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十、基督徒不当像无指望的人忧愁

灵魂不灭 by 伯特纳

每当基督徒所爱的人被神接取的时候,他们都是过分忧伤,甚至对神的护理表示不满。自然在此时我们感到空虚。我们不再得到那爱我们之人的帮助和听到他们慈详的言语。寡妇为失去的丈夫而悲哀,照顾孤儿;或作父母的失去儿女之苦。我们为朋友之死而感伤。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但我们欢喜,他们已归返天家,损失是在我们,不在他们。

哭泣在基督徒的丧礼中并不是绝迹的,耶稣在拉撒路墓前哭了。圣经准许我们为死者哭泣或向尸体致敬。举哀的期间在圣经中有所规定,这要视死者的性质与地点。但着黑色孝服,长蒙头纱,就是一般举哀的习惯,是基督徒不应效法的。有时我们的丧礼表演的太过失望,就如我们缺乏了信心。我们应当时常记得,我们所埋葬的乃是所爱之人的身体,而非灵魂,他们的灵魂已经与主同在了。

世人本应在基督徒的丧礼中更看见信心的祝福。这是一个持别的机会,把基督的救恩介绍他们,因为人心此时比较容易受感动。关于灵魂不灭,神为祂百姓的救赎之爱,将来赏罚的必有等基督教义,在此时比任何时机都能更有效地深入人之心腹。

据说古时的异教人,在基督徒对死者的镇静上表示惊奇。有些事关于他们大无畏的态度非异邦哲学所能解释。他们这种态度对古往今来的人似乎莫明其妙,因为他们不能明白为何人对死能够这样处之泰然。关于死以及属灵之事从圣经中得着亮光的基督徒就不惧怕,但有许多信实的圣徒对此点未能完全领受其教训,或未能明了其圆满意义,以致他们仍与世人同尝怕死的苦味,我们应当帮助这些圣徒,对此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以致他们复得应有的属灵平安。

这是圣经中所阐明极详的教训。保罗说:“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帖前4:13。耶稣叫门徒为祂自己的死有准备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他不要胆怯。”约14:27。又说:“你们要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约14:28。门徒没有喜乐,因为他们未有完全明了所包含的究属为何;当我们的爱人被主召去的时候,纵使他们已经得救,我们也是难免忧愁,使徒约翰并不忧愁,因他亲见无人能数的大群众,站在宝座前,身穿白衣,站在人不可靠近的光中,听见他们高声歌唱:“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于羔羊。”(启7:10)他知道他所爱的人在那里。

在这时候如表示不满乃是得罪神。事实上乃是向神的护理挑战。意思是我们自愿承当忧愁。这种惊动在神和我们自己中间造成深渊。我们也不能逃出忧郁,企图在无知觉中消失自己。那好像服麻醉剂来解除痛苦,所得到的只不过是暂时的解救,末后的痛苦较前更甚。基督徒面临悲痛的唯一方法,就是像主耶稣那样安静勇敢地面对现实,相信在天之父所作皆善——“愿主旨成。”只要他能在自己与天父之间保持交通,甚至最软弱无知的人也能有此信心,此诚属荣耀之事。

当我们所爱之人被召而去,抛下我们在地上,那就是说,神还要叫我们为祂作工。不拘这工作是为别人,抑或为发展我们的灵性,祂都叫我们去适应新环境,去作我们当作的。我们有神帮助的应许:“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当我们忙于目前事工时,有新的兴趣随之发生,或开展为主作工的境遇。应当知道时间是一位大能的医治者,当时日之消长,虽丧失的意识仍在,但其痛苦已逐渐减轻。

从我们自己的眼光看来,失丧爱者诚属可悲,但是我们应当知道为他仍是极光荣之日,不久我们也要经过此同一门径。除了个人的感伤之外,我们应当为爱者所蒙之福而欢乐,甘愿为他(她)忍受孤独与分离之苦,犹如母亲当女儿出嫁,远适到她快乐之家。我们往往只想到自己,我们的流泪只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如果我们真的想到朋友的福祉,我们就当在他荣升天国的时候,喜形于色。保罗论到此改变有以下的形容:“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林后5:8。

