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二章 读圣经的方法

读经之路 by 倪柝声

在前面我们注意读圣经的人,现在我们要注意读圣经的方法。读圣经,不只要有对的人,也必须有对的方法。我们把读圣经的方法分作三方面来看:第一,读圣经的要诀;第二,读圣经的实行;第三,读圣经的计划。

一读圣经的要诀(一)搜寻

约翰福音五章三十九节说:“你们应当查考圣经。”使徒行传十七章十一节说:“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人……天天考查圣经。”读圣经,第一件要作的事就是查考神的话。“查考”在原文的意思是“搜寻”。换句话说,我们要从圣经里得着什么,我们就要到圣经里去搜寻,好像丢了一件东西,要翻箱倒箧地去搜寻那一件东西。查考许多东西,是为着搜寻一件东西。在神这么多的话语中,有一句话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有一句话对我们此时此地有属灵的帮助;或者对于我们所得的启示需要一句话来解释它,需要一句话把它发表出来,或者我们要明白圣经对于某一件事已往的启示到底是怎样;我们要得着这一件东西,就要到神的话语里去搜寻。我们对于圣经要用搜寻的态度来读它。搜寻的意思就是说,不着急地、慢慢地、仔细地来读。每一句话都要读到领会了才算数。读的时候要问:这句话是什么时候写的?是谁写的?是写给谁的?是在什么情景里写的?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写这句话?写这句话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把这些问题慢慢地在那里问,仔细地在那里找答案,一直等我们找到了我们所要的才可以。

有时候我们去读一个问题,要把新旧约有关这个问题的字句都搜寻到。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在那里查,十分仔细地,惟恐一不小心就把要紧的漏掉了。我们在神的话里面,有时候知道要找什么,有时候根本还不知道要找什么;有时候所要的是一件东西,有时候所要的是许多件。所以这一个搜寻的态度,应当非常小心,非常仔细,不可以让一个字、一句话随便地滑过去。我们要记得圣经是神的默示,默示的意思就是圣经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神的话,都满了生命。因此,我们要非常谨慎地读它。

读圣经应该忍耐,有哪一点不明白,可以等第二次再读,总要读到明白。如果神第一次就给我们光照,我们就能看见,感谢神。如果神第一次不给我们光照,我们没有看见,那我们还需要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一直到一百次仔细的搜寻。我们读圣经遇见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必焦急,不必勉强用脑力去想它,去领会它,不要勉强地去求光。用头脑想出来的东西,不是灵所阿们的;用头脑找出来的道理,是灵所恨恶的;所以不要用头脑在那里读神的话。要忍耐,要慢慢地搜寻,等候有一天神的时候到了,祂就给我们看见。

许多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他们不是自己到圣经去搜寻,而是去读别人所说的话。我们要知道,不管别人所能给我们的帮助有多少,但总得自己去读,总得自己去查考。我们不可以自己不读圣经而一直盼望从别人身上去得帮助。一面我们不轻看先知讲道,我们必须有先知的讲道和别的职事的彼此帮助,可是另一面圣经总得自己读,不可以只接受别人的话而自己不读。

(二)背诵

保罗对歌罗西人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西3:16)要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藏在心里,最少就得背诵神的话。固然,背诵神的话,不一定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但是,不背诵神的话,就一定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人如果光用头脑在那里背圣经,心没有接受,心在神面前不是敞开的,不是一个顺服、温柔的人,那么他虽然背诵了,也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人如果以为他只要作一个温柔的人,只要作一个顺服的人,只要作一个向神敞开的人,只要作一个肯接受的人,而不背诵神的话,那他也同样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

保罗对以弗所人说:“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要记得主的话,就要背它,不背就不能记得。主耶稣在地上也背圣经。祂能随时引用申命记里的话去应付撒但的试探。祂到拿撒勒进入会堂,祂能立刻把以赛亚书打开来,把祂从神面前所受的命令、所受的差遣说出来。可见我们的主是一个熟读圣经的人。我们就更当如此,要仔细地读,认真地背。不然的话,读了多少,忘了多少,就没有什么用处。特别是青年人,一面要用搜寻的态度在那里读,另一面要记得它,背熟它。我们在得救之后的头几年中,就应该好好地背圣经。有许多地方的圣经需要背。像诗篇二十三篇、九十一篇,马太福音五章、六章、七章,约翰福音十五章,路加福音十五章,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罗马书二章、三章,启示录二章、三章等等,都需要背。记忆力强的人,也许一天能背十几节;记忆力差的人,也至少可以背一节。只要每天花五分钟、十分钟好好地读一节,一面搜寻,一面记住,那么,像加拉太书,像以弗所书,约六个月就可以背完,像腓立比书,约四个月就可以背完;像希伯来书,约十个月也可以背完;就是福音书,如果多花一点功夫,像约翰福音,约十八个月也可以背完。青年的弟兄姊妹,如果一开始就好好地读圣经,每天至少背一节,那么,新约中主要的圣经,差不多在四年中就都能背得出来。上面所说的进度,是就记忆力较差的人而言。记忆力较强的人,还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还能背得快些。即使记忆力很差的人,如果在头四年之中,至少一天背一节,那么对于新约圣经的认识,也能有一个很好的根基。

我们在神面前如果心是敞开的,态度是温柔的,那么背圣经就相当容易;如果常常思念主的话,那么背诵圣经就很容易。我们一有空的时候就背圣经,那就能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藏在我们心里。我们里面若不藏着圣经的话,圣灵要对我们说话就非常困难。每一次神给我们启示,往往都是应用圣经的话。我们不记牢圣经的话,启示就不容易出来。所以在心思里应该藏有圣经的话。背圣经不是为着背圣经,背圣经乃是为得着启示作预备。圣经记得熟,记得多,就容易得着启示、光照,容易让圣灵在灵里多说话。所以我们要多花一点功夫去背圣经。并不是背大意,乃是背字句。必须背得准确,不可模糊。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几处圣经之外,其余要紧的地方,也要把它们联合起来好好地背诵。像以色列人所走的路程,是很要紧的,以利沙跟以利亚所走的路程,保罗传道的路程,彼得传道的路程,也都是很要紧的,最好能把它们背出来。还有主耶稣在犹太地的工作经过多少地方,在加利利的工作经过多少地方,如果把它记住,就能把福音书中说到主的工作的部分读得相当清楚,因为主的工作分两大类:一类是在犹太地的工作,一类是在加利利的工作。还有像利未记的七个节期、六个祭,我们都可以花一点功夫去背诵。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我们背熟之后,就能多看见一点神的话语所包含的是多么丰富。还有,像以弗所书里面保罗两次的祷告,和十次提起关乎圣灵的事,如果能背得出,也是相当好的事。诸如此类的圣经节很多很多,我们总要把它们记住。重要的经文要一章一章地背,零碎的要一节一节地背。此外,圣经六十六卷的次序也应当背熟。

(三)比较

光是搜寻和背诵还不够,还得把几处地方的圣经拿来做比较。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二章里说到属灵的事和属灵的人,我们把属灵的事与属灵的人拿来比较,就能有所看见。

诗篇三十六篇九节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所以,并不是有光就够了,乃是要有两个光才能解决,是从这个光引我们到那个光。光在圣经里是互相成全的。

彼得后书一章二十节说:“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我们很容易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预言不可按人的私意来解说。可是按着彼得的话的文法,乃是说:预言不可随“它”的私意来解说。是“它”,不是“他”。假定这句话的意思是预言不可以随着读的人的私意来解说,那就彼得讲得很幼稚,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凭私意来解说神的预言,这是一般基督徒都知道的,彼得可以不必再说了。其实彼得不是这个意思。彼得所说的私意,就是本处的意思。彼得说预言不可随预言的私意来解说,是因为预言有它本处的意思。换句话说,神不是在一个地方将祂的话都说完了。先知书里告诉我们,神的话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赛28:13)。因此,一切读圣经的人,都不可光按着本处的意思来解释。如果单凭着本处的意思来解释预言,那就是凭着私意解经。例如:我们读但以理书九章,就不可以单凭着但以理书九章来解说。再如读启示录十三章,也不可以单凭着启示录十三章来解说,如果只按着但以理书九章或启示录十三章本处的意思来解说,那就叫做私意的解说,那就违背了解释预言的律。

神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原则,就是读一处圣经必须和别处比较,不可以单凭本处的话。我们有了一处圣经的教训,就要注意到别处去寻找解释。这是非常紧要的事。基督教内异端的产生,多数是由于只抓住一两节圣经,而没有去寻找所有有关的圣经。撒但也曾引用几节圣经,但是撒但是用它们去试探人。我们要记得,凡多有比较,就少有私意。我们读一节圣经,如果能够找出十节圣经来比较,那就可靠得多,如果找出五节圣经来比较,那也好,不过有五节总不如有十节好。比较得越多的就越好。如果只有一节,那就要小心,不要随便把很大的东西建造在上面;否则会发生危险,因为光有一节不大可靠。读圣经需要比较,不可单单按着本处来解释,必须有别处圣经节的合作才行。

例如:启示录十九章,主从天上降临来争战的时候,吐出口中的利剑,把所有的仇敌都灭了。如果光按着本处来解释,就会说主的口中有一把剑,甚至于会说这一把剑很快、很利、很亮等等。但我们读到这里,如果注意到圣经不可光按着本处的意思来解说,那我们就得去寻找“口中的利剑”到底是什么东西。找到以弗所书六章十七节,就看见这利剑是指神的话。

再说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十个童女到底是谁,必须找到哥林多后书十一章二节,才知道童女是指教会说的。(哥林多后书说一个,是指合一的教会;马太福音说十个,是指各人在神面前负责。“十”是两个“五”合成的,“五”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这种比较的读法,能给我们许多亮光。

还有,旧约和新约的比较,也是紧要的。如果我们能找到神在旧约里说话说到什么地步为止,神在新约里说话说到什么地步为止,我们就看见:神的话是进步的,启示的话是进步的。有许多话,旧约里有,新约里也有,例如启示录,要知道没有但以理书就没有启示录,但是,比较起来,启示录比但以理书进步多了。或者把启示录二章、三章和马太福音十三章来比较,把启示录四章、五章和腓立比书二章来比较,把启示录六章和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来比较,再下去就可以把但以理书带进来比较。彼此比较,彼此解释,就能够看出从前所看不到的地方。

还有,四福音也可以拿来做比较。有的事情四卷福音书都说到,有的事情并不是每一卷福音书都说到,这里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马太没有说到主耶稣升天,只说到复活为止;马可就说到主耶稣升天;路加也说到主耶稣升天,并且说到圣灵降临;约翰就不提起主耶稣升天,只是说主要来。四卷福音书末了的记载不一样。我们就要问,为什么不一样?我们若是去找,就会找出:马太说主在地上继续作王,所以没有说升天;马可说主是神差来的仆人,回到神那里去,所以说升天;路加说到得荣耀的人,所以说升天,并且说到圣灵降临;约翰说主是仍旧在天、仍旧在父怀里的独生子,所以不说升天。每一卷福音书都有它的特点,要比较了才看得出。

(四)默想

约书亚记一章八节和诗篇一篇二节都告诉我们,人对于主的话应该常常地默想,继续地思想。我们在平常的时候(不只在读圣经的时候),也应该常常在那里默想主的话,学习让我们的思想变作圣经的思想。要在读圣经的时候,和不读圣经的时候,都一样地默想。像罗马书八章六节所说的“圣灵的思想”(“体贴圣灵的”照原文应译作“圣灵的思想”),意思是思念灵,念念不忘地思念灵,贯注灵。在原文里的意思不只是思念灵,并且是有一个“灵的思念”;不只是贯注灵,并且是有一个“灵的贯注”。换句话说,思想总是一转就转到神的话上面去。不管在什么情形之下,我们的思想里就是贯注看神的话。不是用力去想它,乃是我们里面自然而然念念不忘。我们日常的思想就是读圣经的思想,不光是我们去想它的时候才有圣经,就是我们不去想它的时候,也是在圣经里,自然而然倾向到神的话里面来。

所以,默想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读经时候的思想,一方面是我们经常的思想。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是在那里思想神的话;就是不读圣经的时候,也得在那里运用这个经过对付的思想。不是费力地去想它,乃是圣灵会使我们想到那个思想,使那个思想成为我们的习惯。这样,自然而然我们在神面前能丰富起来了。

二读圣经的实行(一)时间的安排

每一个读圣经的人,每天必须清楚地划出若干时间来读圣经(这是在晨更之外的读经)。经验告诉我们,不一定时间多就好。时间定规得太多的往往不能持久,那就反而不好。我们定规一个标准,总要是一般人所能作得到的才好。事奉主的人,每天读经的时间不必多于两个钟点,也不要少于一个钟点;有的时候有空,可以扩充到三个钟点。这件事要自己考虑了再定规,定规了就得遵行多少年,不要两三个月就更改。我们要学习约束自己。总要有一点定规,不要听其自然地读。那一种“天才”式的自由散漫的读圣经,我们不可仿效。有许多人读圣经太随便,今天读好几个钟点,明天却一个钟点都不读,这完全是没有恒心的表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们要细细地考虑、多多地祷告之后才定规,定规以后就要尽力遵守。

如果定规每天读一个钟点,那么这一个钟点,也需要有些安排。最好把这一个钟点分开几段来用,分作几种方法来读。有的读法像种树,过了十年、八年才有结果;有的读法像种蔬菜瓜果,年年有收获。要十年、八年才有结果的,容易使人灰心,所以也要有像种蔬菜瓜果那样的读法,两三个月就有收获,好使初学的人有一点安慰。一个钟点连着作一件事很容易累,很容易到后来没有什么结果就放弃了,所以最好把每天定规的钟点分开几段来用。

第一段读重一点的东西

假定:第一段用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要读圣经里面重一点的东西。这是需要多年才有果效的。像预言、预表、主耶稣的死,都要读多年才有果效。还有像马太福音中的山上的教训、橄榄山上的预言、十三章的比喻和约翰福音中主临别的话,以及四个时代的教训等等,都不是一下子能看见果效的,总需要花多少年月才能看见。像旧约,至少要读创世记、但以理书,后来还要读出埃及记、利未记、约书亚记。如果再要读预言,就加一本撒迦利亚书也好。像新约,马太福音是第一卷,罗马书是第二卷,再下去就读启示录(或者再读希伯来书)。这些都读完以后,也许还可以读约翰福音,或者再读以弗所书、加拉太书。这样,新约的根基也有了。这些不是一下子就有果效的,要读几十遍才能得着一点东西。像这一类的读法,我们可以放在第一段的时间里。第一段时间,是我们思想最清楚的时候,所以要读重一点的东西。当然,这不过是一原则,如何应用,还是在乎各人自己。

有一点要注意的,当你读到二十分钟的时候,可能有一个试探临到你,就是要你延长到三十分钟去,那你必须胜过这个试探。定规读二十分钟,就只读二十分钟。这样,将来如果有要把二十分钟减到十分钟的试探,你就也能胜过。我们在神面前定规好了,就要监督自己,宁可十年这样作,不要作了十天就不作。我们千万不要作一个散漫随便的人,要学习作一个守规矩的人。

第二段读轻一点的东西

在第二个二十分钟,可以读比较轻一点的东西,像读相同的词。圣经里面至少有二百或者三百个词特别需要读。像“血”这个词,在圣经里用了四百多次。我们把圣经里凡说到血的地方读过,把要紧的圣经节记下来,把意义相同的圣经连在一起,这样,就自己编成了一本圣经串珠,比花钱买来的圣经串珠更有意思。如果能背,那就更好。将来神的灵能给我们许多启示,一启示,我们立刻能把全部圣经对于这个问题的话都联系起来。像“蒙召”这个词,曾有弟兄把它分作十段(详见“读圣经的计划”第26),我们也可以每天花二十分钟来读它。我们只要每天用二十分钟读词就够了,不要盼望一次就能读完一个词。有的词至少要读两个月。读圣经必须花功夫,不可马虎,否则读出来的圣经变作不是圣灵的剑,而是芦苇,就没有用处。所以我们要结结实实地读圣经。一个人如果读圣经是结实的,他讲道也就是结实的。读圣经一马虎,讲道也马虎。比方:有人告诉我们说,接受血能得着新的生命。我们如果仔细读过“血”这一个词,就知道这种讲法是错误的,因为血里面的生命是魂的生命,不是新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全部圣经对于基本要道的教训。不然的话,人家对我们说什么,我们就以为是什么;人家错了,我们也就跟着错了。可是,要认识全部圣经里的基本要道,并不是一下子就作得到的,除非我们把一个词一个词都读过,才能认识全部圣经是怎么说的。所以读词这一件事,青年的弟兄姊妹非认真地实行不可。如果一年能读几十个词,那么十年之后,差不多能把新约、旧约里面主要的词都读过了。

第三段搜集

第三段用十分钟作搜集的工作。这也是天天都得作的。搜集什么呢?像圣经里面的金属——金、银、铜、铁等,都有它们特别的意义。还有圣经里面所讲的宝石,也有特别的意义。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问题。要知道这些东西在解经上是相当重要的。像铜蛇,为什么它是铜的?启示录一章十五节为什么说主的脚“好像在炉中煅炼光明的铜”?为什么尼布甲尼撒梦见的那个大像,头是金子的?为什么圣殿里面有的东西是精金的?为什么约柜是用金子包的,而不用银子包?会幕底下的座,为什么是银的?在撒迦利亚书五章里面有铅,这是指着什么?我们必须把这些仔细地读过,才能在解经方面明白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在这一段时间中,我们就搜集这些材料,把圣经节一一地记下来,将来或者放在第一段时间里去默想精读,或者放在第二段时间里去读。换句话说,第三段的十分钟,是为着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读经来搜集材料。像以弗所书十次讲圣灵,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第三段的时间把这十处圣经节找出来。以弗所书一章十三节说到圣灵的印记,我们再把新约中每一处讲到印记的圣经节都记下来。一章十七节讲到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就再把所有与灵和智慧发生关系的圣经节都记下来。等这些材料都采集好,预备好,就把它带到第一段的二十分钟里去读,或者带到第二段的二十分钟里去读。如果没有这种搜集材料的准备。只是凭空地去读,那就不会读得准。

第四段写经

第四段用十分钟作写经的工作。写经是我们对于一段圣经有一个新的领会,用使人容易明白的话,写得使人一看就懂。我们对于圣经有这样的训练,就会看出每一个字都有讲究,每一个字都有意思。这也是需要十分仔细的。可能一节圣经写几天都写不成。我们要用灵去摸圣灵的思想,要把自己开起来,让自己得着了印象才在那里写。我们的思路要跟随着写圣经的人的思路,话还是写圣经的人的话,不过加上一点我们所了解的意思,好像把话说得更明透一点。

写经要一段一段地作。每次写一节不够,一章则太长。应该把成为一段的几节圣经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先把全段读过,然后一节一节地写下去。

写经不是翻译,因为翻译太简,写不透。写经也不宜写得太繁,太繁就变作解经。写经似乎有一点翻译,也带一点解经,可以说是介乎解经和翻译之间。解经是用我们自己的口气解释圣经,而写经却是用写圣经的人的口气去写的;翻译只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写出来,而写经却也可以加上一些我们的解释。所以写经是介乎二者之间的。口气是写圣经的人的口气,有的地方也加上我们自己的解释。好像当有人读到圣经里的话不懂的时候,只要读我们所写的话就能懂。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

像罗马书一章一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仆人”可以写作“奴仆”。保罗采用这个词,意即我是主的仆人,像没有自由的奴仆一样。你要不要解释“仆人”这个词,那是你个人的意见。你要解释它,是一种写法;你不要解释它,又是一种写法。你如果要解释,可以写作:“我保罗本来是卖给罪的人,但是因为主耶稣的血把我买回来,我就作了祂的奴仆。”这样写,人就不会误会到主的权利和我们的奉献。我本来是卖给罪的人,但是今天祂救赎了我,我欢喜事奉祂,甘心事奉祂,拣选事奉祂。因着祂的买,因着我的拣选,所以我是祂的仆人。你把作仆人的原因弄清楚,就把保罗的话写个透。

又如“奉召为使徒”这句话,我们很容易以为是保罗奉召去“作”使徒。其实这句话照原文应译作“奉召为使徒”,也可以写作“奉召是使徒”。他不是被神召去“作”使徒,他乃是“奉召的使徒”。到第七节又有同样的情形发生。“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这里的“作”又有难处。许多人作了一辈子,结果还不是圣徒,其实照原文应译作“奉召的圣徒”。意即奉召“是”圣徒,不是奉召“作”圣徒。“奉召”是一个形容词,不是一个动词;是给我们看见有的人是怎样的使徒,有的人是怎样的圣徒;是解释情形,不是表明动作。写经的好处就在这里,我们能从一词一句中找出许多圣经中的真理。

又如罗马书六章六节说:“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照原文直译)这句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写法。可以写作:“既然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了,所以我们就不必另外再钉十字架。”如果我们是注意旧人怎样能“和祂”同钉的问题,那就可以写作:“因为神把我们放在基督里,所以我们和祂同钉十字架。”这是根据十一节的“在基督耶稣里,你们也当算你们自己向罪是死了……”(照原文直译)来写的。根据于“在祂”,所以能“和祂”。“和祂”的根基是“在祂”。没有“在祂”,就不能“和祂”。不在基督里的人不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只有“在祂”的人才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因为神把我们放在基督里,所以我们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写经的工作,就是要把那一句话写得更透彻。每一节圣经都有重要的词,这样的词必须讲究。我们遇到有那一节圣经的话不懂,就得求神光照,使我们能写出比原文浅显而比批注简练的句子。我们每一次写的时候,要想:为什么这一句话使人不明白?我们总要先解释圣经里重要的词,然后才能懂得写经该怎样写法。像“钉十字架”这个词,我们若去读希腊文,就知道它是指已经成功的事。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句话写作:“我们和基督同钉十字架是已过的事实,而不是我们去追求的一个经历。”钉十字架是祂钉的,所以在祂身上是一个经历;而在我身上,却无须另外单独地再去钉,因为在祂里面已经同钉了,在我身上已经变作一个事实了。可见这一节圣经可以有好几种写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写法,这是看各人自己所不明白的有多少,或者想到别人不明白的有多少而定。不过,无论怎样写法,总要写得使不明白的人一读就能读明白才好。

又如哥林多前书三章一节说:“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这里“只得”这一个词有讲究,意思是:“你们信主这么多年,应该是知道什么叫做属灵,什么叫做服在圣灵的管理之下的人。可是因为你们在许多事情上受肉体的影响,凭着肉体行事,不好好地学习服在灵的权柄之下,所以我迫不得已只好把你们当作属肉体的人。”再把“在基督耶稣里为婴孩的”这句话想一下,就又看出保罗有这样的意思:“你们在时间上拖得太长了。人在初信的时候受肉体的影响,那还可以原谅,可是你们信主信了这么多年,还一直服在肉体的能力之下,到了今天,你们还不是在基督里作大人,我还得用奶喂你们。……”总之,凡你所领会的,就把它补进去,使你在读的时候,觉得十分清楚。这样每天写十分钟,等到把全卷哥林多书写完,就会领会保罗写这封书信的意思。

以上所说时间的分段,乃是根据有些人的经验而提供的范例,各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神面前有合适的安排。

(二)记录

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要一面读,一面笔记。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需有记录。需要有小的笔记簿,也需要有大的笔记簿。口袋里要常常带着小笔记簿,随时随地把好的思想记录下来。有什么疑问,也要随时记下来。除了小笔记簿以外,还得有总簿,就是大的笔记簿。我们把所想到的和所查到的材料有系统地记在总簿里面,要一类一类地分清楚,才可供将来的查考。起初不要分得太细,只要拢统一点。如果用神学的方法来分,就分作父、子、灵、教会和将来的世界五类。再仔细一点也可以,不过初学的人只要这五类也就够了。关于教会的预表,可以放在教会一类之内。所有的道理,从称义一直到成圣,也都可以放在教会一类之内。起初可以预备五本簿子,一类一本。过些日子材料一多,可以再分。

记的时候要细心地记。比方读罗马书的时候,在五章十四节、十七节、二十一节,有四个“王”,九节、十节、十五节、十七节,有四个“更”,这些就要记下。又如马可福音十三章九节、十三节、二十节,一处说“为我的缘故”,一处说“为我的名”,一处说“为主的选民”,这三处为什么这样说?再如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门徒在橄榄山上问主多少问题?有几节圣经回答这一个问题?有几节圣经回答那一个问题?门徒的知识少,他们的问题不可靠,所以他们的问题不多,而主耶稣所答的却有很多的话。这就要注意某节到某节是回答问题的话,某节到某节是主耶稣多加进去的话。这样,就对整个橄榄山上的预言,能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又如以赛亚书六章五节、八节、十一节的三次“我说”,第一次的“我说”是认罪,第二次的“我说”是奉献,第三次的“我说”是交通。诸如此类,都要记下来。这些材料对于我们自己很有用处,对于别的弟兄姊妹也有用处。所有会读圣经的人,都是真花功夫的,不是碰巧而成的。

