化那天,我从墓地回来,儿子把他爸的衣服全烧了,只留了几件珍藏起来。他对我说:‘妈,不要在痛苦中生活,那太苦!看到爸的衣服你会难过的,所以我全烧了,振作起来,妈妈!’”

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

这就是父爱的力量。他能延续人类优秀的生命,他能激发一个孩子崇高的责任意识,他能把一个稚嫩的男孩变成一个坚强无比的男人!

父爱,那是顶天立地的爱!

父爱是天。

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

清晨,一个男孩来到大海边,把沙滩上的一条条小鱼扔进大海。

“你在干什么?”一个行人问。

“我在救这些小鱼。”男孩头也不抬地说。

“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

“我救一条是一条,如果我把这条鱼救活了,海里又多了一个生灵。”男孩认真地说。

行人问:“谁在乎你所做的呢?”

男孩捧起一条小鱼放进大海说:“它在乎。”又捧起一条小鱼说:“它也在乎。”

这就是孩子。儿童都有保护动物的倾向。孩子心灵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真爱的世界。要想这个世界不被污染,作父母的就要用善心去维护它,用爱心去浸润它。

母爱是大地,大地哺育了生命,滋养了万物,给予世界以真爱。孩子心中爱的种子正是母亲播撒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孩子,又用爱心呵护着成长。但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母亲还承担着教育孩子珍爱生命的责任。

余心言(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的笔名)是全国少年儿童的"知心爷爷"。他特别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活动——带领孩子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个未知的世界,不是外星人的世界,不是幽深的大海、森林或者山谷,而是孩子们最亲爱的妈妈的世界。

活动的名称是"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妈妈"。活动是从余心言同志通过《知心姐姐》杂志给全国小朋友提出的56个问题开始的。

这56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十分具体、动人心弦:

妈妈出生在哪一年的哪一天?

妈妈的属相是什么?

妈妈出生的地点在哪里?

妈妈叫什么名字?谁给她起的名字?有什么意义?

妈妈小时候在哪里洗澡?

妈妈像你现在这样大的时候吃过什么水果?一次吃多少?

妈妈小时候喝牛奶吗?

妈妈长到多大开始吃上巧克力、冰淇淋?

妈妈读小学时用过几个书包?什么样的书包?多少钱一个?

妈妈在学校里受过什么表扬?

妈妈读小学时有多少本课外读物?

妈妈小时候玩什么游戏?

妈妈会背哪些古诗词?

妈妈爱唱什么歌、会跳什么舞?

妈妈小时候会做哪些家务?

妈妈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手表?

妈妈多大的时候谈恋爱?妈妈多大岁数时结婚?有哪些人参加了她的婚礼?

妈妈怀你的时候有什么妊娠反应?

妈妈生你的时候是顺产还是难产?经历过什么痛苦?

你吃过妈妈的奶吗?多长时间?奶水够不够?妈妈想了什么办法?

你断奶的时候,妈妈想了哪些办法?

你小时候有没有夜啼不睡觉的毛病?如果有,妈妈怎么办?

你小时候有没有挑食的毛病?如果有,妈妈怎么办?

你小时候妈妈一天要给你洗多少块尿布?

你有没有受伤出过血?当时妈妈怎么办?

妈妈何时参加工作?都做过哪些工作?

妈妈第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怎样用的?

妈妈在工作中受过什么奖励,得过什么表扬?

妈妈一天工作几个小时?路上几小时?做家务几小时?吃饭几小时?睡眠几小时?

妈妈一般晚上几点睡觉?早上几点起床?你先起还是她先起?

妈妈体重多少?血压多少?血脂多少?

妈妈戴不戴眼镜?如果戴,是多少度?

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妈妈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妈妈最忧愁的事是什么?



