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附录一:问题解答(—)

追求属灵的得与失 by 温伟耀

1.天主教在整个灵修进程中,圣经有什么位置?如果有,是否可以免除你说弱点中的第二点?

答:天主教灵修学不可说没有圣经基础,他们也有引用圣经的经文。圣约翰十架的作品中也经常引用很多圣经,但是相比之下,圣经的地位和重要性却不及经历那么强烈。例如他们引用雅歌的意象,他们便发挥到有很多东西都是雅歌中所没有的。他们越过圣经,加上了许多经验;又如谈及与神之间黑暗的关系,他们会引用摩西进入会幕,在黑暗当中与神相处,又会引申到以利亚在山洞中听到细微的声音。他们所说的本来没有问题,但是他们将这些事件引申到很多经验上,发挥得愈来愈多,以致圣经在天主教的地位不在于规范性(normative),而是触发灵感(inspiration)的渠道,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经验的描述,虽然未至于和圣经冲突,但却超越了圣经。如果强调圣经及神的原则,则教义上偏差的危险性就可以降低。因为灵修学的接纳性很强,他们的经历都可以被接纳,因而缺乏了标准,甚至到一个地步,圣经中所说『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天上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都被忽略。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之后,天主教更觉得其他宗教每一条路也可以通到神里去。甚至曾经有人说从来都不知怎样经历耶稣基督,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位尼姑面上的平安,才知道耶稣基督是怎样的。开放到如此的地步,就十分危险了。在这情况下,圣经已完全失去应有的地位,因为这很明显违背了圣经。

2.灵修学者如圣约翰十架终生没有结婚,怎会在婚姻关系上有这样深的体验?

答:从心理学上来说,容格(CarlYong)认为每一个人内里都有第二性。即是男性的潜意识中有女性;女性的潜意识中亦有男性。总括来说,人的潜意识中最深处都有倾向女性,因为那种纯直觉的感受是有女性的感受。灵修学者自己本身有一种女性的感受,所以神父并不表示就对女性完全不认识。虽然他没有结婚,但是如果他与神有很深的关系,尤其是如果神代表一切关系的话,他便可以体会到一些很深切的关系,甚至是夫妇的关系。耶稣没有结婚,但他也可以向我们讲及婚姻和离婚的问题。卢云神父也没有结婚,没有儿女,但他对家庭问题也可以一矢中的,比许多已婚人士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理解更深。他不是应用心理学来理解问题,而是用属灵的角度来点出问题的症结。第一是因为他属灵的深度;第二我相信是圣灵给他的启迪。他的著作中有提到独身的关系,他的Intimacy提到两性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建立;他的另一本书OutofSolitude也提到关系。他的见解比许多结婚十多年的人的更精辟。

3.据我的理解,中国哲学中如儒、释,道都有一些思想与灵修学颇接近,而基督教和中日哲学有没有契合之可能?在儒家的思想如脸自至微冲至大,直言不动感而通,这思想能否补充天主教的缺点?