(三)工具

读圣经像做工一样,需要工具。

圣经

每一个人应该有两本大字的圣经为着读经用,再买一本小字的圣经为着出门或者聚会的时候用。读经用的圣经如果不能有两本,至少要有一本。字不要太小,因为字一小,就不容易看出里面的意思来。最小也得要五号字,最好能够有四号字或者三号字的。二号字的太大,除非年老的人才合用。读的圣经最好预备两本,有一本在读的时候可以写字、画记号,另外一本是不写不画的。有了一本不写字、不画线的圣经,读的时候就不致受从前的影响,每一次读的时候都像第一次才读一样。另外有一本留作写字或画记号之用,有的地方在上面写几个字,有的地方画线,有的地方画圈,相同的地方可以把它们连起来。但也不要花功夫太多,不必太细。每天为着得到属灵的粮食,就用那本不写字、不画记号的圣经;为着读出圣经里的东西,就用那一本写字、画记号的圣经。

“官话和合译本”是中国最好的译本,也是世界最好的译本之一,因为它所根据的那个希腊本就是最好的。这个译本在许多处译得相当准确,比英文“钦订本”准确多了。例如:在英文圣经里“基督耶稣”和“耶稣基督就分不清楚”,可是在“官话和合译本”里,却分得很清楚。此外,不妨买几种不同的译本来参考。最好的,当推“文理和合译本”,许多地方,单音词的翻译比“官话和合译本”的好,因为白话不容易造词,文言容易造词。例如:白话对于主耶稣的“活”译作“复活”,对于主耶稣的“起”也译作“复活”,但在文言里却有“复起”与“复活”的不同。有的地方白话文比文言呆,但也有许多地方白话比文言好。还有一本可以采用的,就是“施约瑟译本”。施约瑟是一个犹太人,他信了主,觉得要为中国人译一本圣经,所以去读中文,后来就独自译了一本。如果要比较,还可以参考“新旧库”所译的新约。还有基督福音书局已把马太福音直译出来了,也可用作参考。但最可靠的还是“官话”和“文理”两种“和合译本”。如果懂得英文,预备一本“达秘译本”也好。

圣经汇编

在圣经之外,还要买一本圣经汇编。在中文的圣经汇编中,比较好的还是广协书局发售的芳泰瑞编的那本《经文汇编》,不过不大完全。我们盼望将来能出版一本《新约圣经原文汇编》。主若许可,旧约部分也盼望能编成出版。

圣经辞典

除此以外,最好还要有圣经辞典。比方,“乌陵土明”是什么意思,六个“马利亚”的历史如何……只要查圣经辞典就能知道。但要注意编者的信仰是否纯正。可以采用的是俄珥编的《圣经百科全书》,这也可以算作圣经辞典,可惜中文已绝版,或许在图书馆和旧书店里还可能找到。

圣经分段的书

还有一本书也是需要的,就是比较好的分段的书。我们可以用“读经一年一遍”(本书附录)。这本书的分段相当好,在世界各国有许多基督徒根据这本书的分段读圣经。

若能备有这些参考书,在读经的时候就便当得多。这些都是不可少的工具。

三读圣经的计划

圣经是一部十分伟大的书,包括六十六卷,作者约有三十九人或四十人之多,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读这部书,必须有计划。如果毫无计划地来读它,就不能有好的收获。现在我们从各方面找出了二十八种读圣经的计划。这些计划,我们若有时间,可以一一实行。比较年老的弟兄,也可以挑选几个方法来读。

(一)主要的人

旧约圣经里有许多主要的人,像亚当、亚伯、挪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约书亚、大卫、所罗门等。我们要把这些人的历史仔细读过,不只在旧约中找他们的历史,也要到新约中去找他们的历史。

例如亚当,普通的印象,总以为亚当的历史是在创世记二章、三章里,但是仔细阅读圣经之后,就看见罗马书和哥林多前书也说到亚当的事,并且是相当紧要的。再读下去,像以弗所书五章,也说到亚当。读亚当的历史,要看他如何在神的计划中:看他如何受造;看他在受造之后那一种浑噩的情形,无罪的情形;看他和夏娃的关系;看他犯罪以后,神如何审判,如何应许;看他如何被赶出伊甸园外;看他在伊甸园之外的生活如何;再联系到末后的亚当是如何。我们花三四个月的工夫,好好地读它,就能开始明白圣经中好些基本的问题。

读完亚当的历史之后,可以读亚伯的历史。不要光看他在创世记的历史,也要看希伯来书十一章怎样说到他的事,要把全部圣经中和亚伯有关系的地方都看过,看神在这个人身上对我们说的基本的话在哪里。到底神悦纳亚伯,不悦纳该隐,原因在哪里?许多人以为亚伯的祭所以能蒙神悦纳,不过因为里面有血而已。但这是过分地偏于新约了,反而显不出亚伯献祭蒙神悦纳的根本原因。原来人在伊甸园里的工作是修理看守。后来人犯了罪,人藉耕种餬口是可以的,但是,人把餬口的东西拿来奉献给神,就不可以,因为人已经有罪。该隐却把地里的出产献给神,好像忘记了人已经犯了罪,所以他献的祭不蒙悦纳。一个孩子闯了大祸,却若无其事,他的父母就不能悦纳他。神是最不喜欢人犯了罪而若无其事,好像没有感觉一样。该隐的错就是犯了罪仍旧若无其事,而亚伯的态度是承认人犯了罪这个事实的存在。那个时候,牧羊不是为得粮食餬口(洪水以后才有肉食,创9:3),牧羊的目的,就是为着献祭,要把羊杀了,用它的皮作衣服(创3)。神对于人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人承认自己是罪人。亚伯就照着这一个要求来到神面前,所以神悦纳他。

再下去看挪亚的历史,看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历史。

(二)女人

在圣经里,女人有专一的一条线,所以可以把女人单独地归作一类来读。从夏娃读起,看她如何受造,如何说话,如何单独行动,如何堕落受刑罚;再看神如何给她应许,她如何能作众生之母。然后可以读撒拉,读利百加,读他玛、路得、喇合、哈拿、亚比该、书拉密女等。一直下去,到启示录十二章那个怀孕的女人,十七章的那个大淫妇,十九章的羔羊的新妇等。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看见一条线,就是圣经里面所有的女人,不管正面或反面,都是预表那一个女人——教会——的各方面。

(三)预表

要读旧约的预表,就得先有新约的根基。新约里有基督,有救赎,有教会,有圣灵,这是四件属灵的大事。旧约里主要的预表,就不外乎这四件。或者是预表基督,或者是预表救赎,或者是预表教会,或者是预表圣灵。旧约时代的人是先看见照相,后来认识本人;新约时代的人是先认识本人,然后去看照相。我们在实际上看见了基督、救赎、教会和圣灵,所以读旧约的预表就比较容易。

像创世记一章,以重造预表新造。二章以夏娃预表无罪的教会。我们想到自己就想到罪,因为罪和我们有了根深蒂固的关系;可是神给我们看见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是在罪之外,因为基督和教会的关系从创世记二章起,不是从创世记三章起。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是从创世记二章起;所以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是在罪之外,就像基督和教会一样,是在罪之外。我们千万不要想到教会的时候就想到罪。从神的眼光来看,教会好像没有罪一样。主耶稣替罪人死是为着赎罪,但主耶稣为教会死不是为着罪,乃是为着生命。到创世记三章,有无花果树的叶子,有羔羊的皮。到四章,有祭。往下读到以撒,就问以撒预表谁?是不是预表教会?是不是预表圣灵?是不是预表救赎?是不是预表主耶稣?看新约,更像是预表主耶稣。从以撒来看,他不是凭着亚伯拉罕生的,也不是凭着撒拉生的,乃是凭着应许生的,所以以撒有一点像主耶稣。从撒拉来看,以撒是他父亲的独生子,这也有一点像主耶稣。从亚伯拉罕来看,以撒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父亲承受的,以撒都是享受,这的的确确有一点像主耶稣。神差遣圣灵到地上来,建立了教会,配给基督,将来做“羔羊的妻”;以撒的父亲打发仆人到他本地本族去找出一个女子,就是利百加,作以撒的妻子,这也有一点像。把两方面一件一件地对照,就能够找出许多预表的凭据来。我们读加拉太书,看见以撒又预表属灵的基督徒。在教会里,有一个以实玛利代表肉体的行为,有一个以撒代表圣灵的行为。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从夏甲生的,是亚伯拉罕凭着肉体生的,所以代表人自己的行为。以撒是亚伯拉罕自己不能生的时候生的,是凭着神的应许生的,所以代表圣灵的行为。诸如此类,一章一章地看下去,就看见各种各样的预表。圣经各卷中预表最多的是创世记,可以说创世记是全部圣经的秧田。

像出埃及预表从世界里得救;逾越节预表擘饼;过红海预表受浸;路上的埋怨和旷野的飘流都预表许多神的儿女在地上的情形;活水预表圣灵。

像会幕预表我们的主耶稣在地上的情形。会幕的事也预表我们在世上的路程。会幕没有地板,它是搭在沙漠上的。要到了新耶路撒冷,才有精金的街道。所以,当我们在这世界经过的时候,与主的交通是荣耀的,而神要我们进入的是迦南地,不要我们停在沙漠上。

再往下去看民数记,就看见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经过四十二个站,然后进入迦南地。在这里,每一个站都有它的意思。读那些地名就看见人飘流的情形如何,人怎样才能进迦南。

还有像利未记中的祭、节期和洁净的条例等,都是清楚的预表,我们要好好地读。

再下去读到约书亚记,这是一本预表非常深的书。不是说约书亚记里所有的预表都很深,是说约书亚有许多很深的东西。要明白以色列人怎样进迦南,进迦南的争战到底如何,就必须先断定到底迦南是预表什么。有人认为迦南预表天堂。但是,如果迦南是预表天堂的话,难道天堂里也有打仗吗?我们仔细地读,就看见迦南不能预表天堂。迦南是预表我们今天属天的地位,迦南就等于以弗所书所说的天上。我们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而同时我们是与在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12)。所以读预表的人,不要光读约书亚记,也必须读以弗所书。另外一方面,约书亚记不只要和以弗所书一同读,还得和希伯来书一同读。因为约书亚记的进迦南有两个预表:一面预表属灵的争战,这要联到以弗所书;一面预表安息,这要联到希伯来书。那一个安息,很明显地是指国度说的。所以迦南不是预表天堂,乃是预表国度的安息。不是一切在羔羊血底下的人都进迦南,不是吃过逾越节羔羊的肉的人都进迦南,只有两个人进了迦南,其余的都倒毙在旷野里了。蒙召的多,选上的少,所以迦南地是预表国度。进迦南的预表给我们看见谁能在国度里掌权。若把这个基本的问题一解决,就能看见约书亚记里面什么部分是预表我们基督徒今天所得着的属灵的地位,什么部分是预表我们基督徒将来要得的奖赏。

士师记里面那么多不法的事,预表人随着自己的意思做事,发生许多纷乱的情形。

在撒母耳记里面,我们看到人在那里掌权,神将权柄给人。在合乎“神”心意的人没有来之先,有合乎“人”心意的人出来。大卫是合乎神心意的人。大卫没有出来之先,有合乎人心意的人出来就是扫罗。相当清楚,扫罗预表敌基督掌权。我们又看到,神自己所拣选的君王如何战争,如何享受平安。有大卫的战争,有所罗门的荣耀。有灾难中的扫罗,有灾难后的大卫,有千年国度的所罗门。这些都是很清楚的预表。

还有所罗门建造圣殿,预表基督建立教会。圣殿在耶路撒冷,预表教会在主的名下聚会敬拜,因为神的名字乃是放在耶路撒冷,只有耶路撒冷一个地方是神所承认、所拣选来立祂自己的名字的(王上14:21)。当耶罗波安起来的时候,他在伯特利和但设立了邱坛作敬拜神的地方,这是神所定罪的。神喜悦人只在祂自己名字所在的地方敬拜,不在别处敬拜。在复兴的时候,就有王起来把邱坛除掉,但也有王并没有把邱坛除掉,这预表教会历次复兴的情形。后来圣殿被毁,预表教会荒凉。此后尼希米、撒迦利亚、所罗巴伯等回来重建圣殿,虽然重建的没有当初那么荣耀,但已开始恢复站在当初的地位上。这是预表教会的恢复。这一个恢复要到主再来才能完全,并且那时教会要成为荣耀的教会。

(四)预言

全部圣经约有三分之一是预言。我们可以把全部圣经的预言分作两大类,就是主耶稣的第一次来,和主耶稣的第二次来。主耶稣的第一次来,在五经里、在诗篇里、在先知书里都有。主耶稣已经来过了,好像读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没有特别的味道。但是,如果要读预言,还得注意主耶稣第一次的来。要把新约和旧约一切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一一找出,并且写下来。这有什么用呢?这能教我们找出预言应验的原则是如何。主第一次来的预言的应验是怎样的,那么主第二次来的预言的应验也必定是怎样的。

圣经对于每一件东西的解释,都有一定的律。凡是应当“灵然解”的地方,圣经的本文就指明出来。例如:启示录一章说主耶稣右手中的“七星”,是七个教会的使者,这不是按字面解,圣经本文就告诉我们了。主行走在七个金灯台中间的“灯台”,是指着教会说的,这也是圣经本文告诉我们的。预表,都应当“灵然解”。像:亚当不是指亚当,是指基督;夏娃不是指夏娃,是指教会。可是预言的解释,却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个是以属灵的意思来解释预言,所以应验是意义的应验;还有一个是按字面来解释预言,所以应验是字面的应验。像马太福音二章十七、十八节说,“这就应验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在拉玛听见号咷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这是意义上的应验。像使徒行传二章十六节说,“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意即今天这种情形就像约珥所说的那么一回事,这也是意义上的应验。至于主耶稣第一次的来,很多是按着预言的字面应验的,童贞女就是童贞女,埃及就是埃及,没有一根骨头折断就是没有一根骨头折断,这都是按着字面应验的。既然主第一次的来很多是按着字面应验的,那么主第二次的来也就多数是按着字面应验的。

还有,预言有关于犹太人的预言,有关于外邦人的预言,有关于教会的预言,三者是不同的。关于犹太人的预言,摩西和巴兰提得最多,当然在先知书里也有。关于外邦人的预言要特别注意但以理书。主耶稣在地上所提起的,像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也要注意。像启示录八至十一章、十三章、十五章、十六章、十八章,都是关于外邦人的预言。关于教会的,有马太福音十三章,启示录二章、三章、十二章、十四章、十五章,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我们要把预言中关乎教会的,关乎外邦人的,关乎犹太人的,分别清楚。

关乎犹太人的预言,可以说有两个大干:一个是关乎主的日子的,一个是关乎国度的地上的祝福。

关乎外邦人的预言,我们要注意从犹太人亡国之后,在外邦人的日子里所有神的预言,像但以理书二章、四章、七章、九章的七十个七,一直到启示录,都是关乎外邦人的预言。简单地说,第一,从犹太人亡国到末期,特别是但以理书第二章整个大像的历史;第二,就是末期的十角——十个王——怎样,那另长的一个小角——一个王——怎样,敌基督怎样;第三,外邦人如何在千禧年里面得福。

关乎教会的预言:一、教会两千年的历史;二、被提;三、审判台前;四、国度;五、永世。

(五)时代

神对付人是因时代而异的。每一个时代,神都有祂不同的方法。在这一个时代,神这样对付人;在那一个时代,神那样对付人。在这一个时代,人得救的方法是这样;在那一个时代,人得救的方法是那样。在这一个时代,神对于人行为的要求是这样;在那一个时代,神对于人行为的要求是那样。如果我们对时代分不清楚,就会感觉圣经中有的话是乱的;可是把时代一分清楚,就不感觉乱了。

关乎时代的划分,有些解经家把它分作七个时代;但是按着圣经本身的分法,很自然地分作四个时代。第一是列祖时代。从什么时候起头呢?从亚当起头,因为罗马书五章十四节说得很清楚——“从亚当到摩西”。虽然里面有许多小转弯,但不是大问题,总是“从亚当到摩西”。这是第一个时代。第二是律法时代,是从摩西到基督。到基督的什么时候为止呢!主耶稣说,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太11:13;路16:16)。主说到约翰为止,就是到约翰为止。第三是恩典时代,是从基督的第一次来到基督的第二次来(徒15:14-18)。虽然主仍注意犹太人,但是注意的中心已转向外邦人,因为恩典时代已经起头了。第四是国度时代,是从基督的第二次来一直到国度的末了(启20)。

我们要注意:在每一时代里,人起初的地位是如何,人有什么责任,后来人怎样失败,神怎样对付人。这些都得一一仔细地读过。这样,对于许多似乎矛盾难解的地方,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六)题目

圣经里有许多题目,如:(一)创造,(二)人,(三)天使,(四)罪,(五)撒但的国度,(六)救恩,(七)悔改,(八)基督的身位,(九)基督的工作,(十)基督的一生,(十一)圣灵,(十二)重生,(十三)永生,(十四)永远的稳妥,(十五)成圣,(十六)称义,(十七)拣选,(十八)赦免,(十九)义,(二十)释放,(廿一)律法,(廿二)默示,(廿三)启示,(廿四)基督的身体,(廿五)话语的执事,(廿六)神的权柄,(廿七)主的再来,(廿八)审判,(廿九)国度,(三十)永世,等等。起初的时候,一年可以读一个题目,以后一年可以读两个题目,再后一年可以读四个题目。

例如基督的身位,这一个题目很大,怎样读它呢?可以这样分一下:(一)祂是神。这一位神,有祂“道”的一面,也有祂作“神子”的一面。(二)祂做人。祂如何成为耶稣,如何发表祂做人的地方。(三)祂是神,也是人。祂在船尾睡觉,表明祂是人;祂起来平静风浪,表明祂是神。祂赴婚姻的筵席,表明祂是人;祂变酒,表明祂是神。祂向撒玛利亚的女人要水喝,表明祂是人;祂向她解释活水,表明祂是神。(四)祂的历史,就是祂在地上的生活。(五)祂今天的地位,升天之后的地位。(六)祂将来的地位,再来时的荣耀的地位。

又如基督的工作,我们也把它分一下:(一)身位与工作的关系,(二)主的代替,(三)满足神的赎罪,(四)使人与神和好,(五)祂的接纳、收留人,(六)祭司的职分,(七)中保的工作。

基督的一生这个题目可以分作:(一)降生,(二)死,(三)复活,(四)升天,(五)再来。说到祂的降生,必须看什么叫做降生。以降生的结晶来看,降生就是一切抽象的、属乎神的,都变作具体的、属乎人的。比方,我们说神的忍耐,什么叫做神的忍耐?我们不只不知道,并且不能知道。但是,主耶稣降生了,不只是道成肉身,并且是忍耐成肉身,那个抽象的忍耐,看不见的忍耐,现在变作具体的忍耐了。道成肉身的原则,就是给我们看见爱成肉身、圣洁成肉身、喜乐成肉身、顺服成肉身……换句话说,本来一切属乎神的德性,都是不可捉摸的,现在都变作可以捉摸的了。神变做人,抽象的变作具体的了。神所要的标准的人,就是这位耶稣。我们够不上神的标准,所以我们不能亲近神。这个幔子挂在那里,幔子越好看,我们越不能进去。但是,感谢神,在这里有死。死的意义是什么?一方面固然有救赎,另一方面是结束一切出于旧造的。死乃是旧造的结局,基督的死乃是万有的结局。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这是死。还有复活,乃是新的起头,是神的创造,是新的生命,不能被死亡拘禁。死没有法子把生命留在里面不让祂活过来。死没有那个能力。复活就是经过了死,经过了试炼,证明祂的能力。还有升天,就是在地位上胜过撒但,撒但是在我们的下面。基督的升天,是把我们放在和祂同样的地位上,享用祂的得胜。主的再来,是新的权柄的彰显。总而言之:降生,是说神的标准;死,是说一切不合乎那标准的旧造都了结了;复活,是新的起头;升天,是新的地位;再来,是荣耀的显现。这些在神面前是多么宝贵的事。

(七)神和人的关系

曾有人把圣经中所说神和人的关系分作:(一)神,(二)众人(指着人类说的),(三)个人,(四)神而人,(五)人和神,(六)神在人中,(七)神在人上。这种分法非常好。第一是“神”,当然很清楚。第二是“众人”,是人类,亚当的犯罪、堕落和一切在亚当里的都在里面。第三,“个人”,就是个人的犯罪和个人的刑罚。第四,“神而人”,是福音书里所记的,主耶稣是神而人。第五,“人和神”,就是书信里所传的福音的道。第六,“神在人中”,就是神在人里面的一切功能,是所有书信里面更深的一部分。第七,“神在人上”,是指在国度里,神在人上作王,一切将来的事,都包括在内。我们采用这个读法的时候,若用七本簿子分别记录,就很清楚。

(八)纪年

读圣经的纪年,虽然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有一个益处,就是能使人养成一种仔细读圣经的习惯。圣经里面的年代都非常清楚。从人的被创造起,一直到主耶稣的降生,都能算得出来。亚当到洪水(挪亚),很清楚是一六五六年。后来从埃及进到迦南,士师多少年,列王多少年,加到但以理是多少年,一直到主耶稣来,每一段历史都能从圣经里把年日找出来。有的要到司提反的话里去找,有的连向左躺着有多少年,向右躺着有多少年(结4:4-6),也要算进去。从重建耶路撒冷,到主耶稣来,经过六十九个七(四百八十三年),也要去算。这样,就能从亚当算到主耶稣来为止。从创世记起,好像神列着一个年表在那里,从来没有中断。我们要读圣经,就要学习作一个谨慎、仔细的人。

读圣经的纪年,可以发现平时所不容易看得出的事情。例如:我们把开头一段的历史一算,就知道以诺在世上的时候,亚当还在世上。亚当是看见过神的人,以诺没有看见过神。按我们想,如果人被提,应当是看见过神的人被提;而结果却是以诺被提,亚当没有被提。这就给我们学到了功课。再看下去,看见玛土撒拉的名字,意即等他死的时候,有事情发生,刚好玛士撒拉去世时洪水就到,这也可以看出圣经的准确。

又如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给我们看见,恩典是在律法之前,不是在律法之后。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年数,必须看见应许的恩典已经传了四百三十年,然后才传律法。

读圣经的纪年,在创世记里容易找,在以后就不容易找。难处是在有人读不出。例如:从以色列民出埃及到所罗门建造圣殿,共有多少年呢?列王纪上六章一节说:“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而使徒行传十三章十八至二十二节却说:“又在旷野容忍他们约有四十年。……此后给他们设立士师,约有四百五十年……后来……扫罗给他们作王四十年。既废了扫罗,就选立大卫作他们的王。”这些年数加起来,一共是五百三十年。再加上大卫作王四十年(王上2:11),以及所罗门建殿以前的三年,总共是五百七十三年。所以,列王纪上六章所记的,比使徒行传十三章所记的少了九十三年。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呢?原来根据士师记的记载,以色列人曾有五次作亡国奴,第一次是八年(士3:8),第二次是十八年(14节),第三次是二十年(4:2-3),第四次是七年(6:1),第五次是四十年(13:1),加起来刚好是九十三年。所以,似乎列王纪上漏记了九十三年,其实是它特意把亡国的年日略去不算,这就需要我们去把士师记所记的接进去。圣经的话像一串连环,没有一个环是断的,个个都接得上。神自己安排好了连环在那里,我们去找出那个连环来就是。所以,读圣经的纪年,对于训练我们的准确,有相当的用处。

(九)数字

圣经里许多数字都有它的意思,如:

“一”是独一无二的神的数目。

“二”是交通的数目。

“三”还是神的数目,因为神是三而一的神,“一”是指着神的联合,“三”是指着神的完全。

“四”是从三生出来的第一个数目。“三”加“一”是“四”,所以“四”是受造的数目。所有和受造之物有关系的都用“四”,像地有四方,年有四季,风有四风,伊甸园流出的水分四道,尼布甲尼撒梦见的像有四段,从海中上来的有四个大兽,代表受造之物的活物有四个。还有,记戴主耶稣地上生活的是四卷福音。可见从神生出来的都是“四”。

“五”是人的分别的数目。像主手五个指头,右手五个指头;十个童女中五个愚拙,五个聪明。“五”也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像耳是五官之一,大拇指是五指之一,大足趾是五趾之一;用血抹在人的右耳垂上、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足趾上,就是说人如何分别出来在神面前负责。

“六”是人的数目。人是第六天造的。“七”是完全的数目,“六”赶不上“七”,人所作的都是赶不上神的。

“七”是完全的数目。这个完全是指今天暂时的完全,不是永久的完全。“三”是神的数目,“四”是受造之物的数目,把造物者和受造之物加在一起,就变作完全,神加人就变作完全。但这不过是“三”和“四”加在一起,所以是暂时的完全。圣经里一切暂时的完全都用七,像一周有七天,马太福音十三章里面有七个比喻,启示录里面有七个教会、七个灯台、七个使者,又有七印、七号、七碗,这都是指暂时的完全,不是指永世里的完全。