在"手拉手"读书交友夏令营中,我们把这56个问题制作在一个大转盘上,56个格,箭头转向哪一格,就回答哪一个问题。80多名小营员99%没有回答上来。只有一个男孩说,“我知道,我妈妈是在我7岁的时候吃的冰淇凌。”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我7岁的时候,妈妈第一次给我买了冰淇凌,我妈说,让我尝尝,我也没吃过。”

一个武汉女孩站起来说:“我妈最大的快乐就是生我。”

她的妈妈是领队老师,我便把这位妈妈请上台,请她谈谈生孩子的感觉。

她说:“当我把女儿生下来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那生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呢?”我问。

“当然是痛苦!可我从来没跟孩子说过。”

夏令营结束时,我们给孩子们留了"作业”,回去采访爸爸妈妈,回答出这56个问题。

一个月后,我们收到许多孩子写来的信。其中一个男孩说:“我问了妈妈才知道,小时候我一晚上要尿湿30多块尿布,妈妈用手洗,手上都洗出泡了今后,我要多为妈妈做点事。”

哈尔滨的一个娇娇女,在夏令营头两天还因为想家哭鼻子,天天给家打电话。参加"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妈妈"活动后,变化很大。她把零花钱全给妈妈买了礼物,回到家还主动做家务,照顾妈妈。爸爸很奇怪,给我们打来电话,问孩子才去三四天,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我告诉他,是因为你的女儿懂得了生命来之不易,知道什么是父母的养育之恩。

真爱孩子,不能一味溺爱孩子,更不能粗暴地打骂孩子,而是要用母亲博大的爱去感动孩子,唤发出孩子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母爱,那是珍重生命的爱。