答:属灵的经历一定是关系,是神与人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如果儒、道、佛的思想,重点不是在于与神建立关系的话,就在这一点有不同之处。儒、道、佛虽然有『天』,但是『天』没有位格,我们不可能爱『天』,因为『天』是道德最崇高的基础和标准,但是与人没有情的关系(1—thourelationship)。只能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是人生中最基础的背景,是道德标准的源头,所以关系是不同的。在中国佛学的观念中,基本上无需相信有神,因为佛学基本上只是一种解脱。昔日佛教从印度教中分出来的时候,是因为佛教不信需要梵天的帮助,所以佛教基本上是人生的哲理,而不是一个有神的宗教。只不过后来才发展成民间信仰的传统。道家主张与自然调协,更加不需要有神。如果我们要与神建立关系,却建立不到的时候,问题永远不会在于神,因为神永远都爱我们,永远都愿意与我们相亲,神永远都想将他的旨意告诉我们,不然就不会给我们一本圣经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往往都在于我们,因为我们接收不到神的声音。神就正如一个电台,电台本身没有问题,随时都在播放音乐或其他节目,但是我们就好象一部收音机,有时因调较频率不准确,有时因为收音机坏了,又有时因为电池耗尽了,以致收听不到电台的节目。这就是我们属灵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属灵操练。操练就好象修理我们的收音机,目的是要收到正常节目。因此,基督教需要属灵操练,需要修养,也需要下苦功。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我们与神的关系也是一样,我们透过改造自己,以至可以听到神的声音,可以贴近神。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较为接近中国人儒、释、道修身的功夫,所以我们可以借用这种修身的功夫。譬如无我、放下自我,就是我们修理这部收音机的其中一种方法。要放下自我才可以有空间容许神与我们有更深的关系。如果我们的自我很强烈、只顾自己的话,神就会被排除之外。因此,放下自我本身就是一个先决的条件,以至我们可以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在佛教的文献中,也有教我们放下自我,不要执着,摆脱自己。这些方法我们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修理自己的收音机,但是不能代替电台。所以,我们可以借用儒、释、道的修养工夫,但是只可以作为参考。他们有时也会有很深的体会。在中国人的自我修养功夫中,真是有些很深的体验。例如王阳明毕生反省体验良知的声音。如果我们用他的方法,虽然我们不是要听取良知的声音,但是也可以敏锐到圣灵声音。王阳明认为因为日头的纷乱,以致人不能听到良知的声音。他的第一个办法是**。当静下来的时候,外间的活动完全停止,内心平静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良知的活动。同样,当我们安静的时候,就可以听到神的声音。当良知出来的时候,人欲也同时出来,这时,情形就好象猫捉老鼠,猫完全静止地停留在洞口,老鼠的影子有动静时,猫都可以看得清楚,由于有足够的准备,到老鼠出来的时候,就把它捉住。**的人有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当人欲出来的时候,便立刻把它掉丢。如果当引诱来到时,我们立刻把它弃掉,愈弃掉得快,那引诱所产生的支配力就愈弱。这些都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引用到属灵生命的一部分,帮助我们调较我们的接收器,使我们可以接收到神,但是不能代替神。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1.天主教在整个灵修进程中,圣经有什么位置?如果有,是否可以免除你说弱点中的第二点? 答:天主教灵修学不可说没有圣经基础,他们也有引用圣经的经文。圣约翰十架的作品中也经常引用很多圣经,但是相比之下,圣经的地位和重要性却不及经历那么强烈。例如他们引用雅歌的意象,他们便发挥到有很多东西都是雅歌中所没有的。他们越过圣经,加上了许多经验;又如谈及与神之间黑暗的关系,他们会引用摩西进入会幕,在黑暗当中与神相处,又会引申到以利亚在山洞中听到细微的声音。他们所说的本来没有问题,但是他们将这些事件引申到很多经验上,发挥得愈来愈多,以致圣经在天主教的地位不在于规范性(normative),而是触发灵感(inspiration)的渠道,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经验的描述,虽然未至于和圣经冲突,但却超越了圣经。如果强调圣经及神的原则,则教义上偏差的危险性就可以降低。因为灵修学的接纳性很强,他们的经历都可以被接纳,因而缺乏了标准,甚至到一个地步,圣经中所说『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天上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都被忽略。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之后,天主教更觉得其他宗教每一条路也可以通到神里去。甚