“八”是复活的数目。“七”是一个段落,“八”是“七”之后的第一个。主耶稣是在第八日复活的,所以“八”是复活的数目。

“九”是“三”乘“三”,是神的数目的加重。就是说,神的见证不只是神的话,并且是神对我们说的话。

“十”是人的完全。人的数目到十就完全了。像人手有十指,脚有十趾。

“十一”在圣经里没有什么意思。

“十二”的意思也是完全,这个完全是指永世里的完全。完全的数目有两个:一个是“七”,一个是“十二”。“七”是属乎神的完全,是今天的完全。“十二”也是属乎神的完全,却是永世的完全。有一件事情相当希奇,就是到了新天新地的时候,七的数目就不存在了。新耶路撒冷有十二个门、十二个根基、十二个使徒的名字、十二样宝石、十二颗珍珠,城墙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就是十二乘十二。这些都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十二”是永世的完全。为什么“七”是暂时的完全,而十二是永世里的完全?原来三加四不过是神和人合在一起,不过是造物的主和受造之物相加,而三乘四乃是造物的主和受造之物相乘,意思就是二者调和在一起。“乘”和“加”不同。“乘”,是神和人不能再分,是造物的神和受造之物的合一,这一个合一是永远的。所以“十二”所代表的完全是永远的完全。

(十)比喻

我们可以把圣经里所有的比喻都读过。我们仔细地读过几个比喻之后,就能相当清楚;解释比喻是有一定的原则的,不是可以随便解释的。这一个原则一找出来,那么将来遇见新的比喻,就知道怎样去解释它。

在一个比喻里面,总有主客之分。我们必须分别主要的喻意在哪里,次要的喻意在哪里。主要的地方,非一点一点地解释它不可;至于次要的地方,有时候也需要细细地解释,有时候也可以放弃它。例如:主耶稣在马太福章十三章所说的七个比喻,第一个是撒种的比喻。种是一种,地有四种——一种的道,四种不同的心。这是主要的部分。我们要把那个道抓牢,把那四个不同的心抓牢。其他零碎的问题,像飞鸟来吃尽了的“吃”,就不是主要的;像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这个“倍”,也不是主要的,因为有的种种下去能有一千倍的,能有一千二百倍的,主都没有说,所以这不是主要的。如果注意鸟的大小和它飞的高低,或者注意倍数的问题,那么路就走错了。所以解释比喻,必须先把主客分清楚。

还有一件事必须注意,就是没有一个比喻是可以按字面解释的。像撒种的比喻,“撒种的人”不是撒种的人,“田地”不是田地,“种”不是种。这是一定的,所有的比喻,都有它属灵的意思,都得按灵意解释。但这并不是说,一个比喻的每一点都要按着灵意解释,而是说主位的要按着灵意解,客位的仍然按字面解。许多人把主位的每一点都解释过,把客位的每一点也照样解释过,这是不对的。马太福音十三章是主第一次讲比喻,第一个比喻就是主自己解释给我们听的。主没有把每一点都解释,有的有解释,有的没有解释。像那块“好土”,“土”是指人的心,“好”是指善良诚实,主给我们解释了,我们知道善良诚实的心是主要的意思。主在下面没有对我们再解释“结实”是什么,所以“结实”就不是主要的意思。解释若过分琐碎,就没有属灵的价值,路就走错了。解释比喻不是容易的,必须一个一个地花功夫求神的光,才能解得合适。

(十一)神迹

特别要注意主耶稣的神迹。旧约的神迹,像以利亚、以利沙的神迹,也可以读。新约中保罗的神迹也可以读。我们把神迹当作一个专一的题目来读,就要看见所有的神迹都有它的特点。例如:医治瞎眼的神迹和医治瘫子的神迹不一样。眼睛是看得清楚的问题——瞎眼的是要看见;瘫子是能力的问题——瘸腿的是要行走。读的时候,先要把特点找出来,然后看主怎样对付他们的难处,也就是在属灵上怎样对付我们的难处。

有的神迹,主明显地提起属灵的教训。像约翰福音九章主医治那个生来瞎眼的人,主就明显地提起,祂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再像约翰福音十一章主使拉撒路复活,主就明明地说:我是生命,我是复活。

有的神迹,主虽然没有明显地提起什么教训,但里面必定有它的教训,这是要我们到神面前去寻求的。像那一个瘫子得医治的事,就有属灵的教训在里面。主医治他的时候,对他说:“你的罪赦了。”可是,主耶稣不是光赦罪,主也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来,立刻拿了褥子当着众人面前出去了。这就是属灵的原则:光是赦罪不够,必须能有生命的表现和属灵的行走才够。没有一个人能够不起来行走而说是得了赦免。得了赦免,必定能行走;赦免是在行走之前,行走是赦免的结果。这是一幅非常清楚的图画。

(十二)主在地上的教训

把主所有的教训都读过。从马太福音五、六、七章起,一直到十三章、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都仔细地读过。主的教训,在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里面也很多。像约翰福音十四章到十六章,也是很重要的。读的时候,要注意:主耶稣说的话是在什么时候?是在犹太地的教训,或者是在加利利的教训?是对门徒说的,或者是对众人说的?或者是对门徒说,也给众人听;或者是只对门徒说,而不给众人听。我们这样读,就能从新约里得着中心的教训。如果我们要作主的工,至少要把主的比喻、主的神迹、主的教训都好好地读过。不然的话,没有材料,手里太空了,就不能应付需要。

(十三)比较四福音书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读法。为什么圣灵不写一卷完全的福音书,而要写四卷不同的福音书?为什么各卷所记的事情好像不一样,事情的先后也好像不一样,有的连数目都不一样?我们若不好好的读它,就不会觉得圣灵的默示是何等奇妙。

读四福音,第一必须分段,并且要分得仔细。我们可以预备一本比较大的簿子,把四卷福音书按着事情的先后,分作四栏来说。例如:读到主的家谱时,可把马太福音一章一至十七节写在第一栏内,再把路加福音三章二十三至三十八节写在第三栏内;马可和约翰都没有记家谱,就让第二和第四两栏空在那里。有的事情只有一卷福音书记载,有的事情四卷福音书都记载。将来只要一查笔记簿,就能一目了然。如果把各栏所写的都加以比较,就能看出它们的异同来。这样把四卷福音书比较看来读,就看见彼此不同的地方相当多,而这些不同,都是经过圣灵的安排的。

马太福音一章里的家谱,是分作三个十四代——从亚伯拉罕到大卫,从大卫到被迁至巴比伦的时候,从被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路加福音三章里的家谱是倒叙上去的。马太是从亚伯拉罕记到大卫,路加是从大卫记到亚伯拉罕,马太是从大卫记到被迁至巴比伦的时候,路加是从撒拉铁记到大卫。马太是从亚伯拉罕说起,路加是从亚伯拉罕上溯到亚当,所以马太记的家谱如果分作三段,路加记的家谱就要分作四段。路加起头一段是马利亚的家谱,而马太末了一段是约瑟的家谱。这些段落必须分得清楚,才能看出其中的意义。

曾有人把启示录第四章所说的四活物,与四福音联系起来看。四个活物:(一)像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二)像牛犊,牛是勤劳的忠仆;(三)脸面像人;(四)像飞鹰,旧约曾说神如鹰把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出19:4;申32:11)。马太记载主耶稣是王,马可记载祂是仆人,路加记载祂是人,约翰记载祂是神。四个活物与四福音所记的主的四方面恰好相合。

马太是记主耶稣作王,所以在家谱里特别指出祂是大卫王的子孙。路加说主耶稣是人,所以家谱从人的始祖亚当叙起。马可说主耶稣是仆人,约翰说主耶稣是神子,所以都没有记载家谱。这样一比较,就能够证实马太是说主耶稣作王,马可是说主耶稣作仆人,路加是说主耶稣做人,约翰是说主耶稣作神的儿子。

在四卷福音书里都说到主耶稣的来,但记法不一样。马太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马可说人子来服事,路加说人子来寻找,约翰说主来了是叫人得生命。诸如此类的事,在福音书里很多,我们如果花工夫去读,就要看见每卷福音都有它的特点。

四卷福音书结束时所记载的事,也是很有意思的。马太是记复活(太28:6),马可是记升天(可16:10),路加是记降下圣灵的应许(路24:49),约翰是记再来(约21:22)。主耶稣复活以后,被接升上高天;升天以后,到了五旬节,有圣降下来;将来,主耶稣还要再来。四福音奇妙的排列,使四件事记载的次序完全符合。

马太没有记载主耶稣升天,因为马太记载祂要与门徒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可记载主升天,并说祂“坐在神的右边”,因为祂曾取了奴仆的形象,存心顺服,完成了工作,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路加记载主升天,因为神顾念比天使微小一点的人,要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所以主耶稣因人的资格升天,将来能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约翰没有记载主耶稣升天,因为约翰记载祂是我们的生命,要住在我们的里面。

马太是按时代的道理记的,不是按事迹的前后记的。路加是经过了详细考察,“按着次序”编写的(有的按时间前后,有的按题目次序)。马可和约翰则都是按事迹的前后记的。

我们可以另外买一本大字的福音单本,先把马太分作五段或者十段,分好之后,就一件一件的来看,同时看其他三卷福音书如何。有相同的,就把它类聚在一起;有不同的,就把它另外记下。不同的段要分得粗一点,相同的要分得细一点。像前面所提起的马太福音十三章里撒种的比喻,在路加里也有,那就得小心的分,才能把它们很细的、不同的地方找出来。要作到一读就能知道这里和那里相同或者不同。这样作,的确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四卷福音书至少要读两年,抄写则大约三个月就够了。

(十四)大章

圣经里有许多重要的大章,像创世记二章、三章,民数记二十一章,申命记八章,都是大章。诗篇二十二篇和以赛亚书五十三章,都是非常大的章,因为在新约里以它们的应验为最多。但以理书九章,也是大章。在新约里,马太福音五章到七章、十三章、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都是大章。约翰福音十四章到十六章也是大章。哥林多前书十三章也是大章。在圣经里有三四十章这样的大章,都要好好地明白它们的意义。

(十五)过去、现在和将来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读法。把新约里过去的事放在过去一项里读,现在的事放在现在一项里读,将来的事放在将来一项里读。像基督所有在地上的工作、圣灵的降临、教会的起点,都放在过去一项里读。像主的代祷、主的作中保、教会的职事、圣灵的管制、圣灵的内住以及一切受恩之法(有的地方恩典是直接给的,有的地方神藉着另外的东西使我们接受恩典,像聚会、擘饼、受浸、按手等。神从这些东西给人恩典,不是直接给的,所以称作受恩之法),这些都是现在的东西。像复活、被提、救赎、荣耀和神的新造,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救赎虽然是过去的,但又不是过去的,因为还没有成全,要等到身体得赎才能完全。肉体的身体若没有解决,救赎就还没有完全。主耶稣十字架上的救赎,不过是一个根基,要到我们将来身体得赎的时候,救赎的工作才完毕。我们必须分清楚什么事情是神已经作的,什么事情是神现在作的,什么事情是神将来要作的。

(十六)救恩、圣洁和职事

救恩,是指着我们得生命说的;圣洁,是指着我们的生活说的;职事,是指着我们的工作说的。关于主的呼召、主的血、主的工作等等,都可以放在救恩一类。把一切圣灵的工作,都放在圣洁一类。把忠心、见证、圣灵的能力,都放在职事一类。还有,像主的十字架,可以放在救恩一类;我们的十字架,可以放在圣洁一类;哥林多后书四章所说“耶稣的死”(或译作“耶稣的杀”),可以放在职事一类。把我们的相信放在救恩一类,把我们的顺服放在圣洁一类,把我们的忠心放在职事一类。圣灵赐生命是救恩,圣灵的工作是圣洁,圣灵的能力是职事。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代表:“为”我们的,“在”我们的,“经”我们的。凡一切“为”我们的都是救恩,凡一切“在”我们的都是圣洁,凡一切“经”我们的都是职事。“为”我作,称它作救恩;“在”我里面作,称它作圣洁;“经”我作,称它作职事或者事奉。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教训按类分别。只要把神为我、神在我、神经我这三个分开就清楚。可惜有许多人对于“神为我”和“神在我”分不清楚。例如:“基督的钉十字架”和“我们和主同钉十字架”,应该是“神为我”的事,可是罗马教将钉十字架变作“在我”,就不对了。十字架从什么地方起才是“在我”呢?是从我们自己的十字架起。是背十字架,不是钉十字架。背,是我们的;钉,是主的。这也说明了罗马教和基督教的不同。圣经里的“同死”是“为我”方面的东西,而不是“在我”方面的东西。罗马书六章是同死,八章是治死,哥林多后书四章是杀死,所以罗马书六章是救恩,八章是圣洁,哥林多后书四章是职事。我们必须在神面前弄清楚:“同死”绝对是救恩,是主作的,我们不过是得着而已;藉着十字架“治死”,是我们的事;“杀死”,是让圣灵出来,这是在职事里面的东西。我们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事。有许多人对于“同死”的问题不清楚,就对于“治死”的问题也不清楚。同死的事实不是在我里面,是在基督里面。一切在基督里面的都是救恩,在我里面的都是圣洁,从我出去的都是职事。这些都是基本的认识。我们对于神的话必须看得清楚。

(十七)金石

圣经里有各种金属和矿石,这些东西也都有它们的意义,我们也要花一点功夫去读它。不是说在这些东西里面有什么启示,乃是说,神要给我们启示的时候,可以藉着这些材料对我们说话。我们里面必须藏着许多圣经的材料,到需要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例如:金子是代表神的荣耀。凡是完全出乎神的,就以金子来代表。银子是代表主的救赎。圣经中没有提到用金子买东西,而是说用银子买东西,银子是表明救赎。换句话说,金子是代表神的身位,银子是代表神的工作;金子是说到祂的荣耀,银子是说到祂的赎价。铜是代表审判,铁是代表人的权柄,铅是代表罪。又说:新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其中有绿色的宝石,绿色是基本的颜色,是地上生命的颜色,所以特别是指着圣灵的工作。我们读金石的东西,要看它的本质再加上它的颜色。红和朱红的意义不一样,红指血,朱红指罪。白、黑、紫,都有它们的意义。我们要把它们分类汇集,然后找出它们的意义。

(十八)地理

圣经中有许多国、许多城、许多山、许多江河、许多井,诸如此类,每一个都有它的意义。许多国如亚述、埃及、巴比伦、希腊、波斯,许多城如撒玛利亚、耶路撒冷、该撒利亚、所多玛、蛾摩拉、巴别、吾珥、示剑、伯特利、玛哈念、吉甲等,都有它们的意义。有的意义是从字义来的,有的意义是从历史来的。像伯特利是神的家,是从字义来的。像吉甲是除去肉体的预表,是从历史来的。像示剑是肩膀的意思,一切的负担,一切的责任,一切的背负,都是示剑的意义,这是从字义来的。约书亚分地的时候,就有很多城的名字,里面包含了属灵的意义,我们要找出那些名字的意义来。固然在圣经里面有许多字的意义需要查希伯来文的字典,但是,也有许多字的意义是圣经自己所提起的。所以,即使不懂希伯来文,也能查出不少地理名词的意义。

山如西乃山、何烈山、利巴嫩山、毗斯迦山、橄榄山等,也都有它们的意义。何烈山就是西乃山,为什么有的时候说何烈山,有的时候又说西乃山,我们要把这个理由找出来。此外还有山谷、如欣嫩子谷、约沙法谷等。

江河如伯拉大河、埃及河、约但河等。

地理这一类所包括的是相当多,应当把要紧的都读过。但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大概只要读三四个月就够用了。

所有地理名词的意义,总是从两条路来的:有的是从字义来,有的是从历史来。像耶路撒冷、伯特利、玛哈念,都是字义的。像各各他,一面是字义的,一面是历史的;各各他是髑髅地,也是十字架。像伯拉大河,一面是字义的,一面是历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攻打耶路撒冷都是从伯拉大河来的,启示录里面也是这样说,所以它是代表背叛的权柄、背叛的势力。像非利士是代表魔鬼黑暗的权势,是根据历史,不是根据字义的。还有一个地名像示罗,也非常要紧,因为教会的问题就是在示罗。这一些东西平日好好地读过,将来有许多用处。

(十九)人名

圣经里有很多的人名,其中主要的人名,圣经都已经替我们解决了。如果有一本希腊文字典,那就更好。像亚当、夏娃、该隐、塞特、亚伯、挪亚、麦基洗德、亚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以色列、摩西、约书亚、撒母耳、大卫、所罗门、米甲、撒迦利亚、彼得等等,我们如果查考一下,就能看出它们的意义。这也是一种材料,要在平日准备好。

(二十)副歌

在圣经里面,有的地方忽然用另一种笔法,那种笔法在希腊文里是和正文不同的,是近乎诗的笔法,不是散文的笔法,这种句子并不是一大段,只有两句三句,我们姑且称它作“副歌”。这要对希腊文有相当认识的人才能找得出来。像提摩太前书一章十五节,三章十五、十六节,提多书三章四至八节,罗马书十章八至十节,提摩太后书二章十一至十三节,以弗所书四章八至九节,五章十六节,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四至十七节,它们的笔法结构都是歌的形式。(罗马书九章到十一章也是用这一种笔法写的。)我们读出来的时候,要看见每一个副歌都摸着一件事、一个大道理,从得救起一直到被提。圣灵在这八个地方,用歌的形式来写这些道理,其中必定有宝贵的意思。

(二十一)祷告

像亚伯拉罕为所多玛、蛾摩拉的祷告,摩西为背叛的以色列民的祷告,大卫在诗篇里的祷告,以斯拉记九章的祷告,尼希米记九章的祷告,但以理书九章的祷告,马太福音六章主教门徒的祷告,约翰福音十七章主耶稣的祷告,保罗在以弗所书里的祷告……我们把这些祷告一个一个在神面前好好地读过,就能把整个祷告的问题解决。我们也能由此知道人到神面前去,应当用什么种的话才能得着神的垂听。在神面前心愿大有用处,话语也大有用处。主耶稣对那个妇人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女儿了。”(可7:29)可见祷告的时候,话语也是要紧的。话语不合适的祷告就不行。许多时候,我们来到神面前,一直说,都不行;等到有一句话两句话好像是说出了我们所需要说的,就行。曾有一位弟兄肋膜发炎积水,好几位弟兄姊妹怕他变作脓胸,在那里祷告,但是许多话都没有用。后来有一位姊妹祷告,只有一句话,就是:在阴间没有赞美,在坟墓里没有感谢。到这里话语通了,当天下午那位弟兄就起床了。祷告的答应与话语的行不行大有关系。话语行,就有神迹。我们要学习这一件事,要熟悉祷告的路。

(二十二)难处

要解决圣经的难处,有几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我们必须先相信圣经本身没有难处。如果有难处,必定是我们自己想左了,想错了。

第二,要解决圣经的难处,不可以只根据本处的意思。没有一处圣经可以只按着本处的意思,解释。遇有难处,必须把别处圣经合起来看,才能得着断案。有难处的圣经,决不会与别处的道理起冲突。神写圣经,不能写这一边而把那一边忘记了。若有冲突,必定是我们的头脑有病。

第三,有的话虽然是别处圣经里所没有的,但是我们也得相信。不可只根据我们的成见和理由而不相信神的话。

第四,要解决难处,就要寻找凭据,寻找圣经里的凭据,也寻找理由上的凭据。神所说的话,绝对是充满了道理的,神决不能说无理的话。

第五,我们所说的难处,是指解经上的难处,道理上的难处。(圣经里的数字如有冲突,不要把它当作难处,这是抄写上的错误。最近发现一本西乃山的古卷,就有许多抄写上的错误。因为在教会受逼迫的时候,圣经被毁,抄写不易,数字上的笔误是难免的。这并不是默示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因此攻击圣经的本身,那是过分的。)

我们把以上的原则看清楚以后,就可以把圣经中所有难解的地方类聚起来,像创世记六章二节的“神的儿女们”;民数记十六章三十节的“活活的坠落阴间”;撒母耳记上二十八章十四节的“有一个老人上来……扫罗知道是撒母耳”;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三十六节的“子也不知道”;路加福音二十二章三十八节的“两把刀”;约翰福音二十章二十三节的“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希伯来书六章六节的“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十章二十六节的“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彼得前书三章十九节的“在监狱里的灵”,四章六节的“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这些可以说都是解经上的难处。其余像“骆驼穿过针的眼”,已经解决有四百年了,这算不得难处。还有使徒行传二十一章的保罗上耶路撒冷,也不是解经上的难处,而只是事情的难处。

现在我们要按以上的原则,具体地来解决一个旧约圣经里的难处:

创世记六章的“神的儿子们”,和主耶稣的再来发生很大的关系,因为主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路17:26)挪亚的日子怎样呢?“神的儿子们”娶了人的女子。有很多解经家认为这件事是指着塞特的儿子娶该隐的女子说的。许多通俗本的解释都是这样说。但是这种说法是牵强的。“神的儿子们”娶了人的女子,生出“拿非林”(中文译作“伟人”,英文译本的意思是“巨人”,原文的意思是“堕落者”)。试问塞特的儿子娶了该隐的女子。生的儿子怎么就变作“拿非林”?塞特是人,该隐也是人,这种人生出儿子来,怎么会变作和普通人不同的另外一种人?所以这种解经是很牵强的。

到底“神的儿子们”是指着什么说的?那当然要特别到旧约里去找。找的时候,凭据就来了。我们可以断定说,这个“神的儿子们”是指天使说的。约伯记是一个很有力的凭据。约伯记的写作还在创世记之前,创世记是摩西的时代写的,约伯记是亚伯拉罕的时代写的。这是许多人所公认的。后来的书所用的字眼,往往是顺着从前的书下来的。约伯记一章、二章和三十八章所说“神的众子”是指天使,所以创世记六章所说“神的儿子们”也必定是指天使。主耶稣说:“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太22:30)这并不是说天使不会嫁娶,乃是说天使不嫁娶。神不许天使嫁娶,因为天使是灵。但是竟然出了一件事,是世界上最混乱的,就是创世记三章,撒但的灵进到下等动物——蛇——里面去了。所以创世记三章是灵和下等动物的联合。到了创世记六章,灵又和人联合。天使是不应该嫁娶的,但是竟然娶人的女子了,所以生出“拿非林”来。“拿非林”出来的时候,神就要把他们灭绝。神要有天使,要有人,但不要有“拿非林”。神没有造出这一类来,神所造的应该是“各从其类”。但是,鬼来和人联合,在世界上就有了“拿非林”,所以神要重重地审判。后来,神为什么要灭绝亚纳族人?因为也是“拿非林”。本来“拿非林”在洪水的时候已经被灭绝了,但是到了迦南地,又有“拿非林”,所以又灭绝。神不让这样的人存在地上。

犹大书六节所说的天使“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也是指着天使嫁娶说的。彼得后书二章四节所说的天使犯罪,也是指这件事。

创世记六章三节的话,在英文圣经译得比较清楚,在希伯来文圣经就更清楚。中文译本漏译了一个字。原文是说:“人既然也变作肉体。”我们中文把这个“也”字漏译了。什么叫做“也”?“也”的意思是第二个。比方说,你吃饭,我也吃饭,这个“也”,就是第二个。神说人“也”变作肉体,可见还有一个先变作肉体的。除了人以外,还有什么受造之物能和人相提并论?没有别的。只有天使。人“也”变作肉体,就是说明天使已经变作肉体。找出了这样的凭据,就有把握说“神的儿子们”是指天使而言。

固然,人在创世记三章就已犯罪,但创世记三章的犯罪,和创世记六章的属乎肉体并不相同。犯罪是一个行为,不是一个性情;而属乎肉体是说整个人受肉体的支配,这就成为一个性情了。我们不光要注意创世记三章所记的人的堕落,同时要注意人犯罪是越过越发展的;亚当是罪行,该隐是私欲,到洪水的时候,罪更发展起来,人属乎肉体,犯罪就成为习惯了。人犯罪以后,圣灵一直在那里和人奋斗,直到人属乎肉体的时候,奋斗才停止。创世记六章三节说,“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这句话该译作“我的灵就不与他相争”。从伊甸园到洪水,圣灵和人一直在那里争。等到他们放纵情欲,也属乎肉体,圣灵就不和他们相争了。我们为什么要注意这一个呢?因为圣经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所以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可能在“人子的日子”临到以前,撒但的邪灵要到地上来,那时候有犯罪的天使,穿上了肉体。因为这些“神的儿子们”一直出问题,所以神要施行重大的审判。洪水的审判是空前的,迦南地的审判也是厉害的,在“人子的日子”还要有大审判。主要审判离开本位的天使。