母爱是地。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 和谐的环境,能够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出孩子的潜力。 我的母校——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一直坚持开展和谐教育。校长卓力是个有心人,他一直致力于建设整体和谐的校园环境,他提出校园虽小,但小场地要做大文章,“让校园处处会说话。你看,校园里处处是亲切的提醒:花草、果树对你说你要对我好,我就冲你笑。 水龙头对你说:“关紧我,别让我流泪”。 厕所对你说:“我干净你也高兴”,“来时匆匆,去时冲冲”。 游乐场对你说:“小心对待我,愁少欢乐多”。 楼道里对你说从我身边过,请你爱护我,你爱清洁,说明你讲文明。 校园里到处是充满和谐思想的提示语。像礼貌使你变得高雅;助人能使你得到快乐;谦让能使你增添美德。 想像得出,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快乐! 作为孩子来说,他们不仅希望自己有个和谐的校园环境,还希望自己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但是,今天,许多孩子家庭的环境不容乐观。 一次,我做为嘉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交流》节目,担任专家点评的角色。这次节目的话题是:从李玲玉的家庭教育看中外家庭教育的异同。 演播厅里,坐满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大学生。大家熟悉的青
年歌唱家李玲玉坐在主宾席上。几年前,李玲玉嫁给一个加拿大人,生了一个儿子。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歌星,舞台下竟是那样平和、自然。 主持人问她:“这几年没见你在舞台上露面,你在做什么?” “相夫教子。”李玲玉脱口而出。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和你的‘洋先生-杰瑞有过矛盾吗?” “矛盾很大。在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上矛盾尤其大。” “你打过孩子吗?”主持人问李玲玉。 “打过。”李玲玉坦白地说:“儿子3岁就有小脾气,很倔。有一次,在我父母家,全家人吃饭时,儿子用上海话骂我‘傻瓜-,我妈竟在一边笑着说:‘孩子会骂人了!-我很生气,就使劲用筷子抽孩子的脸,儿子脸上顿时出现了两道红印。我妈急了,冲我喊:‘有你这么教育孩子的吗?-我不服气,心想,小时候,你不是也打过我吗!杰瑞也说我不对。我更生气了,大喊着:‘我教育孩子时,你们谁也不许管!-我把孩子拖到浴室,狠狠地教训了他,用我妈小时打我的方法:拧大腿内侧,那里最疼。孩子惊呆了,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心里好疼。” 事后,杰瑞找到李玲玉谈心。对她说:“如果今天的事发生在加拿大,你的孩子完全可以拨打911求助,儿子就要被政府收养了,你就没有当母亲的权利了
!” “那你来管!”李玲玉没好气地说。 杰瑞真的上场了,他担负起带孩子的责任。 李玲玉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发现儿子变了。她说:“儿子能主动用英语和别人交流,有了错误,会主动说‘Sorry-,会用商量的口气和我说话,比如:‘你能带我出去玩吗?-杰瑞不在家时,儿子很想他,我问他为什么爸爸不在就想,妈妈不在却无所谓?儿子平静地说:‘爸爸和我一起玩。’” “我很诧异,仔细观察杰瑞,发现他跟儿子像朋友一样,装猪、扮狗,滚爬到一块儿。我也开始学着他的样子和孩子一起玩。有时我错了,儿子会认真地对我说,你说声‘对不起-才能救命!” 和谐,建立在平等的基石上。“和孩子一起玩”,这就是和谐。 儿童一降生便有着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的开发,不是靠说教、打骂,而是靠和成人一起玩。对儿童来说,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是父母对他最高的褒奖。 李玲玉的儿子就是在杰瑞创造的和谐环境中,懂得了游戏的规则,学会与人相处。而那种以大欺小的教育方法,往往使孩子对世界产生恐惧。 我曾去张家口市一所小学和同学交流,一个男孩告诉我:“我爸最爱看的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每次考试考坏了,他就把我狠狠揍一顿,然后严肃地说:
‘记住,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恶劣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厌恶学习,计较得失,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甚至心怀仇恨。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实验发现:“成年人有时会表现出毫无原因的恐惧,这种情况大多来自于幼年时期的暴力事件。”他告诫父母:“我们一个行为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不仅会影响现在,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将来。”儿童需要的是一个和谐的世界。因为和谐是儿童心灵的营养,只有在和谐的土壤中,儿童的心灵才有可能得到健康成长。 和谐是美。 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 圣诞节,我收到一份极不平常的礼物。 下午,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她身穿红色外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脸上带着一丝忧伤,俨然一位天使。 “真美!”我暗自赞叹。 “我听过你的报告。我是为我的孩子来的。”天使平静地说。 “你有孩子?我看你自己还像个孩子,这么年轻,这么青春!” “谢谢!”她轻声说,“我听你在报告中说,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课外书,他们渴望读到课外书。今天,我带来了一万六千块钱,想以女儿的名义捐赠‘手拉手书屋。” “我代表农村孩子谢谢你的女儿,她上几年级了?”我又惊又喜,充满感激。
