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二、古代宗教中的灵魂不灭

灵魂不灭 by 伯特纳

在古代巴比伦与叙利亚的宗教中包含许多诗歌,有些与圣经中的诗篇很像似。有些似乎比诗篇还要早一千年,他们的叙情诗,即如伊斯达下入地狱的故事,与吉尔加麦(Gilgamesh)的叙情诗,提及地狱的各种不同的经验,都证明他们相信来生。

在埃及的“死最之书”中找到一些世界最古的文学。在此文学中的显著特点就是相信灵魂不灭。埃及人相信身体若不被保守,是不会享受灵魂不灭的。埃及伟大壮丽的金字塔与由石穴凿出的坟墓,都表示出他们要常久保守身体,以备灵魂的复活。

尸体被葬时,内附一册“死者之书”,并一纸草卷,内载祈祷文和行过未见世界的旅程。称死者为“仍活着”,棺材叫作“活人的箱子”。用生动的名词描写来生,特别是恶人受刑罚。

最近(一九五四六月)在埃及发现法老齐普斯(Cheops)的地下坟墓,该墓是在五千年前封葬的,在其中找到宇宙船,是为他在夜间旅行诸天而用,又有用象形文字写的咒文,使他可以与太阳神平安经过永远的海程。实际说来,在埃及行旅都要经由尼罗河,而且从史前时代,埃及人认为船只是生前死后的唯一交通工具。

在印度教与波罗门教的记录中(即如在“梨具吠陀经”中所阐述的)也清楚提到对灵魂不灭的信仰。在吠陀经中记载有千首以上的诗歌,有些诗歌是在主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写的。由印度教而发展来的佛教介绍了灵魂转生的观念,这种观念主张人死后即转生,他的新地位要由于他的赏罚程度而定。最高的目的就是与梵天联合,此意即继续不断的再生,轮回不已。受罚者的再生可为奴仆,或牲畜,飞禽,昆虫等类。此称为灵魂的转生,此说在印度与波斯为大多数人所信守。厌世即此信仰的特佳之一,唯一逃避方法,即想到绝对消灭——,这信仰正与基督教相反。基督教赐人在天永生之福,佛教给人的乃是消灭之福。

波斯的阴阳教在自然界阐释二元主义。奥马兹德(Ormuzd),善与光之神,与亚利曼(Ahiman),恶与暗之神在彼此争霸。每人必须在此争斗中采取立场。如果他选择善,他即得永生的赏赐。虽然主张善至终胜恶,但有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混入灵魂不灭,审判,天堂,地狱以及世界恢复等观念中。

在古代希腊宗教中,信仰许多神祗并来生。但关于地狱早代观点有些暗昧不明,对于来生也不太注重。把一块银钱放在死尸的口中,就可以叫他渡过神秘之河。他们的哲学家觉得在人心中有对来生的自然渴望。他们虽然含糊地说到阴间与似乎确实的灵魂不灭,但他们都没有准确的把握。

在罗马崇拜主神与知慧女神的人,都是仰望死者暗昧的境界,关于死后如何,他们虽知之甚鲜,但都坚实相信。在中国与日本灵魂不灭在祖先崇拜上有所表现。

美洲的印第安人,把死者的弓箭放在坟墓里,有时把他的小马也葬在之于土,为他到达乐土时而用。北欧人(古代挪威人)为死者预备战马与军装,格陵兰的埃斯基抹人为死去的孩童预备狗,作他的领路者。