离开本位的天使,是在三分之一(启12:4)以内呢,还是在三分之一以外呢?恐怕是在三分之一以外的。犹大书六节:“又有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本位”一词,在英文达秘译本中译作“originalstate”,意思不只是本来的“位”,并且是本来的“情形”。天使本来的情形是不嫁不娶,说他不守本位,就是因着嫁娶。“本位”是说他的情形,“住处”是说他住的地方。这些天使现在怎样呢?“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七节“又如”的“又”字在原文是没有的,第七节和第六节不是两件事,第七节是解释第六节。达秘和司蒂芬的翻译都是这么说的。这些天使就像“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也照他们一味的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这里不是指所多玛、蛾摩拉的人犯奸淫,是说天使像所多玛、蛾摩拉的人一样犯奸淫,并且是一味的行淫。换句话说,他们什么都不作,就是犯奸淫。别的都忘记了,就是犯奸淫。他们随从“逆性的情欲”,他们是在那里追求别一种的肉体,所以“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可以说,犹大书六至七节是创世记六章的解释。

我们再举一个新约圣经的难处的例子:

约翰福音二十章二十三节:“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这的确是一个难处,人怎么有权柄赦罪呢?从前罗马教以这节圣经为根据,就有了所谓的“赦罪券”。其实这节圣经明明和上文连起来,上文说“你们受圣灵”,换句话说,主将祂的圣灵赐给祂的教会,叫教会在地上代表祂,作祂的器皿来赦免人的罪。这一种赦免,我们可以称它为“假借的赦免”。比方:我们传福音的时候,有时遇见一个罪人,他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他求神赦免,他痛哭、流泪、懊悔、诚心接受主耶稣,可是他对于赦罪的事还是不知道。那时候如果教会有人起来说,“神赦免了你的罪”,这个宣告就对那个罪人有极大的帮助。教会所以能定规谁可以受浸,谁可以擘饼,就因为教会接受了圣灵,在圣灵的权柄底下,才能作一个假借的手,赦免或留下谁的罪。当教会住在圣灵里,呼吸着圣灵的时候,才能赦免,并不是什么人可以凭着肉体的地位来赦免。我们若看见这一种的赦免是“假借的赦免”,就没有难处了。

以上是解决圣经的难处的两个例子。一切关于圣经的难处的解释,必须有够多够清楚的凭据,必须顾到上下文,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存有成见。

(二十三)一卷一卷

我们也可以把圣经一卷一卷地拿来读。把五经、历史、诗篇、先知书都读过。要记得每一卷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读先知书的时候,要把它分清楚,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前的,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时的,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后的。对新约也要这样读。要看新约的历史是讲什么,教会的书信是讲什么,个人的书信是讲什么,预言是讲什么。每一个神的儿女,对于全部圣经,不一定每一卷都能解释,但至少要知道它讲些什么。我们至少要花两年的功夫,把六十六卷圣经读一个大概。如果要读得比较熟一些,就要花五六年功夫。熟读了每一卷的内容,就能认识每一卷的性质,也就能互相贯通。比方读旧约的时候,我们也能联系到罗马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这也是基本的学习,我们要注意它。

(二十四)熟读几卷

我们把全部圣经都读了一个大概之后,就必须选几卷再特别地熟读它。这要相当精细地读。

旧约最少要读创世记、但以理书和雅歌。若是可能,在五经里面加一卷,或者是出埃及记,或者是民数记,或者是利未记。关于预言,或者再加一卷撒迦利亚书。以赛亚书固然有它特别的价值,不过好些预言已经应验了。撒迦利亚书也像但以理书一样,有许多地方还没有应验,所以我们挑选它。

新约至少要读马太福音、罗马书、以弗所书、启示录这四卷,因为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再有工夫,或者读约翰福音,读哥林多后书。如果有五六卷特别读得清楚,后来慢慢再加上,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就可能有一二十卷圣经是我们所熟识的了。

(二十五)基督

许多人告诉我们说,圣经是专门讲基督的书。全部圣经的目的,都是为着使人认识基督。从旧约到新约,有一条线一直给我们看见到底基督是如何。我们能从创世记一章里寻到基督:二十六节、神在神格里商量如何造人,下一节就说照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按文法,二十六节用“我们”,二十七节应该用“他们”,但是二十七节是说“祂”。相当明显,这里的“祂”是基督,因为在神格里只有基督有形象,所以实际去造的时候,是照着“祂”的形象造的。

创世记三章说女人的后裔。马太福音一章给我们看见,马利亚的儿子是女人的后裔。一路读下来,我们看见在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几卷书里面,充满了基督。还有在大卫的事上,在被掳前的先知书里,像以赛亚书、约拿书,也充满了基督。在被掳时候的先知书里,像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以及从被掳归回的先知书里,像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也都充满了基督。

我们不只从预言里看见基督,也从许多的礼仪里看见基督。第一,在创世记、利未记里都有祭,一直到建造圣殿之后还有祭。在祭和牺牲里面能看见基督。第二,在长大痲疯的人得洁净里,在红母牛灰的洁净里,在祭司的洁净里,也能看见基督。第三,在祭司的职分里,在祭司所穿的衣服、祭司在神面前所办的事情里,也能看见基督。第四,在各种节期里,也能看见基督。

还有许多的人预表基督。这有两种:一种是明说的预表,一种是符合的预表。什么是明说的预表?主耶稣说:“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路11:31)由此可见所罗门是主耶稣的预表。主耶稣说:“约拿三日三夜在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12:40)这也明明说出约拿是主耶稣的预表。还有加拉太书三章给我们看见以撒也是预表基督的。可是,约瑟就不是明说的预表。虽然约瑟的经历有许多点和基督一样,但是在全部新约中,找不到一个地方说约瑟预表基督。所以,不只有人明明地预表基督,也有一种人像基督,这一种是符合的预表。亚当、挪亚、约瑟、大卫或者约沙法,都是这一类的预表。

此外,还有其他的预表。像吗哪、铜蛇、会幕、雅各的天梯等,都是预表基督。在旧约里,有时候用两只鸟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王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祭司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领路的来预表基督。两只鸟:一只代表死,一只代表复活。两个王:一个代表争战的,一个代表和平的。两个祭司:一个代表在地上的——亚伦,一个代表在天上的——麦基洗德。两个领路的:一个是代表领出埃及的,一个是代表领进迦南的。诸如此类的预表,都是讲基督。

到了新约,我们看见在福音书里有基督的历史、基督的教训、基督的神迹、基督的预言。在使徒行传里,看见祂今天的掌权。在书信里,看见祂住在人里面。在启示录里,看见祂将来的掌权。我们从创世记一直到启示录,把有关基督的那条线找出来,就得到一个很好的训练。

(二十六)词

这个读法是非常要紧的,范围也非常广大。我们前面已经讲过题目的读法。词的读法似乎有一些像题目的读法,其实二者完全不同。题目的读法是找一个题目在那里读,但不一定在圣经的字面上有那一个题目,乃是从灵里、从内容上来看这个题目。凡灵是一样的,内容是一样的,把它们都读出来,那一个叫做题目的读法。而读词乃是从圣经里找出相同的词,把它们合在一起来读。我们读词的时候,可以一面读圣经,一面用圣经汇编。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些词以供参考:(一)罪,(二)死,(三)悔改,(四)信,(五)赦免,(六)和好,(七)怜悯,(八)恩典,(九)义,(十)律法,(十一)律,(十二)生命,(十三)行为,(十四)旧,(十五)新,(十六)钉十字架,(十七)血,(十八)救,(十九)救赎,(二十)代替,(廿一)起(不是“官话和合本”里的,是“文理和合本”里的,指“复起”),(廿二)儿子,(廿三)祭司,(廿四)祭,(廿五)圣,(廿六)爱,(廿七)盼望,(廿八)心,(廿九)灵,(三十)光,(卅一)喜乐,(卅二)平安,(卅三)真理,(卅四)荣耀,(卅五)祷告,(卅六)祝福,(卅七)应许,(卅八)安慰,(卅九)粮食,(四十)顺服,(四十一)受苦,(四十二)试探,(四十三)世界,(四十四)肉体,(四十五)血气,(四十六)怒气,(四十七)思念,(四十八)世代,(四十九)凡,(五十)山。若是要加,还可以加上三四倍,但就是这些也足够初学的人读了。这种读法,是叫我们在圣经里注意这些词的意义,并知道这些词用了多少次。我们把主要的词都写下来编一编,就能够明白神对于这些词怎么说。

比方,我们读“喜乐”,就把关于喜乐的圣经节找出来,把特别关于喜乐这件事的教训写出来,然后把它们类编一下。例如:在什么时候应该喜乐?我们的喜乐是从哪里来的?什么种的人不能喜乐?我们要怎样才能喜乐?这样,我们对于喜乐这个问题就有了认识。

又如在圣经里有一个词——“粮食”。我们查查看,在哪些地方有“粮食”这个词。我们查出在约翰福音四章有“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在诗篇三十七篇有“以祂的信实为粮”,还有以色列的十二个探子从迦南地回来的时候,探子中有人报告说:“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但是,约书亚和迦勒说:“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民13:25至14:9)。我们把这些讲到粮食的地方都放在一起,就看见有三种粮食:第一,遵行父的旨意就是粮食。凡一切遵行父旨意的人,都是越过越强的,因为他们有粮食吃。主耶稣因为饥饿,才打发门徒去买饼。可是当门徒买食物回来之后,主说:“我有食物吃。”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祂吃吗?”主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这给我们看见,做工不应该越作越软弱,应该越作越刚强。不只祷告能使我们饱,并且做工也能使我们饱。我们如果在工场上像我们的主一样,好好地事奉神,自然而然会越作越觉得饱,因为遵行父的旨意就是我们的粮食。第二,神的信实就是粮食。神是信实的神,我们可以吃祂的信实。神一次一次地听我们的祷告,我们就一次一次地比前更强;我们一次一次地相信神带领我们过去,我们就一次一次地比前更饱。越信靠神就越觉得饱足,就越显得刚强。神的信实是我们的食物。第三,“拿非林”也是粮食。我吃掉一个“拿非林”,我就会强一些。我今天吃一个,明天会吃两个,后天会吃四个,我会一次比一次更饱足,一次比一次更强壮。有许多人所以软弱,就是因为没有胜过迦南地的“拿非林”。换句话说,任何的艰难,都是神给我们的粮食。如果我们吃不下,就会饿;吃得下,就强壮,艰难就过去了。

曾有弟兄读过“呼召”或“神的召”这个词。他引了几十节圣经,分作十段。我们现在把它列在下面,以供参考:

第一段——呼召的来源:

一最初的根源——神(帖前2:12)。二居间的来源——耶稣基督(罗1:6)。

第二段——被呼召的人:

一范围:普遍的——所有的人(林前1:24)。二范围:属灵的——罪人(路5:32)。

三神的估计——蒙怜悯的器皿(罗9:23-24)。四实际的事实——智慧的不多(林前1:26)。

第三段——呼召的目的:

一悔改(路5:32)。二救恩(帖后2:13-14)。三平安(西3:15)。

四光(彼前2:9)。五交通(林前1:9)。六服事(罗1:1)。

七自由(加5:13)。八圣洁(林前1:2)。九受苦(彼前2:21)。

十永生(提前6:12)。十一永远的产业(来9:15)。十二永远的荣耀(彼前5:10)。

第四段——呼召的原则:

一按着神的计划(罗8:29)。二按着神的恩典(提后1:9)。三不是按着人的功劳(提后1:9)。

第五段——呼召的范围:

一在主里(林前7:22)。二在恩典里(加1:6)。三在平安里(林前7:15)。

四在圣洁里(帖前4:7)。五在身体里(西3:15)。

第六段——呼召的方法:

一藉福音(帖后2:14)。二藉神的恩典(加1:15)。三藉神的荣耀(彼后1:3)。

四藉神的性情(彼后1:3)。

第七段——呼召的性质:

一圣洁(提后1:9)。二上面(腓3:14)。三属天(来3:1)。四谦卑(林前1:26)。

第八段——呼召的要求:

一继续在里面(林前7:20、24)。二照着行走(林前17:7)。三要与呼召相配(弗4:1)。

四要与呼召的神相配(帖前2:12)。五要殷勤(彼后1:10)。

第九段——呼召的鼓励:

一得指望(弗1:18,4:4)。二赏赐(腓3:14)。

第十段——呼召的担保:

一神的性情——信实(林前1:9;帖前5:24)。二神的计划(罗11:29)。三神的恩典(罗8:30)。

在这些圣经节里,都有“呼召”这个词。他就是把这些圣经节拿来编一编,把它分为十段。这样一作,就对于呼召的事能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像这一类的词,如果学了几十个,对于圣经的认识就有了一点根基。

例如:我们读创世记就要注意“世代”(原文),像五章一节“亚当的世代记在下面”云云。我们读出埃及记要注意“这就是神的命令”云云。在利未记里我们看见“圣”字是特别常用的。在诗篇里我们看见“你的话”、“仇敌”、“等候”、“细拉”等词是常用的。在箴言里我们就看见“智慧”、“撒谎”、“恶”、“懒惰”、“骄傲”、“心”、“舌”、“嘴唇”、“眼睛”等词是常用的。在传道书里,我们看见“虚空”、“日光之下”是常用的。在雅歌里,我们看见“爱”、“没药”是常用的。在马太福音里,我们看见“义”、“天国”是常用的。又像“山”,在马太福音里最少就记着有八次在山上(太4:8,5:1,14:23,15:29,17:1,24:3,26:30,28:16),每一次都有事情。在马可福音里我们看见“立刻”(在“官话和合本”当译作“就”)。在路加福音里我们看见“人子”。在约翰福音里我们看见“差遣”、“世界”、“父”、“住”。在使徒行传里我们看见“灵”。在罗马书里我们看见“死”、“信”、“义”。在加拉太书里我们看见“爱”字少用,“圣”字没有用;在以弗所书里我们就看见“爱”字用得很多,“圣”字也用得很多。这些要特别加以注意,不可马虎过去。有时候,在一段或几段圣经里面有多次用同样的词。例如:历代志上十六章和诗篇七十一篇,共有七次说“继续”(“官话和合本”译作“常”、“常常”或“时常”)(代上16:6、11、37、40;诗71:3、6、14)。在诗篇八十六篇里有八次说“因”或“因为”。在约书亚记二十三章有十三次提到“耶和华你们的神”。在以斯拉记七章说到七种神的东西(神的手,神的律法,神的殿,神的旨意,神殿的坛,神殿的当差的人,神的智慧)。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无论作什么”共有三次——无论作什么,都要在主的名里作;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作(西3:17、23;林前10:31)。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共有六次说“喜乐满足”(约3:29,15:11,16:24,17:13;约壹1:4;约贰12)。保罗的书信有五次说“感谢神”(罗6:17,7:25;林前15:57;林后2:14,9:15)。在启示录里的“得胜”,在彼得书里的“宝贵”,在腓立比书里的“喜乐”,都有它们的目的和意义。读圣经的时候,要把这些特别显著的词读出来,也要把它们编成一个道理的纲要摆在那里。这对于我们有很大的益处。

(二十七)道理

圣经里基本的道理约有七个:(一)父神,(二)神的儿子,(三)圣灵,(四)罪,(五)救赎,(六)基督徒的生命和生活,(七)将来。这些都是重要的道理,也就是神学。

关于“父神”这一个道理,我们可以把神的名、神的心、神的本质、神的德性、神的能力、神的权柄、父和子的关系、神怎样救赎等等,一一地找出来看,把有关的圣经节都搜集在一起。

主耶稣来到地上,祂自己说祂是子,所以主耶稣永远是子。但是子的标明是从复活起的,因为希伯来书一章五节说“我今日生祢”,是指主复活说的,罗马书一章四节也说,“以复活标明祂是神的儿子”(照原文直译)。

父和子的道理读完了,可以读关于圣灵的道理。要明白圣经,就至少要明白圣灵在人外面的工作和圣灵在人里面的工作。要把圣灵在人身上和在人里面的工作分开。这一个如果分不清楚,就对于圣灵读不清楚。

再读关于罪的问题、救赎的问题,还有神的儿女活在地上的生活的问题,和将来的问题,我们要一个一个都读过。差不多所有的“神道学”都是讲这七件事。对于这七件事清楚明白之后,就对于基本的道理都有把握了。

(二十八)圣经中道理的进步

每一个读圣经的人还得认识一件事,就是圣经乃是神藉着多次多方的启示赐给我们的(来1:1)。神不只是多方在那里启示,也是多次在那里启示,并且每一次神的启示总比前一次进步。我们必须从圣经里读出神的道理是如何进步的。这并非说圣经里的启示是不完全的。神在全部圣经里的启示是完全的。可是,神的启示是逐段进步的。神在第一个阶段里有祂的启示,到第二个阶段里,神的启示再加上去,到第三个阶段,神的启示又加上去,到以后的阶段里也是这样,一直到完全的地步。神的启示在每一个阶段里,不能说是不完全,可是比起全部的启示来就显得不够完全。像神对亚伯拉罕所启示的,在亚伯拉罕的时候是完全的,可是今天我们从全部启示看来,就觉得当初亚伯拉罕那个时候的启示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学习看见:神的启示如何从亚当来,神的启示如何从挪亚来,神的启示如何从亚伯拉罕来,神的启示如何从以色列来,神的启示如何从摩西来……一路下来,神的启示越过越进步。

我们还得学习把神时代的道理和神永远的道理加以分别。在圣经中有的道理是为着一个时代,有的道理是为着永远的。有时候,神对于一个时代出了一个命令,但是那个命令并不是为着永远的。例如:神吩咐以色列人要把迦南人灭绝,这是时代的道理,不是永远的道理。我们要找出时代的道理,也要找出永远的道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话是时代的话,是对当时的人讲的,不是对所有的人讲的;也有许多话是永远的话,那些话对当时的人讲和对以后的人讲是一样的。读圣经要分别什么是时代的道理,什么是永远的道理;什么是那个时候的,什么是一直继续到永远的。这两个要分别得很清楚,否则会遇到许多难处不能解决。

有许多人有一个错误,以为所有旧约的话都是为着旧约的人说的,就把全部旧约都当作时代的道理。有许多人另有一个错误,说所有旧约的话都是对我们说的,就把全部旧约都当作永远的道理。我们要把时代的道理和永远的道理分开。神对于某一个阶段的人说的话,如果只有当时的用处,我们就称它作时代的道理;如果对于每一个阶段的人都有用处,我们就称它作永远的道理。而永远的道理是有进步的:在这一个阶段里,神只说一两句话;在那一个阶段里,神再多说一两句话。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就是道理的进步只能在圣经的范围之内;在圣经以外的道理,不能算是道理的进步。

我们读创世记,看见神是创造者,神是管理者,神是赐律法者,神是审判者,同时我们也看见神救赎者。我们从旧约里看见关于神的道理是越过越进步的,全部旧约把这五方面讲得很清楚。在创世记里,我们也看见人的创造是荣耀的,人的堕落是羞愧的,人需要救恩,人寻找神,人用行为想得救。创世记里关于人的道理是这样讲,全部新约书就把这五个关于人的道理讲得更仔细。这就叫做道理的进步。

从亚当起,一直到撒母耳为止,我们看见“神治”,神直接管治祂自己的子民。从大卫、所罗门起,一直到被掳到巴比伦为止,我们看见“王治”,神藉着君王管治祂的子民。从巴比伦回来到主耶稣为止,我们看见“先知和祭司治”。从“神治”到“王治”,到“先知和祭司治”,从起头到末了,是从外面的约束走向里面的约束。外面失败了,但是里面有“义”来了。那个道理越过越进步。

到了新约,四福音明显地讲到基督,那是更进步了。我们可以把四福音分作七大段来看:

一.主耶稣在那里证明祂是弥赛亚。那是在耶路撒冷、犹太地、撒玛利亚,就是约翰福音一章到四章的情形。

二.弥赛亚的证明一过之后,天国的问题就出来。像马太福音四章,天国的宣告;五章到七章,天国的内容;十三章,天国的奥秘。第二段是进步到天国的问题。

三.关于证明神的儿子的身位,是从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起头的,这就是约翰福音所特别记载的。虽然别人也记载,但约翰所记的有它特别的用意。约翰特别记载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的事,是证明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从这里下去,就是彼得在该撒利亚承认主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再接下去,就是主在“变化山”上改变形象。这些都是为着证明主耶稣的身位。

四.从“变化山”下来以后,祂就面向耶路撒冷去。这一位基督是受苦的、受死的(太16:21;路9:31)。

五.主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就讲到祂的再来。接下去是马太福音二十四和二十五章主在橄榄山上的预言。

六.逾越节的晚上,主耶稣在一间楼上对门徒讲道,是讲圣灵降临的问题,和葡萄树的比喻等等(约14-17)。

七.复活的基督给门徒传福音的使命。

我们在读福音书的时候,把关于基督的这七段历史,像七个山峰那样摆好之后,就能对主耶稣所作的享有一个相当清楚的认识。

到了使徒行传,比较重要的三件事:(一)主耶稣的复活,(二)主耶稣的掌权,(三)主耶稣的赦免。就是说,有一位复活的主,祂今天掌权,同时,今天又要传赦罪的道给所有的人。可见使徒行传比福音书更进步了。

到了后来,保罗的书信来了。我们要注意保罗的书信在圣经里的次序,和他写书信的年代的次序。他最先写的是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是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三是哥林多前书,第四是哥林多后书,第五是加拉太书,第六是罗马书,第七是腓利门书,第八是歌罗西书,第九是以弗所书,第十是腓立比书,第十一是提摩太前书,第十二是提多书,第十三是提摩太后书。(希伯来书如果算是保罗写的话,那就在提摩太前书之前。)保罗的这些书信,可以分作四类:

一帖撒罗尼迦前、帖撒罗尼迦后是讲主再来。

二哥林多前、哥林多后、加拉太是更正一般信徒的错误。

三罗马、腓利门、歌罗西、以弗所、腓立比是讲基督。

四提摩太前、提多、提摩太后是讲教会的行政、秩序等一般的问题、对于启示并没有增加,因为神给保罗的启示到以弗所书已经达到最高峰了。

由此可见,圣经中的道理是一直在那里进步的;进步到保罗的时候,教会的问题完全解决了,信徒的错误也完全更正了,教会的丰富一直出来,基督的再来的问题也提出来了,这是进步。至于下面的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和犹大书,是另外一种性质,另有它们的特点,有人称它们为“普通的书信”。希伯来书给我们看见新约,雅各书给我们看见行为,彼得前后书给我们看见受苦与希望,犹大书给我们看见真道的保守。这些书信是为着解决基督徒零碎的问题,在启示上并没有进步。到了最后,有约翰的书信和约翰的启示录。在这里面,约翰又进了一步。保罗给我们真理,约翰给我们神学。约翰特别给我们看见基督教的那个实际的东西,就是神的生命。约翰的书信和他的启示录是把我们带到神的面前。

圣经里面的道理都在那里进步。每一个道理都有它的最高峰。在这一卷书里有启示,在另一卷书里又增加启示……到了又一卷,启示就达到了最高峰。例如“义”,要从马太福音起,看义怎样动身(其余三卷福音书不必多注意),到了罗马书、加拉太书,义的路已经走到最高峰。又如教会的问题,从马太福音十六章动身起,一步一步地走到以弗所书就解决了。再如生命的问题,是从约翰福音动身的,一直到约翰的书信,就到了最高峰,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一卷一卷地去看,就能看见问题从哪里开始,在什么地方有补充增加,在那一卷书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很希奇,在有一卷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下面就不讲了。总有一卷书解决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解决完了之后,对于这些问题或者是不提,或者是略过去,再没有新的启示了。到全部圣经都写完了之后,神的启示也都达到了最高峰。神的启示一直增加到圣经的终了,就达到最完全的地步。

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要作两件事:第一,要找出圣经里的启示在哪里,就是有一个道理是从什么地方起头的;第二,要找出在什么地方有新的意义或者新的启示。一步一步地找出来,记下来。在这一卷里有这一个起头,在那一卷里有新的解释,在另外一卷里有新的启示。不管是新的解释也好,是新的启示也好,都把它编一下。我们把所有启示、解释,合在一起,分析清楚,来断定一个真理,这就是神学。正规的神学,就是要看见圣经里的真理。这个可以叫做教义的神学。我们这样去读,就能对圣经的真理有清楚的认识。