“我女儿今年8岁,上小学三年级,她非常爱看书,只是她再也看不到了,她死了” 我惊呆了:“她怎么了?出了什么意外?”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天使妈妈极力控制自己的悲伤,含着泪讲述着: “今年中秋节的前一天,金星离月球最近的那天晚上,她女儿到窗口看星星,不小心从六楼的窗户掉下去我进屋的时候只看见桌上摊着写了一半的作业” 怎么会这样?“出事前,她有没有不愉快的事发生?”我担心有别的原因。 “没有,完全没有。她学习很好,跟同学们处得也很好,她很快乐,也很漂亮。这一切完全是意外,我真希望”天使妈妈终于抑制不住,哭出了声。 我的心一下沉了下来,泪水夺眶而出。好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突然陨落,美丽的女孩,就这样离开了世界,谁能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这一万六千元钱,是她的保险金,钱不多,她还在的时候,就想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做些事。现在她不在了,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今天是圣诞节,我选择今天来,是想将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我的女儿,也送给那些和我女儿一样爱看书的农村孩子。”天使妈妈声音颤抖。 “你希望把书送给哪里的孩子呢?” “我是重庆人,带女儿去过重庆的巫山,她很喜欢那里。
那里很美,但很穷,我想,就把书送给那里的五所小学的孩子和老师吧,女儿一定会开心的。” 说完,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我,我双手接过来,沉甸甸的,仿佛捧的不是钱,而是一个生命。 我紧紧地拥抱了这位天使:“谢谢你!谢谢你的女儿!你失去了一个月亮,你将得到无数的星星!”我对她说。 临走时,我问她还有什么要求。她摇摇头,表示没有,只是希望天下有更多爱看书的孩子有好书看,这是作妈妈的能为天上的女儿做的最后一件事。 天使妈妈走了,我坐在办公室里默默地流泪,许久、许久。我心里又难过又感动。我多么希望这是安徒生童话里一个故事,而不是真实的。虽然我相信重庆巫山的孩子一定会珍爱这些用生命换来的图书,虽然我相信,女孩和她妈妈的爱心,一定会化为满天星斗,给无数大山里的孩子带来梦想,可我却永远不愿相信,这轮美丽的月亮就这样陨落,这位善良的妈妈就这样失去了心爱的女儿! 我想,您的心中一定在说:“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吧。” “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声音。 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承办,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在全国展开。全国有500万中小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喊出了我自护,我平安的口号。 一大批平安使者进入学校,向孩子们传播安全知识,孩子们争当平安娃娃”,学习自护自救的本领,用火眼金睛查找安全隐患。孩子们自护自救的本领大大增强,还锻炼了救别人的本领。 2004年是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第二年,教育部将活动主题定为防止校园暴力。活动中将倡导创建平安校园”,查找不安全隐患,提高自护能力。 来自校园的侵害包括:学校环境隐患,校园暴力,抢劫勒索,不当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以及同学之间的语言暴力。防止校园暴力,一是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要共同创造一个平安的世界。 愿每个校园都成为平安校园”,每个家庭都成为平安家庭。 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2000年,4000名少年精英报考了清华大学国际MBA,最终,62人入选,其中就有北京四中才华横溢的高材生王海翔。 海翔的妈妈张培祯是我的老朋友、北京翠微小学的退休干部。说起海翔的成长,张老师感触最深的是“没有什么能比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了。” 的确,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
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对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三种优秀的品质:一是性格上具有坚韧性;二是善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成果的积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海翔就是一个很自信,不自卑,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清华大学MBA分普通班和国际班,考入国际班的学生英语水准很高,英文听说读写成绩都在80分以上。与他们不同的是,海翔没有在外语环境中工作过,口语也不如别人好。所以一开始他就面临很大压力。 细心的妈妈看在眼里,劝他说:“要不行咱们就回到普通班?” 张培祯是个心地平和的人,她很欣赏自己的儿子,也从不给儿子增加压力。她对海翔说:“你已经是大学本科生了,又考上清华大学MBA。只要那个位置适合你就好,上普通班、国际班都是研究生,不必太勉强自己。” 海翔却不同意调班,他说:“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下功夫不会有问题。” 这之后,海翔用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去学习。第一学期坚持下来,毕业考试就获得优秀,在清华大学MBA国际班里拿到中华奖学金。 海翔