有些东方人仍传授一种泛神主义,说人的灵魂被吸收到一个宇宙性的人格里去。唯物主义的哲学主张死后是没有人格存在的,这种哲学当然不能称之为宗教。它主张人死如灯灭,根本没有什么灵魂,人的死与禽兽植物之死毫无二致,所剩下的只是尘灰而已。今日名义上的唯物主义者虽为数不多,但在实际上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死是一切的终结的人却不知凡几。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正好用以下的话来归纳,“我们吃喝快乐罢,因为明天要死了。”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在古代巴比伦与叙利亚的宗教中包含许多诗歌,有些与圣经中的诗篇很像似。有些似乎比诗篇还要早一千年,他们的叙情诗,即如伊斯达下入地狱的故事,与吉尔加麦(Gilgamesh)的叙情诗,提及地狱的各种不同的经验,都证明他们相信来生。 在埃及的“死最之书”中找到一些世界最古的文学。在此文学中的显著特点就是相信灵魂不灭。埃及人相信身体若不被保守,是不会享受灵魂不灭的。埃及伟大壮丽的金字塔与由石穴凿出的坟墓,都表示出他们要常久保守身体,以备灵魂的复活。 尸体被葬时,内附一册“死者之书”,并一纸草卷,内载祈祷文和行过未见世界的旅程。称死者为“仍活着”,棺材叫作“活人的箱子”。用生动的名词描写来生,特别是恶人受刑罚。 最近(一九五四六月)在埃及发现法老齐普斯(Cheops)的地下坟墓,该墓是在五千年前封葬的,在其中找到宇宙船,是为他在夜间旅行诸天而用,又有用象形文字写的咒文,使他可以与太阳神平安经过永远的海程。实际说来,在埃及行旅都要经由尼罗河,而且从史前时代,埃及人认为船只是生前死后的唯一交通工具。 在印度教与波罗门教的记录中(即如在“梨具吠陀经”中所阐述的)也清楚提到对灵魂不
灭的信仰。在吠陀经中记载有千首以上的诗歌,有些诗歌是在主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写的。由印度教而发展来的佛教介绍了灵魂转生的观念,这种观念主张人死后即转生,他的新地位要由于他的赏罚程度而定。最高的目的就是与梵天联合,此意即继续不断的再生,轮回不已。受罚者的再生可为奴仆,或牲畜,飞禽,昆虫等类。此称为灵魂的转生,此说在印度与波斯为大多数人所信守。厌世即此信仰的特佳之一,唯一逃避方法,即想到绝对消灭——,这信仰正与基督教相反。基督教赐人在天永生之福,佛教给人的乃是消灭之福。 波斯的阴阳教在自然界阐释二元主义。奥马兹德(Ormuzd),善与光之神,与亚利曼(Ahiman),恶与暗之神在彼此争霸。每人必须在此争斗中采取立场。如果他选择善,他即得永生的赏赐。虽然主张善至终胜恶,但有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混入灵魂不灭,审判,天堂,地狱以及世界恢复等观念中。 在古代希腊宗教中,信仰许多神祗并来生。但关于地狱早代观点有些暗昧不明,对于来生也不太注重。把一块银钱放在死尸的口中,就可以叫他渡过神秘之河。他们的哲学家觉得在人心中有对来生的自然渴望。他们虽然含糊地说到阴间与似乎确实的灵魂不灭,但他们都没有准确
的把握。 在罗马崇拜主神与知慧女神的人,都是仰望死者暗昧的境界,关于死后如何,他们虽知之甚鲜,但都坚实相信。在中国与日本灵魂不灭在祖先崇拜上有所表现。 美洲的印第安人,把死者的弓箭放在坟墓里,有时把他的小马也葬在之于土,为他到达乐土时而用。北欧人(古代挪威人)为死者预备战马与军装,格陵兰的埃斯基抹人为死去的孩童预备狗,作他的领路者。 有些东方人仍传授一种泛神主义,说人的灵魂被吸收到一个宇宙性的人格里去。唯物主义的哲学主张死后是没有人格存在的,这种哲学当然不能称之为宗教。它主张人死如灯灭,根本没有什么灵魂,人的死与禽兽植物之死毫无二致,所剩下的只是尘灰而已。今日名义上的唯物主义者虽为数不多,但在实际上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死是一切的终结的人却不知凡几。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正好用以下的话来归纳,“我们吃喝快乐罢,因为明天要死了。”