关乎读圣经的方法,我们讲到这里为止。

最后,我们还要重复地说,人必须对。不然的话,即使把前面所说的二十八种读经的计划都作对了,仍然于我们无益,因为“字句是杀害的,而灵是给生命的”(林后3:6,照原文直译)。我们并不是说,要等人预备到了完备的时候才去读圣经,而是说,在读圣经的中间,一定要注意人在神面前的情形。我们必须一方面在神的面前有对的情形,一方面在读圣经的方法上也肯多花功夫,这样才能有丰富的收获,才能有丰富的供应。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在前面我们注意读圣经的人,现在我们要注意读圣经的方法。读圣经,不只要有对的人,也必须有对的方法。我们把读圣经的方法分作三方面来看:第一,读圣经的要诀;第二,读圣经的实行;第三,读圣经的计划。 一读圣经的要诀(一)搜寻 约翰福音五章三十九节说:“你们应当查考圣经。”使徒行传十七章十一节说:“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人……天天考查圣经。”读圣经,第一件要作的事就是查考神的话。“查考”在原文的意思是“搜寻”。换句话说,我们要从圣经里得着什么,我们就要到圣经里去搜寻,好像丢了一件东西,要翻箱倒箧地去搜寻那一件东西。查考许多东西,是为着搜寻一件东西。在神这么多的话语中,有一句话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有一句话对我们此时此地有属灵的帮助;或者对于我们所得的启示需要一句话来解释它,需要一句话把它发表出来,或者我们要明白圣经对于某一件事已往的启示到底是怎样;我们要得着这一件东西,就要到神的话语里去搜寻。我们对于圣经要用搜寻的态度来读它。搜寻的意思就是说,不着急地、慢慢地、仔细地来读。每一句话都要读到领会了才算数。读的时候要问:这句话是什么时候写的?是谁写的?是写给谁的?是在什么情景里写的?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写这句话?写这句话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把这些问题慢慢地在那里问,仔细地在那里找答案,一直等我们找到了我们所要的才可以。 有时候我们去读一个问题,要把新旧约有关这个问题的字句都搜寻到。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在那里查,十分仔细地,惟恐一不小心就把要紧的漏掉了。我们在神的话里面,有时候知道要找什么,有时候根本还不知道要找什么;有时候所要的是一件东西,有时候所要的是许多件。所以这一个搜寻的态度,应当非常小心,非常仔细,不可以让一个字、一句话随便地滑过去。我们要记得圣经是神的默示,默示的意思就是圣经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神的话,都满了生命。因此,我们要非常谨慎地读它。 读圣经应该忍耐,有哪一点不明白,可以等第二次再读,总要读到明白。如果神第一次就给我们光照,我们就能看见,感谢神。如果神第一次不给我们光照,我们没有看见,那我们还需要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一直到一百次仔细的搜寻。我们读圣经遇见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必焦急,不必勉强用脑力去想它,去领会它,不要勉强地去求光。用头脑想出来的东西,不是灵所阿们的;用头脑找出来的道理,是灵所恨恶的;所以不要用头脑在那里读神的话。要忍耐,要慢慢地搜寻,等
候有一天神的时候到了,祂就给我们看见。 许多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他们不是自己到圣经去搜寻,而是去读别人所说的话。我们要知道,不管别人所能给我们的帮助有多少,但总得自己去读,总得自己去查考。我们不可以自己不读圣经而一直盼望从别人身上去得帮助。一面我们不轻看先知讲道,我们必须有先知的讲道和别的职事的彼此帮助,可是另一面圣经总得自己读,不可以只接受别人的话而自己不读。 (二)背诵 保罗对歌罗西人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西3:16)要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藏在心里,最少就得背诵神的话。固然,背诵神的话,不一定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但是,不背诵神的话,就一定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人如果光用头脑在那里背圣经,心没有接受,心在神面前不是敞开的,不是一个顺服、温柔的人,那么他虽然背诵了,也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人如果以为他只要作一个温柔的人,只要作一个顺服的人,只要作一个向神敞开的人,只要作一个肯接受的人,而不背诵神的话,那他也同样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 保罗对以弗所人说:“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要记得主的话,就要背它,不背
就不能记得。主耶稣在地上也背圣经。祂能随时引用申命记里的话去应付撒但的试探。祂到拿撒勒进入会堂,祂能立刻把以赛亚书打开来,把祂从神面前所受的命令、所受的差遣说出来。可见我们的主是一个熟读圣经的人。我们就更当如此,要仔细地读,认真地背。不然的话,读了多少,忘了多少,就没有什么用处。特别是青年人,一面要用搜寻的态度在那里读,另一面要记得它,背熟它。我们在得救之后的头几年中,就应该好好地背圣经。有许多地方的圣经需要背。像诗篇二十三篇、九十一篇,马太福音五章、六章、七章,约翰福音十五章,路加福音十五章,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罗马书二章、三章,启示录二章、三章等等,都需要背。记忆力强的人,也许一天能背十几节;记忆力差的人,也至少可以背一节。只要每天花五分钟、十分钟好好地读一节,一面搜寻,一面记住,那么,像加拉太书,像以弗所书,约六个月就可以背完,像腓立比书,约四个月就可以背完;像希伯来书,约十个月也可以背完;就是福音书,如果多花一点功夫,像约翰福音,约十八个月也可以背完。青年的弟兄姊妹,如果一开始就好好地读圣经,每天至少背一节,那么,新约中主要的圣经,差不多在四年中就都能背得出来。上面所说的进度,是
就记忆力较差的人而言。记忆力较强的人,还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还能背得快些。即使记忆力很差的人,如果在头四年之中,至少一天背一节,那么对于新约圣经的认识,也能有一个很好的根基。 我们在神面前如果心是敞开的,态度是温柔的,那么背圣经就相当容易;如果常常思念主的话,那么背诵圣经就很容易。我们一有空的时候就背圣经,那就能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藏在我们心里。我们里面若不藏着圣经的话,圣灵要对我们说话就非常困难。每一次神给我们启示,往往都是应用圣经的话。我们不记牢圣经的话,启示就不容易出来。所以在心思里应该藏有圣经的话。背圣经不是为着背圣经,背圣经乃是为得着启示作预备。圣经记得熟,记得多,就容易得着启示、光照,容易让圣灵在灵里多说话。所以我们要多花一点功夫去背圣经。并不是背大意,乃是背字句。必须背得准确,不可模糊。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几处圣经之外,其余要紧的地方,也要把它们联合起来好好地背诵。像以色列人所走的路程,是很要紧的,以利沙跟以利亚所走的路程,保罗传道的路程,彼得传道的路程,也都是很要紧的,最好能把它们背出来。还有主耶稣在犹太地的工作经过多少地方,在加利利的工作经过多少地方,如果把它记住,
就能把福音书中说到主的工作的部分读得相当清楚,因为主的工作分两大类:一类是在犹太地的工作,一类是在加利利的工作。还有像利未记的七个节期、六个祭,我们都可以花一点功夫去背诵。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我们背熟之后,就能多看见一点神的话语所包含的是多么丰富。还有,像以弗所书里面保罗两次的祷告,和十次提起关乎圣灵的事,如果能背得出,也是相当好的事。诸如此类的圣经节很多很多,我们总要把它们记住。重要的经文要一章一章地背,零碎的要一节一节地背。此外,圣经六十六卷的次序也应当背熟。 (三)比较 光是搜寻和背诵还不够,还得把几处地方的圣经拿来做比较。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二章里说到属灵的事和属灵的人,我们把属灵的事与属灵的人拿来比较,就能有所看见。 诗篇三十六篇九节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所以,并不是有光就够了,乃是要有两个光才能解决,是从这个光引我们到那个光。光在圣经里是互相成全的。 彼得后书一章二十节说:“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我们很容易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预言不可按人的私意来解说。可是按着彼得的话的文法,乃是说:预言不可随“它”的私意来解说。是“它”,不是“他”。假定这
句话的意思是预言不可以随着读的人的私意来解说,那就彼得讲得很幼稚,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凭私意来解说神的预言,这是一般基督徒都知道的,彼得可以不必再说了。其实彼得不是这个意思。彼得所说的私意,就是本处的意思。彼得说预言不可随预言的私意来解说,是因为预言有它本处的意思。换句话说,神不是在一个地方将祂的话都说完了。先知书里告诉我们,神的话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赛28:13)。因此,一切读圣经的人,都不可光按着本处的意思来解释。如果单凭着本处的意思来解释预言,那就是凭着私意解经。例如:我们读但以理书九章,就不可以单凭着但以理书九章来解说。再如读启示录十三章,也不可以单凭着启示录十三章来解说,如果只按着但以理书九章或启示录十三章本处的意思来解说,那就叫做私意的解说,那就违背了解释预言的律。 神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原则,就是读一处圣经必须和别处比较,不可以单凭本处的话。我们有了一处圣经的教训,就要注意到别处去寻找解释。这是非常紧要的事。基督教内异端的产生,多数是由于只抓住一两节圣经,而没有去寻找所有有关的圣经。撒但也曾引用几节圣经,但是撒但是用它们去试探人。我们要记得,凡多有比较,就少有私意。我们
读一节圣经,如果能够找出十节圣经来比较,那就可靠得多,如果找出五节圣经来比较,那也好,不过有五节总不如有十节好。比较得越多的就越好。如果只有一节,那就要小心,不要随便把很大的东西建造在上面;否则会发生危险,因为光有一节不大可靠。读圣经需要比较,不可单单按着本处来解释,必须有别处圣经节的合作才行。 例如:启示录十九章,主从天上降临来争战的时候,吐出口中的利剑,把所有的仇敌都灭了。如果光按着本处来解释,就会说主的口中有一把剑,甚至于会说这一把剑很快、很利、很亮等等。但我们读到这里,如果注意到圣经不可光按着本处的意思来解说,那我们就得去寻找“口中的利剑”到底是什么东西。找到以弗所书六章十七节,就看见这利剑是指神的话。 再说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十个童女到底是谁,必须找到哥林多后书十一章二节,才知道童女是指教会说的。(哥林多后书说一个,是指合一的教会;马太福音说十个,是指各人在神面前负责。“十”是两个“五”合成的,“五”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这种比较的读法,能给我们许多亮光。 还有,旧约和新约的比较,也是紧要的。如果我们能找到神在旧约里说话说到什么地步为止,神在新约里说话说到什么地步为止
,我们就看见:神的话是进步的,启示的话是进步的。有许多话,旧约里有,新约里也有,例如启示录,要知道没有但以理书就没有启示录,但是,比较起来,启示录比但以理书进步多了。或者把启示录二章、三章和马太福音十三章来比较,把启示录四章、五章和腓立比书二章来比较,把启示录六章和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来比较,再下去就可以把但以理书带进来比较。彼此比较,彼此解释,就能够看出从前所看不到的地方。 还有,四福音也可以拿来做比较。有的事情四卷福音书都说到,有的事情并不是每一卷福音书都说到,这里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马太没有说到主耶稣升天,只说到复活为止;马可就说到主耶稣升天;路加也说到主耶稣升天,并且说到圣灵降临;约翰就不提起主耶稣升天,只是说主要来。四卷福音书末了的记载不一样。我们就要问,为什么不一样?我们若是去找,就会找出:马太说主在地上继续作王,所以没有说升天;马可说主是神差来的仆人,回到神那里去,所以说升天;路加说到得荣耀的人,所以说升天,并且说到圣灵降临;约翰说主是仍旧在天、仍旧在父怀里的独生子,所以不说升天。每一卷福音书都有它的特点,要比较了才看得出。 (四)默想 约书亚记一章八节和诗篇一篇
二节都告诉我们,人对于主的话应该常常地默想,继续地思想。我们在平常的时候(不只在读圣经的时候),也应该常常在那里默想主的话,学习让我们的思想变作圣经的思想。要在读圣经的时候,和不读圣经的时候,都一样地默想。像罗马书八章六节所说的“圣灵的思想”(“体贴圣灵的”照原文应译作“圣灵的思想”),意思是思念灵,念念不忘地思念灵,贯注灵。在原文里的意思不只是思念灵,并且是有一个“灵的思念”;不只是贯注灵,并且是有一个“灵的贯注”。换句话说,思想总是一转就转到神的话上面去。不管在什么情形之下,我们的思想里就是贯注看神的话。不是用力去想它,乃是我们里面自然而然念念不忘。我们日常的思想就是读圣经的思想,不光是我们去想它的时候才有圣经,就是我们不去想它的时候,也是在圣经里,自然而然倾向到神的话里面来。 所以,默想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读经时候的思想,一方面是我们经常的思想。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是在那里思想神的话;就是不读圣经的时候,也得在那里运用这个经过对付的思想。不是费力地去想它,乃是圣灵会使我们想到那个思想,使那个思想成为我们的习惯。这样,自然而然我们在神面前能丰富起来了。 二读圣经的实行(一)时间的
安排 每一个读圣经的人,每天必须清楚地划出若干时间来读圣经(这是在晨更之外的读经)。经验告诉我们,不一定时间多就好。时间定规得太多的往往不能持久,那就反而不好。我们定规一个标准,总要是一般人所能作得到的才好。事奉主的人,每天读经的时间不必多于两个钟点,也不要少于一个钟点;有的时候有空,可以扩充到三个钟点。这件事要自己考虑了再定规,定规了就得遵行多少年,不要两三个月就更改。我们要学习约束自己。总要有一点定规,不要听其自然地读。那一种“天才”式的自由散漫的读圣经,我们不可仿效。有许多人读圣经太随便,今天读好几个钟点,明天却一个钟点都不读,这完全是没有恒心的表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们要细细地考虑、多多地祷告之后才定规,定规以后就要尽力遵守。 如果定规每天读一个钟点,那么这一个钟点,也需要有些安排。最好把这一个钟点分开几段来用,分作几种方法来读。有的读法像种树,过了十年、八年才有结果;有的读法像种蔬菜瓜果,年年有收获。要十年、八年才有结果的,容易使人灰心,所以也要有像种蔬菜瓜果那样的读法,两三个月就有收获,好使初学的人有一点安慰。一个钟点连着作一件事很容易累,很容易到后来没有什么结果就放
弃了,所以最好把每天定规的钟点分开几段来用。 第一段读重一点的东西 假定:第一段用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要读圣经里面重一点的东西。这是需要多年才有果效的。像预言、预表、主耶稣的死,都要读多年才有果效。还有像马太福音中的山上的教训、橄榄山上的预言、十三章的比喻和约翰福音中主临别的话,以及四个时代的教训等等,都不是一下子能看见果效的,总需要花多少年月才能看见。像旧约,至少要读创世记、但以理书,后来还要读出埃及记、利未记、约书亚记。如果再要读预言,就加一本撒迦利亚书也好。像新约,马太福音是第一卷,罗马书是第二卷,再下去就读启示录(或者再读希伯来书)。这些都读完以后,也许还可以读约翰福音,或者再读以弗所书、加拉太书。这样,新约的根基也有了。这些不是一下子就有果效的,要读几十遍才能得着一点东西。像这一类的读法,我们可以放在第一段的时间里。第一段时间,是我们思想最清楚的时候,所以要读重一点的东西。当然,这不过是一原则,如何应用,还是在乎各人自己。 有一点要注意的,当你读到二十分钟的时候,可能有一个试探临到你,就是要你延长到三十分钟去,那你必须胜过这个试探。定规读二十分钟,就只读二十分钟。这样,
将来如果有要把二十分钟减到十分钟的试探,你就也能胜过。我们在神面前定规好了,就要监督自己,宁可十年这样作,不要作了十天就不作。我们千万不要作一个散漫随便的人,要学习作一个守规矩的人。 第二段读轻一点的东西 在第二个二十分钟,可以读比较轻一点的东西,像读相同的词。圣经里面至少有二百或者三百个词特别需要读。像“血”这个词,在圣经里用了四百多次。我们把圣经里凡说到血的地方读过,把要紧的圣经节记下来,把意义相同的圣经连在一起,这样,就自己编成了一本圣经串珠,比花钱买来的圣经串珠更有意思。如果能背,那就更好。将来神的灵能给我们许多启示,一启示,我们立刻能把全部圣经对于这个问题的话都联系起来。像“蒙召”这个词,曾有弟兄把它分作十段(详见“读圣经的计划”第26),我们也可以每天花二十分钟来读它。我们只要每天用二十分钟读词就够了,不要盼望一次就能读完一个词。有的词至少要读两个月。读圣经必须花功夫,不可马虎,否则读出来的圣经变作不是圣灵的剑,而是芦苇,就没有用处。所以我们要结结实实地读圣经。一个人如果读圣经是结实的,他讲道也就是结实的。读圣经一马虎,讲道也马虎。比方:有人告诉我们说,接受血能得着新的
生命。我们如果仔细读过“血”这一个词,就知道这种讲法是错误的,因为血里面的生命是魂的生命,不是新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全部圣经对于基本要道的教训。不然的话,人家对我们说什么,我们就以为是什么;人家错了,我们也就跟着错了。可是,要认识全部圣经里的基本要道,并不是一下子就作得到的,除非我们把一个词一个词都读过,才能认识全部圣经是怎么说的。所以读词这一件事,青年的弟兄姊妹非认真地实行不可。如果一年能读几十个词,那么十年之后,差不多能把新约、旧约里面主要的词都读过了。 第三段搜集 第三段用十分钟作搜集的工作。这也是天天都得作的。搜集什么呢?像圣经里面的金属——金、银、铜、铁等,都有它们特别的意义。还有圣经里面所讲的宝石,也有特别的意义。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问题。要知道这些东西在解经上是相当重要的。像铜蛇,为什么它是铜的?启示录一章十五节为什么说主的脚“好像在炉中煅炼光明的铜”?为什么尼布甲尼撒梦见的那个大像,头是金子的?为什么圣殿里面有的东西是精金的?为什么约柜是用金子包的,而不用银子包?会幕底下的座,为什么是银的?在撒迦利亚书五章里面有铅,这是指着什么?我们必须把这些仔细地读过,才
能在解经方面明白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在这一段时间中,我们就搜集这些材料,把圣经节一一地记下来,将来或者放在第一段时间里去默想精读,或者放在第二段时间里去读。换句话说,第三段的十分钟,是为着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读经来搜集材料。像以弗所书十次讲圣灵,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第三段的时间把这十处圣经节找出来。以弗所书一章十三节说到圣灵的印记,我们再把新约中每一处讲到印记的圣经节都记下来。一章十七节讲到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就再把所有与灵和智慧发生关系的圣经节都记下来。等这些材料都采集好,预备好,就把它带到第一段的二十分钟里去读,或者带到第二段的二十分钟里去读。如果没有这种搜集材料的准备。只是凭空地去读,那就不会读得准。 第四段写经 第四段用十分钟作写经的工作。写经是我们对于一段圣经有一个新的领会,用使人容易明白的话,写得使人一看就懂。我们对于圣经有这样的训练,就会看出每一个字都有讲究,每一个字都有意思。这也是需要十分仔细的。可能一节圣经写几天都写不成。我们要用灵去摸圣灵的思想,要把自己开起来,让自己得着了印象才在那里写。我们的思路要跟随着写圣经的人的思路,话还是写圣经的人的话,不过加上一点我们所了解的
意思,好像把话说得更明透一点。 写经要一段一段地作。每次写一节不够,一章则太长。应该把成为一段的几节圣经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先把全段读过,然后一节一节地写下去。 写经不是翻译,因为翻译太简,写不透。写经也不宜写得太繁,太繁就变作解经。写经似乎有一点翻译,也带一点解经,可以说是介乎解经和翻译之间。解经是用我们自己的口气解释圣经,而写经却是用写圣经的人的口气去写的;翻译只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写出来,而写经却也可以加上一些我们的解释。所以写经是介乎二者之间的。口气是写圣经的人的口气,有的地方也加上我们自己的解释。好像当有人读到圣经里的话不懂的时候,只要读我们所写的话就能懂。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 像罗马书一章一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仆人”可以写作“奴仆”。保罗采用这个词,意即我是主的仆人,像没有自由的奴仆一样。你要不要解释“仆人”这个词,那是你个人的意见。你要解释它,是一种写法;你不要解释它,又是一种写法。你如果要解释,可以写作:“我保罗本来是卖给罪的人,但是因为主耶稣的血把我买回来,我就作了祂的奴仆。”这样写,人就不会误会到主的权利和我们的奉献。我本来是卖给罪的人,但是今天祂
救赎了我,我欢喜事奉祂,甘心事奉祂,拣选事奉祂。因着祂的买,因着我的拣选,所以我是祂的仆人。你把作仆人的原因弄清楚,就把保罗的话写个透。 又如“奉召为使徒”这句话,我们很容易以为是保罗奉召去“作”使徒。其实这句话照原文应译作“奉召为使徒”,也可以写作“奉召是使徒”。他不是被神召去“作”使徒,他乃是“奉召的使徒”。到第七节又有同样的情形发生。“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这里的“作”又有难处。许多人作了一辈子,结果还不是圣徒,其实照原文应译作“奉召的圣徒”。意即奉召“是”圣徒,不是奉召“作”圣徒。“奉召”是一个形容词,不是一个动词;是给我们看见有的人是怎样的使徒,有的人是怎样的圣徒;是解释情形,不是表明动作。写经的好处就在这里,我们能从一词一句中找出许多圣经中的真理。 又如罗马书六章六节说:“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照原文直译)这句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写法。可以写作:“既然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了,所以我们就不必另外再钉十字架。”如果我们是注意旧人怎样能“和祂”同钉的问题,那就可以写作:“因为神把我们放在基督里,所以我们和祂同钉十字架。”这是根据十一
节的“在基督耶稣里,你们也当算你们自己向罪是死了……”(照原文直译)来写的。根据于“在祂”,所以能“和祂”。“和祂”的根基是“在祂”。没有“在祂”,就不能“和祂”。不在基督里的人不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只有“在祂”的人才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因为神把我们放在基督里,所以我们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写经的工作,就是要把那一句话写得更透彻。每一节圣经都有重要的词,这样的词必须讲究。我们遇到有那一节圣经的话不懂,就得求神光照,使我们能写出比原文浅显而比批注简练的句子。我们每一次写的时候,要想:为什么这一句话使人不明白?我们总要先解释圣经里重要的词,然后才能懂得写经该怎样写法。像“钉十字架”这个词,我们若去读希腊文,就知道它是指已经成功的事。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句话写作:“我们和基督同钉十字架是已过的事实,而不是我们去追求的一个经历。”钉十字架是祂钉的,所以在祂身上是一个经历;而在我身上,却无须另外单独地再去钉,因为在祂里面已经同钉了,在我身上已经变作一个事实了。可见这一节圣经可以有好几种写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写法,这是看各人自己所不明白的有多少,或者想到别人不明白的有多少而定。不过,无论怎样写法,总要写
得使不明白的人一读就能读明白才好。 又如哥林多前书三章一节说:“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这里“只得”这一个词有讲究,意思是:“你们信主这么多年,应该是知道什么叫做属灵,什么叫做服在圣灵的管理之下的人。可是因为你们在许多事情上受肉体的影响,凭着肉体行事,不好好地学习服在灵的权柄之下,所以我迫不得已只好把你们当作属肉体的人。”再把“在基督耶稣里为婴孩的”这句话想一下,就又看出保罗有这样的意思:“你们在时间上拖得太长了。人在初信的时候受肉体的影响,那还可以原谅,可是你们信主信了这么多年,还一直服在肉体的能力之下,到了今天,你们还不是在基督里作大人,我还得用奶喂你们。……”总之,凡你所领会的,就把它补进去,使你在读的时候,觉得十分清楚。这样每天写十分钟,等到把全卷哥林多书写完,就会领会保罗写这封书信的意思。 以上所说时间的分段,乃是根据有些人的经验而提供的范例,各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神面前有合适的安排。 (二)记录 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要一面读,一面笔记。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需有记录。需要有小的笔记簿