的自信正是来自妈妈对儿子的自信。当儿子爬坡时,妈妈从不给儿子任何压力,而是在一旁赞赏儿子已经走过的路程,帮他数脚印。妈妈的这种欲擒故纵(儿子语)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儿子继续向上攀登的愿望:“人家行,我为什么不行?让我试试吧!” 那些整天逼孩子学习的父母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那些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自信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不是盲目地自以为是,而是面对压力知己知彼。刚刚进入清华,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拓展训练:站在一个9米高的木板上,从一块木板跨到另一块木板。海翔起初很害怕,他去问教练:“两个板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教练说大概是一米四到一米五吧!海翔偷着跑到旁边,在平地试了一下,发现自己使劲跨出去,能跨出一米六七,他心里有数了:到上面有什么好怕的?这样他完成了知彼。他又想:上去就当在平地,最差掉下来也有防护设施,只不过寒碜点而已,于是,他又完成了知己。结果,他一次成功。 海翔因此大受启发:自信来自心中有数,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有成功的把握。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他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劣势:英语用的少,那么现在就开始用,加大阅读量,在课堂上完全用英语对话
;接下来分析优势:自己原本学经济,对其他同学来说,经济是新的学科,而对自己来说是学第二遍。 自信使海翔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毕业后他分到一家国际基金会,工作出类拔萃,还获得全系统演讲比赛第一名。他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电视栏目当了一次嘉宾,就被导演看中,不久,成了这个节目的业余主持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张老师是怎样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的呢? 母子俩总结出三条经验: 第一是:“今天比昨天强!” 她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第二条经验:孩子需要张扬。 “你看,人一旦被人发现,就发现了自己。”海翔这样说。 孩子在成长中特别需要发现。尤其是对自我还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赏。孩子需要张扬,不要怕孩子骄傲,他张扬的时候就会把个性表现出来,这时候家长与老师要对他说:“孩子,你真棒!” 第三条经验:志不高者智不达。 自信的人往往拥有远大的抱负,志向不高的人智力也达不到。 自信的人能够走遍天涯
海角,自信的根基就是他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 自信是根。 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 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在全国世纪父母读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资深教育专家、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严肃地讲了上面这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其中包含了对教育的反思。 看看现实,在中学生参加的数理化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凡是死记硬背的题目,中国学生都能得高分,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想像的题目,中国学生往往失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外国记者会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中国记者却很少提问。 审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老师更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不听大人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不大教孩子提问,更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这样的
评价标准,造成孩子从小严重缺失思考的机会和能力。 《知心姐姐》杂志曾做了一次题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标准的知心调查。全国18个省市的1904名中小学生的父母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选择听父母或老师的话的占11.8%,而选择有思想、有主见、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仅占1.21%。 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就愈强。 有一位成功的父亲曾向我介绍教育女儿的经验:他总是给孩子以问号,从不给句号。这样,大大激发了女儿的好奇心,从小好发问、好思考,后来女儿获得了博士学位,事业上也取得杰出的成就。 思考源于好奇。孩子都有好奇心。爱提问是儿童的天性。面对孩子提出来的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父母应该高兴和鼓励。 我儿子5岁时最爱问问题。一次他从幼儿园回来,神秘地问我:“妈妈,你知道唾沫是什么味儿吗?” “不知道。”我坦白地说。 “唾沫是臭的!”儿子肯定地告诉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把唾沫舔在手心上,一闻,真臭!”说着,他还做了个示范。 我一闻,果然很臭,忙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唾沫在我嘴里呆了这么多年,我怎么就不知道呢