况且,那些过去人纵使有机会,无疑也不愿再回到这充满罪恶,痛苦,不于与种种限制的世界来。在短期间经历属天生活之后再回到这世界来,就好像大学毕业生又回到小学一年级,作大总统的辞职去当小雇员一样不智。如果我们的眼光能够穿透那隔离今世与来世的幔帐,我们就诚然理解那天堂的荣美,何须流泪,当我们所亲爱的人被召返天家时,我们本应大大喜乐,基督徒在今世的悲哀犹如“新生之皇太子在摇篮中哭涕,岂不知他是未来之君。”

死之经验犹如亲朋之远游,虽暂时隔离,但在更美之地永远相聚。甚至在今世当朋友久别重逢之时,间隔的时期似已顿失,犹如未曾分别一样。

况且,在失去爱人之际,我们在神之护理大于一切事上得到安慰,就是恶人的罪行,也是为更大的福益而被预见,准许和管制的。我们有限的眼光往往不明白某事为何发生。但假如我们从神的观点来看这一切事,又明白神使这些事发生的目的,我们就会知道每件事在神的计划中都有它指定的地位,乃是为我们的好处而安排的。保罗说:“我们晓得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罗8:28。我们或许要说现今人并不是这样看法了。从我们的眼光看来,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结束以前,尚有许多应当完成的。但从神的眼光看来,为每个人所安排的工作,在他被召之前已经完成了。

数年前马克芮博士(Dr.ClareneeE.Macartney)论到神护理的统治万事说的很清楚:“所谓人生的不幸与灾祸,乃是我们用有色的眼镜来看,所以它就具有不同的颜色。据说人愿重度此生,有时对自己说:如果我选择其他的职业,如果我采取另一路线,如果我和另外一个人结婚,事情就不能如此。这都是软弱基督徒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命运之网是用我们自己的手来织的,然而也有神的人在内。给我们信心与盼望的,是神的部分,并非是我们的。”

