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贰 三个寻找的比喻(6)

基督生平 by 焦源濂

(三)浪子的生活——“任意放荡”(13节) 这意思就是他“为所欲为”,甚至终日和“娼妓”厮混(30节)。 这样的生活,自然很快地就将资财浪费净尽了。 人们常以为神妨碍他的自由,又以为祂的真理是限制人的自由,使人不能为所欲为,生活不能轻松愉快,所以人远离神,不屑理会神的真理,认为非这样就不能大大地享受自由的乐趣。 殊不知人离开了神和祂的真理,人的“欲”便成了“邪情私欲”,“为所欲为”便成了放纵私欲邪情! 结果不但成了情欲的奴仆,并且还把神所赐的聪明才智与宝贵的生命,白白地浪费了。

(四)浪子的境遇(14-16节) 不可否认,浪子的生活在最初时,是十分畅快的,但这些畅快却不能持久,很快地,他就陷在痛苦之中了。

1. 面临困难。 当他“耗尽一切所有的”时候,“那地方大遭饥荒”——环境同时也发生了困难,他开始尝到他任意放荡的苦果了。 若是他没有耗尽他—切所有的,他就不会怕“那地方大遭饥荒”。 如今因他一无所有,在大饥荒时,就只能一愁莫展,束手待毙。

远离神的人,往往在环境通顺时洋洋得意,甚至会讥笑信仰是“包袱”,是“重担”;但是当工作境遇发生了困难,人生又遇到危机,生命面临疾病死亡时,就会惊惶不安、消极悲观,任由环境宰割了。 然而那些信靠神的人,在任何时刻都有大平安。 他们虽与不信的人一样,也无法预知和左右环境的变化,但是他们却有“资财”——信靠神去应付环境的变化,甚至去改变环境的发展(赛28:16。 参罗4:18-21)。

2. 陷入痛苦。 这浪子落在最卑下和最可怜的境地之中。

(1)孤单无助 结果只剩下一个人是他可以投靠的,而这人却要他去放猪! 从前的朋友,现在都将他遗弃了。 他尝遍了世间人情冷暖、瞬间千变的滋味,也经历到在偌大的世界中,孤单无助,生存艰难的悲哀。

(2)生活痛苦 放猪被犹太人视为最卑贱、最不愿的工作。 但是现在他却终日与猪为伍,工作成了他心灵的折磨,生活成了无可奈何的拖延。

(3)饥饿莫名 从这句话:“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我们便可以知道,这主人待他比猪不如。 因为他所放的猪,天天都吃得饱饱的,惟独他终日饥肠辘辘。 为什么会如此? 我们相信不外是两个理白:第一就是主人给他的口粮十分寡少,再不然就是主人给他的口粮连猪食都不如,以致他无时不在饥饿的痛苦之中。

以上这些痛苦: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孤单无助,在生活上感到无可奈何,在心灵上感到饥饿莫名,岂不是一个远离神之人的实际情景吗? 这样痛苦地度过一生,岂不是比猪不如吗?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三)浪子的生活——“任意放荡”(13节) 这意思就是他“为所欲为”,甚至终日和“娼妓”厮混(30节)。 这样的生活,自然很快地就将资财浪费净尽了。 人们常以为神妨碍他的自由,又以为祂的真理是限制人的自由,使人不能为所欲为,生活不能轻松愉快,所以人远离神,不屑理会神的真理,认为非这样就不能大大地享受自由的乐趣。 殊不知人离开了神和祂的真理,人的“欲”便成了“邪情私欲”,“为所欲为”便成了放纵私欲邪情! 结果不但成了情欲的奴仆,并且还把神所赐的聪明才智与宝贵的生命,白白地浪费了。 (四)浪子的境遇(14-16节) 不可否认,浪子的生活在最初时,是十分畅快的,但这些畅快却不能持久,很快地,他就陷在痛苦之中了。 1. 面临困难。 当他“耗尽一切所有的”时候,“那地方大遭饥荒”——环境同时也发生了困难,他开始尝到他任意放荡的苦果了。 若是他没有耗尽他—切所有的,他就不会怕“那地方大遭饥荒”。 如今因他一无所有,在大饥荒时,就只能一愁莫展,束手待毙。 远离神的人,往往在环境通顺时洋洋得意,甚至会讥笑信仰是“包袱”,是“重担”;但是当工作境遇发生了困难,人生又遇到危机,生命面临疾病死亡时,就会惊
惶不安、消极悲观,任由环境宰割了。 然而那些信靠神的人,在任何时刻都有大平安。 他们虽与不信的人一样,也无法预知和左右环境的变化,但是他们却有“资财”——信靠神去应付环境的变化,甚至去改变环境的发展(赛28:16。 参罗4:18-21)。 2. 陷入痛苦。 这浪子落在最卑下和最可怜的境地之中。 (1)孤单无助 结果只剩下一个人是他可以投靠的,而这人却要他去放猪! 从前的朋友,现在都将他遗弃了。 他尝遍了世间人情冷暖、瞬间千变的滋味,也经历到在偌大的世界中,孤单无助,生存艰难的悲哀。 (2)生活痛苦 放猪被犹太人视为最卑贱、最不愿的工作。 但是现在他却终日与猪为伍,工作成了他心灵的折磨,生活成了无可奈何的拖延。 (3)饥饿莫名 从这句话:“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我们便可以知道,这主人待他比猪不如。 因为他所放的猪,天天都吃得饱饱的,惟独他终日饥肠辘辘。 为什么会如此? 我们相信不外是两个理白:第一就是主人给他的口粮十分寡少,再不然就是主人给他的口粮连猪食都不如,以致他无时不在饥饿的痛苦之中。 以上这些痛苦: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孤单无助,在生活上感到无可奈何,在心灵上感到饥饿莫名,岂不
是一个远离神之人的实际情景吗? 这样痛苦地度过一生,岂不是比猪不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