?可能是‘久闻不知其臭-吧!” 儿子很得意,每次从幼儿园回来,都要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长大了,他很有创意,做事也有自己的主张。 提问,是孩子的权利。面对成年人司空见惯的世界,孩子常常会提出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想到而且回答不了的问题,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如果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甚至会给孩子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有个男孩,经常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一天,妈妈给他讲聪明的小白兔战胜可恶的大灰狼的故事,他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小白兔就是好的,大灰狼就是坏的呢?” 妈妈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狠狠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她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 男孩哇地一声哭了。妈妈不耐烦,又狠狠地抽了儿子两下说:“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男孩莫名其妙地挨了打,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心里忿忿地想,你是大人就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不讲理吗?你力气大就可以随便打我吗? 从此他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也失去了听故事的好奇心,但心中却留下了仇恨。13岁他因为打架伤人进了工读学校,现在还在工读学校上高二。他那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妈妈,怎么也不会
相信,自己一记重重的耳光,不仅剥夺了儿子的提问权,也打飞了儿子的好奇心,打跑了儿子的自尊心。 学会思考,对一个人成长极为重要,思考的启示把人从奴隶解放成自由人。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对思考也有过精辟的论述:“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分不开。” 没有提问与思考,或许蔡伦不会发明造纸术,或许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或许爱迪生也不会发明电灯、电话、留声机。 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习知识要思考,发明创造要思考,完善人生也需要思考。 请尊重孩子的提问和思考。 思考是金。 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在孩子成长的世界里,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 父爱与母爱是不同的。 父爱给孩子以坚强,母爱给孩子以爱心。父亲支撑着孩子的世界,母亲抚育着孩子的成长。 孩子跌倒了,母亲说:“孩子,摔疼了吧,以后要小心!”父亲:“孩子,没什么,自己爬起来,这就是生活!” 孩子在跑步,母亲说:“孩子,跑累了,就歇歇,饿了吃点东
西。”父亲说:“孩子,飞起来,爸爸在天上等你!” 孩子要长大不能没有大地慈爱的抚育,也不能没有天空坚强的支撑。 说父爱是天,是因为父亲用人格的力量支撑了孩子的天空。 王根,是哈尔滨市的一位优秀中学生,曾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他的父亲生前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王根从没沾过父亲优越条件的光。由于当时家里房子小没有会客厅,每当有人到家里来,特别是下岗工人来找父亲谈话,父亲都要让儿子关掉电视。王根开始不理解,父亲告诉他:“儿子,来找爸爸办事的每一个人,都比电视节目重要。”时间长了,王根也习惯了,父亲爱事业、爱同事的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子。 王根1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对他说:“儿子,我该给你讲讲我和你妈妈年轻时的故事了,不然的话,恐怕没有机会了。” 王根对父亲说:“爸爸,人生其实只有‘三部曲-,情爱、恩爱、怜爱。你与我妈妈年轻时的情爱我没有看到,但你们中年的恩爱我看到了,这些年你们在事业上互相支持,虽然你没有到老年,但你已经提前享受了老年时期的怜爱。在你患病期间,你与妈妈相互搀扶着,爸爸你不必伤心,你已经走完了人生的全过程。” 儿子的话让一贯坚
强的父亲第一次流泪了,他对妻子李晓凡说:“晓凡,我可以闭上眼睛放心地走了,孩子长大了,成熟了,懂事了,可以支撑这个家了。”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十几年中,王根的父母给孩子的那些让儿子在毫无察觉中的严格而又理性的爱,独立而又平等的爱,终于结出了果实。 王根在父亲去世一周年时,为悼念父亲写下了六月思父: 代父敬母,是我的责任,也必将是我心灵的归宿,我要做爸爸以前做的一切,尽我所能地延续爸爸的生命,从那一刻开始,我便走出了童年的憧憬,少年的光辉,离开了昨日的梦。此时,我更应该勇敢地去迎接明天的希望,正是这走出、离开、失去,让我懂得了坚强的含义。我想,从困境中站立起来的人是立体的、高昂的。我和妈有个约定,我们不再伤怀,我们要以对方为支撑,构筑-人-字型的人生支架,互依、互助、互动地走完这宝贵的人生。我将昂头挺胸,充满自信的走向人生一个又一个驿站,面前是无限延伸的路,身后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当有一天走到天涯海角时,我可以牵着妈妈的手,向天空喊:“爸!看到了吗!我们有多坚强!” 我是在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汇报告团巡回报告时认识王根的母亲李晓凡的。报告中,只要李晓凡讲到这里,我总要流