,也需要有大的笔记簿。口袋里要常常带着小笔记簿,随时随地把好的思想记录下来。有什么疑问,也要随时记下来。除了小笔记簿以外,还得有总簿,就是大的笔记簿。我们把所想到的和所查到的材料有系统地记在总簿里面,要一类一类地分清楚,才可供将来的查考。起初不要分得太细,只要拢统一点。如果用神学的方法来分,就分作父、子、灵、教会和将来的世界五类。再仔细一点也可以,不过初学的人只要这五类也就够了。关于教会的预表,可以放在教会一类之内。所有的道理,从称义一直到成圣,也都可以放在教会一类之内。起初可以预备五本簿子,一类一本。过些日子材料一多,可以再分。 记的时候要细心地记。比方读罗马书的时候,在五章十四节、十七节、二十一节,有四个“王”,九节、十节、十五节、十七节,有四个“更”,这些就要记下。又如马可福音十三章九节、十三节、二十节,一处说“为我的缘故”,一处说“为我的名”,一处说“为主的选民”,这三处为什么这样说?再如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门徒在橄榄山上问主多少问题?有几节圣经回答这一个问题?有几节圣经回答那一个问题?门徒的知识少,他们的问题不可靠,所以他们的问题不多,而主耶稣所答的却有很多的话。这
就要注意某节到某节是回答问题的话,某节到某节是主耶稣多加进去的话。这样,就对整个橄榄山上的预言,能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又如以赛亚书六章五节、八节、十一节的三次“我说”,第一次的“我说”是认罪,第二次的“我说”是奉献,第三次的“我说”是交通。诸如此类,都要记下来。这些材料对于我们自己很有用处,对于别的弟兄姊妹也有用处。所有会读圣经的人,都是真花功夫的,不是碰巧而成的。 (三)工具 读圣经像做工一样,需要工具。 圣经 每一个人应该有两本大字的圣经为着读经用,再买一本小字的圣经为着出门或者聚会的时候用。读经用的圣经如果不能有两本,至少要有一本。字不要太小,因为字一小,就不容易看出里面的意思来。最小也得要五号字,最好能够有四号字或者三号字的。二号字的太大,除非年老的人才合用。读的圣经最好预备两本,有一本在读的时候可以写字、画记号,另外一本是不写不画的。有了一本不写字、不画线的圣经,读的时候就不致受从前的影响,每一次读的时候都像第一次才读一样。另外有一本留作写字或画记号之用,有的地方在上面写几个字,有的地方画线,有的地方画圈,相同的地方可以把它们连起来。但也不要花功夫太多,不必太细。每天为
着得到属灵的粮食,就用那本不写字、不画记号的圣经;为着读出圣经里的东西,就用那一本写字、画记号的圣经。 “官话和合译本”是中国最好的译本,也是世界最好的译本之一,因为它所根据的那个希腊本就是最好的。这个译本在许多处译得相当准确,比英文“钦订本”准确多了。例如:在英文圣经里“基督耶稣”和“耶稣基督就分不清楚”,可是在“官话和合译本”里,却分得很清楚。此外,不妨买几种不同的译本来参考。最好的,当推“文理和合译本”,许多地方,单音词的翻译比“官话和合译本”的好,因为白话不容易造词,文言容易造词。例如:白话对于主耶稣的“活”译作“复活”,对于主耶稣的“起”也译作“复活”,但在文言里却有“复起”与“复活”的不同。有的地方白话文比文言呆,但也有许多地方白话比文言好。还有一本可以采用的,就是“施约瑟译本”。施约瑟是一个犹太人,他信了主,觉得要为中国人译一本圣经,所以去读中文,后来就独自译了一本。如果要比较,还可以参考“新旧库”所译的新约。还有基督福音书局已把马太福音直译出来了,也可用作参考。但最可靠的还是“官话”和“文理”两种“和合译本”。如果懂得英文,预备一本“达秘译本”也好。 圣经汇编 在
圣经之外,还要买一本圣经汇编。在中文的圣经汇编中,比较好的还是广协书局发售的芳泰瑞编的那本《经文汇编》,不过不大完全。我们盼望将来能出版一本《新约圣经原文汇编》。主若许可,旧约部分也盼望能编成出版。 圣经辞典 除此以外,最好还要有圣经辞典。比方,“乌陵土明”是什么意思,六个“马利亚”的历史如何……只要查圣经辞典就能知道。但要注意编者的信仰是否纯正。可以采用的是俄珥编的《圣经百科全书》,这也可以算作圣经辞典,可惜中文已绝版,或许在图书馆和旧书店里还可能找到。 圣经分段的书 还有一本书也是需要的,就是比较好的分段的书。我们可以用“读经一年一遍”(本书附录)。这本书的分段相当好,在世界各国有许多基督徒根据这本书的分段读圣经。 若能备有这些参考书,在读经的时候就便当得多。这些都是不可少的工具。 三读圣经的计划 圣经是一部十分伟大的书,包括六十六卷,作者约有三十九人或四十人之多,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读这部书,必须有计划。如果毫无计划地来读它,就不能有好的收获。现在我们从各方面找出了二十八种读圣经的计划。这些计划,我们若有时间,可以一一实行。比较年老的弟兄,也可以挑选几个方法来读。
(一)主要的人 旧约圣经里有许多主要的人,像亚当、亚伯、挪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约书亚、大卫、所罗门等。我们要把这些人的历史仔细读过,不只在旧约中找他们的历史,也要到新约中去找他们的历史。 例如亚当,普通的印象,总以为亚当的历史是在创世记二章、三章里,但是仔细阅读圣经之后,就看见罗马书和哥林多前书也说到亚当的事,并且是相当紧要的。再读下去,像以弗所书五章,也说到亚当。读亚当的历史,要看他如何在神的计划中:看他如何受造;看他在受造之后那一种浑噩的情形,无罪的情形;看他和夏娃的关系;看他犯罪以后,神如何审判,如何应许;看他如何被赶出伊甸园外;看他在伊甸园之外的生活如何;再联系到末后的亚当是如何。我们花三四个月的工夫,好好地读它,就能开始明白圣经中好些基本的问题。 读完亚当的历史之后,可以读亚伯的历史。不要光看他在创世记的历史,也要看希伯来书十一章怎样说到他的事,要把全部圣经中和亚伯有关系的地方都看过,看神在这个人身上对我们说的基本的话在哪里。到底神悦纳亚伯,不悦纳该隐,原因在哪里?许多人以为亚伯的祭所以能蒙神悦纳,不过因为里面有血而已。但这是过分地偏于新约了,反而显不出亚伯
献祭蒙神悦纳的根本原因。原来人在伊甸园里的工作是修理看守。后来人犯了罪,人藉耕种餬口是可以的,但是,人把餬口的东西拿来奉献给神,就不可以,因为人已经有罪。该隐却把地里的出产献给神,好像忘记了人已经犯了罪,所以他献的祭不蒙悦纳。一个孩子闯了大祸,却若无其事,他的父母就不能悦纳他。神是最不喜欢人犯了罪而若无其事,好像没有感觉一样。该隐的错就是犯了罪仍旧若无其事,而亚伯的态度是承认人犯了罪这个事实的存在。那个时候,牧羊不是为得粮食餬口(洪水以后才有肉食,创9:3),牧羊的目的,就是为着献祭,要把羊杀了,用它的皮作衣服(创3)。神对于人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人承认自己是罪人。亚伯就照着这一个要求来到神面前,所以神悦纳他。 再下去看挪亚的历史,看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历史。 (二)女人 在圣经里,女人有专一的一条线,所以可以把女人单独地归作一类来读。从夏娃读起,看她如何受造,如何说话,如何单独行动,如何堕落受刑罚;再看神如何给她应许,她如何能作众生之母。然后可以读撒拉,读利百加,读他玛、路得、喇合、哈拿、亚比该、书拉密女等。一直下去,到启示录十二章那个怀孕的女人,十七章的那个大淫妇,十九章
的羔羊的新妇等。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看见一条线,就是圣经里面所有的女人,不管正面或反面,都是预表那一个女人——教会——的各方面。 (三)预表 要读旧约的预表,就得先有新约的根基。新约里有基督,有救赎,有教会,有圣灵,这是四件属灵的大事。旧约里主要的预表,就不外乎这四件。或者是预表基督,或者是预表救赎,或者是预表教会,或者是预表圣灵。旧约时代的人是先看见照相,后来认识本人;新约时代的人是先认识本人,然后去看照相。我们在实际上看见了基督、救赎、教会和圣灵,所以读旧约的预表就比较容易。 像创世记一章,以重造预表新造。二章以夏娃预表无罪的教会。我们想到自己就想到罪,因为罪和我们有了根深蒂固的关系;可是神给我们看见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是在罪之外,因为基督和教会的关系从创世记二章起,不是从创世记三章起。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是从创世记二章起;所以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是在罪之外,就像基督和教会一样,是在罪之外。我们千万不要想到教会的时候就想到罪。从神的眼光来看,教会好像没有罪一样。主耶稣替罪人死是为着赎罪,但主耶稣为教会死不是为着罪,乃是为着生命。到创世记三章,有无花果树的叶子,有羔羊的皮。到四章,有祭。往
下读到以撒,就问以撒预表谁?是不是预表教会?是不是预表圣灵?是不是预表救赎?是不是预表主耶稣?看新约,更像是预表主耶稣。从以撒来看,他不是凭着亚伯拉罕生的,也不是凭着撒拉生的,乃是凭着应许生的,所以以撒有一点像主耶稣。从撒拉来看,以撒是他父亲的独生子,这也有一点像主耶稣。从亚伯拉罕来看,以撒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父亲承受的,以撒都是享受,这的的确确有一点像主耶稣。神差遣圣灵到地上来,建立了教会,配给基督,将来做“羔羊的妻”;以撒的父亲打发仆人到他本地本族去找出一个女子,就是利百加,作以撒的妻子,这也有一点像。把两方面一件一件地对照,就能够找出许多预表的凭据来。我们读加拉太书,看见以撒又预表属灵的基督徒。在教会里,有一个以实玛利代表肉体的行为,有一个以撒代表圣灵的行为。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从夏甲生的,是亚伯拉罕凭着肉体生的,所以代表人自己的行为。以撒是亚伯拉罕自己不能生的时候生的,是凭着神的应许生的,所以代表圣灵的行为。诸如此类,一章一章地看下去,就看见各种各样的预表。圣经各卷中预表最多的是创世记,可以说创世记是全部圣经的秧田。 像出埃及预表从世界里得救;逾越节预表擘饼;过红海预表受浸;路上的
埋怨和旷野的飘流都预表许多神的儿女在地上的情形;活水预表圣灵。 像会幕预表我们的主耶稣在地上的情形。会幕的事也预表我们在世上的路程。会幕没有地板,它是搭在沙漠上的。要到了新耶路撒冷,才有精金的街道。所以,当我们在这世界经过的时候,与主的交通是荣耀的,而神要我们进入的是迦南地,不要我们停在沙漠上。 再往下去看民数记,就看见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经过四十二个站,然后进入迦南地。在这里,每一个站都有它的意思。读那些地名就看见人飘流的情形如何,人怎样才能进迦南。 还有像利未记中的祭、节期和洁净的条例等,都是清楚的预表,我们要好好地读。 再下去读到约书亚记,这是一本预表非常深的书。不是说约书亚记里所有的预表都很深,是说约书亚有许多很深的东西。要明白以色列人怎样进迦南,进迦南的争战到底如何,就必须先断定到底迦南是预表什么。有人认为迦南预表天堂。但是,如果迦南是预表天堂的话,难道天堂里也有打仗吗?我们仔细地读,就看见迦南不能预表天堂。迦南是预表我们今天属天的地位,迦南就等于以弗所书所说的天上。我们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而同时我们是与在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12)。所以读预表的人,不要光读约
书亚记,也必须读以弗所书。另外一方面,约书亚记不只要和以弗所书一同读,还得和希伯来书一同读。因为约书亚记的进迦南有两个预表:一面预表属灵的争战,这要联到以弗所书;一面预表安息,这要联到希伯来书。那一个安息,很明显地是指国度说的。所以迦南不是预表天堂,乃是预表国度的安息。不是一切在羔羊血底下的人都进迦南,不是吃过逾越节羔羊的肉的人都进迦南,只有两个人进了迦南,其余的都倒毙在旷野里了。蒙召的多,选上的少,所以迦南地是预表国度。进迦南的预表给我们看见谁能在国度里掌权。若把这个基本的问题一解决,就能看见约书亚记里面什么部分是预表我们基督徒今天所得着的属灵的地位,什么部分是预表我们基督徒将来要得的奖赏。 士师记里面那么多不法的事,预表人随着自己的意思做事,发生许多纷乱的情形。 在撒母耳记里面,我们看到人在那里掌权,神将权柄给人。在合乎“神”心意的人没有来之先,有合乎“人”心意的人出来。大卫是合乎神心意的人。大卫没有出来之先,有合乎人心意的人出来就是扫罗。相当清楚,扫罗预表敌基督掌权。我们又看到,神自己所拣选的君王如何战争,如何享受平安。有大卫的战争,有所罗门的荣耀。有灾难中的扫罗,有灾难后的
大卫,有千年国度的所罗门。这些都是很清楚的预表。 还有所罗门建造圣殿,预表基督建立教会。圣殿在耶路撒冷,预表教会在主的名下聚会敬拜,因为神的名字乃是放在耶路撒冷,只有耶路撒冷一个地方是神所承认、所拣选来立祂自己的名字的(王上14:21)。当耶罗波安起来的时候,他在伯特利和但设立了邱坛作敬拜神的地方,这是神所定罪的。神喜悦人只在祂自己名字所在的地方敬拜,不在别处敬拜。在复兴的时候,就有王起来把邱坛除掉,但也有王并没有把邱坛除掉,这预表教会历次复兴的情形。后来圣殿被毁,预表教会荒凉。此后尼希米、撒迦利亚、所罗巴伯等回来重建圣殿,虽然重建的没有当初那么荣耀,但已开始恢复站在当初的地位上。这是预表教会的恢复。这一个恢复要到主再来才能完全,并且那时教会要成为荣耀的教会。 (四)预言 全部圣经约有三分之一是预言。我们可以把全部圣经的预言分作两大类,就是主耶稣的第一次来,和主耶稣的第二次来。主耶稣的第一次来,在五经里、在诗篇里、在先知书里都有。主耶稣已经来过了,好像读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没有特别的味道。但是,如果要读预言,还得注意主耶稣第一次的来。要把新约和旧约一切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
,一一找出,并且写下来。这有什么用呢?这能教我们找出预言应验的原则是如何。主第一次来的预言的应验是怎样的,那么主第二次来的预言的应验也必定是怎样的。 圣经对于每一件东西的解释,都有一定的律。凡是应当“灵然解”的地方,圣经的本文就指明出来。例如:启示录一章说主耶稣右手中的“七星”,是七个教会的使者,这不是按字面解,圣经本文就告诉我们了。主行走在七个金灯台中间的“灯台”,是指着教会说的,这也是圣经本文告诉我们的。预表,都应当“灵然解”。像:亚当不是指亚当,是指基督;夏娃不是指夏娃,是指教会。可是预言的解释,却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个是以属灵的意思来解释预言,所以应验是意义的应验;还有一个是按字面来解释预言,所以应验是字面的应验。像马太福音二章十七、十八节说,“这就应验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在拉玛听见号咷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这是意义上的应验。像使徒行传二章十六节说,“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意即今天这种情形就像约珥所说的那么一回事,这也是意义上的应验。至于主耶稣第一次的来,很多是按着预言的字面应验的,童贞女就是童贞女,埃及就是埃及,没有一根骨头折断就
是没有一根骨头折断,这都是按着字面应验的。既然主第一次的来很多是按着字面应验的,那么主第二次的来也就多数是按着字面应验的。 还有,预言有关于犹太人的预言,有关于外邦人的预言,有关于教会的预言,三者是不同的。关于犹太人的预言,摩西和巴兰提得最多,当然在先知书里也有。关于外邦人的预言要特别注意但以理书。主耶稣在地上所提起的,像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也要注意。像启示录八至十一章、十三章、十五章、十六章、十八章,都是关于外邦人的预言。关于教会的,有马太福音十三章,启示录二章、三章、十二章、十四章、十五章,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我们要把预言中关乎教会的,关乎外邦人的,关乎犹太人的,分别清楚。 关乎犹太人的预言,可以说有两个大干:一个是关乎主的日子的,一个是关乎国度的地上的祝福。 关乎外邦人的预言,我们要注意从犹太人亡国之后,在外邦人的日子里所有神的预言,像但以理书二章、四章、七章、九章的七十个七,一直到启示录,都是关乎外邦人的预言。简单地说,第一,从犹太人亡国到末期,特别是但以理书第二章整个大像的历史;第二,就是末期的十角——十个王——怎样,那另长的一个小角——一个王——怎样,
敌基督怎样;第三,外邦人如何在千禧年里面得福。 关乎教会的预言:一、教会两千年的历史;二、被提;三、审判台前;四、国度;五、永世。 (五)时代 神对付人是因时代而异的。每一个时代,神都有祂不同的方法。在这一个时代,神这样对付人;在那一个时代,神那样对付人。在这一个时代,人得救的方法是这样;在那一个时代,人得救的方法是那样。在这一个时代,神对于人行为的要求是这样;在那一个时代,神对于人行为的要求是那样。如果我们对时代分不清楚,就会感觉圣经中有的话是乱的;可是把时代一分清楚,就不感觉乱了。 关乎时代的划分,有些解经家把它分作七个时代;但是按着圣经本身的分法,很自然地分作四个时代。第一是列祖时代。从什么时候起头呢?从亚当起头,因为罗马书五章十四节说得很清楚——“从亚当到摩西”。虽然里面有许多小转弯,但不是大问题,总是“从亚当到摩西”。这是第一个时代。第二是律法时代,是从摩西到基督。到基督的什么时候为止呢!主耶稣说,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太11:13;路16:16)。主说到约翰为止,就是到约翰为止。第三是恩典时代,是从基督的第一次来到基督的第二次来(徒15:14-18)。虽然主仍注意犹
太人,但是注意的中心已转向外邦人,因为恩典时代已经起头了。第四是国度时代,是从基督的第二次来一直到国度的末了(启20)。 我们要注意:在每一时代里,人起初的地位是如何,人有什么责任,后来人怎样失败,神怎样对付人。这些都得一一仔细地读过。这样,对于许多似乎矛盾难解的地方,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六)题目 圣经里有许多题目,如:(一)创造,(二)人,(三)天使,(四)罪,(五)撒但的国度,(六)救恩,(七)悔改,(八)基督的身位,(九)基督的工作,(十)基督的一生,(十一)圣灵,(十二)重生,(十三)永生,(十四)永远的稳妥,(十五)成圣,(十六)称义,(十七)拣选,(十八)赦免,(十九)义,(二十)释放,(廿一)律法,(廿二)默示,(廿三)启示,(廿四)基督的身体,(廿五)话语的执事,(廿六)神的权柄,(廿七)主的再来,(廿八)审判,(廿九)国度,(三十)永世,等等。起初的时候,一年可以读一个题目,以后一年可以读两个题目,再后一年可以读四个题目。 例如基督的身位,这一个题目很大,怎样读它呢?可以这样分一下:(一)祂是神。这一位神,有祂“道”的一面,也有祂作“神子”的一面。(二)祂做
人。祂如何成为耶稣,如何发表祂做人的地方。(三)祂是神,也是人。祂在船尾睡觉,表明祂是人;祂起来平静风浪,表明祂是神。祂赴婚姻的筵席,表明祂是人;祂变酒,表明祂是神。祂向撒玛利亚的女人要水喝,表明祂是人;祂向她解释活水,表明祂是神。(四)祂的历史,就是祂在地上的生活。(五)祂今天的地位,升天之后的地位。(六)祂将来的地位,再来时的荣耀的地位。 又如基督的工作,我们也把它分一下:(一)身位与工作的关系,(二)主的代替,(三)满足神的赎罪,(四)使人与神和好,(五)祂的接纳、收留人,(六)祭司的职分,(七)中保的工作。 基督的一生这个题目可以分作:(一)降生,(二)死,(三)复活,(四)升天,(五)再来。说到祂的降生,必须看什么叫做降生。以降生的结晶来看,降生就是一切抽象的、属乎神的,都变作具体的、属乎人的。比方,我们说神的忍耐,什么叫做神的忍耐?我们不只不知道,并且不能知道。但是,主耶稣降生了,不只是道成肉身,并且是忍耐成肉身,那个抽象的忍耐,看不见的忍耐,现在变作具体的忍耐了。道成肉身的原则,就是给我们看见爱成肉身、圣洁成肉身、喜乐成肉身、顺服成肉身……换句话说,本来一切属乎神的德
性,都是不可捉摸的,现在都变作可以捉摸的了。神变做人,抽象的变作具体的了。神所要的标准的人,就是这位耶稣。我们够不上神的标准,所以我们不能亲近神。这个幔子挂在那里,幔子越好看,我们越不能进去。但是,感谢神,在这里有死。死的意义是什么?一方面固然有救赎,另一方面是结束一切出于旧造的。死乃是旧造的结局,基督的死乃是万有的结局。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这是死。还有复活,乃是新的起头,是神的创造,是新的生命,不能被死亡拘禁。死没有法子把生命留在里面不让祂活过来。死没有那个能力。复活就是经过了死,经过了试炼,证明祂的能力。还有升天,就是在地位上胜过撒但,撒但是在我们的下面。基督的升天,是把我们放在和祂同样的地位上,享用祂的得胜。主的再来,是新的权柄的彰显。总而言之:降生,是说神的标准;死,是说一切不合乎那标准的旧造都了结了;复活,是新的起头;升天,是新的地位;再来,是荣耀的显现。这些在神面前是多么宝贵的事。 (七)神和人的关系 曾有人把圣经中所说神和人的关系分作:(一)神,(二)众人(指着人类说的),(三)个人,(四)神而人,(五)人和神,(六)神在人中,(七)神在人上。这种分法非常好。第一是
“神”,当然很清楚。第二是“众人”,是人类,亚当的犯罪、堕落和一切在亚当里的都在里面。第三,“个人”,就是个人的犯罪和个人的刑罚。第四,“神而人”,是福音书里所记的,主耶稣是神而人。第五,“人和神”,就是书信里所传的福音的道。第六,“神在人中”,就是神在人里面的一切功能,是所有书信里面更深的一部分。第七,“神在人上”,是指在国度里,神在人上作王,一切将来的事,都包括在内。我们采用这个读法的时候,若用七本簿子分别记录,就很清楚。 (八)纪年 读圣经的纪年,虽然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有一个益处,就是能使人养成一种仔细读圣经的习惯。圣经里面的年代都非常清楚。从人的被创造起,一直到主耶稣的降生,都能算得出来。亚当到洪水(挪亚),很清楚是一六五六年。后来从埃及进到迦南,士师多少年,列王多少年,加到但以理是多少年,一直到主耶稣来,每一段历史都能从圣经里把年日找出来。有的要到司提反的话里去找,有的连向左躺着有多少年,向右躺着有多少年(结4:4-6),也要算进去。从重建耶路撒冷,到主耶稣来,经过六十九个七(四百八十三年),也要去算。这样,就能从亚当算到主耶稣来为止。从创世记起,好像神列着一个年表在那
里,从来没有中断。我们要读圣经,就要学习作一个谨慎、仔细的人。 读圣经的纪年,可以发现平时所不容易看得出的事情。例如:我们把开头一段的历史一算,就知道以诺在世上的时候,亚当还在世上。亚当是看见过神的人,以诺没有看见过神。按我们想,如果人被提,应当是看见过神的人被提;而结果却是以诺被提,亚当没有被提。这就给我们学到了功课。再看下去,看见玛土撒拉的名字,意即等他死的时候,有事情发生,刚好玛士撒拉去世时洪水就到,这也可以看出圣经的准确。 又如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给我们看见,恩典是在律法之前,不是在律法之后。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年数,必须看见应许的恩典已经传了四百三十年,然后才传律法。 读圣经的纪年,在创世记里容易找,在以后就不容易找。难处是在有人读不出。例如:从以色列民出埃及到所罗门建造圣殿,共有多少年呢?列王纪上六章一节说:“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而使徒行传十三章十八至二十二节却说:“又在旷野容忍他们约有四十年。……此后给他们设立士师,约有四百五十年……后来……扫罗给他们作王四十年。既废了扫罗,就选立大卫作他们的王。”
这些年数加起来,一共是五百三十年。再加上大卫作王四十年(王上2:11),以及所罗门建殿以前的三年,总共是五百七十三年。所以,列王纪上六章所记的,比使徒行传十三章所记的少了九十三年。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呢?原来根据士师记的记载,以色列人曾有五次作亡国奴,第一次是八年(士3:8),第二次是十八年(14节),第三次是二十年(4:2-3),第四次是七年(6:1),第五次是四十年(13:1),加起来刚好是九十三年。所以,似乎列王纪上漏记了九十三年,其实是它特意把亡国的年日略去不算,这就需要我们去把士师记所记的接进去。圣经的话像一串连环,没有一个环是断的,个个都接得上。神自己安排好了连环在那里,我们去找出那个连环来就是。所以,读圣经的纪年,对于训练我们的准确,有相当的用处。 (九)数字 圣经里许多数字都有它的意思,如: “一”是独一无二的神的数目。 “二”是交通的数目。 “三”还是神的数目,因为神是三而一的神,“一”是指着神的联合,“三”是指着神的完全。 “四”是从三生出来的第一个数目。“三”加“一”是“四”,所以“四”是受造的数目。所有和受造之物有关系的都用“四”,像地有四方,年有四季,
风有四风,伊甸园流出的水分四道,尼布甲尼撒梦见的像有四段,从海中上来的有四个大兽,代表受造之物的活物有四个。还有,记戴主耶稣地上生活的是四卷福音。可见从神生出来的都是“四”。 “五”是人的分别的数目。像主手五个指头,右手五个指头;十个童女中五个愚拙,五个聪明。“五”也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像耳是五官之一,大拇指是五指之一,大足趾是五趾之一;用血抹在人的右耳垂上、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足趾上,就是说人如何分别出来在神面前负责。 “六”是人的数目。人是第六天造的。“七”是完全的数目,“六”赶不上“七”,人所作的都是赶不上神的。 “七”是完全的数目。这个完全是指今天暂时的完全,不是永久的完全。“三”是神的数目,“四”是受造之物的数目,把造物者和受造之物加在一起,就变作完全,神加人就变作完全。但这不过是“三”和“四”加在一起,所以是暂时的完全。圣经里一切暂时的完全都用七,像一周有七天,马太福音十三章里面有七个比喻,启示录里面有七个教会、七个灯台、七个使者,又有七印、七号、七碗,这都是指暂时的完全,不是指永世里的完全。 “八”是复活的数目。“七”是一个段落,“八”是“七”之后的第一个