法国的哲学家、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帕斯卡尔(BlaisePascal)给他一位丧失亲人的朋友写信,来用此教义安慰他说:“如果我们以些事非为机遇的结果,非为自然的必需,乃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公义的,圣洁的,属于神护理的旨意,从永远被神所知的,不过是在如此的年、日、时,如此的地点与方式执行而已,我们就要以谦卑的安静心灵来尊崇神奥秘的伟大;我们要敬拜祂意旨的神圣,把我们自己的心意与神的旨意联合为一,我们要与神,在祂里面,为祂而愿望,神从永远为我们所愿望的事。”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每当基督徒所爱的人被神接取的时候,他们都是过分忧伤,甚至对神的护理表示不满。自然在此时我们感到空虚。我们不再得到那爱我们之人的帮助和听到他们慈详的言语。寡妇为失去的丈夫而悲哀,照顾孤儿;或作父母的失去儿女之苦。我们为朋友之死而感伤。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但我们欢喜,他们已归返天家,损失是在我们,不在他们。 哭泣在基督徒的丧礼中并不是绝迹的,耶稣在拉撒路墓前哭了。圣经准许我们为死者哭泣或向尸体致敬。举哀的期间在圣经中有所规定,这要视死者的性质与地点。但着黑色孝服,长蒙头纱,就是一般举哀的习惯,是基督徒不应效法的。有时我们的丧礼表演的太过失望,就如我们缺乏了信心。我们应当时常记得,我们所埋葬的乃是所爱之人的身体,而非灵魂,他们的灵魂已经与主同在了。 世人本应在基督徒的丧礼中更看见信心的祝福。这是一个持别的机会,把基督的救恩介绍他们,因为人心此时比较容易受感动。关于灵魂不灭,神为祂百姓的救赎之爱,将来赏罚的必有等基督教义,在此时比任何时机都能更有效地深入人之心腹。 据说古时的异教人,在基督徒对死者的镇静上表示惊奇。有些事关于他们大无畏的态度非异邦哲学所能解释。他们这种态度对古
往今来的人似乎莫明其妙,因为他们不能明白为何人对死能够这样处之泰然。关于死以及属灵之事从圣经中得着亮光的基督徒就不惧怕,但有许多信实的圣徒对此点未能完全领受其教训,或未能明了其圆满意义,以致他们仍与世人同尝怕死的苦味,我们应当帮助这些圣徒,对此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以致他们复得应有的属灵平安。 这是圣经中所阐明极详的教训。保罗说:“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帖前4:13。耶稣叫门徒为祂自己的死有准备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他不要胆怯。”约14:27。又说:“你们要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约14:28。门徒没有喜乐,因为他们未有完全明了所包含的究属为何;当我们的爱人被主召去的时候,纵使他们已经得救,我们也是难免忧愁,使徒约翰并不忧愁,因他亲见无人能数的大群众,站在宝座前,身穿白衣,站在人不可靠近的光中,听见他们高声歌唱:“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于羔羊。”(启7:10)他知道他所爱的人在那里。 在这时候如表示不满乃是得罪神。事实上乃是向神的护理挑战。意思是我们自愿承当忧愁。这种惊动在神和我们自己中间造成深渊。
我们也不能逃出忧郁,企图在无知觉中消失自己。那好像服麻醉剂来解除痛苦,所得到的只不过是暂时的解救,末后的痛苦较前更甚。基督徒面临悲痛的唯一方法,就是像主耶稣那样安静勇敢地面对现实,相信在天之父所作皆善——“愿主旨成。”只要他能在自己与天父之间保持交通,甚至最软弱无知的人也能有此信心,此诚属荣耀之事。 当我们所爱之人被召而去,抛下我们在地上,那就是说,神还要叫我们为祂作工。不拘这工作是为别人,抑或为发展我们的灵性,祂都叫我们去适应新环境,去作我们当作的。我们有神帮助的应许:“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当我们忙于目前事工时,有新的兴趣随之发生,或开展为主作工的境遇。应当知道时间是一位大能的医治者,当时日之消长,虽丧失的意识仍在,但其痛苦已逐渐减轻。 从我们自己的眼光看来,失丧爱者诚属可悲,但是我们应当知道为他仍是极光荣之日,不久我们也要经过此同一门径。除了个人的感伤之外,我们应当为爱者所蒙之福而欢乐,甘愿为他(她)忍受孤独与分离之苦,犹如母亲当女儿出嫁,远适到她快乐之家。我们往往只想到自己,我们的流泪只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如果我们真的想到朋友的福祉,我们就当
在他荣升天国的时候,喜形于色。保罗论到此改变有以下的形容:“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林后5:8。 况且,那些过去人纵使有机会,无疑也不愿再回到这充满罪恶,痛苦,不于与种种限制的世界来。在短期间经历属天生活之后再回到这世界来,就好像大学毕业生又回到小学一年级,作大总统的辞职去当小雇员一样不智。如果我们的眼光能够穿透那隔离今世与来世的幔帐,我们就诚然理解那天堂的荣美,何须流泪,当我们所亲爱的人被召返天家时,我们本应大大喜乐,基督徒在今世的悲哀犹如“新生之皇太子在摇篮中哭涕,岂不知他是未来之君。” 死之经验犹如亲朋之远游,虽暂时隔离,但在更美之地永远相聚。甚至在今世当朋友久别重逢之时,间隔的时期似已顿失,犹如未曾分别一样。 况且,在失去爱人之际,我们在神之护理大于一切事上得到安慰,就是恶人的罪行,也是为更大的福益而被预见,准许和管制的。我们有限的眼光往往不明白某事为何发生。但假如我们从神的观点来看这一切事,又明白神使这些事发生的目的,我们就会知道每件事在神的计划中都有它指定的地位,乃是为我们的好处而安排的。保罗说:“我们晓得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
”罗8:28。我们或许要说现今人并不是这样看法了。从我们的眼光看来,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结束以前,尚有许多应当完成的。但从神的眼光看来,为每个人所安排的工作,在他被召之前已经完成了。 数年前马克芮博士(Dr.ClareneeE.Macartney)论到神护理的统治万事说的很清楚:“所谓人生的不幸与灾祸,乃是我们用有色的眼镜来看,所以它就具有不同的颜色。据说人愿重度此生,有时对自己说:如果我选择其他的职业,如果我采取另一路线,如果我和另外一个人结婚,事情就不能如此。这都是软弱基督徒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命运之网是用我们自己的手来织的,然而也有神的人在内。给我们信心与盼望的,是神的部分,并非是我们的。” 法国的哲学家、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帕斯卡尔(BlaisePascal)给他一位丧失亲人的朋友写信,来用此教义安慰他说:“如果我们以些事非为机遇的结果,非为自然的必需,乃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公义的,圣洁的,属于神护理的旨意,从永远被神所知的,不过是在如此的年、日、时,如此的地点与方式执行而已,我们就要以谦卑的安静心灵来尊崇神奥秘的伟大;我们要敬拜祂意旨的神圣,把我们自己的心意与神的旨
意联合为一,我们要与神,在祂里面,为祂而愿望,神从永远为我们所愿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