泪,在场的所有人也都在流泪!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对爱父的痛失,面对生活的无奈,他挺过来了。他靠的是什么?是父爱的力量,是人格的力量!他学会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他人。 “我欣慰的是,父亲英年早逝,儿子的心理不但没受到伤害,反而更加坚强。”李晓凡对我说,“最让我感动的是,火化那天,我从墓地回来,儿子把他爸的衣服全烧了,只留了几件珍藏起来。他对我说:‘妈,不要在痛苦中生活,那太苦!看到爸的衣服你会难过的,所以我全烧了,振作起来,妈妈!’” 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 这就是父爱的力量。他能延续人类优秀的生命,他能激发一个孩子崇高的责任意识,他能把一个稚嫩的男孩变成一个坚强无比的男人! 父爱,那是顶天立地的爱! 父爱是天。 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 清晨,一个男孩来到大海边,把沙滩上的一条条小鱼扔进大海。 “你在干什么?”一个行人问。 “我在救这些小鱼。”男孩头也不抬地说。 “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 “我救一条是一条,如果我把这条鱼救活了,海里又多了一个生灵。”男孩认真地说。 行人问:“谁在乎你所做的呢?” 男孩捧起一条小鱼放进大海说:“它在乎。”又捧起一条小鱼说:
“它也在乎。” 这就是孩子。儿童都有保护动物的倾向。孩子心灵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真爱的世界。要想这个世界不被污染,作父母的就要用善心去维护它,用爱心去浸润它。 母爱是大地,大地哺育了生命,滋养了万物,给予世界以真爱。孩子心中爱的种子正是母亲播撒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孩子,又用爱心呵护着成长。但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母亲还承担着教育孩子珍爱生命的责任。 余心言(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的笔名)是全国少年儿童的知心爷爷。他特别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活动——带领孩子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个未知的世界,不是外星人的世界,不是幽深的大海、森林或者山谷,而是孩子们最亲爱的妈妈的世界。 活动的名称是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妈妈。活动是从余心言同志通过《知心姐姐》杂志给全国小朋友提出的56个问题开始的。 这56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十分具体、动人心弦: 妈妈出生在哪一年的哪一天? 妈妈的属相是什么? 妈妈出生的地点在哪里? 妈妈叫什么名字?谁给她起的名字?有什么意义? 妈妈小时候在哪里洗澡? 妈妈像你现在这样大的时候吃过什么水果?一次吃多少? 妈妈小时候喝牛奶吗? 妈妈长到多大开始吃上
巧克力、冰淇淋? 妈妈读小学时用过几个书包?什么样的书包?多少钱一个? 妈妈在学校里受过什么表扬? 妈妈读小学时有多少本课外读物? 妈妈小时候玩什么游戏? 妈妈会背哪些古诗词? 妈妈爱唱什么歌、会跳什么舞? 妈妈小时候会做哪些家务? 妈妈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手表? 妈妈多大的时候谈恋爱?妈妈多大岁数时结婚?有哪些人参加了她的婚礼? 妈妈怀你的时候有什么妊娠反应? 妈妈生你的时候是顺产还是难产?经历过什么痛苦? 你吃过妈妈的奶吗?多长时间?奶水够不够?妈妈想了什么办法? 你断奶的时候,妈妈想了哪些办法? 你小时候有没有夜啼不睡觉的毛病?如果有,妈妈怎么办? 你小时候有没有挑食的毛病?如果有,妈妈怎么办? 你小时候妈妈一天要给你洗多少块尿布? 你有没有受伤出过血?当时妈妈怎么办? 妈妈何时参加工作?都做过哪些工作? 妈妈第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怎样用的? 妈妈在工作中受过什么奖励,得过什么表扬? 妈妈一天工作几个小时?路上几小时?做家务几小时?吃饭几小时?睡眠几小时? 妈妈一般晚上几点睡觉?早上几点起床?你先起还是她先起? 妈妈体重多少?血压多少?
血脂多少? 妈妈戴不戴眼镜?如果戴,是多少度? 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妈妈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妈妈最忧愁的事是什么? 在手拉手读书交友夏令营中,我们把这56个问题制作在一个大转盘上,56个格,箭头转向哪一格,就回答哪一个问题。80多名小营员99%没有回答上来。只有一个男孩说,“我知道,我妈妈是在我7岁的时候吃的冰淇凌。”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我7岁的时候,妈妈第一次给我买了冰淇凌,我妈说,让我尝尝,我也没吃过。” 一个武汉女孩站起来说:“我妈最大的快乐就是生我。” 她的妈妈是领队老师,我便把这位妈妈请上台,请她谈谈生孩子的感觉。 她说:“当我把女儿生下来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那生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呢?”我问。 “当然是痛苦!可我从来没跟孩子说过。” 夏令营结束时,我们给孩子们留了作业”,回去采访爸爸妈妈,回答出这56个问题。 一个月后,我们收到许多孩子写来的信。其中一个男孩说:“我问了妈妈才知道,小时候我一晚上要尿湿30多块尿布,妈妈用手洗,手上都洗出泡了今后,我要多为妈妈做点事。” 哈尔滨的一个娇娇女,在夏令营头两天还因为想家
哭鼻子,天天给家打电话。参加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妈妈活动后,变化很大。她把零花钱全给妈妈买了礼物,回到家还主动做家务,照顾妈妈。爸爸很奇怪,给我们打来电话,问孩子才去三四天,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我告诉他,是因为你的女儿懂得了生命来之不易,知道什么是父母的养育之恩。 真爱孩子,不能一味溺爱孩子,更不能粗暴地打骂孩子,而是要用母亲博大的爱去感动孩子,唤发出孩子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母爱,那是珍重生命的爱。 母爱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