。主耶稣是在第八日复活的,所以“八”是复活的数目。 “九”是“三”乘“三”,是神的数目的加重。就是说,神的见证不只是神的话,并且是神对我们说的话。 “十”是人的完全。人的数目到十就完全了。像人手有十指,脚有十趾。 “十一”在圣经里没有什么意思。 “十二”的意思也是完全,这个完全是指永世里的完全。完全的数目有两个:一个是“七”,一个是“十二”。“七”是属乎神的完全,是今天的完全。“十二”也是属乎神的完全,却是永世的完全。有一件事情相当希奇,就是到了新天新地的时候,七的数目就不存在了。新耶路撒冷有十二个门、十二个根基、十二个使徒的名字、十二样宝石、十二颗珍珠,城墙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就是十二乘十二。这些都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十二”是永世的完全。为什么“七”是暂时的完全,而十二是永世里的完全?原来三加四不过是神和人合在一起,不过是造物的主和受造之物相加,而三乘四乃是造物的主和受造之物相乘,意思就是二者调和在一起。“乘”和“加”不同。“乘”,是神和人不能再分,是造物的神和受造之物的合一,这一个合一是永远的。所以“十二”所代表的完全是永远的完全。 (十)比喻 我们可以把圣经里所有的比喻
都读过。我们仔细地读过几个比喻之后,就能相当清楚;解释比喻是有一定的原则的,不是可以随便解释的。这一个原则一找出来,那么将来遇见新的比喻,就知道怎样去解释它。 在一个比喻里面,总有主客之分。我们必须分别主要的喻意在哪里,次要的喻意在哪里。主要的地方,非一点一点地解释它不可;至于次要的地方,有时候也需要细细地解释,有时候也可以放弃它。例如:主耶稣在马太福章十三章所说的七个比喻,第一个是撒种的比喻。种是一种,地有四种——一种的道,四种不同的心。这是主要的部分。我们要把那个道抓牢,把那四个不同的心抓牢。其他零碎的问题,像飞鸟来吃尽了的“吃”,就不是主要的;像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这个“倍”,也不是主要的,因为有的种种下去能有一千倍的,能有一千二百倍的,主都没有说,所以这不是主要的。如果注意鸟的大小和它飞的高低,或者注意倍数的问题,那么路就走错了。所以解释比喻,必须先把主客分清楚。 还有一件事必须注意,就是没有一个比喻是可以按字面解释的。像撒种的比喻,“撒种的人”不是撒种的人,“田地”不是田地,“种”不是种。这是一定的,所有的比喻,都有它属灵的意思,都得按灵意解释。但这并
不是说,一个比喻的每一点都要按着灵意解释,而是说主位的要按着灵意解,客位的仍然按字面解。许多人把主位的每一点都解释过,把客位的每一点也照样解释过,这是不对的。马太福音十三章是主第一次讲比喻,第一个比喻就是主自己解释给我们听的。主没有把每一点都解释,有的有解释,有的没有解释。像那块“好土”,“土”是指人的心,“好”是指善良诚实,主给我们解释了,我们知道善良诚实的心是主要的意思。主在下面没有对我们再解释“结实”是什么,所以“结实”就不是主要的意思。解释若过分琐碎,就没有属灵的价值,路就走错了。解释比喻不是容易的,必须一个一个地花功夫求神的光,才能解得合适。 (十一)神迹 特别要注意主耶稣的神迹。旧约的神迹,像以利亚、以利沙的神迹,也可以读。新约中保罗的神迹也可以读。我们把神迹当作一个专一的题目来读,就要看见所有的神迹都有它的特点。例如:医治瞎眼的神迹和医治瘫子的神迹不一样。眼睛是看得清楚的问题——瞎眼的是要看见;瘫子是能力的问题——瘸腿的是要行走。读的时候,先要把特点找出来,然后看主怎样对付他们的难处,也就是在属灵上怎样对付我们的难处。 有的神迹,主明显地提起属灵的教训。像约翰福音九
章主医治那个生来瞎眼的人,主就明显地提起,祂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再像约翰福音十一章主使拉撒路复活,主就明明地说:我是生命,我是复活。 有的神迹,主虽然没有明显地提起什么教训,但里面必定有它的教训,这是要我们到神面前去寻求的。像那一个瘫子得医治的事,就有属灵的教训在里面。主医治他的时候,对他说:“你的罪赦了。”可是,主耶稣不是光赦罪,主也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来,立刻拿了褥子当着众人面前出去了。这就是属灵的原则:光是赦罪不够,必须能有生命的表现和属灵的行走才够。没有一个人能够不起来行走而说是得了赦免。得了赦免,必定能行走;赦免是在行走之前,行走是赦免的结果。这是一幅非常清楚的图画。 (十二)主在地上的教训 把主所有的教训都读过。从马太福音五、六、七章起,一直到十三章、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都仔细地读过。主的教训,在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里面也很多。像约翰福音十四章到十六章,也是很重要的。读的时候,要注意:主耶稣说的话是在什么时候?是在犹太地的教训,或者是在加利利的教训?是对门徒说的,或者是对众人说的?或者是对门徒说,也给众人听;或者是只对门
徒说,而不给众人听。我们这样读,就能从新约里得着中心的教训。如果我们要作主的工,至少要把主的比喻、主的神迹、主的教训都好好地读过。不然的话,没有材料,手里太空了,就不能应付需要。 (十三)比较四福音书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读法。为什么圣灵不写一卷完全的福音书,而要写四卷不同的福音书?为什么各卷所记的事情好像不一样,事情的先后也好像不一样,有的连数目都不一样?我们若不好好的读它,就不会觉得圣灵的默示是何等奇妙。 读四福音,第一必须分段,并且要分得仔细。我们可以预备一本比较大的簿子,把四卷福音书按着事情的先后,分作四栏来说。例如:读到主的家谱时,可把马太福音一章一至十七节写在第一栏内,再把路加福音三章二十三至三十八节写在第三栏内;马可和约翰都没有记家谱,就让第二和第四两栏空在那里。有的事情只有一卷福音书记载,有的事情四卷福音书都记载。将来只要一查笔记簿,就能一目了然。如果把各栏所写的都加以比较,就能看出它们的异同来。这样把四卷福音书比较看来读,就看见彼此不同的地方相当多,而这些不同,都是经过圣灵的安排的。 马太福音一章里的家谱,是分作三个十四代——从亚伯拉罕到大卫,从大卫到被迁至巴比伦
的时候,从被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路加福音三章里的家谱是倒叙上去的。马太是从亚伯拉罕记到大卫,路加是从大卫记到亚伯拉罕,马太是从大卫记到被迁至巴比伦的时候,路加是从撒拉铁记到大卫。马太是从亚伯拉罕说起,路加是从亚伯拉罕上溯到亚当,所以马太记的家谱如果分作三段,路加记的家谱就要分作四段。路加起头一段是马利亚的家谱,而马太末了一段是约瑟的家谱。这些段落必须分得清楚,才能看出其中的意义。 曾有人把启示录第四章所说的四活物,与四福音联系起来看。四个活物:(一)像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二)像牛犊,牛是勤劳的忠仆;(三)脸面像人;(四)像飞鹰,旧约曾说神如鹰把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出19:4;申32:11)。马太记载主耶稣是王,马可记载祂是仆人,路加记载祂是人,约翰记载祂是神。四个活物与四福音所记的主的四方面恰好相合。 马太是记主耶稣作王,所以在家谱里特别指出祂是大卫王的子孙。路加说主耶稣是人,所以家谱从人的始祖亚当叙起。马可说主耶稣是仆人,约翰说主耶稣是神子,所以都没有记载家谱。这样一比较,就能够证实马太是说主耶稣作王,马可是说主耶稣作仆人,路加是说主耶稣做人,约翰是说主耶稣作神的儿子。
在四卷福音书里都说到主耶稣的来,但记法不一样。马太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马可说人子来服事,路加说人子来寻找,约翰说主来了是叫人得生命。诸如此类的事,在福音书里很多,我们如果花工夫去读,就要看见每卷福音都有它的特点。 四卷福音书结束时所记载的事,也是很有意思的。马太是记复活(太28:6),马可是记升天(可16:10),路加是记降下圣灵的应许(路24:49),约翰是记再来(约21:22)。主耶稣复活以后,被接升上高天;升天以后,到了五旬节,有圣降下来;将来,主耶稣还要再来。四福音奇妙的排列,使四件事记载的次序完全符合。 马太没有记载主耶稣升天,因为马太记载祂要与门徒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可记载主升天,并说祂“坐在神的右边”,因为祂曾取了奴仆的形象,存心顺服,完成了工作,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路加记载主升天,因为神顾念比天使微小一点的人,要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所以主耶稣因人的资格升天,将来能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约翰没有记载主耶稣升天,因为约翰记载祂是我们的生命,要住在我们的里面。 马太是按时代的道理记的,不是按事迹的前后记的。路加是经过了详细考察,“按着次序”编写的(有
的按时间前后,有的按题目次序)。马可和约翰则都是按事迹的前后记的。 我们可以另外买一本大字的福音单本,先把马太分作五段或者十段,分好之后,就一件一件的来看,同时看其他三卷福音书如何。有相同的,就把它类聚在一起;有不同的,就把它另外记下。不同的段要分得粗一点,相同的要分得细一点。像前面所提起的马太福音十三章里撒种的比喻,在路加里也有,那就得小心的分,才能把它们很细的、不同的地方找出来。要作到一读就能知道这里和那里相同或者不同。这样作,的确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四卷福音书至少要读两年,抄写则大约三个月就够了。 (十四)大章 圣经里有许多重要的大章,像创世记二章、三章,民数记二十一章,申命记八章,都是大章。诗篇二十二篇和以赛亚书五十三章,都是非常大的章,因为在新约里以它们的应验为最多。但以理书九章,也是大章。在新约里,马太福音五章到七章、十三章、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都是大章。约翰福音十四章到十六章也是大章。哥林多前书十三章也是大章。在圣经里有三四十章这样的大章,都要好好地明白它们的意义。 (十五)过去、现在和将来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读法。把新约里过去的事放在过去一项里读,现在的事放在现在
一项里读,将来的事放在将来一项里读。像基督所有在地上的工作、圣灵的降临、教会的起点,都放在过去一项里读。像主的代祷、主的作中保、教会的职事、圣灵的管制、圣灵的内住以及一切受恩之法(有的地方恩典是直接给的,有的地方神藉着另外的东西使我们接受恩典,像聚会、擘饼、受浸、按手等。神从这些东西给人恩典,不是直接给的,所以称作受恩之法),这些都是现在的东西。像复活、被提、救赎、荣耀和神的新造,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救赎虽然是过去的,但又不是过去的,因为还没有成全,要等到身体得赎才能完全。肉体的身体若没有解决,救赎就还没有完全。主耶稣十字架上的救赎,不过是一个根基,要到我们将来身体得赎的时候,救赎的工作才完毕。我们必须分清楚什么事情是神已经作的,什么事情是神现在作的,什么事情是神将来要作的。 (十六)救恩、圣洁和职事 救恩,是指着我们得生命说的;圣洁,是指着我们的生活说的;职事,是指着我们的工作说的。关于主的呼召、主的血、主的工作等等,都可以放在救恩一类。把一切圣灵的工作,都放在圣洁一类。把忠心、见证、圣灵的能力,都放在职事一类。还有,像主的十字架,可以放在救恩一类;我们的十字架,可以放在圣洁一类;
哥林多后书四章所说“耶稣的死”(或译作“耶稣的杀”),可以放在职事一类。把我们的相信放在救恩一类,把我们的顺服放在圣洁一类,把我们的忠心放在职事一类。圣灵赐生命是救恩,圣灵的工作是圣洁,圣灵的能力是职事。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代表:“为”我们的,“在”我们的,“经”我们的。凡一切“为”我们的都是救恩,凡一切“在”我们的都是圣洁,凡一切“经”我们的都是职事。“为”我作,称它作救恩;“在”我里面作,称它作圣洁;“经”我作,称它作职事或者事奉。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教训按类分别。只要把神为我、神在我、神经我这三个分开就清楚。可惜有许多人对于“神为我”和“神在我”分不清楚。例如:“基督的钉十字架”和“我们和主同钉十字架”,应该是“神为我”的事,可是罗马教将钉十字架变作“在我”,就不对了。十字架从什么地方起才是“在我”呢?是从我们自己的十字架起。是背十字架,不是钉十字架。背,是我们的;钉,是主的。这也说明了罗马教和基督教的不同。圣经里的“同死”是“为我”方面的东西,而不是“在我”方面的东西。罗马书六章是同死,八章是治死,哥林多后书四章是杀死,所以罗马书六章是救恩,八章是圣洁,哥林多后书四章是职事。我们必须
在神面前弄清楚:“同死”绝对是救恩,是主作的,我们不过是得着而已;藉着十字架“治死”,是我们的事;“杀死”,是让圣灵出来,这是在职事里面的东西。我们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事。有许多人对于“同死”的问题不清楚,就对于“治死”的问题也不清楚。同死的事实不是在我里面,是在基督里面。一切在基督里面的都是救恩,在我里面的都是圣洁,从我出去的都是职事。这些都是基本的认识。我们对于神的话必须看得清楚。 (十七)金石 圣经里有各种金属和矿石,这些东西也都有它们的意义,我们也要花一点功夫去读它。不是说在这些东西里面有什么启示,乃是说,神要给我们启示的时候,可以藉着这些材料对我们说话。我们里面必须藏着许多圣经的材料,到需要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例如:金子是代表神的荣耀。凡是完全出乎神的,就以金子来代表。银子是代表主的救赎。圣经中没有提到用金子买东西,而是说用银子买东西,银子是表明救赎。换句话说,金子是代表神的身位,银子是代表神的工作;金子是说到祂的荣耀,银子是说到祂的赎价。铜是代表审判,铁是代表人的权柄,铅是代表罪。又说:新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其中有绿色的宝石,绿色是基本的颜色,是地
上生命的颜色,所以特别是指着圣灵的工作。我们读金石的东西,要看它的本质再加上它的颜色。红和朱红的意义不一样,红指血,朱红指罪。白、黑、紫,都有它们的意义。我们要把它们分类汇集,然后找出它们的意义。 (十八)地理 圣经中有许多国、许多城、许多山、许多江河、许多井,诸如此类,每一个都有它的意义。许多国如亚述、埃及、巴比伦、希腊、波斯,许多城如撒玛利亚、耶路撒冷、该撒利亚、所多玛、蛾摩拉、巴别、吾珥、示剑、伯特利、玛哈念、吉甲等,都有它们的意义。有的意义是从字义来的,有的意义是从历史来的。像伯特利是神的家,是从字义来的。像吉甲是除去肉体的预表,是从历史来的。像示剑是肩膀的意思,一切的负担,一切的责任,一切的背负,都是示剑的意义,这是从字义来的。约书亚分地的时候,就有很多城的名字,里面包含了属灵的意义,我们要找出那些名字的意义来。固然在圣经里面有许多字的意义需要查希伯来文的字典,但是,也有许多字的意义是圣经自己所提起的。所以,即使不懂希伯来文,也能查出不少地理名词的意义。 山如西乃山、何烈山、利巴嫩山、毗斯迦山、橄榄山等,也都有它们的意义。何烈山就是西乃山,为什么有的时候说何烈山,有的时
候又说西乃山,我们要把这个理由找出来。此外还有山谷、如欣嫩子谷、约沙法谷等。 江河如伯拉大河、埃及河、约但河等。 地理这一类所包括的是相当多,应当把要紧的都读过。但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大概只要读三四个月就够用了。 所有地理名词的意义,总是从两条路来的:有的是从字义来,有的是从历史来。像耶路撒冷、伯特利、玛哈念,都是字义的。像各各他,一面是字义的,一面是历史的;各各他是髑髅地,也是十字架。像伯拉大河,一面是字义的,一面是历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攻打耶路撒冷都是从伯拉大河来的,启示录里面也是这样说,所以它是代表背叛的权柄、背叛的势力。像非利士是代表魔鬼黑暗的权势,是根据历史,不是根据字义的。还有一个地名像示罗,也非常要紧,因为教会的问题就是在示罗。这一些东西平日好好地读过,将来有许多用处。 (十九)人名 圣经里有很多的人名,其中主要的人名,圣经都已经替我们解决了。如果有一本希腊文字典,那就更好。像亚当、夏娃、该隐、塞特、亚伯、挪亚、麦基洗德、亚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以色列、摩西、约书亚、撒母耳、大卫、所罗门、米甲、撒迦利亚、彼得等等,我们如果查考一下,就能看出它们的意义。这也是
一种材料,要在平日准备好。 (二十)副歌 在圣经里面,有的地方忽然用另一种笔法,那种笔法在希腊文里是和正文不同的,是近乎诗的笔法,不是散文的笔法,这种句子并不是一大段,只有两句三句,我们姑且称它作“副歌”。这要对希腊文有相当认识的人才能找得出来。像提摩太前书一章十五节,三章十五、十六节,提多书三章四至八节,罗马书十章八至十节,提摩太后书二章十一至十三节,以弗所书四章八至九节,五章十六节,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四至十七节,它们的笔法结构都是歌的形式。(罗马书九章到十一章也是用这一种笔法写的。)我们读出来的时候,要看见每一个副歌都摸着一件事、一个大道理,从得救起一直到被提。圣灵在这八个地方,用歌的形式来写这些道理,其中必定有宝贵的意思。 (二十一)祷告 像亚伯拉罕为所多玛、蛾摩拉的祷告,摩西为背叛的以色列民的祷告,大卫在诗篇里的祷告,以斯拉记九章的祷告,尼希米记九章的祷告,但以理书九章的祷告,马太福音六章主教门徒的祷告,约翰福音十七章主耶稣的祷告,保罗在以弗所书里的祷告……我们把这些祷告一个一个在神面前好好地读过,就能把整个祷告的问题解决。我们也能由此知道人到神面前去,应当用什么种的
话才能得着神的垂听。在神面前心愿大有用处,话语也大有用处。主耶稣对那个妇人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女儿了。”(可7:29)可见祷告的时候,话语也是要紧的。话语不合适的祷告就不行。许多时候,我们来到神面前,一直说,都不行;等到有一句话两句话好像是说出了我们所需要说的,就行。曾有一位弟兄肋膜发炎积水,好几位弟兄姊妹怕他变作脓胸,在那里祷告,但是许多话都没有用。后来有一位姊妹祷告,只有一句话,就是:在阴间没有赞美,在坟墓里没有感谢。到这里话语通了,当天下午那位弟兄就起床了。祷告的答应与话语的行不行大有关系。话语行,就有神迹。我们要学习这一件事,要熟悉祷告的路。 (二十二)难处 要解决圣经的难处,有几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我们必须先相信圣经本身没有难处。如果有难处,必定是我们自己想左了,想错了。 第二,要解决圣经的难处,不可以只根据本处的意思。没有一处圣经可以只按着本处的意思,解释。遇有难处,必须把别处圣经合起来看,才能得着断案。有难处的圣经,决不会与别处的道理起冲突。神写圣经,不能写这一边而把那一边忘记了。若有冲突,必定是我们的头脑有病。 第三,有的话虽然是别处圣经里
所没有的,但是我们也得相信。不可只根据我们的成见和理由而不相信神的话。 第四,要解决难处,就要寻找凭据,寻找圣经里的凭据,也寻找理由上的凭据。神所说的话,绝对是充满了道理的,神决不能说无理的话。 第五,我们所说的难处,是指解经上的难处,道理上的难处。(圣经里的数字如有冲突,不要把它当作难处,这是抄写上的错误。最近发现一本西乃山的古卷,就有许多抄写上的错误。因为在教会受逼迫的时候,圣经被毁,抄写不易,数字上的笔误是难免的。这并不是默示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因此攻击圣经的本身,那是过分的。) 我们把以上的原则看清楚以后,就可以把圣经中所有难解的地方类聚起来,像创世记六章二节的“神的儿女们”;民数记十六章三十节的“活活的坠落阴间”;撒母耳记上二十八章十四节的“有一个老人上来……扫罗知道是撒母耳”;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三十六节的“子也不知道”;路加福音二十二章三十八节的“两把刀”;约翰福音二十章二十三节的“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希伯来书六章六节的“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十章二十六节的“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彼得前书三章十九节的“在监狱里的灵”,四章六节的“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
;这些可以说都是解经上的难处。其余像“骆驼穿过针的眼”,已经解决有四百年了,这算不得难处。还有使徒行传二十一章的保罗上耶路撒冷,也不是解经上的难处,而只是事情的难处。 现在我们要按以上的原则,具体地来解决一个旧约圣经里的难处: 创世记六章的“神的儿子们”,和主耶稣的再来发生很大的关系,因为主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路17:26)挪亚的日子怎样呢?“神的儿子们”娶了人的女子。有很多解经家认为这件事是指着塞特的儿子娶该隐的女子说的。许多通俗本的解释都是这样说。但是这种说法是牵强的。“神的儿子们”娶了人的女子,生出“拿非林”(中文译作“伟人”,英文译本的意思是“巨人”,原文的意思是“堕落者”)。试问塞特的儿子娶了该隐的女子。生的儿子怎么就变作“拿非林”?塞特是人,该隐也是人,这种人生出儿子来,怎么会变作和普通人不同的另外一种人?所以这种解经是很牵强的。 到底“神的儿子们”是指着什么说的?那当然要特别到旧约里去找。找的时候,凭据就来了。我们可以断定说,这个“神的儿子们”是指天使说的。约伯记是一个很有力的凭据。约伯记的写作还在创世记之前,创世记是摩西的时代写的,约伯记
是亚伯拉罕的时代写的。这是许多人所公认的。后来的书所用的字眼,往往是顺着从前的书下来的。约伯记一章、二章和三十八章所说“神的众子”是指天使,所以创世记六章所说“神的儿子们”也必定是指天使。主耶稣说:“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太22:30)这并不是说天使不会嫁娶,乃是说天使不嫁娶。神不许天使嫁娶,因为天使是灵。但是竟然出了一件事,是世界上最混乱的,就是创世记三章,撒但的灵进到下等动物——蛇——里面去了。所以创世记三章是灵和下等动物的联合。到了创世记六章,灵又和人联合。天使是不应该嫁娶的,但是竟然娶人的女子了,所以生出“拿非林”来。“拿非林”出来的时候,神就要把他们灭绝。神要有天使,要有人,但不要有“拿非林”。神没有造出这一类来,神所造的应该是“各从其类”。但是,鬼来和人联合,在世界上就有了“拿非林”,所以神要重重地审判。后来,神为什么要灭绝亚纳族人?因为也是“拿非林”。本来“拿非林”在洪水的时候已经被灭绝了,但是到了迦南地,又有“拿非林”,所以又灭绝。神不让这样的人存在地上。 犹大书六节所说的天使“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也是指着天使嫁娶说的。彼得后书二
章四节所说的天使犯罪,也是指这件事。 创世记六章三节的话,在英文圣经译得比较清楚,在希伯来文圣经就更清楚。中文译本漏译了一个字。原文是说:“人既然也变作肉体。”我们中文把这个“也”字漏译了。什么叫做“也”?“也”的意思是第二个。比方说,你吃饭,我也吃饭,这个“也”,就是第二个。神说人“也”变作肉体,可见还有一个先变作肉体的。除了人以外,还有什么受造之物能和人相提并论?没有别的。只有天使。人“也”变作肉体,就是说明天使已经变作肉体。找出了这样的凭据,就有把握说“神的儿子们”是指天使而言。 固然,人在创世记三章就已犯罪,但创世记三章的犯罪,和创世记六章的属乎肉体并不相同。犯罪是一个行为,不是一个性情;而属乎肉体是说整个人受肉体的支配,这就成为一个性情了。我们不光要注意创世记三章所记的人的堕落,同时要注意人犯罪是越过越发展的;亚当是罪行,该隐是私欲,到洪水的时候,罪更发展起来,人属乎肉体,犯罪就成为习惯了。人犯罪以后,圣灵一直在那里和人奋斗,直到人属乎肉体的时候,奋斗才停止。创世记六章三节说,“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这句话该译作“我的灵就不与他相争”。从伊甸园到洪水,圣灵和人一直在
那里争。等到他们放纵情欲,也属乎肉体,圣灵就不和他们相争了。我们为什么要注意这一个呢?因为圣经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所以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可能在“人子的日子”临到以前,撒但的邪灵要到地上来,那时候有犯罪的天使,穿上了肉体。因为这些“神的儿子们”一直出问题,所以神要施行重大的审判。洪水的审判是空前的,迦南地的审判也是厉害的,在“人子的日子”还要有大审判。主要审判离开本位的天使。 离开本位的天使,是在三分之一(启12:4)以内呢,还是在三分之一以外呢?恐怕是在三分之一以外的。犹大书六节:“又有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本位”一词,在英文达秘译本中译作“originalstate”,意思不只是本来的“位”,并且是本来的“情形”。天使本来的情形是不嫁不娶,说他不守本位,就是因着嫁娶。“本位”是说他的情形,“住处”是说他住的地方。这些天使现在怎样呢?“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七节“又如”的“又”字在原文是没有的,第七节和第六节不是两件事,第七节是解释第六节。达秘和司蒂芬的翻译都是这么说的。这些天使就像“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也照
