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壹 两点说明(2)

基督生平 by 焦源濂

1. 门徒,他们听了比喻之后,由感到兴趣而进一步追求深入了解其寓意。 所以在主耶稣讲道完毕之后,他们前来,请求主耶稣向他们说明(太13:10、36)。 从此就可以将他们与一般的听众分别出来,“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 所以主就将这些比喻的精义解释给他们听(请注意:太13:17-23和太13:37-43节的教训,是专对门徒讲的)。 门徒因而心窍大开,对天国的奥秘有了深刻的领悟,所以主称赞他们说:“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16节)。

不但如此。 由于他们领悟了神的道,他们的心成了“良田”,神的道种在他们的心里,得以深深扎根,以致后来能结出三十倍、六十倍和一百倍的果实来。 这真是应验属灵的追求法则:“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2. 一般听众。 这许多的人来听道,到底他们听见没有? 主耶稣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来形容他们,说他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也就是说“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这就是比喻在他们身上所产生的反应。 为什么他们会“白听、白看、白聚会”一场? 是主故意用比喻困惑他们吗? 不是的,乃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爱慕真道,“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啊! 原来在这些听众心灵深处藏着一个意念:就是不愿“回转”得神的医治! 换言之,他们不愿意主的真道来改变他们为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他们听道时,是“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的。 因此实际上在听道之时,他们的心是蒙了油,耳朵是发沉的,眼睛是闭着的,人们存着这样的态度来听道,岂能不“白听、白看、白聚会”一场呢? 他们听不进主的道,责任在谁身上呢?

主耶稣这段有关听道的教训,应当大大提醒我们:听道的动机和态度必须端正,听道不是一种精神消遣,借此消除我的烦恼,解除我生活的困难。 听道乃是让神的道医治我们生命的疾病,改变我们的生活,好使我们的一生多结果子,荣神益人。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1. 门徒,他们听了比喻之后,由感到兴趣而进一步追求深入了解其寓意。 所以在主耶稣讲道完毕之后,他们前来,请求主耶稣向他们说明(太13:10、36)。 从此就可以将他们与一般的听众分别出来,“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 所以主就将这些比喻的精义解释给他们听(请注意:太13:17-23和太13:37-43节的教训,是专对门徒讲的)。 门徒因而心窍大开,对天国的奥秘有了深刻的领悟,所以主称赞他们说:“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16节)。 不但如此。 由于他们领悟了神的道,他们的心成了“良田”,神的道种在他们的心里,得以深深扎根,以致后来能结出三十倍、六十倍和一百倍的果实来。 这真是应验属灵的追求法则:“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2. 一般听众。 这许多的人来听道,到底他们听见没有? 主耶稣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来形容他们,说他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也就是说“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这就是比喻在他们身上所产生的反应。 为什么他们会“白听、白看、白聚会”一场? 是主故意用比喻困惑他
们吗? 不是的,乃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爱慕真道,“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啊! 原来在这些听众心灵深处藏着一个意念:就是不愿“回转”得神的医治! 换言之,他们不愿意主的真道来改变他们为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他们听道时,是“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的。 因此实际上在听道之时,他们的心是蒙了油,耳朵是发沉的,眼睛是闭着的,人们存着这样的态度来听道,岂能不“白听、白看、白聚会”一场呢? 他们听不进主的道,责任在谁身上呢? 主耶稣这段有关听道的教训,应当大大提醒我们:听道的动机和态度必须端正,听道不是一种精神消遣,借此消除我的烦恼,解除我生活的困难。 听道乃是让神的道医治我们生命的疾病,改变我们的生活,好使我们的一生多结果子,荣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