至曾经有人说从来都不知怎样经历耶稣基督,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位尼姑面上的平安,才知道耶稣基督是怎样的。开放到如此的地步,就十分危险了。在这情况下,圣经已完全失去应有的地位,因为这很明显违背了圣经。 2.灵修学者如圣约翰十架终生没有结婚,怎会在婚姻关系上有这样深的体验? 答:从心理学上来说,容格(CarlYong)认为每一个人内里都有第二性。即是男性的潜意识中有女性;女性的潜意识中亦有男性。总括来说,人的潜意识中最深处都有倾向女性,因为那种纯直觉的感受是有女性的感受。灵修学者自己本身有一种女性的感受,所以神父并不表示就对女性完全不认识。虽然他没有结婚,但是如果他与神有很深的关系,尤其是如果神代表一切关系的话,他便可以体会到一些很深切的关系,甚至是夫妇的关系。耶稣没有结婚,但他也可以向我们讲及婚姻和离婚的问题。卢云神父也没有结婚,没有儿女,但他对家庭问题也可以一矢中的,比许多已婚人士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理解更深。他不是应用心理学来理解问题,而是用属灵的角度来点出问题的症结。第一是因为他属灵的深度;第二我相信是圣灵给他的启迪。他的著作中有提到独身的关系,他的Intimacy提到两性之
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建立;他的另一本书OutofSolitude也提到关系。他的见解比许多结婚十多年的人的更精辟。 3.据我的理解,中国哲学中如儒、释,道都有一些思想与灵修学颇接近,而基督教和中日哲学有没有契合之可能?在儒家的思想如脸自至微冲至大,直言不动感而通,这思想能否补充天主教的缺点? 答:属灵的经历一定是关系,是神与人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如果儒、道、佛的思想,重点不是在于与神建立关系的话,就在这一点有不同之处。儒、道、佛虽然有『天』,但是『天』没有位格,我们不可能爱『天』,因为『天』是道德最崇高的基础和标准,但是与人没有情的关系(1—thourelationship)。只能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是人生中最基础的背景,是道德标准的源头,所以关系是不同的。在中国佛学的观念中,基本上无需相信有神,因为佛学基本上只是一种解脱。昔日佛教从印度教中分出来的时候,是因为佛教不信需要梵天的帮助,所以佛教基本上是人生的哲理,而不是一个有神的宗教。只不过后来才发展成民间信仰的传统。道家主张与自然调协,更加不需要有神。如果我们要与神建立关系,却建立不到
的时候,问题永远不会在于神,因为神永远都爱我们,永远都愿意与我们相亲,神永远都想将他的旨意告诉我们,不然就不会给我们一本圣经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往往都在于我们,因为我们接收不到神的声音。神就正如一个电台,电台本身没有问题,随时都在播放音乐或其他节目,但是我们就好象一部收音机,有时因调较频率不准确,有时因为收音机坏了,又有时因为电池耗尽了,以致收听不到电台的节目。这就是我们属灵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属灵操练。操练就好象修理我们的收音机,目的是要收到正常节目。因此,基督教需要属灵操练,需要修养,也需要下苦功。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我们与神的关系也是一样,我们透过改造自己,以至可以听到神的声音,可以贴近神。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较为接近中国人儒、释、道修身的功夫,所以我们可以借用这种修身的功夫。譬如无我、放下自我,就是我们修理这部收音机的其中一种方法。要放下自我才可以有空间容许神与我们有更深的关系。如果我们的自我很强烈、只顾自己的话,神就会被排除之外。因此,放下自我本身就是一个先决的条件,以至我们可以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在佛教的文献中,也有教我们放下自我,不要执着,摆脱自己。这些方法我们
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修理自己的收音机,但是不能代替电台。所以,我们可以借用儒、释、道的修养工夫,但是只可以作为参考。他们有时也会有很深的体会。在中国人的自我修养功夫中,真是有些很深的体验。例如王阳明毕生反省体验良知的声音。如果我们用他的方法,虽然我们不是要听取良知的声音,但是也可以敏锐到圣灵声音。王阳明认为因为日头的纷乱,以致人不能听到良知的声音。他的第一个办法是**。当静下来的时候,外间的活动完全停止,内心平静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良知的活动。同样,当我们安静的时候,就可以听到神的声音。当良知出来的时候,人欲也同时出来,这时,情形就好象猫捉老鼠,猫完全静止地停留在洞口,老鼠的影子有动静时,猫都可以看得清楚,由于有足够的准备,到老鼠出来的时候,就把它捉住。**的人有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当人欲出来的时候,便立刻把它掉丢。如果当引诱来到时,我们立刻把它弃掉,愈弃掉得快,那引诱所产生的支配力就愈弱。这些都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引用到属灵生命的一部分,帮助我们调较我们的接收器,使我们可以接收到神,但是不能代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