他们一味的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这里不是指所多玛、蛾摩拉的人犯奸淫,是说天使像所多玛、蛾摩拉的人一样犯奸淫,并且是一味的行淫。换句话说,他们什么都不作,就是犯奸淫。别的都忘记了,就是犯奸淫。他们随从“逆性的情欲”,他们是在那里追求别一种的肉体,所以“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可以说,犹大书六至七节是创世记六章的解释。 我们再举一个新约圣经的难处的例子: 约翰福音二十章二十三节:“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这的确是一个难处,人怎么有权柄赦罪呢?从前罗马教以这节圣经为根据,就有了所谓的“赦罪券”。其实这节圣经明明和上文连起来,上文说“你们受圣灵”,换句话说,主将祂的圣灵赐给祂的教会,叫教会在地上代表祂,作祂的器皿来赦免人的罪。这一种赦免,我们可以称它为“假借的赦免”。比方:我们传福音的时候,有时遇见一个罪人,他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他求神赦免,他痛哭、流泪、懊悔、诚心接受主耶稣,可是他对于赦罪的事还是不知道。那时候如果教会有人起来说,“神赦免了你的罪”,这个宣告就对那个罪人有极大的帮助。教会所以能定规谁可以受浸,谁可以擘饼,就因为教会接受了圣灵,在圣
灵的权柄底下,才能作一个假借的手,赦免或留下谁的罪。当教会住在圣灵里,呼吸着圣灵的时候,才能赦免,并不是什么人可以凭着肉体的地位来赦免。我们若看见这一种的赦免是“假借的赦免”,就没有难处了。 以上是解决圣经的难处的两个例子。一切关于圣经的难处的解释,必须有够多够清楚的凭据,必须顾到上下文,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存有成见。 (二十三)一卷一卷 我们也可以把圣经一卷一卷地拿来读。把五经、历史、诗篇、先知书都读过。要记得每一卷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读先知书的时候,要把它分清楚,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前的,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时的,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后的。对新约也要这样读。要看新约的历史是讲什么,教会的书信是讲什么,个人的书信是讲什么,预言是讲什么。每一个神的儿女,对于全部圣经,不一定每一卷都能解释,但至少要知道它讲些什么。我们至少要花两年的功夫,把六十六卷圣经读一个大概。如果要读得比较熟一些,就要花五六年功夫。熟读了每一卷的内容,就能认识每一卷的性质,也就能互相贯通。比方读旧约的时候,我们也能联系到罗马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这也是基本的学习,我们要注意它。 (二十四)熟读几卷 我们把全
部圣经都读了一个大概之后,就必须选几卷再特别地熟读它。这要相当精细地读。 旧约最少要读创世记、但以理书和雅歌。若是可能,在五经里面加一卷,或者是出埃及记,或者是民数记,或者是利未记。关于预言,或者再加一卷撒迦利亚书。以赛亚书固然有它特别的价值,不过好些预言已经应验了。撒迦利亚书也像但以理书一样,有许多地方还没有应验,所以我们挑选它。 新约至少要读马太福音、罗马书、以弗所书、启示录这四卷,因为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再有工夫,或者读约翰福音,读哥林多后书。如果有五六卷特别读得清楚,后来慢慢再加上,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就可能有一二十卷圣经是我们所熟识的了。 (二十五)基督 许多人告诉我们说,圣经是专门讲基督的书。全部圣经的目的,都是为着使人认识基督。从旧约到新约,有一条线一直给我们看见到底基督是如何。我们能从创世记一章里寻到基督:二十六节、神在神格里商量如何造人,下一节就说照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按文法,二十六节用“我们”,二十七节应该用“他们”,但是二十七节是说“祂”。相当明显,这里的“祂”是基督,因为在神格里只有基督有形象,所以实际去造的时候,是照着“祂”的形象造的。 创世记三章说
女人的后裔。马太福音一章给我们看见,马利亚的儿子是女人的后裔。一路读下来,我们看见在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几卷书里面,充满了基督。还有在大卫的事上,在被掳前的先知书里,像以赛亚书、约拿书,也充满了基督。在被掳时候的先知书里,像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以及从被掳归回的先知书里,像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也都充满了基督。 我们不只从预言里看见基督,也从许多的礼仪里看见基督。第一,在创世记、利未记里都有祭,一直到建造圣殿之后还有祭。在祭和牺牲里面能看见基督。第二,在长大痲疯的人得洁净里,在红母牛灰的洁净里,在祭司的洁净里,也能看见基督。第三,在祭司的职分里,在祭司所穿的衣服、祭司在神面前所办的事情里,也能看见基督。第四,在各种节期里,也能看见基督。 还有许多的人预表基督。这有两种:一种是明说的预表,一种是符合的预表。什么是明说的预表?主耶稣说:“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路11:31)由此可见所罗门是主耶稣的预表。主耶稣说:“约拿三日三夜在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12:40)这也明明说出约拿是主耶稣的预表。还有加拉太书三章给
我们看见以撒也是预表基督的。可是,约瑟就不是明说的预表。虽然约瑟的经历有许多点和基督一样,但是在全部新约中,找不到一个地方说约瑟预表基督。所以,不只有人明明地预表基督,也有一种人像基督,这一种是符合的预表。亚当、挪亚、约瑟、大卫或者约沙法,都是这一类的预表。 此外,还有其他的预表。像吗哪、铜蛇、会幕、雅各的天梯等,都是预表基督。在旧约里,有时候用两只鸟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王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祭司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领路的来预表基督。两只鸟:一只代表死,一只代表复活。两个王:一个代表争战的,一个代表和平的。两个祭司:一个代表在地上的——亚伦,一个代表在天上的——麦基洗德。两个领路的:一个是代表领出埃及的,一个是代表领进迦南的。诸如此类的预表,都是讲基督。 到了新约,我们看见在福音书里有基督的历史、基督的教训、基督的神迹、基督的预言。在使徒行传里,看见祂今天的掌权。在书信里,看见祂住在人里面。在启示录里,看见祂将来的掌权。我们从创世记一直到启示录,把有关基督的那条线找出来,就得到一个很好的训练。 (二十六)词 这个读法是非常要紧的,范围也非常广大。我们前面已经讲过题目
的读法。词的读法似乎有一些像题目的读法,其实二者完全不同。题目的读法是找一个题目在那里读,但不一定在圣经的字面上有那一个题目,乃是从灵里、从内容上来看这个题目。凡灵是一样的,内容是一样的,把它们都读出来,那一个叫做题目的读法。而读词乃是从圣经里找出相同的词,把它们合在一起来读。我们读词的时候,可以一面读圣经,一面用圣经汇编。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些词以供参考:(一)罪,(二)死,(三)悔改,(四)信,(五)赦免,(六)和好,(七)怜悯,(八)恩典,(九)义,(十)律法,(十一)律,(十二)生命,(十三)行为,(十四)旧,(十五)新,(十六)钉十字架,(十七)血,(十八)救,(十九)救赎,(二十)代替,(廿一)起(不是“官话和合本”里的,是“文理和合本”里的,指“复起”),(廿二)儿子,(廿三)祭司,(廿四)祭,(廿五)圣,(廿六)爱,(廿七)盼望,(廿八)心,(廿九)灵,(三十)光,(卅一)喜乐,(卅二)平安,(卅三)真理,(卅四)荣耀,(卅五)祷告,(卅六)祝福,(卅七)应许,(卅八)安慰,(卅九)粮食,(四十)顺服,(四十一)受苦,(四十二)试探,(四十三)世界,(四十四)肉体,(四十五
)血气,(四十六)怒气,(四十七)思念,(四十八)世代,(四十九)凡,(五十)山。若是要加,还可以加上三四倍,但就是这些也足够初学的人读了。这种读法,是叫我们在圣经里注意这些词的意义,并知道这些词用了多少次。我们把主要的词都写下来编一编,就能够明白神对于这些词怎么说。 比方,我们读“喜乐”,就把关于喜乐的圣经节找出来,把特别关于喜乐这件事的教训写出来,然后把它们类编一下。例如:在什么时候应该喜乐?我们的喜乐是从哪里来的?什么种的人不能喜乐?我们要怎样才能喜乐?这样,我们对于喜乐这个问题就有了认识。 又如在圣经里有一个词——“粮食”。我们查查看,在哪些地方有“粮食”这个词。我们查出在约翰福音四章有“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在诗篇三十七篇有“以祂的信实为粮”,还有以色列的十二个探子从迦南地回来的时候,探子中有人报告说:“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但是,约书亚和迦勒说:“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民13:25至14:9)。我们把这些讲到粮食的地方都放在一起,就看见有三种粮食:第一,遵行父的旨意就是粮食。凡一
切遵行父旨意的人,都是越过越强的,因为他们有粮食吃。主耶稣因为饥饿,才打发门徒去买饼。可是当门徒买食物回来之后,主说:“我有食物吃。”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祂吃吗?”主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这给我们看见,做工不应该越作越软弱,应该越作越刚强。不只祷告能使我们饱,并且做工也能使我们饱。我们如果在工场上像我们的主一样,好好地事奉神,自然而然会越作越觉得饱,因为遵行父的旨意就是我们的粮食。第二,神的信实就是粮食。神是信实的神,我们可以吃祂的信实。神一次一次地听我们的祷告,我们就一次一次地比前更强;我们一次一次地相信神带领我们过去,我们就一次一次地比前更饱。越信靠神就越觉得饱足,就越显得刚强。神的信实是我们的食物。第三,“拿非林”也是粮食。我吃掉一个“拿非林”,我就会强一些。我今天吃一个,明天会吃两个,后天会吃四个,我会一次比一次更饱足,一次比一次更强壮。有许多人所以软弱,就是因为没有胜过迦南地的“拿非林”。换句话说,任何的艰难,都是神给我们的粮食。如果我们吃不下,就会饿;吃得下,就强壮,艰难就过去了。 曾有弟兄读过“呼召”或“神的召”这个词。他引
了几十节圣经,分作十段。我们现在把它列在下面,以供参考: 第一段——呼召的来源: 一最初的根源——神(帖前2:12)。二居间的来源——耶稣基督(罗1:6)。 第二段——被呼召的人: 一范围:普遍的——所有的人(林前1:24)。二范围:属灵的——罪人(路5:32)。 三神的估计——蒙怜悯的器皿(罗9:23-24)。四实际的事实——智慧的不多(林前1:26)。 第三段——呼召的目的: 一悔改(路5:32)。二救恩(帖后2:13-14)。三平安(西3:15)。 四光(彼前2:9)。五交通(林前1:9)。六服事(罗1:1)。 七自由(加5:13)。八圣洁(林前1:2)。九受苦(彼前2:21)。 十永生(提前6:12)。十一永远的产业(来9:15)。十二永远的荣耀(彼前5:10)。 第四段——呼召的原则: 一按着神的计划(罗8:29)。二按着神的恩典(提后1:9)。三不是按着人的功劳(提后1:9)。 第五段——呼召的范围: 一在主里(林前7:22)。二在恩典里(加1:6)。三在平安里(林前7:15)。 四在圣
洁里(帖前4:7)。五在身体里(西3:15)。 第六段——呼召的方法: 一藉福音(帖后2:14)。二藉神的恩典(加1:15)。三藉神的荣耀(彼后1:3)。 四藉神的性情(彼后1:3)。 第七段——呼召的性质: 一圣洁(提后1:9)。二上面(腓3:14)。三属天(来3:1)。四谦卑(林前1:26)。 第八段——呼召的要求: 一继续在里面(林前7:20、24)。二照着行走(林前17:7)。三要与呼召相配(弗4:1)。 四要与呼召的神相配(帖前2:12)。五要殷勤(彼后1:10)。 第九段——呼召的鼓励: 一得指望(弗1:18,4:4)。二赏赐(腓3:14)。 第十段——呼召的担保: 一神的性情——信实(林前1:9;帖前5:24)。二神的计划(罗11:29)。三神的恩典(罗8:30)。 在这些圣经节里,都有“呼召”这个词。他就是把这些圣经节拿来编一编,把它分为十段。这样一作,就对于呼召的事能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像这一类的词,如果学了几十个,对于圣经的认识就有了一点根基。 例如:我们读创世记就要注意“世代”(原文),像五
章一节“亚当的世代记在下面”云云。我们读出埃及记要注意“这就是神的命令”云云。在利未记里我们看见“圣”字是特别常用的。在诗篇里我们看见“你的话”、“仇敌”、“等候”、“细拉”等词是常用的。在箴言里我们就看见“智慧”、“撒谎”、“恶”、“懒惰”、“骄傲”、“心”、“舌”、“嘴唇”、“眼睛”等词是常用的。在传道书里,我们看见“虚空”、“日光之下”是常用的。在雅歌里,我们看见“爱”、“没药”是常用的。在马太福音里,我们看见“义”、“天国”是常用的。又像“山”,在马太福音里最少就记着有八次在山上(太4:8,5:1,14:23,15:29,17:1,24:3,26:30,28:16),每一次都有事情。在马可福音里我们看见“立刻”(在“官话和合本”当译作“就”)。在路加福音里我们看见“人子”。在约翰福音里我们看见“差遣”、“世界”、“父”、“住”。在使徒行传里我们看见“灵”。在罗马书里我们看见“死”、“信”、“义”。在加拉太书里我们看见“爱”字少用,“圣”字没有用;在以弗所书里我们就看见“爱”字用得很多,“圣”字也用得很多。这些要特别加以注意,不可马虎过去。有时候,在一段或几段圣经里面有多次用同样
的词。例如:历代志上十六章和诗篇七十一篇,共有七次说“继续”(“官话和合本”译作“常”、“常常”或“时常”)(代上16:6、11、37、40;诗71:3、6、14)。在诗篇八十六篇里有八次说“因”或“因为”。在约书亚记二十三章有十三次提到“耶和华你们的神”。在以斯拉记七章说到七种神的东西(神的手,神的律法,神的殿,神的旨意,神殿的坛,神殿的当差的人,神的智慧)。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无论作什么”共有三次——无论作什么,都要在主的名里作;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作(西3:17、23;林前10:31)。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共有六次说“喜乐满足”(约3:29,15:11,16:24,17:13;约壹1:4;约贰12)。保罗的书信有五次说“感谢神”(罗6:17,7:25;林前15:57;林后2:14,9:15)。在启示录里的“得胜”,在彼得书里的“宝贵”,在腓立比书里的“喜乐”,都有它们的目的和意义。读圣经的时候,要把这些特别显著的词读出来,也要把它们编成一个道理的纲要摆在那里。这对于我们有很大的益处。 (二十七)道理 圣经里基本的道理约有七个:(一)父神,(二)神
的儿子,(三)圣灵,(四)罪,(五)救赎,(六)基督徒的生命和生活,(七)将来。这些都是重要的道理,也就是神学。 关于“父神”这一个道理,我们可以把神的名、神的心、神的本质、神的德性、神的能力、神的权柄、父和子的关系、神怎样救赎等等,一一地找出来看,把有关的圣经节都搜集在一起。 主耶稣来到地上,祂自己说祂是子,所以主耶稣永远是子。但是子的标明是从复活起的,因为希伯来书一章五节说“我今日生祢”,是指主复活说的,罗马书一章四节也说,“以复活标明祂是神的儿子”(照原文直译)。 父和子的道理读完了,可以读关于圣灵的道理。要明白圣经,就至少要明白圣灵在人外面的工作和圣灵在人里面的工作。要把圣灵在人身上和在人里面的工作分开。这一个如果分不清楚,就对于圣灵读不清楚。 再读关于罪的问题、救赎的问题,还有神的儿女活在地上的生活的问题,和将来的问题,我们要一个一个都读过。差不多所有的“神道学”都是讲这七件事。对于这七件事清楚明白之后,就对于基本的道理都有把握了。 (二十八)圣经中道理的进步 每一个读圣经的人还得认识一件事,就是圣经乃是神藉着多次多方的启示赐给我们的(来1:1)。神不只是多方在那
里启示,也是多次在那里启示,并且每一次神的启示总比前一次进步。我们必须从圣经里读出神的道理是如何进步的。这并非说圣经里的启示是不完全的。神在全部圣经里的启示是完全的。可是,神的启示是逐段进步的。神在第一个阶段里有祂的启示,到第二个阶段里,神的启示再加上去,到第三个阶段,神的启示又加上去,到以后的阶段里也是这样,一直到完全的地步。神的启示在每一个阶段里,不能说是不完全,可是比起全部的启示来就显得不够完全。像神对亚伯拉罕所启示的,在亚伯拉罕的时候是完全的,可是今天我们从全部启示看来,就觉得当初亚伯拉罕那个时候的启示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学习看见:神的启示如何从亚当来,神的启示如何从挪亚来,神的启示如何从亚伯拉罕来,神的启示如何从以色列来,神的启示如何从摩西来……一路下来,神的启示越过越进步。 我们还得学习把神时代的道理和神永远的道理加以分别。在圣经中有的道理是为着一个时代,有的道理是为着永远的。有时候,神对于一个时代出了一个命令,但是那个命令并不是为着永远的。例如:神吩咐以色列人要把迦南人灭绝,这是时代的道理,不是永远的道理。我们要找出时代的道理,也要找出永远的道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话
是时代的话,是对当时的人讲的,不是对所有的人讲的;也有许多话是永远的话,那些话对当时的人讲和对以后的人讲是一样的。读圣经要分别什么是时代的道理,什么是永远的道理;什么是那个时候的,什么是一直继续到永远的。这两个要分别得很清楚,否则会遇到许多难处不能解决。 有许多人有一个错误,以为所有旧约的话都是为着旧约的人说的,就把全部旧约都当作时代的道理。有许多人另有一个错误,说所有旧约的话都是对我们说的,就把全部旧约都当作永远的道理。我们要把时代的道理和永远的道理分开。神对于某一个阶段的人说的话,如果只有当时的用处,我们就称它作时代的道理;如果对于每一个阶段的人都有用处,我们就称它作永远的道理。而永远的道理是有进步的:在这一个阶段里,神只说一两句话;在那一个阶段里,神再多说一两句话。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就是道理的进步只能在圣经的范围之内;在圣经以外的道理,不能算是道理的进步。 我们读创世记,看见神是创造者,神是管理者,神是赐律法者,神是审判者,同时我们也看见神救赎者。我们从旧约里看见关于神的道理是越过越进步的,全部旧约把这五方面讲得很清楚。在创世记里,我们也看见人的创造是荣耀的,人的堕落是羞
愧的,人需要救恩,人寻找神,人用行为想得救。创世记里关于人的道理是这样讲,全部新约书就把这五个关于人的道理讲得更仔细。这就叫做道理的进步。 从亚当起,一直到撒母耳为止,我们看见“神治”,神直接管治祂自己的子民。从大卫、所罗门起,一直到被掳到巴比伦为止,我们看见“王治”,神藉着君王管治祂的子民。从巴比伦回来到主耶稣为止,我们看见“先知和祭司治”。从“神治”到“王治”,到“先知和祭司治”,从起头到末了,是从外面的约束走向里面的约束。外面失败了,但是里面有“义”来了。那个道理越过越进步。 到了新约,四福音明显地讲到基督,那是更进步了。我们可以把四福音分作七大段来看: 一.主耶稣在那里证明祂是弥赛亚。那是在耶路撒冷、犹太地、撒玛利亚,就是约翰福音一章到四章的情形。 二.弥赛亚的证明一过之后,天国的问题就出来。像马太福音四章,天国的宣告;五章到七章,天国的内容;十三章,天国的奥秘。第二段是进步到天国的问题。 三.关于证明神的儿子的身位,是从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起头的,这就是约翰福音所特别记载的。虽然别人也记载,但约翰所记的有它特别的用意。约翰特别记载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的事,是证明耶稣基督
是神的儿子。从这里下去,就是彼得在该撒利亚承认主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再接下去,就是主在“变化山”上改变形象。这些都是为着证明主耶稣的身位。 四.从“变化山”下来以后,祂就面向耶路撒冷去。这一位基督是受苦的、受死的(太16:21;路9:31)。 五.主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就讲到祂的再来。接下去是马太福音二十四和二十五章主在橄榄山上的预言。 六.逾越节的晚上,主耶稣在一间楼上对门徒讲道,是讲圣灵降临的问题,和葡萄树的比喻等等(约14-17)。 七.复活的基督给门徒传福音的使命。 我们在读福音书的时候,把关于基督的这七段历史,像七个山峰那样摆好之后,就能对主耶稣所作的享有一个相当清楚的认识。 到了使徒行传,比较重要的三件事:(一)主耶稣的复活,(二)主耶稣的掌权,(三)主耶稣的赦免。就是说,有一位复活的主,祂今天掌权,同时,今天又要传赦罪的道给所有的人。可见使徒行传比福音书更进步了。 到了后来,保罗的书信来了。我们要注意保罗的书信在圣经里的次序,和他写书信的年代的次序。他最先写的是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是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三是哥林多前书,第四是哥林多后书,第五是加拉太书,第六是
罗马书,第七是腓利门书,第八是歌罗西书,第九是以弗所书,第十是腓立比书,第十一是提摩太前书,第十二是提多书,第十三是提摩太后书。(希伯来书如果算是保罗写的话,那就在提摩太前书之前。)保罗的这些书信,可以分作四类: 一帖撒罗尼迦前、帖撒罗尼迦后是讲主再来。 二哥林多前、哥林多后、加拉太是更正一般信徒的错误。 三罗马、腓利门、歌罗西、以弗所、腓立比是讲基督。 四提摩太前、提多、提摩太后是讲教会的行政、秩序等一般的问题、对于启示并没有增加,因为神给保罗的启示到以弗所书已经达到最高峰了。 由此可见,圣经中的道理是一直在那里进步的;进步到保罗的时候,教会的问题完全解决了,信徒的错误也完全更正了,教会的丰富一直出来,基督的再来的问题也提出来了,这是进步。至于下面的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和犹大书,是另外一种性质,另有它们的特点,有人称它们为“普通的书信”。希伯来书给我们看见新约,雅各书给我们看见行为,彼得前后书给我们看见受苦与希望,犹大书给我们看见真道的保守。这些书信是为着解决基督徒零碎的问题,在启示上并没有进步。到了最后,有约翰的书信和约翰的启示录。在这里面,约翰又进了一步。保罗给
我们真理,约翰给我们神学。约翰特别给我们看见基督教的那个实际的东西,就是神的生命。约翰的书信和他的启示录是把我们带到神的面前。 圣经里面的道理都在那里进步。每一个道理都有它的最高峰。在这一卷书里有启示,在另一卷书里又增加启示……到了又一卷,启示就达到了最高峰。例如“义”,要从马太福音起,看义怎样动身(其余三卷福音书不必多注意),到了罗马书、加拉太书,义的路已经走到最高峰。又如教会的问题,从马太福音十六章动身起,一步一步地走到以弗所书就解决了。再如生命的问题,是从约翰福音动身的,一直到约翰的书信,就到了最高峰,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一卷一卷地去看,就能看见问题从哪里开始,在什么地方有补充增加,在那一卷书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很希奇,在有一卷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下面就不讲了。总有一卷书解决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解决完了之后,对于这些问题或者是不提,或者是略过去,再没有新的启示了。到全部圣经都写完了之后,神的启示也都达到了最高峰。神的启示一直增加到圣经的终了,就达到最完全的地步。 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要作两件事:第一,要找出圣经里的启示在哪里,就是有一个道理是从什么地方起头的;
第二,要找出在什么地方有新的意义或者新的启示。一步一步地找出来,记下来。在这一卷里有这一个起头,在那一卷里有新的解释,在另外一卷里有新的启示。不管是新的解释也好,是新的启示也好,都把它编一下。我们把所有启示、解释,合在一起,分析清楚,来断定一个真理,这就是神学。正规的神学,就是要看见圣经里的真理。这个可以叫做教义的神学。我们这样去读,就能对圣经的真理有清楚的认识。 关乎读圣经的方法,我们讲到这里为止。 最后,我们还要重复地说,人必须对。不然的话,即使把前面所说的二十八种读经的计划都作对了,仍然于我们无益,因为“字句是杀害的,而灵是给生命的”(林后3:6,照原文直译)。我们并不是说,要等人预备到了完备的时候才去读圣经,而是说,在读圣经的中间,一定要注意人在神面前的情形。我们必须一方面在神的面前有对的情形,一方面在读圣经的方法上也肯多花功夫,这样才能有丰富的收获,才能有丰富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